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叶色突变体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 1
植物叶色突变体
何冰 刘玲珑 张文伟 万建民 *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中心,南京 210095
Plant Leaf Color Mutants
HE Bing, LIU Ling-Long, ZHANG Wen-Wei, WAN Jian-Min*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lant Gene Engineer-
ing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95, China
提要 叶色变异是比较常见的突变性状。叶色突变体在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文章概述叶色突变体的
分类方法、来源、遗传方式和突变的分子机制,着重介绍其应用价值及前景。
关键词 叶色突变体;分子机制;育种研究
收稿 2005-05-08 修定   2005-11-17
资助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5B02-04)、江苏省自然
科学基金(BK2003076)和农业部“948”项目(2004-224)。
*通讯作者(E-mail: wanjm@mail.njau.edu.cn, Tel: 025-
84396516)。
叶色变异是比较常见的突变性状,一般在苗
期表达,但少数突变体直到生育后期才发生叶色
突变。由于突变基因往往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叶绿
素的合成和降解,改变叶绿素含量,所以叶色突
变体也称为叶绿素突变体。
叶色变异通常影响突变体光合效率,造成作
物减产,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因此过去常
被认为是无意义的突变。近年来,叶色突变体的
利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育种工作中,叶
色变异可作为标记性状,简化良种繁育(马志虎等
2001)和杂交种生产(Zhao 2000); 某些叶色突变体具
有特殊的优良性状,为作物遗传育种提供了优秀
的种质资源(Gan 和 Amasino 1995)。在基础研究
中,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Fambrini等
2004)、光形态建成(Parks和 Quail 1991)、激素
生理(Agrawal等2001)以及抗病机制(Singh等2000)
等一系列生理代谢过程的理想材料;同时利用此
种突变体可分析鉴定基因功能(Hansson等1999),了
解基因间互作(Lopez-Juez等1998)。本文综述了叶
色突变体研究现状,并对其在遗传育种、功能基
因组学和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1 叶色突变体的分类
1.1 苗期叶色分类法 叶色突变常在苗期表达,
且易于识别,因此苗期叶色一直是最为常用的叶
色突变体分类标准。然而苗期叶色分类法以表型
性状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植物的表型性
状与内部的遗传物质之间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
同一叶色突变性状可能受不同基因控制;同一基
因发生突变,由于基因功能缺损的程度不同,可
能造成不同表现型。番茄黄叶突变体au和yg-2的
表型性状极为相似,而研究表明在这两个突变体
中分别发生了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和光
敏色素生色团合酶(PFB synthase)基因突变(Terry
和Kendrick 1999)。Kumar和Soll (2000)将HEMA
基因(编码谷氨酰-tRNA 还原酶)的反义 RNA 转入
拟南芥后,转基因植株间即存在明显的叶色差
异,并且叶色变异程度与 HEMA 基因的表达水平
成反比。由此可见,简单以叶色为标准对突变体
进行划分,很可能不利于研究基因的生物功能。
但由于还未找到更为合理的分类方法,所以目前
仍然根据苗期叶色划分叶色突变体。
1.2 其它分类法 对于突变性状在苗期之后表达的
叶色突变体,必须采取其它分类方法。如常绿
(stay green)突变体是常见的苗期后叶色变异体,
在拟南芥(Sung 等 1997)、菊花(Reyes-Arribas 等
2001)、羊茅(Festuca pratensis) (Vincentini等1995)
专论与综述 Reviews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2
等很多物种中都有发现,其最明显的特征是生育
末期叶片保绿时间较长甚至完全不黄化。
常绿突变以外的苗期后叶色变异比较少见,
通常根据突变发生时的叶色对突变体进行归类,
这一类突变体中研究比较透彻的是来自于小麦矮变
一号的返白突变体(王保莉等1996)。
2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自发突
变、人工诱发突变、插入突变和基因沉默突变。
每种来源的突变体各有其优缺点,只有了解这些
特点,才可有针对性的选择突变体应用策略。
自发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未经过复杂的
生物技术操作手段,将其直接用于常规育种,不
存在转基因安全性问题。但自发叶色突变的频率
极低,即使获得了感兴趣的突变体,也需要通过
繁琐的图位克隆法分离自发突变基因,时间长,
难度大。这些不利因素极大限制了自发叶色突变
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人工诱发植物基因突变是创造新种质、选育
新品种的有效途径。通过人工诱变可在较短时间
内获得大量突变体,由此而产生的叶色突变已广
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Zhao等 2000)。然而诱发突变在功能基因组学研
究中的应用价值有限。理化因素通常诱发点突变
和缺失突变,仍需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分离突变
基因;组织培养引起的染色体断裂和重排(Phillips
等1994)以及DNA的甲基化(Kaeppler等1998),在
基因功能鉴定中难以利用。
插入突变最大的优点在于,可将插入元件作
为标签从基因组中分离出相应的基因。从正向遗
传学来看,可以鉴定插入叶色突变体,根据插入
序列迅速克隆到突变基因,确定突变基因的功
能,阐明叶色变异机制。从反向遗传学来看,可
以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 PCR 技术从
突变体库中筛选出目的基因发生插入突变的叶色突
变体,以全面了解叶色突变基因功能。值得注意
的是,插入突变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涉及转基
因安全性问题,在将插入叶色突变体用于农业生
产之前,必须对其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进行
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基因沉默引起的叶色突变体主要用于分析特
定基因功能。目前仅从烟草(Monde 等 2000)、拟
南芥(Kumar和Soll 2000)等少数植物中分离出基因
沉默叶色突变体。
3 叶色突变体的遗传方式
叶色变异种类繁多,不同突变体的遗传规律
相差很大。叶色突变可能是数量性状,也可能是
质量性状;可能是细胞核遗传,也可能是细胞质
遗传。例如,芽黄突变体多数受单隐性核基因控
制,少数受两对核基因控制(肖松华等1995),在
大豆中还发现了细胞质遗传芽黄突变体(马国荣等
1994)。与细胞核遗传叶色突变体相比,已发现的
细胞质突变体较少,仅在小麦(王保莉等 1996)、
大豆(马国荣等1994)、烟草(Monde等2000; Barak
等2000)等作物中有少量报道。这可能与植物细胞
中含有多个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DNA分子有
关。
4 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
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突变基因可
直接或间接干扰叶绿素的合成及稳定,经由多种
途径引起叶色变异。
根据叶色突变体的研究结果,目前,对其发
生机制的推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4.1 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突变 绿色植物
和某些藻类的叶绿素形成从谷氨酰 -tRNA 开始,
至叶绿素a、b合成结束(Beale 2005)。目前,被
子植物叶绿素合成途径中所有的关键酶都已被鉴定
出来(图 1、表1),该途径中任何基因发生突变都
可能阻碍叶绿素形成,改变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
比例,引起叶色变异。
事实上,叶色突变体在研究植物叶绿素生物
合成的过程中曾发挥过作用。以叶色突变体为研
究对象,不仅可分离、鉴定参与叶绿素合成的基
因,还可验证前人对叶绿素合成的种种假说。在
以往的研究中,用叶色突变体不但鉴定出了 CAO
(Oster 等 2000)、CHLH (Jung 等 2003)、CHLI1
(Petersen等1999) (表1)等对叶绿素合成起决定作
用的基因,而且验证了谷氨酰 - t R N A 还原酶
(Kumar和 Soll 2000)、NADPH:原叶绿素酸酯氧
化还原酶(Frick等 2003)、叶绿素合酶(Gaubier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 3
1995)等关键酶在叶绿素合成过程中的功能。
4.2 血红素→光敏色素生色团生物途径中基因突变
叶绿素生物合成和血红素生物合成是四吡咯生物
合成途径的两个分支,原卟啉 IX 与 Mg2+ 螯合产
生镁原卟啉 IX,与 Fe2+ 螯合形成血红素,血红
素经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光敏色素生色团(图 2)。
叶绿素合成速率受细胞内血红素含量影响,若血
红素→光敏色素生色团途径受阻、细胞内血红素含
量上升,过剩的血红素将反馈抑制叶绿素合成,
引起突变体叶色变异(Terry和Kendrick 1999)。
缺乏光敏色素生色团的叶色突变体是研究血
红素对叶绿素合成的调节作用的理想材料,也是
研究高等植物光形态建成的理想材料。光敏色素
生色团是光形态建成的光受体——光敏色素的必需
组分,对光敏色素活性起决定作用(Terry 1997)。
Terry等(1993)以缺乏光敏色素生色团-叶色突变体
为对象,研究了光敏色素的生物合成,F a n k -
hauser和Chory (1997)的工作让人们加深了对光感
受和信号转导的了解。
4.3 编码其它叶绿体蛋白的基因突变 叶绿体蛋白
由叶绿体和细胞核基因共同编码,其中叶绿体基
因组编码蛋白不足 100 种,大量的蛋白质由核基
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而后借助叶绿体外套
(chloroplast envelope)上的异位子(translocon)转入叶
绿体(Sato等1999)。蛋白质是叶绿体结构和功能
的基础,异位子、代谢过程的催化剂 ——酶和叶
绿体中的翻译机器 ——叶绿体核糖体的主要成分
是蛋白质,蛋白与细胞色素、质体蓝素等结合构
成电子传递链,包括叶绿素在内的所有色素都与
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体(潘瑞炽和董愚得1995)。
四吡咯合成途径之外的叶绿体蛋白基因主要
通过3 种途径引起叶色突变。(1)基因突变间接干
图1 被子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Beale 2005)
标有数字的箭头涉及表 1 中所列的酶;根据有效底物发生反应 12 或 13;反应 14 可利用 2 种底物。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4
表1 参与被子植物叶绿素合成途径的酶的基因(Beale 2005)
酶名称
步骤a 基因名b
中文名 英文名
1 谷氨酰 -tRNA 还原酶 glutamyl-tRNA reductase H E M A 1
H E M A 2
H E M A 3
2 谷氨酸-1-半醛转氨酶 glutamate 1-semialdehyde aminotransferase G S A 1
(谷氨酸-1-半醛氨基变位酶) (glutamate 1-semialdehyde aminomutase) (HEML1)
G S A 2
(HEML2)
3 胆色素原合酶 porphobilinogen synthase H E M B 1
(d-氨基酮戊酸脱水酶) (5-aminolevulinate dehydratase) H E M B 2
4 羟甲基后胆色素原合酶 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 H E M C
(胆色素原合酶脱氨酶) (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
5 尿卟啉原III合酶 uroporphyrinogen III synthase H E M D
(尿卟啉原III共合成酶) (uroporphyrinogen III co-synthase)
6 尿卟啉原脱羧酶 uroporphyrinogen decarboxylase H E M E 1
H E M E 2
7 粪卟啉原氧化脱羧 coproporphyrinogen oxidative decarboxylase H E M F 1
H E M F 2
8 原卟啉原氧化酶 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 H E M G 1
H E M G 2
9 镁螯合酶 D 亚基 Mg chelatase D subunit C H L D
镁螯合酶 H 亚基 Mg chelatase H subunit C H L H
镁螯合酶I亚基 Mg chelatase I subunit CHLI1
CHLI2
10 镁原卟啉 IX甲基转移酶 Mg-protoporphyrin IX methyltransferase C H L M
11 镁原卟啉原 IX单甲酯环化酶 Mg-protoporphyrinogen IX monomethylester C R D 1
cyclase (ACSF)
12 二乙烯还原酶 divinyl reductase D V R
13 NADPH: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 NADPH: protochlorophyllide oxidoreductase P O R A
P O R B
P O R C
14 叶绿素合酶 chlorophyll synthase C H L G
15 叶绿素酸酯 a氧化酶 chlorophyllide a oxygenase CAO (CHL)
  a: 步骤数与图 1 中数字对应;b: 基因名为该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名称,可变基因名和酶名用括号表示,除 POR 基因用字母后
缀表示,编码同一基因的多个酶用数字后缀表示。
图2 四吡咯生物合成途径示意(Terry和Kendrick 1999)
扰叶绿素生物合成。除谷氨酰 -tR N A 还原酶之
外,四吡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均由核基因编码
(Kannangara等 1988)。叶绿体核糖体的突变将影
响谷氨酰 -tRNA 还原酶的合成,进而削弱或阻断
叶绿素合成的第一步反应(Yaronskaya等 2003); 异
位子蛋白的变异可能干扰异位子对关键酶的识别、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 5
结合或转运,从而降低叶绿素合成速率(Reinbothe
等 2005)。(2)基因突变干扰叶绿素生物降解。叶
片衰老时,叶绿素遭到降解( 陈文峻和蒯本科
2001),叶色黄化。而在某些常绿突变体中,叶
绿素生物降解途径中的基因发生突变,叶片长时
间保持绿色(Vincentini等 1995)。(3)突变基因影响
光合色素的稳定性。几乎所有的光合色素都包埋
在类囊体膜中,与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潘瑞炽
和董愚得1995)。叶绿体蛋白突变可导致叶绿体内
部膜结构发育缺陷,进而影响叶绿素及其它光合
色素的稳定性,最终改变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含
量及比例(Chen 等 2005)。
现已发现了很多叶绿体蛋白突变的叶色突变
体,通过这些突变体已分离、鉴定了大量与质体
发育和分化(Babiych uk 等 2003 )、质体翻译
(Schultes等2000)、蛋白输入(Reinbothe 2005)、
光合功能(Motohashi 等 2003)和叶片衰老有关
(Vincentini等1995)的位点。
4.4 与光合系统无直接关系基因突变 光合系统
以外基因突变同样可引起叶色变异,但突变机制
尚未得到彻底阐明。Kushnir等(2001)认为这可能
与细胞内核-质间信号传导有关。Robson等(2004)
发现将玉米衰老增强启动子和农杆菌IPT基因(IPT
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融合转入玉米
后,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常绿性状。推测这是细胞
分裂素改变了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平衡,
叶绿素含量上升和稳定性增强可能是突变体新陈代
谢过程变异的结果。
5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前景
目前,叶色突变体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
生产实践。随着植物生理学研究手段的不断发
展,以及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
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对叶色突变体的应用研
究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5.1 叶色变异作为标记性状 叶色突变性状极易识
别,并且通常在苗期表达。将叶色变异作为标记
性状用于良种繁育和杂交育种,不但可以测定种
子纯度,还可在苗期剔除受外源花粉污染的种子
和假杂种。
5.1.1 良种繁育 品种纯度鉴定始于1975 年。种子
纯度是种子定级的主要依据,也是种子生产过程
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国家《农作物种子检
验规程》,种子纯度的检测一直以田间鉴定为
主,缺乏快速有效的方法(马志虎等2001)。利用
隐性叶色突变性状,可完全克服由于外来花粉的
干扰,确保良种的纯度及质量,大大降低原种生
产成本。
5.1.2 杂交育种 纯度不稳定是制约杂交种生产的
一大因素,因此准确测定杂交种的纯度十分重
要。如果将叶色变异性状导入杂交亲本,那么既
可在种子应用于生产之前,确定杂种纯度,又可
在苗期(间苗或移栽时)及时剔除亲本自交后代,
从而大大简化杂交种生产。
Wu等(2002)已培育出携带转绿型黄叶标记的
水稻光敏雄性不育系‘Xinguang S’,这种将叶
色突变与雄性不育相结合的方法,为保证杂交种
纯度提供了有效途径。我们实验室收集的数种水
稻叶色突变体中,有一种黄叶突变体 ——‘249
黄’,其黄叶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幼苗为
黄绿色,易与正常幼苗区分,且不受环境影响;
生长量和单穗重较低,但分蘖能力增强,成穗率
增高,熟期适中,因而仍然具有6 759 kg·hm-2 的
较高产量(龚红兵等 2001),在生产实践中可能有
较高利用价值。我们实验室拟将该性状导入三系
不育系作为标记性状,再根据秧苗的叶色差异,
在移栽前去杂,以解决不育系自交结实可能带来
的问题,从而保证大田杂交稻的纯度。
5.2 作为优良种质资源 近年来,叶色突变体在育
种中的利用逐渐受到重视,除了作为杂交育种中
的标记性状外,也可在植物的遗传改良中作为育
种材料。
5.2.1 利用常绿性状提高作物产量 生育后期,功
能型(functional)常绿突变体的叶片延缓衰老,叶
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保持不变(Sung等 1997)。如
果将常绿突变转入植物,可能会提高其生产能
力。Gan 和 Amasino (1995)曾用转基因技术诱发
了 1 个烟草常绿突变体,此种突变体的生物量和
种子产量分别增加了 40% 和 52%。
5.2.2 叶绿素缺失叶色突变体用于改良作物品质性
状 通常情况下,叶绿素含量下降会对作物品质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6
产生负面影响,但茶、烟草等作物却因缺失叶绿
素而具有特殊的优良品质。因此在育种过程中,
必须对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有深刻的认识,以便
根据育种目标灵活利用叶色突变体材料。
安吉白茶是阶段性返白突变体,其叶片白化
过程伴随着叶绿素含量降低,蛋白水解酶活性升
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
高,返白期间氨基酸总量高峰值可达 5 %。以白
化叶为原料的玉凤茶氨基酸含量为一般茶叶的1倍
以上,滋味鲜爽、风味独特,有很高的营养价
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安吉白茶已列为珍稀茶树
种质资源(成浩等1999)。叶绿素缺失对烟草有特
殊利用价值。白肋型、灰黄型、黄绿型是烟草
叶绿素缺失变异型,其中白肋突变体源自马里兰
深色晒烟,茎和叶脉呈乳白色,叶绿素含量为正
常绿色品种的三分之一,现已发展成烟草新类
型,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盖均镒 1997)。
5.2.3 用叶色突变体培育观赏植物 由于叶色易于
通过突变而改变,生产中观赏植物常用无性繁殖
方式进行扩繁,其突变材料在 M1 代即可以鉴定、
筛选和保存,所以叶色突变体常为观赏植物育种
者广泛应用。例如,菊花不黄化(non-yellowing)
品种‘Boaldi’,在黑暗中处理12 d 后的叶片仍
为绿色,不出现任何早衰、黄化症状,其观赏
价值不因长时间黑暗储藏和运输而降低(Reyes-
Arribas等2001)。彩叶植物色彩绚丽,枝叶繁茂,
易于形成大面积群体景观,保留和固定叶色突
变,是培育彩叶植物的常用方法之一(王勤华等
2004)。
5.3 叶色突变体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引起
叶色变异的基因突变常常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
响,因而可通过叶色突变体探索植物各项生命活
动的规律。
5.3.1 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叶绿素含量
高低、叶绿体结构和功能是否完整有着复杂的关
系。例如,在向日葵黄叶突变体 xan1 中,光合
机构遭到破坏,光合速率显著下降(Fambrini 等
2004); 而在水稻‘249 黄’突变体中,叶绿素
含量减少,光合机构对强光的耐受性升高,突变
体的最大光合速率显著上升(龚红兵等 2001)。利
用叶色突变体,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光照(龚红兵
等 2001)、二氧化碳浓度(Coschigano等 1998)和
温度(Havaux和Tardy 1997)等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
的影响。Coschigano等(1998)从拟南芥叶色突变
体gls 中分离出 GLU1 基因,证实 GLU1 的编码产
物与光呼吸有密切关系。这一发现为抑制C3 作物
的光呼吸,以增加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提供了新思路。
缺失光敏色素生色团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
光形态建成的理想材料。植物光形态建成的光受
体 ——光敏色素是由生色团和蛋白质组成的,并
且光敏色素受体家族的所有成员均使用同一生色
团。缺失光敏色素生色团叶色突变体对光不敏感
(Terry和Kendrick 1999),可用于研究光感受和信
号转导。生色团含量降低导致所有光敏色素活性
下降(Terry 1997),因而可通过缺失生色团的突变
体研究光敏色素在光形态建成中的作用。在缺失
光敏色素生色团叶色突变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拟南芥hy1、hy2突变体(Parks和Quail 1991)。
5.3.2 植物激素生理 激素含量与叶色间有较为密
切的联系。叶色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可直接或间接
影响激素的合成,改变突变体内源激素含量。以
脱落酸(ABA)为例,ABA 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
突变,可直接抑制 ABA 的合成,导致 ABA 含量
下降,从而影响突变体的生长发育,造成叶色突
变(Agrawal等 2001); 而叶绿体发育异常则可影响
ABA 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ABA 生物合成的起
始反应在叶绿体中完成),间接抑制ABA合成,降
低叶色突变体中ABA含量(Fambrini等 2004)。
叶色突变体在植物激素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分
为激素的生物合成、激素的生理作用和植物对外
源激素的反应三个方面。第一,研究激素的生物
合成。由于叶色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影响激素的合
成,改变突变体内源激素含量。所以鉴定缺失激
素的叶色突变体,不但可增强对激素合成途径的
了解(Schwartz等 2003),而且可以克隆出参与激
素生物合成的基因。水稻 O s a b a 1 突变体缺失
ABA,叶片介于灰绿和绿色之间,Agr a w a l 等
(2001)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从中分离出了1个参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 7
与 A B A 生物合成的基因。第二,研究激素的生
理作用。植物激素影响叶片的颜色,也影响植物
体的生长、成熟和衰老。内源激素含量发生变化
的叶色突变体,往往表现一些异常的生理现象。
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的叶色突变体株高下降(Gan
和 Amasino 1995),叶片形态异常(Robson 等
2004)。缺乏ABA的叶色突变体则通常表现出下列
性状:过早萌发、易于萎蔫、气孔导度上升以
及可在高渗培养基上萌发和生长(Schwartz 等
2003)。分析和鉴定此类突变体,可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植物激素的功能。第三,植
物对外源激素的反应。某些叶色突变体对外源激
素敏感性有变化。如菊花不黄化(non-yellowing)品
种‘Boaldi’对乙烯不敏感,乙烯不能诱使其叶
片衰老、黄化(Reyes-Arribas等 2001)。此类叶色
突变体可用来阐明植物对外源激素的应答机制。
5.3.3 植物病理 某些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与寄主
叶片的光合活性有密切关系。叶色突变体的黄化
叶、白化叶和花斑叶失绿部分的光合能力减弱或
丧失,可将之作为实验工具研究影响这些病原菌
的发育的因素。S i n g h 等( 2 0 0 0 )研究白粉菌
(powdery mildews)时发现,某种未知的化学物质
对白粉菌的正常发育起决定性作用,这种物质只
存在于具有光合活性的组织中,并且在自然条件
下不可溶解。
5.4 叶色突变体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功
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生物有机体内各基因的生物学
功能,进而了解所有基因如何协调发挥作用完成
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叶色突变性状为标记
性状筛选突变体,进而对突变体进行分析鉴定,
可较为直接而有效的研究基因功能,了解细胞内
核-质间基因互作。
5.4.1 基因的功能 通过叶色突变体研究基因功
能,可采用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两种方法。
前者是通过图位克隆法或以插入序列为标签,从
叶色突变体中分离出突变基因,而后确定发生突
变的基因的功能。当突变基因未知时,通常采用
此方法。现已从缺失色素叶色突变体中分离鉴定
出多个控制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的基因。如
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基因(Oster等2000)、叶绿体
核糖体小亚基17基因(Schultes等2000)。后者是
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 PCR 等技术从
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出目的基因发生插入突变的叶
色突变体;或诱导目的基因沉默,获得目的基因
发生沉默突变的叶色突变体,然后通过突变体的
鉴定研究目的基因。采取此方法可较为的全面分
析特定基因的功能。Jung等(2003)通过基因捕捉
(gene trap)系统,从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
出了一个水稻镁-螯合酶H亚基基因插入突变体,
这是首例通过 T-DNA 插入诱变分析水稻基因功能
的报道。Kumar 和 Soll (2000)将 HEMA 基因的反
义RNA 转入拟南芥,得到一系列谷氨酰 -tRNA 还
原酶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的研究表明,谷氨酰-
tRNA 还原酶是催化 ALA 形成的关键酶。
5.4.2 细胞内核-质间基因互作 叶色突变体可用于
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也可用于研究基因间的互
作。分析鉴定叶色突变体可得出如下结论:
细胞内存在复杂的基因互作,线粒体、叶绿
体、细胞核基因通过信号分子协同表达,调控植
物生长发育。Lopez-Juez等(1998)对拟南芥cue突
变体的研究证明了这个观点。
编码质体蛋白的核基因可控制叶发育和叶绿
体的发生,叶绿体发育状态反过来也影响核基因
和线粒体基因表达。如大麦albostrians突变体受
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白化叶中的叶绿体功能完
全丧失,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活性也随之发生改
变(Yaronskaya等 2003)。
叶绿体基因功能丧失可促进或抑制核基因表
达。如烟草 DP1 花叶突变体为叶绿体遗传。在突
变体花斑叶白色部分,数种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
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Barak等 2000)。
与光合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核基因发生突变可
通过某些信号分子间接调控光合系统基因的功能,
从而导致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发生变化。这方面的
最直接证据是玉米转 IPT 基因突变体(Robson 等
2004)。
参考文献
成浩, 李素芳, 陈明, 虞富恋, 晏静, 刘益民, 陈龙安(1999). 安吉白
茶特异性状的生理生化本质. 茶叶科学, 19 (2): 87~92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8
陈文峻, 蒯本科(2001). 植物叶绿素的降解. 植物生理学通讯, 37
(4): 336~339
盖均镒主编(1997). 作物育种学各论.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440~443
龚红兵, 陈亮明, 刁立平, 盛生兰, 林添资, 杨图南, 张荣铣, 曹树
青, 翟虎渠, 戴新宾等(2001). 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
传分析及其相关特性. 中国农业科学, 34 (6): 686~689
马国荣, 刘佑斌, 盖钧镒(1994). 大豆细胞质遗传芽黄突变体的
发现. 作物学报, 20 (3): 334~338
马志虎, 颜素芳, 罗秀龙, 郝华忠(2001).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对良
种繁育及纯度鉴定作用. 北方园艺, 138: 13~14
潘瑞炽, 董愚得编(1995). 植物生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67~97
王保莉, 郭蔼光, 汪沛洪(1996). 小麦突变体返白系返白阶段叶
绿素代谢的变化. 植物学报, 38 (7): 557~562
王勤华, 曹春英, 孙曰波, 李寿兵, 李云(2004). 红叶椿的组织培
养和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40 (1): 73
肖松华, 张天真, 潘家驹(1995). 陆地棉芽黄突变体的遗传及在
杂种优势上的利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8 (3): 28~33
Agrawal GK, Yamazaki M, Kobayashi M, Hirochika R, Miyao A,
Hirochika H (2001). Screening of the rice viviparous mu-
tants generated by endogenous retrotransposon Tos17
insertion. Tagging of a zeaxanthin epoxidase gene and a
novel OsTATC Gene. Plant Physiol, 125: 1248~1257
Babiychuk E, Müller F, Eubel H, Braun HP, Frentzen M, Kushnir
S (2003). Arabidopsis phosphatidylglycerophosphate syn-
thase 1 is essential for chloroplast differentiation, but is
dispensable for mitochondrial function. Plant J, 33 (5):
899~909
Barak S, Heimer Y, Nejidat A, Volkita M (2000). The peroxiso-
mal glycolate oxidase gene is differenttially expressed in
yellow and white sectors of the DP1 variegated tobacco
mutant. Physiol Plant, 110 (1): 120~126
Beale SI (2005). Green genes gleaned. Trend Plant Sci, 10 (7):
301~312
Chen G, Bi YR, Li N (2005). EGY1 encodes a membrane-associ-
ated and ATP-independent metalloprotease that is required
for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Plant J, 41 (3): 364~375
Coschigano KT, Melo-Oliveira R, Lim J, Coruzzi GM (1998).
Arabidopsis gls mutants and distinct Fd-GOGAT genes: impli-
cations for photorespiration and primary nitrogen
assimilation. Plant Cell, 10: 741~752
Fambrini M, Castagna A, Vecchia FD (2004). Characterization of
a pigment-deficient mutant of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with abnormal chloroplast biogenesis, reduced PS II
activity and low endogenous level of abscisic acid. Plant Sci,
167: 79~89
Fankhauser C, Chory J (1997). Light control of plant
development. Annu Rev Cell Dev Biol, 13: 203~229
Frick G, Su QX, Apel K, Armstrong GA (2003). An Arabidopsis
porB porC double mutant lacking light-dependent NADPH:
protochlorophyllide oxidoreductases B and C is highly chlo-
rophyll-deficient and developmentally arreste. Plant J, 35
(2): 141~153
Gan S, Amasino RM (1995). Inhibition of leaf senescence by
autoregulated production of cytokinin. Science, 270:
1986~1988
Gaubier P, Wu HJ, Laudié M, Delseny M, Grellet F (1995). A
chlorophyll synthetase gene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Mol
Gen Genet, 249: 58~64
Hansson A, Kannangara CG, von Wettstein D, Hansson M (1999).
Molecular basis for semidominance of missense mutations in
the XANTHA-H (42-kDa) subunit of magnesium chelatas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6 (4): 1744~1749
Havaux M, Tardy F (1997). Thermostability and photostability
of photosystem Ⅱin leaves of the chlorina-f2 barley mu-
tant deficient in 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 protein
comples. Plant Physiol, 113: 913~923
Jung KH, Hur J, Ryu CH, Choi W, Chung YY, Miyao A, Hirochika
H, An G (2003). Characterization of a rice chlorophyll-
deficient mutant using the T-DNA gene-trap system. Plant
Cell Physiol, 44 (5): 463~472
Kaeppler SM, Phillips RL, Olhogt P (1998). Molecular basis of
heritable tissue culture-induced variation in plants. In: Jain
SM, Brar DS, Ahloowalia K (eds). Somclonal Variation and
Induced Mutations in Crop Improvement. Dordrecht: Kluwer
Acad Pub, 467~486
Kannangara CG, Gough SP, Bruyant P, Hoobwer JK, Kahn A, von
Wettstein D (1988). tRNAglu as a cofactor in d-
aminolevulinate biosynthesis. Trends Biochem Sci, 13:
139~143
Kumar AM, Soll D (2000). Antisense HEMA1 RNA expression
inhibits heme and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 Physiol, 122: 49~55
Kushnir S, Babiychuk E, Storozhenko S, Davey MW, Papenbrock
J, Rycke RD, Engler G, Stephan UW, Lange H, Kispal G et al
(2001). A mut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ABC transporter
Sta1 leads to dwarfism and chlorosis in the Arabidopsis mu-
tant starik. Plant Cell, 13: 89~100
Lopez-Juez E, Jarvis RP, Takeuchi A, Page AM, Chory J (1998).
New Arabidopsis cue mutants suggest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plastid and phytochrome regulation of nuclear gene
expression. Plant Physiol, 118: 803~815
Monde R-A, Zito F, Olive J, Wollman F-A, Stem DB (2000). Post-
transcriptional defects in tobacco chloroplast mutants lack-
ing the cytochrome b6/f complex. Plant J, 21 (1): 61~72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1期,2006年2月 9
Motohashi R, Ito T, Kobayashi M, Taji T, Nagata N, Asami T,
Yoshida S, Yamaguchi-Shinozaki K, Shinozaki K (2003).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37 kDa inner envelope membrane
polypeptide in chloroplast biogenesis using a Ds-tagged
Arabidopsis pale-green mutant. Plant J, 34 (5): 719~731
Oster U, Tanaka R, Tanaka A, Rüdier W (2000). Cloning and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gene encoding the key enzyme
for chlorophyll b biosynthesis (CAO)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 J, 21 (3): 305~310
Parks BM, Quail PH (1991). Phytochrome-deficient hy1 and hy2
long hypocotyls mutants of Arabidopsis are defective in
phytochrome chromophore biosynthesis. Plant Cell, 3:
1177~1186
Petersen BL, Moller MG, Jensen PE, Henningsen KW (1999).
Identification of the Xan-g gene and expression of the Mg-
chelatase encoding genes Xan-f, -g and -h in mutant and wild
type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Hereditas, 131: 165~170
Phillips RL, Kaeppler SM, Olhoft P (1994). Genetic instability
of plant tissue cultures: breakdown of normal contro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1: 5222~5226
Reinbothe S, Pollmann S, Springer A, James RJ, Tichtinsky G,
Reinbothe C (2005). A role of Toc33 in the
protochlorophyllide-dependent plastid import pathway of
NADPH: protochlorophyllide oxidoreductase (POR) A. Plant
J, 42 (1): 1~12
Reyes-Arribas T, Barrett JE, Huber DJ, Nell TA, Clark DG (2001).
Leaf senescence in a non-yellowing cultivar of chrysanthe-
mum (Dendranthema grandiflora). Physiol Plant, 111 (4):
540~544
Robson PRH, Donnison IS, Wang K, Frame B, Pegg SE, Thomas
A, Thomas H (2004). Leaf senescence is delayed in maize
expressing the Agrobacterium IPT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a novel maize senescence-enhanced promoter. Plant
Biotechnol J, 2: 101~112
Sato S, Nakamura Y, Kaneko T, Asamizu E, Tabata S (1999).
Complete structure of the chloroplast genom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DNA Res, 6: 283~290
Schultes NP, Sawers RJH, Brutnell TP, Krueger RW (2000). Maize
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t 60 mutation is caused by an Ac
disruption of the gene encoding the chloroplast ribosomal
small subunit protein 17. Plant J, 21 (4): 317~327
Schwartz SH, Qin X, Zeevaart JAD (2003). Elucidation of the
indirect pathway of abscisic acid biosynthesis by mutants,
genes and enzymes. Plant Physiol, 131: 1591~1601
Singh UP, Prithiviraj B, Sarma BK (2000). Development of
Erysiphe pisi (powdery mildew) on normal and albino mutants
of pea (Pisum sativum L.). J Phytopathol, 148 (11~12):
591~595
Sung AO, Joo-Hyun P, Gyu IL, Kyung HP, Soon KP, Hong GN
(1997).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loci controlling leaf senes-
cenc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 J, 12: 527~535
Terry MJ (1997). Phytochrome chromophore-deficient mutants.
Plant Cell Environ, 20: 740~745
Terry MJ, Kendrick RE (1999). Feedback inhibition of chloro-
phyll synthesis in the phytochrome chromophore-deficient
aurea and yellow-green-2 mutants of tomato. Plant Physiol,
119: 143~152
Terry MJ, Wahleithner JA, Lagarias JC (1993). Biosynthesis of
the plant photoreceptor phytochrome. Arch Biochem
Biophys, 306: 1~15
Vincentini F, Hortensteiner S, Schellenberg M, Thomas H, Matile
P (1995). Chlorophyll breakdown in senescent leaves; iden-
tification of biochemical lesion in a stay-green genotype of
Festuca pratensis Huds. New Phytol, 129: 247~252
Wu DX, Shu QY, Xia YW (2002). In vitro mutagenesis induced
novel thermo/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in-
dica rice with green-revertible xanthan leaf color marker.
Euphytica, 123: 195~202
Yaronskaya E, Ziemann V, Walter G, Averina N, Börner T, Grimm
B (2003). Metabolic control of the tetrapyrrole biosyn-
thetic pathway for porphyrin distribution in the barley mu-
tant albostrians. Plant J, 35 (4): 512~522
Zhao Y, Wang ML, Zhang YZ, Du LF, Pan T (2000). A chloro-
phyll-reduced seedling mutant in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for utilization in F1 hybrid production. Plant Breed, 119 (2):
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