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全 文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刘丽霞  李德全*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泰安  271018)
摘  要:  玉米( Zea may s L . )是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至今其遗传转化仍比较困难, 目前报道有多
种成功的方法,其中农杆菌( Ag robactier ium tumef aciens )介导法是当前玉米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农
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玉米  遗传转化  农杆菌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Maize Mediated by
Agrobactierium tumef aciens : A Review
Liu Lix ia  Li Dequan*
( Col l eg e of L if e S cie nces , S hand ong A gr icul tur al Univ er sit y ,
Sh andong K ey L abor atory of Cr op Biolog y , Tanan  271018 )
Abstract:  Maize (Zea may s L. ) is one o f the three main crops o f the w or ld. Maize genet ic tr ansformation is
st ill somewhat difficult at pr esent. Many successful methods have been repo rted, of w hich the genetic tr ansfo rma
tion mediat ed by Ag robacterium is a major appro ach. In this review , recent pro g resses in genet ic transformation o f
maize mediated by Agrobacter ium, its pr oblems, and influent facto rs et al. w ere discussed, and its future advances
were also pro spected.
Key words:  Maize (Zea may s L. )  Genetic t ransfo rmation  Agrobactierium tumefaciens
  植物遗传转化是应用重组 DNA 技术、细胞组
织培养或系统转化技术, 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
DNA 片段插入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并在其后代植
株中得以表达的过程。以 Potrykus等为代表,在国
际权威杂志 Biotechno logy 和 N ature都发表其悲观
论点:单子叶植物尤其是禾本科作物不是农杆菌的
天然宿主,不易被农杆菌感染[ 1, 2] ,这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的应用与发展。但由
于农杆菌介导法具有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和安全稳
定等独特魅力, 吸引着各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探索, 特
别是利用根癌农杆菌转化重要禾谷类作物如水稻、
小麦、玉米的方法。直到 20世纪 90年代以后,由农
杆菌介导转化这三大粮食作物才取得成功, 并逐步
发展成熟,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农杆菌可以转化单
子叶植物,目前已有多例禾谷类转基因植物已进入
田间试验阶段或应用于田间推广。
1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历史
农杆菌 T i质粒介导的基因转化系统是一种天
然有效的遗传工程系统,由于 Ti质粒上有一段能够
进行高频率的转移 TDNA 区段, 而且在其左右边
界之间可插入大到 50Kb 的外源基因。在农杆菌浸
染植物细胞时, 信号物质激活 Vir 基因表达多种小
分子蛋白,这些小分子蛋白可以对 TDNA 左右边
界准确切割并形成 T复合体以及通道复合体将 T
DNA 准确转移并整合到感受态细胞的染色体中,完
成了转化过程, 但整合的详细机理仍不清楚。
Graves 等( 1986)试图通过在玉米幼苗中注射农杆
菌悬浮液对玉米进行遗传转化, 但没有成功[ 3]。同
收稿日期: 200508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30471052)
作者简介:刘丽霞,女,汉族,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植物抗性及分子机制
 * 通讯作者:李德全, Email: dqli@ sdau. edu . cn; T el: 05388249137
 生物技术通报
 综述与专论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5年第 6期
年, Hodge 等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到 A188 的
再生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品系, 以其作为亲本的杂交
后代也表现出较高的再生频率 [ 4]。
1989年以前是农杆菌转化玉米探索的初级阶
段,瑞士科学家 Grimsley 等 ( 1987、1988) 将带有
MSV (玉米条斑病毒, M aize St reak Virus )基因的
根癌农杆菌 C58注入发芽 3d 的玉米种子幼苗分生
组织或靠近生长点的部位, 发现 7~ 14d 后 98% 的
玉米叶片上出现病毒感染的症状,并且生长点的部
位最易被农杆菌感染, 而玉米条斑病毒单独与玉米
共培养时不能感染玉米, 这说明通过农杆菌的介导,
病毒进入玉米细胞, 且在细胞核中复制,但不能证明
病毒 DNA 整合入玉米的基因组 [ 5]。Gould 等
( 1991)用 GU S 报告基因和 Npt 基因通过农杆菌
介导法转化玉米 Funk s G90 的芽尖, 得到的再生
植株及其子一代基因组中带有标记基因, 从而为玉
米建立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奠定了基
础[ 6]。Schlappi等( 1992)用带有玉米条斑病毒基因
感染玉米幼胚和胚芽鞘, 通过农杆菌对玉米幼胚亲
和性的研究,证明感受态的细胞是农杆菌转化所必
需的,只有那些再生和整合能力强的感受态细胞才
能得到转化植株,但大多数基因型玉米缺乏感受态
的细胞[ 7]。
Ishida 等( 1996)以玉米自交系 A188的幼胚为
材料建立了一套农杆菌介导的高效转化体系, 转化
效率高达 30%, 被誉为玉米转化史上的里程碑 [ 8]。
但如此高的转化效率仅仅针对于 A188,该自交系抗
虫抗病能力非常差, 雌雄不同期,在育种及推广方面
应用价值很小, 只能作为一种玉米转化的模式植物。
近年来,国内以齐319、18599(红、白)、综31等基因
型为材料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也获得了相
对较高的转化频率。随后, Lupot to 等 ( 1998)和黄
璐 等( 1999)也相继成功地实现了农杆菌介导的玉
米遗传转化[ 9, 10]。Zhang W 等( 2003)利用 Cre/ lo x
系统和一个由瞬间高温诱导的启动子(杂交和自动
切除策略)自动切除转基因玉米中的选择标记基因,
以达到重复利用选择标记基因及纯化基因组的目
的[ 11] ; Huang S 等( 2004)成功通过调控农杆菌转化
载体的左右两个边界转化再生出不含标记基因的玉
米[ 12] ; 这些方法解决了转基因玉米在食品安全方面
的顾虑。
2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
题及相应对策
玉米是一种典型的单子叶植物,转化频率低是
玉米遗传转化中的主要问题,基因型、外植体选择以
及培养条件等都是影响玉米遗传转化的重要因素。
2. 1  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频率低
学术界普遍认为单子叶植物能否利用农杆菌转
化的关键因素是农杆菌能否吸附在植物细胞表面,
植物细胞能否产生激活 Vir 基因的信号分子, 以及
TDNA是否能够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 13]。早期研
究认为,单子叶植物细胞缺乏农杆菌的附着位点,不
能被吸附[ 14]。许东辉 等( 1992)还从水稻中分离出
一种高效抑制农杆菌生长及抑制其在水稻细胞表面
附着的信号分子[ 15] 。Roberta 等( 1995)发现玉米等
单子叶植物完全能够被农杆菌吸附, 而且在转化过
程中加入外源酚类物质通常会提高转化频率。在玉
米遗传转化中应用的主要是根癌农杆菌, 根癌农杆
菌 T i质粒上 Vir 区基因的诱导是影响玉米遗传转
化的主要因素[ 16] ,主要是由于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
植物的创伤反应不同, 单子叶植物的伤口附近往往
发生木质化或栓质化, 且没有明显的细胞分裂发生,
细胞伤流液中不含有或含有极少 Vir 基因诱导物。
目前发现有 7种酚类化合物与诱导 Vir 基因表达有
关,其中 AS (乙酰丁香酮, A ceto syr ingone )和 OH
AS (羟基乙酰丁香酮, Hydroxyaceto sy ringone)最
为有效。Vir A 基因的产物是一种细胞膜内蛋白,是
植物细胞释放的酚类化合物的感受器, 农杆菌侵染
玉米的能力主要是由 Vir A 位点决定的[ 17] 。单子叶
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细胞核输入途径存在潜在的选
择性, 农杆菌 TDNA 进入玉米细胞核主要是由
VirD 2和 VirE 2 产生的特殊细菌蛋白介导的[ 18]。
Hansen 等证明在 VirE2 蛋白存在时, 能使玉米转
化效率提高 2 倍[ 19] 。
浸染时农杆菌与受感染植株之间的相互作用产
生的过敏反应导致感染部位褐化或坏死, 从而影响
转化效率,对这种过敏反应的抑制也是提高转化频
率的一个方面。Bronw yn R. Frame( 2002)在共培
养时添加 400mg/ L 半胱氨酸有助于获得稳定的转
化水平,半胱氨酸作为一种抗氧化抑制剂可以提高
26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 in       2005年第 6期
TDNA 转移到具有胚性的愈伤细胞中, GU S 基因
的瞬间表达以及转化频率的相应提高[ 20] 。杨剑波
( 1992)研究了玉米等几种禾谷类作物中酚类化合物
的数量和种类, 发现烟草和胡萝卜要少得多, 其中玉
米仅含没食子酸和间二羟基苯甲酸两种酚类物质,
含量仅为烟草的 1/ 3, 且这两种物质对 Vir 基因的
诱导活化效果较低,因此一些酚类化合物如乙酰丁
香酮( AS)被广泛应用于玉米农杆菌转化中 [ 21]。另
有报道指出一些小分子量的糖类,如半乳糖和葡萄
糖等在 AS浓度很低或没有时,也可极大地促进 Vir
基因的表达, 但在玉米转化上一般都添 AS。Mes
enss 等( 1990)从一粒小麦的培养物中分离到乙基
阿魏酸( EthylFerulate ) ,发现其在低浓度时具有比
AS更强的诱导 Vir 基因活性,所以有人指出单子叶
植物之所以对农杆菌不敏感可能与它们处于进化的
更高级阶段有关[ 22] 。但是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
的障碍不但与 Vir 基因是否充分活化有关, 还可能
发生于其他环节(如农杆菌菌株和表达载体类型)。
2. 2  基因型限制是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的普
遍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明显
受到基因型的限制,能诱导较高频率胚性愈伤组织
的报道目前仅局限在 A188、B73等少数的基因型材
料中,大多数材料还不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或诱
导率低,有的材料在继代过程中容易丧失胚性。杜
何为等以 A188、5003、综 31、黄早四、中糯 1号等玉
米自交系幼胚为材料研究发现玉米幼胚 型愈伤组
织的产生与外植体的基因型有一定的关系。其中
A188大多数能诱导出 型愈伤组织;综31次之; 其
他基因型 5003、黄早四、中糯 1号等只能诱导出 
型愈伤组织,不能诱导出 型愈伤组织[ 23]。原亚萍
等( 1997)用吉林省常规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共 29
种基因型材料进行培养, 9 个自交系中愈伤诱导率
最高 98. 4% , 最低 26. 8% ; 10 个杂交种中最高达
99. 3%,最低 78. 8% [ 24] ,但用于转化的 型愈伤组
织仅占少数。潘光堂 等以综 31、18599 (红 )、18
599(白)培养力极高的玉米自交系和 A318、R15、
P138 培养力极低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配制完全双
列杂交组合,当代进行幼胚培养,发现重复间差异未
达显著水平,说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受重复影响小;
基因型间差异占总变异的 92. 9% , 为极显著, 说明
幼胚培养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能力在基因型间有极
明显的差异,并推论控制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
遗传主要为隐性基因 [ 25]。作者在用齐 319、郑 58、
Z674等自交系为材料进行试验,发现齐 319也是诱
导 型愈伤组织较好的一个品种。因此选择培养能
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基因型是成功建立玉米转基
因受体系统的核心。
2. 3  取材部位的时期和发育状态是玉米遗传转化
的关键因素
选择合适的外植体是农杆菌转化玉米的一个关
键因素。研究表明, 玉米幼胚是诱导愈伤组织的优
良外植体[ 26] , 国内外许多学者以幼胚为外植体, 建
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培养体系。生长旺盛的玉米幼
胚 型胚性愈伤组织, 分裂旺盛,具有胚性的细胞或
组织(感受态细胞)的存在, 能够被农杆菌侵染, 这与
Vir 基因的诱导活化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Schlappi和 Hohn ( 1992)用农感法( Agro infect ion)
研究 3个玉米品系幼胚不同发育阶段对农杆菌的感
受性, 发现授粉后 14 ~ 16d 的幼胚感染频率最
高[ 2 7]。Jelsus等在玉米分生细胞的 TDNA 转化中
发现授粉后 10d 前的未成熟胚不能被农杆菌感染,
而 12~ 20d 的未成熟胚转化率逐渐增高[ 27]。由此
可见, Vir 基因的诱导活化和 TDNA 的转移整合
与受体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近几年的研究认为玉
米幼胚的感受态并不与授粉后的天数直接相关, 而
是与幼胚的大小相关, 因为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幼胚
生长发育快慢不同,王雷 等( 2001)在对胚龄和 2, 4
D 浓度对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的
研究中发现,相同胚龄的幼胚大小不同,且自交系间
有差异,幼胚太大( > 2. 0mm)太小( < 1. 0mm )都不
易于培养, 这一点与 Ishida 观点相同, 最佳大小应
为 1. 2~ 2. 0mm 大的幼胚比较适宜,而且幼胚在含
2, 4D( 2. 0mg/ L)的培养基上预培养后形成的新鲜
稳定的初始愈伤组织是更适宜的转化受体,作者认
为其原因正是激素的作用诱发了受体细胞的分裂分
化,也就是诱发了更多的感受态细胞[ 28]。关于这一
点 Gafni( 1995)、刘巧泉( 1998)均有论证, 经过比较
根癌农杆菌转化水稻不同受体的各种影响因素后指
出,水稻幼胚经较高浓度 2, 4D( 2mg/ L )预培养后
272005年第 6期         刘丽霞等: 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预培养4d )处于一种比较理想的生理状态, 从而比
较有利于农杆菌的附着和 TDNA 的转移[ 29] 。幼
胚的放置方式对幼胚的诱导愈伤组织能力也有很大
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让盾片朝上,这样就抑制了胚
芽、胚根的生长,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将 2周左右
的初始愈伤组织用解剖刀分成 2~ 3块,继续培养更
容易诱导出型愈伤组织。
2. 4  培养条件对农杆菌转化玉米有重要影响
浸染后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共培养的温度、
时间、培养基成分、光照等。在浸染前愈伤的诱导一
般以 28  暗培养居多。而浸染后适当降低共培养
温度,可以提高玉米自交系抗性愈伤组织筛选频率,
其原因可能是 28  为农杆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适
当降低共培养温度一方面可以降低材料表面没有转
进去的农杆菌活性, 延长共培养的时间,另一方面又
可以增加目的基因在材料细胞中整合和恢复。Ish
ide曾比较了不同培养基成分对转化的影响,认为玉
米遗传转化的适宜培养基为含有 LS盐的 N6培养
基,实验结果表明以 B5 微量元素组配的培养基抗
性筛选率均高于以 N6和 MS 微量组配的培养基。
作者在实验中还发现用 Gelrite 琼脂代替普通琼脂
在诱导型愈伤组织发生以及减少愈伤组褐化和水
渍化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
3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玉米的遗传转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
进一步探索组织培养技术的同时,采用绕开愈伤组
织再生的转化途径很值得深入研究,萌动的胚和花
粉可能会成为理想受体。在众多的转基因技术中,
农杆菌 Ti质粒系统是较理想的转化系统,但转化方
法缺乏统一标准, 转化频率相对较低。在探索农杆
菌介导法转化改善玉米品质的同时,建立一套高效、
稳定、统一的转化体系,仍然是当前玉米转化研究热
点。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有可能导致有益基因的
插入失活或本源基因的缺失或重排而造成某些非预
期变化[ 30, 31] ,因此, 对外源基因的定点插入问题有
待进一步研究。
叶绿体遗传转化系统为植物导入外源基因提供
了新途径[ 31] ,它不仅以定点整合方式导入外源基因
从而消除了位置效应及基因沉默,而且还具有超量
表达目的基因、母性遗传防止基因扩散等许多优点,
但其转化方法仍然局限于物理转化, 操作复杂成
本高。
由于普通转化中一般用抗生素作为选择标记,
这对高品质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用造成不利影响,
限制其商品化发展, 但另一方面带有标记基因的作
物可以深加工,用做工业原料,例如可以利用其种子
高淀粉含量来发酵制造工业酒精, 作为一种无污染
的工业原料, 是非常有前景的。无标记 ( M arker
Free)转化系统是当前玉米转化的新趋势[ 32, 33] ,即利
用某种特殊的转化系统, 切除阳性植株染色体中外
源选择标记基因的一种转基因安全策略[ 34, 35]。目
前玉米的遗传转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基因转化, 且
用于转化的有用基因为数极少, 但是自然界中植物
的许多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因此利用新的高
科技技术寻找更多的有用基因, 探索多基因的共同
转化以及无标记转化是当前研究的方向[ 34, 36]。一
旦无标记转化成为一种成熟的转化玉米的方法, 这
将巨大的促进安全饮食方面优质玉米的多样性发
展。
致谢: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举仁教授指导  四川农业
大学玉米研究所潘光堂教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刘保申老师提供
玉米种子   特此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Potr ykus I. Bio/ T echnology, 1990, ( 6) : 535~ 542.
2  Potr ykus I. Nut ru e, 1992, 355 ( 2) : 568~ 569.
3  Graves A C F, Goldman S L. Plant Mol Biol, 1986, 7: 43~ 50.
4  H odges TK, Kam o KK, Imbrie CW, et al. Bio/ Techn ology,
1986 , 4: 219~ 223.
5  Grimsley NH. Bio/ T echnology, 1988, 6: 185~ 189.
6  Gould L, et al. Plant Physiol , 1991, 95: 426~ 434.
7  Schalppi M , H ohn B. Plan t Cell , 1992 , 4: 7~ 16.
8  Ishida Y, et al . Nature Biotech , 1996, 14: 745~ 750.
9  Lupot to A , Reali A , Passera S , et al. M aiz e Genet ics Cooper
at ion New slet ter, 1998, 72 : 20~ 22.
10  黄璐, 卫志明. 植物生理学报, 1999, 25( 4) : 332~ 338.
11  Zhang W, Subb arao S , et al. Theor Appl Genet , 2003, 107
( 7) : 1157~ 68.
12  H uan g S, Luethy MH , et al . Trans genic Res, 2004, 13 ( 5 ) :
451~ 61.
13  刘文明. 遗传, 1996, (增刊) : 50~ 52.
14  闫新甫,主编. 转基因植物,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57~
258.
(下转第 39页)
28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 in       2005年第 6期
o) , 2002, 55( 10) : 893.
52  FernandezChim eno RI, Can edo L, Esplieg o F, et al. J Ant ibiot
( T okyo) , 2000, 53( 5) : 474.
53  Pusecker K, Laatsch H , H elmke E, et al. J Ant ibiot ( T ok yo) ,
1997, 50( 6) : 479.
54  Biabani MA, Laatsch H , H elm ke E, et al. J Ant ibiot ( T okyo) ,
1997, 50( 10) : 874.
55  Takizaw a M, Rita R, Ru ssell T, et a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
1993, 59( 4) : 997.
56  S tach JE, Maldonado L A, Ward AC, et al. Int J Syst Evol M i
crobiol, 2004, 54( 1) : 191.
57  Giovannoni SJ, Brit s chgi T B, Moyer CL, et al. Nature, 1990,
345( 6270) : 60.
58  Urakaw a H , KitaTsukamoto K, Ohw ada K. Microb iology,
1999, 145( 11) : 3305.
59  S tach JE, M aldonado LA, M as son DG, et al. Appl Environ Mi
crobiol, 2003, 69( 10) : 6189.
60  Rheims H, Stackebrandt E . En viron Microbiol, 1999, 1 ( 2 ) :
137.
61  Rheims H , S proer C, Ain ey FA, et al . M icrobiology, 1996, 142
( 10) : 2863.
62  M oran MA, Ru therford LT, H odson RE. Appl Environ Micro
biol , 1995, 61( 10) : 3695.
63  Colquhoun JA, Mexson J, Goodfellow M, et al. Antonie Van
Leeuw enhoek, 1998, 74( 1~ 3) : 27.
64  Ku rtb oke DI.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05, 87( 1) : 19.
65  Lonh ienne T , M avromat is K, Vorgias CE , et al . J Bacteriol ,
2001, 83( 5) : 1773.
(上接第 28页)
15  许东晖,等. 植物学报, 1999, 41( 12) : 1283~ 12861.
16  李新征, 郑成超, 温孚江. 生物工程进展, 2000, 20 ( 6) : 19~
21.
17  Citovsk , V. , Warnick , D. , Zamb ryski , P. Proc. Nat l. Acad.
S ci. USA, 1994, 91: 3210~ 3214.
18  李卫,董文周, 郑国 ,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 ( 12) :
62~ 67.
19  H asen , G. , S hillit o , R. D. et al. Proc. Nat l. A cad. S ci.
U SA, 1997, 94: 11726~ 11730.
20  Bronw yn R. Frame, Kan Wan g , et al. Plant Physiology, 2002,
129: 13~ 22.
21  杨剑波, 等. 植物生理学报, 1992, 18( 2) : 179~ 184.
22  Messen s E . , et al . Proc. Nat l. Acad. Sci. USA , 1990, ( 87) :
4368~ 4372.
23  杜何为,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4: 22~ 24 .
24  原亚萍,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9( 1) : 16~ 20.
25  潘光堂,等. 作物学报, 2003, 29( 3) : 386~ 390.
26  袁鹰,刘德璞,郑培和,等. 玉米科学, 2001, 9( 1) : 37~ 381.
27  Jesus E. T he Plan t Jour nal, 1996, 10( 2) : 355~ 360.
28  王雷,等. 玉米科学, 2001. 9( 3) : 26~ 28.
29  刘巧泉,等. 植物生理学报, 1998, 24(3) : 259~ 271.
30  张中林,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0, 32 ( 6) : 620~
626.
31  Janet Cot ter , J ue M ayer December 2004ht tp: / / it . sohu. com /
20041202/ n223295949. shtml .
32  KAI GuoYin , T ANG KeXuan, et al. Acta Botan ica Sin ica
2002, 44( 8) : 883~ 888.
33  陈颍, 姜鸿, 王兴智. 生物工程进展, 2001, 21( 2) : 4~ 7.
34  Pal Maliga , et al. Th e Plant Journ al, 2001, 27( 2) : 171~ 178.
35  H iroyasu Ebin uma1, et al. T he Plant J ou rnal, 2002, 30( 1) : 115
~ 122
36  Jia, h.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4, 22( 6) : 642.
欢迎订阅 2006年食用菌学报
食用菌学报系由国家科委批准, 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类刊物。主要为食用菌教学和科研人员、生产单
位的技术人员及供销外贸系统和领导机关的专业干部提供食用菌遗传育种、种子资源、设施栽培、菇房管理、
病虫防治、生理生化及产后加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食用菌学报为季刊, 2006年改为 A4, 96页(中英文对照)。全年定价 70. 00元(含平寄邮资,需挂号者
另加 12. 00元)。
欢迎诸者直接向本编辑部订阅。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南华路 35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 201106
开 户银 行:农行长宁支行北新泾所
帐   号: 03328300873001146
户   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392005年第 6期             刘妍等:海洋放线菌研究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