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3卷第 2期
2015年 3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3 No 2
Mar 2015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5 02 018
收稿日期:2014-01-1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11 2 06)
作者简介:冯玲然(1988—),女,河南南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学;余晓斌(联系人),教授,E⁃mail:xbyu@ jiangnan.edu.cn
普洱茶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对普洱茶感官
品质的影响
冯玲然,王 强,罗 玮,余晓斌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摘 要:普洱茶的渥堆发酵过程是以晒青毛茶的内含成分为基础,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及湿热作用下,发生一系
列化学变化,最终形成普洱茶独特的风味。 采用稀释涂布法,根据产酶微生物的特性,经过固体平板初筛和液体茶
汤培养基复筛,从普洱茶中分离得到若干株产酶菌株,并从中挑选优良菌株接种普洱茶固体发酵,考察其对普洱茶
感官品质的影响。 经分子生物学鉴定,D13 16 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相似度为 98 62%;GJ 02 为米根霉
(Rhizopus cryzae),相似度为 98 57%;XW 10 和 DF 03 均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相似度分别为 99 10%和
99 92%。 结果表明:普洱茶香气的形成主要与蛋白酶产生菌有关,DB 16发酵后香气评分达到 31分(对照 28,总
分 40);汤色主要受多酚氧化酶产生菌的影响,DF 03发酵后汤色评分达到 19分(对照 12,总分 20);而这四种功
能性微生物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普洱茶滋味的形成。
关键词:普洱茶;筛选;微生物;酶;感官品质
中图分类号:TS272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5)02-0093-05
Screening of functional microbes from Pu⁃erh tea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Pu⁃erh tea
FENG Lingran,WANG Qiang,LUO Wei,YU Xiaobin
(The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Bio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The fermentation of Pu⁃erh tea is a series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 by enzymes produced by
fungi to convert chemical component of sun⁃dried green tea leaves,to generate unique Pu⁃erh flavors. In
this study, we isolated some functional microbes from Pu⁃erh tea. Afte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main
microbes DB⁃16 and GJ⁃02 are identified as Aspergillus oryzae and Rhizopus oryzae,respectively;DF⁃03
and XW⁃10are Aspergillus niger. Then these strains were inoculated to Pu⁃erh tea fermentation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sensory quality of Pu⁃erh tea.The results show that Pu⁃erh teas aroma is mainly connected
with proteinase⁃producing strain with anaroma score of 31 (control 28,total score 40) after inoculating
DB⁃16;the liquor color is mainly affected by polyphenol oxidase⁃producing strain with a liquor color score
of 19 (control 12,total score 20) after inoculating DF⁃03.All of these strains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Pu⁃erh teas aroma and color.
Keywords:Pu⁃erh tea;screening;microbe;enzyme;sensory quality
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过
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程序制备而成的晒青毛茶
为原料,再经过渥堆发酵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如
今普洱茶生产工艺将古代制法的晒青和现代制法
的渥堆发酵结合,赋予其更独特的风味。 普洱茶在
发酵过程中的功能性微生物与其陈香、醇厚、甘甜、
丝滑等风味品质特点是分不开的[1-2]。 微生物分泌
的胞外酶(如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
酶等)催化普洱茶生茶中茶多酚的氧化缩合、蛋白
质的降解、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及各产物之间的聚
合等一系列复杂反应[3-4]。 在发酵过程中,大分子
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小分子的糖及可溶性糖,可溶
性糖是构成普洱茶汤滋味和黏稠度的重要物质之
一,同时也是在感官上表现出的所谓“甘甜”。 茶叶
中所含蛋白质约占干物质量的 20% ~ 30%,经过加
工工艺分解为多种氨基酸,赋予普洱茶汤“醇厚”及
新鲜的口感。 芳香物质及糖类等,经过复杂的生物
化学反应产生萜烯醇类等化合物,表现出了普洱茶
特有的“陈香”风味。 茶多酚在茶叶中是最具有特
征性的物质,经发酵过程氧化分解为各种茶色素,
赋予了普洱茶茶汤独特古朴的红褐底色[5-6]。
普洱茶的品质成分主要是在渥堆发酵过程中
形成。 如粗纤维、蛋白质、茶多酚和果胶等在微生
物分泌的胞外酶和湿热条件的协调作用下,发生了
氧化、聚合、降解、分解和转化反应,鲜、醇、甜、酸、
涩、苦等风味物质综合调和,形成了普洱茶陈醇微
涩的独特口感[7]。 因此,考察普洱茶中的产酶功能
性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成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笔者从普洱熟茶中筛选得到产多酚
氧化酶、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并将
其接种普洱茶固体发酵,考察不同功能性微生物对
普洱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所用晒青毛茶、普洱熟茶均由云南中茶茶叶有
限公司提供。
1 2 培养基
奶粉培养基 牛肉膏 5 g,蛋白胨 10 g,NaCl 10 g,
琼脂 25 g,脱脂奶粉 10 g,水 1 000 mL。 pH 7 0~7 2。
果胶培养基 果胶 1 g,蔗糖 20 g, MgSO4·7H2O
0 5 g, KCl 0 5 g,Fe2(SO4)3 0 01 g, K2HPO4 1 g,
NaNO3 3 g,琼脂 25 g,水 1 000 mL。 pH自然。
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 羟甲基纤维素钠(CMC
Na) 10 g, ( NH4 )2 SO4 2 g, MgSO4·7H2O 0 5 g,
KH2PO4 1 g,NaCl 0 5 g,刚果红 0 2 g,琼脂 25 g,水
1 000 mL。 pH自然。
茶叶琼脂培养基 晒青毛茶 30 g,水 1 000 mL,
煮沸 5 min,纱布过滤去除茶渣,琼脂 20 g。 pH 6 0,
121 ℃灭菌 20 min。
液体茶汤培养基 晒青毛茶粉碎,按固液化 1 ∶
25 g / mL加水混合,煮沸 10 min,250 mL三角瓶装液
50 mL,pH 6 0,110 ℃灭菌 20 min。
固体发酵培养基 按 m(晒青毛茶) ∶ m(水)=
5 ∶ 2 的比例混合,充分混合后分装 250 mL 三角瓶,
每瓶 20 g。
1 3 试验方法
1 3 1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称取普洱茶熟茶 1 g,加入 99 mL无菌生理盐水
中,浸泡 10 min,采用稀释涂布法,将茶叶水稀释至
10-3、10-4、10-5梯度,分别取 100 μL 涂布于奶粉培
养基,37 ℃下培养 4 ~ 5 d,观察各个菌株的生长状
况,若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水解圈,则表明该菌
具有产生蛋白酶的能力。
1 3 2 果胶酶产生菌的筛选
稀释涂布于果胶培养基,37 ℃下培养 4 ~ 5 d,
后加质量分数为 1 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多糖沉淀剂),静置 10 min,若在菌落周围
出现透明圈,则表明该菌具有产生果胶酶的能力。
1 3 3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
稀释涂布于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37 ℃下培养
6~7 d,观察各个菌株的生长状况,若在菌落周围出
现透明圈或者菌落菌丝变红,则表明该菌具有产生
纤维素酶的能力。
1 3 4 多酚氧化酶产生菌的筛选
稀释涂布于茶叶琼脂培养基,37 ℃下培养 4~5
d,观察各个菌株的生长状况,若有褐色素产生,则
表明该菌具有产生多酚氧化酶的能力。
1 3 5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8]。
1 3 6 水溶性果胶的测定
水溶性果胶的测定采用沉淀法[9]。
1 3 7 粗纤维和茶多酚的测定
粗纤维和茶多酚的测定参考文献[10]进行。
1 3 8 液体茶汤发酵条件
由于普洱茶固体发酵周期较长,为提高筛选效
率,复筛采用液体茶汤发酵。 将平板初筛菌种接入液
体茶汤培养基中,37 ℃、150 r / min振荡培养 4~5 d。
1 3 9 固体发酵条件
将复筛得到的优良菌株接种固体发酵培养基,
37 ℃、湿度 80%的条件下培养 40 d,发酵结束后进
49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行感官评审。
1 3 10 普洱茶内质感官评审方法
普洱茶感官评定的具体描述、评价和记录参考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 53 / T 103—2006 普洱茶,本研
究仅对普洱茶的内质进行感官评审。 普洱茶内质
的各指标权数为:香气 40%、滋味 40%、汤色 20%、
叶底 20%,总分 100 分。 根据各指标的等级和权数
评分,具体特征等级见表 1。
1 3 11 菌种鉴定
基因组提取 按照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
司的 SK1375 真菌基因组 DNA 抽提试剂盒说明书
提取。
PCR扩增的反应体系 50 μL 的总反应体积中
包含 1 μL DNA模板,每个引物 0 5 μL(10 μmol / L),
0 5 μL dNTP Mixture(10 mmol / L),2 5 μL 10×Taq
reaction Buffer,加水至 25 μL。 扩增条件:95 ℃预变
性 5 min,94 ℃变性 30 s,55 ℃退火 35 s,72 ℃延伸 1
min,35个循环,最后 72 ℃延伸 8 min。 18s rDNA 测
序引物序列:NS1:5’ GTAGTCATATGCTTGTCTC
3’;NS6:5’ GCATCACAGACCTGTTATTGCCTC 3’
NS5: 5’ GTTTCTAGGACCGCCGTA 3’(中间引物,
用于测序)。 PCR产物经 l%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紫外成像系统拍照。 由 PCR产物电泳结果切割所需
DNA目的条带纯化,具体操作步骤见说明书。 将纯
化后的 PCR产物送往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
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 测定的 18S rDNA 序列用
Blastn工具与 GenBank 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相似性
比较分析。
表 1 普洱散茶(熟茶)感官品质特征
Table 1 Sensory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f Pu⁃erh
loose tea (ripe tea)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陈香浓郁 浓醇甘夷 红艳明亮 红褐柔嫩
一级 陈香显露 浓醇回甘 红浓明亮 红褐较嫩
三级 陈香浓纯 醇厚回甘 红浓尚亮 红褐尚嫩
五级 陈香纯正 醇和回甘 深红尚浓 红褐欠嫩
七级 陈香纯正 醇和回甘 褐红尚浓 红褐稍粗
九级 陈香平和 纯正尚甘 褐红欠浓 红褐粗松
2 结果与讨论
2 1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蛋白酶可催化普洱茶中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
酸,能改善普洱茶的鲜爽度和香气,提高茶汤质量。
本研究利用奶粉培养基从熟茶茶样中筛选出若干
株蛋白酶产生菌,根据菌落周围透明圈大小,挑选
出 DB 07、DB 08、DB 13、DB 16 和 DB 20 这
5 株较优菌株做进一步液体茶汤发酵试验,结果见
图 1。 由图 1可知: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上升,其
中菌株 DB 16 效果最佳。 根据文献[5,11]报道,
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蛋白酶的作用并不能使游离
氨基酸的含量升高,熟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反而比
生茶中的含量低。 这是由于在普洱茶固体发酵过
程中,氨基酸发生氧化分解和转化,形成香气物质,
并且能够与茶多酚的氧化分解产物结合形成茶褐
素等物质。 而在液体茶汤发酵过程中,菌种单一,
氨基酸很少发生分解和转化,而且已测试这几株菌
株不分泌多酚氧化酶。 所以,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
酶催化作用下,茶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上升。
图 1 初筛菌株对游离氨酸含量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free
amino acids content
2 2 果胶酶产生菌的筛选
从果胶培养基上挑选出 GJ 02、GJ 08、GJ
09、GJ 13和 GJ 17这 5 株透明圈 /菌落直径比例
大的菌株做进一步复筛试验,结果见图 2。 由图 2
可知:发酵结束后,水溶性果胶含量明显升高,其中
接种菌株 GJ 02 的实验组比对照提升了近 4 倍。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鲜叶中的原果胶在果胶酶的作
用下水解成水溶性果胶和阿拉伯糖、半乳糖等物质
参与滋味品质的形成。 水溶性果胶是茶汤具有味
厚感和增加茶汤浓稠度并使茶汤甘醇的主要物质,
其含量变化影响普洱茶的品质[12]。 在普洱茶渥堆
发酵过程中,原果胶和水溶性果胶成波动变化,但
总体趋势是原果胶减少而水溶性果胶增加[12-13],本
文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 3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
根据刚果红染色后形成的水解圈直径和菌落
59 第 2期 冯玲然等:普洱茶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对普洱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图 2 初筛菌株对水溶性果胶含量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water⁃soluble
pectin content
直径的比值,挑选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 XW
01、XW 02、XW 06、XW 10 和 XW 12,将这 5
株菌株接种液体茶汤发酵,结果见图 3。 由图 3 可
知,菌株 XW 10 降解茶汤中粗纤维的能力最强。
廖东兴[4]研究发现,粗纤维含量在渥堆发酵过程中
呈下降趋势。 纤维素酶作为胞壁水解酶类,可以增
加细胞壁的通透性,促进多酚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
等的溶出,提高水浸出物的含量,有助于保障成品
茶中含有丰富的水浸出物。
图 3 初筛菌株对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crude
cellulose content
2 4 多酚氧化酶产生菌的筛选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氧化酶,在普洱茶发酵
过程中,它将茶多酚氧化成茶色素类物质,赋予普
洱茶红艳明亮、经久耐泡的特性。 笔者从固体茶叶
平板上挑选出 DF 03、DF 11、DF 16、DF 21、
DF 28和 DF 34 这 6 株生长旺盛、褐色色素产量
高的菌株做进一步液体茶汤发酵试验,结果见图 4。
由图 4可知,菌株 DF 03 降解茶多酚能力最强。
与对照相比,茶多酚含量从 26 8%下降到 11 8%。
杨希等[14]接种黑曲霉、米曲霉以及红曲霉进行普洱
茶发酵,茶多酚含量分别下降 10%、 12 5% 和
13 5%,并且茶汤色发生明显变化。 梁名志等[15]研
究人工接种对普洱茶化学成分影响发现,采用人工
接种真菌,普洱茶中的茶多酚由生茶的 28 88%下
降到 18 02%。 多酚氧化酶可催化茶多酚氧化分解
成茶色素类物质,茶色素类物质中含有茶多酚氧化
产物、蛋白质、糖类和咖啡碱等物质,成分十分复
杂,而茶黄素、茶褐素和茶红素三者的含量和比例
对普洱茶的汤色和叶底又有着直接的关系[16]。 因
此,多酚氧化酶产生菌的筛选与添加对普洱茶品质
成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图 4 初筛菌株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tea
polyphenols content
2 5 菌株的初步鉴定
根据《真菌鉴定手册》 [17]、《酵母菌的特征与鉴
定手册》 [18]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19]对所筛菌株
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 鉴定结果表明,所筛
菌株绝大多数为霉菌,仅有少量酵母和细菌。 其
中,产蛋白酶菌株 DB 16 菌落生长较快,质地疏
松,初呈淡黄色,后转黄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
色,可利用多种基质生长,初步判断为米曲霉;产果
胶酶菌株 GJ 02 菌落最初呈白色,后变为灰褐色,
菌丝匍匐爬行,无色,假根发达,分枝呈根状,褐色,
初步判断为根霉;产纤维素酶菌株 XW 10 和产多
酚氧化酶菌株 DF 03 菌落生长迅速,分生孢子头
呈放射状,产酶丰富,孢子颜色分别呈褐色和黑色,
初步判断均为黑曲霉,但菌落形态(尤其是孢子颜
色和数量)差异明显,初步判断并非同一株菌。 再
将 DB 16、GJ 02、XW 10和 DF 03的 18s rDNA
序列提交 GenBank数据库,利用 Blastn 工具进行序
列比对,对这 3 株菌进行序列相似性分析。 分子生
物学鉴定结果表明, DB⁃16 为米曲霉 ( Aspergillus
oryzae),相似度 98 62%;GJ 02 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相似度 98 57%;XW⁃10 和 DF 03 均为黑
69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曲霉 ( Aspergillus niger),相似度分别为 99 10%
和 99 92%。
2 6 微生物对普洱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分别挑选产 4 种酶的微生物中的优良菌株,接
种普洱茶固体发酵。 发酵结束后,根据云南省地方
标准 DB 53 / T 102 2003对四组茶叶进行内质感官
评审,评审结果见表 2。 与对照相比,蛋白酶产生菌
DB 16明显提升了普洱茶香气和滋味。 这是由于
蛋白酶将茶叶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而氨
基酸一方面直接提高普洱茶的鲜爽度,相对降低普
洱茶的苦涩味,另一方面又可分解转化成香气物
质,或与多酚氧化产物形成茶色素类物质[5]。 果胶
酶产生菌 GJ 02 对普洱茶滋味的提升较大。 普洱
茶中原果胶在果胶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水溶性
果胶和其他可溶性糖类,水溶性果胶是普洱茶醇厚
口感的直接决定因素,可溶性糖又可降低普洱茶的
苦涩味,两者共同赋予其“浓醇甘夷”的特性[12]。
纤维素酶产生菌 XW 10对普洱茶整天感官特性都
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 这是由于纤维素酶改变了
细胞壁的通透性,促进了普洱茶中可溶性糖和氨基
酸等的释放。 多酚氧化酶产生菌 DF 03 对普洱茶
滋味和汤色的提升较为明显。 多酚氧化酶一方面
大大降低了茶多酚的含量,改善了普洱茶的滋味;
另一方面,茶多酚的降解产物茶色素对普洱茶的汤
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
含量和比例赋予普洱茶红艳明亮的独特品质[14,16]。
普洱茶的发酵是茶叶内的物质在各种微生物分泌
的胞外酶和水热作用下,发生降解、转化、聚合等反
应,最终形成独特的风味。 普洱茶自然发酵过程
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并非没有规律
可循[20]。
表 2 微生物对普洱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microbes on sensory
quality of Pu⁃erh tea
菌株编号
普洱茶内质感官品质评分
香气
(40分)
滋味
(40分)
汤色
(20分)
叶底
(20分)
对照 28 25 12 14
DB 16 31 33 11 14
GJ 02 26 36 13 13
XW 10 30 28 14 15
DF 03 29 34 19 15
3 结论
蛋白酶产生菌可明显增加液体茶汤中游离氨
基酸的含量,DB 16 最为明显;果胶酶产生菌的接
入促使液体茶汤中水溶性果胶含量明显升高,其中
接种菌株 GJ 02的实验组较对照提升了近 4倍;纤
维素酶产生菌可分解普洱茶中粗纤维,促进可溶性
糖及其他物质的溶出,其中 XW 10效果最佳;在茶
多酚降解菌株中,DF 03 的能力最强,茶多酚含量
下降了 15%。 蛋白酶产生菌 DB 16 明显提升了普
洱茶香气和滋味;果胶酶产生菌 GJ 02对普洱茶滋
味的提升较大;纤维素酶产生菌XW 10 对普洱茶
整天感官特性都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多酚氧化
酶产生菌 DF 03对普洱茶滋味和汤色的提升较为
明显。 产酶微生物对普洱茶感官品质的提升,其实
质是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与普洱茶营养物质之间
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
中,外源微生物或者酶的添加对提升普洱茶品质和
稳定性以及缩短发酵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 ] 陈秀燕,陈松,郑华,等.普洱生茶优势菌种分离纯化及其对
普洱茶品质影响初探 [ J] .现代食品科技, 2009, 25 ( 6):
604⁃607.
[ 2 ] Mo H Z, Zhu Y, Chen Z M, et al. Microbial fermented tea: a
potential source of natural food preservatives[ J] .Trend Food Sci
Tech,2008,19(3):124-130.
[ 3 ] 付秀娟.普洱茶发酵优势微生物,酶与主要功能物质关系的
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2.
[ 4 ] 廖东兴.渥堆中几种微生物及酶与普洱茶品质关系研究[D].
成都:西南大学,2008.
[ 5 ] 龚淑英,周树红.普洱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
官品质变化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02,22(1):51⁃56.
[ 6 ] 何青元,张亚萍,王平盛.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分关
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38⁃41.
[ 7 ] 曹冠华,王文光,孔楠,等.普洱茶中主要微生物与品质的关
系及发酵方法优化的探讨[J] .茶叶科学技术,2011(4):1⁃5.
[ 8 ] 黄意欢.茶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 9 ] 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 [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9.
[10]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GB / T 8313—200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
的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1] 邓敏,徐茂,徐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普洱茶中茶氨酸含
量比较分析[J]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1,5(4):25⁃27.
[12] 赵雪丰,彭传燚,谷勋刚,等.普洱茶渥堆过程中茶多糖及果
胶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39(4):580⁃584.
(下转第 102页)
79 第 2期 冯玲然等:普洱茶中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对普洱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图 8 ECB提取液动态脱色曲线
Fig 8 Decolrization curves of echinocandin B extract
3 结论
研究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WD 6 对发酵棘白
菌素 B(ECB)提取液的脱色效果。 当 WD 6 树脂
添加量为 4%(质量分数)、脱色温度为 30 ℃、摇床
转速为 150 r / min、脱色时间为 100 min 时,WD 6
树脂对 ECB提取液的脱色率可达到 88 3%以上,而
ECB损失率仅为 4 8%。 说明 WD 6 树脂能够较
好地吸附 ECB提取液中的色素。 对 WD 6 树脂吸
附 ECB提取液中色素的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表明,该
吸附反应符合 Henry等温吸附模型。
参考文献:
[ 1 ] Kreuzman A J,Hodges R L,Swartling J R,et al.Membrane⁃associated
echinocandin B deacylase of Actinoplanes utahensis: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heterologous cloning and enzymatic deacylation
reaction[J].J Ind Microbiol Biotech,2000,24(3):173⁃180.
[ 2 ] Shao Lei, Li Jian, Liu Aijuan, et al. Efficient bioconversion of
echinocandin B to its nucleus by overexpression of deacylase
genes in different host strains[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12,
79(4):1126⁃1133.
[ 3 ] 曹国颖,傅德兴.新型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阿尼芬净[ J] .中国
新药杂志,2005,14(11):1358⁃1361.
[ 4 ] 郑裕国,邹树平,牛坤,等.一种发酵法制备棘白菌素 B 的方
法及菌株:中国,201310477670.8[P].2013⁃10⁃12.
[ 5 ] 秦为辉,张晓琳,陈新,等.多杀菌素提取液的脱色工艺研究
[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1):48⁃52.
[ 6 ] 张雪霞,王海燕,李晓露,等.Echinocandin B 的分离纯化工艺
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3):216⁃219.
[ 7 ] Kery V, Csorvasi A, Seress P, et al. Purification processes for
echinocandin⁃type compounds: US, 20080108806[P]. 2008⁃
05⁃08.
[ 8 ] 张磊,杨洋,郭东初,等.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棘白菌素类物
质的方法:中国,201210064411.1[P].2013⁃09⁃18.
[ 9 ] 李继安,卢亮,颜晨晨,等.棘白菌素 B的纯化:中国,2009101⁃
33117.6[P].2009⁃04⁃01.
[10] 刘元法,裘爱泳,王兴国.Freundlich方程在不同吸附剂的油脂
脱色体系中的应用[ 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26(1):
1⁃4.
[11] 欧阳艳,李紫薇,腊萍,等.棉籽壳木聚糖提取液的脱色工艺
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5):60⁃65.
[12] 江波,陈超,沐万孟,等.苯乳酸发酵液脱色体系中活性炭吸
附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3):59⁃63.
[13] 于瑞莲,胡恭任.苯酚在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特性[J] .生态环
境,2004,13(4):535⁃537.
(责任编辑 管 珺)
(上接第 97页)
[13] 吴桢.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D].重
庆:西南大学,2008.
[14] 杨希,陈杰,张春枝,等.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和茶色素
的变化[J] .农业机械,2012 (8):118⁃120.
[15] 梁名志,夏丽飞,陈林波,等.人工接种真菌发酵普洱茶的化
学成分变化研究[J] .中国茶叶,2009(1):11⁃13.
[16] 张新富,龚加顺,周红杰,等.云南普洱茶中多酚类物质与品
质的关系研究[J] .食品科学,2008,29(4):230⁃233.
[17]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8] 巴尼特.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
出版社,1991.
[19] 布坎南 R E,吉本斯 N E.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8 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4.
[20] Zhao Z J,Tong H R,Zhou L,et al.Fungal colonization of Pu′erh
tea in Yunnan[J] .Food Safety,2010,30(4):769⁃784.
(责任编辑 荀志金)
201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