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SPORE MORPHOLOGY OF ALEURITOPTERIS FEE IN BEIJING

北京粉背蕨属孢子形态的研究



全 文 :植   物   研   究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第 18 卷 第 1 期 1998 年 1月
Vol.18 No.1 Jan.,  1998
北京粉背蕨属孢子形态的研究
刘家熙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37)
摘 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北京产粉背蕨属 4 种即华北粉背蕨 ,
北京粉背蕨 、银粉背蕨 、陕西粉背蕨的孢子进行了详细观察 ,对每个种的形态特征进
行了描述 。讨论了各种间的差异 ,为粉背蕨属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
关键词 粉背蕨属;孢子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
STUDIES ON THE SPORE MORPHOLOGY OF
ALEURITOPTERIS FEE IN BEIJING
Liu Jia-xi
(Biology Department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37)
Abstract 4 species belonging to Aleuri topteris Fee spo res are examined under SEM
and LM.The mo 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each species are described.And the dif fer-
ences among the spores of these species are discussed.It seems to contibute to the ma-
terials for systematic and palynology of A leuritopteris Fee.
Key words Aleuritopteris Fee;Spo re morphology;SEM .
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 Fee)隶属于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为小型陆地旱生植物。
本属全世界约有 50种 ,分布于亚洲 、非洲和北美洲等地 ,中国西南部和喜马拉雅山区为其分
布中心。植物体大多生于亚热带有季节性干旱地区的石灰岩和石灰质土壤上。我国约有 27
种 ,主要分布于西南部 ,少数向北分布至华北和东北地区 ,向东分布至沿海各省 。北京地区
有 4种。
有关粉背蕨属孢子形态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古植物孢粉组(1976)用光
学显微镜观察了我国产 18个种的孢子 ,其中 3个种在北京地区有分布。Tryon等(1991)用
电镜研究了蕨类孢子周壁的结构和外部形态 ,但中国北京产粉背蕨属的多数种类都未涉及。
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比较了北京粉背蕨属 4种孢子的形态特征 ,旨为粉背蕨
收稿日期:1997-10-21
属系统分类提供孢粉方面的依据。
1.材料和方法
本文观察的孢子采自北京地区 ,凭证标本存首都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 。
孢子大小在光学显微镜下测得 ,每种孢子测量 20个孢子极轴和赤道轴数值 ,取其平均
值并给出变异幅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所用材料制作方法是:将自然干燥孢子直接均匀地撒在贴有透明双面
胶带的样品台上 ,经喷金后置于HITACHIS-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照像 。
2.观察结果
2.1 华北粉背蕨(孔氏粉背蕨)Aleuritopteris kuhnii(M ilde)Ching 图版 I:1.2
孢子辐射对称 ,极面观为近圆形 ,赤道面观为超半圆形 。孢子大小为(35.5-45)40.5×
51(42-53.4)μm 。具三裂缝 ,裂缝长度几达孢子赤道线。周壁具较多褶皱 ,褶皱长而较粗 ,
常连接成拟网状 ,网眼较大。分布不均匀。外壁表面具微褶皱。
本种植物分布于北京怀柔县 、密云县 、潭柘寺等地 。生于山坡岩石缝里和梯田石缝中 。
凭证标本采自北京密云县 ,刘家熙 96201 , 1996年 6月 18日 ,孢子编号 961401。
2.2.北京粉背蕨(雪白粉背蕨)Aleuri topteris niphobola(C.Chr.)Ching 图版 I:3-5
孢子辐射对称 ,极面观为三角圆形 ,赤道面观为超半圆形。孢子大小为(35.5-42)41.3
×55(52.1-59)μm 。具三裂缝 ,裂缝长度几达孢子赤道线 。周壁具褶皱 ,褶皱较细而密 ,分
布较均匀 ,成拟网状纹饰 ,网眼较小 ,网脊常常中断 。
本种植物分布于北京昌平县南口 、房山县上方山。生于山坡石缝中。
凭证标本采自北京昌平县 ,刘家熙 ,无号 ,1995年 ,孢子编号 961402。
2.3 银粉背蕨(五角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 (Gmel.)Fee 图版 I:6.7
孢子辐射对称 ,极面观为三角圆形 ,赤道面观为超半圆形。孢子大小为(41.5-52)49×
60.5(47.9-63.8)μm 。具三裂缝 ,裂缝长度几达孢子赤道线。周壁表面具褶皱和较细颗粒
状纹饰 ,褶皱分布较均匀 ,不连接成拟网状。外壁表面光滑 。
本种植物分布于北京各县 。生于含有石灰质的岩石缝中 ,可作为典型的钙质土壤指示
植物 。
凭证标本采自北京密云县 ,刘家熙 96202 , 1996年 6月 19日 ,孢子编号 961403。
2.4 陕西粉背蕨(无银粉背蕨 、秦岭粉背蕨)Aleuitopteris shensiensis Ching 图版 I:8.9
孢子辐射对称 ,极面观为钝三角形 ,赤道面观为超半圆形 。孢子大小为(32.9-37.5)
35.5×46.5(37-49.1)μm 。具三裂缝 ,裂缝长度为孢子半径的 2/3 ,有时几达孢子赤道线。
周壁具颗粒状纹饰 ,颗粒大小不一 ,分布较稀 。
本种植物分布于北京各地 。生于岩石缝中。
凭证标本采自北京密云县 ,刘家熙 96203 ,1996年 6月 20日 ,孢子编号 961404。
3.讨论与结论
3.1 观察结果表明 ,北京产粉背蕨属孢子辐射对称 ,极面观为钝三角形 、三角圆形或近圆
形 ,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孢子极轴长度为 32.9-52μm ,赤道轴长度为 37-63.
291 期             刘家熙:北京粉背蕨属孢子形态的研究
8μm 。孢子具三裂缝 ,裂缝不具边缘 ,长度为孢子半径的 2/3或几达孢子赤道线 。周壁薄而
透明 ,表面不平 ,具褶皱或不具褶皱 ,表面具颗粒状或拟网状纹饰 。外壁光滑或具微褶皱 。
3.2 粉背蕨属 4种孢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周壁表面纹饰类型的不同 ,陕西粉背蕨孢子周壁表
面不具褶皱 ,只具颗粒状纹饰;银粉背蕨孢子周壁表面具褶皱 ,褶皱不连接成拟网状纹饰;华
北粉背蕨褶皱连接成拟网状纹饰 ,褶皱较高 ,长而较粗 ,网眼较大 ,不均匀;北京粉背蕨褶皱
较矮而较密 ,网眼较细且均匀 ,网脊常常中断 。
3.3 华北粉背蕨孢子形态为首次观察报道 ,丰富了粉背蕨属孢子粉学资料 。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孢粉组.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6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卷(第一分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0
3.吴兆洪 、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1
4.武素功.中国粉背蕨属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 1981 , 19(1):57-74
5.秦仁昌.中国蕨科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 1978 , 16(3):1-19
6.贺士元 、邢其华 、尹祖棠 、江先甫.北京植物志.北京:北京出版社 , 1984
7.程治英 、武素功.中国蕨科植物的孢子形态.云南植物研究 , 1997 , 19(1):75-78
8.T ryon A.F.&Lugardon B., Spores of the Pteridophyta.Springer-Verlag , New York.1991
图  版  说  明
Explanation of plates
图版 I 1.2 华北粉背蕨 A.kuhn ii (Milde)Ching(1×1200 , 2×5000);3.4.5 北京粉背蕨 A.niphobola(C.Ch r.)
Ching (3.4×1300 , 5×5000);6.7 银粉背蕨 A.argen tea(Gmel.)Fee(6×1300 , 7×5000);8.9 陕西粉背蕨 A.
shensiensi s C hing(×1300)
30 植  物  研  究               1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