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定及病生理研究



全 文 : 2010 , 36(3):70-73 P lant Protection
收稿日期: 2009-05-12   修订日期: 2009-07-07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项目(2001EA86005);兰州市科技局项目(2008-1-171)*通信作者 E-mail:xub l@gsau.edu.cn
甘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定及病生理研究
吴根土1 , 2 ,  徐秉良1 , 2* ,  梁巧兰1 ,  徐 琼3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兰州 730070; 2.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兰州 730070;
3.甘肃省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730000)
摘要 经对受病毒感染的甘肃省临洮县大丽花进行间接 ELISA 和鉴别寄主测定 , 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CM V)
是其病原之一。田间调查表明大丽花病毒病在甘肃临洮县发生普遍 , 发病率达 36%;其主要症状有花叶 、卷叶花
叶 、蕨叶和矮缩。不同大丽花品种之间病毒病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 ,在调查的 8 个品种中`鹦嘴红 发病率最低 , 只
有 7.43%,而`洮阳荷花 发病率最高 ,达到 42.47%。大丽花感染病毒后叶绿素(a+b)比正常的下降了 23.61%;在
叶片组织病变观察中 , 发现叶片感染病毒后叶绿体内的淀粉颗粒含量增多且肿大 , 油粒增多 , 几乎占满整个叶绿体
结构。
关键词 大丽花; 病毒病; ELISA 检测; 组织病变
中图分类号: S 436.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 j.issn.0529-1542.2010.03.015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 and physiology of Dahlia pinnata
virus disease in Gansu Province
Wu Gentu1 , 2 ,  Xu Bingliang1 , 2 ,  Liang Qiaolan1 ,  Xu Qiong3
(1.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s ,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Lanzhou  730070 , China ;
2.Gansu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Germplasm Enhancement , Lanzhou  730070 , China ;
3.Lan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Gansu , Lanzhou 730000 , China)
Abstract One of the main viruses causing Dahlia pinnata virus disease in Lint ao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was
identified as the Cucumber mosaic v irus through the ELISA test and host identification.The f ield surveys showed
that most D .pinnata plants we re inf ected with the virus , with an incidence of 36%.The main symptoms were
mosaic , leaf roll , fern leaf and dwar f.I t also showed tha t the incidences of dif fer ent var ie ties we re dif fer ent.The
incidence of `Yingzuihong was the lowest , with a per centage of dise ased plants of 7.43%, while the incidence of
`Taoyanghehua was the highest(42.47%).The concentra tion of chlorophyll(a+b)in infected le aves , com-
pared with non- infe cted leaves , was reduced by 23.61%.The star ch par ticles and oil bodies in chloroplasts of the
inf ected le aves were more and much bigge r than in the non- infe cted le aves , filling the whole chloroplast str ucture.
Key words Dahlia pinnata ; virus disease; ELISA test; tissue pathological change
  大丽花病毒病在我国各个种植区均有发生 ,主
要症状表现为花叶 、叶片畸形 、植株黄化 、矮小[ 1] 。
据报道能引起大丽花花叶病的病原主要有大丽花花
叶病毒(DMV)、黄瓜花叶病毒菊株系(CMV-D2)、
烟草 花 叶 病 毒 (TMV)和 番 茄 斑 萎 病 毒
(TSWV)[ 1-2] 。近年来 , 随着甘肃省大丽花种植面
积的不断增大 ,病毒病也不断加重 ,严重影响种球产
量和切花质量。本试验对甘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的症
状类型和不同品种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其病
原种类进行鉴定和其引起的生理病变进行了初步研
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害的调查和毒源采集
2006-2008年连续 3年对甘肃省临洮县大丽花
种植区的大丽花病毒病进行了调查并采集样品。
36 卷第 3 期 吴根土等:甘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定及病生理研究
1.2 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定
1.2.1 鉴别寄主反应测定
以表现典型花叶症状的大丽花叶片为材料 ,
按 1/10 ~ 1/20 比例 , 加入 0.025 mol/L PBS
(pH7.2)研磨 ,汁液摩擦接种 7科 13 种植物 ,分
别为苋色藜 、心叶烟 、黄瓜 、西葫芦 、曼陀罗 、海
芋 、辣椒 、番茄 、马蹄莲 、油菜 、大豆 、豇豆和菜豆 。
置于防虫网塑料拱棚中 , 观察记载症状表现 ,每
种供试植物接种 5株 。
1.2.2 大丽花病毒病病原 ELISA 检测
黄瓜花叶病毒(CMV)抗血清由甘肃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植物病理系提供 。以表现花叶 、卷叶花叶 、
矮缩型 、蕨叶型和正常等 13份大丽花顶部叶片为试
验材料 ,其中正常叶片 1份 ,花叶 、卷叶花叶型 、矮缩
型 、蕨叶型叶片各 3 份;参照谢联辉等[ 3-8] 间接
ELISA 测定方法进行。
1.3 大丽花感染病毒后生理变化
1.3.1 病毒侵染后大丽花叶绿素含量测定
以临洮大丽花生产基地获得正常的大丽花叶片
和具有典型的花叶症状的叶片作为试验材料 ,用丙
酮法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提取 ,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含
量测定[ 9] ,重复 3次。
1.3.2 病毒侵染后大丽花组织病变观察
取新鲜病叶和正常叶片组织 ,用 2.5%戊二醛和
1%四氧化锇双固定 、乙醇系列脱水后 、用 Spurr s低
黏度环氧树脂进行渗透和包埋脱水后 ,超薄切片经醋
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后置于电镜下观察大丽花
叶片组织变化[ 10] ,拍照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丽花病毒病的田间症状类型
调查发现甘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
有 4种 ,分别为花叶 、卷叶花叶 、矮缩和蕨叶。其中
花叶表现为大丽花叶片出现退绿斑 ,卷叶花叶型为
大丽花受到病毒侵染后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花叶并
以主脉为对称轴向内卷起;矮缩型主要表现为大丽
花株高比正常的矮小;蕨叶型主要表现为叶肉不发
达 ,只有叶脉生长 ,整个叶片呈鸡爪形。
2.2 大丽花病毒病的田间发病情况
通过 2006-2008年连续 3年的调查发现 ,甘肃
临洮县大丽花病毒病主要在 6-9 月发生 ,发生普
遍 ,3年的平均发病率达 36%。6 月份各不同品种
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毒病症状 , 9月份发病达到
高峰。在不同品种之间主要发病症状有所差异 ,其
中`洮阳荷花 主要表现症状类型为卷叶花叶 ;`粉
蝶 和`芳林秋月 ,主要表现为花叶;`粉苑飞碟 ,
`鹦嘴红 主要表现卷叶花叶 ;`贵妃醉酒 主要表现
矮缩;`丁香紫主要表现花叶;`包青天 主要表现蕨
叶 。不同品种之间病毒病发病率不同 ,其中`鹦嘴
红 发病最轻 ,平均发病率仅为 6.65%,洮阳荷花平
均发病率最高 ,达到35.69%,其他 6个品种的平均
发病率介于两者之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 0.05
水平上`洮阳荷花 与`粉苑飞碟 、` 贵妃醉酒 、` 鹦
嘴红 、`丁香紫 、` 包青天 的病毒病平均发病率之
间存在显著差异 ,而`贵妃醉酒 、` 鹦嘴红 、` 丁香
紫 和`包青天 的病毒病平均发病率之间差异不显
著;在 0.01水平上 ,除了`洮阳荷花 、` 粉蝶 和`芳
林秋月 的病毒病平均发病率之间以及`贵妃醉酒
和`鹦嘴红 的病毒病平均发病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外 ,其余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表 1)。
表 1 不同品种大丽花病毒病田间发病率1)
品种 连续 3年的平均发病率/ %
6月 7月 9月 平均
粉苑飞碟 12.42 13.56 13.49 13.16 bAB
贵妃醉酒 6.37 8.52 8.87 7.92 cC
鹦嘴红 6.15 6.36 7.43 6.65 cC
洮阳荷花 26.24 38.35 42.47 35.69 aA
粉蝶 13.25 15.39 15.76 14.80 abA
丁香紫 8.36 9.54 9.86 9.25 cBC
芳林秋月 12.58 15.42 16.13 14.71 abA
包青天 8.45 9.58 9.87 9.30 cBC
 1)均值后小写字母表示 0.05显著水平 ,大写字母表示 0.01显著
水平。
2.3 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定
2.3.1 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别寄主检测
大丽花病毒病分离物通过摩擦接种发现可侵染
试验设定的 7科 13种植物中的 6 科 9种 ,不能侵染
鉴别寄主油菜 、大豆 、豇豆和菜豆。其中在烟草花叶
病毒(TMV)鉴别寄主植物黄瓜 、心叶烟上表现花
叶;在黄瓜花叶病毒(CMV)鉴别寄主植物黄瓜 、心
叶烟和西葫芦上表现系统花叶 ,苋色藜上表现局部
斑;在大丽花花叶病毒(DMV)鉴别寄主植物苋色藜
上表现系统花叶 ,在番茄上表现局部花叶。其他寄
·71·
2010
主植物曼陀罗表现系统花叶 、海芋表现局部花叶 、辣
椒表现为局部坏死斑和整株矮化 、马蹄莲表现系统
花叶(表 2)。
表 2 大丽花病毒病病原侵染鉴别寄主症状反应1)
寄主植物 症状表现局部症状 整株症状
苋色藜 CLL M
心叶烟 CLL M
黄瓜 - M
西葫芦 CLL M
曼陀罗 - M
海芋 M -
辣椒 NLL D
番茄 - M
马蹄莲 - M
油菜 - -
大豆 - -
豇豆 - -
菜豆 - -
 1)NLL:局部坏死斑 , M:花叶 , CLL:局部枯斑 , D:矮化 , -:无症。
2.3.2 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间接 ELISA 检测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间接 ELISA 检测 ,病毒提
取液与黄瓜花叶病毒的抗血清发生阳性反应 , 表明
该病毒分离物中含有黄瓜花叶病毒(表 3)。在原液
情况下 ,4种表现型的 12个样品均能检测出 CMV ,
表现蕨叶型的颜色较浅;当稀释 100 倍时 ,4种表现
型中有 10个样品能检测出 CMV ,卷叶花叶型的颜
色较深;而当稀释1000倍时 ,只有卷叶花叶型的3
个样品叶片表现阳性反应 。
表 3 大丽花病毒病病原 ELISA检测结果1)
汁液稀释倍数 不同症状叶片病毒 ELISA 检测结果正常 花叶型 卷叶花叶型 矮缩型 蕨叶型
1× - ++ ++ ++ +
100× - + ++ + +
1 000× - - + - -
 1)+为阳性反应 , -为阴性反应。
2.4 大丽花感染病毒后生理变化
2.4.1 大丽花感染病毒后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丽花受到病毒侵
染后叶绿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大丽花感染病毒后
叶片中总叶绿素(a+b)、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
量分别比正常的降低了 23.61%、16.14%和 39.2%
(表 4)。
表 4 大丽花感染病毒后叶片叶绿素含量
处理 叶绿素含量/m g· g -1叶绿素 a 叶绿素 b 叶绿素(a+b)
花叶 0.826 0.287 1.113
正常叶片 0.985 0.472 1.457
2.4.2 大丽花感染病毒后叶片组织病变
大丽花叶片感染病毒后叶绿体结构发生明显变
化 ,表现为淀粉粒增多并且比正常的大 ,几乎占满整
个叶绿体;叶绿体的片层结构比正常的混乱 ,疏松 ,
甚至解体;叶绿体中油粒增多(图 1)。
图 1 大丽花感染病毒后叶片组织病变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田间调查发现甘肃临洮县大丽花各个种
植区普遍受到病毒侵染 ,症状类型有花叶 、卷叶花
叶 、蕨叶和矮缩 ,其中卷叶花叶和矮缩为主要症状
类型 。在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率及发病症状均有所
差异 ,其中`洮阳荷花 发病较重 ,主要表现症状类
型为卷叶花叶;其次是`粉蝶 和`芳林秋月 ,主要
表现为花叶 ;`粉苑飞碟 、` 鹦嘴红 、` 贵妃醉酒 、
`丁香紫 和`包青天 发病较轻 ,主要表现症状分
别为卷叶花叶 ,矮缩 , 花叶和蕨叶 。因此 ,不同的
大丽花品种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在大丽花引
种种植时 ,应有所选择并加强检疫 ,选用较抗病毒
的品种和不带毒的块根 。
间接 ELISA 检测和鉴别寄主反应结果表明 ,引
起甘肃大丽花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
·72·
36 卷第 3 期 吴根土等:甘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定及病生理研究
(CMV)。这与明艳林[ 1] 报道的CMV 引起厦门地区
种植的大丽花表现花叶症状结果相一致;据报道[ 2] ,
黄瓜花叶病毒菊株系(CMV-D2)、大丽花花叶病毒
(D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番茄斑萎病毒
(TSWV)也能引起大丽花花叶病毒病 ,对于引起甘
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的 CMV 是否是黄瓜花叶病毒菊
株系(CMV-D2)以及 TMV 和 DMV 能否侵染甘肃
省大丽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病毒侵染后大丽花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 ,组织
结构发生病变 ,这与其他植物病毒侵染后的研究结
果相一致[ 12-13] 。
参考文献
[ 1]  明艳林.侵染大丽花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J] .福建农
业学报 , 2004 , 19(3):149-151.
[ 2]  孔宝华 ,蔡红 ,陈海如 ,等.花卉病毒病及防治[ M] .北京:中国
农业出版社 , 2002.
[ 3]  谢联辉 ,林奇英.植物病毒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4.
[ 4]  梁巧兰,魏列新 ,徐秉良.利用 DAS-ELISA 检测侵染观赏百合黄
瓜花叶病毒的研究[ 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6(1):61-64.
[ 5]  袁小环 ,李青.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植物病毒研究进
展[ J] .热带农业学报 , 2001(6):63-68.
[ 6]  Bashi r N S , Kalhor M R , Zarghani S N.Detect ion , dif ferentia-
t ion and phylogenet ic analysi s of cucum ber m osaic virus i solates
f rom cucu rbi t s in the northw es t region of I ran [ J ] .Virus
Gen es , 2006(32):277-288.
[ 7]  仲乃琴.ELISA 技术检测马铃薯病毒的研究[ J] .甘肃农业大学
学报 , 1998 , 33(2):178-181.
[ 8]  徐秉良 ,梁巧兰 ,徐琼.百合病毒病发生与症状类型[ J] .植物
保护 , 2004 , 30(5):62-65.
[ 9]  张慧杰 ,段国琪 ,张战备 , 等.西葫芦银叶病叶片的光合生理与
解剖学特征[ J] .植物病理学报 , 2005 , 35(4):327-332.
[ 10]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 M ] .第 3 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1996.
[ 11] 张仲凯 ,李毅.云南植物病毒[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1.
[ 12] 徐秉良 ,梁巧兰 ,魏列新 ,等.观赏百合感染黄瓜花叶病毒后的
超微病变研究[ J] .植物病理学报 , 2005 , 35(4):370-373.
[ 13] 洪健, 薛朝阳 ,徐颖 , 等.受番茄花叶病毒侵染后寄主的超微病
变研究[ J] .植物学报 , 1999 , 41(12):1259-1263.
(上接 69页)
[ 9]  Kim Y J , Lin N C , Mart in G B.Tw o dist inct Pseudomonas
effector proteins in teract w ith the P to kinase and activate plan t
immunity[ J] .Cel l , 2002 , 109:589-98.
[ 10] Martin G B, Brommon schenkel S H , Chunwong se J.Map-
based cloning of a protein kinase gene conferring diseas e resis t-
ant in tomato[ J] .S cience , 1993 , 262:1432-1436.
[ 11] Jia Yulin , Loh Ying tsu , Zhou Jianm in , et al.Alleles of Pto
and Fen occur in b acterial speck-suscept ible and fenthion-in-
sensi ti ve tomato cul tivars and encode active p rotein kinas es
[ J] .Plant C ell , 1997 , 91:61-73.
[ 12] C hang J H , Tai Y S , Bernal A J , et al.Fun ctional analy ses of
th e Pto resis tance gene fami ly in tomato and the ident ifi cation
of a minor resis tance determinant in a sus cep tible haplotype
[ J] .M ol Plant M icrobe Interact , 2002 , 15(3):281-291.
[ 13] Guil lemaut P , Drouard L M.Isolation of p lan t DNA:A fas t ,
inexpensive , and reliab le meth od[ J] .Plant M olecular Biology
Report , 1992 , 10(1):60-65.
[ 14] 罗婵 ,汤刚彬 ,谢体三 ,等.感受态细胞制备与保存方法的比较
研究[ J] .生物技术, 2005(1):52-54.
[ 15] Flor H H.Current s tatus of the gene-f or-gene concept [ J] .
Annu Rev Phytopath ol , 1971 , 9:275-296.
[ 16] Pilow sky M , Zut ra D.Reaction of diff erent tomato genoty pes
to the bacterial s peck pathogen(P seudomonas syr ing ae p v.
tomato)[ J] .Phy toparasit ica , 1986 , 14(1):39-42.
[ 17] Buonaurio R , St ravato V M , Cappelli C.Occurrence of 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race 1 in Italy on Pto gene-bearing tomato
plants[ J]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1996 ,144:437-440.
[ 18] S tockinger E J ,Walling L L.Pto3 and P to4 :novel genes f rom
Lycopersicon hirsutum var.glabratum th at confer resi stan ce to
Pseudomonas sy rin gae pv. toma to [ J ] . Theoret ical and
App lied Genetics , 1994 , 89:879-884.
[ 19] Tan g X , Xie M , Kim Y J , et al.Overexpres sion of Pto act i-
vates defen se responses and con fers b road resi stance[ J] .Plan t
Ce1l , 1999 , 11:15-29.
[ 20] Zhou J M , Tang X , Frederick R D , et al.Path ogen recogni-
t ion and signal transdu ction by th e Pto kinase[ J] .Plan t S ci
Res , 1998 , 111:353-56.
[ 21] Zh ou J M , Tang X , Mart in G B.T he P to kinase conferring
resis tance to tom ato b acterial s peck disease interact s wi th pro-
t eins th at bind a cis-element of pathogen esi s-related genes[ J] .
The Em bo Journal , 1997 , 16(11):3207-3218.
[ 22] Ward E R , Uknes S J , Wil liam s S S , et al.Coordinate gene
act ivity in response to agents that induce sy stemic acqui red
resis tance[ J] .Plan t Cell , 1991 , 3:1085-1094.
[ 23] 时涛 ,赵廷昌 ,李国庆 ,等.番茄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遗传规
律研究[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3 , 4(1):51-54.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