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黄素甲醚对照品溶液,按“2. 2. 4”项下 HPLC 法操
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计算回收率,结果
见表 3。
2. 2. 10 样品测定:取供试品 3 批,精密称取样品
适量,按照 HPLC测定方法,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
分析,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计算含量,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结果
见表 4。
表 4 胃肠舒片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结果(n =3)
批号 芦荟大黄素
/
(μg /g)
大黄酸 /
(μg /g)
大黄素 /
(μg /g)
大黄酚 /
(μg /g)
大黄素甲醚 /
(μg /g)
100311 160. 74 473. 13 152. 97 441. 97 684. 25
100312 159. 21 470. 29 154. 38 440. 19 685. 89
100313 160. 04 472. 18 152. 94 443. 52 686. 13
3 讨论
胃肠舒片剂中没有对中药成分的含量控制,大
黄作为方中的主药,有必要将其作为主要指标进行
质量控制。应用 UV 法测定了胃肠舒片中总蒽醌,
HPLC法中 5 种游离蒽醌成分和制剂中的其他成分
可完全分离,样品制备方法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回
收率、线性、精密度均符合中药分析要求,且方法简
单、快速、准确且灵敏,可作为胃肠舒片质控方法,
用于建立该制剂的成品质量标准。
参 考 文 献
[1]刘孟安,赵岩,张树平,等 . 胃肠舒片的药理与毒理实验
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0(18) :2460-2461.
[2]李琼,刘同慎,刘孟安 . 胃肠舒片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
胃肠道乙酰胆碱及 P物质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19(1) :96-98.
[3]李琼,刘同慎,刘孟安 . 胃肠舒片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
乙酰胆碱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 :
1839-1841.
[4]郭金秀,刘孟安,王慧凯 . 中药胃肠舒片对胃肠动力障
碍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影响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
杂志,2010,37(4) :751-752.
[5]刘云娣,李得堂,任结梅,等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承
气冲剂中大黄总蒽醌的含量[J]. 中医药导报,2010,16
(7) :108-109.
[6]张村,李丽,肖永庆,等 . 大黄 5 种饮片中游离蒽醌类成
分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4) :1914-
1916.
·考证·
甘松的本草考证
武姣姣,石晋丽* ,刘 勇,闫兴丽,刘云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考证了甘松的名称、品种、产地和用药历史。甘松从唐代开始载
入本草,又称甘松香、松香、苦弥哆;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地;甘松古代常用于理气开郁、消肿止痛,
近代又用于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等;甘松古代来源只有一种,近代以来关于其来源问题多有争议。
笔者对甘松的来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为甘松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关键词 甘松;匙叶甘松;本草考证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1)09-1459-03
收稿日期:2011-05-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No. 2005DKA21000)
作者简介:武姣姣(1986-)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中药新药源的开发利用研究;E-mail:underbigtree@ si-
na. com。
* 通讯作者:石晋丽,E-mail:shijl@ vip. sina. com。
甘松是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
振、呕吐;外用治疗牙痛、脚肿〔1〕。甘松在我国有着
悠久的用药历史,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之后的
历代本草如宋代《图经本草》、明代《本草纲目》、清
·954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9 期 2011 年 9 月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1.09.045
代《本草备要》等均有记载,1963 年收入中国药典。
近年来因其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等现代药理作用的
深入研究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植物名称、品种、
产地、功效等方面对甘松进行本草学考证,以期为其
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本草学依据。
1 植物名称考
甘松始载于《本草拾遗》,后正式列入《开宝本
草》。《本草纲目》〔2〕中载其:“产于川西松州,其味
甘,故名。金《光明经》谓之苦弥哆。”《本草原始》〔3〕
指出《海药本草》、《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等典籍
都称其为甘松香,《本草原始》也称其为甘松香。
《本草求真》〔4〕、《本草正义》〔5〕中称其为松香。《中
药正别名集》〔6〕还记载了甘松的别名“人身香”和
“麝果”。甘松的藏语音译名为邦贝。
2 植物品种考
甘松的植物形态描述始见于《本草拾遗》,谓其
“丛生,叶细”。之后的历代本草都有对甘松植物形
态的描述。《图经本草》〔7〕及《本草原始》〔3〕称其
“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本草纲
目》〔2〕中描述其“叶细,引蔓丛生”。《证类本草》、
《本草品汇精要》中尚有甘松附图。与《中国植物
志》中的附图相比照,本草中的附图与甘松(N.
chinensis Batal. )及匙叶甘松(N. jatamansi DC. )均
形似。但只有甘松(N. chinensis Batal. )一种符合本
草中“叶细如茅草”的描述,因此推测古代本草中的
甘松指的就是甘松(N. chinensis Batal. )。
1963 年版中国药典只收载甘松(N. chinensis
Batal. )一种。匙叶甘松(N. jatamansi DC. )做甘松
药用始见于 1975 年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8〕。
1977 年版药典收载甘松(N. chinensis Batal. )与匙
叶甘松(N. jatamansi DC. )两种,1985 年版药典未
收载甘松,1990 年版药典及之后历版药典均收载甘
松,来源为甘松(N. chinensis Batal. )及匙叶甘松
(N. jatamansi DC. )两种。1999 年出版的《中华本
草》〔9〕也认为甘松的来源有甘松和匙叶甘松两种。
此外,《云南中药资源名录》〔10〕中认为大花甘松
(N. grandiflora DC. )和甘松及匙叶甘松功效一致,
也可以入药。
而 2010 年版中国药典甘松的原植物仅见“甘松
(N. jatamansi DC. )”一种,笔者认为这是按照中国
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修订的结果。根据中
国植物志英文版记载,“甘松(N. jatamansi DC. )”
包括 Patrinia jatamansi D. Don (即 N. jatamansi
DC. ,匙叶甘松)、N. chinensis Batalin(甘松)以及 N.
grandiflora Candolle(大花甘松)三种。
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吴征镒主编的《西藏植
物志》〔11〕详细地提到了甘松定名的争议,并指出他
们采用的是 Weberling 1978 年关于甘松属的专著中
的定名 N. jatamansi DC. ,认为该种是一多类型的
种,有六个类型,“非但 N. grandiflora DC. 是其异
名,同时也包括了 N. chinensis Batal. 和 N. gracilis
Kitamura等”。《云南植物志》和《新编中药志》中的
记载与《西藏植物志》基本一致。
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本课题组的资源调查,笔
者认为甘松(N. chinensis Batal. )、匙叶甘松(N. jat-
amansi DC. )、大花甘松(N. grandiflora DC. )三者分
布广泛,且存在较多过渡类型,推测这是《Flora of
China》采用将三者合为一种的定名的原因。本课题
组的资源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是甘松(N.
chinensis Batal. )和匙叶甘松(N. jatamansi DC. ) ,且
以甘松(N. chinensis Batal. )为主。
3 植物产地考
《嘉佑本草辑复本》〔12〕引《广志》云“甘松香出
姑(贵州)臧(西藏)”。《本草备要》〔13〕及《本草从
新》〔14〕言其“出凉州(甘肃)及黔蜀”。《本草纲
目》〔2〕及《得配本草》〔15〕中称甘松“产于川西松州”。
《本草原始》〔3〕称“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
始产于川西松州(四川松潘县)”。
《中华药海》〔16〕认为甘松“野生在海拔 3 500 米
的高山草原地区,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
地”。《全国中草药汇编》〔8〕认为“甘松生于高山草
原地带。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云南亦产”。可
见,甘松的产地是比较固定的,主要集中在四川、甘
肃、青海、西藏、云南等地。
根据本课题组 2009 年对四川、甘肃、青海三省
的甘松做的资源调查,甘松在三省均有分布,匙叶甘
松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四
川省的甘孜县、石渠县、理塘县也有分布。甘松多分
布在海拔 3 500 米以上的草原、山坡、小灌木丛,匙
叶甘松多分布在海拔 4 100 米以上的草原、高山草
甸。
4 性味和功能主治考
自《本草拾遗》以来甘松的性味及功能主治在
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本草拾遗》〔17〕云甘松“主
黑皮,风疳,齿匿,野鸡痔。”《本经逢源》〔18〕云“甘松
芳香升窜,能开脾郁。少加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主治气卒心腹痛满。”《得配本草》〔15〕云“甘松香,
甘,温……君玄参为末,焚熏劳疲。”《图经本草》〔7〕
云“甘松香……八月播,作汤浴,令人体香。”《圣济
总录》云“治风疳虫牙蚀肉至尽。若脚气膝肿,煎汤
·0641·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9 期 2011 年 9 月
淋洗。惟寒湿则宜,热湿者休用。”《本草纲目》〔2〕云
甘松“甘,温,无毒。主治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
杜宝拾遗录云:寿禅师妙医术,作五香饮,更加别药,
止渴兼补益最妙。”《开宝本草》云“甘松治恶气、猝
心腹痛满,下气……近东瀛医家谓此药善通经络,专
治转筋,为霍乱转筋必需之要……此物温通,活络痛
经,无出其右。”
现代本草对其功能主治有新的认识和归纳,如
《中华药海》〔16〕认为甘松能“行气止痛,醒脾健胃,
收湿拔毒”。《云南中药资源名录》〔10〕中称甘松“治
胃痛、胸腹胀满、头痛、癔病、脚气病。”《新编中药
志》〔19〕记载甘松的现代药理作用有“抗心律失常、抗
心肌缺血、降压、镇静、解痉、抗菌”。
5 小结
通过对历代本草中甘松的名称、原植物、产地、
性味及功能主治的考证,笔者认为甘松是我国的传
统中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主产于四川、甘肃、青
海、西藏、云南。甘松的植物来源,古代本草认为只
有甘松一种,近代则认为甘松和匙叶甘松都可作为
甘松入药,此外尚有观点认为大花甘松也可入药。
2010 年版中国药典将甘松的原植物定为甘松(Nar-
dostachys jatamansi DC. ) ,笔者认为这是根据中国植
物志英文版做出的修订,这几种甘松具体的药理功
效有何差别,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甘松的药理功效,除了传统的理诸气、开脾郁、
煎汤治脚气膝浮等,现代研究还发现甘松具有抗心
律失常、降血压、抗疟、抗菌、镇静解痉等作用,本文
对甘松进行本草学考证,将有助于对甘松药理作用
的更深入挖掘。
参 考 文 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一部 .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9-80.
[2]李时珍 . 本草纲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58-859.
[3]李中立 . 本草原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95.
[4]黄宫绣 . 本草求真[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108-109.
[5]张雷山 . 本草正义[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241.
[6]韩维恒 . 中药正别名集[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3:53.
[7]苏颂 . 图经本草[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216-217.
[8]谢宗万 . 全国中草药汇编[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75:236-237.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9:1803-1806.
[10]云南省药材公司 . 云南中药资源名录[M]. 北京:科
学出版社,1993:532.
[11]吴征镒 . 西藏植物志[M]. 第四卷 . 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5:511-514.
[12]尚志钧 . 嘉佑本草辑复本[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社,2009:220-221.
[13]汪昂 . 本草备要[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34.
[14] 吴仪洛 . 本草从新[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50.
[15]严西亭 . 得配本草[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61-62.
[16] 冉先德 . 中华药海[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3:927-930.
[17]尚志钧 . 本草拾遗辑释[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3:95-96.
[18] 张璐 . 本经逢源[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59.
[19]肖培根 . 新编中药志[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
檱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
檱
殗
殗殗
殗
252-257.
《中药材》杂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164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9 期 2011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