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ON THE PROBLEM OF DEMARCATION BETWEEN ASTRAGALUS LINN. AND CHESNEYA LINDL. EX ENDL.——WITH REFERENCE TO MY KNOWLEDGE OF ASTRAGALUS MILINGENSIS NI ET P. C. LI

黄芪属与雀儿豆属(豆科)的定界问题——以米林黄芪为例谈谈对二属的认识



全 文 :第 22卷 第 3 期             植   物   研   究 2002 年 7月
Vol.22 No.3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July ,  2002
黄芪属与雀儿豆属(豆科)的定界问题
———以米林黄芪为例谈谈对二属的认识
朱相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北京 100093)
摘 要 本文讨论了黄芪属与雀儿豆属的定界问题。作者以米林黄芪为例 ,分析了不同作者将其
处理为不同属成员的原因。在研究了大量标本的基础上 ,进一步确认米林黄芪绝非雀儿豆属植
物。同时 ,提出区别二属的关键特征。
关键词 黄芪属;雀儿豆属;豆科;定界
ON THE PROBLEM OF DEMARCATION BETWEEN
ASTRAGALUS LINN.AND CHESNEYA LINDL.EX ENDL.
———WITH REFERENCE TO MY KNOWLEDGE OF
ASTRAGALUS MILINGENSIS NI ET P.C.LI
ZHU Xiang-yun
(Institute of Botany ,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93)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emarcation between Astragalus and Chesneya.For example , the spe-
cies Astragalus milingensis was published by Ni &Li in 1979 , but it was treated as a species of Chesneya
namely Chesneya milingensis by Zhu &Cao in 1986.Based on my researches , this species should be treated
as a species of Astragalus.The two genera Astragalus and Chesneyahave some clear characteristics as their
essence.
Key words Astragalus;Chesneya ;Leguminosae;demarcation
  李沛琼和倪志成[ 1] 发表米林黄芪 Astragalus
milingensis Ni et P.C.Li ,其主要特征是“Ab A.tan-
gutico Bat.foliolis 7 ~ 11 , obovatis , apice emerginatis;
calycis dentibus tubo brevioribus;leguminibus unilocu-
laribus differt.” 他们在中文描述写到“该种植物为
(作者注)多年生蔓生草本 。茎被白色直立的毛;叶
为奇数羽状复叶 ,长约 1 ~ 1.5厘米;小叶 7 ~ 11枚 ,
倒卵形 ,顶端凹或平截 ,互生 ,两面被毛 ,果期时上面
毛脱落 。总花梗长于叶 ,被白色的柔毛 ,生 1 ~ 4朵
花;花冠紫色;萼筒被白色柔毛;萼齿比萼筒短;子房
具白色柔毛;荚果一室。” 傅坤俊[ 2] 和李沛琼[ 3] 对于
该种给予承认 。然而 ,朱宗元和曹瑞[ 4] 将其从黄芪
属转入雀儿豆属 ,并建立新组合 Chesneya milingensis
(Ni et P.C.Li)Z.Y.Zhu et R.Cao 。傅坤俊[ 5] 对
Chesneya milingensis(Ni et P.C.Li)Z.Y.Zhu et R.
Cao仍沿用以前的处理 。
作者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工作 ,认为黄芪属与
棘豆属关系密切[ 6] , 而与雀儿豆属的关系比较疏
本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170072)》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及分布格局研究(KSCX2-1-06B)》项目资
助。
作者简介:朱相云(1964-),男 ,理学博士 ,研究员。从事植物系统与分类学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1-09-26
远 ,但在鉴定标本时 ,发现黄芪属与雀儿豆属之间存
在一些疑难类群 ,给分类鉴定带来困难 ,主要是由于
对于二属的分类特征掌握的不够。现以米林黄芪的
归属问题为线索 ,谈一点作者对黄芪属与雀儿豆属
定界的认识(见表 1)。
表 1 黄芪属与雀儿豆属的主要区别点
Table 1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Astragalus and Chesneya
形态特征 黄芪属 雀儿豆属
习性 多年生草本;稀半灌木 多年生草本
毛被类型 单毛 、丁字毛 单毛
茎 发达 、缩短 缩短
花序 少、多花 单花(极稀 1~ 4花)
总花梗 不具关节 具关节
萼筒 钟状或管状 、基部近偏斜 管状 、基部一侧膨大
萼齿 先端不具腺体 先端具腺体
旗瓣 背面不被短柔毛 背面被短柔毛
荚果 革质 、膜质 革质
本文作者在研究了大量标本(含模式标本)的基础
上 ,确认米林雀儿豆 Chesneyamilingensis(Ni et P.C.
Li)Z.Y.Zhu et R.Cao为米林黄芪 Astragalus milin-
gensis Ni et P.C.Li ,其理由如下:
1 、该种植物具直立或平铺的茎 ,且被单毛。
2 、总花梗不具关节 。
3 、萼筒基部微偏斜 ,不为一侧膨大 。
4 、萼齿先端不具腺体。
5 、荚果膨胀且膜质化。
  朱宗元和曹瑞[ 4] 认为“单花或 2 ~ 4朵花着
生于长花柄上 ,不形成总状花序;花萼倾斜基部囊
状 ,不与花梗成一直线;花冠紫色;荚果缝线不向内
深入 ,单室;小叶倒卵形 ,顶端凹陷或平截等都属于
雀儿豆属的特征” ,这一观察值得商榷。根据作者对
大量腊叶标本的观察 ,认为“该种植物具单花 、2花 、
3花及 4花(见表 2),当花多于 3花时 ,应为总状花
序 ,同样 , 这一特征也出现在北美的种 Astragalus
nutzotinensis Rousseau中;花萼基部微偏斜或不偏斜
(这一性状不应作为区分黄芪属与雀儿豆属的特
征);小叶倒卵形 ,顶端凹陷或平截等这一特征也出
现在亚东黄芪 Astragalus yatungensis Ni et P.C.Li
中 ,而该种的主要特征为旗瓣背面不被毛 ,且荚果狭
椭圆形 、膨胀 、膜质化 。”
表 2 花序具小花数目变异情况
Table 2 The flower number of each inflorescence of Astragalus milingensis
标本号 1朵花 2朵花 3朵花 4朵花
T.Nai to et al.1309 + +
张永田 ,郎楷永 266 ++ +
张永田 ,郎楷永 306 ++++++ +
张永田 ,郎楷永 435 ++++ ++++ ++++ ++
张永田 ,郎楷永 268 ++++++ + +
倪志诚 ,次多,次旦 2722 ++ ++++++++
西藏中草药普查队 3169 + ++
张永田 ,郎楷永 1007 ++ + +
张永田 ,郎楷永 1007 +++ +++
李渤生 ,程树志 05457 +++ +++
李渤生 ,程树志 05457 + ++
西藏中草药普查队 3694 +++ ++ +++
西藏中草药普查队 3276 +++ +++++++++ +++
青藏补点队 75834 +++++++++++++ ++
张永田 ,郎楷永 1085 ++++ +++++ ++++ +
张永田 ,郎楷永 1085 ++ +++ +++ ++
青藏队 74-4657 ++ +++
青藏队 74-4657 ++++ ++
  +代表花序的数目
276       植  物  研  究                  22 卷
  Astragalus milingensis Ni et P.C.Li ,植物分类学
报 17(2):107 , 1979。 ———Chesneya milingensis (Ni et
P.C.Li)Z .Y.Zhu et R.Cao , 内蒙古大学学报 17
(4):1986。
本文考证的标本:
西藏:米林县 ,派区附近 ,山坡 ,海拔 3000 米 ,
1974年 9月 12 日 ,青藏队 74-4657(Typus ! PE);
山坡草地 ,尼西 ,林芝县 ,海拔 3040 米 , 1965年 7月
29日 ,张永田 、郎楷永 1085(PE);甲格附近 , 米林
县 ,1975年 7月26日 ,青藏补点队 75834(PE);林芝
县城附近 ,巨柏林下草地 ,海拔 3100 米 , 1980年 9
月20 日 ,倪志诚等 1748(PE);德莫区 ,林芝县 ,路
边 ,海拔 3050 米 , 1972年 6月 13日 ,西藏中草药普
查队 3276 (PE);米林县 ,甲格台 ,路边 ,海拔 3200
米 ,1972 年 7 月 11 日 , 西藏中草药普查队 3694
(PE);米林县 ,派区雅江谷地 ,灌丛下 , 1983 年 7 月
12日 ,李渤生 ,程树志 05457(PE);林芝县尼西山坡
干草地 ,海拔 3040 米 ,1965年 7月 28日 ,张永田 、郎
楷永 1007(PE);日喀则县东北 ,开阔谷地 ,阶地 ,山
脚 ,海拔 4000米 ,1972年 7月 26 日 ,西藏中草药普
查队 800 (PE);林芝县尼西 ,路边 ,荒坡 ,海拔 3200
米 ,1972年 6月2日 ,西藏中草药普查队 3169(PE);
加查县城附近 ,河谷阶梯上 ,海拔 3400 米 ,1982年 8
月2日 ,倪志诚 、次多 、次旦 2722(PE);林芝县八一
区金星公社附近 ,巨柏林缘草地 ,海拔 3100米 , 1982
年9月 3日 ,倪志诚 、次多 、次旦 3208(PE);昌都去
白马 3公里 ,山坡草地上 ,海拔 3300米 , 1965年 7月
8日 ,张永田 、郎楷永 268(PE);然鸟至扎木途中 ,山
坡草地 ,海拔 3200米 , 1965年 7月 7日 ,张永田 、郎
楷永 435(PE);然鸟山顶 ,灌木丛中 ,海拔 3500米 ,
1965年7月15日 ,张永田 、郎楷永 306(PE);昌都去
白马 3公里 ,山坡草丛上 ,海拔 3300米 , 1965年 7月
8日 ,张永田 、郎楷永 266(PE);Nyingchi Xian , Bayi
-Baga , Yarlungzangbojiang River , alt.2900 m , 21
May , 1986 , T.Naito et al.1309(PE , TUS)。
参 考 文 献
1.李沛琼 , 倪志诚.西藏黄芪属新分类群.植物分类学报 ,
1979 , 17(2):104 ~ 112
2.傅坤俊.中国植物志黄芪属预报(三).植物研究 , 1982 ,
(1):117 ~ 141
3.李沛琼.黄芪属.吴征镒主编.西藏植物志 , 1985 , 2:797
~ 8464.朱宗元 ,曹瑞.中国雀儿豆属(Chesneya)的新记
录种及一些种的订正.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 17(4):575 ~ 761
5.傅坤俊.黄芪属:族毛黄芪亚属.傅坤俊编辑:中国植物
志 , 1993 , 42(1):103
6.Xiang -yun Zhu & Hiroyoshi Ohashi.Systematics of Chinese
Oxytropis DC.(Leguminosae)Cathaya.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 2000
7.李沛琼.雀儿豆属.傅坤俊编辑:中国植物志 , 1993 , 42
(1):72 ~ 78
2773期     朱相云:黄芪属与雀儿豆属(豆科)的定界问题———以米林黄芪为例谈谈对二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