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浅谈甘松的临床应用



全 文 :浅谈甘松的临床应用
张盼1,程光宇2,程为平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关键词:甘松;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2. 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2392(2015)02 - 0099 - 02
收稿日期:2014 - 12 - 13 修回日期:2015 - 01 - 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H201470)
作者简介:张盼(1981 -) ,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
神经内科疾病。
甘松 Nardostachys chinensis Bet. 又被称为中华甘
松、甘松香,《本草纲目》中称其“叶细,引蔓丛生”[1]。
多产于四川、甘肃,西藏等地。甘松味辛、甘,性温;归
脾、胃经;具有温中散寒,芳香开窍,健脾开胃,理气止
痛等功效,主治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心血不足,癫狂痰
厥等症[2],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广泛而显著的作用,
现结合临床概述如下。
1 疏解久病之郁,补心养血安神
《本草纲目》:“甘松芳香,甚开脾郁,少加入脾胃
药中,甚醒脾气”[3]。甘松气味芳香,善开窍,能走窜,
可行肝脾之经,解久病之郁滞,入心经,养心血,止悸安
神定志,可使窦房结及周围心肌细胞功能得以恢
复[3]。临床中,甘松多为君药或使药,开郁散结,疏肝
理脾,使君臣药补而不滞。适用于年老体弱,或素体本
虚,或久病不愈,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日久邪气郁结致
心悸、怔忡者。临床中自拟甘参芪归汤治疗冠心病、肺
心病、高心病所致心律失常之人,久服倍他乐克、美西
律、胺碘酮等效果不佳或副作用较多患者不能耐受时
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处方:甘松 15g,西洋参 5g,黄
芪 10g,当归 10g,麦冬 10g,远志 10g,茯神 10g,炙甘草
10g。
本方中甘松,味辛,性甘温。行气解郁,养心安神,
为君药;西洋参,味苦,性寒,与黄芪配伍,补中益气而
不伤阴,益卫温阳而养心阴;当归配伍麦冬,补血养血,
清心安神,共为臣药;佐以远志与茯神,加强宁心安神
之力;使药为炙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益气养血,补心安神之功。若痰饮之邪上扰
心神,致心神不宁者,加瓜蒌、半夏清热化痰,宽胸散
结。若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日久阴虚火旺者,加生地
黄、阿胶养心阴,清虚火,使补中有行,补而不滞。若肾
阳不足,心脉失去温煦濡养致心阳不振者,加附子、桂
枝温补真阳,温阳化气,使心阳得以振奋,气血得以通
畅;若瘀血阻络,胸痹心悸者,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行气散结,其痛自止。在治疗过程中叮嘱患者作息规
律,适当运动,戒烟戒酒,清淡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及过
度劳累等,应用此方后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
出现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王某,男,65 岁,患冠心病 20 年,平素
饮食油腻,缺乏运动,有烟酒不良嗜好。20 年来经常
于劳累、情绪激动或受寒后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目涩,
周身乏力,失眠健忘,自汗盗汗,口干口苦,耳鸣,腰酸,
舌淡红,少津,脉细数。自带心电图:Ⅱ、Ⅲ、AVF 的
QRS的 S - T段下移 0. 5mv,频发室早性早博,西医诊
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型。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气血
两虚型。治则:益气养血,宁心止悸。首诊处方:甘松
15g,西洋参 5g,黄芪 10g,当归 10g,麦冬 10g,远志
10g,茯神 10g,黄连 10g,黄芩 10g,生地黄 10g,阿胶
5g,烊化、炙甘草 10g。共 7 剂,水煎一付各 250mL,早
晚分服。并嘱其戒烟戒酒,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清淡饮食。二诊:心悸、胸闷、口苦均减轻,失眠亦好
转,舌淡红少津,脉缓尺弱。前方去黄芩、黄连,加制首
乌 10g,枸杞子 15g。连服 14 剂。三诊:心悸消失,舌
淡红,脉缓。效不更方,续服 7 剂,病症消失。
2 调理脾胃之气,消痞导滞止痛
《本草汇言》:“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 . . . 主心腹
卒痛,散满下气,皆取香温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
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4]甘松,性温
不燥,甘缓导滞,善于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使脾气上
升,胃气下降,补而不滞,寓疏于补。《四川中药志》[5]
·99·
2015 年 4 月第 43 卷第 2 期
Vol. 43,No. 2,Apr. 2015
中 医 药 学 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
记载甘松、木香、厚朴煎服,治疗多种胃肠疾病,如慢性
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导致的胃痛、嗳气、反
酸、食欲减退等。
临床中,诊断为慢性胃炎,胃肠神经症等患者,在
应用抗炎止痛药物后效果不显时,试用甘松丁香汤加
减治疗。处方:甘松 15g,丁香 5g,党参 10g,生姜 10g,
砂仁 10g,乌药 10g,炙甘草 10g。其中甘松,性平和,甘
缓导滞,理中焦之痞胀之气除痛为君药;党参味甘性
平,益气生津,养血补血;生姜温胃散寒,和中降逆;砂
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乌药辛散温通,行气止痛,上四
味共为臣药。佐以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使药炙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若伤于风寒,寒邪较盛,症
见腹痛胃痛,恶寒喜暖,手足寒凉者,加吴茱萸、干姜、
香附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若饮食不节,食积停滞,症见
腹胀胃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者,可加山楂、神
曲、枳壳健胃消食,行气导滞;若肝失条达,气机郁滞,
症见胸胁胀满,嗳气太息,时聚时散,遇情志不遂则加
重者,可加柴胡、川芎、陈皮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若素
体不足,脾胃虚弱,症见隐隐作痛,少气懒言,周身乏力
者,加黄芪、白术补中益气,缓急止痛;若血行不畅,瘀
阻中焦,症见腹痛胃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有
瘀斑,脉细涩,可加丹参、当归、五灵脂养血活血,祛瘀
止痛。
典型病例:韩某某,男,45 岁,患慢性浅表性胃炎
11 年,经常胃脘痛,反酸,每遇寒冷天气或进食寒凉食
物,情志不舒等原因则胃痛发作。此次胃部隐痛,食欲
不振,食后腹胀,嗳气反酸,恶寒喜暖,少气懒言,四肢
倦怠,手足寒凉,舌淡苔白,脉弱。诊断:胃脘痛。辨
证:阳虚寒凝,胃气上逆。治则:温阳降逆,理气止痛。
首诊处方:甘松 15g,丁香 10g,党参 15g,干姜 10g,砂
仁 10g,乌药 10g,黄芪 10g,炒白术 15g,乌贼骨 15g,旋
复花 20g,炙甘草 10g。共 7 剂,水煎一付 600mL,早中
晚饭前 30min 各 200mL 温服。并嘱其忌食辛辣刺激
性食物及生冷黏硬食物。二诊:胃脘痛、反酸减轻,手
足微温,但仍纳呆,前方加焦三仙各 20g,续服 7 剂,煎
服法同前。三诊:仍腹胀,小腹冷痛,余症状好转,加陈
皮 10g,小茴香 10g,7 剂。四诊:诸证消失。
3 芳香避秽醒脑,开窍镇静安神
药理学研究显示甘松的药理成分为缬草酮和甘松
酮,具有芳香避秽及镇静安神的效果[6]。临床中,痫
症多与痰气并走于上,气逆于脑,脑神失司相关。《中
医文献词典》:“丹溪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
顺则一身气血津液亦随气而行”[7]。甘松善理中焦脾
胃之气,醒脾运,理脾气而化痰浊,入脑窍,定神志,故
常用于癫病、狂病、痫证等的治疗。临床中,导师程为
平教授运用补脑止痫散加减治疗痫症,临床疗效颇佳。
处方:石菖蒲 15g,甘松 5g,制首乌 15g,黄精 15g,天麻
10g,钩藤 10g,当归 15g,僵蚕 10g,全蝎 1g,炙甘草 5g。
石菖蒲开窍豁痰、镇静安神为君药,甘松为臣药,
涤痰开窍、醒神益智。制首乌甘涩微温,补益精血,固
肾养肝;黄精甘平,滋肾润肺,益精填髓;天麻甘平,平
肝潜阳,祛风通络;钩藤甘微寒,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当归活血化瘀,滋阴养血;僵蚕辛平,熄风止痛,化痰散
结;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散结;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
中。若先天不足,髓海空虚者,配伍炙龟板、鹿角胶、熟
地黄益精填髓,滋阴潜阳;若肝郁气滞,肝阳上扰脑神
者,加菊花、石决明、柴胡清肝降火,疏肝解郁;若痰郁
日久,痰热阻窍,加黄芩、黄柏、栀子直入肝经,清泻肝
火,解热除烦。
典型病例:李某某,女,42 岁,抽搐伴意识不清,阵
发性发作 2 年,自服丙戊酸钠、开普兰效果欠佳。遇情
志刺激,劳累过度则发作。平均每周发作 3 ~ 4 次,每
次皆为强直阵挛性发作,每次约 2 ~ 3min 缓解。平素
头晕,乏力,失眠,胸闷不畅,情绪低落,呕吐痰涎,舌
红,苔白腻,脉弦滑。诊断:痫症,辨证:痰气内阻,脑神
失司。处方:石菖蒲 20g,甘松 15g,制首乌 15g,黄精
15g,天麻 10g,钩藤 10g,当归 15g,僵蚕 10g,制半夏
10g,陈皮 20g,全蝎 3g,竹茹 15g,炙甘草 5g,共 7 剂,水
煎一付 600mL,早中晚饭后 30min 各 200mL 温服。二
诊:发作次数减为每周 2 次,头晕,乏力减轻,效不更
方,续服 7 剂。三诊:一周未发作,仍失眠,加远志
20g,茯神 20g,续服 14 剂。再诊:未发作,诸证改善。
前方改为散剂,每天 3 次,每次 5g冲服,以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8.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S].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10:79 - 80.
[3] 张文高.甘松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学报,1985(9) :41.
[4] 郑金生.本草汇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769.
[5]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66 - 567.
[6] 刘寿山.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62 - 1974) [M]. 北京:科学出版
社,1979:202.
[7] 余瀛鳌,李经纬.中医文献词典[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71.
·001·
中 医 药 学 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2015 年 4 月第 43 卷第 2 期
Vol. 43,No. 2,Apr.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