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ORPHOLOGICAL STUDY ON GIRSIUM SETOSUM COMPLEX

刺儿菜复合体的形态学研究



全 文 :植   物   研   究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第 19 卷 第 2 期 1999 年 4 月
Vol.19 No.2 April ,  1999
刺儿菜复合体的形态学研究
孙稚颖1 李法曾2
(1.山东中医药大学 , 济南 250014) (2.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 250014)
摘 要 刺儿菜复合体 —大刺儿菜(Girsium setosum (Willd.)MB.)与小刺儿菜
(G.segetum Bge.)的分合问题在植物分类界一直存有争议 。本文对不同产地 、不
同居群的全国 200份刺儿菜复合体标本的若干性状选用 E.Anderson的形象化散
点图和柱状图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认为将大刺儿菜与小刺儿菜分为独立的种是合理
的。
关键词 大刺儿菜;小刺儿菜;形象化散点图;柱状图
MORPHOLOGICAL STUDY ON GIRSIUM SETOSUM COMPLEX
Sun Zhi-ying 1 Li Fa-zeng2
(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Jinan 250014)
(2.Shandong No rmal University , Jinan 250014)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orphological project on Cirsium setosum
(Willd.)MB.and C.segetum Bge.It is analysed for the 200 C.setosum and C.
segetum specimens f rom 20 provinces of China by means of pictorialized scat ter dia-
g ram and histogram , and the result support the idea that C.setosum and C.segetum
are both tw o independent species.
Key words Cirsium setosum ;C.segetum ;Picto rialized scatter diagram;Histogram
菊科蓟属植物大刺儿菜与小刺儿菜的分合问题 ,在植物分类界一直存有分歧〔1 ~ 9〕 。目
前已有学者从细胞学 、植物化学 、同工酶的研究等角度对其分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10 ,11〕 。
本文选用 E.Anderson的形象化散点图和柱状图方法〔12〕 ,对不同产地 、不同居群的全国 200
份刺儿菜复合体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为大 、小刺儿菜的合理划分提供证
据。
收稿日期:1997-7-14
144 植  物  研  究               19 卷
1 材料和方法
选取中科院植物所标本馆所存大刺儿菜与小刺儿菜具花果腊叶标本 150份(来自全国
20个省份: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西 、河南 、山东 、陕西 、宁夏 、甘肃 、新疆 、安徽 、江苏 、
江西 、浙江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另外 ,是 50份笔者在山东省各居群点野外采集压制的
花果期腊叶标本 ,共计 200份(均为雌株),根据 E.Anderson的方法 ,选出株高 、茎粗 、叶形 、
头状花序着生状态 、花冠裂片 、花果期冠毛伸长情况 、种子色泽及花果期等性状作为研究指
标 ,做出形象化散点图和柱状图。
形象化散点图(图 1)横坐标表示植株茎中部直径(茎粗),纵坐标为植株高度 ,图中每一
符号代表一份标本(各性状表示见图例)。根据性状变异的相关性 ,将图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
结合形态特征进行分析。
柱状图(图 2)为形象化散点图中所用的 9个性状作出如下的评分标准(表 1),以每份标
本在这 9个性状上评得的总分数 ,即指数(index)作为图 2的横坐标 ,以每个指数的标本数
作为纵坐标 ,作出(图 2)。
图 2 大 、小刺儿菜柱状图
Fig.2 Histogram of Cirsium setosum and C.segetum
表 1
Table 1
性状
characters
株高(cm)
height of plant
茎粗(cm)
diameter of middle stem
花果期
stage of flow ering and f ruit ing
<20 21~ 60 >61 <0.25 0.26~ 0.35 >0.35 7月中旬之前
before middle of July
7月中旬之后
af ter middle of July
得分
score
0 1 2 0 1 2 0 2
1452 期          孙稚颖等:刺儿菜复合体的形态学研究
性状
characters
头状花序着生状态
status of capi tulum existence
花冠裂片情况
corolla lobe
种子色泽
seed color
单生
grow alone
呈疏伞房花序状
lax corymb in shape
裂至中部以下处
divide to a bit low er than
cent re section of limb
裂至基部
divide to base of limb
浅黄
light yellow
淡褐
pale brown
得分
score
0 2 0 2 0 2
性状
characters
叶长(cm)
length of leaf
花果期冠毛
pappus at f low ering and f rui ting stage
背部叶脉隆起情况
bulge state of veins
of the back of leaf
0~ 5 5.1~ 10 10.1~ 15
等于或稍长于花冠
equal to or sligh tly
longer than corolla
明显长于花冠
apparently longer
than corolla
仅主脉隆起
only main
vein bulge
各级叶脉均隆起
all levels bulge
得分
score
0 1 2 0 2 0 2
2 结果和讨论
图1大致可被分为两大部分(用虚线隔开)。在虚线右上方的株高集中在 60 ~ 150cm ,
茎粗一般为 0.25 ~ 0.70cm ,这一类群的个体同时还伴随有头状花序多数密集着生呈疏伞房
状 ,花冠深裂至冠檐基部 ,花果期冠毛明显长于花冠 ,种子呈淡褐色 ,叶背面各级叶脉隆起明
显 ,叶长 5 ~ 12cm ,花果期 7 ~ 9月份等特点 ,而这些特点恰恰正符合大刺儿菜的特征 ,即:植
株高大 ,茎粗壮 ,上部具分枝 ,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 ,长 5 ~ 12cm ,宽 2 ~ 5cm ,基部楔形 ,
叶边缘具羽状缺刻状牙齿或羽状浅裂。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总苞片
多层 ,外层短 ,卵状披针形 ,先端有刺尖 ,内层较长 ,线状披针形 ,先端稍扩大 ,带紫色 ,边缘疏
生长软毛 。雌雄异株 ,雄头状花序的总苞约长 1.5cm ,花冠紫红色 ,花冠裂片深裂至冠檐的
基部 ,种子呈淡褐色 ,冠毛羽状灰白色 ,果熟时伸长明显长于花冠 ,花果期 7 ~ 9月。可见 ,此
类群代表的正是大刺儿菜 。再看虚线左下方的部分 ,株高集中在 20 ~ 60cm ,茎粗大致范围
在 0.15 ~ 0.30cm ,这一类群的个体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长 4 ~ 9cm ,宽 1 ~ 2.5cm ,基
部渐狭或钝圆 ,叶全缘或具波状缘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数个生于茎顶和枝端;总苞片多层 ,
内层较长 ,披针形 ,先端长渐尖 ,带黑紫色 ,具刺;雄头状花序的总苞长 1.8cm ,花冠浅紫红
色 ,花冠裂至冠檐中部稍下处 ,种子呈浅黄色 ,冠毛羽状污白色 ,花果期冠毛与花冠等长或稍
长 ,花果期 5 ~ 7月。可见这一类群代表的是小刺儿菜 。从图中可以看到 ,虚线两侧的两大
类群之间 ,穿插极少 ,过渡类型不多 ,说明它们在形态特征上存有较显著的差异 ,株高 、茎粗 、
叶长 、花冠裂片 、头状花序着生状态 、背部各级叶脉隆起状况 、花果期冠毛 、种子色泽及花果
期可作为它们的区别特征 。
柱状图(图 2)也直观地反映出这 200份标本由两大类群组成 ,并且出现明显间断。对
146 植  物  研  究               19 卷
照表中所列的评分标准可知 ,指数 0 ~ 7所代表的是小刺儿菜 ,指数 12 ~ 18所代表的是大刺
儿菜 。
根据以上形象化散点图 ,柱状图 ,可以看出 ,大刺儿菜与小刺儿菜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存
在较显著的差异 , 因而将它们独立为两个种是合理的 , 即大刺儿菜(Cirsium setosum
(Willd.)MB.),小刺儿菜(Cirsium segetum Bge.)。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写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八卷 ,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
2.《安徽植物志》协作组编.安徽植物志(第四卷).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9
3.河北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河北植物志(第三卷).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
4.江苏植物研究所编.江苏植物志(下册).苏州: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2
5.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辽宁植物志(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
6.梁松筠.西藏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5
7.马德滋 ,刘惠兰.宁夏植物志(第二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1988
8.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六卷).杭州:浙江科学出版社 , 1986
9.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植物检索表.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59
10.鄢本厚 ,尹祖棠.蓟属二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云南植物研究 , 1995 , 15(2):172~ 175
11.鄢本厚 ,尹祖棠.蓟属二种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西北植物学报 , 1995 , 15(3):185~
188
12.杨继 ,汪劲武.斑叶堇菜种宗性状变异式样的定量分析.植物研究 , 1988 , 8(2):133~ 137
1472 期          孙稚颖等:刺儿菜复合体的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