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D-lactic acid onto microporous hyper-cross-linked resin HD-01

D-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HD-01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全 文 :第 13卷第 1期
2014年 1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Vol􀆰 13 No􀆰 1
Jan􀆰 2015
doi:10􀆰 3969 / j􀆰 issn􀆰 1672-3678􀆰 2015􀆰 01􀆰 011
收稿日期:2013-12-23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102562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212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11CBA00806);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1106070);长江学者和创新发展计划(PCSIRT);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
作者简介:吴  建(1987—),男,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分离;应汉杰(联系人),教授,E⁃mail:yinghanjie@ njtech􀆰 edu􀆰 cn
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的
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吴  建,吴菁岚,庄  伟,应汉杰
(南京工业大学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1800)
摘  要:对 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研究。 考察 pH 对 D 乳酸吸附的
影响,D 乳酸的吸附量随 pH的升高而降低,最佳 pH为 2􀆰 1。 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温度 293􀆰 15、313􀆰 15和 333􀆰 15
K下 D 乳酸的吸附等温线,并采用 Langmuir和 Freundlich 等温线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中 Freundlich 方程
的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 R2>0􀆰 99。 树脂 HD 01对 D 乳酸的吸附量为 0􀆰 146 5 g / g(ρe = 102 g / L,333􀆰 15 K),比
大孔吸附树脂 Amberlite XAD1600高出 11%。 计算得到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ΔG和等量吸附焓变 ΔH均小于零,说明
D 乳酸在 HD 01上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 D 乳酸在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实验结
果表明,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一阶速率方程。 D 乳酸在树脂上的传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93􀆰 15 K达到
吸附平衡只需 10 min。
关键词:D 乳酸;超高交联树脂;吸附;热力学;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Q0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15)01-0060-08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D⁃lactic acid onto
microporous hyper⁃cross⁃linked resin HD⁃01
WU Jian,WU Jinglan,ZHUANG Wei,YING Hanjie
(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1800,China)
Abstract:The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D⁃lactic acid onto microporous hyper⁃cross⁃
linked resin HD⁃01 were studi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lactic aci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H and the optimum pH was 2􀆰 1􀆰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isotherms of D⁃lactic acid were determined
between 293􀆰 15,313􀆰 15 and 333􀆰 15 K􀆰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well fitted by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R2>0􀆰 99)􀆰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lactic acid onto resin HD⁃01 was 0􀆰 146 5 g / g (ρe = 102
g / L,333􀆰 15 K), 11% higher than that of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Amberlite XAD⁃1600􀆰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Gibbs free energy change and the isosteric enthalpy change of adsorption were
negative, indicating that the adsorption of D⁃lactic acid onto resin HD⁃01 was a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process􀆰 The adsorption kinetic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ncentration decay curves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pseudo⁃first⁃order rate equation􀆰 The mass transfer rate of D⁃lactic acid onto resin
HD⁃01 was very rapid an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was
reached within 10 minutes at 293􀆰 15 K􀆰
Keywords:D⁃lactic acid;hyper⁃cross⁃linked resin;adsorption;thermodynamic;kinetic
    乳酸(lactic acid),又称 2 羟基丙酸,是广泛存
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有机酸。 由于乳酸分子中含
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存在 2种对应异构体形式,
分别为 D 乳酸和 L 乳酸[1]。 其中,D 乳酸作为
多种手性物质的合成前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
药和化工等领域的手性合成。 此外,D 乳酸还可提
高聚乳酸材料的热稳定性[2]。
目前,L 乳酸的分离提取方法主要有钙盐法[3]、
电渗析法[4]、膜分离法[5]、溶剂萃取法[6]、分子蒸馏
法[7]、离子交换法[8-10]和吸附法[11-12]。 但是关于 D
乳酸的分离研究鲜有文献报道。 传统的钙盐法具有
工艺繁杂,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大,副产物中含大量
CaSO4 固体废料,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 电渗析法
存在较高的电力和能量消耗,且有大量副产盐类。 膜
分离法中膜的清洗较为困难。 溶剂萃取法使用的萃
取剂具有一定的毒性[13]。 分子蒸馏法的一次性投资
费用比较大,只能对乳酸产品进行深加工,而不能直
接从发酵液乳酸盐获得乳酸[14]。 离子交换法由于具
有交换容量大、选择性高等优点而应用于乳酸的分
离。 Cao等[8]和 Tong等[9]分别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Amberlite IRA 400和 Amberlite IRA 92来分离 L
乳酸,但是该方法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在吸附之后
需要酸、碱进行再生,分离过程中再生剂的用量大,会
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大[10]。 因此,寻找
到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乳酸分离提取方
法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中,吸附法具有设计
操作简单、吸附量高、吸附速率良好、易再生、成本低
及避免使用有毒试剂等优点[15]。
本文采用吸附法来分离 D 乳酸,并从一批具有
不同理化性质的吸附树脂中筛选出一种对D 乳酸吸
附容量高,吸附速率快的吸附剂(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 主要研究了 D 乳酸在树脂 HD 01 上
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考察 pH对树脂 HD 01吸
附D 乳酸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吸附条件,以期为后
续的柱分离实验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D 乳酸(质量分数 92%),盐城华德生物工程
有限公司;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弱极性树
脂,其物理化学性质详见文献[16])、大孔吸附树脂
(型号分别为 KA 1、KA 2、AM 1、MR 1 和
MR 2),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高效液相色谱(HPLC,1200系列),安捷伦公司;
HYG A 型全温摇瓶柜,太仓市实验设备厂;
Metrohm 848 Titrino plus自动 pH 滴定仪,瑞士万通
公司;RW20􀆰 n 型搅拌器,德国 IKA 公司;RE 501
型恒温水浴锅,南京文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 2  实验方法
1􀆰 2􀆰 1  D 乳酸的 HPLC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 D 乳酸的浓度进行检
测。 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色谱柱为 Bio⁃Rad
公司 Aminex HPX 87 离子排斥色谱柱(300 mm×
7􀆰 8 mm,9 μm);流动相为 5 mmol / L的 H2SO4溶液,
流速为 0􀆰 6 mL / min,柱温为 328􀆰 15 K,进样量为
20 μL。
1􀆰 2􀆰 2  D 乳酸解离常数的测定
D 乳酸的解离常数通过自动 pH 滴定仪测定。
取 50 mL 质量浓度为 8 g / L 的 D 乳酸溶液于 150
mL 烧杯中,使用 0􀆰 1 mol / L 的 NaOH 溶液在 200
r / min的搅拌转速下对 D 乳酸溶液进行滴定。 以
NaOH溶液的滴定体积为横坐标,溶液的 pH为纵坐
标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求得 D 乳酸的解离常
数 pKa。
1􀆰 2􀆰 3  吸附树脂的筛选
选取的分离介质为超高交联树脂(HD 01)和
大孔吸附树脂(KA 1、KA 2、AM 1、MR 1 和
MR 2,前 3种为非极性吸附树脂,后 2 种为极性吸
附树脂)。 考察不同型号的树脂对 D 乳酸的吸附
量,筛选出最适于 D 乳酸吸附的分离介质。
分别称取 2 g 不同型号的吸附树脂于若干 100
mL三角瓶中,向三角瓶中各加入 25 mL初始质量浓
度均为 54􀆰 28 g / L 的 D 乳酸溶液。 将三角瓶放于
293􀆰 15 K的全温摇瓶柜中振荡吸附 12 h,转速设为
150 r / min,吸附平衡后,测定 D 乳酸的平衡浓度,
按式(1)计算 D 乳酸的平衡吸附量。
qe =
(ρ0 - ρe)

V (1)
16  第 1期 吴  建等: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式中:qe 为平衡吸附量(g / g);ρ0 为 D 乳酸溶液的
初始质量浓度(g / L);ρe为 D 乳酸溶液的吸附平衡
质量浓度(g / L);V为溶液的体积(mL);m为树脂的
质量(g)。
1􀆰 2􀆰 4  pH对 D 乳酸吸附的影响
称取 2 g HD 01 树脂于若干 100 mL 三角瓶
中,分别加入 25 mL 初始质量浓度均为 52􀆰 16 g / L、
不同 pH的 D 乳酸溶液。 使用 H2 SO4或 NaOH 溶
液调节 D 乳酸溶液的 pH分别为 1􀆰 02、1􀆰 51、2􀆰 08、
3􀆰 01、4􀆰 05、5􀆰 03、6􀆰 02 和 7􀆰 04,(未经 pH 调节的
D 乳酸溶液初始 pH为 2􀆰 08)。 将三角瓶放置于温
度为 293􀆰 15 K 的全温摇瓶柜中,转速设定为 150
r / min,振荡吸附 12 h,吸附平衡后,测定 D 乳酸溶
液的平衡浓度,根据式(1)计算不同 pH下的平衡吸
附量。
1􀆰 2􀆰 5  D 乳酸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吸附 等 温 线 分 别 在 293􀆰 15、 313􀆰 15 和
333􀆰 15 K 下测定。 准确称取 2 g HD 01 树脂于
若干 100 mL 三角瓶中,分别向三角瓶中加入 25
mL 初始质量浓度为 30、50、70、90、110、130 和
150 g / L 的 D 乳酸溶液,放置于全温摇瓶柜中,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静态吸附实验。 在 150 r / min
的转速下振荡吸附 12 h,吸附平衡后,分别测定
不同条件下 D 乳酸的吸附平衡浓度,按式(1)计
算 D 乳酸的平衡吸附量,绘制不同温度下的吸
附等温线。
1􀆰 2􀆰 6  D 乳酸吸附动力学的测定
吸附动力学实验分别在 293􀆰 15、313􀆰 15 和
333􀆰 15 K 下进行。 将 500 mL 质量浓度为 50􀆰 92
g / L的 D 乳酸溶液加入 1 000 mL 三颈圆底烧瓶
中,并放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所需的实验温
度。 加入 25 g HD 01 树脂于 D 乳酸溶液中,搅
拌转速为 150 r / min,进行吸附动力学实验。 对不
同时刻溶液中 D 乳酸的浓度进行检测,直至 D
乳酸达到吸附平衡。 以时间为横坐标,不同时刻
的吸附量为纵坐标,绘制吸附动力学曲线,研究温
度对 D 乳酸在树脂 HD 01 上吸附速率和吸附量
的影响。 不同时刻 D 乳酸的吸附量按式 ( 2)
计算。
qt =
(ρ0 - ρt)V

(2)
式中:qt 为 t时刻 D 乳酸的吸附量(g / g);ρt 为 t时
刻 D 乳酸溶液的质量浓度(g / L)。
2  结果与讨论
2􀆰 1  D 乳酸解离常数的测定和解离曲线的绘制
D 乳酸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以 D 乳酸分
子和 D 乳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D 乳酸的解离平
衡方程式如式(3)所示。
CH3CHOHCOOH → CH3CHOHCOO
- + H + (3)
通过 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可得 D 乳酸的解
离常数 Ka,见式(4)。
Ka =
c(CH3CHOHCOO
-)c(H +)
c(CH3CHOHCOOH)
(4)
两侧取对数后,得
lg Ka = lg c(H
+) + lg
c(CH3CHOHCOO
-)
c(CH3CHOHCOOH)
(5)
乳酸的 pKa 与溶液的 pH之间的关系见式(6)。
pH - pKa = lg
c(CH3CHOHCOO
-)
c(CH3CHOHCOOH)
(6)
由式(6)可知,当 D 乳酸分子有一半解离,即一半
以 D 乳酸根离子形式存在时,此时溶液的 pH即为
D 乳酸的解离常数 pKa。
D 乳酸的滴定曲线如图 1所示。
图 1  D 乳酸的碱滴定曲线
Fig􀆰 1  Alkalimetric titration curve of
D⁃lactic acid
从图 1可以看出,8 g / L D 乳酸的滴定终点在
39􀆰 83 mL,此时 D 乳酸完全解离。 在滴定终点体
积的一半处(20􀆰 18 mL),溶液的 pH 为 3􀆰 77,即 D
乳酸的解离常数 pKa。 本实验测得 pKa(3􀆰 77)与文
献报道[8]的乳酸 pKa(3􀆰 86)相符。
由式(6)计算可得 D 乳酸分子和 D 乳酸根离
子的分配系数,获得不同 pH 下 D 乳酸的解离曲
线,见图 2。
由图 2可知,pH影响 D 乳酸的解离程度。 在 pH
小于 2的情况下,D 乳酸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当
26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图 2  D 乳酸的解离曲线(左)和 pH对 D 乳酸在
HD 01树脂上吸附量的影响(右)
Fig􀆰 2  Dissociation curve of D⁃lactic acid ( left) and
effect of pH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lactic acid onto HD⁃01 resin (right)
pH大于 2时,随着 pH的升高,D 乳酸离子的分配系数
变大。 当 pH大于 6时,D 乳酸基本以离子形式存在。
2􀆰 2  D 乳酸最佳分离介质的筛选
考察不同吸附树脂对 D 乳酸的吸附情况,结
果见图 3。
图 3  不同树脂对 D 乳酸吸附量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resins on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D⁃lactic acid
由图 3可知,超高交联树脂 HD 01对 D 乳酸
的吸附量最大。 大孔吸附树脂 ( KA 1、KA 2、
AM 1、MR 1和 MR 2)对 D 乳酸的吸附量均低
于超高交联树脂 HD 01。 这是由于 HD 01 树脂
是具有弱极性的微孔树脂,D 乳酸溶液能与树脂的
内表面紧密地接触,通过疏水作用力从而被吸附。
该树脂的比表面积[16]很大(1 645􀆰 5 m2 / g),是常规
大孔吸附树脂比表面积(450~ 700 m2 / g)的 2 倍多,
能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 因此,以下实验均采用微
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来分离提取 D 乳酸。
2􀆰 3  pH对 D 乳酸吸附的影响
从图 2可以看出,pH 对 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
联树脂 HD 01 上的吸附量有显著的影响。 在 pH
为 2􀆰 08时(未经 pH调节),HD 01树脂对 D 乳酸
的平衡吸附量达到最大值(0􀆰 121 4 g / g)。 当 pH小
于 2􀆰 08时,随着 pH 的降低,HD 01 树脂对 D 乳
酸的平衡吸附量几乎不变,与 pH 为 2􀆰 08 时的吸附
量基本一致。 但是,当 pH大于 2􀆰 08 时,随着 pH的
升高,HD 01树脂对 D 乳酸的平衡吸附量逐渐降
低。 在 pH 为 7􀆰 04 时,树脂对 D 乳酸几乎不产生
吸附作用。 这可能是当 pH 小于或者等于 2􀆰 08 时,
D 乳酸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表明分子形式的
D 乳酸更有利于树脂的吸附。 而随着 pH 的升高,
D 乳酸的解离程度增大,离子态的 D 乳酸不利于
树脂的吸附[17]。 D 乳酸分子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 上的吸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且其
分子中的羰基与树脂 HD 01结构中苯环之间形成
π π共轭,进一步增强了其与树脂之间的吸附亲
和力[16]。 当 pH大于 2􀆰 08 时,D 乳酸分子中的羧
基解离,从分子形式转变为离子形式,降低了树脂
与D 乳酸分子之间形成的疏水作用力,从而导致树
脂 HD 01对 D 乳酸的吸附量降低。
因此,在 D 乳酸的吸附过程中,调节溶液 pH
为 2􀆰 1,使 D 乳酸以分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吸附过
程的进行。
2􀆰 4  D 乳酸的吸附等温线
采用 Langmuir 和 Freundlich 吸附等温模型[18]
对不同温度下 D 乳酸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如式(7)所示。
qe =
qmKLρe
1 + KLρe
(7)
式中:qm 为饱和吸附量(g / g);KL 为 Langmuir 方程
参数(L / g)。
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如式(8)所示。
qe = K fρ1 / ne (8)
式中:Kf 为Freundlich方程参数[(g / g)(L / g)1/ n],表示
吸附量的相对大小;n为 Freundlich 方程参数。
为了评价模型拟合的效果,采用标准偏差(Δq)
来衡量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的偏离程度,Δq 的计算
见式(9)。
Δq =
∑ qexp - qcal( ) / qexp( )
N - 1
(9)
式中:qexp和 qcal分别为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N 为实
验点的个数。
36  第 1期 吴  建等: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通过 Langmuir和 Freundlich 等温模型对不同温
度下(293􀆰 15、313􀆰 15和 333􀆰 15 K),D 乳酸的吸附
等温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图 4,相应拟合
参数见表 1。
由表 1可知,Langmuir 和 Freundlich 等温模型均
能较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 D 乳酸的吸附等温线(相
关系数 R2 都大于 0􀆰 99,相对偏差 Δq 均小于 0􀆰 1)。
由于 Freundlich 等温模型的相关系数 R2 大于
Langmuir等温模型,相对偏差 Δq 值都小于 Langmuir
等温模型,因此,Freundlich 等温模型比 Langmuir 等
温模型更适合描述吸附等温数据。 Freundlich等温模
型中的 n值反映了吸附剂的不均匀性或吸附反应强
度,由表 1可知,n 值均大于 1,说明 HD 01 树脂对
D 乳酸的吸附为优惠型吸附[19]。
表 1  不同温度下 D 乳酸在树脂 HD 01上的 Freundlich和 Langmuir等温模型参数
Table 1  Freundlich and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parameters for adsorption of D⁃lactic acid
onto HD⁃01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 / K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qm /
(g·g-1)
KL /
(L·g-1)
R2 Δq Kf / [(g·g
-1)(L·g-1) 1 / n] n R2 Δq
293􀆰 15 0􀆰 406 8 0􀆰 009 5 0􀆰 993 9 0􀆰 055 2 0􀆰 012 4 1􀆰 669 5 0􀆰 997 8 0􀆰 021 2
313􀆰 15 0􀆰 390 1 0􀆰 008 4 0􀆰 996 8 0􀆰 043 7 0􀆰 010 0 1􀆰 605 1 0􀆰 997 3 0􀆰 026 9
333􀆰 15 0􀆰 340 2 0􀆰 007 6 0􀆰 995 1 0􀆰 049 0 0􀆰 007 7 1􀆰 569 9 0􀆰 998 3 0􀆰 018 7
图 4  温度对 D 乳酸在 HD 01树脂上的
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temperatures on adsorption isotherm
of D⁃lactic acid onto resin HD⁃01
    从图 4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树脂 HD
01对 D 乳酸的吸附量逐渐降低,说明温度越高越
不利于吸附的进行。 Thang 等[20]测定了大孔吸附
树脂 Amberlite XAD1600在 333􀆰 15 K下对乳酸的吸
附容量。 在吸附平衡质量浓度 ρe 为 102 g / L(发酵
液中 D 乳酸的浓度)的条件下,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对 D 乳酸的吸附量为 0􀆰 146 5 g / g,比大孔
吸附树脂 Amberlite XAD1600 高出 11%。 微孔超高
交联树脂 HD 01对 D 乳酸具有较高的吸附量,这
是由树脂的物理化学性质所决定的。 由文献[16]
可知,超高交联树脂 HD 01的平均孔径为 1􀆰 92 nm
(< 2 nm),属于微孔范围;其总孔体积为 0􀆰 732
cm3 / g,而且比表面积非常大,高达 1 645􀆰 5 m2 / g,这
为 D 乳酸的吸附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 王津南
等[21]研究了酚羟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
JN 2对苯酚的吸附行为,认为树脂所具有的高比
表面积和丰富的微孔区对吸附起了很大作用,吸附
不只是表面单层吸附,还有微孔填充作用。
2􀆰 5  吸附热力学的计算
根据 Van′t Hoff方程(式(10)),等量吸附焓变
ΔH可以通过式(11)计算[22]。
dln K
dT
= ΔH
RT2
(10)
ln 1ρe = ln K0 -
ΔH
RT
(11)
式中: K0 为 常 数; R 为 理 想 气 体 常 数, 8􀆰 314
J / (mol·K);T为绝对温度(K)。
等量吸附焓变 ΔH可以通过 ln(1 / ρe)对 1 / T作
图的斜率计算得出。
吸附自由能变 ΔG 通过 Gibbs 方程(式(12))
求得。
ΔG =- RT ∫x

(q / x)dx (12)
式中:x为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mmol / L);q 为吸
附量(mmol / g)。
将 Freundlich方程代入 Gibbs 方程(式(12)),
推导出 ΔG与 q无关[23],得式(13)。
46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ΔG =- nRT (13)
式中 n为 Freundlich方程中的常数。
吸附熵变 ΔS 可以通过 Gibbs Helmholtz 方程
计算,见式(14)。
ΔS = ΔH
- ΔG

(14)
    在不同温度下(293􀆰 15、313􀆰 15和 333􀆰 15 K),当
D 乳酸的平衡吸附量 qe 分别为 0􀆰 05、0􀆰 10 和 0􀆰 15
g / g时,对应的平衡浓度 ρe 可以通过 Freundlich 吸附
等温方程求得。 通过 ln(1 / ρe)对1 / T作图,结果见图
5,由直线的斜率计算出等量吸附焓变 ΔH。
不同吸附量 qe 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ΔG、等量
吸附焓变 ΔH和吸附熵变 ΔS的计算结果见表 2。
图 5  不同吸附量时 D 乳酸在树脂 HD 01
上等量吸附焓变的测定
Fig􀆰 5  Determination of the isosteric enthalpy changes for
adsorption of D⁃lactic acid onto resin HD⁃01
at different adsorption capacity
表 2  D 乳酸在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的热力学参数
Table 2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adsorption of D⁃lactic acid onto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resin HD⁃01
qe /
(g·g-1)
ΔH /
(kJ·mol-1)
ΔG / (kJ·mol-1) ΔS / (J·mol-1·K-1)
293􀆰 15 K 313􀆰 15 K 333􀆰 15 K 293􀆰 15 K 313􀆰 15 K 333􀆰 15 K
0􀆰 05
0􀆰 10
0􀆰 15
-12􀆰 30
-10􀆰 90
-10􀆰 07
-4􀆰 07 -4􀆰 18 -4􀆰 35
-28􀆰 07
-23􀆰 30
-20􀆰 47
-25􀆰 93
-21􀆰 46
-18􀆰 81
-23􀆰 86
-19􀆰 66
-17􀆰 17
    由表 2 可知,吉布斯自由能变 ΔG 的计算值为
负值,说明 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
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 等量吸附焓变 ΔH 的值均为
负值,说明 D 乳酸在树脂 HD 01上的吸附是放热
过程。 ΔH的绝对值小于 40 kJ / mol,表明 D 乳酸在
树脂 HD 01 上的吸附是物理吸附过程[24]。 吸附
熵变 ΔS 的计算值为负值,说明在吸附过程中,D
乳酸在固液界面间的随机性降低[25]。 这是因为与
在溶液中相比,D 乳酸分子被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吸附后,其分子自由运动受到限制,因此吸
附熵变 ΔS为负值[26]。
2􀆰 6  吸附动力学的构建及分析
2􀆰 6􀆰 1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为了研究 D 乳酸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动力学
行为,本文采用 Lagergren准一阶动力学模型和准二
阶动力学模型[27]对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准一阶动力学模型的表达式见(15)。
dqt
dt
= k1(qe - qt) (15)
    式(15)的边界条件:t= 0,qt = 0和 t= t,qt = qt,对
上式积分可得式(16)。
ln(qe - qt) = ln qe - k1 t (16)
    进一步得到
qt = qe(1 - e
-k1t) (17)
式中 k1 为准一阶速率常数(min
-1)。
准二阶动力学模型的表达式为
dqt
dt
= k2(qe - qt) 2 (18)
    式(18)的边界条件为:t= 0,qt = 0和 t= t,qt = qt,
对上式积分可得

qe - qt
- 1
qe
= k2 t (19)
进一步转化为
qt =
k2q2e t
1 + k2qe t
(20)
式中 k2 为准二阶速率常数[g / (g·min)]。
通过 t时刻的吸附量 qt(g / g)对时间 t(min)作
图,绘制 D 乳酸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2􀆰 6􀆰 2  温度对 D 乳酸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吸附动力学实验分别在 293􀆰 15、 313􀆰 15 和
333􀆰 15 K下进行,研究不同温度对 D 乳酸吸附速
率和吸附量的影响。
56  第 1期 吴  建等: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采用准一阶动力学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
对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动力学曲线如图 6 所
示,拟合参数列于表 3。
图 6和表 3的拟合结果表明:准一阶动力学模型
可以较好地描述 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其相关系数 R2>0􀆰 98,且均
大于准二阶动力学的相关系数。 同时,准一阶动力学
的标准偏差 Δq值也都小于准二阶动力学。
表 3  不同温度下 D 乳酸在树脂 HD 01上的准一阶和准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参数
Table 3  Pseudo⁃first⁃order and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parameters for adsorption
of D⁃lactic acid onto resin HD⁃01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 / K
ρ0 /
(g·L-1)
ρe /
(g·L-1)
qe /
(g·g-1)
准一阶动力学模型 准二阶动力学模型
k1 / (min
-1) R2 Δq k2 / (g·g
-1·min-1) R2 Δq
293􀆰 15 50􀆰 92 44􀆰 99 0􀆰 118 6 0􀆰 358 2 0􀆰 994 2 0􀆰 054 3 5􀆰 960 7 0􀆰 919 3 0􀆰 168 2
313􀆰 15 50􀆰 92 45􀆰 80 0􀆰 102 4 0􀆰 514 0 0􀆰 988 7 0􀆰 080 8 10􀆰 478 8 0􀆰 953 7 0􀆰 090 8
333􀆰 15 50􀆰 92 46􀆰 71 0􀆰 084 1 1􀆰 354 3 0􀆰 990 5 0􀆰 038 1 43􀆰 024 8 0􀆰 961 1 0􀆰 060 4
图 6  不同温度下 D 乳酸的吸附动力学
Fig􀆰 6  Adsorption kinetics of D⁃lactic acid onto
resin HD⁃01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从图 6可以看出,温度对 D 乳酸在 HD 01树
脂上的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导致树脂
HD 01对 D 乳酸的吸附量降低。 此外,随着温度
的升高,D 乳酸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缩短。 在
293􀆰 15、313􀆰 15和 333􀆰 15 K不同温度下,D 乳酸达
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分别为 10、8 和 3􀆰 5 min,这说明
D 乳酸在树脂 HD 01上的传质速率非常快,在 10
min内即达到吸附平衡。 从表 3 可知,吸附速率常
数 k1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
加快 D 乳酸分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率,导致吸附
速率变快,缩短了吸附平衡时间[28]。
3  结论
研究了 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
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
1)考察了 pH 对 D 乳酸吸附的影响,结果表
明:分子形式的 D 乳酸有利于吸附;D 乳酸的最
佳吸附 pH为 2􀆰 1。
2)不同温度(293􀆰 15、313􀆰 15 和 333􀆰 15 K)下
D 乳酸的静态吸附平衡实验表明,Freundlich 等温
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 热力学
平衡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变 ΔG 和等量吸附焓变
ΔH的计算结果均为负值,表明 D 乳酸在树脂HD
01 上的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
D 乳酸的吸附。
3)准一阶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温
度下 D 乳酸在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D 乳
酸的传质速率较快,在 10 min 内达到吸附平衡。 吸
附速率常数 k1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乳酸在树
脂 HD 01上具有吸附量大,传质速率快的特点,证
明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吸
附介质。
参考文献:
[ 1 ]   Castillo Martinez F A,Balciunas E M,Salgado J M,et al. Lactic
acid properties,applications and production:a review[ J] .Trends
Food Sci Technol,2013,30(1):70⁃83.
[ 2 ]   许婷婷,柏中中,何冰芳.D 乳酸制备研究进展[ J] .化工进
展,2009,28(6):991⁃996.
[ 3 ]   吴宇琼,李定或,吴元欣.发酵法生产乳酸的提取与精制研究
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03,24(1):106⁃108.
[ 4 ]   Lee E G,Moon S H,Chang Y K,et al.Lactic acid recovery using
two⁃stage electrodialysis and its modelling [ J] . J Membr Sci,
1998,145(1):53⁃66.
[ 5 ]   Sikder J,Chakraborty S,Pal P,et al. Purifica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microfiltrate fermentation broth by cross⁃flow nanofiltration
[J] .Biochem Eng J,2012,69:130⁃137.
66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 13卷 
[ 6 ]  Juang R S,Huang R H.Equilibrium studies on reactive extraction
of lactic acid with an amine extractant[J] .Chem Eng J,1997,65
(1):47⁃53.
[ 7 ]   Chen L,Zeng A,Dong H,et al.A novel process for recovery and
refining of L⁃lact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 J] . Bioresour
Technol,2012,112:280⁃284.
[ 8 ]   Cao X,Yun H S,Koo Y M. Recovery of L⁃( +)⁃lactic acid by
anion exchange resin Amberlite IRA⁃400 [ J] . Biochem Eng J,
2002,11(2 / 3):189⁃196.
[ 9 ]   Tong W Y,Fu X Y,Lee S M,et al. Purification of L( +)⁃lact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with paper sludge as a cellulosic
feedstock using weak anion exchanger Amberlite IRA⁃92 [ J] .
Biochem Eng J,2004,18(2):89⁃96.
[10]   姜绍通,于力涛,李兴江,等.连续离子交换法分离 L 乳酸的
工艺设计及优化[J] .食品科学,2012,33(12):69⁃74.
[11]   郑一舟,黄清平,岑沛霖.聚乙烯基吡啶树脂吸附乳酸的研究
[J] .离子交换与吸附,1991,7(1):27⁃32.
[12]   Aljundi I H,Belovich J M,Talu O.Adsorp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and aqueous solutions onzeolite molecular
sieves[J] .Chem Eng Sci,2005,60(18):5004⁃5009.
[13]   曾炜,陈丰秋,詹晓力.乳酸的生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J] .化
工进展,2006,25(7):744⁃749.
[14]   李卫星,邢卫红.发酵法乳酸精制技术研究进展[ J] .化工进
展,2009,28(3):491⁃495.
[15]   Soto M L,Moure A,Domínguez H,et al.Recovery,concen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by adsorption: a review
[J] .J Food Eng,2011,105(1):1⁃27.
[16]   Zhou J,Wu J,Liu Y,et al. Modeling of breakthrough curves of
single and quaternary mixtures of ethanol, glucose, glycerol and
acetic acid adsorption onto a microporous hyper⁃cross⁃linked resin
[J] .Bioresour Technol,2013,143:360⁃368.
[17]   He C,Huang J, Yan C, et al.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a novel
carbonyl and hydroxyl groups modified hyper⁃cross⁃linked poly
(styrene⁃co⁃divinylbenzene) resin for β⁃naphthol from aqueous
solution[J] .J Hazard Mat,2010,180(1 / 2 / 3):634⁃639.
[18]   Hameed B H, Ahmad A A, Aziz N. Isotherms,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acid dye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palm ash[J] .
Chem Eng J,2007,133(1 / 2 / 3):195⁃203.
[19]   杨克迪,田在福,田友维,等.HPD 100 树脂吸附小檗碱的热
力学及动力学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11,27(1):75⁃80.
[20]   Thang V H,Novalin S.Green biorefinery:separation of lactic acid
from grass silage juice by chromatography using neutral polymeric
resin[J] .Bioresour Technol,2008,99(10):4368⁃4379.
[21]   王津南,李爱民,费正皓,等.酚羟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
烯树脂对苯酚吸附及脱附性能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7,23(3):199⁃207.
[22]   Garcia⁃Delgado R A, Cotoruelo⁃Minguez L M, Rodriguez J J.
Equilibrium study of single⁃solute adsorption of anionic
surfactants with polymeric XAD resins [ J] . Sep Sci Technol,
1992,27(7):975⁃987.
[23]   Juang R S, Shiau J Y, Shao H J.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equilibrium adsorption of phenols onto nonionic polymeric resins
[J] .Sep Sci Technol,1999,34(9):1819⁃1831.
[24]   Qiu X,Li N,Ma X,et al.Facile preparation of acrylic ester⁃based
crosslinked resin and its adsorption of phenol at high
concentration[J] .J Environ Chem Eng,2014,2(1):745⁃751.
[25]   Gao Q,Liu F,Zhang T,et al.The role of lactic acid adsorption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J] .PloS One,2010,5(11):1⁃8.
[26]   王津南,李爱民,周友冬,等.硝基修饰的超高交联树脂对酚
类化合物的吸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5):4⁃9.
[27]   Wu J,Wang L,Zhou J,et al.Recovery of acetoin from the aqueous
solution by means of a novel hyper⁃cross⁃linked resin:equilibrium
and kinetics[J] .J Food Eng,2013,119(4):714⁃723.
[28]   Jiang Y,Luo Y,Zhang F,et al.Equilibrium and kinetic studies of
C.I.Basic Blue 41 adsorption onto N,F⁃codoped flower⁃like TiO2
microspheres[J] .Appl Surf Sci,2013,273:448⁃456.
(责任编辑  荀志金)
76  第 1期 吴  建等:D 乳酸在微孔超高交联树脂 HD 01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