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玉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3期,2005年6月 339
白玉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孟雪*
山东省平邑县林业局,山东平邑 273300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Magnolia denudata
MENG Xue*
The Forestry Bureau of Pingyi County, Pingyi, Shandong 273300, China
收稿 2004-06-28 修定  2004-12-13
*Tel: 0539-4261846
1 植物名称 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2 材料类别 休眠顶芽。
3 培养条件 芽诱导增殖培养基:(1)MS+6-BA 0.2
m g ·L-1(单位下同)+NA A 0 . 0 5,(2) M S + 6 - B A
0.5+NAA 0.05,(3)MS+6-BA 1.0+NAA 0.05,(4)
MS+6-BA 0.2+NAA 0.1,(5)MS+6-BA 0.5+NAA
0.1,(6)MS+6-BA 1.0+NAA 0.1,(7)MS+6-BA
2.0+NAA 0.05;诱导生根培养基:(8)1/2MS+IBA
0.2,(9)1/4MS+IBA 0.5。以上培养基加0.7% 琼
脂、100 mg·L-1 肌醇,蔗糖除生根培养基为20 g·L-1
外其余均为30 g·L-1,pH 5.8。培养温度20~28℃,
光照度1 500~2 500 lx,光照时间9~11 h·d-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芽启动生长 入冬后从四年生实生大苗上剪取
休眠顶芽,在流水中将芽上密披的长绢毛用刀片
轻轻刮干净,并冲洗 30 min 以上,然后用洗衣
粉水振荡冲洗1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
水冲洗 5~6 次,放入 75% 酒精中消毒 30 s,无
菌水冲洗2~3次,再用0.1%的HgCl2浸泡15 min,
无菌水冲洗 6~8 次。切去顶芽基部伤口部分,剥
掉外层鳞片,然后将1 cm 左右的顶芽接种到(4)
以外的诱导培养基上。接种到培养基(4)上的顶芽
一半剥掉外层鳞片,另一半不剥掉外层鳞片,作
对照。接种3~4 d 后,剥掉外层鳞片的顶芽开始
萌动生长。第 10 天,各培养基上顶芽生长较明
显,长势已能区分,(2)较(3)、(1)生长快,变化
明显;(6)较(5)、(5)较(2)、(2)较(4)生长快,这
时顶芽最外层叶片已玻璃化。30 d后最外层叶片
恢复正常,且膨大生长,(6 )开始褐化。
4.2 增殖培养 挑选经启动培养长势良好的顶芽,
转接到培养基(2)、(3)、(5)、(6)、(7)上。10~15 d时,
肉眼可见侧芽点从芽基部长出。30 d时,(2)、(5)
比(3)、(6)生长快、生长明显。在继代培养过程
中,(2)基本上不褐化,(3)、(6)上约15 d后开始褐
化,(5)上约20 d后开始褐化。(3)、(6)每个顶芽分
化芽数不超过3个,(5)每枚顶芽发生3~4个新芽,
(2)每枚顶芽发生4~6个新芽,(7)既不褐化,也没
有新芽点长出。培养基(4)中没有剥掉外层鳞片的
顶芽始终没有变化,而剥掉外层鳞片的顶芽生长
正常,因此,用越冬顶芽进行组织培养时,要
把芽的外层鳞片剥掉。
4.3 生根与移栽 将增殖培养基(2)、(5)上生长到3
cm 以上的健壮芽转接到培养基(8)、(9)上。30 d
左右,生根率达80%以上,平均单株根数3~4条,
且根较粗壮,根长1~2 cm。2 种培养基上的生根
率和单株根数差别不大。40 d左右,移到自然光
下炼苗 3 d 左右。移栽时洗净根部培养基,栽到
装有基质为腐熟土、细河沙(3∶1)的小花盆内,
每天喷水5~6 次,10 d 开始逐渐降低湿度到自然
状态,成活率达 9 0 % 。
5 意义与进展 白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
是我国著名的早春观赏花木。花期 3 月,清香扑
鼻,花后枝叶茂盛,绿树成荫,初秋佳果低垂,
绿叶红果,别具情趣。适于庭院、工厂、公园
中列植、孤植、散植,或以松柏等常绿树作背
景丛植于草坪,纯朴清雅。花可插瓶观赏,树
皮、花蕾可入药,花可提炼香精,花瓣可裹面
油煎或糖渍食用。材质细致,适作精美木制品。
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有一定的
吸附能力,故可作为工矿区的绿化树种,起环保
作用。白玉兰可用嫁接、压条、扦插法繁殖,
但成苗率低,速度慢,数量少,成本高,阻碍
了其推广。本文克服了白玉兰在组培快繁中难分
化、易褐变的难点,为其育种和新品种推广、大
量繁殖提供了一条值得考虑的途径。白玉兰的组
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