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全 文 :茶 叶 科 学 2007,27(1):8~18
Journal of Tea Science

收稿日期:2006-09-07 修订日期:2006-10-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367)
作者简介:吕海鹏(1980— ),山东人,硕士,从事茶叶化学和茶叶加工研究。* 通讯作者:linz@mail.tricaas.com
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吕海鹏 1,谷记平 1,林智 1,2*,郭丽 1,谭俊峰 1,彭群华 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08;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学
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4)
摘要:普洱茶的抗动脉硬化、降血糖以及减肥等诸多保健功能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普洱茶的化学成
分和生物活性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推断普洱茶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相关机理。
关键词:普洱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S571.1;R9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2007)01-008-11

Advance in the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u-erh Tea
LU Hai-peng1, GU Ji-ping1, LIN Zhi1,2*, GUO Li1, TAN Jun-feng1, PENG Qun-hua1
(1. Key Laboratory of Tea Chemical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08,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ytochemistry and Plant Resources in West China,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4, China)
Abstract: The health function of Pu-erh tea, such as anti-atherogenic、hypolipidemic and anti-obesity effect,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u-erh tea, and
discusses the substance basis of biological activty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accordingly.
Keywords: Pu-erh tea, chemical composition, biological activity


普洱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茶 [Camellia
sinensis (Linn.)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特殊后发酵
工艺生产而成的。从形态特征的进化程度来
看,普洱茶比茶原始,至于拉丁名中的
“assamica”纯属命名问题,与原产地无关
[1~3]。普洱茶由于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逐渐被人
们认知的保健功效[4~6]而热销于国内外市场,
并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瞩目和认可。
本文探讨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等
方面的研究进展。
1 普洱茶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 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的化学成分
普洱茶的原料不是茶鲜叶,而是由云南大
叶茶加工制成的晒青毛茶。晒青毛茶与红茶的
加工原料(茶鲜叶蒸青固样)的高效液相色谱
图非常相似,多酚类中的主要成份为 ECG、
EGCG 和 C[7];周志宏等[8]从晒青毛茶中分离
鉴定出了 21个化合物(图 1中的化合物 1~7,
9~10,12~17,19,21~23,28,30);张雯

1期 吕海鹏,等: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9
洁等[9]从云南“生态茶”(云南大叶茶经过常
规加工而制成的绿茶)分离鉴定出 11 个化合
物(图 1 中的化合物 1~6,16,18~19,21,
30)以及 1 个混晶体(芦丁和山奈酚-3-芸香
糖甙的混合物)。以上研究从云南大叶茶中分
离鉴定了一些共同的化合物,例如茶 素(化
合物 21),小木麻黄素(化合物 19),简单
儿茶素(化合物 1~6)等;其中茶 素在印度
产的红茶中含量甚丰富 [10],推断阿萨姆种茶
鲜叶中的茶 素可能是大叶茶的一个特征[9]。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中茶多酚含量很高 [11],云
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
酚、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以及多糖等生化
成分都高于一般中小叶种茶树,氧化基质十分
丰富,为后发酵过程中由微生物参与的一系列
的化学反应以及特殊化学成分的形成奠定了
物质基础。
1.2 普洱茶的化学成分
1.2.1 普洱茶的植物化学研究方面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普洱茶的植物化学
研究很少。周志宏等 [12]从云县普洱茶中分离
鉴定出 12个化合物(图 1中的化合物 2~4,8,
11,16,24~27,29~30),其中 4个是特征性
的金鸡纳素型氧化黄烷醇类内酯化合物,有两
个为新化合物(两个新的 8-C 取代黄烷-3-醇
化合物),命名为普洱茶素(puerin)A和 B(图
1 中的化合物 24,25);林智等[13]从双江县
普洱茶中分离鉴定出 11 个化合物(图 1 中的
化合物 1~3,9~11,12~14,16,20),主要
有简单儿茶素,简单酚性化合物,黄酮类化合
物以及黄酮类配糖体等。从以上的研究来看,
两种普洱茶样品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只有
4个(图 1中的化合物 2,3,11,16)相同,
可见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因产地和加工工艺不
同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差异比较大。
1.2.2 普洱茶中化合物的检测分析方面
目前,检测分析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主
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①简单儿茶素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普
洱茶中含有非常少量的儿茶素 [14~16],儿茶素
含量以及总量等远远低于绿茶、乌龙茶以及红
茶 中 对 应 组 分 , 差 异 达 到 极 显 著 水 平
(P≤0.001)[17];普洱茶中不含有甲基化儿茶
素类化合物 [18],但发现有杨梅素等黄酮物质
的存在 [19];普洱茶的水提取物中儿茶素成分
可能以 EC 为主 [20],其他儿茶素,尤其是
EGCG,含量极低或者 HPLC基本检测不到;
但不少研究指出普洱茶中没食子酸含量相对
较高,笔者所在的实验室对云南近三十个普洱
茶样品的研究分析表明,普洱茶中的没食子酸
含量一般高于其他茶类(待发表);Yuerong
Liang等[21]所分析的 7个普洱茶样品的平均儿
茶素总量只有 8.41 mg/g;有的检测结果甚至
更低[22],可能与贮存年限以及加工工艺有关;
但利用 LC-MS 能检测出普洱茶中一些儿茶素
的单体化合物和茶黄素等化合物,还能初步鉴
定出 20 种化合物[23];尽管加工原料的 HPLC
图谱相似[7],但普洱茶不具有红茶的图谱特征
[7,23]。
②微量元素:从 CARMEN CABRERA等
[24]对普洱茶中微量元素(Cr,Mn,Se,Zn)
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普洱茶中的铬含量
(371.4 ng/g)明显高于其他茶类的检测茶样,
而锰,硒,锌的含量(分别为 431.7、55.0、
65.1 ng/g)总体上与其他茶类相差不大;
J.CAO[25]等发现所检测的普洱茶样中水溶性
氟的含量是 77 mg/kg,并且贮藏时间至少为
25 年的普洱茶往往比那些贮藏时间短的普洱
茶氟含量低。
③他汀类(Satins):L.S.Hwang 等[26]首
先在普洱茶中发现有洛伐他汀(lovastatin)(化
合物 31)的存在;随后,Deng-Jye Yang等[27]
研究指出洛伐他汀是在普洱茶中发现的唯一
的他汀类化合物,它在普洱茶水提取物中有内
酯环结构和羟基酸结构两种存在形式,而在乙
酸乙酯提取物中全部以内酯环结构存在。
④挥发性成分:晒青毛茶的主要香气成分
茶 叶 科 学 27卷

10
为芳樟醇、α-松油醇和香叶醇(化合物 33~35)
及其衍生物,而普洱茶香气成分的重要特色在
于渥堆过程中形成了大量芳香族化合物 [28],
如 1,2,3-三甲氧基苯(化合物 38 和 39)等;
另外有研究指出,渥堆茶中的许多有典型霉味
和陈香的物质,如 1,2-二甲氧基-4-甲基苯(化
合物 40)等,可能是相应化合物通过霉菌的
作用而发生甲基化反应形成的[29]。
从晒青毛茶原料到成品普洱茶的加工过
程中,存在于晒青毛茶中低沸点的醛酮化合
物明显减少,然而萜醇类化合物[例如芳樟醇
及其氧化物(化合物 35~37)、茴香醚及其衍
生物、吲哚等 ]含量显著增加 [30];Yuerong
Liang 等[21]研究指出,在所检测的 17 个挥发
性化合物中,β-紫罗兰酮(化合物 32)和芳
樟醇氧化物 II 是普洱茶中含量最丰富的挥发
性成分。
1.3 普洱茶化学成分形成与微生物活动相关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有黑
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属(Penicllium)、
根 霉 属 (Rhizopus) 、 灰 绿 曲 霉 (Aspergillus
gloucus)、酵母属(Saccharomyces)、土生曲霉
(Aspergillus terreus) 、 白 曲 霉 (Aspergillus
candidus)、细菌类(Bacterium),其中黑曲霉最
多 [31]。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在云南普洱茶品质
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31,32],是云南普洱茶品
质形成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微生物和湿热作
用,晒青毛茶难以形成普洱茶特有品质风格
[33];在渥堆过程中由于湿热和微生物生长活
动引起的降解作用,产生了一些影响普洱茶品
质的芳香特性化合物,而黑曲霉菌在这些化合
物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0];但最
近陈可可等 [34]从云南省易武、基诺山、普洱
和昆明后发酵加工生产的普洱熟茶堆中分离
到 7种曲霉菌,并没有分离到黑曲霉,因此指
出“在普洱熟茶原产地的传统加工工艺中形成
的普洱熟茶特殊的品质和风味,很可能与臭曲
霉和日本曲霉的作用有重要的关系”。
1.4 普洱茶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
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显著增
高而茶氨酸含量显著降低 [35];尤其在普洱茶
渥堆结束时,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红
素、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等含量均剧烈地下
降,而茶褐素和水不溶性茶多酚含量明显增
加,但渥堆前后水浸出物含量并未明显下降,
说明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合等反应
已产生新的生成物 [32]。在成品普洱茶贮藏过
程中,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等随着时间的延长和
温度的提高而有所下降,9%左右的含水量最
有利于普洱茶品质风格的形成 [36]。虽然普洱
茶在渥堆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微生物的污染,但
在 0.5~1.0 kGy 辐照下能彻底杀灭螨虫,而对
茶叶主要理化成分无不良影响 [37];辐照后普
洱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总量以及
茶多酚的氧化产物,一般都有所增加,但咖啡
碱、儿茶素(特别是脂型儿茶素)含量有所下
降[38]。
2 普洱茶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2.1 普洱茶的安全性评价
从急性毒性角度来看,普洱茶的急性毒性
小于烘青绿茶(三个云南产代表性普洱茶样品
以及一个云南大叶烘青茶样的 LD50分别为:
9.7、11.2、12.2 g/kg和 7.5 g/kg),普洱茶的
饮用安全性是很高的,但科学的饮茶法是饮茶
健身的必然要求 [39];从遗传毒性角度来看,
普洱茶和烘青绿茶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生
殖细胞都没有致突变性,正规厂家生产的普洱
茶是安全的[40]。
有关氟含量问题。茶叶中的氟化物含量因
产区,品种,加工方式等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
差异 [41];普洱茶中的水溶性氟含量为 77
mg/kg,一个成年人每天饮用 30 g普洱茶并不
会引起氟中毒,并没有超过成年人每天最大的
氟允许摄取量 4.0 mg[25];反而在亚热带地区
的低氟区和适氟区,就氟化物含量而言,普洱
1期 吕海鹏,等: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
茶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防龋用茶品种[42]。
饮用方面,一直有普洱茶“越陈越香”的
说法,但现在很多专家提出,从普洱茶的功能
品质来讲,并不是越陈越好,应有一个最佳饮
用期限,但这个最佳的时期还未被研究确定。
2.2 普洱茶的生物活性
①普洱茶的降血糖血脂功效是当今的研
究热点问题
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从
临床等角度初步证明了普洱茶确实具有降血
糖血脂功效[4~6]。早期的研究表明普洱茶能明
显的降低小鼠血浆中的胆固醇酯 [43]含量,也
有一定的降胆固醇 [44]效果。近期不少研究已
经证实普洱茶能有效的降低小鼠血浆中的甘
油三酯(TG)以及体内总胆固醇(TC)的含
量水平,可以在增加 HDL-C 的含量水平的同
时,降低 LDL-C 的含量水平,从而有效抑制
小鼠血脂的升高,起到降血脂的作用效果
[45~47];而且普洱茶效果优于其他茶类 [46]以及
晒青毛茶 [47]。张冬英等 [48]利用高通量筛选法
研究发现,普洱茶乙醇提取物有潜在的降血糖
和降血脂作用的可能性,有必要对其有效部位
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最终从普洱茶中找到高
活性的天然降血糖血脂作用因子。
此外,普洱茶的减肥瘦身的功效 [46]以及
抗动脉硬化的功效[26]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②普洱茶提取物有很大的潜力作为 NO
清除剂以及抗氧化剂
Iris F. F. Benzie等[49]研究指出,各种茶类
在体外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差异很明显,茶叶
的抗氧化活性与茶叶中的酚性成分总量有很
强的相关性(r=0.956)。尽管普洱茶的发酵过程
中多酚总量显著降低,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普
洱茶的提取物(水提取物,醇提取物,乙酸乙
酯提取物等)表现出了很强的生物活性。
普洱茶能有效抑制 RAW264.7 巨噬细胞
中由脂多糖(LBP)诱导的 NO产生[20,22,50],
而且效果优于红茶、绿茶和乌龙茶提取物[22];
另一方面,普洱茶的水提取物也表现出了明显
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抑制脂质体和非脂质体
的氧化损伤[20,51]。
普洱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
对 DPPH 和羟基自由基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13,52,53];令人鼓舞的发现是其中乙酸乙酯萃取
物的第 8 组分,在分析中没有发现简单儿茶
素、茶黄素以及没食子酸等成分,但它比典型
的绿茶儿茶素 EGCG 的抗氧化活性还要强,
另外它对过氧化氢在 HPF-1 细胞中诱导的损
伤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在正常条件下增加细胞
活性的作用[53]。
③普洱茶提取物具有抗基因毒性、抗病毒
以及抗菌活性
普洱茶提取物能有效的抑制由硝基芳烃
引起的基因毒性[54],能够保护质粒 DNA免受
Fenton 反应引起的损伤[22];它比绿茶、红茶
和乌龙茶的提取物更能有效的抑制 SARS 病
毒的 3CL 蛋白酶的活性,具有比较强的抗
SARS病毒作用[55];此外,普洱茶提取物还有
一定的抗突变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葡萄状球菌
和杆状菌有潜在的抗菌活性[56]。
3 普洱茶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和可能
的相关机理
3.1 普洱茶中的化学成分作为酶活性的抑制
剂或者激活剂以及酶的组分影响机体代谢
①他汀类药物对 HMG-CoA 的竞争性抑
制作用
普洱茶中已经证明有洛伐他汀的存在。已
知洛伐他汀 (lovastatin)对胆固醇合成中的限
速酶 HMG-CoA(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
酶 A)还原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使人体
胆固醇合成的速度降低,可以调节胆固醇,降
血脂。
②普洱茶提取物抑制 SARS 病毒的 3CL
蛋白酶活性
Chia-Nan Chen等[55]的研究结果表明,普
洱茶和红茶的提取物比绿茶和乌龙茶的提取
物更能有效的抑制 SARS 病毒的 3CL 蛋白酶的
茶 叶 科 学 27卷

12
活性。
③普洱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
体(PPAR)的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具
有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 [57];其中亚型之一的
PPARδ[58]与脂肪酸氧化有关,能减少血液中的
脂肪酸含量;而普洱茶醇提物基本上认为对
PPARδ受体有激活作用,有潜在的降血糖血脂
作用的可能[48]。
④普洱茶中的微量元素影响酶的活性。
普洱茶中存在的铬,锰,硒,锌等微量元
素与机体的糖、脂肪以及胆固醇等代谢紧密相
关。铬与糖类和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加
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锰能激活糖基转
移酶的活性;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成
分,使脂肪酸按正常β-氧化渠道氧化下去;
锌酶参与了体内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以及蛋
白质的合成和降解一系列的代谢过程,被认为
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辅助因子。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普洱茶中的化学成
分能影响到肌体代谢中某些酶的活性,从而产
生了相应的生理功能。当然,普洱茶的化学成
分还能影响到更多酶的活性,还需要进一步的
深入研究。至少,影响代谢酶的活性是普洱茶
生理活性的可能机理之一。
3.2 普洱茶中的化合物本身具有生物活性
普洱茶中已经证实有黄酮以及黄酮配糖
体等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12,13];黄酮类化合物
是很强的抗氧化剂 [59];同时,黄酮苷又具有
维生素 P样的作用,可防止人体血管的硬化,
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能够防治心脑血
管疾病;以往的研究[60,61]也早已证实了茶叶中
的咖啡碱、表儿茶素以及黄酮都具有比较强的
生物活性(没食子酸的作用在后文讨论)。
茶叶提取物中的酚性化合物可以和金属
离子结合成联合体 [62];同时,茶提取物对过
渡态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能够抑制金属离子
介导的自由基产物的生成 [63]。从这个意义上
来讲,普洱茶具有显著的螯合铁离子的能力
[20],是能够有效抑制铁离子通过 Fenton 反应
引起脂质过氧化的。
3.3 普洱茶中未知化合物可能起关键作用
①高分子量的聚合化合物以及其他儿茶
素衍生物
普洱茶比其他茶类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
更强的生物活性,可能在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中
产生了一些未被确认的新的多酚类化合物。这
些化合物可能是通过儿茶素衍生或者聚合而
产生较高分子量化合物,可以相当甚至超越儿
茶素单体的活性;例如,它们在体内清除活性
氧的能力甚至比 EGCG 还要强[46];令人鼓舞
的是,已经有研究 [53]发现普洱茶提取物的某
些组分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比 EGCG强。
此外有研究发现,这些高分子量的化合物也可
能具有引起细胞凋亡的活性[64]。
不少研究已经证实,儿茶素类化合物形成
的某些氧化聚合产物比儿茶素单体具有更优
异的生物活性,例如茶黄素单酯和茶黄素双酯
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作用明显的强于 EGCG
等儿茶素 [65]。儿茶素轻度的氧化聚合可能提
高其抗氧化能力 [66],并且儿茶素的抗氧化活
性随着聚合度而递增,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
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而递增,还发现
五、六聚体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67]。
②普洱茶中的特殊成分
一方面,红茶中的茶黄素和绿茶中的儿茶
素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68];普洱茶不像红茶
富含茶黄素以及绿茶富含儿茶素,却也同样表
现出了很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抑制
NO合成作用,可能普洱茶中存在某种化合物
是很强的 NO抑制剂,而这种化合物不存在于
绿茶和红茶中[22]。
另一方面,儿茶素类化合物并非是抑制硝
基芳烃诱导产生突变的主要成分 [54],普洱中
茶多酚含量不高,但是能有效的抑制硝基芳烃
引起的基因毒性;正如绿茶的非酚性成分脱镁
叶绿素 a和 b对某些基因的表达有很强的抑制
作用 [69]一样,推测普洱茶中可能存在某些未
1期 吕海鹏,等: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
知的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非多酚性成分。
可见,普洱茶中这些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以
及特殊成分应该引起研究的重视。
4 问题和展望
4.1 普洱茶的进一步分类问题
普洱茶可以进一步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
熟茶两类。两者在品质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
[70],内含物的化学成分更是差异悬殊 [71,72],
以普洱茶素(puerin)为代表的新类型的儿茶素
衍生物成为普洱熟茶的特征性成分 [71]。从内
含物差异的角度上可以推断出两类普洱茶的
生物活性也应有所差异。
近年,人们对普洱茶的定义形成了不同的
观点,众说纷纭,争论颇多,使人们对普洱茶
的认识产生了混乱 [71],导致目前很多研究中
并没有明确研究对象属于普洱生茶还是普洱
熟茶。因此,今后应给予明确的区分,尤其是
目前市场上消费普洱熟茶比较普遍的情况下
更要注意区别两种茶的异同。
4.2 普洱茶植物化学研究上的困难
天然酚类化合物因其分子中含有较多的
酚性羟基,性质活泼,不稳定,容易氧化,形
成极性更大,聚合度更高的复杂多聚体,与其
他天然产物相比,分离鉴定均有很大的困难。
这类结构十分复杂的产物在普洱茶的渥堆过
程中大量增加,可能是普洱茶生物活性的基础
物质,很可能是高活性的天然降血糖血脂作用
因子,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鲜为人知。这些复
杂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以及结构鉴定工作是普
洱茶化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难点。目前国内外从
事普洱茶植物化学研究的单位和个人相对较
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杨崇仁教授和他所
领导的科研小组成员对普洱茶化学等方面的
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8,9,12,13,28,34,35,71]。
4.3 微生物参与的后发酵过程的复杂性
微生物与普洱茶品质的形成休戚相关。在
微生物的参与下,晒青毛茶的化学成分在高温
高湿环境中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发酵过程中,
微生物利用晒青毛茶丰富的内含物质,进行生
长繁殖,产生了一系列的复杂的中间代谢产
物,这些中间代谢产物应该具有研究价值;同
时,晒青毛茶丰富的内含物质,在微生物本身
存在的胞内酶或者分泌的胞外酶的作用下发
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有研究表明,有些
曲霉菌能有效的降解水解单宁,促进没食子酸
的生成[73,74]。微生物参与后发酵的作用机理仍
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4 普洱茶中的可能生理活性成分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存在于普洱茶中的可
能的生理活性成分是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儿
茶素的某种衍生物或者是高分子量的儿茶素
的复杂聚合物等,也可能是几种成分的协同作
用。
没食子酸在云南普洱茶中的含量比较高
[35,75],又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13,76],以及抗
菌、抗炎、抗肿瘤、抗突变等生理活性[77~81],
是普洱茶的一个特征性、具生理活性的简单酚
类化合物 [35]。另外,在普洱茶中也可能存在
一些没食子酸的衍生物,已经有研究证明没食
子酸衍生物也具有比较强的生物活性 [82]。没
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可能是普洱茶中的主要生
理活性成分之一,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
实。
4.5 展望
经现代医学临床验证,普洱茶对人体确有
保健作用。普洱茶的膳食纤维含量较其他茶叶
高 [83],并且含有大量维生素,氨基酸种类较
齐全 [84]。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脂高
蛋白类食物量的增加,普洱茶被誉为“减肥
茶”、“窈窕茶”、“美容茶”以及“益寿茶”
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随着植物化学研
究水平以及现代分析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普
洱茶的生理活性作用因子会被逐渐的揭示,普
洱茶中高活性的降血糖血脂成分会更有效被
茶 叶 科 学 27卷

14
人们利用。
致谢: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曾得到浙江大
学何普明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博士生揭国良的
帮助,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闵天禄 . 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J]. 云南植物研究 , 1992,
14(2): 115~l32.
[2] 闵天禄 . 山茶属的系统大纲 [J]. 云南植物研究 , 1999,
21(2): 149~159.
[3] 虞富莲 . 关于普洱茶种名[J]. 茶叶 , 2003, 29(3): 163.
[4] 周红杰 , 秘鸣 , 韩俊 , 等 . 普洱茶的功效及品质形成机理
研究进展[J]. 茶叶 , 2003, 29(2): 75~77.
[5] 赵龙飞, 周红杰, 安文杰. 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26(2): 114~118.
[6] 张冬英, 施兆鹏, 刘亚林. 普洱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 2005(1): 43~44.
[7] 邵宛芳 , M N Clifford, C Powell. 红茶及普洱茶主要成分
差异的初步研究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10(4):
285~291.
[8] 周志宏 , 杨崇仁 . 云南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的化学成分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0, 22(3): 343~350.
[9] 张雯洁 , 刘玉清 , 李兴从 , 等 . 云南“生态茶”的化学成
分[J]. 云南植物研究 , 1995, 17(2): 204~208.
[10] Hashimoto F, Nonaka G-I, Nishioka I. Tannins and related
compounds, CXIV. Structures of novel fermentation
products 、 theogallinin 、 theaflavonin and desgalloyl
theaflavonin from black tea, and changes of tea leaf
polyphenols during fermentation[J]. Chem. Pharm. Bull,
1992, 40(6): l383~1389.
[11] 陈亮 , 杨亚军 , 虞富莲 . 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进
展和展望[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4, 5(4): 389~392.
[12] ZHI-HONG ZHOU, YING-JUN ZHANG, MIN XU, et al.
Puerins A and B, Two New 8-C Substituted Flavan-3-ols
from Pu-er Tea[J]. J Agric Food Chem, 2005(53):
8614~8617.
[13] 林智 , 吕海鹏 , 崔文锐 , 等 . 普洱茶的抗氧化酚类化学成
分的研究[J]. 茶叶科学 , 2006, 26(2): 112~116.
[14] Jen-Kun Lin, Chih-Li Lin, Yu-Chih Liang, et al .Survey of
Catechins, Gallic Acid, and Methylxanthines in Green,
Oolong, Pu-erh, and Black Teas[J]. J Agric Food Chem,
1998(46): 3635~3642.
[15] Yuegang Zuo, Hao Chen, Yiwei Deng.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atechins, caffeine and gallic acids in green,
Oolong, black and pu-erh teas using HPLC with a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J]. Talanta, 2002(57): 307~316.
[16] PEDRO L FERNAÄ NDEZ, FERNANDO PABLOS,
MARIÄA J MARTIÄN, et al. Study of Catechin and
Xanthine Tea Profiles as Geographical Tracers[J]. J Agric
Food Chem, 2002(50): 1833~1839.
[17] J Petersona, J Dwyera, S Bhagwat, et al. Major flavonoids in
dry tea[J]. J Food Comp Anal, 2005(18): 487~501.
[18] FENG-LAN CHIU, JEN-KUN LIN. HPLC Analysi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Methylated Catechins,3″-and
4″-Methyl-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in Various Fresh Tea
Leaves and Commercial Teas and Their Pote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Macrophages[J]. J Agric Food Chem, 2005(53): 7035~7042.
[19] Masatake Toyoda, Keiko Tanaka, Kaori Hoshino, et al.
Profiles of Potentially Antiallergic Flavonoids in 27 Kinds of
Health Tea and Green Tea Infusions[J]. J Agric Food Chem,
1997(45): 2561~2564.
[20] PIN-DER DUH, GOW-CHIN YEN, WEN-JYE YEN, et al.
Effects of Pu-erh Tea on Oxidative Damage and Nitric Oxide
Scavenging[J]. J Agric Food Chem, 2004(52): 8169~8176.
[21] Yuerong Liang, Lingyun Zhang, Jianliang Lu. A study on
chemical estimation of pu-erh tea quality[J]. J Sci Food
Agric. 2005(85): 381~390.
[22] YUNG-SHENG LIN, YAO-JEN TSAI, JYH-SHYAN TSAY,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vel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Caffeine in Tea Leaves[J]. J Agric Food Chem, 2003(51):
1864~1873.
[23] 朱旗 , M N Clifford, 毛清黎 , 等 . LC-MS 分析普洱茶和茯
砖茶与红茶成分的比较研究 [J]. 茶叶科学 , 2006, 26(3):
191~194.
[24] CARMEN CABRERA, RAFAEL GIMEÄ NEZ, M.
CARMEN LOÄ PEZ. Determination of Tea Components
with Antioxidant Activity[J]. J Agric Food Chem, 2003(51):
4427~4435.
[25] J CAO, Y ZHAO, J W LIU. Safety Evaluation and Fluorine
Concentration of Puer Brick Tea and Bianxiao Brick Tea[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998(36): 1061~1063.
[26] L S Hwang, L C Lin, N T Chen, et al. Hypolipidemic effect
and antiatherogenic potential of Pu-Erh tea[J]. ACS Symp,
Ser, 2003(859): 87~103.
[27] Deng-Jye Yang, Lucy Sun Hwang. Study on the conversion
of three natural statins from lactone forms to their
corresponding hydroxy acid forms and their determination in
1期 吕海鹏,等: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Pu-Erh tea[J]. J Chromatography A, 2006(1119): 277~284.
[28] 周志宏 , 折改梅 , 张颖君 , 等 . 普洱茶的香气成分 [J]. 天
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6, 18(Supp1): 5~8.
[29] 川上美智子 , 小林彰夫 , 山西贞 , 等 . 堆积茶中国产砖茶
匕黑茶的香气特性 [J]. 日本农芸化学会志 , 1987, 61(4):
457~465.
[30] X Xu, M Yan, Y Zhu. Influence of Fungal Ferment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the Puer Tea
Manufacturing Process[J]. Engineering in Life Sciences,
2005, 5(4): 382~386.
[31] 周红杰 , 李家华 , 赵龙飞 , 等 .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
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 [J]. 茶叶科学 , 2004, 24(3):
212~218.
[32] 罗龙新 , 吴小崇 , 邓余良 , 等 .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
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J]. 茶叶科学 , 1998,
18(1): 58~60.
[33] 龚加顺 , 周红杰 , 张新富 , 等 . 云南晒青绿毛茶的微生物
固态发酵及成分变化研究 [J]. 茶叶科学 . 2005, 25(4):
300~306.
[34] 陈可可, 朱宏涛, 王东. 普洱熟茶后发酵加工过程中曲
霉菌的分离和鉴定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6, 28(2):
123~126.
[35] 折改梅 , 张香兰 , 陈可可 , 等 . 茶氨酸和没食子酸在普洱
茶中的含量变化[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5, 27(5): 572~576.
[36] 龚淑英 , 周树红 . 普洱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
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J]. 茶叶科学 , 2002, 22(1): 51~56.
[37] 罗雪梅 , 余勤 , 邓志群 , 等 . 普洱茶辐射杀螨效果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6, 17(2): 93~97.
[38] 周树红 , 龚淑英 . 不同辐照处理对普洱茶主要化学成分及
感官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 , 2003, 23(1): 51~56.
[39] 刘勤晋, 陈文品, 白文祥, 等. 普洱茶急性毒性安全性
评价研究报告[J]. 茶叶科学, 2003, 23(2): 141~145.
[40] 陈文品 , 刘勤晋 , 白文祥 , 等 . 普洱茶遗传毒性安全性评
价研究[J]. 茶叶科学 , 2005, 25(3): 208~212.
[41] Cao Jin. Quantification of Fluoride Contents in Xiang Yin
Tea and its Signification in Prventing Caries[J]. Journal of
Dental Health. 1989(3): 290~293.
[42] 赵燕 . 普洱茶抗龋作用的研究(1)-氟 ,茶多酚含量的动态观
察[J]. 牙病防治杂志 , 1993, 1(1): 17~19.
[43] Sano, M Takenaka, Y Kojima, R, et al. Effects of Pu-erh tea
on lipid metabolism in rats[J]. Chem. Pharm. Bull. 1986,
34(1): 221~228.
[44] T T C YANG, M W L KOOU. HYPOCHOLESTEROLEMIC
EFFECTS OF CHINESE TEA[J].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1997, 35(6): 505~512.
[45] Lan-Chi Lin, Huei-Chiuan Liuchang, Lucy Sun Hwang, et,al.
The hypolipidemic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s of pu-erh tea[J].
Atherosclerosis[J], 1998, 136(增 1):44~44(1) .
[46] KUAN-LI KUO, MENG-SHIH WENG, CHUN-TE CHIA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Hypolipidemic and Growth
Suppressive Effects of Oolong, Black, Pu-erh, and Green Tea
Leaves in Rats[J]. J Agric Food Chem. 2005(53): 480~489.
[47] 吴文华 . 晒青毛茶和普洱茶降血脂作用比较试验 [J]. 中
国茶叶 , 2005(1): 15.
[48] 张冬英 , 刘仲华 , 施兆鹏 , 等 . 高通量筛选法对普洱茶降
血糖血脂作用的研究[J]. 茶叶科学 , 2005, 26(1): 49~53.
[49] Iris F F Benzie, Y T Szeto.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eas by the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Assay[J]. J
Agric Food Chem. 1999(47): 633~636.
[50] YUNG-SHENG LIN, SANG-SHUNG WU, AND JEN-KUN
LIN. Determin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and Caffeine in Tea
Flowers (Camellia sinensis) and Their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nd Nitric Oxide Suppressing Effects[J]. J Agric
Food Chem. 2003(51): 975~980.
[51] Luis Martínez, Irene Cilla, José A Beltrán, Pedro Roncalés.
Antioxidant effect of rosemary, borage, green tea, pu-erh tea
and ascorbic acid on fresh pork sausages packaged in a
modified atmosphere: influence of the presence of sodium
chloride[J]. J Sci Food and Agric, 2006, 86(9): 1298~1307.
[52] 揭国良 , 何普明 , 丁仁凤 . 普洱茶抗氧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J]. 茶叶 , 2005, 31(3): 162~165.
[53] Guoliang Jie, Zhi Lin, Longze Zhang, et al. Free radicals
scavenging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Pu-erh tea extracts on the
oxidative damage in the HPF-1 cell[J]. J Agric Food Chem,
2006, 54(21): 8058~8064.
[54] Takeshi Ohe, Kumiko Marutani, Shiho Nakase. Catechins
are not major components responsible for anti-genotoxic
effects of tea extracts against nitroarenes[J]. Mutation
Research, 2001, 496: 75~81.
[55] Chia-Nan Chen, Coney P C Lin1, Kuo-Kuei Huang, et.al.
Inhibition of SARS-CoV 3C-like Protease Activity by
Theaflavin-3,3--digallate (TF3) [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05; 2 (2): 209~215.
[56] She-Ching Wu, Gow-Chin Yen, Bor-Sen Wang. et, al.
Antimutagenic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pu-erh tea.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40): 506~512.
[57] Braissant O, Foufelie F, Scotto C, et a1.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 tissue distribution of PPARα , β and
γ in the adult rat[J]. J.Endocrinology, 1996, l37 (1):
茶 叶 科 学 27卷

16
354~366.
[58] Okuno A, Tamemoto H, Tobe K, et a1. Troglitazon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small adipocytes without the change
of white adipose tissue mass in obese Zucker rats[J]. J Clin
Invest, 1998, l01 (6): 1354~1361.
[59] Hertog M G L, Fesken E J M, Hollman P C H, et al. Dietary
antioxidant flavonoids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Zutphen elderly study[J]. Lancet, 1993(342):
1007~1011.
[60] Batchelder R J, Calder R J, Thomas, C P, et al. In vitro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the major catechins and caffeine
from extract of Camellia sinen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04 (283), 45~51.
[61] Grunhage D, Edenharder R.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ies
of flavonoids as mechanism of protection against
mutagenicity induced by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102[J]. Mutation Research,
2003(540): 1~18.
[62] Guo B Y, Cheng Q K. Reaction of tea infusion components
with metal 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reparation of pure
polyphenol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a Science; Kurofune Printing: Shizuoka, Japan, 1991:
86~89.
[63] Pannala A, Rice-Evans C A, Halliwell B, et al. Inhibition of
peroxynitrite-mediated tyrosine nitration by catechin
polyphenols[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7(232): 164~168.
[64] Hayakawa S, Kimura T, Saeki K, et al .Apoptosis-inducing
activity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s of tea extracts[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01(65): 459~462.
[65] 谢笔钧 , 石煌 , 胡慰望 , 等 . 绿茶 ,乌龙茶 ,红茶中的主要
组分和酚类化合物抑制脂肪氧合酶和抗油脂自动氧化特
性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4, 6(4): 19~25.
[66] 李春美 , 孙颉 , 谢笔钧 . 茶儿茶素氧化聚合物抗油脂自动
氧化作用的研究[J]. 精细化工 , 2001, 18(11): 656~658.
[67] Uchida S, Ohta H, Edamatsu R, et al. Active oxygen free
radicals are scavenged by condensed tannins[J]. Prog Clin
Biol Res, 1988, 280: 135~138.
[68] Leung L K, Su Y, Chen, R, et al. Theaflavins in black tea
and catechins in green tea are equally effective
antioxidants[J]. J Nutr, 2001(131): 2248~2251.
[69] Y Okai, K Higashi-Okai. Potent suppressive activity of the
non-polyphenolic fraction of green tea (Camellia sinesis)
against genotoxin-induced umuC gene expression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1535/pSK1002), association
with pheophytins a and b[J]. Cancer Lett, 1997(120):
117~123.
[70] 崔文锐 . 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及鉴赏 [J]. 茶苑 , 2005(2):
22~23.
[71] 杨崇仁 , 陈可可 , 张颖君 . 茶叶的分类与普洱茶的定义[J].
茶叶科学技术 , 2006, 2: 37~38.
[72] 宛晓春 . 茶叶生物化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3(第三
版): 275~278.
[73] Mukherjee G,Banerjee R.Biosynthesis of tannase and gallic
acid from tannin rich substrates by Rhizopus oryzae and
Aspergillus foetidus[J]. J Basic Microbiol, 2004, 44 (1):
42~48.
[74] Van Diepeningen AD, Debets A J, Varga J, et al.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tannic acid by black Aspergillus species[J]. J
Mycol Res. 2004, 108(8): 919~925.
[75] SHAO W, POWELL C, CLIFFORD M N. The analysis by
HPLC of green, black and puer teas produced in Yunnan[J].
J Sci Food Agric, 1995(69): 535~540.
[76] Sakagami H, Satch K. Prooxidant: ascorbic acid and gallic
acid[J]. J Anticancer Res, 1997, 17(1A):22l~224.
[77] Inoue M, Suzuki R, Sakaguchi N, et al. Selective induction
of cell death in cancer cells by gallic acid[J]. J.Biol Pharm
Bull, 1995, l8(11): l526~1530.
[78] Inoue M, Suzuki R, Koide T, et al. Antioxidant, gallic acid,
induces apoptosis in HL-60RG cells[J].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4, 204(2): 898~904.
[79] Inoue M, Sakaguchi N, Isuzugawa K, et al. Rol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gallic acid-induced apoptosis[J]. J Biol
Pharm Bull, .2000, 23(10): 1l53~1157.
[80] Yoshioka K, Kataoka T, Hayashi T, et al.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gallic acid in human stomach cancer KATO III
and colon adenocarcinoma COLO 205 cell lines[J]. J Oncol
Rep, 2000, 7(6): l22l~1223.
[81] Ohno T, lnoue M, Ogihara Y. Cytotoxic activity of gallic
acid against liver metastasis of mastocytoma cells P815[J].
J.Anticancer Res, 2001, 21(6A): 3875~3880.
[82] Zhongbing Lu, Guangjun Nie, Peter S Belton, et al.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antioxidant ability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gallic acid derivatives[J].
Neurochem Int, 2006, 48(4): 263~274.
[83]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 . 食物成分表[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5: 156~157.
[84] 吴少雄 , 郭祀远 , 李琳 , 等 . 普洱茶营养成分分析和营养
学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 2006, 22(7): 826.
1期 吕海鹏,等: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7

此处插 图 1
茶 叶 科 学 27卷

18

此处插 图 1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