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P-HPLC法同时测定甘松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含量



全 文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2 May,Vol.23 No.3
质干扰,故选定 283 nm为检测波长。
橙皮苷在芸香科植物如柠檬、柑桔的果皮中广
泛存在,文献测定橙皮苷的 HPLC方法也较多,《中国
药典》2010年版中陈皮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操作繁
琐,耗时长 [4];亦有文献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测定 [5]。
本实验比较了回流、超声、静置等提取方法,以超
声提取法较简便快捷,提取效果好,故选用。另文
献 [4-6]大多采用甲醇-醋酸-水三相系统作为流动相,
而本法为不含酸的两相系统,配制简便,能更好地
保护色谱柱。
本实验对广西本地自采和药市购买的药材分别
进行了测定,药材含量差异较大,但尚未发现明显
规律。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性良好,
可为鹰不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 4册)[M]. 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74-975.
[2]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 1册)[M]. 广东: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220.
[3] 唐弟光. 广西特色中草药[M]. 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64.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部)[M]. 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10:176.
[5] 叶鹏. HPLC 法测定健胃消食片中橙皮苷的含量[J]. 当代医学,
2010,16(26):154.
[6] 汪金玉,陈康,徐小飞,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橘核中橙皮苷
的含量[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26(5):501.
(编辑:宋威)
320.19
212.62
105.05
-2.53
0.00 3.62 7.25 10.07 14.49 10.12 21.74 25.36
S10
S9
S8
S7
S6
S5
S4
S3
S2
S1
图 2 不同来源药材 HPLC色谱图
Figure 2 HPLC Chromatograms of the different samples
收稿日期:2012- 01- 04
作者简介:刘英慧,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制剂及质量控制的研究。Email:12liuhui@163.com。通讯作者:雷鹏,副教授,研究方向:
中药新药研发及中药质量控制。Email:lp7222003@163.com。
基金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0036)。
RP- HPLC法同时测定甘松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含量
刘英慧 1,2,雷 鹏 1,2,朱 露 1,2,胡随瑜 3,邹 玉 1(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剂科,长沙 410008;2. 中南大
学药学院,长沙 410013;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甘松中绿原酸和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Promosil
C18柱(250 mm × 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 A,以水(含 0.1 %磷酸)为流动相 B,梯度洗脱;
流速为 1 mL·min-1;柱温 30 ℃;进样量 20 μL;检测波长为 327 nm。结果 绿原酸和蒙花苷的浓度与峰面积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分别是 0.082 1~1.641 6 μg (r = 0.999 5,n = 6),0.043 1~0.862 4 μg(r =
0.999 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0.69 %,100.50 %,RSD分别为 2.56 %,0.94 %。结论 该方法简便、
快速、精密度好,可用于测定甘松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含量。
关键词:甘松;绿原酸;蒙花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 9783(2012)03-0318-04
doi:10.3969/j.issn.1003-9783.2012.03.021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Linarin i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by RP-HPLC
LIU Yinghui1,2,LEI Peng1,2,ZHU Lu1,2,HU Suiyu3,ZOU Yu1(1. Department of Pharmacy,Xiangya Hospital,
318·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2年 5月第 23卷第 3期
甘松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 甘松属(Nar-
dostachys DC.)植物甘松(N.Chinesis Batal.)的干燥根
及根茎,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品种[1]。主产于
我国四川,云南等地。其性辛、甘、温,归脾、胃
经,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效,用于治疗脚
气肿毒、脘腹胀痛、霍乱转筋、牙痛等多种病症。
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挥发性成分上,侧重其开
郁醒脾功效的研究 [2-4],而同样具有很强药理活性的
非挥发性成分少见报道。现代临床研究表明甘松可
用于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脚气,胆结石等 [5],而
甘松中绿原酸等有机酸类和蒙花苷等黄酮类具有良
好的解毒作用,是甘松发挥此功效的物质基础[6-8]。鉴
于目前尚缺乏相关成分含量的规定,本文结合前期
对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基础,首次建立了同时测定
绿原酸和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旨在为甘松资源的合
理利用与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更为科学和全面的参
考依据。
1 仪器和试药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 G1311A四元梯
度泵、G1313A 自动进样器、G1315A 二极管阵列检
测器、Agilent化学工作站,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
司);AG285分析天平(瑞士 Mettler公司);KS-600D
超声清洗仪(宁波科生仪器厂);TDZ 4-WS低速台式
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绿原酸对
照品(供含量测定用,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批号:MUST-11042802);蒙花苷(供含量测定
用,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MUST-
11082801);甘松药材(购自药材市场及药房,经中南
大学湘雅医院药剂科刘韶副教授鉴定为败酱科植物
甘松 N.Chinesis Batal.);乙腈(色谱纯,美国天地有限
公司),水为纯净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Promosil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 0.1 %磷酸溶液,梯度洗
脱,0 ~ 9 min,A 13 %;9 ~ 15 min,A 13 % ~ 35 %;
15 ~ 22 min,A 35%。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
流速:1.0 mL·min-1。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蒙花
苷计算均不低于 5000,且二者分离度大于 1.5。对照
品及样品色谱图见图 1。
1.绿原酸;2.蒙花苷
图 1 对照品和供试品 HPLC图
Figure 1 HPLC chromatogram of reference substance and sampl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8,China;2. College of Pharmacy,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3.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P-HPLC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linarin i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 Methods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a Promosil C18 column(250 mm×4.6 mm,
5 μm) with acetonitrile-water(0.1 % phosphonic acid)as mobile phase in gradient elution at 30 ℃. The volume of
sample injection was 20 μL,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327 nm. Results Chlorogenic acid and linarin showed
good linearity in the range of 0.082 1~1.641 6 μg(r=0.999 5,n=6),0.043 1~0.862 4 μg(r=0.999 8,n=6),re-
spectively.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linarin was 100.69 %(RSD=2.56 %),100.50 %(RSD=0.9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
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linarin in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
Keywords: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Chlorogenic acid;linarin;RP-HPLC
B. 供试品
0 2.5 5 7.5 10 12.5 15 17.5 20 min
mAU
80
60
40
20
0
-20
1
2
mAU
80
60
40
20
0
-20
0 2.5 5 7.5 10 12.5 15 17.5 20 min
A. 对照品
2
1
319· ·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2 May,Vol.23 No.3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真空干燥至恒重的
绿原酸对照品 10.26 mg,蒙花苷对照品 5.39 mg,分
别配制成浓度为 410.4 μg·mL-1和 107.8 μg·mL-1的对
照品甲醇储备液。分别精密移取绿原酸对照品储备
液 5 mL,蒙花苷对照品储备液 10 mL置于 25 mL容
量瓶内,加甲醇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分别为
82.08 μg·mL-1和 43.12 μg·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松药材粉末(过 3号筛)
约 0.2 g,精密称定,置于 10 mL玻璃离心管内。精
密加入甲醇 10 mL,超声提取 1 h,取出后置于离心
机内离心 3 min(3000 r/min),移出上清液后,精密
加入 70 %甲醇 10 mL,摇匀后超声提取 30 min,合
并两次提取液后定容至 25 mL容量瓶内,过滤,取
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4 线性范围考察 分别精密移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1,4,8,12,16,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按 2.1 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
(Y)为纵坐标,进样体积(X)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
归,得到回归方程。绿原酸:Y = 175.1X+218.16,r =
0.999 5(n = 6);蒙花苷:Y = 28.121X-1.9278,r =
0.999 8(n = 6);结果表明绿原酸进样量在 0.082 1~
1.641 6 μg,蒙花苷进样量在 0.043 1~0.862 4 μg 之
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10 μL,
按 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 6次,测定峰面积值,
计算仪器精密度的 RSD 值。绿原酸平均峰面积为
1972.61,RSD 为 0.14 %。蒙花苷的平均峰面积
278.98,RSD为 1.08 %。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于室温
下放置,分别于 0,2,4,6,8,10,12,18,24 h
进样,记录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峰面积,结果绿原酸
的平均峰面积 570.80,RSD为 1.74 %,蒙花苷的平
均峰面积 106.78,RSD为 2.32 %,表明供试品溶液
在 24 h内稳定。
2.7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样品 6份,按 2.3项
下方法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依 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蒙
花苷平均含量分别为 0.256 %和 0.155 %,RSD分别
为 1.48 %和 1.04 %,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甘松样
品 6份,每份约 0.1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混
合对照品溶液(3.4 mL),按照 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
品溶液,按 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
果见表1。
表 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
Table 1 Recovery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acaciin
2.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不同批次的甘松药材,按
2.3项下平行制备 3份供试品溶液,按 2.1项下色谱
条件进样,以外标法计算各批的含量,结果见表 2
表 2 不同来源药材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含量测定(n=3)
Table 2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acaciin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了提取完全且耗时短的超声提取法,
考察了提取溶剂体积分数分别为 60 %,85 %和
100 %的甲醇及乙醇对 2种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结
果表明以 100 %的甲醇为提取溶剂时对蒙花苷的提取
效率最高,而 60 %的甲醇对绿原酸的提取效率最高。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次组合提取考察,最终确定了
本实验的供试品制备方法。结果表明此法提取效率
高且操作相对简便,重现性好。
采用 DAD检测器在 200 ~ 400 nm 比较各波长下
两组分吸收光谱的差异,经过紫外吸收光谱图显示:
成 分
绿原酸
蒙花苷
序号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样品含量 /μg
260.61
260.35
258.82
259.33
258.30
259.07
157.79
157.64
156.71
157.02
156.40
156.86
加入量 /μg
279.07
279.07
279.07
279.07
279.07
279.07
146.61
146.61
146.61
146.61
146.61
146.61
测得量 /μg
537.91
555.36
537.76
538.40
539.33
533.68
304.55
306.15
302.96
303.28
305.99
303.60
回收率 /%
99.36
105.71
99.95
100.00
100.70
98.40
100.10
101.30
99.75
99.76
102.03
100.09
平均回收率 /%
100.69
100.50
RSD /%
2.56
0.94
批号
110526
110811
20110517
110302
201005087
110816
20110427
201108487
产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安徽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部位
根及根茎,
混有地上部分
全草
根及根茎,
混有地上部分
全草
根及根茎,
混有地上部分
根及根茎
根及根茎
根及根茎
绿原酸 / %
0.199
0.559
0.276
0.378
0.232
0.071
0.256
0.283
RSD /%
1.56
0.24
1.29
0.62
0.25
0.61
1.48
1.04
蒙花苷 / %
0.127
0.146
0.147
0.253
0.202
0.103
0.155
0.119
RSD /%
2.14
2.51
1.45
0.56
1.05
2.24
1.04
1.22
320·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2年 5月第 23卷第 3期
蒙花苷在 327 nm 处有最大吸收,绿原酸在 320 nm
处有最大吸收,因此,本实验选定 327 nm为检测波
长。
考察流动相时,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峰形宽,
且存在拖尾。因此,加入磷酸以改善拖尾现象。在
此基础上对甲醇-0.1 %磷酸溶液、乙腈-0.1 %磷酸溶
液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乙腈-0.1 %磷酸流动相系
统所得色谱峰峰形尖锐,主成分色谱分离度好,见
图 1。因此,确定含量测定的流动相为:A相为乙腈,
B相为 0.1 %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 ~ 9 min,A 13
%;9 ~ 15 min,A 13 % ~ 35 %;15 ~ 22 min,A 35
%。
《中国药典》规定甘松的入药部位为根及根茎,
但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药材入药部位较为混乱,少见
净制过的根及根茎,多混有地上部分,甚至为全草。
本实验药材购自不同的药房及药材市场,表 2的结
果显示不同批号、不同部位的绿原酸和蒙花苷含量
差异较大,可能是由生态环境、采收时间以及不同
部位导致了这种差异。但结果并未显示出根部和全
草二者含量孰高孰低,但这仍不能完全说明全草可
以代替根部入药,仍需要更多的化学、药理研究来
提供理论支持。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同时测定两成
分的方法,为进一步评价甘松药材质量及制剂研究
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面共和国药典(1部)[M].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0:80.
[2] Wang JH,Zhao JL,Liu H,et al. Chemical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s of Two Valerianaceous Species from
China: Nardostachys chinensis and Valeriana officinalis [J]. Molecules,
2010,15:6411-6422.
[3] Tanaka K,Komatsu K. Comparative study on volatile components of
Nardostachys Rhizome[J]. J Nat Med,2008,62:112-116.
[4] Takemoto H,Ito M,Shiraki T,et al. Sedative effects of vapor in-
halation of agarwood oil and spikenard extract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active components[J]. J Nat Med,2008,62:41-46.
[5] 黄伯舜. 甘松的临床应用心得[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4):
377-383.
[6] 万新,石晋丽,刘勇,等. 甘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 国
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22(1):1-6.
[7] Shang XF,Pan H,Li MX,et al.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Ethnophar-
macology,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an important tradi-
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1,
138:1-21.
[8] 殷忠东,陈慕媛,魏刚. HPLC法测定双柏散中蒙花苷的含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3):291-293.
(编辑:宋威)
收稿日期:2011- 12- 28
作者简介:严小红,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物分析。Email:yanxh73@hotmail.com。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药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006BAI14B00)资助课题-常见与重要药品安全标准研究(2006BAI14B01);广州市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生狼毒特征图谱和岩大戟内酯 B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010GZFDA015)。
狼毒质量标准改进研究
严小红,王灿坚,毕福钧,顾利红,江英桥(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广州 510160)
摘要:目的 研究和完善狼毒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狼毒药材中的 24-次甲基环木菠萝烷
醇和岩大戟内酯 B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对狼毒乙素和岩大戟内酯 B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 狼毒薄层鉴别专属性强,方法可行;狼毒乙素线性范围为 0.013~0.863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6.4 %(RSD=1.4 %,n=6);岩大戟内酯 B 线性范围为 0.007~0.496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6.0 %
(RSD=2.1 %,n=6)。结论 此方法准确、可靠,为狼毒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狼毒;质量标准;狼毒乙素;岩大戟内酯 B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783(2012)03-0321-04
doi:10.3969/j.issn.1003-9783.2012.03.022
Improvement of Quality Standard of Radix Euphorbiae Fischerianae
YAN Xiaohong,WANG Canjian,BI Fujun,GU Lihong,JIANG Yingqiao(Guangzhou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