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虎跳峡新发现的特殊植被类型——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群落



全 文 :第 3 卷 第 2 期
19 9 1 年 12 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 U N N A N G EO G RA PH IC EN V IRO NM EN T R ES EA RC H
VO L凡刃 d. 2
D e e
. ,
199 1
虎跳峡新发现的特殊植被类型 ·
— 护菊木 (No ue l ia in : ig n is ) 群落
护菊木是菊科中木本属护菊木属 (No ue ila ) 的唯一种 , 188 8 年由 F r an c h 确立 , 模式产地在云南
宾川大坪子 。 该种产于滇北 、 川西海拔 10 0 一2 80 0 m 的千旱河谷 , 多见于金沙江河谷环境较为干热的
山坡灌木丛中 。 护菊木是菊科中的原始类型 , 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 , 起源比较古老 , 为中国特有分布
种 。 在虎跳峡内 , 该种分布于海拔 17 30 一 190() m 间的谷坡上 , 呈乔木状 , 聚成群落而且成为建群种 。
护菊木群落从前尚未报道过 。 据现有资料 , 它是我国仅在虎跳峡生长的一个特殊植被类型 , 在区
系成分 、 群落生态 、 植被地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承闹干究价值 。
1
、 群落发育环境及分布
虎跳峡位于横断山 区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 , 长约 18 k m , 相对高差大于 3 50 m , 江面宽
3} 6 0m
, 两岸地形陡峻 , 有许多规模不等的倒石锥 。 群落生长地区年均温 13 . 1一 13 . 7℃ , 年降雨量小
于 7 0。山m 。 土壤为峡谷幼年土 , 成土母质为坡积物 , 风化程度低 , 土体松散 , p H ,值呈微碱性 , 腐殖
质及氮 、 磷、 钾较丰富 。
护菊木群落生长在峡谷谷底众多的倒石锥上 , 紧靠江面 , 以中甸一侧为主 。 分布海拔范围较窄 ,
多集中在 175 } 18so m 之间 , 上与云南松林和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相连接 。 群落曾呈带状沿江伸
延 , 受外来影响 , 如今呈串珠状沿江分布 , 长约 8一 10 km , 以峡谷中下段为主 。
2
、 群落特征 }
经初步统计 , 有 52 种高等植物 , 应用吴征槛教授的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 , 属一级的地
理成分中 , 热带分布区类型比重略多 , 占 53 . 47 % , 温带分布的占 39 . 53 % 。 主要乔木树种中 , 除护菊
木是中国特有分布外 , 其余的都是热带分布区类型 . 这种区系组成表明了群落具有一定的暖热性质 ,
介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干热河谷植被之间 。
群落种类一般在 26 一 35 种间波动 , 非恒定伴生种和外来种占有很大比例 。 护菊木为优势种 , 多度
盖度混合级 与群聚度通 常在 3 . 3 、 4 . 4 。 滇揽仁 ( eT 阴 im a ial fr a n ch ief i) , 灰 毛果糠 ( C IP a de s s a
c in e asr ~ )
, 清香木 (p ist ac ia w e in m a n in et ial ) 也为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 , 与护菊木共同成为建群植
物 。 较为常见的还有小叶柿 ( D i`碳 F r os m口 ilt 口 ila ) 、 山合欢 (A lb iz ia k a lk e ar ) 等 。 灌木草本层中常见
黑骨龙骨 ( eP r iP ot ca fo r e sj 淤i) 、 马鞍叶 ( aB ub in ia fa ber i) 、 野把子 (石奋人ol tz ia r ug “ le sa ) 、 丽江山石
榴 扭an ida l i c h砚稗g en s is ) 、 箭竹 ( S in a r u n idn a r ia n i t ida ) 、 茅叶茎草 ( L o ar n th us 尸a r o s ilc us ) 、 粟柄金
粉旅 (口ny hc lum lu c耘lu 功 ) 等
。 ` 寄生植物有桑寄生 (L or an ht us p a asr it cu s)
。 初步分析 , 群落种类既有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分 , 与峡谷 2 00 一 2 90 0 m 的北亚热带云南松林及湿性常绿阔叶林地带的地带内类
型发生联系 , 又有干热河谷的常见植物 , 例如 , 除上述之外 , 还有扭黄茅 (eH t er op og on co nt or tus )

坡柳 (D o do n a e a v is e o s a ) 、 荆条 ( Vi et x n塔un do ) ’ 等 。
按照 C . R a u n ik ae r 的生活型系统进行分类统计 , 护菊木群落植物的生活型 以地上芽植物为主占
2 期 研 究 简 报 }
.
, ,
.
61
.
29 %
, 高位芽植物仅有 1.2 9 % , 地面芽植物 16 . 13 % , 地下芽植物 .9 68 % , 缺一年生植物 。 这种生
活型谱表明群落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比 , 有较强干早性质 。 组成植物多有干热适应特征 , 例如叶子
多毛 、 树皮厚 、 树干弯曲等 。
群落一般高 4一6 . 5m , 受地形影响极大 。 总盖度 7企90 % 不等 , 可分出乔木层和灌草层 。 乔木层简
单 , 无亚层 , 高 -4 6 . 5m 。 护菊木伸人该层 , 树冠较矢, 枝干多向下坡一侧伸展 。 由于地面和地下露
出的不少巨石 、 岩块 , 使乔木层的 “ 天窗 ” 随处可见 , 林冠不均匀 , 层盖度在 60一 8 0% 间变动 。 灌草层
高 4于 70C m ,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混生在 同一层次中 。 受岩石分割 , 水平结构较混乱 , 层盖度
50一 70 % 。
护菊木在群落中长得比一般认为的高大 , 树高通常 4一 7m , 胸径 15一2 cln 。 护菊木具有一定生态
适应能力 , 常伸人其它类型中 , 甚至在岩屑覆盖地段也能生长 , 呈灌木状 , 簇丛点缀 , 十分显眼 。 林
下灌草层中常见护菊木幼树 , 表明更新尚好 。 此外 , 群落中滇揽仁、 灰毛果栋生长旺盛 , 目前 , 尽管
种类波动大 , 植被类型仍稳定存在 , 如果不受人为影响 , 现有的护菊木林不但能维持现状 , 还可能扩
大分布区 , 局部可恢复从前沿江的带状分布 。
3
、 几点初步认识
护菊木群落在区系组成上既与峡谷的地带内植被和干热河谷植被有联系 , 也有 自身的独特性 。 群
落内含较多起源历史久远的热带成分 , 作为优势种和建群种的护菊木本身又是金沙江特有和原始的第
三纪孑遗植物 , 群落区系还与发生古老且具有一定残余性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有较多联系 , 这些都

说明护菊木林的古老特征和与亚热带云南松林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区别 。 根据群落的特征及其生态地
理环境 , 护菊木群落与干热河谷植被不同 , 它是在干热生态序列上介于干热河谷植被与亚热带云南松
林和湿性常绿阔叶林之间的类型 。
基于云南高原及金沙江谷地在第三纪以前曾经与古南大陆发生过联系的观点和护菊木林的特殊生
{
态地理环境 , 初步推测 , 它的前身可能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类型 , 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以来的青藏高原
抬升 , 植物种系发生剧烈分化 , 而护菊木最终在金沙江河谷得以避难而存活且发生了种群进化等 。
护菊木群落在植被分类中应属于一类特殊的常绿阔叶林 , 结构外貌上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相似
之处 , 在群落生态和地理环境特征上 , 又与硬叶常绿阔叶林有共同的地方 , 而在种类成分上特别是优
势乔木种类却为另一类型 。 按现有云南植被的分类系统和前述两大类植被的定义 , 初步认为 , 它是介
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硬叶常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 。
(周 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