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刈割和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特点



全 文 :刈割和放牧条件下
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特点
宋智芳 ,安沙舟 ,孙宗玖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摘要:为了解伊犁绢蒿 S eri phidium transiliense 在不同干扰条件下资源分配特点 ,分别测定了刈割和放牧
条件下根 、茎 、叶 、花(种子)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刈割引起伊犁绢蒿对根生物量分配增加 ,茎和叶生物量分
配减少 ,随刈割强度的增加 , 根生物量分配增加 8%~ 20%,茎生物量分配减少 5%~ 14%,叶生物量分配减
少 3%~ 6%;放牧引起伊犁绢蒿对根生物量分配增加 ,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减小 , 有性生殖分配减少 , 生物量
分配趋势为:根>茎>叶>花/种子 , 根生物量分配为 45%~ 67%, 占优势地位 , 而有性生殖分配较小 , 在
1%以下。且刈牧干扰下 , 伊犁绢蒿优先将资源分配给营养贮藏器官———根。
关键词: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刈割;放牧
中图分类号:S5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09)12-0118-06
*  对发展畜牧业 、维护陆地生态环境具重要意义
的草地资源 ,遭受了草地退化 、沙化等灾害。目前
新疆草地退化面积高达 2.13 ×107 hm2 ,严重退
化面积为 6.70×106 hm2 ,草地年退化速率为 2.
90×105 hm2[ 1]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长期放牧
相互作用 ,占全疆草地总面积 18.9%的天然春秋
牧场草地退化十分严重[ 2] ,已经成为制约新疆季
节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以伊犁绢蒿 Seriphi-
dium transi liense 为主要种群的蒿属荒漠草地受
到春秋牧场不足以及处在返青和越冬前储备营养
2个关键期 ,过度利用使其成为新疆草地退化的
重灾区[ 3] 。为适应环境 ,伊犁绢蒿的生长发育会
做出响应 。
伊犁绢蒿为菊科绢蒿属半灌木或近小灌木状
草本 ,高 25 ~ 80 cm ,分枝长 5 ~ 15 cm[ 4] ,根系发
达 ,具有耐牧 、耐热 、耐旱 、寿命长 、产量高 、适应性
强 ,冬 、春 、秋季适口性好等特点 ,是用于防风固沙
及草原补播的优良牧草 ,是干旱 、半干旱区的重要
植物 。因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学者们
从其茎和叶的结构特征 、花粉形态 、种子萌发与种
衣特性 、植株再生性能及可塑性营养物质动态变
化[ 5-12] 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对于伊犁绢蒿
在刈牧干扰下生物量分配对策仍不清楚。为此 ,
对放牧和刈割干扰下伊犁绢蒿种群中植株各构件
生物量分配进行了研究 ,以期揭示其生物量分配
对放牧和刈割干扰响应的特点 ,同时也为伊犁绢
蒿种群生殖生态学的研究以及蒿类荒漠春秋场的
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新疆博格达山北
坡的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芦草沟乡石人沟村的低山
丘陵带 ,地理位置 E87°47′~ 87°46′, N43°53′~
43°49′,海拔 840 ~ 1 110 m ,年平均气温 6.4 ℃,
年平均降水量 236 mm ,且四季分配不均 ,春季降
雨占全年的 30%左右 ,夏季气温高 ,蒸发量大;冬
季积雪较多。土壤为黄土覆盖的灰棕色荒漠土 ,
土层深厚 。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是该区域的地带性
植被 ,春季有短生和类短生植物发育 ,生产上作春
秋牧场利用。研究样地为典型的蒿类荒漠草地 ,
建群种为伊犁绢蒿 ,主要伴生种有木地肤 K ochia
prostrata 、角果藜 Ceratocarpus arenarius 、叉毛
蓬 Petrosimonia sibirica 和新疆落芒草 P ip-
tatherum kokanicum 等 ,春季有毛梗顶冰花 Ga-
118-123
12/2009 草 业 科 学PRATACULTURAL SCIENC E 26 卷 12 期Vol.26.No.12
*收稿日期:2009-03-18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70758002);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XJDX0209-2007-05)作者简介:宋智芳(1981-), 女 ,内蒙古乌盟人 , 在读硕士生。
E mai l:szfan g0912@163.com通信作者:安沙舟 E m ail:xjasz@126.com
gea albert ii 、伊犁郁金香 Tul ipa i l iensis 和庭荠
Alyssum desertorum 等短生和类短生植物存在。
1.2 研究方法
1.2.1试验设计 在研究样地内设置 14 m ×16
m 的固定样带 ,样带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
设置 5条平行样条 ,样条间隔 1 m 。每个样条内 ,
以刈割留茬高度代表刈割强度 ,设置 4个处理 ,依
次为对照(不进行处理 ,让其自然生长),用 CK表
示;轻度刈割(留茬 5 cm ,高于 5 cm 以上的枝条
剪割),用 L 表示;中度刈割(留茬 2 cm ,高于 2 cm
以上的枝条剪割),用 M 表示;重度刈割(留茬 0
cm ,仅留木质化老颈),用 H 表示 。每个处理重
复5次 。样方面积2 m ×4 m 。试验样条共刈割2
次 ,分别于 2007年 10月 28日[伊犁绢蒿自然高
度为(22.72±7.19)cm]和 2008年 4月 28日[伊
犁绢蒿自然高度为(8.93±1.79 cm)]进行。2005
年 3月围栏保护 2 000 m2 试验区 ,植物自然生
长 ,不进行任何处理 ,为无牧样地。围栏外为春秋
放牧场 ,放牧畜种以绵羊和山羊为主 ,放牧利用时
间为每年的 3 月中旬-6月中旬 , 9 月上旬-11
月中旬 ,放牧强度为轻度利用 。
1.2.2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 刈割试验中在伊犁
绢蒿营养生长期(2008 年 6 月中旬和 2008年 8
月中旬),在轻度刈割 、中度刈割 、重度刈割及对照
内分别挖取 15株单株 ,深度 20 cm;放牧试验中
分别在营养期(6月中旬 、8月中旬)、开花期(9月
底)、结实期(11 月初)挖取围栏内外伊犁绢蒿单
株各 30株 ,深度 20 cm 。挖取后 ,样品置于密封
袋内带回 ,室内抖掉土后 ,仅对根部进行清洗 ,将
每一株采集样品植株的根 、茎 、叶 、花 、种子分别装
于纸袋中 ,置于烘箱 105 ℃杀青 30 min ,然后置于
80 ℃下烘 48 h至恒量。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测
量植株各构件的生物量 ,计算各构件生物量占植株
总生物量的百分比 ,分析植株生物量的分配状况。
1.3 数据处理 用 DPS 6.5相关统计软件进行
数据统计及方差分析[ 13] 。
2 结果与分析
2.1 刈割对伊犁绢蒿营养生长期生物量及
其分配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表 1),刈割对
伊犁绢蒿各构件生物量的影响较大 ,且不同刈割
处理中伊犁绢蒿根系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变化趋势
一致 ,中度刈割下其值达到最大 ,但方差分析表明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茎 、叶生物量变化趋势一
致 ,呈下降趋势 ,与对照相比 ,轻度 、中度和重度刈
割下 ,茎生物量分别降低 0.18 、0.02和0.95 g ,而
叶生物量则分别降低 0.24 、0.07和0.31 g ,且以
中度刈割下茎 、叶生物量最大 。
表 1 不同刈割强度伊犁绢蒿种群生物量及其分配
月份 刈割强度
根生物量
(g/株)
根生物量分配
(%)
茎生物量
(g/株)
茎生物量分配
(%)
叶生物量
(g/株)
叶生物量分配
(%)
总生物量
(g/株)
6
CK 2.86a±0.30 49.89c±0.02 2.61a ±0.37 39.77a ±0.02 0.56a±0.08 10.34a ±0.010 6.03
L 4.00a±0.62 62.16ab±0.02 2.43a ±0.47 32.42ab±0.02 0.32bc±0.06 5.42b±0.010 6.75
M 4.64a±0.79 57.79bc±0.04 2.59a ±0.33 34.89a ±0.04 0.49ab±0.07 7.32b±0.010 7.67
H 4.24a±0.56 69.80a±0.02 1.66a ±0.27 25.45b±0.02 0.250c±0.04 4.75b±0.010 6.15
8
CK 4.48a±0.58 45.53b±0.03 4.77a ±0.63 47.54a ±0.02 0.69a±0.19 6.93a ±0.010 9.94
L 7.83a±1.51 56.54a±0.03 4.62a ±0.54 40.34ab±0.02 0.36b±0.07 3.11b±0.010 12.81
M 5.14a±1.39 57.49a±0.02 3.06ab±0.68 38.87b±0.02 0.25b±0.06 3.64b±0.010 8.45
H 4.95a±1.22 60.70a±0.03 2.50b±0.41 36.75b±0.03 0.18b±0.04 2.55b±0.004 7.63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不同刈割强度影响了伊犁绢蒿各构件生物量
分配(表 1)。根生物量分配随刈割强度的增大呈
增加趋势 ,轻度 、中度和重度刈割比对照分别增加
了 12.27%、7.9%和 19.91%,且对照与轻度刈
割 、重度刈割间差异显著(P <0.05),而中度刈割
与重度刈割间差异不显著。茎生物量分配随刈割
11912/ 2009 草 业 科 学(第 26 卷 12 期)
强度的加大呈下降趋势 ,轻度 、中度 、重度刈割分
别比对照降低了 7.35%、4.88%和 14.32%,对照
与重度刈割间差异显著(P <0.05),对照分别与
轻度刈割 、中度刈割间差异不显著 。叶生物量分
配随刈割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轻度 、中度和重
度刈割分别比对照降低 4.92%、3.02%和
5.59%,对照分别与 3 个刈割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而 3 个刈割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不
同刈割强度下 ,茎和叶的变化趋势一致 ,根与它们
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中度刈割处理下根生物量分
配最低 ,茎 、叶生物量分配最高 。
方差分析表明(表 1),伊犁绢蒿根生物量和
总生物量在轻度刈割时达到最大值 ,但各处理间
差异不显著 ,而茎 、叶生物量在不同处理间变化趋
势同 6月结果一致 。随刈割强度的增加 ,根生物
量分配呈增加趋势 ,轻度 、中度和重度刈割分别比
对照增加 11.01%、11.96%和 15.17%, 3个刈割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但均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 <
0.05);茎生物量分配呈下降趋势 ,轻度 、中度和重
度刈割分别比 对照降低 7.2%、 8.67%和
10.79%,对照与中度刈割 、重度刈割间差异显著
(P<0.05),与轻度刈割差异不显著;叶生物量分
配呈下降趋势 ,轻度 、中度和重度刈割分别比对照
降低 3.82%、3.29%和4.38%,3个刈割处理间差
异不显著 ,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通过对伊犁绢蒿营养生长期 6月和 8月生物
量及其分配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随着刈割强度的
增加 ,总生物量和根生物量呈现基本相同的变化
趋势 ,根生物量分配占优势地位 ,均达到 50%以
上;而茎 、叶生物量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呈降低趋
势 。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 ,根生物量分配呈增加
趋势 ,茎 、叶生物量分配呈减小趋势 ,在 2个营养
生长期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趋势。
2.2 放牧对伊犁绢蒿各生长期生物量分配
的影响 对放牧条件下不同生长时期伊犁绢蒿
各构件生物量的分配研究表明(表 2),与未放牧
相比 ,放牧均显著提高了伊犁绢蒿根部生物量的
分配(P<0.05),在营养生长期(6月中旬 、8月中
旬)、开花期(9 月底)、结实期(11 月初)分别提高
了 9.25%、9.47%、8.33%和 6.53%。与未放牧
相比 ,放牧降低了伊犁绢蒿茎 、叶生物量分配 ,在
6月中旬 、8 月中旬 、9 月底和 11月初 ,茎分别降
低了 3.8%、5.09%、6.42%和 3.36%,但放牧与
未放牧间差异不显著 ,而叶则分别降低了5.45%、
4.38%、1.79%和 2.6%,且放牧与未放牧间在 6
月中旬 、8月中旬 、9月底表现出显著差异(P <
0.05)。表 2也可看出 ,与未放牧相比 ,放牧降低
了伊犁绢蒿有性生殖的分配 ,开花期和结实期分
别降低了0.12%和 0.57%。放牧情况下 ,伊犁绢
蒿的茎 、叶 、花/种子生物量分配都较未放牧样地
低 ,而根生物量分配比未放牧地高 ,说明放牧促使
生物量向根部转移 ,这与刘玲玲等[ 14] 的研究结果
一致 。原因可能在于受到牲畜的反复啃食的影
表 2 放牧条件下不同生长时期伊犁绢蒿各构件生物量的分配
生长时期 样地 构件生物量分配(%)根 茎 叶 花/种子
营养生长期
(6 月中旬)
未放牧 49.89b±0.02 39.77a±0.02 10.34a±0.010 —
放牧 59.14a±0.03 35.97a±0.03 4.89b±0.010 —
营养生长期
(8 月中旬)
未放牧 45.53b±0.03 47.54a±0.02 6.93a±0.010 —
放牧 55.00a±0.04 42.45a±0.04 2.55b±0.004 —
开花期
(9 月底)
未放牧 59.06b±0.02 36.21a±0.02 4.27a±0.010 0.46a±0.001 0
放牧 67.39a±0.03 29.79a±0.03 2.48b±0.003 0.34a±0.000 4
结实期
(11月初)
未放牧 54.03b±0.02 37.18a±0.02 7.88a±0.010 0.91a±0.000 8
放牧 60.56a±0.03 33.82a±0.03 5.28a±0.010 0.34a±0.000 5
 注:相同生长时期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120 PRATACULTURAL SCIENCE(Vo l.26.No.12) 12/ 2009
响 ,而且也可能由于受到牲畜的反复啃食 ,伊犁绢
蒿地上生物量小 ,试验当年降水量小 ,放牧 、未放
牧样地伊犁绢蒿长势都不如往年 ,植株上生殖枝
也较少。具体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
  已有研究表明 ,多年生植物的有性生殖分配
比例较低或所有具匍匐茎或根茎的物种的生殖分
配都很低[ 15-16] 。不论放牧与否 , 4 个不同的生长
发育阶段中 , 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总的趋势为
根>茎>叶>花/种子 。根的生物量分配占优势
地位 ,变幅为 45.53%~ 67.39%,茎生物量分配
次之 ,变幅为 29.79%~ 47.54%,叶生物量分配
较小 ,均小于 11%,花 、种子的生物量分配最小 ,
均小于 1%,说明伊犁绢蒿投入到生殖生长的比
例最少 ,而投入到营养生长的比例较大 ,尤其是投
入到营养贮藏器官———根的生物量比例最大 。伊
犁绢蒿这种生物量分配特点为地上部分的生长提
供物质支持 ,同时储备营养物质为植株成功越冬
和无性繁殖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对维持伊犁绢
蒿的无性生殖 、种群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
用 ,也可能是对放牧的响应。这与伊犁绢蒿生长
环境的严酷性也有关 ,是保证其能生存并进行繁
殖的先决条件。
3 讨论
3.1 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对放牧与刈割干
扰的响应 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中 ,生长 、
繁殖和维持等功能对有限资源始终存在着竞争 ,
而植物必须权衡这些功能间的资源分配 ,使生长 、
维持和繁殖等方面的分配达到最佳[ 17] 。随着外
界环境的变化 ,植物不得不调节其生物量分配以
权衡生存 、生长和繁殖 ,以达到植物群落的持续稳
定发展 。植物资源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
植物生长发育对环境的响应和适应 ,植物在不同
环境条件下的资源分配格局与其适合度可能有
关[ 18] 。草原植物对放牧的适应或对策性变化 ,是
其能否忍耐或适应放牧而维持生存的重要因素 。
天然草原具有较长的家畜放牧史 ,由于草原植物
与动物的协同进化 ,植物形成了一定的适应性 ,
根 、茎 、叶 、花和种子等构件的生物量分配格局是
植物种群对特定环境的进化适应特征。张淑艳
等[ 19]研究表明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和生产
力 ,朱珏等[ 20] 研究表明刈割可以利用植物的补偿
性生长 ,促进牧草生长并提高牧草产量。本研究
表明 ,随着放牧的干扰和刈割强度的增加 ,根生物
量分配增加 ,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减小。这种分配
结果说明 ,在放牧干扰和刈割强度增加的情况下 ,
草地上可供家畜食用部分比例降低 ,损失的能量
比例也减少 ,草地可利用价值和更新能力低下;但
伊犁绢蒿通过增大根系生物量分配 ,增强根系吸
收养分 、水分的潜在能力而补偿环境中养分 、水分
可利用性的降低 ,为再生提供充足的能量保证 ,使
其抗逆能力增加 ,这可能是伊犁绢蒿种群抗干扰
的生态对策 。
资源分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生活
史特征[ 17] 。伊犁绢蒿为多年生小半灌木 ,生态型
属旱生[ 9] ,在降水量小 、蒸发量大的干旱地区 ,通
过其发达的根系来弥补过度的蒸腾耗水 ,吸收矿
质营养供地上部分的需要 ,贮藏营养物质 ,为植物
越冬和翌年萌发生长提供物质基础 。因此伊犁绢
蒿根生物量分配所占比例较大 ,也是植物通过发
达的根系抵御干旱的一种表现。
3.2 伊犁绢蒿繁殖特性对放牧与刈割干扰
的响应 繁殖对策是指生物对环境的生殖适应
趋势 ,是资源或能量向生存 、生长和生殖等活动中
最适分配的结果。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的繁殖对策
可以反映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在该生境中
的生殖潜能[ 18] 。有性生殖分配是指植物用于有
性生殖器官(花和种子)占总干质量的比例 。为了
适应生存环境 ,伊犁绢蒿形成了一定的繁殖对策。
本试验结果表明 ,伊犁绢蒿根 、茎 、叶生物量分配
分别为 45.53%~ 67.34%、29.74%~ 47.54%和
2.55%~ 10.36%,而有性生殖(花 、种子)生物量
分配却很低 ,不足 1%。伊犁绢蒿在中度和重度
刈割下没有有性生殖的植株 ,在放牧干扰下减少
有性生殖分配 ,这种牺牲一部分有性生殖 ,增大根
生物量分配的特点 ,也许是其繁殖方式从有性繁
殖转向营养繁殖的一种适应机制 ,繁殖策略发生
改变 ,有待进一步探讨 。伊犁绢蒿有性生殖分配
比例极低 ,除了其自身生存 、生长和繁殖的特点
外 ,与试验期间气候极干旱也有极大关系 。
虽然伊犁绢蒿有性繁殖投资小 ,但由于种子
12112/ 2009 草 业 科 学(第 26 卷 12 期)
体积小 ,质量小 ,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 6-7] ,种子具
有吸水能力强且有较强的粘附性的天然种衣[ 8] ,
可以生长出较多实生苗 ,但据后期观察实生苗存
活率较低[ 21]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 ,旱生植物对水
分的依赖程度不同。伊犁绢蒿依靠其天然种衣高
效利用环境中水分和春季的溶雪与降水 ,在适宜
的温度下可以产生实生苗 ,但由于幼苗时期还没
有形成完善的适旱结构 ,其耐旱能力极弱 ,对水分
的依赖性极强 ,其存活率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苗期能否安全完成适旱过渡。
4 结论
不同刈割强度下 ,伊犁绢蒿根 、茎 、叶的生物
量分配发生了明显变化 ,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 ,根
生物量分配呈增加趋势 ,茎 、叶生物量分配呈减小
趋势 。在放牧干扰下 ,伊犁绢蒿根生物量分配增
大 ,叶 、茎生物量分配减小 ,整个生育期中 ,生物量
分配总的趋势是:根>茎>叶>花/种子 ,根分配
比例占绝对优势地位 ,有性繁殖分配比例很小 ,小
于 1%。受天气干旱和刈牧的影响 ,进行有性繁
殖的伊犁绢蒿更少。伊犁绢蒿在刈牧干扰情况
下 ,优先将资源分配给营养贮藏器官———根。
参考文献
[ 1]  赵万羽 , 李建龙 , 齐家国 , 等.新疆草地生态安全问
题 、现状与对策分析[ J] .干旱区研究 , 2005 , 22(1):
45-50.
[ 2]  许鹏.新疆草资源及其利用[ M] .乌鲁木齐:新疆科
技卫生出版社 , 1993.
[ 3]  刘长娥 , 安沙舟 ,孙宗玖 , 等.围栏封育对新疆伊犁绢
蒿草地的影响[ J] .草业科学 , 2008 , 25(10):10-14.
[ 4]  新疆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新疆植物志(第 5 卷)[ M] .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99.
[ 5]  孙会忠 ,贺学礼 ,牛忠磊.菊科绢蒿属 10 种植物的花
粉形态研究[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8 , 36(6):228-231.
[ 6]  孙会忠 , 贺学礼.3 种绢蒿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比
较[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
35(2):198-202.
[ 7]  张桂红 , 贺学礼.8 种绢蒿属植物种子吸水和萌发特
性[ 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 28(5):
536-541.
[ 8]  张连义 ,杨世忠.伊犁绢蒿种子天然种衣吸水保水性
研究[ J] .植物学报 , 1998 , 40(8):775-777.
[ 9]  司马义 · 巴拉提.伊犁绢蒿解剖特性的初步研究
[ J] .干旱区研究 , 1990(3):58-60.
[ 10]  李振武 , 许鹏.天山北坡低山带春秋场优势种牧草
的再生性能 Ⅰ .几种优势种牧草再生性能的观测
[ J] .中国草地 , 1993(5):18-24.
[ 11]  陶梦 , 赵军 ,安沙舟 , 等.伊犁绢蒿在放牧干扰下再
生性的变化[ J]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 45(1):115-
119.
[ 12]  孙宗玖 , 安沙舟 ,许鹏.伊犁绢蒿体内可塑性营养物
质动态变化及分配特征的研究(简报)[ J] .草业学
报 , 2008 , 17(2):151-156.
[ 13]  区靖祥 , 邱键德.多元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M] .北
京:农业出版社 , 2003:64-79.
[ 14]  刘玲玲 , 吴兆录 , 李青 , 等.滇西北藏族地区不同管
理方式的草地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J] .生态学杂志 ,
2005 , 24(12):1409-1412.
[ 15]  王仁忠.羊草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的初步研究[ J] .
应用生态学报 , 1999 , 10(5):553-555.
[ 16]  H arper J L.The Population Biolog y of Plants[ M ] .
London and New Yo rk:Academic Pre ss , 1977.
[ 17]  王静 , 杨持 ,王铁娟.放牧退化群落中冷蒿种群生物
量资源分配的变化[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5 , 16
(12):2316-2320.
[ 18]  李金花 , 李镇清 ,刘振国.不同刈牧强度对冷蒿生长
与资源分配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 15
(3):408-412.
[ 19]  张淑艳 , 李德新.放牧对短花针茅草原地下部分生
产力及氮素周转率的影响[ J] .中国草地 , 1997(1):
13-18.
[ 20]  朱珏 , 张彬 ,谭支良 , 等.刈割对牧草生物量和品质
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草业科学 , 2009 , 26(2):80-
85.
[ 21]  孙宗玖.伊犁绢蒿再生生态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 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 2008.
122 PRATACULTURAL SCIENCE(Vo l.26.No.12) 12/ 2009
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s of Seriphidium transi liense
under cl ipping and grazing conditions
SONG Zhi-fang , AN Sha-zhou , SUN Zong-jiu
(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Xinjiang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Ecology of Xinjiang , U rumqi 830052 ,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 source allocation pattern under clipping and g razing conditions ,
the biomass o f ro ot , stem , leaf and f low er(seed)of Seriphidium transi liense was measured.The re-
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pping t reatment increased the biomass allocation to roo t but reduced that to
stem and leaf , and w ith the increase of clipping intensi ty the ratio o f biomass allocat ion to root in-
creased by 8% to 20%w ith the increasing clipping intensity , the ratio to stem and leaf relev ant ly de-
creased by 5% to 14% and 3% to 6% respect ively .T he grazing t reatment show ed the same impact.
The biomass allo cation pat te rn w as roo t > stem > leaf > f low er (seed), the biomass allocated to
roo t accounted as much as 45% to 67%, and biomass fo r sexual grow th w as less than 1%.The prio ri-
ty of biomass was giv en to reserve organ (root)under clipping and g razing condi tions.
Key words:Seriphidium transi liense;biomass allocation;clipping;grazing
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 、保护区和
基因库授牌仪式在京举行
11月 21-22日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培训班暨国家级畜禽保种场 、保护区和基因库
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出席了培训仪式 。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多具有高繁殖力 、肉质鲜美 、适应性强 、耐粗
饲等种质特性 ,如太湖猪 、北京鸭 、辽宁绒山羊等等。这些资源禀赋是我国畜牧业自主创新 、提高竞
争力的优势所在 ,它们在过去和当今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
宝贵资源 。根据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 ,农业部制定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公布了 138
个国家级保护品种 ,同时验收公布了第 1批 119个国家级畜禽保种场 、保护区和基因库名单 。加强
国家级畜禽保种场 、保护区和基因库建设 ,对国家级保护品种实行有效保护 ,必将推进我国畜禽遗
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
培训班邀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沅等
著名专家 ,就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资源保护的国家行动和全球计划 、资源保护理论方法和技术手
段等内容进行培训 。代表们普遍反映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 、针对性强 、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 ,通过学
习和培训 ,进一步统一了思想 ,提高了认识 ,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思路 ,收获很大。农业部畜牧业司
司长王智才介绍说 ,今后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服务 ,建立国家
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与国家级资源场 、保护区和基因库的联系制度 ,加强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
工作。
全国 31个省区市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机构的相关负责同志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
员会委员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 、保护区和基因库的代表共计 2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
由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全国畜牧总站主办 ,北京市农业局承办。
12312/ 2009 草 业 科 学(第 26 卷 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