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LEDs on cultivation of four species of freshwater microalgae

白色LED复合光谱对4种淡水微藻的影响



全 文 :第 13卷第 1期
2015年 1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3 No􀆰 1
Jan􀆰 2015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5􀆰 01􀆰 016
收稿日期:2013-08-07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218);昆山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科技专项(KS1204)
作者简介:陈晓娣(1988—),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藻生物技术;韩萍芳(联系人),教授,E⁃mail:hpf@ njtech.edu.cn
白色 LED复合光谱对 4种淡水微藻的影响
陈晓娣1,2,吴  洁1,2,邓  芸2,3,朱  凯2,3,韩萍芳1,顾  军2,3
(1􀆰 南京工业大学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2􀆰 南京大学 昆山创新研究院,江苏 昆山 215347; 3􀆰 南京大学 物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利用光效高、耗能小的 LED光谱作为光源培养微藻能够降低微藻培养的成本,促进微藻培养实现工业化。
比较了 6种已市场化的,具有不同光强、不同光谱组成的白色 LED 复合光谱(1 号,光强 2 162 lx;2 号,光强 2 227
lx;3号,光强 2 794 lx;4号,光强 4 587 lx;5号,光强 5 356 lx;6号,光强 6 244 lx)对 4种淡水微藻生长情况和叶绿素
含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四尾栅藻在 5号光源下,有最大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2􀆰 89 g / L 和 0􀆰 32
g / (L·d)(以细胞干质量计);钝顶螺旋藻在 4号光源下,有最大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5􀆰 05 g / L和
0􀆰 33 g / (L·d);布朗葡萄藻在 6 号光源下,有最大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1􀆰 22 g / L 和 0􀆰 25
g / (L·d);而集胞藻在光强较小的光源下生长较好,当光强为 2 162 lx 时,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3􀆰 05 g / L和 0􀆰 22 g / (L·d)。 在光强较低的情况下,光质的红蓝比对四尾栅藻和布朗葡萄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p<0􀆰 05);与蓝光相比,红光更利于集胞藻和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分别在红蓝比(R / B)为 11􀆰 7 的 1 号光源和 4 号
光源下有最大藻细胞密度 3􀆰 05和 5􀆰 05 g / L。 四尾栅藻、钝顶螺旋藻和布朗葡萄藻的单位水体内叶绿素含量与比
生长速率成正比,而单位质量干藻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随光强的增大而有所降低。
关键词:白色 LED复合光谱;微藻;生物质质量浓度;比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
中图分类号:Q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5)01-0094-07
Effects of LEDs on cultivation of four species of freshwater microalgae
CHEN Xiaodi1,2,WU Jie1,2,DENG Yun2,3,ZHU Kai2,3,HAN Pingfang1,GU Jun2,3
(1􀆰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1800,China;
2􀆰 Kunshan Innovation Institute of Nanjing University,Kunshan 215347,China;
3􀆰 Physics School,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Using LED that has the high efficient of light and low energy lose as light source can decrease
the cost of microalgae cultivation and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We compared the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four microalgae under six market⁃oriented white composite LED light that have different intensity
and spectrum. The six light source are No􀆰 1 with 2 162 lx, No􀆰 2 with 2 227 lx, No􀆰 3 with 2 794 lx,
No􀆰 4 with 4 587 lx, No􀆰 5 with 5 356 lx, and No􀆰 6 with 6 244 lx. Under No􀆰 5 source of light,
Scenedesmus quadricanda has the greatest biomass concentration about 2􀆰 89 g / L and the ratio of growth
about 0􀆰 32 g / ( L·d) ( dry cell weights); Spirulina platensis has the same type of values showed
respectively about 5􀆰 05 g / L and 0􀆰 33 g / (L·d) under the No􀆰 4 source of light. Under the No􀆰 6 source
of light, Botryococcus braunii has the greatest biomass concentration of 1􀆰 22 g / L and the ratio of growth of
0􀆰 25 g / (L·d), while the growth of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is better under less light intensity No􀆰 1
light source, the biomass concentration is 3􀆰 05 g / L and the ratio of growth is 0􀆰 22 g / (L·d). Under the
situation of lower light intensity, the Red / Blue value of light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Scenedesmus quadricanda and Botryococcus braunii. (P< 0􀆰 05). Comparing to blue light, red light is
better for the growth of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and Scenedesmus quadricanda. With the No􀆰 1 and
No􀆰 4 light source which Red / Blue is 11􀆰 7, the greatest cell density is 3􀆰 05 g / L and 5􀆰 05g / L. The ratio
between chlorophyll per water and the rate of growth is positive in Scenedesmus quadricanda, Spirulina
platensis and Botryococcus braunii, but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in dry weight parts per algae have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ensity of light.
Keywords:LED;microalgae;biomass;growth rates;chlorophyll content
    微藻生物能源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
的生物质能源,但是微藻培养成本高,这是限制其
大规模培养的主要因素之一[1-3]。 微藻是一种光能
自养型生物,光照是其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之
一[4]。 光的性质,如光波长和光密度对微藻的生长
速率和光合色素的合成有很大的影响[5]。
与普通的荧光灯相比,LED 具有光波段窄、光
效率高、寿命长和能耗小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节
能光源,研究其对微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受到
越来越多的关注[6-15]。 苗洪利等[6]以纤细角毛藻
和亚心形扁藻为研究对象,发现 LED集成光源作为
微藻生长的照明光源比荧光灯更有优势。 Fu 等[7]
发现在其他因素最优时,660 nm 的 LED 灯比 680
nm 的 LED 灯更有利于促进小球藻 ( Chlorella
vulgaris)生长。 毛安君等[8]发现海生小球藻和等鞭
金藻在饱和光强以下,生长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大而
增大,并且不同颜色的 LED光对同一种藻的饱和光
强不同。 徐明芳等[9]发现 LED 集成光电板辐射红
光及红、蓝组合双波长光比白色日光灯组更适合钝
顶螺旋藻的生长,包括细胞干质量、叶绿素、藻胆蛋
白的增加。 然而,他们的研究基本上偏重于单色
LED光谱或者单纯的双色 LED 光谱对微藻生长的
影响,而微藻作为一个生命体,不同波谱范围的光
对其生理特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波长为 280~315
nm的光对微藻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315 ~
400 nm 的光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吸收以及光周期效
应;在400~ 520 nm(蓝)时,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
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在 520 ~ 610 nm
(绿)时,色素的吸收率不高;在 610 ~ 720 nm(红)
时,叶绿素吸收率低,但是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
应有显著影响;在 720~1 000 nm时,吸收率低,刺激
细胞延长,影响微藻繁殖[16]。 白色 LED 复合光谱
波长范围广,可能更利于微藻生长,因此研究白色
复合光谱对微藻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本文选择已市场化的 6 种白色 LED 复合光谱
为 4种淡水微藻生长提供光源,研究不同光强、不同
光谱组成对微藻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提高
光源利用效率、降低微藻光照成本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 1  藻种
实验藻种为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
集胞藻 ( Synechocystis sp􀆰 PCC6803)、钝顶螺旋藻
(Spirulina platensis ) 和 布 朗 葡 萄 藻 ( Botryococcus
braunii),均购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种库。
1􀆰 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四尾栅藻、集胞藻和布朗葡萄藻均采用 BG 11
标准培养液[17],钝顶螺旋藻采用 Spirulina 培养
液[18]。 取 100 mL培养液于 250 mL锥形瓶中,初始
接种密度为 OD680≈0􀆰 1,培养温度为 27 ℃,光暗周
期为 12 h:12 h。 每个实验组设置 3个平行试验,每
组培养瓶置于单独的长方体小格中,光源位于瓶正
上方 4 cm处,每天定时摇瓶数次(为保证结果的可
靠性,每次取样时在同一个瓶子内的 3 个不同地方
取样,得到的实验结果的误差均小于 0􀆰 005)。 所有
的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1􀆰 3  光源
实验所用光源为 6种复合 LED光谱,光谱的性
质使用钢质测光积分球(远方公司,SIS 2 2􀆰 0
m),以蓝光芯片和 Yaga荧光粉为激发光源测定,结
果见表 1。
1􀆰 4  测量方法
1􀆰 4􀆰 1 生物量的测定
根据文献[19]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将藻液超
59  第 1期 陈晓娣等:白色 LED复合光谱对 4种淡水微藻的影响
声均质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 680 nm处的
光密度值(OD680),并根据光密度与干质量(dry cell
wight,DCW)(以 1 g干细胞质量计)的相关关系,把
光密度换算成藻细胞干质量 X( g / L)。 4 种藻种的
光密度与藻细胞干质量的关系分别见式(1) ~ (4)。
    四尾栅藻: X = 0􀆰 455 4OD680 + 0􀆰 085 1,R2 =
0􀆰 997 4 (1)
集胞藻: X = 0􀆰 997 4OD680 - 0􀆰 053 1,R2 =
0􀆰 997 5 (2)
钝顶螺旋藻: X = 1􀆰 153 1OD680 - 0􀆰 032 3,R2 =
0􀆰 999 6 (3)
布朗葡萄藻: X = 0􀆰 690 7OD680 - 0􀆰 066 6,R2 =
0􀆰 994 1 (4)
表 1  白色 LED复合光谱的主要性质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LEDs
光源 光照强度 /lx
发光效率 /
( lm·W-1)
主波长 /
nm
红蓝
比值
1 2 162 47􀆰 29 580 11􀆰 7
2 2 227 26􀆰 55 508 3􀆰 4
3 2 794 55􀆰 81 581 11􀆰 7
4 4 587 57􀆰 06 581 11􀆰 7
5 5 356 71􀆰 14 532 4􀆰 3
6 6 244 65􀆰 09 513 4􀆰 2
1􀆰 4􀆰 2  比生长速率 μ的测定
用比生长速率来表示藻类的生长变化,见式(5)。
μ =
ln X2 - ln X1
t2 - t1
(5)
式中:X1、X2分别为培养时间为 t1、t2时的藻细胞生
物量。
1􀆰 4􀆰 3  叶绿素含量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20],取定量的
藻液离心浓缩后,加入体积分数为 90%的丙酮,在
组织研磨器中充分研磨,在 3 400 r / min 下离心 10
min,将上清液倒入 10 mL容量瓶中。 重复 1~2 次,
使沉淀为白色为止。 再用 90%的丙酮定容。 测定
上清液在 663和 645 nm处的吸光度 A,用 90%的丙
酮做空白。 根据 Arnon[21]计算公式:
ρa = (12􀆰 7A645 - 2􀆰 69A663)N (6)
ρb = (22􀆰 9A663 - 4􀆰 64A645)N (7)
ρT = ρa+b = (20􀆰 2A645 + 8􀆰 02A663)N (8)
式中:ρa、ρb和 ρT分别为叶绿素 a、叶绿素 b和总叶绿
素的质量浓度,mg / L;A663和 A645为上清液在 663 和
645 nm处的吸光度;N为稀释倍数。
1􀆰 5  数据分析
试验获得的原始数据经 Excel 2007 处理后,使
用 Origin 8􀆰 1(美国 Origin Pro公司)作图;方差分析
使用 SPSS 13􀆰 0(美国 SPSS 公司),用 Duncan 新复
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讨论
2􀆰 1  白色 LED复合光谱对 4种微藻生物量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微藻在每个 LED 光谱下的生长状
态相同,由于布朗葡萄藻的生长较慢,当其达到稳定
期时,其余的 3种微藻已趋于衰亡期,此时停止培养,
培养周期为 21 d。 当温度、pH和底物浓度不是限制
因素时,6种白色 LED复合光谱对 4种微藻的生物量
和比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1和图 2所示。
由图 1可知:在微藻生长的延滞期内,6 种光源
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差别不明显,但是从对数生长期
开始,不同光源对 4 种淡水微藻生物量的影响区别
较显著。 四尾栅藻、集胞藻和钝顶螺旋藻在不同的
光源下都能够生长,但是不同光源下的生长曲线不
同;而布朗葡萄藻只能利用光强较大的 4、5 和 6 号
光源进行光合作用,在其他的光源作用下的生物量
变化不明显。
因为不同微藻生长周期不同,故取 4 种微藻对
数生长期的比生长速率来比较不同光源对 4种微藻
生长的影响(图 2)。
由图 2 可知:四尾栅藻在 1、2 和 3 号光源下对
数生长期的比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性 ( p >
0􀆰 05),分别为 0􀆰 12、0􀆰 12 和 0􀆰 14 g / ( L·d),说明
在光强较低的情况下,光强是四尾栅藻生长的最
大限制因素,光谱的红蓝比对四尾栅藻的比生长
速率影响不大。 随着光强的增大,四尾栅藻在 5
号 光 源 下 的 比 生 长 速 率 达 到 最 大 ( 0􀆰 32
g / (L·d)),且与前 4 个光源下的生长速率相比,差
异极显著(p<0􀆰 05),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大,6 号光
源下 的 生 长 速 率 却 比 5 号 光 源 降 低 0􀆰 05
g / (L·d);说明四尾栅藻的饱和光强在 5 356 lx 左
右,超过饱和光强后,生长速率反而降低。
集胞藻对光源的适应性较强,在这 6 种光源下
都能生长。 集胞藻在 1 号光源下的生长情况最好,
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3􀆰 05 g / L 和
0􀆰 21 g / (L·d);而 2号光源下生长最差,生物质质量
69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图 1  6种白色 LED复合光谱下的微藻的生长曲线
Fig􀆰 1  Growth curves of microalgae under different LED
注:柱形图上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 05)
图 2  4种微藻在不同光源下对数生长期的比生长速率
Fig􀆰 2  Growth rates of microalgae under different LED
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为 2􀆰 30 g / L 和 0􀆰 13
g / (L·d),说明光质是集胞藻生长的最大限制因素,
红光能够促进集胞藻生长。 随着光强的增大,集胞
藻的比生长速率有所下降,说明集胞藻适合在光强
较小的光源下生长。
钝顶螺旋藻在不同光源下的比生长速率差异
极显著(p<0􀆰 05)。 其在 1 号光源下的生物质质量
浓度和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2􀆰 23 g / L 和 0􀆰 14
g / (L·d),都高于 2 号光源下的结果(1􀆰 65 g / L 和
0􀆰 10 g / (L·d))。 这与徐明芳等[9]得到的实验结果
一致,说明钝顶螺旋藻在红光下生长较好。 随着光
强的增大,钝顶螺旋藻在 4 号光源下达到最大生物
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 ( 5􀆰 05 g / L 和 0􀆰 33
g / (L·d)),随着光强继续的增大,生物质质量浓度
和比生长速率却有所下降,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
因:已经达到钝顶螺旋藻的最大饱和光强,随着光
强增大,生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下降[22];光
质对钝顶螺旋藻的影响大于光强的影响[23]。
布朗葡萄藻的生长情况与光强的大小有一定的
相关性。 在光强较小的前 3个光源下生长变化不明
显,培养 21 d后其生物质质量浓度仍然很低,分别为
0􀆰 13、0􀆰 13和 0􀆰 17 g / L(图 1),随着光强的增大,其生
物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都增大,6号光源的生物
质质量浓度和比生长速率比 4号和 5号光源分别大
0􀆰 56 g / L、0􀆰 09 g / (L·d)和 0􀆰 37 g / L、0􀆰 03 g / (L·d)。
本文选择的 6种光源均未达到其饱和光强。
2􀆰 2  白色 LED复合光谱对 4种微藻叶绿素含量的
影响
    光是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不仅为植
物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能量,而且触发植物形态变
化、质体分化、新陈代谢等重要反应[24-25]。 植物色
素能够吸收光能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但是不同
植物色素吸收的波长不同[26]。 6 种白色 LED 复合
光谱对 4种微藻叶绿素(Chl)a、叶绿素 b 和总量的
影响见表 2。
79  第 1期 陈晓娣等:白色 LED复合光谱对 4种淡水微藻的影响
表 2  不同白色 LED复合光源对微藻单位水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LED on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microalgae
mg / L
光源
四尾栅藻
Chl⁃a Chl⁃b 总量
光源
集胞藻
Chl⁃a Chl⁃b 总量
1 2􀆰 63±0􀆰 33a 1􀆰 51±0􀆰 14a 4􀆰 13±0􀆰 19a 1 0􀆰 60±0􀆰 14b 0􀆰 92±0􀆰 20b 1􀆰 52±0􀆰 34b
2 4􀆰 14±0􀆰 20b 2􀆰 33±0􀆰 30ab 6􀆰 45±0􀆰 34b 2 0􀆰 34±0􀆰 09a 0􀆰 36±0􀆰 19a 0􀆰 71±0􀆰 28a
3 4􀆰 33±0􀆰 19b 2􀆰 98±1􀆰 32b 6􀆰 66±2􀆰 10b 3 0􀆰 56±0􀆰 08b 0􀆰 84±0􀆰 17b 1􀆰 40±0􀆰 11b
4 4􀆰 71±0􀆰 21b 3􀆰 27±0􀆰 87b 7􀆰 95±0􀆰 92b 4 0􀆰 68±0􀆰 13b 1􀆰 07±0􀆰 28b 1􀆰 74±0􀆰 41b
5 6􀆰 72±0􀆰 42c 3􀆰 57±0􀆰 51c 10􀆰 27±0􀆰 43c 5 0􀆰 69±0􀆰 06b 1􀆰 06±0􀆰 0􀆰 16b 1􀆰 52±0􀆰 56b
6 4􀆰 58±0􀆰 65b 2􀆰 68±0􀆰 36ab 7􀆰 24±0􀆰 42b 6 0􀆰 53±0􀆰 02b 0􀆰 78±0􀆰 03b 1􀆰 31±0􀆰 04ab
光源
钝顶螺旋藻
Chl⁃a Chl⁃b 总量
光源
布朗葡萄藻
Chl⁃a Chl⁃b 总量
1 4􀆰 27±0􀆰 82a 4􀆰 21±1􀆰 23ab 8􀆰 49±2􀆰 03a 1 0􀆰 96±0􀆰 22a 1􀆰 46±0􀆰 30a 2􀆰 42±0􀆰 51a
2 4􀆰 24±1􀆰 05a 3􀆰 95±1􀆰 03a 8􀆰 17±2􀆰 01a 2 1􀆰 38±0􀆰 36a 2􀆰 08±0􀆰 61a 3􀆰 46±0􀆰 97a
3 5􀆰 93±1􀆰 21bc 7􀆰 65±1􀆰 32c 13􀆰 54±2􀆰 52bc 3 1􀆰 35±0􀆰 30a 1􀆰 98±0􀆰 48a 3􀆰 32±0􀆰 78a
4 8􀆰 89±0􀆰 67d 6􀆰 96±0􀆰 23bc 15􀆰 81±0􀆰 78c 4 2􀆰 94±0􀆰 37b 3􀆰 81±0􀆰 62b 6􀆰 74±0􀆰 84b
5 7􀆰 24±0􀆰 75c 4􀆰 49±0􀆰 37ab 11􀆰 70±1􀆰 11b 5 3􀆰 39±0􀆰 42b 3􀆰 82±0􀆰 48b 7􀆰 20±0􀆰 89b
6 6􀆰 45±0􀆰 72c 7􀆰 09±0􀆰 61c 13􀆰 51±1􀆰 30bc 6 4􀆰 62±0􀆰 47c 4􀆰 51±0􀆰 16b 9􀆰 11±0􀆰 44c
      注:同列数据肩标的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 05)。
    由表 2 可知:单位水体内不同白色 LED复合光
谱下的 4种微藻的叶绿素 a、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不
同。 四尾栅藻在 5号光源下的叶绿素量最高(10􀆰 27
mg / L);钝顶螺旋藻在 4 号光源下叶绿素量最高
(15􀆰 81 mg / L);布朗葡萄藻在 6 号光源下叶绿素量
最高(9􀆰 11 mg / L);而集胞藻在各个光源下的叶绿
素量都较低。 因为集胞藻的个体较小(3 ~ 5 μm),
镜检不能判断是否破碎,研磨的时候可能破碎率偏
低,从而造成叶绿素量较低,不能够完全反映其真
实的叶绿素量。 故集胞藻的叶绿素含量本文不再
讨论,需要用别的检测方法,如流式细胞术等[27]确
定破碎率。
与生长速率相对应,布朗葡萄藻单位水体内的
叶绿素含量在所选用光强范围内,一直随着入射光
强的增大保持上升趋势。 四尾栅藻和钝顶螺旋藻
在入射光强小于饱和光强时,叶绿素含量随着光强
的增大而增多,四尾栅藻在 6 号光源下叶绿素含量
开始下降,钝顶螺旋藻的叶绿素含量从 5 号光源开
始下降。 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低—
高—低的趋势,这种现象与欧阳峥嵘等[28]和严美姣
等[29]的报道结果一致。 欧阳峥嵘等[28]分析,这是
因为藻类对光照强度有一个饱和点,低于光饱和
点,随着光强的增加,藻类的光合速率加快;超过光
饱和点,藻类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甚至减弱、停
止。 布朗葡萄藻的叶绿素量在所选用光强范围内
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可能是因为所选的 6 种光源均
未达到其饱和光强。 单位水体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与藻类密度或生物量的变化紧密相关:在不同的白
色 LED复合光谱下,3 种微藻的叶绿素量与其生长
速率成正比,生长速率越快,叶绿素含量越高。 刘
青等[30]也报道了相似的结果。
由于单位水体内微藻的叶绿素含量受微藻密
度影响,因此将之换算成单位生物量的微藻的叶绿
素含量,见图 3,由此反映单位质量藻体的叶绿素
量。 布朗葡萄藻的单位藻细胞干质量的叶绿素含
量最高,而钝顶螺旋藻含量最低。 除了钝顶螺旋
藻,其他 2 种藻在 2 号光源下的叶绿素含量高于 1
号光源,这可能是因为 2 号光源中蓝光的比例大于
1 号光源,而在蓝光下,叶绿素的吸收比例较
大[30-32]。 之后随着光强的增大,布朗葡萄藻单位生
89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图 3  不同光源下微藻的叶绿素总量
Fig􀆰 3  Chlorophyll content of microalgae under different LEDs􀆰 The error bars represen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triplicate samples􀆰
物量的叶绿素含量反而降低,其他 2 种微藻的叶绿
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这是因为光强对于微藻光合
活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藻胆体捕光色素的合
成及其构成比例来实现的。 曾文炉等[31]发现耐强
光的盐泽螺旋藻品系 3F,在强光下其叶绿素和藻胆
蛋白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胡萝卜素和 β 胡萝卜素含
量也有所降低。 对比在 1号和 2号光源下 3种微藻
的叶绿素量可以发现:四尾栅藻和布朗葡萄藻在红
蓝比为 3􀆰 4时,单位藻细胞干质量的叶绿素量较高,
说明叶绿素的合成受到蓝光的促进,在红光下合成
较少[30-32]。 而却在红蓝比为 11􀆰 7 的 1 号光源下钝
顶螺旋藻的叶绿素量较高,与徐明芳等[9]研究结果
一致。 这可能是因为螺旋藻光合色素的吸收区主
要在红光区,光合效率较高,产生的光合产物多。
而 Miguel等[33]对红光促进螺旋藻生长作用的机制
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红光环境下,螺旋藻细胞中的
藻蓝叶黄素量下降而 β 胡萝卜素上升,后者可以吸
收 300~500 nm 的光波,从而有助于保护叶绿素 a
在高光强下免受氧化;而在弱光照条件下,β 胡萝
卜素则主要发挥其作为辅助色素的功效,专职于捕
获光能并将其有效地传递给叶绿素 a。
3  结论
四尾栅藻、集胞藻和钝顶螺旋藻能够利用所选
的 6种白色 LED复合光谱生长,而布朗葡萄藻只能
利用 4、5和 6号光源生长,其他光源下基本不生长。
不同的光谱对微藻的生物量、比生长速率以及叶绿
素含量的影响也不相同:四尾栅藻和钝顶螺旋藻的
生物量和比生长速率在未达到饱和光强前,随着光
强的增大而增大;超过饱和光强后,随着光强的增
大,比生长速率降低。 布朗葡萄藻对光强很敏感,
只能利用光强较大的光源生长,所测试 6 种光源均
未达到其饱和光强。 集胞藻在弱光下比生长速率
较大,生物量积累较多。 4 种微藻对光强大小的需
求顺序为布朗葡萄藻、四尾栅藻、钝顶螺旋藻和集
胞藻。 在光强较小的情况下,光质的红蓝比对四尾
栅藻和布朗葡萄藻的生长没有影响,而红光能够促
进集胞藻和钝顶螺旋藻生长。
四尾栅藻、钝顶螺旋藻和布朗葡萄藻单位水体
的叶绿素含量与它们的生长速率趋势一致:对光照
强度有一个饱和点,低于光饱和点,随着光强的增
加,叶绿素含量增加;超过光饱和点,叶绿素含量有
所下降。 布朗葡萄藻单位藻细胞干质量下的叶绿
素含量最高,而钝顶螺旋藻的叶绿素含量最低。 四
尾栅藻和布朗葡萄藻在 2号光源下的叶绿素含量高
于 1号光源,是因为其光合色素受到蓝色光的促进,
在红蓝比低的光源下叶绿素吸收比例较高;而钝顶
螺旋藻的叶绿素含量在红光下较高,是因为螺旋藻
光合色素的吸收区主要在红光区,光合效率较高,
产生的光合产物多。
参考文献:
[ 1 ]   高春芳,余世实,吴庆余.微藻生物柴油的发展[ J] .生物学通
报,2011,46(6):1⁃5.
[ 2 ]   邹树平,吴玉龙,杨明德,等.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J] .水产科
学,2007,26(3):179⁃181.
[ 3 ]   胡洪营,李鑫,于茵,等.藻类生物质能源[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1.
[ 4 ]   Hsieh C, Wu W. A novel photobioreactor with transparent
rectangular chambers for cultivation of microalgae [ J] . Biochem
Eng J,2009,46(3):300⁃305.
[ 5 ]   Mata T M,Martins A N A,Caetano N S.Microalgae for biodiesel
99  第 1期 陈晓娣等:白色 LED复合光谱对 4种淡水微藻的影响
production and other applications: a review [ J] . Renew Sustain
Energy Rev,2010,14(1):217⁃232.
[ 6 ]   苗洪利,周晓光,刘逢学,等. LED 光谱对纤细角毛藻和亚心
形扁藻生长的影响[J] .光学学报,2010,30(4):1101⁃1105.
[ 7 ]   Fu W, Gudmundsson O, Feist A M, et al. Maximizing biomass
productivity and cell density of Chlorella vulgaris by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based photobioreactor[ J] . J Biotechnol,2012,161
(3):242⁃249.
[ 8 ]   毛安君,王晶,林学政,等.光谱对小球藻和等鞭金藻生长的
影响[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5):991⁃994.
[ 9 ]   徐明芳,李贻玲.钝顶螺旋藻在 LED 光电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中的培养研究[J] .海洋科学,2001,25(2):42⁃45.
[10]   苗洪利,孙丽娜,田庆震,等. LED 单色光谱及复合光谱对赤
潮优势种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作用[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1,41(10):107⁃110.
[11]   闫新房,丁林波,丁义,等. LED 光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
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42⁃45.
[12]   Fu W, Gudmundsson O, Paglia G, et al. Enhancement of
carotenoid biosynthesis in the green microalga Dunaliella salina
with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J] .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3,97(6):2395⁃2403.
[13]   Lamb J J,Eaton⁃Rye J J,Hohmann⁃Marriott M F.An LED⁃based
fluorometer for chlorophyll quantification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the field[J] .Photosyn Res,2012,114(1):59⁃68.
[14]   Chen Y, Lee M. Double⁃power double⁃heterostructure light⁃
emitting diodes in microalgae, Spirulina platensis and
Nannochloropsis oculata,culture[J] .J Marine Sci Technol,2012,
20(2):233⁃236.
[15]   刘春朝,刘瑞,王锋.微藻培养过程的光特性研究进展[ J] .生
物加工过程,2011,9(6):69⁃76.
[16]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8⁃63.
[17]   Stanier R Y, Kunisawa R, Mandel M, et al.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unicellular blue⁃green algae (Order chroococcales)
[J] .Bacteriol Rev,1971,35(2):171⁃205.
[18]   Aiba S,Ogawa T.Assessment of growth yield of a blue⁃green alga:
Spirulina platensis,in axenic and continuous culture[J] .J General
Microbiol,1977,102:179⁃182.
[19]   Leduy A, Therien N. Cultivation of Spirulina maxima in an
annular photo⁃chemical reactor [ J] . Can J Chem Eng,1979,57
(4):489⁃495.
[2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
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1]   Arnon D I. Copper enzymes in isolated chloroplasts⁃
polyphenoloxidase in beta⁃vulgaris [ J] . Plant Physiol, 1949, 24
(1):1⁃15.
[22]   汪世中.优化钝顶螺旋藻生物量生长条件的研究[ J] .郑州轻
工业学院学报,1992,7(1):47⁃51.
[23]   张爱琴,姜泉,谢小军,等.不同光质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放
氧放氢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4):23⁃26.
[24]   顾雪松,陈章良,朱玉贤.光敏色素与光调控[ J] .植物学报,
1997,39(7):675⁃681.
[25]   王铭,李涛,李爱芬,等.光照、温度和 pH 对雨生红球藻光合
特性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2009,33(3):400⁃405.
[26]   褚四敏,陈敏洁,贾文姝,等.光质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J] .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65⁃666.
[27]   于洋,孔繁翔,王美林,等.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铜对藻细
胞膜完整性及脂酶活性的影响[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12(5):706⁃709.
[28]   欧阳峥嵘,温小斌,耿亚红,等.光照强度、温度、pH、盐度对小
球藻(Chlorella)光合作用的影响[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10,
28(1):49⁃55.
[29]   严美姣,王银东,胡贤江.光照对小球藻、斜生栅藻生长速率
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 23):
27⁃29.
[30]   刘青,张晓芳,李太武,等.光照对 4 种单胞藻生长速率、叶绿
素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21
(1):25⁃30.
[31]   曾文炉,丛威,蔡昭铃,等.螺旋藻的营养方式及光合作用影
响因素[J] .植物学通报,2002,19(1):70⁃77.
[32]   王伟.光质对中华盒形藻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J] .武汉植
物学研究,1999,17(3):197⁃200.
[33]   Miguel O,Eirik O D.Effects of light intensity and quality on the
growth rate and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 of Spirulina
platensis[J] .J Appl Phycol,1990,2:97⁃104.
(责任编辑  荀志金)
001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