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芪合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全 文 :·综述与专论·
生物技术通报
B IO TECHNOLOGY BULL ETIN 2009年第 11期
芪合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生书晶 1  赵树进 2
(1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640; 2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广州 510010)
  摘  要 :  植物中存在芪类次生代谢产物 ( stilbenes)作为一种重要的植保素 ,不仅能够使植物体本身的抗逆性提高 ,在人
类健康医疗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合成途径具有专一性 ,需要芪合酶 ( Stilbene synthase, STS)的存在 ,近年来芪合
酶基因工程日益引起人们的研究和重视。介绍了芪合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诱导表达的调控机理 ,并对其转基因工程的研
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芪类次生代谢物在作物品质改良及人类健康营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芪类次生代谢物 芪合酶基因 代谢调控 转基因工程
Advances on M olecular Biology of Stilbene Synthase Gene
Sheng Shujing1  Zhao Shujin2
(1 School of B 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2 Departm ent of Pharm acy, Guangzhou L iuhuaqiao Hospita l, Guangzhou 510010)
  Abs trac t:  Stilbenoids, exists in a lim ited number of p lants, was considered to be important phytoalexins with differe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harmacological p roperties. They not only afford p lants the ability to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 attack and other external
stressors , but also exhibite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Becase stilbene synthase (STS ) p lays a key role in the
stilbenoid biosynthesis, most interest has centered on STS gene transfer experiments in recent years. This review p resents a comp rehen2
sive review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TS gene, ind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its biosynthesis, and the p rogress on its p lant molecular
engineering,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course of STS transgenic engineering as a tool for p lant disease control and hunman health p romo2
tion.
Key wo rds:  Stilbenoids Stilbene synthase Regulation of biosynthesis Transgenetic engineering
收稿日期 : 2009207227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 (2007Z32E5151)
作者简介 :生书晶 (19812) ,女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中药材分子鉴别及代谢途径的研究 ; E2mail: shengshujing@foxmail. com
通讯作者 :赵树进 ,教授 ; Tel: 020236653477, E2mail: gzzsjzhs@163. com芪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二苯乙烯母核的物质的总称 ,目前已在葡萄、花生和松树等多个科属的植物中分离鉴定得到。它们多是在受到紫外照射、化学因素 (O3、表面活性剂、抗生素等 )、病原菌侵染等各种诱发因子作用下被诱导合成 ,具有提高植物抗性的作用 ,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植保素 [ 1 ]。另外 ,芪类化合物对于人类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其中研究最深入的白藜芦醇被广泛用于抗肿瘤、降血脂、降血压、保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的保健治疗 [ 2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 ,对芪类物质的合成途径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芪类次生代谢物是植物通过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合成的 ,其合成受到多个酶 促反应的调节控制 ,其中最关键的调节酶是芪合酶( stilbene synthase, STS)。由于多种植物 STS基因的分离鉴定 ,其结构功能、诱导表达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并且通过转基因技术 STS已被成功导入多种目的植物 ,使部分转基因植物能够表达芪合酶活性 ,表现出抗逆性提高等生理性状。近年来 ,微生物工程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使利用大肠杆菌以及酵母大规模生产白藜芦醇等芪类物质成为可能 ,转 STS基因工程已成为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基因工程成功的典范。综述了国内外植物 STS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芪类次生代谢物在作物品质改良及人类健康营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2009年第 11期 生书晶等 :芪合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 芪合酶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芪合酶是芪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 ,目前己从
松属、落花生属、葡萄属、爬山虎属、大黄、虎杖、羊蹄
甲、高粱 [ 3, 4 ]等多种植物中分离了 S TS 基因。根据
作用底物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松树中
发现的 ,以丙二酰 CoA和肉桂酰 CoA为底物 ,生成
赤松素 (3, 52二羟基芪 ) ,这类 STS称为赤松素合酶 ,
存在于苏格兰赤松 ( Pinus sy lvesfris)和东方白松 ( P.
strobus)等松属植物中 ;另一类以丙二酰 CoA和香豆
酰 CoA为底物 ,生成反式 3, 4, 52二羟基芪 ,这类酶
称为 3, 4′, 52二羟基芪合酶 ,存在于葡萄、花生和虎
杖等少数被子植物中。序列分析发现 S TS基因的保
守性很强 ,序列一般有 2个外显子和 1个内含子组
成 ,而且这个内含子的位置在已发现的序列中均相
同 ,即全部位于 Cys60 (以与芪合酶属于同一聚酮合
酶家族的紫花苜蓿查尔酮合酶序列为标准 )的第一
和第二个三联密码子之间 ,其长度从几十碱基到几
千碱基不等。另外 ,通过序列比对发现 STS编码区
比较保守 ,长约 1. 2 kb,科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一般
在 80%以上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之间氨基酸序列
同源性一般在 60%以上。
STS是植物聚酮化合物合酶家族中的一员 ,功
能和序列鉴定发现 STS与同属于这个家族的另一成
员查尔酮合酶 ( chalcone synthase, CHS)关系最为密
切。现一般认为 , STS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从 CHS
基因进化而来的 ,二者同源区域贯穿于整个编码区。
紫花苜蓿 CHS的晶体构造显示 Cys164, Phe215,
H is303,和 A sn336参与了脱羧和缩合反应 [ 5 ] ,氨基
酸突变证明 Cys164是聚合酮链形成过程中的亲核
活性位点 , H is303和 A sn336在丙二酰 CoA 的脱羧
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 ,而 Phe215可能在聚合酮链延
伸过程中起了底物导向作用 ,使底物能够准确的进
入活性部位。由于 CHS和 STS结构和功能的相似
性 ,且这 4个活性氨基酸残基在至今发现的所有
CHS和 STS中均相同 ,所以猜测二者拥有相同的催
化结构域 ,花生 STS的晶体结构分析也确实验证了
这一点 [ 6 ]。二者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活性中心或
者附近区域氨基酸的差异造成 ,但是对所有克隆的
S TS基因比对后发现并没有确定的 STS保守残基 ,
只是在同科或同属的植物中同源性会更高 ,所以对
STS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有待于更进一步
研究。
2 芪合酶基因的诱导表达及调控
2. 1 芪类物质的的合成途径
芪类次生代谢物作为一种类黄酮型植保素 ,是
植物通过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合成的。 STS和 CHS
是植物体内芪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起
重要作用的两种酶。1分子香豆酰 CoA和 3分子丙
二酰 CoA 可在 STS催化作用下合成芪类次生代谢
物 ,也可在 CHS的催化作用下进入黄酮类和异黄酮
类合成支路 (图 1)。芪类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受到苯
丙氨酸裂合酶 ( PAL )、香豆酰 CoA连接酶 ( 4CL )、
STS以及 CHS等多个酶促反应的调节控制 ,其中最
关键的调节酶是 STS。现一般认为芪类此生代谢物
都是经由 STS催化生成白藜芦醇 ,而进一步经过羟
基化、糖基化等生成多种多样结构各异的芪类物质。
并且 STS的底物专一性不高 ,通过改变 STS的催化
底物 ,可一定程度地改变其合成的产物。Morita
等 [ 7 ]通过改变结构稍有差异的催化底物 ,研究了
STS合成其他新型聚酮化合物的能力 ,结果显示很
微小的化学修饰就可引导 STS催化反应形成一系列
不同的新产物。
2. 2 芪合酶的表达调控
迄今已发现的大多数 STS基因均具有诱导表达
的特性 ,受不同的发育调控和组织特异性调控 ,即在
一般条件下其合成途径被关闭 ,只有受到病原菌或
各种诱发因子诱导后合成才被激活 ,此时芪类化合
物在受激部位的含量显著增加 ,所以 STS可作为植
物逆境胁迫灵敏的检测工具。Chiron等 [ 8 ]用臭氧处
理提高了针叶中的 STS mRNA 的转录水平 ,不影响
松树韧皮部的转录水平 , 而伤害能引起韧皮部 STS
转录的瞬时增加 ,使用真菌感染或模似伤害与臭氧
同时处理也能相互促进 STS mRNA 的转录。可见
STS基因可以在病原体、UV、O3等诱发因子作用下
被诱导表达。不仅如此 , STS基因的表达还受到重
金属、高盐、化学品等其他多种因素的诱导。
芪合酶基因在同一植物体内多以基因家族的形
式存在 ,现已在葡萄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 43种 STS
基因 ,松树中也存在 PST21 , PST22 , PST23 , PST24 ,
PST25以及 pdsts1 , pdsts2和 pdsts3等多种不同形式
52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 u lle tin 2009年第 11期
的赤松素形成基因 [ 9 ]。同一植物 STS家族不同成
员间基因的编码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但其基因
的 5′及 3′调控序列具有较大的差异 ,可能与不同等
位基因的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及对诱发因子的特
异性响应有关。例如 ,欧洲赤松基因组中存在多个
赤松素合成酶等位基因 ,其启动子区域差异非常显
著 ,将它们转化烟草显示 , PST21的表达量远远超过 其他类型的启动子 ,经真菌侵染后 , PST21mRNA水平相比其他同源基因也迅速积累 ,说明 PST21是其应对外界压力合成赤松素的主要表达基因 [ 10 ]。植物中芪合酶基因家族的多样性来源于基因的复制及在此基础上的插入和缺失突变 ,这种基因多样性可能是生态环境作用的最终结果 ,其协作表达使植物体能够应对不同的外界因素干扰。
图 1 植物芪类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通过转基因、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定点专一突变
等手段对 STS基因的启动子进行研究 ,发现 STS基
因的诱导表达与其调控序列中不同部位的 G、H、GC
和 W盒等顺式元件及其与 Myb等转录因子作用有
关 ,不同诱发因子对 STS基因诱导的分子机制有所
差异。例如 , STS基因调控序列中 W 盒与基因对病
原菌侵染的响应有关 ,而 G、H 和 GC等盒则与基因
对其它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有关 [ 11 ]。将葡萄
S TS基因 V st1的启动子片段与 GUS报告基因连接 ,
导入烟草细胞 ,通过原生质体瞬时表达对 S TS基因
的启动子进行研究 ,发现启动子中响应 O3的顺式作
用元件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 430~280 bp之间 ,
而响应病原菌侵染的顺式作用元件位于 - 280~ -
140 bp之间 [ 12 ]。可见正是这些顺反式作用元件以
及它们与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决定了 STS基
因的表达方式受发育和内外因素的复杂调控。
3 芪合酶基因转化植物的表达研究
3. 1 转芪合酶基因的植物表达
芪类次生代谢物在植物防御反应及人类健康保
健等多个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开发潜力 ,其生物
合成具有专一性 ,需要芪合酶存在。芪合酶的作用
底物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但绝大多数植物缺少芪
合酶基因。为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培育药、食兼
用的产芪类物质转基因植物 ,芪合酶的基因工程应
用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并取得了重要的
进展。
第一例转 STS 基因研究是 1990年 Hain等 [ 13 ]
将从花生 (A rach is hypogea)中克隆的全长 STS基因
与卡纳霉素基因融合 ,转化烟草 (N icotiana tabacum )
原生质体 ,结果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培养物在短波
紫外线诱导作用下表现出芪合酶活性 ,合成了产物
白藜芦醇。为了进一步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转基因
烟草 , Hain及其同事又将从葡萄中分离出的 STS基
因 (V st1和 Vst2 )与植物报告基因连接 ,一道转入烟
草原生质体基因组 ,结果转基因烟草对病原菌灰霉
菌 (B. cinerea)表现出更高的抗性 ,这成为通过转化
外源植保素基因使植物获得抗病性能的第一例
报道 [ 14 ]。
62
2009年第 11期 生书晶等 :芪合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自此 , STS 基因被广泛研究并转化入水稻、番
茄、紫花苜蓿、大麦、小麦、以及葡萄等多种作物中
(表 1) [ 15 ]。大部分研究报道 STS基因能够在外源
植物中有效表达 ,从而使转基因植物抗病害、抗氧化
能力大大提高。如将葡萄 STS基因转化番茄后不但
表达了白藜芦醇及其糖苷衍生物 ,而且抗氧化能力
提高两倍。经测定 ,转基因番茄体内抗坏血酸盐和
谷胱甘肽等水溶性抗氧化物的含量明显增加 ,说明
白藜芦醇积累和植物抗氧化能力提高有着必然的联
系 [ 16 ]。在转基因油菜的研究中 , STS基因的导入使
油菜本身的芥子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失活 ,影响
了菜籽内毒性成分芥子酸酯的合成 ,从而降低了菜
籽毒性 ,使菜籽品质得到提高 [ 17 ]。虽然大多数转基
因植物中 STS基因都得到高效表达 ,且生成白藜芦
醇及其衍生物等芪类物质 ,对于病原菌及非生物压
力的抗性也得到提高。但是部分转基因植物只能使
病原菌的侵害速度降低而并不能完全消除其侵害 ,
甚至有些转基因植物虽然体内积累了芪类物质 ,却
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抗病能力 ,其原因目前还没有很
圆满的解释。
表 1 芪合酶基因的转基因植物研究
目标植物 基因 启动子 检测产物 其他生物效应
烟草 花生 STS 压力诱导启动子 反式白藜芦醇 -
葡萄 Vst1、Vst2 pV st1 反式白藜芦醇 抗灰霉菌
小麦 葡萄 Vst1 pV st1 未知的芪类衍生物 抗柄锈菌和壳针孢菌
大麦 葡萄 Vst1 pV st1 - 抗灰质葡萄菌
紫花苜蓿 花生 STS CaMV35S 反式白藜芦醇苷 对疱霉菌表现出抗性
拟南芥 高粱 STS CaMV35S 反式白藜芦醇苷
猕猴桃 葡萄 pSV25 CaMV35S 反式白藜芦醇苷 对灰质葡萄菌无抗性
葡萄 葡萄 Vst1 M s pPR10 白藜芦醇 抗灰质葡萄霉菌
苹果 葡萄 Vst1 pV st1 未知的白藜芦醇糖苷 -
番茄 葡萄 Vst1、Vst2 pV st1 白藜芦醇 抗疫霉菌 ,对灰质葡萄菌和索兰尼链霉菌无抗性
葡萄 S tSy CaMV35S 反式白藜芦醇及其糖苷 抗氧化、抗辐射能力提高
水稻 葡萄 Vst1 pV st1 - 抗稻瘟霉能力提高
地黄 花生 AhRS3 CaMV35S 白藜芦醇及其糖苷 抗氧化、抗尖孢镰刀菌能力提高
莴苣 爬山虎 STS CaMV35S 反式白藜芦醇 修复受损 Hella细胞的形态
豌豆 葡萄 Vst1 pV st1 两种白藜芦醇苷复合物 -
番木瓜 葡萄 Vst1 pV st1 白藜芦醇糖苷 抗疫霉菌
油菜 葡萄 Vst1 p - nap 白藜芦醇苷 品质提高 - 副产物介子碱降低
啤酒花 葡萄 Vst1 CaMV35S 顺反式白藜芦醇及其糖苷 黄酮类含量升高
3. 2 植物转基因工程中启动子的选择
植物的转基因工程中 ,启动子是影响基因表达
时间、部位、效率、及对不同诱发因子响应 ,从而影响
转基因植物应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今 ,转
S TS基因研究中采用的启动子主要有组成型启动子
pCaMV35S、STS本身的压力诱导性启动子 pV st1、真
菌诱导性启动子 pPR10以及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p2
nap (表 1)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具有高表达能力
的组成型启动子 pCaMV35S。多数研究中 pCaMV35S
能够使目的植物中迅速积累大量的白藜芦醇等芪类
物质 ,而不会影响到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性状。但在
某些情况下 ,芪类物质在大量积累的同时 ,会造成转
基因植株产生花型、花色改变及雄性不育等性
状 [ 18 ]。这些现象一种解释是 S TS基因的转化插入
位点影响了转基因植物本身某些基因的正常表达 ,
但更普遍的解释是因为 STS和 CHS有共同的作用
底物 , STS的大量表达消耗了过多的底物使 CHS的
表达受到影响 ,从而使与 CHS相关的花色、育性等
性状改变。而诱导性启动子则能消除组成型启动子
对其他次级代谢造成的影响 , pV st1等诱导型启动
72
生物技术通报 B iotechnology B u lle tin 2009年第 11期
子能够被生物因素 (真菌等病原体 )和非生物因素
(UV、O3、外部创伤等 )等诱导 ,已在很多转 STS 基
因研究中成功应用。
为了提高转录活性 ,有研究使用增强子、异源启
动子等优化 STS的转基因表达 ,并获得很好的效果。
Serazetdinova等 [ 19 ]将 pV st1启动子与 35S增强子元
件结合 ,获得了更高水平的 STS基因表达量。Cou2
tos2Thévenot等 [ 20 ]将苜蓿 PR10诱导型启动子与葡
萄 pV st1启动子融合构建嵌合基因 ,导入到葡萄中 ,
发现白藜芦醇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 ,抗病原菌
侵染的能力也提高为对照的 5~100倍 ,说明病原菌
诱导型启动子与防御基因的结合应用是作物抗病基
因工程的有效途径。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则能够消除
S TS过量表达对组织带来的负面效应 ,如 Fischer
等 [ 21 ]成功应用 p2nap启动子消除了烟草花中因过
量积累 STS表达产物而造成的雄性不育。
所以 ,转 STS基因研究中启动子的选择主要取
决于研究所预期达到的效果。如果目的是提高植株
的抗病害能力 ,可以选择高表达的组成型启动子或
者病原体诱导性启动子 ;如果想获得保健品质提高
的植株果实 ,则可选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迄今有
关芪合酶基因工程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植物抗病的遗
传改良 ,而有关芪合酶基因工程在植物营养、保健品
质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报道很少。
4 芪合酶基因的微生物工程研究
作为一种次级代谢产物 ,芪类物质在植物中的
表达往往受到时间以及组织特异表达的空间限制 ,
且从植物中分离纯化成本高 ,来源有限 ,而微生物工
程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感兴趣的目的产物 ,成为
获得白藜芦醇等芪类物质的另一有效途径。目前 ,
将 STS基因转化大肠杆菌以及酵母菌的研究也已有
部分报道 ,这些都给食品保健行业带来浓厚的兴趣。
W ang等 [ 22 ]从葡萄浆果 cDNA 中克隆得到 STS 基
因 ,插入 pET230a ( + )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表达 ,目
的蛋白 STS的表达量达到菌体总蛋白的 53. 3%。
W atts[ 23 ]首次将从拟南芥中克隆的 4CL1基因及从
花生中克隆的 STS基因分别构建表达载体共转化同
一株大肠杆菌 ,培养基中添加 42香豆酸经 4CL1转
化为 42香豆酰 CoA后成为 STS合成途径所需的底
物 ,进而经 STS催化产生浓度高达 100 mg/L白藜芦
醇。STS的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也已有部分报道 ,
Zhang等 [ 24 ]在构建酵母表达系统时发现 , 4CL 与
STS两个表达载体共转化产生白藜芦醇的效率
(0165 mg/L)明显低于将 4CL与 S TS两个基因共同
连接到一个载体之中的表达量 ( 5. 25 mg/L ) ,推测
可能是由于表达的两种产物酶之间相互作用提高了
各自的代谢效率 ,从而使终产物白藜芦醇的浓度提
高 8倍左右。
由于芪类物质在人类医疗保健领域具有重要的
应用开发潜力 ,芪合酶基因的微生物工程已经越来
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肠杆菌是目前应用最多 ,研
究最成熟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S TS基因在大肠杆
菌中一般都能得到较高的表达量 ,且成本要求低 ,很
适合工业化生产。而酵母表达 STS虽然表达量稍
低 ,但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种可食用的优质蛋白质 ,以
其表达芪类物质更适于人类的健康营养需求 ,所以
相信 STS在可食酵母中的表达有更广阔的空间。
5 展望
迄今 ,有关学者已对从松树、葡萄、花生中分离
的多种芪合酶基因进行了转化研究 ,目标植物包括
烟草、拟南芥、小麦、大麦、水稻、葡萄、番茄、苹果、豌
豆和苜蓿等 ,除烟草和拟南芥为模式植物外 ,其余均
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或重要的经济作物。研究已经取
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如获得了抗氧化、抗病害能力提
高的转基因植株 ,从而可以减少田间生产过程中的
农药施用量 ,提高其卫生品质 ;并且大多数目的植物
都能高效表达外源 STS基因产生白藜芦醇等芪类次
生代谢物 ,从而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压降脂等多
种保健功能 ,在人类健康医疗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前景。
但植物转基因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
决 ,如植物中存在多个芪合酶基因和多种其他植保
素合成酶基因 , 这些基因能否协调表达以及其间的
相互作用等。并且转基因植物会不会影响人类健康
和生态环境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 ,所以在对 STS
的表达调控机理、转基因植株稳定性、合成途径中各
种酶之间相互协同或抑制、以及转基因植物的安全
性等方面还需要较为深入的研究。
另外 ,应用微生物工程获得能够高效表达 STS
基因工程菌的研究也已逐渐深入 ,使大量获得白藜
82
2009年第 11期 生书晶等 :芪合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芦醇等芪类物质进而形成产业化成为可能。总之 ,
通过芪合酶的基因工程 ,将有望提高农作物的抗病
能力 ,生产出高营养保健品质的食品 ,以满足人类对
保健性食品日益提高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Jeandet P, Douillet2B reuil AC, Bessis R, et al. J Agric Food Chem,
2002, 50: 2731~2741.
2  Delaunois B, Cordelier S, Conreux A, et al. Plant B iotechnology
Journal , 2009, 7: 2~12.
3  Samapp ito S, Page JE, Schm idt J, et al. Phytochem istry, 2003, 62
(3) : 313~323.
4  Yu CKY, Sp ringob K, Schm idt J, et al. Plant Physiol, 2005, 138:
393~401.
5  Ferrer JL, Jez JM, Bowman ME, et al. Nat Struct B iol, 1999, 6
(8) : 775~784.
6  Shomura Y, Torayama I, Suh DY.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 ioinfor2
matics, 2005, 60: 803~806.
7  Morita H, Noguchi H, Schroder J, et al. Eur J B iochem, 2001,
268: 3759~3766.
8  Chiron H, D rouet A, L ieutier F, et al. Plant Physiol , 2000, 124
(2) : 865~872.
9  Kodan A, Kuroda H, Sakai F. J Wood Sci, 2001, 47: 58~62.
10 Preisig2Muller R, Schwekendiek A, B rehm I, et al. PlantMolecular B i2
ology, 1999, 39: 221~229.
11 Chiron H, D rouet A, L ieutier F. Plant Physiol, 2000, 124 ( 2) : 865
~872.
12 Schubert R, Fischer R, Hain R. Plant Molecular B iology, 1997, 34:
417~426.
13 Hain R, B ieseler B, Kindl, H, et al. Plant Mol B iol, 1990, 15:
325~335.
14 Hain R, Reif HJ, Krause E, et al. Nature, 1993, 361: 153~156.
15 Delaunois B, Cordelier S, Conreux A, et al. Plant B iotechnology Jour2
nal , 2009, 7: 2~12.
16 Giovinazzo G, D ÂAm ico L, Paradisio A , et al. Plant B iotechnol J,
2005, 3: 57~69.
17 Hüsken A, Baumert A, M ilkowski C, et al. Theor App l Genet,
2005, 111: 1553~1562.
18 Hofig KP, Moller R, Donaldson L, et al. Plant B iotechnol J, 2006,
4: 333~343.
19 Serazetdinova L, O ldach K, Lorz H. J Plant Physiol, 2005, 162: 985
~1002.
20 Coutos2Thévenot P, Poinssot B , Bonomelli A, et al. J Exp Bot,
2001, 52: 901~910.
21 Fischer R, Budde I’Hain R. Plant J, 1997, 11: 489~498.
22 W ang W , W an SB, Zhang P. Plant Physiology and B iochem istry,
2008, 46: 1085~1092.
23 W atts KT, Lee PC, Schm idt2Dannert C. BMC B iotechnology, 2006,
6 (22) : 1~12 .
24  Zhang YS, L i SZ, L i J.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3030
~13031.
(上接第 19页 )
20 Eickelberg O, Pansky A, Koehler E, et al. Faseb J, 2001, 15 (3) :
797~806.
21 Kam inrska D, Tyran B, Mazanowska O, et al. PolMerkur Lekarski,
2006, 21 (122) : 148~50.
22 Tomasek JJ, Gabbiani G, H inz B, Chaponnier C, B rown RA. Nat
Rev Mol Cell B iol, 2002, 3: 349~363.
23 H inz B. Eur J Cell B iol, 2006, 85: 175~181.
24 Sakata R, Ueno T, Nakamura T,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04, 34: 129~136.
25 俞敏蕾 ,吕宾. 国际消化病杂志 , 2008, 28: 397~400.
26 A ttisano L,W rana JL. Scinece, 2002, 296: 1646~1647.
27 黄文林 ,朱孝峰 ,信号转导.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5, 210
~212.
28 Verrecchia F, Mauviel 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7,
13 (22) : 3056~3062.
29 Letamendta A, Lastres P, Botella LM, et a1. J B iol Chem, 1998, 273
(49) : 33011~33019.
30 Massague J, Chen YG. Genes Dev, 2000, 14: 627~644.
31 Sangadala S,Metpally RP, Reddy BV. J B iomol Struet Dyn, 2007, 25
(1) : 11~23.
32 陈琳 ,魏路清. 中外健康文摘 , 2008, 5 (3) : 259~263.
33 Evans RA, Tian YC, Steadman R. Exp Cell Res, 2003, 282 (2) : 90
~100.
34 董玲 , 孙剑勇 , 方国汀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 2005 , 13 : 828
~831.
35  Inagaki Y, Kushida M, H igashi K, et al . Gast roenterology, 2005,
129: 259~268.
36 Scott L. Toxicology, 2008, 254: 120~129.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