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全 文 :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刘妍  李志勇**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上海  200240)
摘  要:  海洋放线菌由于其独特的代谢途径和合成新颖抗生素的能力, 已经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
海洋放线菌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分布  抗生素  研究方法
New Research Progress of Marine Actinomycetes
*
Liu Yan  Li Zhiyong**
( Mar ine B iot echnolog y L aborator y , S ch ool of L i f e Sc ienc e and Biot echnolog y ,
S hanghai J ia o Tong Univ ersi ty , S hanghai  200240)
Abstract:  Great attent ions have been paid to marine actinomycetes for their par ticular metabo lic pathw ay and
the ability to synthesize new antibio tics. This review summarized new development on the distr ibution, pharmaceut-i
cal applicat ion and resear ch approach of mar ine act inomycetes.
Key words:  Marine actinom ycetes Distribution Antibio tics  Resear ch approach
  放线菌( actinomycetes)是一类高( G+ C) %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自 1875年 Cohn 从人泪腺感染
病灶中分离到一株链丝菌( st rep tothr ix )以来, 放线
菌由于其拥有独特的合成多种结构复杂的次生代谢
产物的能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放线菌的
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医药和植物保护方面的用途, 已
广泛用作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肿瘤药物。现在已发
现的数万种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中, 约有
70%是由放线菌所合成的 [ 1]。
目前分离得到的绝大多数放线菌都来源于土
壤,陆生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占天然来源抗生素的
三分之二以上。然而, 随着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抗
性的日益提高, 寻找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生素已
迫在眉睫。近 20年来,从陆生放线菌中分离得到的
先导化合物的数量锐减, 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更
为广阔的生境    海洋[ 2]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
70% ,海洋微生物无论从数量还是多样性方面来说
都是巨大的。
海洋放线菌的生活环境十分特殊, 如: 高盐度、
高压、低营养、低温及与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等[ 3]。
在这些所谓生命的极限环境中, 海洋放线菌已发展
出独特的代谢方式 [ 4] , 这不仅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中
生存,也提供了产生新颖抗生素的潜力 [ 5]。因此,海
洋环境将成为放线菌和放线菌代谢产物的重要新来
源。下面分别从海洋放线菌的分布、生物活性物质、
研究方法等角度对于海洋放线菌的最新研究进展予
以介绍。
1  海洋放线菌的分布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海洋放线菌的祖先来源于陆
地,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深海中有许多罕见的放线
菌,这些放线菌与陆生样品中典型的放线菌有很大
的不同[ 2, 6, 7] 。
海洋放线菌主要包括链霉菌属( Strep tomyce-
tes)、小单孢菌属 ( M icr omonosp ora ) 以及红球菌
( R hodococcus)、诺卡氏菌(N ocard ia)、游动放线菌
( Actinop lanetes )等稀有属种[ 8] 。海洋放线菌主要
收稿日期: 2005-06-21
 * 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863)资助( 2002AA628080, 2004AA628060)及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 04QMX1411)和上海
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刘妍( 1981- )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微生物
** 通讯作者:李志勇, T el: 021-27974893, E- Mail : zyli@ sjtu. edu. cn
 生物技术通报
 综述与专论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5年第 6期
分布在海底沉积物、海洋生物表面以及海水中,早在
1946年 Zobell[ 9]就从死海的海水、海藻和底层沉积
物中分离得到了多种放线菌。
1. 1  海底沉积物中的放线菌
深海沉积物是营养较为丰富的微栖息地, 占地
球表面积的 63. 5% [ 10]。最新研究表明,海底沉积物
中的物种多样性要远大于海岸沉积物 [ 11] , 几乎可与
热带雨林相媲美[ 12] 。近年来,不断有人从世界各地
的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出特殊的放线菌, 其中一部分
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
见吉郎等从日本 T enjin岛的近海区泥样中分离
到一株放线菌, 气生菌丝呈浅蓝色,在 Pridhan-Got t-
l ieb s基础培养基里能利用葡萄糖和肌醇作为惟一
碳源。这个分离物已被鉴定为链霉菌的一个新种。
曾尝试从靠近该岛的沿海陆地去分离这种链霉菌都
失败了, 暗示该菌株的栖息地是岛屿特异的[ 13]。
Jensen 等[ 6]在巴哈马的 15 个海岛近海沉积物中分
离到 289个放线菌菌落, 其中 283 个属于游动放线
菌和链霉菌这两个属。并通过分析, 建立了这两个
属的放线菌数目与采样深度之间的模型: 即随着深
度的增加, 链霉菌的数目迅速下降而游动放线菌的
数目有所增加。M incer 等[ 14] 从 3个不同的海洋沉
积物系统中都分离到了 MAR1这种对多种病原菌
显示出抗菌作用的新放线菌类群, 并证明了该放线
菌在海洋中分布广泛。Sabry 等 [ 15] 从埃及 AbuQir
湾的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株具有浅褐到亮黄色气
生菌丝、棕色基质菌丝的放线菌菌株 SNG49( T ) ,经
鉴定属于 N ocardiop si s属的一个新的种。
2004年, M agar vey 等 [ 16] 用一种独特的选择性
培养方法从新几内亚的所罗门海海底沉积物中分离
到了 2种新的放线菌, 它们都属于M icr omonosp ora-
ceae属,并且对多种病原菌,肿瘤细胞和牛痘病毒的
复制都具有抑制作用。而 Bernan 等[ 17] 从佛罗里达
潮间沉积物中分离到的一株属于链霉菌属的菌株
LL-31F508经鉴定对 S taphy lococcus 和 Enter ococ-
cus spp.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1. 2  海洋动植物共附生的海洋放线菌
海洋放线菌是浅海环境的重要抑制剂, 但它们
生存表面的分布仍然不清楚。除了海底沉积物之
外, 有相当一部分放线菌在无脊椎动物的表面上生
存。推测这种共生关系可能在化学方面是有意义
的[ 18]。
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生物,构造简单, 并且能
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近些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许多以前被认为是海绵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实际上
是由与海绵共生、附生或寄生的微生物所产生的[ 19] ,
而放线菌是海绵共生菌群中一个重要的类群 [ 20, 21]。
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的刘丽 [ 22, 23] 等人从大连海
域的繁茂膜海绵( H ymeniacidon p er leve)中分离到
5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它们分别对白色假丝酵
母菌 ( Candida albicans )、枯草芽孢杆菌 ( B aci l lus
subti l is )、稻瘟霉病菌 ( P y ricular ia ory z ae) 等有良
好的抑制作用。Hentschel[ 24] 从 Ap ly sina aeropho-
ba 和A p ly sina caver nicola这两种海绵中分离得到
了一株放线菌 SB58,经测序属于 Micrococcus ly lae ,
而 Bulte-l Ponce[ 25] 则发现这种放线菌能够产生具有
强抗菌活性的物质: 2, 4, 4-三氯-2-羟基二苯乙烯。
基于 16S rDNA 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
用, 加快了人们对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研究进程。
2001年澳大利亚海洋生物研究所的 Webster 等
人[ 20]就运用了 16S rDNA 建库和原位荧光杂交
( FISH )的方法证明了在 Rhopaloeides odor abile 海
绵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放线菌(占到了克隆文库的
30% )。随后,他们通过 16S rDNA 分析结果优化了
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 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海绵浸
出汁, 从而分离得到了一些具有新的形态学特征的
放线菌。最近, M ontalvo[ 26] 等对 X estosp ong ia属的
两种海绵做了 16S rDNA 群落分析,结果表明:这两
种海绵中存在 Actinomycetales 属的放线菌,在克隆
文库中的丰度分别占到 12%和 30% ,其中一些放线
菌是海绵中所特有的, 因此可以将之作为分离新型
放线菌的来源。
除海绵以外, 其他海洋生物表面也发现有放线
菌的分布。如 W. Fenical[ 18] 分离出来自墨西哥, 加
利福尼亚海湾的柳珊瑚礁表面的一种链霉菌, 此分
离菌(菌种 PG-LA)在海洋介质中生长时产生一系
列拥有细胞毒性和抗菌特性的未描述过的代谢物。
而来自佛罗里达珊瑚岛的一种未描述过的水母表面
最近也发现有一种放线菌, 可以产生独特的肽代
谢物。
352005年第 6期             刘妍等: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Zheng[ 27]等人从我国台湾海峡采集的海洋植
物、动物的表面、表皮和内部分离得到多株放线菌。
其中,有 20. 6%的放线菌菌株对细胞 P388 有细胞
毒性, 18. 6% 的菌株对 KB 细胞有毒性, 此外, 有
2. 96%的菌株具有可诱导的抑菌和抑肿瘤活性。
1. 3  海水中的放线菌
海水中浮游的放线菌也是海洋放线菌资源的组
成部分。2004年 Yi[ 28] 等人从韩国东海海域的海水
样本中分离到一株含有 L-鸟氨酸的放线菌, 经 16S
rDNA 序列和生理生化分型, 将之定为 Ser inicoccus
mar inus gen. nov.。同样, Han [ 29] 等人也从东海
Amursky 海湾的海水样本中分离到 3 株新的放线
菌, 其中一株已定名为 Salinibacter ium amur sky-
ense gen. nov. 。
2  海洋放线菌的应用
2. 1  产生新型抗生素和酶抑制剂
海洋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海洋放线菌独特的代
谢方式和代谢产物。近年来人们不断从各种海洋环
境中寻找到能产生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生素的放
线菌。如: Feidler [ 30]等人从不同地点采集的太平洋
和大西洋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了 600 多株放
线菌, 并且根据其是否能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
代谢产物进行了筛选, 其中 S tr ep tomyces 占 22%,
Micromonosp or a 占 29% , Pseudonocar dia 和
Rhod ococcus 分别占 15%和 33%。他们还发现了一
个稀有的属 Ver r ucosi sp ora ,该属的放线菌菌株 AB-
18-032能产生具有强烈抗 G+ 的磺胺类药物前体
abyssomicin,因此是寻找新型抗生素的理想来源。
海洋放线菌由于其代谢途径及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独
特性, 因此在抗生素的产生和酶抑制剂产生方面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表 1总结了近年来在海洋放线
菌中发现的新型抗生素及其应用价值。
除了抗生素以外, 海洋放线菌还能够产生多种
酶的抑制剂。2005年, 东京大学的 Imada[ 7] 等人就
从不同地点采集的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了多株能
产生酶抑制剂的放线菌, 包括: -葡萄糖苷酶抑制
剂、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焦谷氨酰肽
酶抑制剂和淀粉酶抑制剂。其中一些在肿瘤治疗上
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表 1  海洋放线菌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放线菌 活性物质 作用 参考文献
Micrococcus lut eus 2, 4, 4- t richloro- 2-hydroxydiph enylether 抗细菌 [ 25]
Micromonosp or a L-13- ACM2-092 depsipept ide, thiocoralin e 抗 G+ ,抗肿瘤细胞,抑制 RNA 合成 [ 31]
marine is olate of act inomycete aplasmomycin 抗 G+ ,抗疟原虫 [ 32]
A ct inomadu ra sp. IB- 00208 抗 G+ ,抗肿瘤细胞 [ 33]
S tr ep tomyc es sp. N-i 80 u rauchimycin s A and B 抗 Cand ida albi cans [ 34]
S tr ep tomyc ete s tenj imar ien si s is tamycins 抗细菌 [ 35, 36]
S tr ep tomyc es ( s t rain # CNH-370) Lu isols A and B 抗细菌 [ 37]
Micromonosp or a sp. diazepinomicin 抗细菌 [ 38]
marine act inomycete ( MST- MA190) lor neamide A and B 抗细菌 [ 39]
S tr ep tomyc es gr iseu s SS220 apasmomycin s AC 抗 G+ [ 40]
S tr ep tomyc es sioyaensi s SA-1758 altem icidin 抗 L1210鼠性淋巴白血病和MC癌细胞 [ 41, 42]
S tr ep tomyc es sp. 173 in secticidal ant ibiot ics 杀虫 [ 43]
a marine St rep tomy ces st rain cyclomarin A 抗病毒药物 [ 44]
S tr ep tomyc ete ( is olate B6007) caprolactones 抗癌细胞 [ 45]
a marine st rain of Ver ruc osi spora abyss omicin C 抗 G+ , S taphy lococcu s au reus [ 46]
S tr ep tomyc es aureov er ti ci llatus macr ocyclic lactam 抗肿瘤细胞 [ 47]
A ct inomadu ra sp. isolate M045 chandrananimy cin A, B and C 抗细菌 [ 48]
marine S t rep tomy ces sp. isolate B6921 h imalomycin A and B 抗细菌 [ 49]
S tr ep tomyc es sp. is olate B8652 parimycin 抗细菌 [ 50]
a marine St rep tomy cet e isolate B7064 chalcomycin B 抗细菌 [ 51]
Micromonosp or a L-25- ES25- 008 macr ol ide, IB-96212 对细胞 P388有细胞毒性 [ 52]
unid ent if ied marine S tr ep tomyce s sp 5, 10-dihydrophencomy cin methyl ester 抗 E . coli 和B . subti l is [ 53]
marine S t rep tomy ces sp delta-Indomycin on e 抗细菌 [ 54]
3  海洋放线菌的研究方法
3. 1  传统的纯培养方法
所有用于分离陆地放线菌的方法几乎都可用于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不过海洋放线菌的分离还需要
一些特殊条件, 如需使用含有海水的培养基; 深海放
线菌需在高的静水压下从深海中分离出来等[ 3]。
36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 in       2005年第 6期
Takizaw a[ 55]等就曾用传统的选择性培养方法证明,
在 Chesapeake海湾中放线菌的数目为 1. 8  102 ~
1. 4  105 CFU / ml 沉积物, 占可培养细菌种群的
0. 15%~ 8. 63%。Stach 等[ 56] 也通过类似的方法从
日本海分离出一株全新的放线菌 Wil liamsia mari s
sp.。
但迄今为止,人们对于海洋放线菌的营养要求、
生长因子及海洋丰富的有机物、无机物对生长的影
响等所知甚少, 如: 一株由近海海泥分离的链霉菌,
只有将常规酵母培养基经过稀释, 并增加 NaCl才能
产生一种新抗生素, 但随着培养基营养水平的提高,
抗生素产量减少[ 13] 。因此,要进行生产性开发海洋
放线菌仍需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3. 2  分子生物学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海洋放线菌多样
性的研究亦步入了一个新的水平。其中最为常用的
是构建 16S rDNA 克隆文库。1990年, Giovannoni
等[ 57]首先将这一方法用于分析马尾藻海上浮游微生
物的多样性。由于不需要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纯培
养,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土壤、海洋、湖泊、肠道等生
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如 U rakaw a 等[ 58] 就
用 16S rDNA 建库结合 RFLP 分型的方法调查了
Sagam i湾及东京湾的海底沉积物中细菌的多样性,
发现了一个新的未知放线菌类群的存在。Stach[ 59]
等人在传统的克隆建库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统计学
分析方法,使结果更为可靠。他们首先对不同深度
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建立放线菌特异的 16S rDNA 克
隆文库,将文库中的序列与针对放线菌纲的特异探
针的退火程度来计算种群丰度和遗传多样性,最后
将得到的数据用 LIBSHU FF 程序处理并计算
Simpson指数。结果表明: 放线菌的种群丰度和遗
传多样性都随着深度的增大而下降, 而优势性却逐
步增加。
建库过程中如采用 nested PCR[ 6 0] 或者与寡核
苷酸杂交联合使用能够提高特异性和筛选的效率。
Rheims[ 61]等就通过类似的方法证明: A cid imicr obi-
um, f er roox idans和 Candid atus Microthr ix p ar vi-
cel la 这 3个属的放线菌在海洋、陆地和沼泽中都有
广泛的分布。佐治亚大学的 Moran[ 62] 等人采用了
对于 S tr ep tomyces 属具有特异性的探针调查了海底
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果表明:海底沉积物中
细菌群落组成相对稳定, Str ep tomyces rRNA 占沉
积物总 rRNA 的 2% ~ 5% ,因此在属水平上, Strep-
tomyces 类群在海底沉积物中的丰度在第 26 位左
右。
有时,传统培养与分子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
会有所出入 [ 2]。如: Co lquhoun 等人[ 63 ] 用传统的分
离方法调查了近日本的北太平洋半深海,深海(深度
大于 4000米) , 和超深海(深度大于 6 000米)沉积物
中放线菌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的数目从
1. 6  104到 3. 4  102 CFU/ g 沉积物不等, Rhodo-
coccus是占优势的种群。而对同一份沉积物样品进
行分子检测却未能揭示出有该类群放线菌群的存
在[ 58]。同样, Montalvo[ 26] 等对 X estosp ong ia 属的
两种海绵共附生放线菌进行研究时发现, 通过纯培
养得到的 Gor donia, M icr ococcus 和B rachybacter i-
um spp.这 3个类群在克隆文库中没有出现。
3. 3  其他
随着人们对海洋放线菌的关注日益增加, 不断
涌现出一些新颖的研究方法。最近, 阳光海岸大学
的 Kur tboke[ 64] 等人发表了一种创新的筛选海洋放
线菌的方法。他们发现了一种对放线菌专一性的海
洋噬菌体作为海洋放线菌的指示物, 并用细菌噬菌
体来减少筛选过程中的普通海洋细菌, 这样就提高
了海洋放线菌及其抗病毒活性物质筛选的效率。
功能基因的克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Lonh-i
enne[ 65]等从南极冰壳沿岸海底分离到一株放线菌
Ar thr obacter sp. st rain T AD20,这株菌能够产生 2
种几丁质酶 ChiA 和 ChiB( ArChiA 和 A rChiB)。他
们将编码两个酶的 DNA 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中,经
表达后发现这两种酶的热稳定性很好, 具有应用前
景。
4  展望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 海洋放线菌有潜力
产生各种各样独特的生物活性代谢物和酶,而这些
具有科学和应用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胞外发酵来
获取这些生物活性物质, 多种多样的海洋放线菌及
其代谢产物将提供功能广泛、品种繁多的生物活性
化合物。
由于目前海洋放线菌的采集和培养仍存在技术
372005年第 6期             刘妍等: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
上的困难, 因此仍然有巨大数量的海洋放线菌未能
培养。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海洋放线菌
的生态进行研究, 进而指导分离方法的优化对我们
进一步认识和利用海洋放线菌是很有益的尝试。
参 考 文 献
1  Okami Y, H otta K. Acad emic Pres s, Inc. : New Yor k, 1988: 33.
2  Bu ll AT, Ward AC, Goodfel low M.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00, 64( 3) : 573.
3  林永成,周世宁,乐长高. 大学化学, 1996, 11( 6) : 1.
4  Okazaki . J Fermen t T echnol, 1975, ( 53) : 833~ 840.
5  Okami Y, Okazak i T, Ki tahara T. J Ant ibiot ( T ok yo) , 1976, 29
( 10) : 1019.
6  Jensen PR, Dw ight R, Fenical W . Appl En vi ron Microbiol , 1991,
57( 4) : 1102.
7  Imada C. Antonie Van L eeuw enh oek, 2005, 87( 1) : 59.
8  黄耀坚,郑忠辉,陈晋安,等. 海洋通报, 1999, 18( 3) : 30.
9  Zobell. Massach uset t s: Botanica Co. , Wal tham , 1946.
10  Emery KO. S ci Am , 1969, 221: 106.
11  Gray JS. Mar Ecol Prog Ser, 2002, 244: 285.
12  Poore GCB, W ils on GDF. Nature, 1993, ( 361) : 597.
13  方金瑞译.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1995, 16( 4) : 247.
14  M incer T J, Jensen PR, Kauf fman CA, et al. Appl En viron M-i
crobiol, 2002, 68( 10) : 5005.
15  S ab ry SA, Ghanem NB, Abu-Ella GA, et al. Int J S yst Evol M-i
crobiol, 2004, 54( 2) : 453.
16  M agarvey NA, Keller JM , Bernan V, et al. Appl Environ M-i
crobiol, 2004, 70( 12) : 7520.
17  Bern an VS, M on tenegro DA, Korshalla JD, et al. J Ant ibiot
( T ok yo) , 1994, 47( 12) : 1417.
18  Fenical W. Chemical Review s, 1993, 5( 93) : 1673.
19  Oclarit JM , Okada H, Kam inura K, et al. M icr ob ios, 1994, 78
( 314) : 7.
20  Web ster NS, Wils on K, Blackal l L, et al . Appl Environ Micro-
biol , 2001, 67( 1) : 434.
21  H ill R. In: Bull AT ( ed. ) , M icrob ial Diversity an d Bioprospect-
ing. 2004, Washington, DC: ASM Pres s, .
22  刘丽,胡江春,王书锦.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4, 26( 1) : 1.
23  刘丽,胡江春,王书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5( 1) : 16.
24  H entschel U, Schmid M, Wagner M , et al. FEMS Microbiol
Ecol, 2001, 35( 3) : 305.
25  Bul te-l Pon ce VV, Debitus C, Berge JP, et al. Journ al of Marine
Biotechnology, 1998, 6( 4) : 233.
26  Montalvo NF, Moham ed NM , Ent ick nap JJ, et al. Antonie Van
Leeuw enh oek, 2005, 87( 1) : 29.
27  Zh eng Z, Zeng W, H uan g Y, et al. FEMS Microbiol L et t ,
2000, 188( 1) : 87.
28  Yi H , S chumann P, Sohn K, et al. Int J S yst Evol M icrobiol ,
2004, 54( 5) : 1585.
29  H an SK, Nedashkovsk aya OI, M ikhailov VV, et al. Int J Sy st
E vol M icrobiol, 2003, 53( 6) : 2061.
30  Fiedler H P, Brun tn er C , Bull AT, et al. Antonie Van Leeu-
w enhoek, 2005, 87( 1) : 37.
31  Romero F, Espliego F, Perez Baz J , et al. J Ant ibiot ( T okyo) ,
1997, 50( 9) : 734.
32  Nakamura H, Iitaka Y, Kitahara T , et al. J Ant ibiot ( T okyo) ,
1977, 30( 9) : 714.
33  M alet-Cascon L, Rom ero F, Espliego-Vazquez F, et al. J An t-i
biot ( Toky o) , 2003, 56( 3) : 219.
34  Imamur a N, Nishijima M, Adachi K, et al. J An tibiot ( Toky-
o) , 1993, 46(2) : 241.
35  Hot ta K, Okam i Y, Umezawa H . J Ant ibiot ( T ok yo) , 1980, 33
( 12) : 1510.
36  H ot ta K, Saito N, Okam i Y. J Ant ibiot ( Tokyo ) , 1980, 33
( 12) : 1502.
37  Cheng XC, Jen sen PR, Fenical W . J Nat Prod, 1999, 62 ( 4 ) :
608.
38  C haran RD, S chlin gmann G, Janso J, et al. J Nat Prod, 2004,
67( 8) : 1431.
39  Capon RJ , Sk ene C, Lacey E, et al . J Nat Prod, 2000, 63( 12 ) :
1682.
40  H ot ta K, Yosh ida M , Hamada M, et al. J Ant ibiot ( Tokyo ) ,
1980, 33( 12) : 1515.
41  Takahashi A, Kurasawa S, Ikeda D, et al. J Ant ibiot ( T okyo) ,
1989, 42( 11) : 1556.
42  Takahashi Y, Nakayama M, Watanabe I, et al. J Ant ibiot ( T o-
k yo) , 1989, 42( 11) : 1541.
43  Xiong L, Li J, Kong F. Let t Appl M icrobiol , 2004, 38( 1) : 32.
44  Renner MK, S . Y.-C, Ch eng XC, et al . J Am Chem Soc, 1999,
121: 11273.
45  S t ritz ke K, S chulz S, Laatsch H , et al. J Nat Prod, 2004, 67
( 3) : 395.
46  Riedl inger J, Reick e A, Zahn er H , et al . J Ant ibiot ( T ok yo) ,
2004, 57( 4) : 271.
47  M itchel l SS, Nicholson B, T eis an S, et al. J Nat Prod, 2004, 67
( 8) : 1400.
48  Maskey RP, H elmke E, Laats ch H . J Ant ibiot ( T ok yo) , 2003,
56( 11) : 942.
49  M askey RP, Li F, Qin S , et al . J Ant ibiot ( Tok yo) , 2003, 56
( 7) : 622.
50  M askey RP, H elmk e E, Fieb ig H, et al. J An tib iot ( Toky o) ,
2002, 55( 12) : 1031.
51  A solkar RN, Maskey RP, H elm ke E, et al. J Ant ibiot ( Toky-
38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 in       2005年第 6期
o) , 2002, 55( 10) : 893.
52  Fernandez-Chim eno RI, Can edo L, Esplieg o F, et al. J Ant ibiot
( T okyo) , 2000, 53( 5) : 474.
53  Pusecker K, Laatsch H , H elmke E, et al. J Ant ibiot ( T ok yo) ,
1997, 50( 6) : 479.
54  Biabani MA, Laatsch H , H elm ke E, et al. J Ant ibiot ( T okyo) ,
1997, 50( 10) : 874.
55  Takizaw a M, Rita R, Ru ssell T, et a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
1993, 59( 4) : 997.
56  S tach JE, Maldonado L A, Ward AC, et al. Int J Syst Evol M-i
crobiol, 2004, 54( 1) : 191.
57  Giovannoni SJ, Brit s chgi T B, Moyer CL, et al. Nature, 1990,
345( 6270) : 60.
58  Urakaw a H , Kita- Tsukamoto K, Ohw ada K. Microb iology,
1999, 145( 11) : 3305.
59  S tach JE, M aldonado LA, M as son DG, et al. Appl Environ M-i
crobiol, 2003, 69( 10) : 6189.
60  Rheims H, Stackebrandt E . En viron Microbiol, 1999, 1 ( 2 ) :
137.
61  Rheims H , S proer C, Ain ey FA, et al . M icrobiology, 1996, 142
( 10) : 2863.
62  M oran MA, Ru therford LT, H odson RE. Appl Environ Micro-
biol , 1995, 61( 10) : 3695.
63  Colquhoun JA, Mexson J, Goodfellow M, et al. Antonie Van
Leeuw enhoek, 1998, 74( 1~ 3) : 27.
64  Ku rtb oke DI.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05, 87( 1) : 19.
65  Lonh ienne T , M avromat is K, Vorgias CE , et al . J Bacteriol ,
2001, 83( 5) : 1773.
(上接第 28页)
15  许东晖,等. 植物学报, 1999, 41( 12) : 1283~ 12861.
16  李新征, 郑成超, 温孚江. 生物工程进展, 2000, 20 ( 6) : 19~
21.
17  Citovsk , V. , Warnick , D. , Zamb ryski , P. Proc. Nat l. Acad.
S ci. USA, 1994, 91: 3210~ 3214.
18  李卫,董文周, 郑国 ,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 ( 12) :
62~ 67.
19  H asen , G. , S hillit o , R. D. et al. Proc. Nat l. A cad. S ci.
U SA, 1997, 94: 11726~ 11730.
20  Bronw yn R. Frame, Kan Wan g , et al. Plant Physiology, 2002,
129: 13~ 22.
21  杨剑波, 等. 植物生理学报, 1992, 18( 2) : 179~ 184.
22  Messen s E . , et al . Proc. Nat l. Acad. Sci. USA , 1990, ( 87) :
4368~ 4372.
23  杜何为,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4: 22~ 24 .
24  原亚萍,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9( 1) : 16~ 20.
25  潘光堂,等. 作物学报, 2003, 29( 3) : 386~ 390.
26  袁鹰,刘德璞,郑培和,等. 玉米科学, 2001, 9( 1) : 37~ 381.
27  Jesus E. T he Plan t Jour nal, 1996, 10( 2) : 355~ 360.
28  王雷,等. 玉米科学, 2001. 9( 3) : 26~ 28.
29  刘巧泉,等. 植物生理学报, 1998, 24(3) : 259~ 271.
30  张中林,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0, 32 ( 6) : 620~
626.
31  Janet Cot ter , J ue M ayer December 2004ht tp: / / it . sohu. com /
20041202/ n223295949. shtml .
32  KAI Guo- Yin , T ANG Ke-Xuan, et al. Acta Botan ica Sin ica
2002, 44( 8) : 883~ 888.
33  陈颍, 姜鸿, 王兴智. 生物工程进展, 2001, 21( 2) : 4~ 7.
34  Pal Maliga , et al. Th e Plant Journ al, 2001, 27( 2) : 171~ 178.
35  H iroyasu Ebin uma1, et al. T he Plant J ou rnal, 2002, 30( 1) : 115
~ 122
36  Jia, h.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4, 22( 6) : 642.
欢迎订阅 2006年食用菌学报
食用菌学报系由国家科委批准, 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类刊物。主要为食用菌教学和科研人员、生产单
位的技术人员及供销外贸系统和领导机关的专业干部提供食用菌遗传育种、种子资源、设施栽培、菇房管理、
病虫防治、生理生化及产后加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食用菌学报为季刊, 2006年改为 A4, 96页(中英文对照)。全年定价 70. 00元(含平寄邮资,需挂号者
另加 12. 00元)。
欢迎诸者直接向本编辑部订阅。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南华路 35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 201106
开 户银 行:农行长宁支行北新泾所
帐   号: 033283-00873001146
户   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392005年第 6期             刘妍等: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