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vances in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marine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biologic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全 文 :第24卷 第9期
2012年9月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Vol. 24, No. 9
Sep., 2012
文章编号:1004-0374(2012)09-1062-08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张立斌,杨红生*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
摘 要: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生境、生态系统以及生物资源的衰退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以生
态修复的原理为基础,综述了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关键设施、关键技术、监测与效果评价以及
综合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海洋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
国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境修复;生物资源养护;修复设施;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X171;Q178.53  文献标志码:A
Advances in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marine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biologic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ZHANG Li-Bin YANG Hong-Sheng*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The declines of marine habitats, ecosystems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are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the international progresses in key
facilities, techniques, monitoring and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arine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biologic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are summarized. The hot topics and research concentrations of
marine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biologic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are prospected. This paper also aims to supply
references for marine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biologic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habitat restoration; biologic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facilities; restoration techniques
收稿日期:2011-09-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6134);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3B02,2011BAD13B05)
*通信作者:E-mail: hshyang@qdio.ac.cn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活动产生的陆源污染物的
无序排放、海洋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有机污染未能
得到有效控制、渔业资源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大、超
容量海水养殖活动及其自身污染的加剧等原因,海
洋生物资源和水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域生态荒
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珍贵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
衰退,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据 FAO统计,
全球过度开发、枯竭和正在修复的渔业资源量从
1974年的 10%上升到 2008年的 32%,其中 28%
的渔业资源存在过渡捕捞现象,3%渔业资源已经
枯竭,且仅有 1%的渔业资源正在修复中 [1]。另据
联合国统计报道,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海岸生态系统
面临严重退化的危险,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生
境、生态系统以及生物资源的衰退已经引起了全球
的高度重视 [2]。
国际生态恢复学会 (the 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ernational)认为,生态恢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一个协助恢复已经退化、受损或破坏
的生态系统并使其保持健康的过程,即重建该系统
受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及其有关的生物、物理和化
学特征 [3]。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包含多个层面,涉
及生物、物理、化学、经济、文化等多个学科,是
一个系统的“生态 -经济 -社会”过程 [4]。生态恢
复的主要目标是按规划设计要求建立一个具有较高
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性生态系统 [5]。生境修复和生物
张立斌,等: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第9期 1063
资源养护是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两个途径。生境
修复 (habitat restoration)是指采取有效措施,对受
损的生境进行恢复与重建,使恶化状态得到改善的
过程;生物资源养护 (biologic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是指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自然或人工途径对受损的
某种或多种生物资源进行恢复和重建,使恶化状态
得到改善的过程。
1 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1.1 基本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
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
性、抗逆性、生产力与可持续、先锋群落与顶级群
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群落演替规律,不同干扰条
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
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等。
对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而言,生态系
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在原位经过自然的生态
过程,因此,事实上各生态学原理均可应用于生
态恢复的实践中 [6]。生态系统修复涉及的基本原
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种群密
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生态适应性理论、生态
位原理、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
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等。其中,干扰与演替原理、
功能群构建原理是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中的
重要原理。
1.2 基本过程
修复行为实质上是对生态系统的一次新的干
扰,很难保证所有修复行为均对目标系统的修复起
到正效应。要想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需要有科学
的理论框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
可行性论证 [4]。
Zedler[6]以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例,将生态
恢复的整个过程划分为 5个不同的阶段,即目标设
定—开发概念模型、恢复区域的选址优化、原地非
生物环境的操控、原地生物区系的操控、生态系统
维护等。
Clewell等 [5]将生态恢复的过程分为修复计划
准备、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修复计划制定论证、
修复行动实施、修复后评估和管理等 5个阶段,并
指出了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的 51条指导原则。
2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
2.1 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 (artificial reef)是人为放置在海底的
一个或多个自然或者人工构造物,它能够改变与海
洋生物资源有关的物理、生物及社会经济过程 [7],
并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
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
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8]。
用于建造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很多 [9],礁体材
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礁体的结构特征和礁区生物的增
养殖效果。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人工鱼礁使用的
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废弃材料和人造材料等 3大
类 [10-11]。
礁体设计对人工鱼礁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主
要包括礁体材料、重量、形状、几何尺寸、内部结
构等因素 [12-13]。礁体的材料、重量、尺寸、结构复
杂性、表面粗糙度等应根据规划要求与生物因素和
水动力学特征相适应 [14-18]。根据投放的不同目的和
用途,人工鱼礁可以分为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
和游钓型鱼礁等 3种 [19]。
2.2 增殖礁及增养殖设施
根据增殖对象生物不同,人工鱼礁可分为藻礁、
鲍礁、参礁等,而增殖海参、鲍等海珍品的礁体可
统称为海珍品增殖礁,又称海珍礁 [20],。
由于礁体可以保护刺参、鲍等海珍品免受敌害
侵扰 [21],并可为增殖海珍品提供食物来源和遮蔽
场所 [22-24],因此,海珍礁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海珍品
增养殖中 [25]。在我国,很多种材料被用作刺参的人
工附着基或礁体,例如石块 [22-23, 26-27]、瓦片 [24-25, 28]、
混凝土构件 [24, 29- 30]、扇贝养殖笼 [31]、编织布 [32]、
塑料构件 [31],甚至柞木枝 [33]等。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近岸泥沙质海湾、离
岸开放海域和静水围堰等增养殖生境的受损现状和
刺参、鲍等海珍品的生态习性,发明了适用于近岸
海湾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 [34-35]、贝类
排粪物再利用装置 [36],适用于离岸开放海域的大型
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施 [37]、“海龙 I型”底播
式海水增养殖设施 [38],以及适用于围堰的多层板式
立体海珍礁 [39-40]: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对不同类别
生境的有效修复和高效生态增养殖,为海洋生境修
复与海水增养殖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了装备支
撑。
生命科学 第24卷1064
3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3.1 海洋生境修复与改良技术
3.1.1 海草床修复技术
海草是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海和河
口水域。海草床对海域生境的修复和改良具有重要
的生态作用,海草群落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者,具
有高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还可起到稳定底泥沉积
物、改善水体透明度及净化海水的作用;同时,海
草还是许多海洋动物重要的产卵场、栖息地、隐蔽
场所及直接的食物来源,在全球 C、N、P循环中
具有重要作用 [41-43]。
据《世界海草地图集》显示,1993年到 2003年,
全世界已经有约 26 000 km2的海草床消失,达到总
数的15% [44]。海草床的衰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海草床恢复方法的研究工作。海
草床的恢复主要依靠海草的种子或者构件 (根状
茎 )[45],主要的方法有生境恢复法、种子法和移植法。
生境恢复法投入少、代价低,但周期长。移植法恢
复大叶藻海草床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46],主要有草皮
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草块法成活率高,但对原
海草床有破坏作用; 根状茎法节约种源,但固定困
难。应用种子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恢
复海草床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种子法破坏小,但
种子难收集、易丧失、萌发率低 [47]。
3.1.2 牡蛎礁修复技术
牡蛎礁 (oyster reef)指目前正在生长及挽近刚
停止生长的、裸露于河口洼地中的牡蛎壳堆积体 [48]。
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促进渔业生产、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49-55]。
美国切萨皮克湾 (Chesapeake Bay)由于人类活
动的影响而引起了生境的退化 (富营养化和大叶藻
藻床的破坏 )及生物资源的衰退 (美洲牡蛎数量大
为减少 )。近年来,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 (Virginia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的科学家实施了牡蛎礁
恢复计划,对礁体生物学、群落发生和营养动态进
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恢复情况进行了追踪 [56] ,如
Harding [57] 研究了恢复的牡蛎礁区域浮游动物群落
丰度和组成的水平分布和时间变化,作为切萨皮克
湾牡蛎礁恢复进展的潜在标准。该系列研究对当地
牡蛎礁的成功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牡蛎礁的修复
主要通过结合防浪堤设置专用礁体以及利用牡蛎壳
礁体两种方式实现 [56]。
3.1.3 珊瑚礁修复技术
珊瑚礁 (coral 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
种结构,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
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
瑚礁被称作“热带海洋森林”,其生态系统具有很
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为许多
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
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
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58]。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海水消耗、过
度捕捞、海水污染等原因,导致珊瑚礁的衰退现象
严重。世界珊瑚礁现状调查显示,全世界 19%的
珊瑚礁已经消失,15%的珊瑚礁在 10~20年内将有
消失的危险,20%的珊瑚礁在 20~40年内将面临消
失 [59]。
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有性生殖法
(sexual reproduction)、珊瑚移植法 (transplantation)、
底质改良法等。有性生殖法是通过自然产卵产生的
珊瑚幼虫来培育珊瑚幼体,再将幼体进行移植 [58];
珊瑚移植是把珊瑚整体或者部分移植到退化区域,
以改善退化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修
复珊瑚礁的主要手段 [58, 60-62];底质改良是通过稳固
底质或在底质中增加化学物质,以吸引珊瑚幼虫的
附着和珊瑚的生长 [63]。
3.1.4 人工鱼礁构建技术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特征研究可以为人工鱼礁的
选址和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人工鱼礁水
动力学性能需要首先研究人工鱼礁受水流作用时受
力的情况和人工鱼礁内部及其周围流场的实际分布
情况,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和数
值模拟等 [64]。黑木敏郎 [65]与中村充 [66]在回流水槽
中,观察和测定了圆筒形、四角形鱼礁模型周围水
流的变化。Fujihara等 [67]运用数值计算法对设置鱼
礁后的定常层流水域的流场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
鱼礁流场的上升流范围及分布特点。国外学者的研
究表明:在鱼礁的阻流作用下,鱼礁下游的流场根
据紊动程度可分为 3个区域:紊流区、过渡区和未
受扰动区。通透性礁体和非通透性礁体所产生的紊
流区长度比和高度比均不同,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
小于 1,长度比小于 4,而非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
一般要大于 1而略小于 2,而长度比小于 14[7]。
合理的选址是人工鱼礁规划设计的基础。人工
鱼礁投放区域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其功能能否正
张立斌,等: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第9期 1065
常发挥,投放区域不当会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损失,
并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李文涛等 [68]认为
人工鱼礁的选址涉及地质科学、海洋科学、气象科
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虑海洋
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其中国家
的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海底底质类型、水深、水流等
因素在人工鱼礁的选址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王飞
等 [69] 根据水深、底质类型、地形坡度、生物密度、
平均流速、离岸距离等影响人工鱼礁选址的因素,
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建立
了舟山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式。
Tian [70]对台湾省老鼠屿沿岸海区的五个预选礁区进
行了综合性的选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海底地形、
地貌、底质特性以及海况,调查中使用了回声测深
仪、旁扫声纳、重力岩心提取器、地质测试仪、
GPS、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和 ROV(水下机
器人 )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3.2 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3.2.1 人工增殖放流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优化水生生物群落
结构、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是通过
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类等各类渔业生物
的苗种来达到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资源
量的一种方法 [71-72]。19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对
红点鲑进行了移植孵化实验,后来又将一种溯河性
鲱鱼从北美大西洋沿岸移植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
了有价值的自然种群。挪威、英国、丹麦和芬兰也
先后进行了鳕鱼和鲆鲽类的资源增殖工作。日本于
20世纪 60年代提出“栽培渔业”概念,并在濑户
内海进行了对虾、真鲷、梭子蟹和盘鲍的放流增殖
工作,至 2002年,日本放流水产苗种已达 83种。
长距离洄游的大麻哈鱼类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
最有成效的增殖种类,前苏联、日本、美国和加拿
大等国先后进行了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放流数量
每年高达 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 20%[73]。目前世
界上有 94个国家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其中 64个
国家开展了海洋增殖放流工作 [74]。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工作起步较晚,自 20
世纪 70年代中后期开展对虾增殖放流以来,已经
开展了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
梭鱼、真鲷、黑鲷、大黄鱼、牙鲆、黄盖鲽、六线鱼、
许氏平鲉等游泳生物以及虾夷扇贝、魁蚶、海参以
及盘鲍等底栖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其中中国对虾的
增殖和移植、海蜇的增殖、虾夷扇贝的底播移植等
工作已初具生产规模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75-76];但在
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投
入相对不足、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缺乏规范的增殖
放流技术规程等问题。农业部下发了《全国水生生
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 (2011—2015年 )》,规范和细
化了各海域增殖放流任务,提出了渤、黄、东海及
南海具体适宜增殖放流的种类,对 45种经济物种
的适宜放流海域进行了规划。
3.2.2 多营养层次综合增养殖技术
多营养级的综合养殖模式 (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IMTA)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健康、可持
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理念。对于资源稳定、守恒的系
统,营养物质的再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
程,由不同营养级生物,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
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
中,系统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体中的废物成为另一
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因此,这种方式能充分利
用输入到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可以把营
养损耗及潜在的经济损耗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具
有较高的容纳量和经济产出 [77]。
近年来,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浅海筏式、
底播和岛屿的不同特点和增养殖对象的生态特征,
研发了筏式贝 -藻 -参综合养殖、藻 -鲍 -参生态
底播增养殖和离岸岛屿生态增养殖等多营养层次的
综合增养殖新技术。
3.3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
海洋牧场 (ocean ranching)是一个新型的增养
殖渔业系统,即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
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
法,将生物种苗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
海,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和微量投饵育成,并采用
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科学
管理,使其资源量持续增长,有计划且高效率地进
行渔获。建设海洋牧场需要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
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
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
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 [78-81]。
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在 1971年提出。
1978-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
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
日本黑潮牧场 [82]。韩国于 1994-1996年进行了海洋
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 1998年开始实施“海
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
形成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
生命科学 第24卷1066
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 [80] 。美国于 1968
年提出建造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
年在加利福尼亚建立起海洋牧场,利用自然苗床,
培育大型藻类,效益显著 [79]。我国在 20世纪 80年
代曾提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设想,90年代又有学
者对南海水域发展海洋牧场提出建议,并对南海水
域进行了多项综合和专项调查,为开发建设海洋牧
场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技术储备。目前中国海洋牧场
的开发还仅限于投放人工渔礁和人工放流,并且由
于规模较小,形成的鱼礁渔场对沿岸渔业的影响甚
微 [80-81]。
4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评价
4.1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系统的监测
生态系统的监测是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
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信息的收集是决定恢
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确
定修复工程是否向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制定监测
实施标准和规程对于复杂的监测活动十分必要,如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区域海带修复计划中制定了海带
恢复和监测规程,规程为参与潜水的志愿者列出了
详细注意事项,以保证监测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56];
全球海草监测计划 (SeagrassNet)也制定了有关海草
恢复的监测规程、野外取样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
科学监测手册等。
监测主要分修复前监测和修复的长期监测。通
过修复前监测,可以了解生境和生物资源的受损程
度,确定现存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有助于确定恢复
的目标和恢复方式 [56]。修复的长期监测是自修复计
划正式实施以后对修复的全过程进行的监测,通过
长期的系统监测可以对比修复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
点,便于准确确定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变动过
程及变动方向 [83]。
4.2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
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作用下,恢复的目标和效果
可能会偏离既定的恢复轨道,因此,对海洋生境修
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当
前对恢复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参数特征的变异
性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
源养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技术手段也相对复杂 [56]。
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对比法
(direct comparison)、属性分析法 (attribute analysis)
和轨道分析法 (trajectory analysis)。评价生态修复效
果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直接对比法,即对比恢复的
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参数,包括生物和
非生物环境参数;属性分析法是将恢复的生态系统
的属性转化为定量和半定量的数据,以确定生态系
统中各属性要素的恢复程度;轨道分析法是一种正
处于研究过程中但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方法,该方法
通过定期收集恢复数据并绘制成趋势图,以确定恢
复的趋势是否沿预定的恢复轨道进行 [3] 。
恢复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较为复杂。从生态
学角度,恢复的生态系统应包含充足的生物和非生
物资源,其能够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维持自身
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正常运转,且具备能够应对正常
环境压力和干扰的抗性 [3]。
国内外在采用系统模型评价修复效果方面的研
究取得了一定进展。Madon等 [84]提出了用于规划
湿地恢复的生物能量学模型 (bioenergetics models),
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生长情
况,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河口
湿地系统恢复过程中鲑鱼幼鱼的生长情况 [85]。
Pickering等 [86]运用成本效果分析 (CEA)、成本效
益分析 (CBA)和条件价值评估 (CVM)等方法从生
态学角度评价了人工鱼礁修复近海生态系统的潜力。
Pitcher等 [87]采用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技术 (ECOSP-
ACE)预测了香港禁捕保护区内人工鱼礁的资源和
渔业的效益。
5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综合管理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是海域管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了
解以及对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研究。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应该从规划开
始,一直持续到修复效果达到预定目标。管理的目
标是保障修复行动和修复效果的有效性。
近年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 (ecosystem-based
anagement, EBM)理念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基于
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资源环境管理方
式,其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 [88],
该理念强调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
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89]。适应性管理 (adaptive
management)是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中强调的
另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承认恢复计划指定过程中
无法预测某些不确定发生的事件,管理的目标是解
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确定事件。该模式涉及
附加恢复计划的实施,恢复系统中部分区域的实验
张立斌,等: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第9期 1067
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并行研究计划实施、评估
整个过程有效性的实施等。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广泛
应用于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实践中 [56]。
6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展望
海洋生境的退化与生物资源的衰退引起了国内
外的高度重视,在典型生境的修复、关键物种的保
护、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修复的综合管理等方
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的
持续恶化与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生态高效型设
施设备、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监测评
价与管理模型、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
践工作相对较少,也是制约海洋生境与生物资源持
续利用的关键因素,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
重点和热点。
6.1 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是开展生态系统
恢复计划的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演替规律、功
能群结构与功能、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
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
指标体系依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6.2 生态高效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设备
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的研发是生境修复与生物
资源养护工作的基础。该领域未来工作的热点将主
要集中在生态高效型人工鱼礁、藻礁与海珍品增殖
礁的研发,资源与环境远程监测设施设备的研制,
水下摄像与测量仪器的研制等方面。
6.3 环境友好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是实现预期修复
效果的核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生境修复与
生物资源养护关键物种的筛选与功能群构建技术、
碳汇渔业新技术、海洋牧场构建技术、智能型远程
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
6.4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监测、评价与管
理模型
监测、评价与管理是修复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
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监测、评价与管理的
智能一体化系统,监测、评价与管理的动态模型等
方面。
6.5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标准与规范
标准与规范是修复行动有效实施的保障。针对
修复计划的不同阶段,制定涵盖海洋生境修复与资
源养护设施、技术、监测、评价、管理等相关的标
准和规范,可实现对修复行动的科学指导,充分保
障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这也必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研
究的重点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FAO.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10
[M]. Rome: FAO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Department,
2010: 8
[2] Seaman W. Artificial habitats and the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marine ecosystems and fisheries. Hydrobiologia,
2007, 580: 143-55
[3] 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 Policy Working Group. The SER international primer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 Tucson: 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ternational, 2004: 3
[4] 晁敏, 沈新强. 水域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技术的研究进
展 [C]. 北京: 2003水产科技论坛, 2003: 192-202
[5] Clewell A, Rieger J, Munro J. 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e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M]. [S.l.]:
Publications Working Group, 2000: 11
[6] Zedler JB. Ecological restoration: guidance from theory.
San Francisco Estuary Watershed Sci, 2005, 3(2): 1-31
[7] Seaman W. Artificial reef evalu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natural marine habitats [M].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0: 5-6
[8] 陶峰, 贾晓平, 陈丕茂, 等. 人工鱼礁礁体设计的研究进
展. 南方水产, 2008, 4(3): 64-9
[9] Baine M. Artificial reefs: a review of their desig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Ocean Coast
Manag, 2001, 44(3-4): 241-59
[10] 陈应华. 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
[D]. 广州: 暨南大学, 2009
[11] 赵海涛, 张亦飞, 郝春玲, 等. 人工鱼礁的投放区选址和
礁体设计. 海洋学研究, 2006, 24(4): 69-72
[12] Bohnsack JA , Sutherland DL. Artificial reef research: A
review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priorities. Bull
Mar Sci, 1985, 37: 11-39
[13] Kim CG, Lee JW, Park JS. Artificial reef designs for
Korean coastal aters. Bull Mar Sci, 1994, 55: 858-66
[14] Bohnsack JA. Are high densities of fishes at artificial reefs
the result of habitat limitation or behavioral preference?
Bull Mar Sci, 1989, 44: 631-45
[15] Beets J, Hixon MA. Distribution, persistence, and growth
of groupers (Pisces: Serranidae) on artificial and natural
patch reefs in the virgin islands. Bull Mari Sci, 1994, 55:
470-83
[16] Anderson TW, DeMartini EE, Roberts D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bitat structure, body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fishes at a temperate artificial reef. Bull
Mar Sci, 1989, 44: 681-97
[17] Connell SD, Jones GP. The influence of habitat complexity
on postrecruitment processes in a temperate reef fish
population. J Exp Mar Biol Ecol, 1991, 151(2): 271-94
[18] Sherman RL, Gilliam DS, Spieler RE. Artificial reef
design: void space, complexity, and attractants. ICES J
Mar Sci, 2002, 59(suppl): S196-S200
生命科学 第24卷1068
[19] 于广成, 张杰东, 王波. 人工鱼礁在我国开发建设的现
状及发展战略. 齐鲁渔业, 2006, 23(1): 38-41
[20] 张立斌. 几种典型海域生境增养殖设施研制与应用[D].
青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21] Ambrose RF, Anderson TW. Influence of an artificial reef
on the surrounding infaunal community. Mar Biol, 1990,
107(1): 41-52
[22] Chen J. Pres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sea cucumber
industry in China. FAO Fisheries Technical Paper, 2004:
26
[23] 陈亚琴.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 J Aquacul, 2007, 28(4): 19-
20
[24] 秦传新, 董双林, 牛宇峰, 等. 不同类型附着基对刺参生
长和存活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9, 39(3): 392-
6
[25] Chen J. Overview of sea cucumber farming and sea
ranching practices in China. SPC Beche-de-mer Inform
Bull, 2003, 18: 18-23
[26] 孙德禹, 陈爱国. 浅海底播投石增养殖刺参技术开发.
齐鲁渔业, 2006, (7): 3-4
[27] 李吉强, 郝小星, 高伟, 等. 虾池垒石养殖刺参技术. 科
学养鱼, 2004, 26(4): 33
[28] 王义民, 张少华, 张秀丽, 等. 可移动式轻便隐蔽物在池
塘养参中的应用研究. 齐鲁渔业, 2004, 21(7): 9-10
[29] 孙振兴. 刺参养殖技术之三:池塘刺参养殖若干技术问
题的探讨. 中国水产, 2004, (5): 56-8
[30] 赵中堂. 我国沿海海上人工鱼礁参礁的现状及其管理
问题. 海洋通报, 1995, 14(4): 79-84
[31] 李鲁晶, 霍峻. 刺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技术开发. 中国
水产, 2007, (8): 32-3,35
[32] 林培振 . 池塘编织布造礁海参养殖技术 . 中国水产 ,
2007, (10): 49
[33] 杨化林, 单晓鸾. 巧造海参礁. 齐鲁渔业, 2007, 24(4): 29
[34] 杨红生, 张立斌, 张涛, 等. 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
增养殖海珍礁及其增养殖方法. 中国, ZL200910017420.
X [P]. 2011年5月11日.
[35] 杨红生, 张立斌, 曲光伟, 等. 一种牡蛎壳海珍礁的配套
制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中国, ZL201010113501.2 [P].
2011年5月11日
[36] 杨红生, 周毅, 刘鹰, 等. 一种浅海贝类排粪物再利用的
养殖装置. 中国, ZL 200410020967.2 [P]. 2010年1月13

[37] 许强, 杨红生, 赵鹏, 等. 一种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
施及方法. 中国, ZL200910018386.8 [P]. 2011年2月9日
[38] 杨红生, 张立斌, 刘鹰, 等. 一种适用于泥沙底海域的底
播式海水养殖设施. 中国, ZL200710162550.3 [P]. 2010
年10月13日
[39] 张立斌, 许强, 杨红生,等. 一种适用于浅海近岸海域的
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 中国, ZL0810249530.4 [P]. 2010
年7月14日
[40] Zhang L, Yang H, Xu Q, et al. A new system for the
culture and stock enhancement of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in cofferdams. Aquacul
Res, 2010: DOI: 10.1111/j.1365-2109.2010.02735.x
[41] Hemminga MA, Duart CM. Seagrass ecol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3
[42] Duarte CM. The future of seagrass meadows. Environ
Conserv, 2002, 29(2): 192-206
[43] 韩秋影, 施平. 海草生态学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8,
28(11): 5561-70
[44] Green EP, Short FT. World atlas of seagrasses [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45] Balestri E, Piazzi L, Cinelli F. Survival and growth of
transplanted and natural seedlings of Posidonia oceanica
(L.) Delile in a damaged coastal area. J Exp Mar Biol
Ecol, 1998, 228(2): 209-25
[46] Calumpong HP, Fonseca MS. Seagrass transplantation and
other seagrass restoration methods [M]//Short FT, Coles
RG. Global seagrass research methods. Amsterdam,
Netherlands: Elsevier Science Bv, 2001: 425-43
[47] 李森, 范航清, 邱广龙, 等. 海草床恢复研究进展. 生态
学报, 2010, 30(9): 2443-53
[48] 耿秀山, 傅命佐, 徐孝诗, 等. 现代牡蛎礁发育与生态特
征及古环境意义. 中国科学B辑, 1991, (8): 867-75
[49] Breitburg D, Coen L, Luckenbach M, et al. Oyster reef
restoration: Convergence of harvest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J Shellfish Res, 2000, 19(1): 371-7
[50] 全为民, 沈新强, 罗民波,等. 河口地区牡蛎礁的生态功
能及恢复措施. 生态学杂志, 2006, 25(10): 1234-9
[51] Coen LD, Luckenbach MW. Developing success criteria
and goals for evaluating oyster reef restoration: Ecological
function or resource exploitation? Ecol Eng, 2000, 15(3-
4): 323-43
[52] Rodney WS, Paynter KT. Comparisons of macrofaunal
assemblages on restored and non-restored oyster reefs in
mesohaline regions of Chesapeake Bay in Maryland. J
Exp Mar Biol Ecol, 2006, 335(1): 39-51
[53] Soniat TM, Finelli CM, Ruiz JT. Vertical structure and
predator refuge mediate oyster reef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dynamics. J Exp Mar Biol Ecol, 2004, 310(2):
163-82
[54] Thomsen MS, McGlathery K. Effects of accumulations of
sediments and drift algae on recruitment of sessile
organisms associated with oyster reefs. J Exp Mar Biol
Ecol, 2006, 328(1): 22-34
[55] Walters K, Coen LD. A comparison of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analyzing community convergence between
natural and constructed oyster reefs. J Exp Mar Biol Ecol,
2006, 330(1): 81-95
[56] Borde AB, O’Rourke LK, Thom RM, et al. National
review of innovative and successful coastal habitat
restoration[M]. Washington: Battelle Marine Sciences
Laboratory, Sequim, 2004: 1-58
[57] Harding JM. Temporal variation and patchiness of
zooplankton around a restored oyster reef. Estuaries, 2001,
24(3): 453-66
[58] Omori M, Fujiwara S. Manual for restoration and reme-
diation of coral reefs [M]. Japan: Nature Conserv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2004: 1-84
[59] Wilkinson C. Status of coral reefs of the world[EB/OL].
Globle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 reef and rainfoced
centre, Townsville, Australia.(2008) www.gcrmn.org
[60] 李元超, 黄晖, 董志军, 等. 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8, 28(10): 5047-54
张立斌,等: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第9期 1069
[61] Ammar MSA. Coral reef restoration and artificial reef
management, future and economic. Open Environ Eng J,
2009, (2): 37-49
[62] Raymundo L. Mediation of growth by conspecific
neighbors and the effect of site in transplanted fragments
of the coral Porites attenuata Nemenzo in the central
Philippines. Coral Reefs, 2001, 20(3): 263-72
[63] Sabater MG, Yap HT. Growth and survival of coral
transplants with and without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f
CaCO3. J Exp Mar Biol Ecol, 2002, 272(2): 131-46
[64] 姜昭阳.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研究[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65] 黑木敏郎, 佐藤修, 尾崎晃. 鱼礁構造の物理学的研究I
[M]. 1964
[66] 中村充. 流環境から見ゐ人工礁漁场. 水産土木, 1979,
15(2): 5-12
[67] Fujihara M, Kawachi T, Oohashi G. Physical-biological
coupled modelling for artificially generated upwelling.
Mar Biol, 1997, (189): 69-79
[68] 李文涛, 张秀梅. 关于人工鱼礁礁址选择的探讨. 现代
渔业信息, 2003, 18(5): 3-6
[69] 王飞, 张硕, 丁天明. 舟山海域人工鱼礁选址基于AHP
的权重因子评价. 海洋学研究, 2008, 26(1): 65-71
[70] Tian W.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rtificial reef
sites:Lieu-Chu Yu offshore area [C]. 18th Conference on
Ocean Engineering, 1996: 878-88
[71] 刘莉莉, 万荣, 段媛媛, 等. 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
流及其渔业效益. 海洋湖沼通报, 2008, (4): 91-8
[72] 王晓梅, 张彬, 杨文波, 等.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效益的实
现分析. 中国渔业经济, 2010, 28(1): 82-90
[73] 尹增强, 章守宇. 对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问题的思考.
资源与环境, 2008, (3): 9-11
[74] 李继龙, 杨文波, 张彬, 等. 国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状况
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渔业经济, 2009, 27(3): 111-23
[75] 赵兴武. 大力发展增殖放流 努力建设现代渔业. 中国水
产, 2008, (4): 3-4
[76] 张澄茂, 叶泉土. 东吾洋中国对虾小规格仔虾种苗放流
技术及其增殖效果. 水产学报, 2000, 24(2): 134-9
[77] 方建光, 唐启升. 实施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构建海洋生
态安全屏障.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增刊): 5
[78] Salvanes AGV. Ocean Ranching [M]//John HS, Karl KT,
Steve AT. 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 Oxford:
Academic Press, 2001: 146-55
[79] 杨金龙, 吴晓郁, 石国峰, 等. 海洋牧场技术的研究现状
和发展趋势. 生态养殖, 2004, (5): 48-50
[80] 佘远安. 韩国、日本海洋牧场发展情况及我国开展此
项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中国水产, 2008, (3): 22-4
[81] 张国胜, 陈勇, 张沛东, 等. 中国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
义及可行性.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3, 18(2): 141-4
[82] 刘卓, 杨纪明. 日本海洋牧场(Marine Ranching)研究现
状及其进展. 现代渔业信息, 1995, 10(5): 14-8
[83] Zedler JB, Callaway JC. Evaluating the progress of
engineered tidal wetlands. Ecol Eng, 2000, 15(3-4): 211-
25
[84] Madon SP, Williams GD, West JM,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marsh access to growth of the California killifish,
Fundulus parvipinnis, evaluated through bioenergetics
modeling. Ecol Model, 2001, 136(2-3): 149-65
[85] Gray A, Simenstad CA, Bottom DL, et al. Contrast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juvenile salmon habitat in
recovering wetlands of the Salmon River estuary, Oregon,
USA. Restor Ecol, 2002, 10(3): 514-26
[86] Pickering H, Whitmarsh D, Jensen A. Artificial reefs as a
tool to aid rehabilitation of coastal ecosystems: Investigating
the potential. Mar Pollut Bull, 1999, 37(8-12): 505-14
[87] Pitcher TJ, Buchary EA, Hutton T. Forecasting the benefits
of no-take human-made reefs using spatial ecosystem
simulation. ICES J Mar Sci, 2002, 59: S17-S26
[88] Link JS. What does 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manage-
ment mean? Fisheries, 2002, 27(4): 18-21
[89] 褚晓琳.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管理研究. 资源科学,
2010, 32(4): 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