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role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the Toll-like receptor 4 signal transduction

选择性剪接在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全 文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 18卷 第 4期
2006年 8月
Vol. 18, No. 4
Aug., 2006
选择性剪接在 Toll样受体 4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李洪忠,万敬员*,周岐新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10)
摘 要:Toll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4,TLR4)属于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来自 G-细菌细胞壁的脂
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并通过MyD88依赖途径或MyD88非依赖途径进行信号转导,引发
核因子 -κB(NF-κB)和其他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的产生,引起系统性炎
症反应。选择性剪接是真核生物控制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机制,在 TLR4通路中很多信号分子都存在着
选择性剪接产生的异构体,且这些剪接异构体分子大都可负性调控 TLR4信号转导通路。本文针对这方
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T L R 4;脂多糖;信号转导;选择性剪接
中图分类号:Q538; Q501  文献标识码:A
The role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the Toll-like receptor 4 signal transduction
LI Hong-Zhong, WAN Jing-Yuan*, ZHOU Qi-Xin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hongqing Un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Chongqing 400010, China)
Abstract: Toll-like receptor4 (TLR4) is the primary recognition molecule for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itiated by
bacterial lipopolysaccharides(LPS). After LPS is recognized by TLR4,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such as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can be expressed through MyD88-dependent pathway or MyD88-independent pathway
subsequently, which can induce the cytokines production provoking systematical inflammatory reaction. Al-
ternative splicing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eucaryotic gene expression, and a great deal of signaling mol-
ecules in the TLR4 passageway can be alternative spliced naturally. Furthermore, a majority of the isomerides
can negatively modulate TLR4 signal transduction.
Key words: TLR4;lipopolysaccharides;signal transduction;alternative splicing
收稿日期:2005-12-28;修回日期:2006-0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500463)
作者简介:李洪忠(1981—),男,硕士研究生;万敬员(1972—),男,硕士,讲师,*通讯作者;周岐新(1947—),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编号 :1004-0374(2006)04-0391-06
Toll样受体 4 (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脂
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跨膜信号转导中起着
重要作用,在MD-2的辅助下,LPS通过识别TLR4
细胞外富含亮氨酸的重复结构与 TLR4结合,而在
细胞内有许多接头蛋白,如髓样细胞分化因子 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 MyD88)、含Toll/IL-1
受体接头蛋白分子(Toll/IL-1 receptor-containing
adaptor molecule,TRIF)、TRIF相关接头蛋白分子
(TRIF-related adaptor molecule, TRAM)等,它们可
与活化的TLR4胞内结构相结合转导信号的下一步传
递。MyD88通过胞浆中的信号分子 IL-1受体相关激
酶 -1(IL-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1, IRAK-1)、肿
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 (TNF-receptor associ-
ated factor 6,TRAF-6)等,激活 NF-κB抑制蛋白
392 生命科学 第18卷
(inhibitor of NF-κB, IκB)激酶(IκB kinase, IKK),使
IκB磷酸化而降解,被解除抑制的NF-κB转位入核
启动转录。TRAF-6还可通过激活MAPK、ERK、
P38和 JNK/SAPK通路,最后导致转录因子 AP-1
(activating protein-1)家族成员 jun和 fos的活化。另
外,活化的 TLR4与接头蛋白 TRIF和 TRAM结合,
可引起转录因子 IRF-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
和NF-κB的迟发激活。这些转录因子的激活可导致
炎症因子TNF-α、L-1、IL-6、IFN-β、NO、COX-2
等的大量表达,而上述因子的表达失控则可导致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e, MODS)的发生[1]。选择
性剪接是指选择性地对 Pre-mRNA不同的剪接位点
的组合剪接加工,形成不同的成熟mRNA,进而产
生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蛋白质的过程。选择性剪接是
真核生物控制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机制,生物体通
过这种机制,使有限的基因得以表达大量复杂的蛋
白质[2]。近几年来,TLR4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几个
关键信号分子都发现了选择性剪接产生的异构体,
而其中绝大部分都能够负性调节TLR4的信号转导,
在炎症的拮抗及内毒素的耐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胞外及跨膜信号分子的选择性剪接
1.1 MD-2 MD-2为160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糖
蛋白,并有两个不同类的功能重要的氨基接糖基化
位点。MD-2与 LPS直接接合,并与 TLR4的外功
能区相联,对于TLR4介导的LPS信号转导是必不可
少的[3]。 Ohta等[4]通过RT-PCR在鼠的脾细胞和骨髓
细胞中提取出MD-2的一种剪接异构体:MD-2B。
与早先发现的编码MD-2的mRNA相比,MD-2B
mRNA缺失了外显子 3上 3 端的 54个碱基,而产
生了一个比先前发现的MD-2少 18个氨基酸的剪接
异构体蛋白,但MD-2B仍然保留了Arg90至Tyr102区
域,而此区域在MD-2B与TLR4的结合中起着重要
作用。因此,虽然MD-2B缺少了 18个氨基酸,但
仍然具有与 TLR4结合的能力。但通过流弍细胞仪
分析发现,在转染了 FLAG-TLR4 和MD-2B 的
HEK293细胞表面并没有检测到TLR4的表达,而且
MD-2B可剂量依赖性的竞争性的阻断TLR4/MD-2复
合物在细胞表面的表达。NF-κB指示分析发现,在
同量的MD-2和MD-2B共转染的HEK293细胞中,
可以观察到 NF-κB活性较缓和地减弱;当转染的
MD-2B剂量达到MD-2的 8倍水平时,NF-κB活性
将降低到与转染了TLR4和MD-2,但未受LPS刺激
的细胞相同的水平。这都说明MD-2B可以剂量依赖
性的阻断TLR4/MD2介导的LPS信号转导。但MD-
2B在脾细胞、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
含量远少于MD-2,已有资料也未显示在 LPS刺激
下MD-2B mRNA 表达的增加。
1.2 TLR4 TLR4属于 IL-1R/TLR家族,其细胞外
富含亮氨酸的重复结构,细胞内有 TIR(Toll/IL-1
receptor)结构域。Iwami等[5]报道了一种 20kDa大小
的鼠 TLR4选择性剪接蛋白,因其在中国仓鼠卵巢
(CHO)-K1 细胞中表达时,可部分分泌到培养基
中,因此,命名为 smTLR4(soluble mTLR4)。一
般的鼠 TLR4 (mTLR4) mRNA由三个外显子组成,
而 smTLR4 mRNA在第二、三外显子之间还有一个
包含框架终止密码子的附加外显子,并导致一种包
含mTLR4胞外域 86个氨基酸和另外 36个氨基酸的
剪接异构体蛋白的产生,此蛋白含有信号肽,但缺
少明显的跨膜区域和胞内域,其胞外亮氨酸区域除
了与mTLR4相同的亮氨酸序列外,在mTLR4中未
发现的羧基末端氨基酸可形成另外的亮氨酸标记,
因此,可能使 smTLR4与mTLR4的氨基末端区域在
功能上有所不同,例如性质上或者数量上不同的结
合亲和力。研究显示,smTLR4 在鼠巨噬细胞株
RAW264.7的过量表达,可阻断 LPS介导的 TNF-α
的产生和NF-κB的激活,但其具体阻断机制尚不明
了。同时 LPS可以刺激 smTLR4 mRNA的表达,有
理由推测 smTLR4可能在 LPS过度反应中起着反馈
作用。
2 胞浆内信号分子的选择性剪接
2.1 MyD88 MyD88作为TLR4信号通路的接头蛋
白,由C-末端TIR结构域、中间连接区(intermediate
domain, ID)和N-末端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 DD)
组成。C-末端 TIR结构域和DD分别与 TLR4及下
游的 IRAK相互作用,介导通路的转导[6]。Janssens
等[7]发现了一缺少 ID 的MyD88s的剪接异构体:
MyD88s(27kDa),其只在脾细胞和少量的脑组织中
表达。正常的小鼠MyD88基因有五个外显子和四个
内含子组成,第一个外显子编码 D D ( 氨基酸
1~109),第二个外显子编码 ID(氨基酸 110~154),
剩下的三个外显子编码 TIR区域(氨基酸 155~296)。
MyD88s因缺少第二个外显子而导致了 ID的丢失[7]。
ID对于信号的下行转导有着重要的作用,缺少了ID
393第4期 李洪忠,等:选择性剪接在 Toll样受体 4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的MyD88s无法与 IRAK4结合,从而阻断了 IRAK4
诱导的 IRAK1的激活,使信号无法下行传导[8]。实
验结果也证明了MyD88s可抑制 IL-1、LPS诱导的
NF-κΒ的激活,LPS的刺激也能够诱导单核细胞中
MyD88s的表达,但当其在HEK293T细胞过量表达
时,仍允许 JNK的磷酸化和AP-1的激活,揭示了
选择性剪接在精细调节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其具体机制不明[9]。
2.2 IRAK IRAK-1是TLR4通路重要的下游信号分
子,由 712 个氨基酸组成,包含两个功能域:与
MyD88s和Toll相互作用蛋白(Toll interacting protein,
Tollip)产生蛋白-蛋白间作用的N-末端DD以及中心
位置的丝氨酸 / 苏氨酸激酶区域 [ 1 0 ]。J e n s e n 和
Whitehead[11]鉴别出了一种 IRAK-1的剪接异构体,
并命名为 IRAK-1b。与早先发现的 IRAK-1a相比,
其编码基因缺失了外显子 12 5 端的 90个碱基对,
因而造成IRAK-1b激酶区域C-末端30个氨基酸的缺
乏。与 IRAK-1a一样,IRAK-1b可以在人和鼠身上
广泛的组织中表达。免疫共沉淀试验显示,IRAK-1b
可与 IRAK-1a形成二聚体,且可与 Tollip共沉淀,
说明 IRAK-1b与 IL-1信号转导有关。与 IRAK-1a不
同的是,IRAK -1b 不能够磷酸化,也不易降解,
IRAK-1b激活NF-κΒ的效率也比 IRAK-1a低得多,
大约20倍于IRAK-1a的IRAK-1b才能诱导与IRAK-1a
相同水平的 NF-κΒ的激活。当未受 IL-1刺激的细
胞,IRAK-1b与 IRAK-1a有着差不多相同的半衰
期,但在 IL-1的刺激下,IRAK-1b的水平基本保持
不变,而 IRAK-1a水平却因磷酸化而变得不稳定。
因此,在未受刺激的细胞及炎症早期,IRAK-1a作
为主要的异构体存在,并可以在急性期反应中引起
NF-κΒ的高水平激活,快速启动炎症反应;为了
避免NF-κΒ基因表达的刺激过度,IRAK-1a被逐渐
降解掉,取而代之以 IRAK-1b,从而使炎症水平保
持在一个长久但相对温和的水平。
新近,一被命名为 IRAK1c的异构体被发现,
其缺失了外显子 11,并因缺少激酶活性而不能被
IRAK4磷酸化,但依然保留有与 IRAK2、MyD88、
Tollip和 TRAF6等强烈 IRAK1c相互作用的能力。
IRAK1c过量表达抑制了NF-κΒ的活性,并阻滞IL-1β
诱导产生 IL-6及LPS和CpG诱导的TNF的产生,因
此,IRAK1c在信号转导中起着负性调节的作用。
IRAK1c可与 IRAK1一样在大部分组织中表达,但
在脑组织中却是 IRAK1的主要表达形式[12]。
Yanagisawa等[13]也发现了鼠IRAK-1的剪接异构
体:IRAK-1-S。与早先发现的 IRAK-1相比,IRAK-1-S
cDNA缺失了外显子 12上的 271个核苷酸,并引起
读码移位而使转录在23个氨基酸后过早的终止。因
其缺少了激酶域的全部 C-末端区域,IRAK-1-S蛋
白不能够与 TRAF6结合,但可通过DD与 IRAK-1
结合而激活 TRAF6,并进一步激活NF-κB和 JNK,
但其功能仍不清楚,而且当其与 IRAK-1结合形成
复合物后,只能与一个 TRAF6分子结合,这样就
减弱了 IL-1和 IRAK依赖性的信号级联,这是否与
TLR和 LPS介导的信号通路相关也不确定。
Hardy等[14]在鼠身上发现了 IRAK2的四个剪接
异构体:IRAK2a、IRAK2b、IRAK2c、IRAK2d
(此四种异构体未在人类身上发现)。鼠 IRAK2基因
由 13个外显子和 12个内含子组成,并编码一个全
长 622个氨基酸的蛋白。此蛋白包含一个明显的激
酶区域(氨基酸 206~471)和不明显的 DD(氨基酸
14~93)。外显子 1包含 IRAK2a、IRAK2b、 IRAK2d
的普通 5 端非转录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起
始密码子(ATG)和N-末端(aa1~13); 外显子 2编码整
个DD;外显子 3和 4分别编码中间域的α和 β子域
(aa94~205); 外显子 5~11编码激酶域;外显子12~13
编码C-末端,IRAK2的所有异构体的终止密码子都
存在于外显子 13上。IRAK2a包含全部的外显子,
IRAK2b和IRAK2d在基因跳跃的过程中分别因为外
显子 3和 2的缺失而产生。IRAK2c有自己的被外显
子 4的 5 连续区编码的 5 UTR(命名为外显子 4 ),
其ATG位于外显子 4上。IRAK2d也利用外显子 12
上的选择性剪接受体位点30个碱基而导致C-末端10
个氨基酸(C-box)的缺失,但 C-box的功能不明,也
未找到与之匹配的蛋白质基点:因此,产生的异构
体中 IRAK2a是全长 622氨基酸的蛋白;IRAK2b
(574aa)缺少中间域的 α子域;IRAK2c(479aa)缺少
N-末端 143个氨基酸;IRAK2d缺少DD和 C-box。
当过量表达时,IRAK2a和 IRAK2b可以加强LPS诱
导的NF-κΒ的激活,但 IRAK2c和 IRAK2d却可以
阻滞之。这说明 IRAK2中间域α子域的缺失并不影
响 IRAK2b的功能,而N-末端部分氨基酸的缺失和
DD对于 IRAK2的功能是必需的。尤其是 IRAK2c,
其 5 UTR与其他三个异构体的 5 UTR被 30kb所分
开,这暗示它的表达和调控是由不同的启动子引起
的。对外显子 1和 4的 5侧翼区序列的分析发现,
IRAK2c的此区域有NF-κB、信号换能器和转录激
394 生命科学 第18卷
活子 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
tion 1)、白介素调节因子 7(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7)等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而其他三个编码 5UTR
的外显子1的5侧翼区却没有这些位点。这说明LPS
能够诱导其表达,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因
此,在 IRAK2a和 IRAK2b调节 TLRs信号转导时,
IRAK2c也能够快速的被诱导产生,并负性的调节
TLRs 通路。
2.3 IkB NF-kB的释放入核需要与之结合的 IkB a
和 IkB b被磷酸化和蛋白水解掉,两个蛋白都包含
保守的信号反应性磷酸化位点和锚蛋白重复序列。
IkB b的两个异构体 IkB b1和 IkB b2在人类细胞上
被发现,而在鼠身上只发现了 IkB b1。与 IkB b1
相比较,IkB b2用内含子起源的序列取代了 C-末
端 PEST序列,并导致 C-末端 PEST基点的缩短。
IkB b1有着和 IkB a相同的信号反应能力,而 IkB
b2信号反应性较低,甚至抵抗信号诱导的降解,这
与其被截短的PEST序列有关,而此基点正促进 IkB a
的高效诱导降解。因此,IkB b2可以被看作起着
负调节作用的 IkB 异构体,它的表达能够使NF-kB
对于各种诱导因子保持低反应状态[15]。
2.4 P38 P38MAPK蛋白已被证实具有抗炎药物结
合蛋白、LPS激活蛋白激酶和应激反应蛋白激酶等
多种作用。至少有四种 P38家族成员被鉴定出来,
其中 P38α 和 P38β 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Yagasaki等[16]鉴定出了 P38α的异构体:Exip,其
基因编码 307aa蛋白,但由于读码框架的移位产生
了独特的 53aa C-末端,并缺少了与上游激酶和下
游底物相互作用的对接区域。虽然保留了除蛋白激
酶家族保守子域Ⅺ外的几乎全部激酶催化域,但通
过传统方法未能观察到它的激酶活性。免疫共沉淀
实验还显示 Exip可以与 Tollip结合,而非 P38α;
另外,它还能够像与 Tollip那样与 IRAK结合,说
明它可能参与到 IL-1信号转导的受体相关复合物
中。通过实验也发现,Exip能够下调 IL-1刺激下
的NF-κB的活性,也能损伤 TLRs通路中NF-κB和
AP-1 的活性。Exi p在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
P38α,其内源性表达在炎症反应中的生理作用有待
进一步研究。
3 核转录因子的选择性剪接
3.1 NF-κB NF-κB家族有 p65(RelA)、RelB、c-
Rel、p50/p105(NF-κB1)和 p52/p100(NF-κB2)五个成
员组成。Inoue等[17]通过抗 p105 NF-κB C-末端的
抗体在淋巴样细胞中鉴别出了 70 kDa的蛋白:IκB γ。
它含有607个与p105NF-κB C-末端相同的氨基酸序
列, 在细菌中表达时可抑制 p50-p65 NF-κB异源二
聚体、p50同源二聚体和c-Rel等序列特异性的DNA
结合,并且干扰 c-Rel引起的转活及核转运。但具
体生理作用尚不十分清楚。
3.2 IRF-3 在MyD88非依赖性通路中,转录因子
IRF-3的激活可以诱导 IFN-β基因的表达。Alla等[18]
鉴别出了 IRF-3的异构体 IRF-3a,其氨基末端的
DNA连接区域部分丢失,并在相应部位另加了一独
特的 20氨基酸序列。IRF-3a不能够与 ISREs (IFN-
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s)等结合,可能与其
N-末端区域有关,而且 IRF-3a可抑制 IRF-3和内生
性 IFN-β启动子的活性,但由于内在DNA结合能力
的缺乏,不可能竞争性的抑制 IRF-3,可能通过抑
制 IRF-3的转录辅助物,也可能与 IRF-3形成聚合
体而起抑制作用,后者已经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观
察到了。IRF-3a 的表达广泛而且存在着组织特异
性,但除了在脑组织中 IRF-3a存在着优势外,在
大多数组织中 IRF-3的水平要比 IRF-3a略高些。因
此,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可能在 IFN-β的激活中起
着微调作用。
4 下游效应分子的选择性剪接
在通路的下游效应分子 COX-2、IL-4、IL-6
等,也发现了剪接异构体的存在。
4.1 COX-2 最近,COX-2的异构体 COX-2a和
COX-2b被相继发现。与人体正常表达的 COX-2相
比较,COX-2a丢失了外显子 5的 5端 110个核苷
酸,因此而引起的读码移位使翻译在外显子 5的未
被删除部位终止[19]。通过鼠巨噬细胞mRNA的PCR
扩增及在临产妇女的子宫肌层中,COX-2b均被发
现,其保留了外显子 7 和 8 之间的内含子 7 序列
(282bp),并在内含子 7的第 48~50碱基出现终止
密码[20~21]。两个异构体蛋白都因为亚铁血红素结合
位点的切除而丧失了环氧化酶活性,但 COX-2a的
功能尚不清楚,而对 COX-2b的研究初步证实:炎
症早期,COX-2表达主要导致 PGE2等促炎性 PGs
的产生;晚期,则以 COX-2b的表达为主,主要
产生 PGJ2等抗炎性 PGs,促进炎症的消退[20]。
4.2 IL-4 IL-4的剪接异构体 IL-4δ2删除了外显子
2,因此,只有外显子 1、3 和 4 组成开放式读码
框架,所编码的蛋白缺失了环状域(loop region)
的 22~37aa。IL-4δ2可以特异性的与 IL-4R的 α链
395第4期 李洪忠,等:选择性剪接在 Toll样受体 4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
结合,与 IL-4竞争结合位点[22~23]。在单核细胞中,
重组人 IL-4δ2阻断了人 IL-4在LPS诱导的COX-2表
达和后续 PGE2分泌等方面的抑制作用;而在 B细
胞,重组人 IL-4δ2却是人 IL-4诱导的 IgE合成和
CD23表达的拮抗剂[24]。因此,IL-4δ2的作用是有
目标细胞依赖性的。IL-4δ2在人体的表达也存在着
组织特异性,而在鼠的表达却不存在组织特异性,
其表达的量一般少于 IL-4,半衰期也明显短于 IL-4[25],
两者之间的表达平衡对于 IL-4的作用可能起着重要
的作用。
4.3 IL-6 现已发现多种 IL-6的异构体,如缺少外
显子 2的 IL-6异构体,它丢失了包含 gp130 IL-6相
互作用区的大部分螺旋 A,因此,它可以和 IL-6R
结合,却不能够与 gp130相互作用,这导致其在信
号转导或者高亲和力结合位点形成中的缺陷。因
此,此异构体起着 IL-6拮抗剂的作用[26]。Bihl等[27]
在人类肺组织中鉴别出了缺少外显子 4的 IL-6异构
体—— IL-6D4。它保留了 IL-6的大部分功能位点,
但丢失了两个氨基酸,而它们对于 IL-6/IL-6的同源
二聚体的形成及与 IL-6Rβ的相互作用是必需的。受
体迁移率变动分析试验确证其可以与IL-6Rα形成稳
定复合物,但与 IL-6Rβ的结合却没有观察到。因
此,此异构体可以与 IL-6竞争 IL-6Rα结合位点,
但却不能转导 IL-6Rβ介导的信号传递。Yatsenko
等[25]也发现了缺失了外显子 3的异构体 IL-6∆3和缺
失了外显子5的异构体IL-6∆5, 两者具体作用尚不清
楚。
5 问题与展望
TLR4通路介导 LPS的信号转导,成为近来治
疗 G-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及脓毒性休克的新研究热
点。选择性剪接作为近年来,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
划完成以后的一个新兴研究热点也备受瞩目,它可
能将在治疗药物、药物靶点和诊断标记中扮演重要
角色[28]。TLR4信号通路中的很多关键信号分子和
下游效应分子都存在着自然产生的选择性剪接异构
体,而其中大部分都起着负性调节 TLR4通路的作
用。选择性剪接异构体在细胞中的表达一般不占据
主导地位,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如 LP S 刺激下、
炎症的晚期或炎症反应过度时,它们可以大量或迅
速表达。因此,可以想象选择性剪接异构体与正常
信号分子之间的表达平衡将协调炎症反应的发展,
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如果能够探明其剪接机
制,进而探寻控制剪接异构体多态性表达的可能基
因位点,发现其关键性靶点,将对败血症等的治疗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Takeda K, Akira S. TLR signaling pathways. Semin Immunol,
2004, 16(1): 3~9
[2] Stamma S, Ben-Ari S, Rafalska I, et al. Function of alterna-
tive splicing. Gene, 2005, 344: 1~20
[3] Fitzgerald K A, Rowe D C, Golenbock D T. Endotoxin
recognit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by the TLR4/MD-2
complex. Microbes Infect, 2004, 6(15): 1361~1367
[4] Ohta S, Bahrun U, Tanaka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isoform of MD-2 that downregulates lipopolysaccharide
signaling.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4, 323(3):
1103~1108
[5] Iwami K I, Matsuguchi T, Masuda A, et al. Cutting edge:
naturally occurring soluble form of mouse Toll-like receptor
4 inhibits lipopolysaccharide signaling. J Immunol, 2001,
165(12): 6682~6686
[6] Janssens S, Beyaert R. A universal role for MyD88 in TLR/
IL-1R-mediated signaling. Trends Biochem Sci, 2002, 27(9):
474~482
[7] Janssens S, Burns K, Tschopp J, et al. 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1- and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NF-κB acti-
vation by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MyD88. Curr Biol, 2002,
12(6): 467~471
[8] Burns K, Janssens S, Brissoni B, et al. Inhibition of interleukin
1 receptor/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through the alterna-
tively spliced, short form of MyD88 is due to its failure to
recruit IRAK-4. J Exp Med, 2003, 197(2): 263~268
[9] Janssens S, Burns K, Vercammen E, et al. MyD88, a splice
variant of MyD88, differentially modulates NF-kB and AP-
1-dependent gene expression. FEBS Lett, 2003, 548(1-3):
103~107
[10] Janssens S, Beyaert R. Functional diversity and regulation
of different 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IRAK)
family members. Mol Cell, 2003, 11(2): 293~302
[11] Jensen L E, Whitehead A S. IRAK1b, a novel alternative
splice variant of 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IRAK), mediates interleukin-1 signaling and has prolonged
stability. J Biol Chem, 2001, 276(31): 29037~29044
[12] Rao N, Nguyen S, Ngo K, et al. A novel splice variant of
interleukin-1 receptor (IL-1R)-associated kinase 1 plays a
negative regulatory role in Toll/IL-1R-induced inflammatory
signaling. Mol Cell Biol, 2005, 25(15): 6521~6532
[13] Yanagisawa K, Tago K, Hayakawa M. A novel splice acti-
vates nuclear factor-kB (NF-kB) and 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 Biochem J, 2003, 370(Pt1): 159~166
[14] Hardy M P, O’Neill L A J. The murine IRAK2 gene encodes
four alternatively spliced isoforms, two of which are
inhibitory. J Biol Chem, 2004, 279(26): 27699~27708
[15] Hirano F, Chung M, Tanaka H, et al. Alternative splicing
variants of IκBβ establish differential NF-κB signal respon-
siveness in human cells. Mol Cell Biol, 1998, 18(5): 2596~2607
[16] Yagasaki Y, Sudo T, Osada H. Exip, a splicing variant of
396 生命科学 第18卷
p38α participates in interleukin-1 receptor proximal com-
plex and downregulates NF-κB pathway. FEBS Lett, 2004,
575(1-3): 136~140
[17] Inoue J, Kerr L D, Kakizuka A, et al. IκB gamma, a 70 kd
protein identical to the C-terminal half of p110 NF-κB: a new
member of the IκB family. Cell, 1992, 68(6): 1109~1120
[18] Karpova A Y, Ronco L V, Howley P M. Functional charac-
terization of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a(IRF-3a), an al-
ternative splice isoform of IRF-3. Mol Cell Biol, 2001, 21(13):
4169~4176
[19] Censarek P, Freidel K, Udelhoven M, et al. Cyclooxygenase
COX-2a, a novel COX-2 mRNA variant, in platelets from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hromb
Haemost, 2004, 92(5): 925~928
[20] Wan J Y, Ye D Y, Ying H G, et al. Indentification and cloning
of cyclooxygenase-2 mRNA splice variant fragment from rat
macrophage. Chn J Pathophysiol, 2005, 21(12): 2494~2496
[21] Huang Y, Ye D Y, Wu P, et al.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
2 mRNA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splice variant in human
myometrium obtained from women in labor.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 Med Sci, 2005, 25(1): 5~7
[22] Atamas S P, Choi J, Yurovsky V V, et al. An alternative
splice variant of human IL-4, IL-4δ2, inhibits IL-4-stimu-
lated T cell proliferation. J Immunol, 1996, 156(2):
435~441
[23] Vasiliev A M, Vasilenko R N, Kulikova N L, et 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IL-4δ2, an alternative splice
variant of human IL-4. J Proteome Res, 2003, 2(3):
273~278
[24] Arinobu Y, Atamas S P, Otsuka T, et al.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an alternative splice variant of human IL-4, IL-4δ2, on IL-
4 activities in human monocytes and B cells. Cell Immunol,
1999, 191(2): 161~167
[25] Yatsenko O P, Filipenko M L, Khrapov E A, et al. Alterna-
tive splicing of mRNA of mouse interleukin-4 and interleukin-
6. Cytokine, 2004, 28(4-5): 190~196
[26] Kestler D P, Agarwal S, Cobb J, et al.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an alternatively spliced isoform of interleukin-6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Blood, 1995, 86(12):
4559~4567
[27] Bihl M P, Heinimann K, Rudiger J 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IL-6 isoform binding to the endogenous IL-6 receptor.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02, 27(1): 48~56
[28] Garcia-Blanco M A, Baraniak A P, Lasda E L.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disease and therapy. Nat Biotechnol, 2004, 22(5):
535~546
我国生物反应器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据科学技术部网 2006年 7月 25日报道,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生物反应器技术取得突
破进展。
(1)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水牛。广西大学经过 3年的刻苦攻关,首次在国际上成功克隆了水牛,这
是一个全新物种的克隆成功,对水牛的高效繁殖和转基因产业化有巨大的影响,研究结果有望在Nature发
表相关论文。试验一共移植受体母牛 18头,妊娠 2头,于 2004年 11月 19日经剖腹产获得 1头世界首例
体细胞克隆雌性水牛,另一头于 2005年 3月产犊。
(2)胡萝卜根系特异性表达系统完成。获得和改造胡萝卜直根特异表达的启动子-胡萝卜 II型转化酶
(invertase II)基因(invII)启动子,目前正在用于胡萝卜直根中特异表达疫苗蛋白。该系统是国际上第一个
直根表达生物反应器系统,是国际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突破性进展。
(3)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反应器调控元件。获得了一批依据于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和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的高效稳定表达的必需调控元件,并且利用这些调控元件构建了一批高效稳定表达的
YAC和BAC载体。获得和建立了CMV外壳蛋白N端 14肽(NP14)和泛素(UBQ)双融合蛋白表达元件,可以
提高胡萝卜直根中疫苗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离一批在叶绿体特异表达的调控元件,并利用这些元件构建了
多个植物叶绿体表达载体。
(4)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技术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建立了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生产的技术平台,总体
效率完全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利用双标记筛选外源转基因的成功率达到 100%;转基因克隆胚胎的移植受
体牛妊娠率达到 33.3%;转基因克隆胚的移植受体牛产犊率达到 37.5%。因此,我国转基因体细胞克隆
牛生产的总体效率达到了 10%。
摘自 http://www.cas.ac.cn
·简 讯 ·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