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PLC法测定火绒草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和咖啡酸



全 文 :[2] 赵陆华,朱萱萱,张忠华,等. 乌骨藤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
(HepG2)增殖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
(12) :2633-2635.
[3] 陈同生,王小平,王治平,等. 消癌平诱导人肺腺癌(ASTC-a-
1)细胞内 caspase-3 活化的荧光光谱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
分析,2008,28(6) :1327-1331.
[4] 刘长余.通关藤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06,18
(5) :156-157.
[5] 才 凤,张 慧,初正云.通关藤及其伪品的 FTIR 鉴别[J].辽
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 :58-59.
[6] 赖玉菡,王 曙. HPLC测定通关藤中绿原酸的含量[J].华西
药学杂志,2006,21(1) :079-081.
[7] 陈 强,毛春芹,陆兔林,等. 不同产地通关藤药材中总皂苷
与通关藤苷 B 的含量比较[J]. 医药导报,2009,28(12) :
1615-1617.
[8] 赵陆华,相秉仁,陆红柳. 乌骨藤药材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J].中成药,2008,30(8) :1093-1096.
[9] 马 尧,赵陆华,肖望书,等. HPLC-UV 法测定通光藤药材中
通光藤皂苷 A[J].中草药,2009,40(5) :820-821.
[10] 何 俊,王 曙,严晓梁.不同产地的通光藤中总皂苷含量的
比较[J].华西药学杂志,2008,23(2) :201-202.
[11] 王月敏,夏素霞,于绍军,等. 乌骨藤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测
定方法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7) :12-13.
[12]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S]. 1998:277.
[13] 谭朝阳,雷玉萍. HPLC法测定乌骨藤及其制剂消癌平片中绿
原酸的含量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7) :1354.
[14] 于文静,王焕群. HPLC法测定消癌平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J].中国药品标准,2006,7(3) :50-51,76.
[15] 赵陆华,相秉仁,谭喜莹.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乌骨藤药材
及其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8,25(2) :152-154.
HPLC法测定火绒草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和咖啡酸
姜 鸿, 王光函, 张 颖, 尤献民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收稿日期:2011-02-09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项目(编号:2007403019)
作者简介:姜 鸿(1975—) ,男,副研究员,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及中药药效物质研究。Tel:(024)86803184,E-mail:jh0723@ 126. com
摘要:目的 建立 HPLC法同时测定火绒草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和咖啡酸。方法 选用 Kromasil 5μm C18(200
mm × 4. 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 0. 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在线波长。结果 原儿茶酸、原儿茶
醛、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回收率分别为 97. 71%、98. 26%、97. 29%和 98. 21%;线性范围分别为 0. 006 25 ~ 0. 062 5 μg、
0. 007 21 ~ 0. 072 1 μg、0. 203 36 ~ 2. 033 6 μg和 0. 013 08 ~ 0. 130 8 μg (r = 0. 999 9)。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定量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火绒草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火绒草;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咖啡酸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1)10-2023-03
火绒草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 别
名:老头草、薄雪草、老艾头。系菊科火绒草属植物的干燥全
草。夏、秋季采割,以地上全草人药。味微苦,性寒。入肾、
膀胱二经;具有清热凉血、消炎利肾的功效。对流行性感冒、
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尿血、创伤出血等症状有一定的治
疗作用,为民间常用中药材。多生长于针叶、阔叶林交界处
的低矮草丛、山坡、地埂等处,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
北及西南地区,野生资源极其丰富。本实验采用 HPLC 法,
同时测定火绒草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和咖啡酸,为
火绒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DAD 检测器、在
线脱气机、柱温箱、全自动进样(美国 Agilent公司)。
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和咖啡酸对照品均购自中
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10809-200604、
110810-200506、110753-200413、110885-200102;火绒草药材
为课题组自己采集或购自我院中药局,经鉴定均为菊科
Compositae火绒草属 Leontopodium 植物火绒草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ld.)Beauv. 见表 1;乙腈、磷酸为色谱纯;
水为重蒸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 5μ(200 mm × 4. 6
mm) ;流动相 A:0. 1%磷酸水溶液,B:乙腈,梯度洗脱 0 ~ 20
min:100% ~ 80% A,20 ~ 30 min:80% ~ 50% A;体积流量 1
mL /min;DAD检测器,检测波长:0 ~ 16 min:281 nm,16 ~ 19
min:327 nm,19 ~ 30 min:323 nm;柱温:25 ℃;图谱记录时间
30 min。
3202
2011 年 11 月
第 33 卷 第 11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November 2011
Vol. 33 No. 11
表 1 火绒草药材
编号 产地 采摘年月
1 沈阳东陵祝家镇 2008 年 7 月
2 沈阳东陵祝家镇 2008 年 9 月
3 沈阳新城子沈北新区 2008 年 7 月
4 沈阳新城子沈北新区 2008 年 9 月
5 辽宁本溪桓仁 2008 年 7 月
6 辽宁本溪桓仁 2008 年 9 月
7 辽宁千山 2008 年 7 月
8 辽宁千山 2008 年 9 月
9 亳州 2007 年
10 吉林 2008 年
2. 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原儿茶酸对照品 6. 25 mg,
置 100 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至刻度,摇匀;精密称取原
儿茶醛对照品 7. 21 mg,置 100 mL 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至
刻度,摇匀;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 12. 71 mg,置 25 mL量瓶
中,加甲醇使溶解至刻度,摇匀;精密称取咖啡酸对照品6. 54
mg,置 100 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至刻度,摇匀。分别精
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5、5、20、10 mL,置 50 mL 量瓶中,加
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溶液。精密吸取对
照品贮备溶液 4 mL置 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
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2. 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干燥的火绒草药材,剪碎,精密称
定 2 g,置烧瓶中,加水 50 mL,称质量,回流提取 1 h,冷却至
室温,称质重,用水补足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
品溶液。
2. 4 结果
2. 4. 1 系统适用性考察 取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记录色
谱图,结果原儿茶酸的 tR = 11. 964 min、原儿茶醛的 tR =
14. 777 min、绿原酸的 tR = 17. 594 min、咖啡酸的 tR = 20. 346
min,理论板数均大于 2 000,各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大于
1. 5,见图 1。
图 1 火绒草(A)与对照品(B)HPLC图谱
9.原儿茶酸 13.原儿茶醛 14.绿原酸 16.咖啡酸
2. 4. 2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贮备溶液 1、2、
4、8、10 mL 于 10 mL 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
标准溶液。分别取样 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按上
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色谱峰
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经线性回归,原儿茶酸回归
方程为:Y = 924. 28X - 19. 521,原儿茶醛的回归方程为:Y =
496. 15X - 12. 256,绿原酸的回归方程为:Y = 648. 83X -
16. 382,咖啡酸的回归方程为:Y = 594. 71X - 12. 307,各方程
r = 0. 999 9,结果表明原儿茶酸在 0. 006 25 ~ 0. 062 5 μg、原
儿茶醛在 0. 007 21 ~ 0. 072 1 μg、绿原酸在 0. 203 36 ~
2. 033 6 μg、咖啡酸在 0. 01 308 ~ 0. 130 8 μg 范围内各峰面
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均未通
过原点,因此测定时采用外标法计算各成分质量分数。
2. 4. 3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
测定,重复进样 6 次,结果各对照品的 RSD值均小于 1%,表
明精密度良好。
2. 4. 4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
分别于 0、2、4、6、8 h 测定,结果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
酸、咖啡酸的 RSD 值均小于 1%,表明样品溶液至少在 8 h
内稳定。
2. 4. 5 重复性试 精密称取同一火绒草药材 2 g,6 份,按
上述测定方法测定,样品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咖
啡酸质量分数的 RSD值均小于 2%,结果表明本法重现性良
好。
2. 4. 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量的火绒草药材 1
g,共 5 份,按各成分量 1 ∶ l 加入各对照品溶液,按上述测定
方法测定,结果见表 2。
表 2 回收率结果
平均回收率 /%
原儿
茶酸
原儿
茶醛
绿原

咖啡

97. 71 98. 26 97. 29 98. 21
RSD /%
原儿
茶酸
原儿
茶醛
绿原

咖啡

1. 07 1. 44 1. 32 0. 02
2. 4. 7 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各地火绒草药材 2 g,按上
述测定方法测定,结果见表 3。
3 讨论
中药化学成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定量指标
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多指标控制其质量。本研究为中药材
或中成药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原儿茶
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和咖啡酸为火绒草中的活性成分,最大
吸收波长相差较大,不宜在同一波长同时测定,通过摸索得
到良好的液相条件,使各成分均在最大波长处测定,有利于
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实验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和超声时
间对各成分的量的影响,最后选择以水为提取溶剂,回流提
取 1 h的提取方法。还考察了乙腈-磷酸水溶液和甲醇-磷酸
水溶液两个溶剂系统所得的图谱特征,结果表明:乙腈 -
0. 1%磷酸水溶液溶剂系统作为流动相各色谱峰分离最好。
实验中对柱温也作了考查,发现柱温对峰的分离和各共有峰
的出峰顺序都有很大影响,综合考虑,最后决定柱温采用 25
4202
2011 年 11 月
第 33 卷 第 11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November 2011
Vol. 33 No. 11
℃。测定结果表明,各地药材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量没有大
的差异,但绿原酸和咖啡酸量差异较大,这可能和药材放置
或采集时间有关。辽宁各地产的火绒草的结果表明,7 月份
和 9 月份各成分的量差异不大,符合文献报道 7 ~ 9 月份为
火绒草最佳采集季节,只是 9 月份时绿原酸量有降低趋势,
咖啡酸量有上升趋势,这可能和绿原酸的不稳定有关。
表 3 样品测定结果 (n =3)
样品编号 原儿茶酸 /(mg /g) RSD /% 原儿茶醛 /(mg /g) RSD /% 绿原酸 /(mg /g) RSD /% 咖啡酸 /(mg /g) RSD /%
1 0. 095 1. 26 0. 107 0. 65 2. 55 1. 11 0. 522 1. 50
2 0. 098 1. 01 0. 109 1. 10 2. 32 0. 92 0. 601 0. 41
3 0. 096 0. 97 0. 111 1. 06 2. 61 0. 93 0. 557 0. 99
4 0. 095 1. 18 0. 113 1. 00 2. 33 1. 30 0. 635 0. 89
5 0. 097 0. 56 0. 099 1. 09 2. 58 1. 08 0. 509 1. 06
6 0. 099 1. 11 0. 100 0. 96 2. 29 1. 11 0. 611 1. 06
7 0. 094 1. 03 0. 095 0. 37 2. 52 0. 91 0. 508 0. 77
8 0. 103 0. 39 0. 121 1. 19 2. 46 0. 90 0. 707 1. 03
9 0. 102 0. 82 0. 113 1. 19 1. 92 1. 03 0. 336 0. 93
10 0. 099 1. 38 0. 110 1. 01 2. 02 1. 13 0. 492 1. 00
参考文献:
[1] 武彦文,高文远,苏艳芳,等.火绒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
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 :245-247.
[2] 伍义行,王建国,谢家声,等.火绒草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00,31(1) :64-66.
[3] 梁 军.火绒草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2007,20(5) :
464-466.
[4] 李 礼,张国刚,左甜甜,等. 中药火绒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Ⅱ) [J].中南药学,2008,(4) :422-423.
[5] 黄利权,伍义行.火绒草及火绒草属植物研究进展[J].中兽医
医药杂志,2004,3:24-26.
[6] 邹国安,李水清,王光忠,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火绒草中咖
啡酸和原儿茶醛的含量[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8(1) :
45-46.
[7] 赵全成,周 丹,李春生,等.老头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
通报,1988,13(2) :34-35.
[8] 李存亮. 火绒草的研究概况[J].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
2007,4(10) :189-191.
[9] 温彩红,陈其秀,陈 冉,等.火绒草的研究进展[J] . 内蒙古
医学院学报,2005,27(5) :90-92.
[10] 黄利权,伍义行. 火绒草的抗菌活性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
志,2006,1:5-7.
[11] 伍义行,王建国. 火绒草抑菌作用试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
药,2000,11(4) :289-290.
[12] 尹秀玲,王金霞. 火绒草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与开发[J]. 生物
学杂志,2000,17(2) :25-38.
5202
2011 年 11 月
第 33 卷 第 11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November 2011
Vol. 33 No.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