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ost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of circadian clock

生物钟的转录后与翻译后水平调控进展



全 文 :第23卷 第5期
2011年5月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Vol. 23, No. 5
May, 2011
文章编号:1004-0374(2011)05-0470-07
生物钟的转录后与翻译后水平调控进展
俞 波,吴 涛,倪银华,周静露,诸葛芬,孙 璐,傅正伟*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杭州 310032)
摘 要:哺乳动物中的昼夜节律系统由位于下丘脑 SCN 核内的生物钟主钟和位于多数外周细胞中的子钟组
成。在分子水平上,生物钟的节律振荡由生物钟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转录和翻译形成的自主的反馈环路组成,
并接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为此,就生物钟的调控机制而言,除了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
调控外,生物钟转录产物和蛋白质的修饰也可以显著影响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时相。讨论了一些转录后与翻
译后的修饰作用及其对生物钟的影响,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昼夜节律; 转录后调控; 翻译后调控; 磷酸化
中图分类号:Q41; R741 文献标志码:A
Post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of circadian clock
YU Bo, WU Tao, NI Yin-Hua, ZHOU Jing-Lu, ZHU-GE Fen, SUN Lu, FU Zheng-Wei*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 China)
Abstract: The circadian system in mammals is composed of a master pacemaker in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 of the hypothalamus and slave clocks in most peripheral cell types. The clock genes and their coding proteins
compose the feedback loops of the circadian system. As for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of circadian clock, the
modification of core clock transcripts and protein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hase of circadian clock in addition to
th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advances on some of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ircadian clock, and also suggests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 words: circadian rhythms;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post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phosphorylation
收稿日期:2010-11-25; 修回日期:2011-02-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364);浙江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3090563)
*通信作者:E-mail: azwfu2003@yahoo.com.cn
几乎所有生物的生理和行为活动都存在与环境
保持同步的周期性节律,我们称之为生物节律,其
中以 24 h 为运行周期的生物节律称为近日节律
(circadian rhythms)。对哺乳动物、鸟类、昆虫、植物、
真菌的观察研究表明,在某一特定的组织细胞中有
1%~10%的转录表达是受到昼夜节律性控制的 [1-2]。
除了 mRNA水平的日周振荡外,生物钟核心蛋白
质产生的日周振荡也是生物钟系统表达的一个重要
特征。为了维持这种振荡,一方面,一些转录后 /
翻译后修饰对维持其稳定状态的产生十分必要;另
一方面,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该过程包括几个受到严格调控的步骤:(1)转录;
(2)mRNA的加工 (加帽、剪接、多聚腺苷酸化 );(3)
核输出;(4)分拣和运输 (大多数mRNA直接被翻译,
其他的则被储存或是易位至特定的细胞区域 );(5)
翻译;(6)mRNA降解 (图 1)。目前的研究仅仅证实
其中的一些步骤是由生物钟系统调控的,但是理论
上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所有步骤都可能是昼夜节律的
调控位点。在本文中,我们着重讨论了转录后和翻
译后修饰对生物钟系统组成部分的影响作用。按照
整个昼夜节律循环中不同的生物钟分子对不同的修
饰进行了分析,总结回顾了生物钟基因表达中一些
代表性的转录后调控和翻译后调控过程。
俞 波,等:生物钟的转录后与翻译后水平调控进展第5期 471
1 生物钟基因的转录后调控
1.1 mRNA的选择性剪接
mRNA 的选择性剪接为生物钟基因表达的调控
提供了一个重要机制,不同的外显子从相同的转录
单元中被选择出来,产生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最终表现为生物钟功能调控的多样性 [3]。如通过对
果蝇的 3个 Per基因的 cDNA研究发现,这 3个
cDNA通过不同的选择性剪接方式编码 3种不同的
PER蛋白。此外,研究还发现,Per只能编码两种
类型的转录产物,这两种转录产物的区别在于 3端
非编码区的一个内含子的存在 (A型 )或缺失 (B型 )[4],
而转基因果蝇只表达 A型转录产物,并且表现出行
为活动时相延滞以及 PER蛋白积累速度减慢,说
明 3端非编码区内含子的存在与否会影响 Per
mRNA 的翻译速率。这种差异性的剪接方式可能成
为机体感知温度和光周期变化的机制,通过温度、
光照和生物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3端非
编码区的剪接行为,形成感知季节性变化的传感器。
在哺乳动物中也存在 3个 Per基因,但并不存在选
择性剪接,而且 mPer1的 mRNA的 3非编码区在
哺乳动物中是高度保守的,能对自身表达产生阻遏
作用。因此,视交叉上核 (SCN) 中 mPer1的 3非
编码区的其中一个功能可能是调控 mPer1转录和翻
译之间的时间间隔 [5]。
生物钟系统中另一个受选择性剪接调控的成员
是 Bmal 基因。在小鼠中,Bmal1 基因长 32 kb,含
有 17个能产生 3个剪接变异体的外显子,这 3个
剪接变异体编码 3个不同的基因。此外,每种
BMAL 亚型在组织分布上也不相同。研究业已证实,
在小鼠、大鼠和人体内均存在 Bmal1和 Bmal2的多
种剪接变异体和翻译起始位点。此外,人的
BMAL2 亚型在体外具有不同的转录活性,这些都
表明选择性剪接可能可以调节中央和外周振荡器的
振幅。
1.2 多聚腺苷酸化水平的调控
mRNA 的选择性剪接并不是生物钟基因表达调
控的唯一机制,生物钟系统还存在多聚腺苷酸化水
平的调控。大鼠 SCN中加压素 mRNA 的多聚腺苷
酸尾的长度是受到日周性调控的,但在脑的其他区
域却并不存在这种调控。精氨酸加压素 (arginine
vasopressin,AVP) mRNA 的 poly(A) 尾长度独特的日
周节律证实了生物钟对多聚腺苷酸化的作用,特别
是在 SCN中,加压素 mRNA的转录水平是严格受
生物钟基因在多水平上受到严密的调控,其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非常复杂。在转录后水平,mRNA与RNA结合蛋白之间的
相互作用,酶、脚手架蛋白以及其他一些调节蛋白决定了mRNA的加工过程和最终的命运
图1 生物钟基因表达存在多水平的调控
生命科学 第23卷472
到昼夜节律性调控的。在研究中观察到夜间位于最
低水平时的加压素大多以含有短链多聚腺苷酸尾的
mRNA的形式存在。核连缀实验发现在夜间加压素
转录速率大约下降了 30%,而已知脱腺苷酸化 (多
聚腺苷酸尾的缩短 )会引起 mRNA 的降解,由此我
们推测当加压素 mRNA 的多聚腺苷酸尾长度变短
时 mRNA 的降解速率会升高,这有助于维持加压
素转录水平的节律性。因此,poly(A) 尾的长度变
化有助于调节 AVP的 mRNA 和蛋白质在一天中不
同时间段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精氨酸加压素
mRNA 将会转移到树突局部合成蛋白质 [6]。因此,
多聚腺苷酸长度的变化也会影响这一神经调质在突
触区域的时间节律性的产生。目前对整个生物钟周
期中不同生物钟基因 poly(A) 尾的长度的分析还没
有进行广泛的研究论证,但是这种修饰可能是一种
重要的机制,生物钟可以借助这种机制调控多聚腺
苷酸化水平的高低并以此控制 mRNA 表达的稳定
性。
非洲爪蟾视网膜的研究发现 Nocturnin(Noc)的
mRNA 表达也受多聚腺苷酸化水平的调控 [7-8]。经
研究发现,xNOC是 Mg2+依赖性 poly(A)特异性核
糖核酸酶 (脱腺苷酸酶 )[9]。Nocturnin 在爪蟾视网
膜含有生物钟基因的感光细胞层中显示出高振幅的
昼夜节律性表达,而且哺乳动物的 Noc 也在许多含
有生物钟基因的组织如肾脏、肝脏和心脏中呈现节
律性地表达 [10-11]。NOC 蛋白确切的底物还没有确定,
但是它的定位和节律性表达提示了 Nocturnin 也许
以昼夜节律性的方式对特定的转录产物进行脱腺苷
化,以此影响特定 mRNA 的稳定性和维持振荡。
1.3 mRNA代谢转化调控
近年来,在 mRNA 的降解机制方面的研究取
得了很多进展,特别是非编码 RNA 和新的细胞质
子区域的发现为这一领域带来了革新,并且迅速改
变了我们对mRNA 降解和翻译调控的传统观念 [12-15]。
新生的转录物仍在继续合成的过程中,它可能已被
RNA结合蛋白 (RBPs)、酶和非编码的调节型 RNA
等调节因子组成的复合因子所包被,这些核糖核蛋
白复合物十分活跃并且会根据前体 mRNA 的加工、
转录产物的运输、翻译和在某种情况下的储存和特
定的局部化等不同的功能过程而改变自身的组成结
构 (图 1)。基因的活性取决于与其启动子中调节位
点相作用的转录因子的排列位置,但是 mRNA 的
功能则取决于与其顺式作用元件相作用的 RBPs 和
非编码的调节型 RNAs 的组合类型 [16]。
不同 mRNA 的半衰期长短不等,有些只存在
于细胞周期的某些阶段,而有些则能持续存在于多
个分裂周期中。正常 mRNA 降解的途径包括脱腺
苷酸化依赖性的 mRNA 降解、非脱腺苷酸依赖性
的 mRNA 降解和内切酶介导的 mRNA 降解三种途
径。mRNA 的 G帽和 poly(A)尾结构通过与翻译起
始因子 4E (eIF4E)和 poly(A)结合蛋白 (PABP) 的相
互作用来稳定转录产物,保护其免受 RNA 外切酶
的伤害并且能抑制翻译作用的增强。目前认为依赖
脱腺苷酸化的 mRNA 降解是真核生物的生物钟基
因大多数转录物的主要降解途径 [16],并且是大多数
转录产物的代谢转化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和受调控最
多的步骤。在脱腺苷酸酶作用下,poly(A) 尾的酶
促缩短启动这一降解过程。脱腺苷化后,mRNA 在
一种含有核酸外切酶和附属蛋白的化合物外切体的
作用下沿着 3→5方向被降解,剩余的 m7Gppp 帽
在清道夫去帽酶 DCPS的作用下被水解 [17]。此外,
脱腺苷酸化的 mRNA 也可能先在 DCP1和 DCP2作
用下脱帽,然后被 RNA 外切酶 XRN1消化,以此
实现从 5→3方向的降解。
此外,启动子缺陷的转基因果蝇表达 PER 的
实验也能为转录后调控提供例证 [18]。这些果蝇尽管
缺乏 Per 启动子,Per 的 mRNA却仍以低振幅形式
进行节律性振荡,并且能够弥补突变体行为的无节
律性。因此,我们推测可能存在影响 Per 转录物稳
定性的转录后调控过程。利用含有 Per 启动子和不
同的 Per 可转录区域的 Pe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
研究,研究发现这种转录后调控是由定位于 Per 的
第一个内含子中的某些区域所介导的 [18]。核连缀分
析实验发现,Per 呈现节律性的转录,同时 mRNA
的转录速率和积累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
差异在衰变期却并没有观察到。以上的实验结果都
表明,Per 的节律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转录后
机制所调控的,并且能够影响 Per mRNA的稳定性。
因此,生物钟基因在 mRNA 水平上的日周节律也
许是 mRNA 的稳定性发生节律性变化的结果,转
录水平的调控似乎是生物钟基因 mRNA 水平产生
节律性变化的主要机制。
运用 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发现,果蝇和小鼠
体内某些编码 RNA 结合蛋白的基因的转录过程是
受生物钟系统调控的 [19-20]。虽然这些 RNA 结合蛋
白在翻译调控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明确,可能是通过
调控节律性转录物的输出和 (或 )翻译来参与生物
钟表达系统的运行,其中 Lark 基因编码的 RNA 结
俞 波,等:生物钟的转录后与翻译后水平调控进展第5期 473
合蛋白可能参与调控节律性转录产物的翻译过程。
研究证实 Lark 基因的突变会延缓果蝇羽化模式
的节律性,但却不影响果蝇的运动节律或其中央
生物钟系统。值得注意的是,mLARK和 dLark在
mRNA 水平上比较稳定,但是它们的蛋白质积累速
率却存在节律性,这表明了它们在蛋白质水平上的
表达是受节律性的转录后调控的 [21]。
2 生物钟基因的翻译后调控
2.1 细胞质中的磷酸化作用
PER和 TIM的蛋白质水平在果蝇体内呈现昼
夜节律性的振荡,但是它们的振荡似乎是独立于
RNA 翻译的节律。研究显示 Per 的 mRNA 的节律
性表达对维持 PER 蛋白质的节律性不是必需的 [22],
但是并不清楚在缺乏节律性的转录物的情况下,蛋
白质的节律表达是如何维持的,我们推测 PER蛋
白表达的节律可能是由它和 TIM 蛋白相互作用引
起的。
PER 和 TIM 的翻译后修饰有助于产生一个大
约 24 h的周期,在许多已知的翻译后修饰 (包括甲
基化、乙酰化和糖基化 )中,磷酸化过程是研究的
最深入的,并且已经证明对果蝇和其他许多物种的
生物钟系统起到关键作用。在细胞质中,磷酸化通
过两种方式影响果蝇生物钟基因表达的时相:(1)
通过调节 PER 的稳定性;(2)通过调节 PER-TIM 复
合物进核的时间 (图 2)。磷酸化、泛素化和去磷酸
化的下游反应也对 24 h 节律的产生起到十分重要的
作用。
磷酸化是通过调节细胞质中 PER 的稳定性,
从而调控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果蝇细胞质中的 PER
在 DOUBLETIME(DBT) 介导下发生磷酸化作用。
DBT 是存在于果蝇体内的哺乳动物酪蛋白激酶
Iε(CKIε) 的同系物 [23]。Dbt 基因发生突变的果蝇会
产生短 (dbtS)节律或是长 (dbtL)节律,或者甚至完
全丧失节律 [23-24]。在磷酸化发生障碍的 Dbt 突变体
中,PER 处于低磷酸化水平并且大量积累,表明
DBT 在调控 PER 的磷酸化和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 [23]。DBT 介导下的磷酸化作用破坏了 PER 的
稳定性,从而促进或抑制了生物钟基因的表达。这
种作用一直维持到 TIM 在细胞质中积累到足够的
水平能够结合 PER时,TIM 与 PER 的结合能够稳
定 PER,保护其免受随后的降解 [23-24]。这就在 Per
和 Tim 的转录物与 PER-TIM 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之
间引入了一个时间延搁,这个延搁有助于生物钟形
成一个大约 24 h 的周期。此外,链胞霉菌蛋白
FRQ 在 CKI(以及其他激酶 )作用下磷酸化,如果
抑制 FRQ的磷酸化就能够稳定蛋白质 [25]。在哺乳
动物中,CKIε 和 CKIδ 都已被证明在体内和体外均
能够与哺乳动物 PER 蛋白 (PER1 和 PER2)结合,
并且在体外能使这些蛋白发生磷酸化 [26]。与果蝇和
DBT能够使PER磷酸化,在SLMB的介导下将PER作为降解靶目标并延缓PER的积累。但是目前还不清楚TIM是否也是SLMB
的靶标。TIM的积累能够使PER与TIM结合成为复合物,SGG和CKII能够促进PER-TIM复合物进入细胞核。SGG能够磷酸化
TIM,而CKII则能使PER和TIM磷酸化。虚线代表此路径还不明确
图2 果蝇细胞质中的生物钟翻译后水平的降解
生命科学 第23卷474
链胞霉菌生物钟类似,这种磷酸化能够引起哺乳动
物的 PERs更迅速的代谢转化 [26],从而通过调节
PER的稳定性来调控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
CKI 也能调控哺乳动物细胞中 PERs的核输入
过程。Takano等证明了 CKIε 在 COS-7 细胞中能帮
助 PER1 和 PER3 转移入细胞核,但是 Vielhaber 等
却发现 CKIε 在 HEK 293 细胞中帮助 PER1 从细胞
核中重新定位于细胞质中。这些截然相反的结果也
许反映了实验中所使用的细胞类型的差异,但是从
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哺乳动物 PERs的亚细胞定位是
动态的,并且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哺乳动物
GSK-3的直系同源物——果蝇 SGG能够通过促进
PER 和 TIM 在细胞核中的积累来调控生物钟蛋白
的入核过程 [27]。果蝇侧神经元中 SGG的超量表达
会促进 PER-TIM 复合物提前转运入核,从而产生
短周期的活动节律,而 SGG 的减量表达则会产生
相反的效应,抑制了 PER-TIM 异二聚体的入核过
程,以此引起果蝇长周期的活动节律 [27]。我们推测
TIM 也许是 SGG 的底物,当 SGG 的表达量减少时,
TIM 会发生显著的低磷酸化 (但是 PER 的磷酸化模
式不受影响 ),反之 SGG 的过量表达将 TIM 转换
为高磷酸化形式 [27]。在体外,TIM 可在 GSK-3 作
用下被磷酸化,这些结果都表明了 TIM 是 SGG 磷
酸化的直接靶目标。
与 SGG 类似,CKII也能够促进 PER和 TIM
的核积累过程。CKII 可以在体外磷酸化 PER,也
可以在较低程度上磷酸化 TIM[28]。CKIIβ 结合
CKIIα并异二聚化形成 CKII 全酶。Andante 突变会
破坏 β亚基的二聚作用和 α : β亚基的相互作用,使
其不能聚合成有功能的 CKII,同时突变导致了
PER 和 TIM 含量的增高,表明 CKII 在调控这些蛋
白质的稳定性与 PER 和 TIM 延迟的核转运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CKII 可以作为 PER 和 TIM磷酸
化的“启动激酶”,有利于它们随后在 DBT 和 (或 )
SGG 作用下的磷酸化过程,同时 DBT 和 SGG 自身
也可能被 CKII 磷酸化 [30]。PER 和 TIM磷酸化水平
的高低决定了它们核转运的时间。还不清楚 CKII
是否在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系统中也起相同的作
用,但是已经证明,它作为生物钟一个高度保守的
组成构件在拟南芥和链胞霉菌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2.2 细胞核中的磷酸化作用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也使我们对与上述细胞质中
的磷酸化反应起着同样作用的细胞核内的一些生化
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行为节律突变的生物体
内蛋白质磷酸化模式的分析表明,核磷酸化作用在
每一次生物钟循环周期的终止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
的作用,磷酸化促进了昼夜节律启动子反式作用蛋
白的降解。在循环磷酸化作用下对转录调节因子活
性的调控也同时调节了负反馈的持续时间,这些机
制都有助于产生和维持周期大约为 24 h的分子节
律。通过Western实验发现许多生物钟元件的磷酸
化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哺乳动物 PER 蛋白
在 CT21中达到很高程度的磷酸化状态,其中大多
数 mPER 信号存在于细胞核部分 [24]。目前许多磷
酸化过程的分子功能还并不清楚,在表型上,一些
与激酶或其亚基的突变密切相关的生化过程能够改
变不同生物钟元件的磷酸化状态。DBT的缺失导致
了低磷酸化 PER 在果蝇起搏器神经元细胞核中高
水平的积累。DBT 的短周期和长周期等位基因分别
降低和增加核 PER 蛋白的稳定性 [24]。果蝇细胞培
养 (S2 cells)证明 DBT的活性能够影响 PER 的转录
抑制活性 [29]。哺乳动物生物钟系统中的 CKI 的功
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保守的,并且能调节 mPER
蛋白的核稳定性与 BMAL1 的转录活性 [5]。S2 细胞
培养的初步研究数据表明 CKII 能影响果蝇体内核
PER 的抑制活性和链胞霉菌中 FRQ 蛋白的稳定性。
在人类中,家族性睡眠综合征 (familial advanced
sleep phase syndrome ,FASPS)与人类 PER2 基因的
点突变有关,这种突变在体外影响了 CKIε作用下
的 hPER2 的磷酸化率,可能改变了核 hPER2 的稳
定性,并因此改变人体分子钟负反馈的持续时间 [26]。
蛋白质互作的丧失可以改变磷酸化速率。果蝇
timUL突变体中 PER-TIM 复合体的稳定性的增强抑
制了 PER 在生物钟细胞核内的磷酸化过程 [23]。
PER 在复合物中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减缓了它的降
解并推迟下一个循环周期的开始。磷酸化可能作为
一个信号,在降解过程中标记 PER 蛋白。事实上,
磷酸化决定了 PER 蛋白泛素化的速率。磷酸化的
PER 被认为是 E3泛素连接酶 SCF 家族的一员,通
过连接酶复合物的 SLMB 蛋白亚基与磷酸化的残基
直接结合。在果蝇体内,SLMB 水平高低会影响磷
酸化的 PER 蛋白的稳定性 [30]。SLMB 低水平的活
性能延长果蝇生物钟的周期,这大概是通过增加核
PER 蛋白的稳定性来达到这一作用的;SLMB 的超
量表达也会延长活动周期 [30],可能是因为细胞质中
积累的 PER蛋白降解率的增加延缓了 PER 的核运
输过程。目前还不清楚是细胞质需要 SLMB 还是细
俞 波,等:生物钟的转录后与翻译后水平调控进展第5期 475
胞核需要 SLMB,或是两者都需要 SLMB。除了蛋
白质的稳定性外,果蝇 PER 的转录阻遏因子的活
性也受磷酸化的调控。在体内,与 TIM 结合形成
复合物的核内 PER 的释放与其自身启动子的转录
阻遏作用和磷酸化作用的加强有关 [24]。在培养细胞
中, DBT 和 CKII 水平的下降减轻了依赖 PER 的转
录阻遏作用 [29]。因此,磷酸化依赖性的启动子的活
性受到生物钟蛋白复合物的调控,这可能也是许多
生物钟系统的一个普遍特征。
蛋白质的去磷酸化作用也能影响细胞核的稳定
性,并且也许会影响果蝇 PER 的活性和链胞霉菌
FRQ 蛋白的活性。增强 PP2A 的活性能产生稳定的
组成型核 PER 蛋白,而磷酸酶活性的下降则会降
低 PER 的总体丰度 [28]。链胞霉菌中, PP1 和 PP2A
的突变也会影响生物钟系统的功能:链胞霉菌
PP2A 酶调节亚基 RGB-1的突变会造成 frqRNA 和
总体蛋白的低水平表达,而 PP1 的突变似乎是通过
直接影响 FRQ 蛋白的降解来调节 FRQ 蛋白的稳定
性 [31]。
3 结束语
生物钟属于细胞自主性活动,转录后和翻译后
水平的调控对生物节律的产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
修饰过程在生物体的整个昼夜节律周期中引入了一
些短暂的时间延搁以确保生物钟循环周期延长至大
约 24 h,产生正常的生物周期节律。此外,这些修
饰也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且迅速做出应答,
将信息翻译给中央生物钟,使生物钟系统能够调整
效应器的活动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在过去几年对
昼夜节律性行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生物
钟基因 mRNA的选择性剪接、多聚腺苷酸化水平
上的调节以及在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的磷酸化作用的
研究也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在生物钟的转录后和翻
译后调控方面还有许多领域未被探索。在转录后水
平,关于 mRNA 加帽反应的昼夜节律性调控、选
择性剪接的昼夜节律性调控和 RNA 从核到细胞质
的运输等方面我们还知之甚少。此外,生物钟蛋白
的其他一些化学修饰,如甲基化、糖基化和乙酰化
等翻译后修饰在生物钟中所起的作用还未被阐明。
目前对这些复杂的生化过程的研究其实才刚刚起
步,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对生物
钟基因的转录后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机制的深入研
究,对揭示生命节律性活动的本质、生物进化的分
子基础和开拓遗传学研究新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可为今后医疗保健和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新的理论
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Duffield GE. DNA microarray analyses of circadian
timing: the genomic basis of biological time. J Nuroendocrinol,
2003, 15: 911-1002
[2] Chen R, Schirmer A, Lee Y, et al. Rhythmic PER
abundance defines a critical nodal point for negative
feedback within the circadian clock mechanism. Mol Cell,
2009, 36: 417-30
[3] Guo J, Cheng P, Yuan H, et al. The exosome regulates
circadian gene expression in a posttranscriptional negative
feed-back loop. Cell, 2009, 138: 1236-46
[4] Benito J, Zheng H, Ng F, et al. Transcriptional feedback
loop regulation, function and ontogeny in Drosophila.
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2007, 72: 437-44
[5] Bozek K, Relógio A, Kielbasa SM, et al. Regulation of
clock-controlled genes in mammals. PLoS ONE, 2009,
4(3): e4882
[6] Girardet C, Becquet D, Blanchard MP, et al. Neuroglial
and synaptic re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photic
entrainment of the circadian clock in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Eur J Neurosci, 2010, 32(12): 2133-42
[7] Green CB, Besharse JC.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vertebrate circadian clock-regulated gene encoding the
protein nocturni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6, 93(25):
14884-8
[8] Green CB, Besharse JC. Use of a high stringency
differential display screen for identification of retinal
mRNAs that are regulated by a circadian clock. Brain Res,
1996b, 37: 157-65
[9] Dupressoir A, Morel AP, Barbot W,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four families of yCCR4- and Mg2+-dependent endonuclease-
related proteins in higher eukaryot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rthologs of yCCR4 with a conserved leucine-rich repeat
essential for hCAF1/hPOP2 binding. BMC Genomics,
2001, 2: 9
[10] Li R, Yue J, Zhang Y, et al. CLOCK/BMAL1 regulates
human nocturnin transcription through binding to the
E-box of nocturnin promoter. Mol Cell Biochem, 2008,
317: 169-77
[11] Kawai M, Green CB, Lecka-Czernik B, et al. A circadian-
regulated gene, Nocturnin, promotes adipogenesis by
stimulating PPAR-γ nuclear transloc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0, 107(23): 10508-13
[12] Valencia-Sanchez MA, Liu J, Hannon GJ, et al. Control of
translation and mRNA degradation by miRNAs and
siRNAs. Genes Dev, 2006, 20: 515-24
[13] Eulalio A, Behm-Ansmant I, Izaurralde E. P bodies: at the
crossroads of post-transcriptional pathways.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07, 8: 9
[14] Parker R, Sheth U. P bodies and the control of mRNA
translation and degradation. Mol Cell, 2007, 25: 635-46
[15] Pillai RS, Bhattacharyya SN, Filipowicz W. Repress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by miRNAs: how many mechanisms?
生命科学 第23卷476
Trends Cell Biol, 2007, 17: 118-26
[16] Keene JD. RNA regulations: coordination of post-
transcriptional events. Nat Rev Genet, 2007, 8: 533-43
[17] Liu Q, Greimann JC, Lima CD. Reconstitution, activities,
and structure of the eukaryotic RNA exosome. Cell, 2006,
127: 1223-37
[18] Stanewsky R, Lynch KS, Brandes C, et al. Mapping of
element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normal temporal period
and timeless RNA expression pattern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J Biol Rhythms, 2002, 17: 293-306
[19] Saithong T, Painter KJ, Millar AJ. The contributions of
interlocking loops and extensive nonlinearity to the
properties of circadian clock models. PLoS ONE, 2010, 5:
e13867
[20] Panda S, Antoch MP, Miller BH, at al. Coordinated
transcription of key pathways in the mouse by the
circadian clock. Cell, 2002, 109: 307-20
[21] Kojima S, Matsumoto K, Hirose M, et al. LARK activates
posttranscriptional expression of an essential mammalian
clock protein, PERIOD1.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7,
104(6): 1859-64
[22] Landskron J, Chen KF, Wolf E, et al. A role for the
PERIOD: PERIOD homodimer in the Drosophila
circadian clock. PLoS Biol, 2009, 7(4): e3
[23] Sekine T, Yamaguchi T, Hamano K, et al. Casein kinase Iε
does not rescue double-time function in Drosophila
despite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roles in the circadian
clock. J. Biol. Rhythms, 2008, 23: 13-5
[24] Kivimäe S, Saez L, Young MW. Activating PER repressor
through a DBT-directed phosphorylation switch. PLoS
Biol, 2008, 6(7): e183
[25] Tang CT, Li S, Long C, et al. Setting the pace of the
Neurospora circadian clock by multiple independent FRQ
phosphorylation event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 10722-27
[26] Meng QJ, Logunova L, Maywood ES, et al. Setting clock
speed in mammals: the CK1 epsilon tau mutation in mice
accelerates circadian pacemakers by selectively destabilizing
PERIOD proteins. Neuron, 2008, 58: 78-88
[27] Bagheri N, Lawson M, Stelling J, et al. Modeling the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ircadian oscillator via phase
optimization. J Biol Rhythms, 2008, 23(6): 525-37
[28] Smith EM, Lin JM, Meissner RA, et al. Dominant-negative
CK2α induces potent effects on circadian rhythmicity. PLoS
Genet, 2008, 4: e12
[29] Mehra A, Baker C, Loros J, et al. Post-translational mod-
ifications in circadian rhythms. Trends Biochem Sci, 2009,
34(10): 483-90
[30] Chiu JC, Vanselow J, Kramer A, et al. The phospho-
occupancy of an atypical SLIMB-binding site on PERIOD
that is phosphorylated by DOUBLETIME controls the
pace of the clock. Genes Dev, 2008, 22(13): 1758-72
[31] Guo JH, Liu Y.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Neurospora
circadian oscillator. Protein Cell, 2010, 1(4): 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