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穗状狐尾藻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8期, 2010年 8月 849
收稿 2010-05-11 修定  2010-05-21
资助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 008 CA006 )。
* 通讯作者(E-mail: lp2148@swfc.edu.cn; Tel: 0871-3863023)。
穗状狐尾藻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孙成江 1, 普晓兰 2, 林萍 3,*
1文山学院后勤处, 云南文山 663000; 西南林学院 2资源学院, 3园林学院, 昆明 650224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Myriophyllum spicatum L.
SUN Cheng-Jiang1, PU Xiao-Lan2, LIN Ping3,*
1Logistic Department,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00, China; 2Faculty of Natural Resources, 3College of Land-
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1 植物名称 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
2 材料类别 当年生茎尖或茎段。
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加入0.05%内生菌型抑
菌剂 “ 山农一号 ”的MS培养基。(1)初代培养基:
MS+6-BA 0.5 mg·L-1 (单位下同); (2)增殖培养基:
MS+6-BA 2.0+ZT 0.5+NAA 2.0; (3)生根培养基:
1/2MS+NAA 0.1+IBA 0.05。以上培养基均附加 30
g·L-1蔗糖和 5.5 g·L-1卡拉胶, pH 6.0。培养条件为
光强约 40 μmol·m-2·s-1, 光照时间为 10~12 h·d-1, 培
养温度为(20±2) ℃。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材料获得 从穗状狐尾藻母株上剪取幼嫩
茎段, 用家用洗洁精水浸泡10~15 min, 用小毛刷仔
细刷洗材料表面附着的灰尘泥土等, 然后在自来水
下冲洗30~60 min, 用蒸馏水清洗外植体后放入70%
酒精中浸蘸 10 s, 立即取出放入加有1~2滴吐温80
的 0.1% HgCl2溶液中先灭菌 4 min, 用无菌水清洗
3~5次, 再放入 0.1% HgCl2溶液中灭菌 3 min, 最后
用无菌水清洗4~5次, 用滤纸吸干水后切成1~2 cm
长的小段, 平放接种到培养基(1)上。
4.2 芽诱导与增殖 接种到培养基(1)上的茎段 5 d
后有少量腋芽及不定芽萌发(图1), 萌发后生长速度
较快, 15 d左右布满整个培养瓶, 且没入培养基中
的茎段不断长出愈伤组织与芽的混合体, 逐渐形成
幼苗。10 d左右取出幼苗, 剪除茎尖使每段带 2~3
节, 平放入培养基(2)中, 经过 2~3周培养可形成大
量丛芽(图 2)。每 2周继代一次, 月增殖系数高达
36.83。
4.3 生根与移栽 穗状狐尾藻试管苗生根比较容易,
在不加任何激素的 1/2MS培养基上即可诱导其生
根, 但 10 d后才陆续生根; 一定量浓度的NAA与
IBA组合对其生根好, 小苗放入此培养基后, 生根
率达 100%, 生根整齐, 根粗壮(图 3)。穗状狐尾藻
容易移栽, 直接移栽到有底泥的小方盆中, 注入清
水浸没组培苗并注意遮荫(图4), 在自然条件下, 成
活率高达 100%。
图 1 穗状狐尾藻初代培养
图 2 穗状狐尾藻增殖培养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8期, 2010年 8月850
5 意义与进展 穗状狐尾藻又称泥茜, 小二仙草科
(Haloragaceae)狐尾藻属多年生沉水草本, 为世界广
布种。我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
生长(中科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2000)。全草含色
素、蛋白质、脂肪油、狐尾藻素等, 可入药, 清
凉, 解毒, 止痢, 治慢性下痢, 还可作为养猪、鱼、
图 3 穗状狐尾藻生根培养
图 4 穗状狐尾藻移栽 15 d后的组培苗 图 5 穗状狐尾藻引种苗
鸭的饲料, 该草还是金鱼的理想产卵巢。穗状狐
尾藻容易栽培, 穗状花序也极为漂亮(图5), 正逐渐
成为水族箱新宠。它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中起关键作用, 在污染水体治
理中具有较好的去污特性及突出的繁殖能力而被
大量应用(左进城 2006) , 同属植物轮叶狐尾藻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的组培快繁已见发
表(顾福根等2006), 但穗状狐尾藻组培快繁尚未见
报道。
参考文献
顾福根, 万志刚, 颜顺意(2006). 轮叶狐尾藻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
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42 (3): 470
中科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2000). 中国植物志.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53 (2): 136~138
左进城(2006). 沉水植物收割调控的几个生态学问题[博士论文].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7,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