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Study on Isoetes yunguiensis, an Endangered and Relict Pteridophyta

濒危孑遗蕨类植物云贵水韭的胚胎发育



全 文 :濒危孑遗蕨类植物云贵水韭的胚胎发育∗
姜紫薇1ꎬ 刘保东1∗∗ꎬ 成  晓2ꎬ 李晓东1
(1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ꎬ 哈尔滨  150025ꎻ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ꎬ 昆明  650201)
摘要: 云贵水韭 ( Isoetes yunguiensis) 是云贵高原特产的孑遗蕨类植物ꎬ 是研究云贵地区古生态和植物演化
的活化石ꎬ 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ꎬ 生殖过程及其濒危原因尚未查明ꎮ 本文在实现人工繁殖、 获得足量研究
材料的条件下ꎬ 用常规半薄切片法ꎬ 连续观察了云贵水韭胚胎发育的全过程ꎮ 其结果表明: (1) 合子没有
休眠期ꎻ (2) 合子分裂面与颈卵器长轴呈约 30°夹角ꎻ (3) 首先发育出第一叶原基和第一根原基ꎬ 且前者
早于后者ꎻ (4) 叶舌原始细胞在叶片发育初期就开始了细胞分裂ꎻ (5) 颈卵器开口端细胞常出现坏死溃败
现象并直接影响胚胎发育ꎻ (6) 容易出现畸形胚胎ꎻ (7) 片状结构发育迅速ꎬ 对第二叶原基和第三叶原基有
很好的保护作用ꎻ (8) 早期维管分化顺序等ꎮ 探讨了云贵水韭胚胎阶段的生殖生物学规律及其生殖濒危机
制ꎬ 分析了原始维管植物营养器官演化的溯祖形态ꎬ 为云贵水韭的有效保护积累了技术资料ꎮ
关键词: 云贵水韭ꎻ 胚胎发育ꎻ 器官起源ꎻ 濒危
中图分类号: Q 9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5)05-531-06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Study on Isoetes yunguiensisꎬ
an Endangered and Relict Pteridophyta
JIANG Zi ̄wei1ꎬ LIU Bao ̄dong1∗∗ꎬ CHENG Xiao2ꎬ LI Xiao ̄dong1
(1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Biologyꎬ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ꎬ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ꎬ Harbin 150025ꎬ Chinaꎻ
2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ꎬ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ꎬ Kunming 650201ꎬ China)
Abstract: Isoetes yunguiensis is a specialty relict fern of Yunnan ̄Guizhou Plateauꎬ which is a national level protec ̄
ted species called living fossil of the study on paleoecology and plant evolutionary in Yunnan and Guizhou areaꎬ but
its reproduction and endangered mechanism is unclear. On the basis of implementation of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ac ̄
quisition of adequate research materialsꎬ the authors observe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I􀆰 yunguiensis using thin
sectioning. The main results of observation of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are as follows: (1) The zygote doesn’ t have
the period of dormancyꎻ (2) The angle between the division planes of zygote and the long axis of archegonium is a ̄
bout 30°ꎻ (3) The first leaf primordium and the first root primordium develop first. Howeverꎬ the first leaf primordi ̄
um develop earlier than the first root primordiumꎻ (4) The initial cells of ligule begin to divide since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afꎻ (5) The cells of the open ̄end of archegonium often appear necrosis and affect the embry ̄
onic developmentꎻ (6) The embryo malformation is easy to happenꎻ (7) The sheet structure develop fastꎬ and it
provide good protect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leaf primordiumꎻ (8) The order of early vascular development. The ar ̄
ticle explore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regular and reproductive endangered mechanism of I􀆰 yunguiensis. The coales ̄
cent form of the original evolution of vegetative organs of vascular plants is analyzed. This article also accumulate
technical data for protection of I􀆰 yunguiensis.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2015ꎬ 37 (5): 531~536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DOI: 10.7677 / ynzwyj201514171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170294)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ꎻ E ̄mail: 99bd@163􀆰 com
收稿日期: 2014-12-18ꎬ 2015-03-24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姜紫薇 (1995-) 女ꎬ 本科生ꎬ 主要从事生物研究ꎮ
Key words: Isoetes yunguiensisꎻ Embryonic developmentꎻ Organ of originꎻ Endanger
  水韭科 (Isoetaceae) 是古老的孑遗石松类植
物ꎬ 多为水生或半水生的小型草本ꎬ 对原生态依
赖性强ꎬ 种群繁殖能力低下ꎬ 现存约 250 种ꎬ 零
散分布于世界各地ꎬ 数量极少ꎬ 多为珍稀濒危物
种ꎬ 在研究古生态及其物种演化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Vashishtaꎬ 1997)ꎮ 我国共有 5种水韭ꎬ 均为
中国特有种ꎬ 是研究相关地区地质地貌变迁和植
物系统演化的活化石 ( Zhang 和 Talorꎬ 2013)ꎮ
但近几十年来ꎬ 所有种群急剧濒危甚至灭绝ꎬ 濒
危原因尚不明确ꎬ 全部 5种水韭都被列为国家一
级保护植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ꎬ 1999)ꎮ
对于水韭科植物的研究多集中在系统分类
(Liu等ꎬ 2005)、 生态调查 (朱文杰等ꎬ 2010)ꎬ
以及孢子体的形态结构 (Shane和 Hickeyꎬ 2005)、
细胞遗传 (He和 Zhangꎬ 2004)、 分子系统 (Kar ̄
ol等ꎬ 2010) 等方面ꎬ 孢粉学作为种类鉴定的主
要依据ꎬ 科研成果相对较多 (刘星等ꎬ 2008)ꎬ
叶舌的形态结构也一直是水韭的研究热点 (Sha ̄
ne和 Hickeyꎬ 2005)ꎮ 和蕨类精细的生殖研究相
比 (Cao等ꎬ 2010)ꎬ 水韭生殖的成果较少ꎬ 迄今
为止ꎬ 主要成果是 Charles (1933) 首次以 Isoetes
lithophila为材料ꎬ 报道了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以及胚胎发生等ꎬ 认为水韭类的生殖过程具有特
殊的系统学价值ꎻ Syoit ( 1954) 报道日本水韭
( I􀆰 japonica) 游动精子的形态结构ꎻ Huang 和
Chiang (1986) 研究了台湾水韭 I􀆰 taiwansis 的配
子体发育ꎬ 并给出了颈卵器的发育模式ꎻ 而 Kar ̄
rfalt (1999) 在报道 I􀆰 andicola的生殖方式多样性
的同时ꎬ 强调颈卵器的特征与胚胎发育无关ꎻ
Cochran等 (1999) 就 Isoetes sp. 的精子形态结构
进行了细致观察ꎬ 刘虹和王青锋 (2003) 在无菌
条件下培养中华水韭 ( I􀆰 sinensis) 的大孢子ꎬ 探
讨了温度对萌发率的影响ꎻ 路靖等 (2013) 相对
细致地研究了中华水韭的胚胎发育ꎬ 认为胚胎发
育具有重要的溯祖形态ꎬ 既蕴藏着生态演变的相
关信息ꎬ 也存在生殖过程的障碍性结构ꎬ 同时指
出水韭类胚胎发育的种间差异较大ꎬ 有必要进行
细致的比较胚胎学研究ꎮ 但由于水韭类的胚胎发
育过程完全是在雌配子体内完成ꎬ 雌配子体又是
独立发育的极微小球形个体ꎬ 直径不足 0􀆰 4 mmꎬ
外面还包有坚硬的大孢子细胞壁 ( Vashishtaꎬ
1997)ꎬ 在材料培养、 固定包埋、 定位切片等环
节ꎬ 存在多个技术性困难ꎬ 因此ꎬ 对其胚胎发育
过程的研究还十分匮乏 (Syoitiꎬ 1954)ꎮ
云贵水韭 ( Isoetes yunguiensis) 是云贵高原的
特有种ꎬ 已有数亿年的演化历史ꎬ 是云贵高原地
理变迁、 生态及其物种演化的活化石ꎬ 对高原生
态湿地环境监测及物种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陈进明等ꎬ 2005)ꎮ 但近年来ꎬ 由于过度砍伐林
木、 开荒放牧、 滥挖池塘ꎬ 云贵水韭已呈间断式
分布ꎬ 濒临灭绝 (陈进明等ꎬ 2005ꎻ 国家林业局
野生动物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ꎬ 2013)ꎬ
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ꎬ 1999)ꎮ 特别是 2008 年以来ꎬ 西南地
区频发寒潮和旱灾ꎬ 尤以贵州为严重ꎬ 使云贵水
韭面临日趋严峻的生存压力ꎬ 濒危程度快速向国
际极危级 (IUCN ̄CR) 发展 (严岳鸿等ꎬ 2013)ꎬ
近几年在云贵水韭科研方面ꎬ 虽有一些关于形态
学 (Wang等ꎬ 2002)、 孢粉学 (李晓东等ꎬ 2013)、
生物地理 (庞新安等ꎬ 2003) 等方面的成果报道ꎬ
但胚胎发育尚未查到相关文献ꎮ
胚胎特征是蕨类植物稳定的溯祖形态ꎬ 可以
为蕨类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重要依据 (吴兆洪和
秦仁昌ꎬ 1991ꎻ He和 Zhangꎬ 2012)ꎬ 生殖结构决
定了生殖能力的强弱 (Raghavanꎬ 2005)ꎮ 本文
首次在成功进行孢子繁殖的基础上ꎬ 获得了充足
的材料ꎬ 用半薄切片法连续观察了云贵水韭胚胎
发育的详细过程ꎬ 以期为探讨水韭属植物的系统
演化、 揭示水韭的生殖生物学规律及其生殖濒危
机制提供理论依据ꎬ 并为云贵水韭的有效保护提
供技术支撑ꎮ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云贵水韭 (I􀆰 yunguiensis) 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
晓教授于 2011年 9月提供ꎬ 原产地为贵州平坝ꎬ 在哈尔滨
师范大学温室 (北纬 45°52′06″ꎬ 东经 126°32′59″) 栽培繁
殖ꎮ 凭证标本存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 (HANU)ꎮ
1􀆰 2  方法
繁殖方法基本同刘保东 (2012)ꎬ 用改良的 1 / 2MS
培养基培养小孢子ꎬ 用暗棕壤浸出液配制 Knops 培养基
235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培养大孢子ꎬ 适时用倒置显微镜下辅以人工授精ꎮ 定期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选择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配子体ꎬ 用
FAA固定液固定ꎬ 普通半薄切片法切片并用甲苯胺蓝染
色ꎬ 用 Olympus ̄ BX53显微成像系统观察并照相ꎮ
2  观察结果
2􀆰 1  合子及前期分裂
云贵水韭的合子呈卵圆形 (图 1: 1)ꎬ 长轴
长约 30 μmꎬ 细胞质染色较深ꎬ 细胞核明显ꎬ 由
一层相对明显的腹壁细胞包围ꎮ 合子没有休眠
期ꎬ 受精后的 1~2 d即可斜向分裂成两个大小不
等的子细胞 (图 1: 2)ꎬ 分裂面与颈卵器长轴呈
约 30°夹角ꎬ 在两个子细胞的外侧与雌配子体之
间形成明显的空隙ꎬ 其后继续分裂ꎬ 形成四细胞
球形胚和八细胞球形胚 (图 1: 3)ꎬ 并与配子体
间出现一定空隙 (图 1: 3 ~ 4)ꎮ 受精后 7 d、 球
形胚胎达到十多个细胞时ꎬ 空隙消失ꎬ 球形胚胀
满整个颈卵器的腹腔ꎬ 受精 20 d 后ꎬ 球形胚直
径能达到 100 μmꎬ 此时的胚胎细胞开始分化ꎬ
最早出现的基足细胞的体积明显大于分生细胞ꎬ
且胞质染色较浅ꎻ 向着颈卵器开口端分化出第一
叶原基ꎬ 向相反方向分化出第一根原基ꎬ 在球形
胚的中部、 基足的反方向ꎬ 会出现第一叶的叶舌
原始细胞 (图 1: 5)ꎮ 在基足和第一叶原基分化
前后ꎬ 颈卵器开口端常出现坏死溃败现象ꎬ 并且
能直接影响到胚胎的发育ꎬ 胚胎发育常常会停止
在这个时期 (图 1: 6)ꎬ 同时胚胎与雌配子体之
间会出现越来越大的空隙ꎬ 胚胎老化或坏死ꎮ
2􀆰 2  营养器官的形成
受精后约 20~30 dꎬ 还容易出现分化紊乱的
畸形胚胎 (图 2: 1)ꎬ 其特征是基足边缘的细胞
界限模糊ꎬ 与分生区连接处的细胞质稀薄ꎬ 胚胎
中央或出现空腔ꎬ 分生区细胞细小而杂乱ꎬ 但与
雌配子体营养组织结合紧密ꎮ 正常发育的胚胎首
先在基足处与雌配子体营养组织间出现空隙ꎬ 在
第一叶原基迅速延长的同时ꎬ 第一叶叶舌原始细
胞开始分裂ꎬ 第二叶原基开始出现 (图 2: 2)ꎬ
基足的形状有一定的差异ꎬ 但与其他组织的相互
关系稳定 (图 2: 2 ~ 3)ꎮ 第二叶原基在发育初
期ꎬ 就有明显的四面体形顶端细胞出现ꎬ 外侧分
化出单层细胞的片状结构 (图 2: 4)ꎮ 此后在第
一叶原基的基部有维管束发生ꎬ 继而向上下延伸ꎬ
图 1  云贵水韭胚胎早期发育
1. 配子体 (G) 内的合子 (Z)ꎬ 示细胞核 (N)ꎻ 2. 配子体 (G) 内的两细胞胚ꎻ 3、 4: 配子体 (G) 内的球形胚 (GE)ꎻ
5. 形成第一叶原基 (FL) 和基足 (F)ꎻ 6. 配子体 (G) 的腐烂组织 (D) 及其败育的幼胚
Fig􀆰 1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Isoetes yunguiensis embryo
1. Zygote (Z) in gametophyte (G) with nucleus (N)ꎻ 2. Embryo with two cells in gametophyte (G)ꎻ 3ꎬ 4. Globular embryo (GE) in
gametophyte (G)ꎻ 5. Formation of first leaf (FL) and foot (F)ꎻ 6. Decay organization (D) in gametophyte (G) and young abortive embryo
3355期                        姜紫薇等: 濒危孑遗蕨类植物云贵水韭的胚胎发育                           
图 2  云贵水韭胚胎的分化
1. 有败育胚胎 (E) 的配子体 (G)ꎻ 2. 胚胎分化出显著突出的基足 (F)、 第一叶原基 (FL)、 第一叶舌 (L) 和第二叶原基
(L2P)ꎻ 3. 胚胎分化出较突出的基足 (F)ꎻ 4. 出现片状结构 (SS) 和第二叶顶端细胞 (AC)ꎻ 5. 维管束 (VB) 开始出现ꎻ
6. 片状结构 (SS) 和叶舌 (L) 迅速生长ꎻ 7. 第一根 (FR) 发育明显ꎻ 8. 出现第三叶原基 (L3P)ꎻ
9. 第一叶和第一根中形成维管束 (VB)ꎬ 片状结构 (SS) 发育迅速
Fig􀆰 2  Differentiate of Isoetes yunguiensis embryo
1. Gametophyte with abortive embryo (E)ꎻ 2. Formation of remarkable first leaf (FL)ꎬ foot (F)ꎬ the second leaf primordium (L2P) and first
ligule (L) with embryo differentiationꎻ 3. Formation of remarkable foot (F) with embryo differentiationꎻ 4. Appearance of sheet structure (SS)
and apical cell (AC) of the second leafꎻ 5. Formation of vascular bundle (VB)ꎻ 6. Rapid growth of sheet structure (SS) and ligule (L)ꎻ
7. Obvious development of first root (FR)ꎻ 8. Appearance of the third leaf primordium (L3F)ꎻ 9. Vascular bundle (VB)
forms in the first leaf and first rootꎬ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sheet structure
尽管第一叶尚被雌配子体包围ꎬ 但已逐渐呈绿
色ꎬ 基足与雌配子体间的空隙进一步加大ꎬ 基足
表面细胞的体积缩减并排列紧密ꎬ 由吸收组织向
保护组织转变 (图 2: 5)ꎻ 同时第一叶的叶舌与
第二叶原基外侧的片状结构都较快发育ꎬ 在第一
根原基的基部开始有维管束发生 (图 2: 6)ꎮ 受
精后约 40 dꎬ 第一叶首先突破雌配子体的保护鞘
(图 2: 7)ꎬ 在第三叶原基开始分化的同时ꎬ 基
部会产生维管束ꎬ 片状结构发展为 1 ~ 2 层细胞
(图 2: 8)ꎬ 其后第一根也突破了雌配子体ꎬ 并
完全与第一叶的维管束相连ꎬ 形成能够独立自养
的幼孢子体ꎮ 在绿色的第一叶迅速延长至 1 cm
前ꎬ 第二、 第三叶原基都停止发育ꎬ 只是片状结
构发育迅速 (图 2: 9)ꎮ
3  讨论
云贵水韭 ( Isoetes yunguiensis) 在胚胎发育阶
段ꎬ 存在败育现象ꎬ 可能存在两个败育原因ꎬ 一
是颈卵器完成受精前后ꎬ 从颈沟分泌出较多的有
机物质ꎬ 这些有机物是由凋亡的颈沟细胞产生ꎬ
435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其作用是为精子提供诱导物质、 辅助营养以及合
适的游动媒介 (Vashishtaꎬ 1997ꎻ Raghavanꎬ 2005)ꎬ
但水韭类的雌配子体为壁内发育ꎬ 对大孢子壁的
依赖性较强ꎬ 一旦被菌类感染ꎬ 容易大面积坏死
溃败 (图 1: 6)ꎬ 尤其是雌配子体内始终含有丰
富的营养物质ꎬ 在完成受精后ꎬ 开放而又充满营
养物的颈沟令胚胎与外界直接相通 (Vashishtaꎬ
1997)ꎬ 发育中的胚胎易受感染而败育ꎻ 二是基
足细胞吸收能力受阻ꎬ 胚胎分化常发生紊乱 (图
2: 1)ꎬ 其原因可能源自遗传因素ꎬ 也可能来自
环境干扰ꎮ
植物体都是由单细胞发展而来ꎬ 合子是水韭
孢子体世代的起始细胞 (Vashishtaꎬ 1997ꎻ Ragha ̄
vanꎬ 2005)ꎬ 无论是经典的生物重演率 (Vash ̄
ishtaꎬ 1997)ꎬ 还是最新的形态溯祖理论 (He 和
Zhangꎬ 2012)ꎬ 都认为胚胎发育与系统发生有密
切的关系ꎮ 关于生殖结构的溯祖形态ꎬ 综合实验
结果得出如下初步结论ꎮ
一是关于合子初次分裂的方向问题ꎮ Vash ̄
ishta (1997)、 Charles (1933) 都认为胚胎最初几
次的分裂方向和分裂次序对器官发生起决定性作
用ꎬ Charles (1933)、 路靖等 (2013) 都认为合
子分裂方向与颈卵器长轴呈约 20°夹角ꎬ 云贵水
韭 ( Isoetes yunguiensis) 接近 30°ꎬ 基本支持上述
观点ꎮ
二是雌配子体与胚胎之间的分界沟问题ꎮ
Hilger 等 (2002) 发现 I􀆰 lycopodiophyta 的分界沟
出现较晚ꎬ 与配子体的营养转移方式和消耗程度
有关ꎬ 指出分界沟与世代交替有密切的关系ꎮ 本
文发现云贵水韭 ( I􀆰 yunguiensis) 不仅在胚胎发
育的中后期出现了分界沟ꎬ 而且在胚胎早期也出
现过分界沟 (图 1: 2~3)ꎬ 只是后来由于胚胎体
积的迅速增加ꎬ 分界沟很快消失 (图 1: 4 ~ 5)ꎬ
笔者认为分界沟的出现次数、 持续时间和空间特
征等都值得进一步关注ꎮ
三是片状结构的发现及其系统学意义ꎮ 云贵
水韭 ( I􀆰 yunguiensis) 的片状结构是伴随第二叶
原基的出现而出现的ꎬ 由 1 ~ 2 层细胞构成ꎬ 对
第二叶原基有直接的保护作用ꎬ 而与第一叶及其
叶舌无关ꎮ 考虑到第二、 第三叶原基的发生间隔
较短ꎬ 都停留在数个至数十个细胞阶段ꎬ 显著落
后于第一叶的形态发育ꎬ 所以片状结构的保护对
象应该是整个茎干端 (图 2: 4~9)ꎮ 片状结构或
称鳞片状结构是陆生植物甚至是耐旱植物所普遍
具有的结构ꎬ 原生性水生植物没有鳞片状保护结
构 (Vashishtaꎬ 1997ꎻ He和 Zhangꎬ 2012)ꎬ 似乎
表明云贵水韭在系统演化中经历过陆生甚至旱
生ꎬ 其异型孢子、 配子体壁内发育、 具有叶舌
等特征也支持这一推测ꎬ 因为与其近缘的旱生植
物卷柏类ꎬ 也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 ( Zhang 和
Talorꎬ 2013ꎻ Adriance 和 Ernestꎬ 1959)ꎮ 从功能
来看ꎬ 这种片状结构可能与叶舌或缘膜一样
(Shane和 Hickeyꎬ 2005)ꎬ 具有保护、 分泌或滋
润的功能ꎮ 路靖等 ( 2013) 在研究中华水韭
( I􀆰 sinensis) 胚胎发育后指出ꎬ 水韭可能先是适
应过陆生环境ꎬ 水生习性可能是次生的ꎬ 本文首
次发现的片状结构支持了路靖等的上述观点ꎮ
四是关于根叶优先假说的证据ꎮ 裸蕨 (Psi ̄
lophyton) 是最早登陆的有茎无根的维管植物ꎬ
古芦木 (Archaeocalamites) 的茎干极其发达ꎬ 现
存的松叶蕨 (Psilotum nudum) 有茎无根ꎬ 因此ꎬ
经典的轴理论认为茎是植物界最早出现的器官
(Adriance和 Ernestꎬ 1959)ꎮ 但 Nayar (1992) 通
过研究蕨类的营养器官ꎬ 提出了 “根叶优先发生
学说”ꎬ 认为维管植物最早的器官是根和叶同时
起源ꎬ 茎是根叶基部残留维管束的集合ꎬ 赵二兰
等 (2014) 对蕨类胚胎研究的成果也支持了 Nayar
的观点ꎮ 尽管蕨类经典系统 (吴兆洪等ꎬ 1991)
主张水韭类是孤立演化的ꎬ 但现代分子系统主张
把水韭科 ( Isoetaceae)、 卷柏科 ( Selageinellace ̄
ae) 归到石松类 (Lycophytes)ꎬ 与其他所有蕨类
呈并列关系ꎬ 主张维管植物多元论 (Pryer 等ꎬ
2001)ꎮ 从云贵水韭胚胎发育的三个层面即原始
细胞、 原基 (组织)、 维管束 (器官) 来看ꎬ 都是
第一叶和第一根早于茎干发育ꎬ 第一叶在突破帽
状体之前就具有光合能力ꎬ 而且早于第一根突破
帽状体ꎮ 石松类的胚胎发育 (Vashishtaꎬ 1997) 以
及已知的水韭类胚胎特征 (路靖等ꎬ 2012)ꎬ 都是
第一叶早于第一根ꎬ 在支持蕨类植物 “根叶优先
发生” 的基础上ꎬ 石松类应为 “叶根优先发生”ꎮ
〔参  考  文  献〕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ꎬ 2013. 中国
珍稀濒危植物图鉴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ꎬ 36
5355期                        姜紫薇等: 濒危孑遗蕨类植物云贵水韭的胚胎发育                           
吴兆洪ꎬ 秦仁昌ꎬ 1991. 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 [M] . 北京: 科学
出版社ꎬ 38
严岳鸿ꎬ 张宪春ꎬ 马克平ꎬ 2013. 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与地理分
布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76—2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ꎬ 199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
一批) [J] . 植物杂志ꎬ (5): 4—11
Adriance SFꎬ Ernest MGꎬ 1959. Comparative Morphology of Vascular
Plants [ M].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ꎬ
130—190
Cao JGꎬ Wang QXꎬ Yang NY et al.ꎬ 2010. Cytological events during
zygote formation of the fern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J]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ꎬ 52 (3): 254—264
Charles LMꎬ 1933. Morphology of the megagametophyte and the em ̄
bryo sporophyte of Isoetes lithophila [J] . Botanical Society of A ̄
mericaꎬ 20 (4): 217—233
Chen JM (陈进明)ꎬ Liu X (刘星)ꎬ Wang QF (王青锋)ꎬ 2005.
Genetic diversity in Isoetes yunguiensisꎬ a rare and endangered
endemic fern in China [J] .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武汉
大学学报)ꎬ 51 (6): 767—770
Cochran GAꎬ Renzaglia KSꎬ Taylor WCꎬ 1999. Ultrastructure of the
spermatozoid of Isoetes [C]. Proc. XVIInter. Bot. Congressꎬ 562
He LJꎬ Zhang XCꎬ 2012. Exploring generic delimitation within the
fern family Thelypteridaceae [ J]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ꎬ 65 (2): 757—764
He ZCꎬ Wang HCꎬ Li JQ et al.ꎬ 2004. Chromosome behavior during
meiosis and development of spore mother cells in the Chinese
quillwort Isoetes sinensis (Isoetaceae) [ J] . American Fern Jour ̄
nalꎬ 94 (4): 183—195
Hilger HHꎬ Weigend Mꎬ Frey Wꎬ 2002. The gametophyte ̄sporophyte
junction in Isoetes boliviensis Weber ( Isoetalesꎬ lycopodiophyta)
[J] . Phyton ̄annales Rei Botanicaeꎬ 42 (1): 149—157
Huang SFꎬ Chiang SHTꎬ 198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ale game ̄
tophyte in Isoetes taiwanensis DeVol [ J] . Taiwaniaꎬ 31: 15—
32
Karol KGꎬ Arumuganathan Kꎬ Boore JL et al.ꎬ 2010. Complete plas ̄
tome sequences of equisetum arvense and Isoetes flaccida: impli ̄
cations for phylogeny and plastid genome evolution of early land
plant lineages [J] .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ꎬ 10 (1): 321
Karrfalt EEꎬ 1999.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reproductive anatomy of
Isoetes andicola [J] . American Fern Journalꎬ 89 (3): 198—203
Li XD (李晓东)ꎬ Sun H (孙昊)ꎬ Zhang DW (张大维) et al.ꎬ
2013. New observation of megaspor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Isoetes yunguiensis [J] .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
研究)ꎬ 33 (3): 271—273
Liu BD (刘保东)ꎬ 2012. Artificial batch reproductive success of
Isoetes sinensisꎬ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 [ J] .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ꎬ 6: 784
Liu H (刘虹)ꎬ Wang QF (王青锋)ꎬ 2003. Aseptic culture of spore
in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 ̄Isoetes sinensis [J] . Plant Phys ̄
iology Communications (植物生理学通讯)ꎬ 39 (5): 466
Liu Hꎬ Wang QFꎬ Taylor WCꎬ 2005. Isoetes orientalis (Isoetaceae)ꎬ
a new hexaploid quillwort from China [J] . Novonꎬ 15: 164—167
Liu X (刘星)ꎬ Liu H (刘虹)ꎬ Wang QF (王青锋)ꎬ 2008. Spore
morphology of Isoetes ( Isoetaceae) from China [ J] .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植物分类学报)ꎬ 46 (4): 479—489
Lu J (路靖)ꎬ Guan WY (关维元)ꎬ Xu YX (徐永星) et al.ꎬ 2013.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gagametophyte and embryological de ̄
velopment of Isoetes sinensis [J] . Plant Science Journal (植物
科学学报)ꎬ 31 (4): 353—359
Nayar BKꎬ 1992. Evolution of a cormophytic plant body in lower vas ̄
cular plants [J] . Palaeobotanistꎬ 41: 75—86
Pang XA (庞新安)ꎬ Liu X (刘星)ꎬ Liu H (刘虹) et al.ꎬ 2003.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habitat of the Isoetes plants in
China [ J] . Biodiversity Science (生物多样性)ꎬ 11 ( 4):
288—294
Pryer KMꎬ Schneider Hꎬ Smith AR et al.ꎬ 2001. Horsetails and ferns
are a monophyletic group and the closest living relatives to seed
plant [J] . Natureꎬ 409: 618—622
Raghavan Vꎬ 2005.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Fern Gametophyte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ꎬ 49—74ꎬ 222—256ꎬ 417—
467
Shane WSꎬ Hickey RJꎬ 2005. Comparative morphology of the glossop ̄
odia of three North American Isoetes ligules [J] . American Fern
Journalꎬ 95 (3): 94—114
Syoiti Sꎬ 1954. Electron Microscopical studies on reproductive cells of
plants Ⅱ. structure of spermatozoids of marchantia polymorphy
and Isoetes japonica [J] . Cytologiaꎬ 19: 329—335
Vashishta PCꎬ 1997. Botany for Degree Students: Pteridophyta [M].
New Delhi: S. Chand & Company Ltd.ꎬ 119—141
Wang QFꎬ Liu Xꎬ Taylor WC et al.ꎬ 2002. Isoetes yunguiensis
(Isoetaceae)ꎬ a new basic diploid quillwort from China [ J] .
Novonꎬ 12 (4): 587—591
Zhang LBꎬ Taylor WCꎬ 2013. Isoëtaceae [A] / / Wu ZYꎬ Raven PH
ed.ꎬ Flora of China [M]. Beijing: Science Pressꎻ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ꎬ 2 ̄3: 35—36
Zhao EL (赵二兰)ꎬ Xu YX (徐永星)ꎬ Guan WY (关维元) et al.ꎬ
2014. Embryo development in Bolbitis angustipinna ( Hayata)
H. Ito [ J] .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研究)ꎬ 34
(6): 736—740
Zhu WJ (朱文杰)ꎬ Chen X (陈欣)ꎬ Tang JJ (唐建军) et al.ꎬ
2010. Analyses on soil nutritional status and water pH value in
natural habitat of endangered plant Isoetes orientalis [J] .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ꎬ
19 (2): 75—78
635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