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7 期
第 51卷第 17期
2012 年 9 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 51 No.17
Sep.,2012
收稿日期:2011-12-26
基金项目: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植物研究所资助项目(20110304)
作者简介:刘 莹(1973-),女,吉林舒兰人,实验师,主要从事野生植物保护方面的研究,(电话)15938136868(电子信箱)ly6786ly@126.com。
太行菊(Opisthopapus taihangensis(Ling) Shih)
为菊科(Compositae)太行菊属 (Opisthopapus Shih)
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仅分布于太行山区的特有种,
由于它的分布区狭小,残存量较少,被列为国家珍
稀保护植物。 于 2010~2011年调查了焦作市云台山
风景区、新乡辉县、山西省陵川县太行菊的生长环
境及地理分布,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提出合理化
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建议。
1 生长环境、地理分布及气候特点
1.1 生长环境
太行菊多生长在悬崖峭壁、陡坡、裸露岩石的
缝隙中,偶有在山路路边生长,可能是修山路时导
致其生长环境变化所致。 太行菊大多在石灰岩阳坡
上生长, 少数在石灰岩阴坡上生长, 坡度为 80°~
90°,土壤贫瘠且耐旱、耐寒。太行菊分布地植物组成
种类少, 无乔木, 灌木也较少, 主要是草本植物,
90%以上为裸露岩石。
1.2 地理分布
太行菊调查范围在河南省和山西省境内海拔
500~1 200 m 的太行山上,为条带状狭窄分布区。 分
布区地势险峻,多为环状陡峭山体。 焦作市云台山
风景区太行菊呈间断零散分布,每平方米山体有 1~
2 株。新乡辉县、山西陵川每平方米山体有 9~12 株。
1.3 气候特点
太行菊分布区分别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和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焦作、新乡气候特
点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
秋凉春早,年均气温 14℃;7月最热,平均气温 27℃;
1 月最冷,平均气温 0.1 ℃;最高气温 42.8 ℃,最低
气温-21.5 ℃,年均降雨量 650 mm,年均湿度 68%,
年均无霜期 220 d,年均日照时间约 2 400 h[1]。 山西
陵川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无霜期
160 d,年均降雨量 600~700 mm。 年均气温 7.9 ℃左
右 ,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26.2 ℃ ,年活动积温
3 763 ℃,年均日照时间 2 480 h。 季节变化明显,冬
太行菊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利用
刘 莹 1,孙跃枝 1,田转运 2
(1.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0;2.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中学,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于 2010~2011 年调查了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新乡辉县、山西省陵川县太行菊的生长环境
及地理分布,根据其生境特点,分析了太行菊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合理化的保护措施和开
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太行菊;生物学特性;保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S6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7-3775-02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Opisthopapus taihangensis Shih
LIU Ying1,SUN Yue-zhi1,TIAN Zhuan-yun2
(1. Jiaozuo Teachers College, Jiaozuo 454000,Henan, China; 2. The No.10 School of Jiaozuo, Jiaozuo 454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Growth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hrysanthemum (Opisthopapus taihangensis Shih) in Jiaozuo
Yuntai moutain Scenic Area, Hui County in Xinxiang city, Huixian Lingchuan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from 2010 to 2011.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habitat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O. taihangensis
were analyzed; and ration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Opisthopapus taihangensis(Ling) Shih; biology characteristic; protect; development exploitation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2.17.066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12 年
(责任编辑 王晓芳)
季干燥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
凉少雨[1]。
2 太行菊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太行菊俗称野菊,在当地又名石菊、崖菊,因其
生长在石灰岩及悬崖峭壁上而得名。 太行菊是多年
生草本,高 10~15 cm。 茎淡紫色或褐色,密被或稀疏
贴生短柔毛。 基生叶卵形或椭圆形,长 2.5~3.5 cm,
规则二回羽状分裂,一回至二回全部全裂,一回侧
裂片 2~3 对;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但上部叶常羽
裂,全部叶末回裂片披针形、长椭圆形或斜三角形,
全部叶两面被稀疏短柔毛;茎生叶有柄,头状花序
单生或 2~3 个集生于枝端,花异型;总苞浅盘状,直
径 1~5 cm;总苞片约 4 层,中外层线形和披针形,外
面被稍密短柔毛,内层长椭圆形,无毛或几无毛;边
缘花舌状,雌性,粉红色或白色,舌片线形,顶端 3
齿裂;中央两性花筒状,黄色,顶端 5 齿裂。 果实有
3~5条翅状加厚纵肋;冠毛芒片状。 花期 6~9月[2]。
太行菊为春黄菊族菊亚族二倍体植物,生长于
含钙较高的石灰岩上或悬崖峭壁上,太行菊分布的
悬崖绝壁昼夜温差大,植物赖以生存的温度、光、水
等条件十分恶劣,从而导致其种群数量较少。 太行
菊生长环境狭窄,植株生长稀疏。 虽然太行菊自交
亲和性较高,自交结实率也较高,但因种子不能随
风远扬,又缺乏传播种子的动物,所以天然下种更
新苗少,仅在其生长地的周围很狭小的地段发现少
数天然下种的幼苗,这也是太行菊种群数量较少的
原因之一。
3 太行菊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3.1 太行菊的利用价值
1)太行菊的药用价值。 太行菊的花经水蒸、阴
干具有清肝明目,清热润喉的功效。 由于受经济利
益驱使,当地人大量采摘太行菊的花,据调查可卖
到 1 000 元 / kg, 必然会导致太行菊种群数大量减
少。
2)太行菊的观赏价值。 太行菊的花初开时为淡
紫色,完全绽放后为白色,花的直径达 4~5 cm,当秋
季到来时,置身于群山峻岭中,便会看到悬崖峭壁
上随风摇曳、楚楚动人的白色太行菊,其花期长达
3~4 个月,每朵花可持续开放 20 d 左右,具有较高
的观赏价值。
3)太行菊的研究价值。 太行菊是我国特有种,
由于其生长的环境十分恶劣, 其种群不易繁殖,为
了扩大其种群数量,应对太行菊进行科学研究。 近
年来,有许多太行菊的研究报道。 如建立太行菊细
胞悬浮培养体系,使太行菊属与菊科其他属的二倍
体野生种杂交亲和性较好,并通过体细胞融合等现
代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获得属间杂种的可能性大大
提高,因此在遗传育种和园林应用上太行菊都具有
很高的研究价值 [3];还通过优化太行菊 SRAP-PCR
反应体系条件,为太行菊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一
定的基础[4]。
3.2 太行菊的保护措施和利用
太行菊是我国特有种,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
物, 生长于海拔 500 m以上的峭壁或裸露的石灰岩
上, 因其独特的生境而成为自然界的一大景观,有
“一夕秋风天下凉,露重霜寒菊花香”的美誉。 鉴于
此,要加大对太行菊的保护力度,并合理开发利用。
首先,通过对太行菊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了解
太行菊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特点、花粉
发育及胚胎的发育过程,从而达到扩大太行菊种群
数量的目的; 同时在不减少野生资源量的情况下,
运用组织培养、遗传育种[5,6]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太
行菊人工繁育,并且逐步推广作为花卉栽培,变野
生为家庭种植,扩大其种群数量及分布区域,使其
在药用和观赏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还要保护
种群生境,加大宣传力度,杜绝人为采摘及生境破
坏,提高全社会对野生植物的认识,从而使野生植
物的生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7]。
参考文献:
[1] 刘天慰. 山西植物志[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辛泽华,张子健,范喜梅 .焦作植物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
社,2002.
[3] 桑叶子,孙 明,张启翔. 太行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2):177-182
[4] 高亚卉,朱广龙,姬志峰,等.太行菊 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与优化[J].实验室科学,2012(1):82-84.
[5] 姚连芳,董美华,毛玉收. 太行菊组织培养研究[J].中国农学通
报,2004,20(6):29-31.
[6] 王四清.地被菊遗传育种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1993.
[7] 刘胜祥. 植物资源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
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