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马来西亚沙巴因为东南亚最高的山——基纳
巴卢山(Mt. Kinabalu, 海拔 4095 m,在当地被称为
神山)而闻名于世。但沙巴也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
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仅兰花的种类就多达 1500
种以上。在这里生长的大花草也吸引大量的游客,
当地土著人每发现一处有大花草开花的地方都会
围起来,派专人管理,并向游客收取门票。
大 花 草 属(Rafflesia R. Br.)全 世 界 有 30 种 左
右,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婆罗洲、苏门答
腊、泰国及菲律宾。大花草属植物是完全的寄生
植物,无根无叶,寄生于葡萄科(Vitaceae)崖爬藤属
(Tetrastigma (Miq.) Planche)植物的茎上。大花草,
又称为大王花,是世界上开得最大的花,同时可能
也是世界上最令人厌恶的花,因为它总是散发出一
种极其难闻的味道,因此又叫尸臭花,其中最大的
种——大花草(R. arnoldii)的花直径达 1 m 以上,重
达 10 kg。
肯 氏 大 花 草(Rafflesia keithii Meijer)发 表 于
1984 年,种加词用于纪念英属北婆罗洲的林业保护
官员 Henry George Keith,土名为 wusak tombuakar
或 kukuanga,仅分布沙巴海拔 250~940 m 的原生
或次生林中,通常生于山涧或溪流边上,其寄主为
Tetrastigma leucostaphylum 和 T. diepenhorstii。 其
花芽直径达 25 cm; 花开时直径达 80~94 cm;花被
裂片 5,有时 6,宽 10~12 cm,密被多数大小基本一
致的蜡斑;具雄蕊 40 枚。虽然所有文献记载大花
草开花时奇臭无比,但本人及同行人员在下午观察
该花时并未闻到任何不适的气味。
关于大花草的发现,大多数的文献记载是于
1818 年由创建英国在新加坡殖民地的斯坦福德·拉
弗尔斯(Stamford Raffles)爵士及其夫人和博物学
家约瑟夫·阿诺德领导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发现的,
并以拉弗尔斯爵士的姓氏命名。但实际上法国人
Louis Auguste Deschamps 早 于 1797 年 在 Java 岛
就已发现了该植物并绘制了插图。不幸的是,在此
期间,英国与法国正在进行战争。当 Deschamps 于
1803 年返回法国时,其所乘坐的船被英国海军在
英吉利海峡掠去,他的所有标本、笔记和插图及其
11 年的研究成果都被查抄而成为战利品,其著作和
标本被 John Reeves 在伦敦 Indian House 的一次拍
卖中购去,并于 1861 年捐给大英博物馆。不幸的
是其笔记从未被发表。后来,Van Steenis 教授及
其夫人与 C. A. Baker 研究了这些材料,并发现了
Rafflesia 及其寄主植物的笔记和插图。
大 花 草 通 常 被 称 为“bunga patma”, “bunga”
在马来语中是“花”的意思,“patma”则是从梵语的
“lotus”(莲花,一种生殖能力象征)派生而来。大花
草芽的提取液可用于妇女生产后 , 以阻止内出血,
收缩子宫和恢复体型。
大花草在爪哇的前伊斯兰印度文化中被作为
大自然生殖能力的象征。在马来半岛,大花草的芽
和花被土著人作为传统的药物。传统用途包括作
为妇女产后的补益和男人的壮阳药。在马来西亚
霹雳州(Perak)的 Baling, 大花草的调合物为孕妇服
用,但据说也可增强男人的体力。
沙巴奇花——肯氏大花草
夏念和1, 曾昭伦2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50; 2. 自然历史出
版社(婆罗州),沙巴州亚庇市 15566 号邮箱,马来西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5, 23(1): 109 ~ 110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110 第23卷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图 1 肯氏大花草 Rafflesia keithii Meijer。A: 寄主植物(Tetrastigma sp.)的枝叶; B~E: 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 F: 花; G: 枯萎的花。(夏念和 2014
年 5 月 11 日摄于马来西亚沙巴)
Fig. 1 Rafflesia keithii Meijer. A: Leafy branch of the host, Tetrastigma sp.; B–E: Flower bud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 F: Flower; G: Withered
flower. (Photographed by XIA Nian-he in Sabah, Malaysia on May 11,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