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LATIONSHBP BETWEEN DESICCATIONTOLERANCE AND SUGARS IN SEEDS

种子脱水耐性与糖的关系



全 文 :笋乡
V ol
卷 第 2期
2 3N o
.
2
植 物 研 究
U BL L E竹 NO F BO A TI NCA L 】视S EA RC H
2 0 3年 4月
A州 l, 2X() 3
种子脱水耐性与糖的关系 ’
杨期和 , 宋松泉2 叶万辉 , 殷寿华2
( 1
. 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广州 51 06 50 )
( 2
. 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 动腊 肠6 30 3)
摘 要 糖类在植物种子 中的 累积随种子的发育阶段和种子类型不同而不同 ,并与种子脱水耐
性的变化相联 系。 许多正常性植物种子的发育伴随着某些糖的 累积 ,这些糖的 累积 已被认为在
种子脱水耐性获得中起重要作用 。 但糖对种子脱水耐性的影响不是单独的 , 而是与 A B A 和蛋
白质等物质协同作用 。 种子脱水耐性不仅与糖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 而且与种子所处的生理状态
和发育进程有关 。 本文综述了种子脱水耐性与糖关系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糖 ;脱水耐性 ;种子 ;种子类型 ;发育阶段
R E L A T IO N SH IP B E TW E E N D E S I C C A T IO N

T O L E R A N C E A N D SU G A R S IN S E E D S
Y AN G Qi
一 H e SO N G S o n g 一 Qu a n Z 几 W a n 一 H u i ’ Y IN Sh o u 一 H u a Z
( 1
.
Sout h C hi an 玩 ist uet of B ot an y of CSA
,
uG an g
z hou 51 06 50 )
( 2
.
ix hs
u an gh an
a T or p ic 公 oB ant ie 吐 G adr e n Of C AS
,
M e心 a 6 6 303 )
A b s如 e t A e e um u l a t io n of s u gasr i n P lant s e e d s v iar e s w iht d e v e fo Pm e n t al s at g e s an d se e d e aet go ir e s
a n d er l a te s t o s e e d d e s i e e a it o n 一 ot l e anr
e e
.
oS m
e e e
art i
n s u g a sr ac e u mu laet fo l l
o w i n g w i th d e v e fo P
-
m e n t Of m
a n y p l a n t s e e d s
,
w h ic h 15 e o n is de er d ot p l叮 an im op rt 诚 e i n ac q u iis t i o n of d e s i e e iat on -
加 l e arn
e e
.
B u t e fe
e st Of su g眺 on s e e d d e s i e e a it o n 一 olt e arn e e aer on t i n d e P e n d e n t b u t in t e ar e t -
w i t h ht o s e of A B A
,
pm t e i n s et a l
.
hT
e d e s i e e a t i o n 一 ot l e arn
e e 15 e o er l
a te d ot n ot 耐 y e at e即 ir e s a n d
e
on t
e n t of
s u ga sr
,
b u t al so ot P h y s i o
ilog
e al s ta ut s an d d
e v e
loP m
e n
alt
e o u sr e s
.
hT
e er s e acr h
a d v a n e e s
o n r e l a it on
s h ip b e wt e e n s e e d d e s i e e a it o n 一 to l e
acrn
e
an d su gar
15 er v ie w e d i n ht is p a p e r
.
叙 y wo r ds su gar : de s i e e iat on 一 olt e r an e e ; s e e d ; s e e d e at e go 可 ; d e v elo p m e n以 st 鳍 e s
oR be rt
s
( 19 73) 根据种子的贮藏特性 ,将种子
分为正常型种子和顽拗型种子 , lE ils 等 ( 19 90 )后
来又认为介于正常型和顽拗型之间存在第三种类
型即中间型 。 正常型种子在母体上发育成熟时 ,
大约有 90 % 一 95 % 的原始水分散失 , 并可在离开
母体后继续脱水 ,在干燥状态下可长期贮藏 ;顽拗
型种子一般不经历种子成熟脱水过程 , 脱离母体
时含水量较高 , 对脱水高度敏感 ;中间型种子能忍
耐一定程度的脱水 ,但过低的含水量在低温时易
受伤害 L`。。
脱水对细胞的伤害是多方面的 , 如蛋白质的
变性 、 细胞膜的破坏 、细胞区隔化消失 、 离子强度
,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 (编号瓜 20( X) 伽拓 8 03 )及广东省科技百项工程项目 (编号 : ZK I叉巧 8 0 1 5)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杨期和 ( 19 6 9一 ) , 男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种子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 。
收稿日期 : 2田2 一 06 一 20
2 期 杨期和等 :种子脱水耐性与糖的关系
和 p H 值改变 、代谢紊乱和膜脂过氧化等 〔’ 一 ’ J,种
子对这些伤害会产生不同的防御反应 , 能忍受一
定程度的脱水 。 种子忍耐低含水量的程度 , 取决
于种子的脱水耐性 。 脱水耐性是指种子能够忍受
快速干燥 、终止代谢活动并在相继的复水后仍能
够存活的能力 〔4〕 ,它是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获得的
一种综合特性 ,有其内在的物质基础 。 尽管目前
对种子脱水耐性的机理仍不清楚 ,但近年来这一
领域的很多研究表明种子脱水耐性的获得与种子
组织内累积的糖有关 〔` 一 ` 〕。
种子中所含糖的种类有多种 : 多糖 (主要是
淀粉 ) 、寡糖 (包括水苏糖 、 毛蕊草糖 、 棉籽糖 、半
乳糖等 ) 、二糖 (主要是蔗糖和麦芽糖 )和单糖 (葡
萄糖 、果糖和甘露糖等 ) 。 它们在植物种子中的
种类和含量因植物种类和发育时期而异川 。
粉含量的显著下降与脱水耐性的获得相一致 t ’ 4 ] 。
糖与种子脱水耐性的关系主要来自于寡糖的
累积及消失和种子脱水耐性的消长模式相一致 。
较有力的证据来自 A B A 不敏感的拟南芥菜突变
体 ( ab i3 一 4 , ab i3 一 5) 和 A B A 不敏感和缺乏的双
突变体 ( ab i3 一 1 , ab il ) , 与野生型相 比 , 它们分别
具有低得多的脱水耐性或者不耐脱水 ;含有相对
高的总糖含量 (单糖和二糖 )和低得多的寡糖含
量 (棉子糖和水苏糖 ) 。 实际上野生型的寡糖 /单
糖比率比不耐脱水的双突变体高大约 4 0 倍 〔’ ` ] 。
糖参与种子脱水的证据
很早就发现极度耐脱水的酵母细胞 、真菌抱
子及沙漠复苏植物的叶子 中存在大量可溶性
糖 s{J ;在 20 % PE G 溶液中分别添加葡萄糖和蔗
糖后 ,细胞膜流动性得以保持 ,而添加蔗糖后膜流
动性保持得更好 ,这意味着糖类在种子耐脱水性
中起着某种程度上的保护作用 ;将编码海藻糖合
成酶的基因导人到烟草中 , 烟草内海藻糖的含量
明显高于对照 ,经同等条件干燥及复水后 , 对照幼
苗严重损伤死亡 ,而转基因幼苗则完全恢复紧张
度并开始生长 〔9 一 ’ “ 〕 。
许多研究已表明 , 脱水耐性强 的正常性种子
和不耐脱水的顽拗性种子所含糖的种类和数量差
别很大 , 而且脱水耐性的变化与发育阶段和成熟
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从许多种子积累的糖数
量上看 ,正常性种子在脱水耐性的形成过程中 ,种
子的非还原性糖 ,特别是寡糖大量累积 [ ’ ,川 , 而一
些不耐脱水的顽拗性种子在胚胎发育后期糖 (特
别是寡糖 )积累少 t ” ] 。 从种子累积的糖的种类上
看 ,在成熟的正常性种子中 , 蔗糖的含量为可溶性
碳水化合物的 1 5% 一 90 % , 单糖的含量极微 〔’ ;l
而许多顽拗性种子在发育后期可累积蔗糖 ,但不
累积寡糖〔6 , ” ] 。 白芥 ( is n op is 。 lb 。 ) ,大豆 、油菜和
玉米的成熟种子在脱水的早期蔗糖和寡糖的含量
增加 ,并与脱水耐性的开始相联系 ;在不耐脱水阶
段 ,葡萄糖 、甘露糖 、果糖和半乳糖占优势 , 蔗糖和
寡糖的含量低得多 [ ’ 4〕 。 在成熟的油菜 、 大豆和白
芥种子中 ,刚刚在种子脱水前和在脱水过程中 ,淀
2 糖的种类和含且 与发育阶段和种子类型的关

在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伴随着可溶性糖的积
累是正常型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 它们
在脱水过 程 中的作用越来 越引起 人们 的 注
意 〔“ 一 ”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的积累是种子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形成脱水耐性的重要原 因之一 。
通过对许多植物种子脱水耐性与种胚中所含糖类
相关性研究 ,发现在不同植物种子中均存在一定
的差异 , 特别 是正常性 和顽拗 性种子 显著不
同仁” , ` 6〕 。
还原性糖和种子脱水耐性负相关 ,一般认为
高水平的还原糖与种子衰老 、贮藏 、劣变 、脱水伤
害有关 , 特别是单糖 [ ’ 6 , ’ ` 1 。 还原性糖如葡萄糖 、
果糖 、半乳糖 、麦芽糖 、麦芽三糖 、麦芽四糖在成熟
种子中通常不存在或含量很低 〔’ 9 ] 。 非还原糖与
种子的耐脱水性密切相关 , 如高浓度的蔗糖 、棉子
糖 、水苏糖 、海藻糖 、 肌醇及半乳糖环多醇等非还
原糖与种子的耐脱水性多呈正相关〔” , 20] 。
2
.
1 糖的种类和含量与发育阶段的关系
当种子或者花粉成熟时 ,单糖的含量下降和
寡糖的含量增加 ;当种子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时则
发生相反的变化川 。 种子获得脱水耐性的过程
中 ,可溶性糖累积 〔’ 2 〕。 随着种子的发育 , 胚轴耐
脱水能力的不断提高 ,蔗糖和水苏糖等非还原性
糖含量增加 , 还原性糖下降 ,还原性糖 / 非还原性
糖比值降低川 。 白芥 、 大豆 、 油菜和玉米的成熟
种子在脱水的早期蔗糖和寡糖的含量增加 ,并与
脱水耐性的初始获得相联系 ;在不耐脱水的阶段 ,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麦芽糖和甘露糖的含量占
优势 ,蔗糖和寡糖的含量很低 〔’ ` ] 。 蔗糖和寡糖的
合成可能由预先存在的单糖转化而来 , 也可能来
自淀粉的分解 。 在成熟的油菜 、大豆 和白芥种子
植 物 研 究2 3卷
中 , 刚刚在种子脱水前和脱水过程中 , 淀粉含量的
显著下降与脱水耐性的获得相一致〔’ 4 ] 。 花生种
子胚轴中主要的寡糖是水苏糖 , 由 25 D A P ( Day s
aft er eP ig gn
, 果针 人土 后 的 天数 ) 的零 增 至
65 D A P 的 .6 12 m留 ;g 而胚轴中的主要还原性糖麦
芽糖随种子成熟其含量逐渐下降 。 子叶中的可溶
性糖的变化趋势与胚轴相同〔” l 。 35 D A P 花生种
子经缓慢干燥处理后 6 d , 胚轴寡糖含量显著增
加 ; 65 D A P 种子脱水处理 10 d , 蔗糖含量增加一
倍 [ ’ 5〕 ,这也表明非还原性糖的增加是种子应付脱
水伤害的防御性反应 。 顽拗性的黄皮种子 ,在发
育前期子叶中含有较高的葡萄糖和麦芽糖 ,而果
糖 、蔗糖和水苏糖含量较低 , 当种子成熟时 , 即花
后 74 d 的胚轴 ,葡萄糖 、麦芽糖显著减少 ,而蔗糖 、
寡糖 (棉子糖与水苏糖之和 )及寡糖 / 蔗糖 ( O / D )
的比值均明显提高 ;随着种子的萌发 ,蔗糖 、 寡糖
消失 t川 。 种子在不同发育阶段脱水耐性不同 , 有
其内在的生理物质基础 , 在发育过程中种胚内所
含糖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是种子脱水耐性变化
的重要原因之一 。
花后 67 d 的黄皮种子最耐脱水 , 但花后 6d7
的种子蔗糖含量 、寡糖含量及寡糖 / 蔗糖却并非最
高 , 而花后 74 d 种子胚轴的蔗糖含量 、 寡糖含量及
o/ D 均较花后 67 d 的高 ,但其种子并非最耐脱水
与玩倾~ e 等的结果不同 ,很可能由于种子已启
动萌发 (指顽拗性种子发育后期的胎萌 , 这是顽
拗性种子发育的典型特征 ) , 淀粉水解 自然导致
蔗糖 、寡糖等可溶性糖含量的继续增加 l2[ 〕 ,所以
种子脱水耐性不仅与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关 , 而且
亦与种子所处的生理状态有关 。
随着种子的萌发 ,大豆 、菜豆及玉米等种子由
耐脱水渐渐转变为不耐脱水的同时 , 胚轴中的寡
糖消失 〔’ “ ] , 二者极为一致 ;而萌发进程不同的黄
皮种子虽然蔗糖含量的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 ( 即
蔗糖含量逐渐减少 ,寡糖消失 ) ,但其种子的脱水
敏感性并不呈现类似的变化规律 。 萌发 4 d 的黄
皮种子比萌发其它天数的种子表现为更耐脱水 ,
很可能与种子萌发的进程有关 。 由于萌发 4 d 的
种子初始萌发率已达 10 % , 表明种子萌发启动
已经完成 , 而萌发 4 d 以前的种子初始萌发率尚未
达 10 % ,萌发超过 4 d 耐脱水性已开始下降甚至
消失 ,说明萌发种子的脱水耐性主要与种子的萌
发进程有关 , 而与种子的蔗糖 、 寡糖含量及寡糖 /
蔗糖比无关 t川 。
2
.
2 糖的种类和含量与种子类型的关系
不同植物的成熟种子 ,种胚中所含糖的种类
和数量不同 ,脱水耐性亦不同。
玉米和其它禾本科植物种子中 ,可溶性糖以
蔗糖为主 〔` 7 1 ,棉籽糖和水苏糖分别是禾本科和豆
科种子除蔗糖以外的主要碳水化合物 , 种子在发
育过程中形成脱水耐性与它们的合成积累有关 ,
而在萌发时脱水耐性的失去则与它们的消失相联
系 ,在成熟种子中 , 蔗糖 、 棉子糖和水苏糖被认为
能给脱水耐性的种子提供耐脱水的机制〔川 ;一些
研究表明禾谷类种子胚中棉子糖的积累与脱水耐
性 、耐高温干燥 、 贮藏性能成正相关 [” ,l23 。 大豆
种子发育过程中脱水耐性的获得和水苏糖等寡糖
的积累 、萌发时脱水耐性的丧失和水苏糖等寡糖
的消失有关 t` , , 16 , 除了蔗糖外 , 豆类植物的种子
中累积了大量的水苏糖 , 同时 ,在有些情况下还累
积毛蕊花糖仁” J 。 花生胚轴在获得耐脱水性的同
时蔗糖 、水苏糖等非还原糖含量增加 ,还原糖如麦
芽糖含量下降 , 还原糖 /非还原糖 比值降低 〔` , 〕 。
南非干旱岩石地区 的双子叶植物 M尹o t人a爪 n 此
加bel l如如 和草本植物鼠尾栗 (助。 ar bo 佃 S忿明向 -
n。 ) 中也检测到高含量的水苏糖 ,约 占总干重的
2%
一 5% 山 〕 。 海藻糖并不普遍存在于维管植物
中 ,但它是 70 多种低等植物的主要碳水化合物 。
在体外情况下 ,海藻糖能有效地保护低水势下的
膜结构和功能 ,也可能是构成脱水耐性的另一种
寡糖 sl[ 。 一些种子虽含少量棉籽糖和水苏糖 , 但
所积累的大量半乳糖基环多醇和少量的游离环多
醇也具有棉籽糖类寡糖的功能 24[ 1 ,如蓖麻种子中
主要是肌醇半乳糖昔 ,荞麦主要是荞麦醇 ,它们在
脱水中起稳定大分子和膜的作用 〔’ 9] , 与寡糖的脱
水保护作用相似 ;成熟的黄羽扇豆和白羽扇豆种
子含有相近水平的半乳糖基环多醇 (约 占总可溶
性糖的 14 % ) , 这些糖和蔗糖的积累与脱水耐性
和萌发力大小相一致 [ 2’] 。
已经研究过的大多数顽拗性种子组织中 , 明
显缺乏蔗糖或棉籽糖或水苏糖 25[ ] ,如正常性大豆
种子与顽拗性欧洲白栋 (口~ 。 , ab L
.
)种子的
可溶性糖组分与含量比较 , 发现两类种子在发育
后期均可累积等量的蔗糖 , 唯一的区别只是顽拗
性种子缺乏水苏糖 6[] 。 茶种子胚轴中蔗糖的含
量占总糖量的 45 % ,但对脱水极敏感 ;发育和成
熟的海榄雌种子中也含有高水平的可溶性糖 , 特
别是水苏糖 ,但这些种子在整个发育期间对脱水
2 期 杨期和等 :种子脱水耐性与糖的关系
高度敏感 ,有可能是海榄雌种子没有足够的蔗糖
来防止脱水伤害〔川 。 15 ℃湿藏的黄皮种子 ,种子
活力下降及脱水敏感性增加 ,虽然蔗糖含量升高 ,
但寡糖及 o/ D 均下降 , 表明虽然较高含量的寡糖
可以保护脱水对细胞的伤害仁” 〕 ,但种子必须同时
具有较高含量的寡糖 ,否则较高的蔗糖在脱水时
会对细胞形成更大的伤害〔2 , 〕 ,所以湿藏的种子脱
水敏感性增加主要与种子胚轴中糖 (主要是蔗糖
与寡糖 )的代谢有关 lz[ ] 。 这主要因为棉子糖和水
苏糖可以防止脱水过程中蔗糖结晶 ,使之玻璃化 ,
而有利于保护种子仁川 。
正常性种子和顽拗性种子比较 , 前者种胚所
含的非还原糖的种类和数量要多于后者 , 特别是
寡糖 ,正常性种子有大得多的水苏糖 / 蔗糖和 (水
苏糖 + 棉子糖 ) / 蔗糖比率 , 这也说明植物种胚中
所含糖的种类和数量对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有显
著影响 ,同时不同糖相互之间的比例也制约种子
脱水耐性的强弱 。
3 糖对种子脱水耐性的作用机理
糖 (主要指可溶性寡糖 )对种子脱水耐性的
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3
.
1 水分替代作用
单糖属于还原性糖 ,它的存在是代谢旺盛的
标志 。 在极度干燥的条件下 ,单糖参与了一种称
为 M ia n a dr 反应的非酶化反应 ,这种反应需要氨
基基团的参加 ,从而导致蛋白质的变性 。 棉子糖
半乳糖昔系列寡糖的存在抑制了干燥状态下二糖
(蔗糖 )的结晶 ,增强了二糖对膜系统及蛋白质的
保护〔川 。 水分不仅是一种溶剂 ,而且是细胞的稳
定因子 ,膜及大分子的稳定性完全依赖于亲水与
疏水的相互作用 , 特别是膜的液晶态依赖于水分
的存在 。 在脱水过程中 , 糖在膜上大分子表面代
替水分子 , 使膜在脱水状态下稳定 , 防止渗漏 ,是
膜系统的有效保护剂 〔’ ` ,28 , 30] 。
脱水可使磷脂双分子层膜相互叠加或堆积 ,
由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 ,从而导致膜系统化学反
应的紊乱与膜的渗漏 。 糖经基可作为水的替代物
分布在膜 、酶和蛋白质及其它大分子中 。 当脱水
的细胞失水时 ,二糖 (海藻糖或蔗糖 )可 以取代水
分子与膜脂的极性头端结合 , 充当了膜脂极性头
端之间的衬片 ,避免了膜脂的叠加与堆积 ,从而稳
定了膜结构 [ ’ 0 一川 。
3
.
2 维持蛋白质 (包括酶 )的稳定性
糖可维持蛋白质的稳定性 , 如含碳水化合物
残基的葡萄糖淀粉酶 ,纤维素酶和葡萄糖氧化酶
的三级结构不受脱水影响 。 当用高碘酸氧化除去
酶中 70 % 的碳水化合物时 ,酶活性丧失 80 % , 加
人 Dex t功 n 5T 0 使碳水化合物恢复时 , 酶活性也
得以恢复。 磷酸果糖激酶在冰冻干燥时极不稳
定 ,但蔗糖 、麦芽糖和海藻糖对它 的保护作用很有
效 ,半乳糖和葡萄糖与 0 . 1 一 0 . Zm o F L z矿 十共同
存在时也有效 ,而冰冻保护剂如甘油 、 肌醇 、 脯氨
酸和甘氨酸 ,单独或与 z n Z + 共同使用都没有保护
作用 〔” 〕 。 后来发现在水分胁迫时海藻糖的经基
可与蛋白质 的极性基团以氢键形式结合来代替
水 , 从而防止蛋白质在脱水过程中变性以至凝
集 t 30 一川 。
3
.
3 促进细胞质玻璃化而保持稳定
糖可促进细胞质在脱水过程中玻璃化而保持
稳定 t” ,28 ]。 细胞脱水不仅影响到膜系统 , 也影响
到细胞质 。 细胞质的极度干燥可以引致蛋白质的
变性与溶质的结晶 ,造成整个细胞的伤害 。 而可
溶性糖 (主要指蔗糖 )可促进细胞内溶物的玻璃
化 ,寡糖可提高细胞质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T g )
值 ,使种子或胚轴在较高温度范围内进人玻璃化
状态 ,亚细胞溶液在低含水量和高糖水平时的玻
璃化作用可能限制分子运动 ,维持生化活性的静
态平衡 , 在干燥状态下保护亚细胞的稳定性 ,使细
胞质得到保护 仁’ 6」。 花生的耐脱水胚轴可溶性成
分的模拟混合物的飞 比不耐脱水的 gT 高 ,这与
两者间寡糖的差异相一致仁” .28 」。
玻璃化是一种极其高粘度的热力学不稳定固
态 ,是由于种子组织中的低含水量及低温促进形
成的 , 这两种因素现已被认为能延长种子 的寿
命汹洲 。 胞内玻璃化的高粘度减少 了分子运动
及阻止细胞质的扩散 , 防止了种子脱水老化期间
有害的化学反应及结构化学位点的改变 , 填充细
胞空间 , 防止细胞裂解 。 寡糖 (棉子糖 、 水苏糖 )
抑制了种子脱水期间蔗糖的结晶 , 有利于玻璃化
的形成 。 玻璃化的形成改变了分子与水之间的相
互作用 ,促进了种子脱水耐性与贮藏能力的提高 ;
捕获无序化的溶质 ,防止它们过分集中 ,避免离子
强度或 p H 值的改变和细胞质结晶七’ “ , 28 .30 ] 。
3
.
4 清除自由基和其它毒素
糖类除 了以上三种主要方式保护细胞免受干
燥损伤外 ,还存在其它作用方式如蔗糖 、半乳糖环
多醇等非还原性糖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清除干燥过
23 卷
程中急剧增加的自由基〔34 〕 ;寡糖等非还原性糖的
合成有利于种子贮藏时产生的物质以无毒性和非
还原性形式积累 〔3 5块糖与高亲水性的 L E A蛋白
形成复合物协同控制水胁迫时的失水速度 ,作为
水的缓冲剂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 6」。 因此可 以
认为正常型种子在成熟脱水过程中非还原性糖
(蔗糖 、 寡糖 、 半乳糖环多醇等 ) 的累积增加了膜
和蛋白质的稳定 ,保持了膜和蛋白质在干燥状态
下的功能 ,增强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从而使种子
能够抵御脱水的伤害 , 在干燥状态下保持高活力
水平 。
水平的可溶性糖有助于耐脱水性的提高30[ ,l3J 。
如蔗糖的预处理可增强橡胶及其它种类的种胚的
脱水耐性〔 39 ,s] 。 在等渗条件下 , 在油棕多胚培养
基中添加果糖 、 半乳糖 、 蔗糖和葡萄糖进行预培
养 , 可使油棕多胚在干燥脱水后恢复生长 。 此外 ,
添加麦芽糖 、棉籽糖 、 山梨糖和乳糖也有一定的效
果 [川 。 生理成熟期的黄皮胚轴经梯度蔗糖预培
养后可诱导出一定的脱水耐性 , 表现为致死含水
量降低 〔川 。 5% 一 10 % 的蔗糖和脯氨酸预处理芒
果种子离体胚轴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胚轴的
脱水耐性呻〕 。
4 糖与其它物质的协同作用
糖对种子脱水耐性的影响不是单独的 , 而是
与种子内其它物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当用 AB A 类似物处理植株或者用 AB A 和蔗
糖离体培养未成熟种子 , 种子变为脱水耐性川 。
如不同发育时期黄皮种子的胚轴 , 经梯度蔗糖及
梯度蔗糖加 A B A ( 10 林m o U L )预培养后 ,活力指数
均有所提高 ;生理成熟期种子的胚轴经两种方法
预培养后可降低胚轴的致死含水量 ,诱导胚轴的
耐脱水性 ·其中 ,梯度蔗糖预培养的效果更好 〔;3] 。
萌发的黄瓜或风仙花种子经 P EG 处理并回干 , 可
导致蔗糖含量的增加和热溶蛋白的形成 〔’吕〕 。 因
此糖对种子脱水耐性的影响与 A B A 和 PEG 是相
关的。
将耐脱水胚轴可溶性糖成分的模拟混合物与
2 5 蛋白纯品共混合后进行 D SC 分析 ,发现共混物
在水活度 0 . 32 时呈玻璃化状态 ,其 飞值介于糖
混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 2 5 蛋白结晶温度之
间 , 证明了可溶性糖在干燥条件下与热稳定蛋
白- 佗 S 蛋白结合 , 并以玻璃化的形式消除了 2S
蛋白的干燥结晶现象 , 从而避免了由脱水导致的
蛋白质变性 〔` , ,28 ]。 寡糖类物质在脱水过程中蔗
糖可稳定膜系统 ,避免由脱水引起的蛋白质变性 ,
寡糖类非还原性糖的存在可使蔗糖在较高温度范
围内进人玻璃化状态 ,有利于避免脱水对细胞的
伤害 [ ’ 6 ] 。 糖还可与高亲水性的 比 A 蛋白形成复
合物协同控制水胁迫时的失水速度 , 作为水的缓
冲剂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 6 ] 。 这表明糖与某些
抗脱水的蛋白质与协同作用的。
5 糖对种子脱水耐性的人工诱导
糖可诱导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和提高 。 适宜
6 总结
近几年许多研究已表明 ,正常型种子在胚胎
发育晚期及成熟过程中积累的非还原性糖与胚胎
对干燥脱水的耐性增加有关 , 人为脱水可诱导一
些非还原性糖的合成 ,使种子获得耐脱水性 。 虽
然在一些顽拗型种子中也存在非还原性糖 ,但这
类种子在转向萌发时脱水素的合成降低或不能合
成 〔 ,l] ,积累的蔗糖和寡糖类物质在脱水过程中不
发挥 “ 替代水 ” 及 “ 形成玻璃化 ” 的作用 。 普遍认
为非还原性糖对种子的耐脱水性以及再水合过程
中细胞的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缺少这类非还原
性糖 ,特别是一些寡糖 (包括棉籽糖 、 水苏糖 、 半
孚L糖等 )使种子对脱水敏感 。 但处在发育和成熟
过程中的黄皮种子也积累大量的可溶性糖〔42 ;] 拟
南芥突变体经 A BA处理后可获得脱水耐性 ,但糖
分组成却无变化 ;大豆幼胚轴经 A B A诱导出脱水
耐性后蔗糖含量反而减少 , 水苏糖含量也非常
低 [’3 〕 , 主要是因为种子脱水耐性不仅与糖的种类
和含量有关 ,而且与种子所处的生理状态和发育
进程有关 。 这也表明种子所含的糖分对种子脱水
耐性的影响机制是复杂的。
种子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以及种子脱水前
后 ,种子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 ,除了糖的
变化之外 , 还包括蛋 白质 、 脂类和抗氧化系统
等 [’] 。 显然种子脱水耐性的获得不仅仅是某种
单一因子的作用 , 而是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
如种子在成熟脱水时 , 细胞内液泡化程度的下降 ;
不溶性贮藏物的积累 ; D N A 、 染色质构象的变化 ;
细胞内代谢的关闭程度 ;抗氧化系统 、 比 A 蛋白、
蔗糖 、 寡糖 、半乳糖环多醇等非还原性物质的积累
等等都与种子的脱水耐性有关 , 缺少一种或几种
机制都可使不同种子具有不同的耐脱水性 〔州 。
2期 杨期和等 :种子脱水耐性与糖的关系 29 0
所以研究种子的脱水耐性时 ,不能孤立片面地来
仅从与糖变化角度来考虑 。 只有将不同的机制结
合起来 , 才可能准确把握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机
制 。
参 考 文 献
1
.
H
o n g T D
,
E il s R H
.
A pm tco ol t
o d e t e mr in
e s e e d s t o asr
e
be h
a v
i
o u r
.
I n
:
J M E
n罗 sI , J OT l , vo l de s . IGP RI eT e h -
in c 己 B ul le it n N o . 1 . lt吻 : ntI e m iat on 滋 lP ant eG n d ic s R e -
s o u j c e I
n s
it t uet
,
OR m
e ,
19 6
.
1 、 5 1
2
.
I
n
gar
m J
,
B art
e l s D
.
T h e m ole
e己ar b as i s Of d e hy dar t i o n
ot le
~
e
i
n
p lant
s
.
A
n n耐 eR v ie w Of lP ant P卜y s iol 盯 an d
lP an t MOl ce 己ar Bi ol o gy , 19 6 , 4 7 : 37 7 一 4() 3
3
. 傅家瑞 , 宋松泉 . 种子耐脱水性的研究 (综述 ) . 热带
亚热带植物学报 , 2X() l , 9 ( 4 ) : 34 5 一 354
4
.
K
e
mr 记 e A R . A p P m a e h e s t o el cu id at e t h e b a s i s Of d e s ie -
e
iat 叨 一 t o le r a n c e i n s e e ds . eS e d icS cen e eR s e acr h , 1 997 ,
7 : 75 ~ 9 5
5
.
O om
s
J J J
, 玩 o n 一 犯的 s t e rz i e l K M , B axt e l s D , e t 以 . A e -
qul
s
i6
o n
Of d
e s
ie
e at i
o n tOl e anr
e e a n d l o n罗vi t扣n s e e d s of
A
矛` b众和邵众 ht 司她 an . 只胡 t hP ys iol o gy , 199 3 , 10 1 : 607 -
6 17
6
.
S u n W Q
,
I州 n g T C , 玩。即 dl A C . hT e 、 l e of s u g a花 ,
vi t ir 6 e a ti on
a n d m e mb anr
e Phas e t anr
s i t io n i n s e e d d e s i e e a
-
6 on olt er acn
e
.
P by is ol lP ant
,
19 4
,
90
:
62 1 一 8
7
.
V
e
urt
e e i C W
,
F
ar
n t J M
.
A
e
qU i
s
i t i
o n
an d 10
5 5 Of d e s ie
-
c at ion tol
e
anr
e e
.
I
n :
M Ne hg i
,
J儿 g el e d s . eS e d D e v e l叩 -
me nt
a 6 d 晓 m五n a t fo n 、 M acr el D e kk e r , In e . ( In v iet d
e h 8P etr )
.
19 95
,
2 37 一 2 7 1
8 C
ower
J H
,
H oe k s tar F A
,
C
~
L M
.
A
n hy d r o b i os i ,
An
u以 R e vi e w Of P场5 101 , 19 2 , 54 : 579 一 59
9
.
OH lm
s t
omr K
一 O , Man yt l a E
,
W
e li n B
, e : a l
.
Dor u gh t t
o
l
-
e
anr
e e
i
n t ob ac
e o
.
N at 讹 , 19 6 , 37 9 : 6 83 一 6 84
10
.
H
a n B
,
H u gh
e s
D W
,
Gal au G A
, e t 心 . Ch an 罗 5 i n lat e
e
lnb 口。 g e n e s is ab u n d a n t (玩 a ) m e s s e n罗 r RN A s a n d d e -
by d ir ns d颐gn m a t t l ar t l o n a dn P er m a t u r e d示 n g Of R ic in琳
亡。介甘 n “ n 台 L . s e de s . lP a n t a , 19 7 , 20 1 : 2 7 一 35
11
.
lB a
e k
amn
S A
,
o be
n d o汀 R L , 】七叩 d d A C. M a t u ar t i o n
p
oert 玉sn an d
s u g a r s i
n
de
s ie e a t io n t ol e arn
e e of d e v el iOP
n g
s叮 be an s e d s . lP an t P场5 101 留 , 19 2 , 1X() : 225 一 2 30
12
. 反 p ir n e e o , He n御 G A , M ck e sr i e · B D · hT e m e c h a -
n
i
s
m
s Of d e s i c e a t io n tol e anr
e e i n d e v el o Pi n g s e e d s
.
S
e e d
S e i e n c e R e s e a沈h , 199 3 , 3 : 2 3 1 一 46
13
.
o o ms J J J
,
W il m
e r JA
,
Kasr sen C M
.
C abr
o场daert s aer
n ot
het
s ol e af e t o r d e t e mr iin 鸣 d e s ie e a t io n t ol e anr e e in
s e e d s of A ar b id o p s i s th止 an a . hP y s i o l lP an t , 1 9 94 , 9() :
43 1 ~ 6
1 4
.
B
e w l
e y J D
,
B l ac k M
.
eS
e d s hP y
s
iol
o 盯 Of eD ve b p m e n t
an d eG mr i
n at i
o n
.
Zdn
.
N e w Y o r k ; 刊 e n um Per s s , 19 4 ,
.
1 17

14 5
.
巧 . 杨晓泉 , 姜孝成 , 傅家瑞 . 花生种子耐脱水力的形成
与可溶性糖累积的关系 . 植物生理学报 , 1 998 , 24 ( 2 ) :
165 ~ 17 0
1 6
.
K os t e r 肚 , AC 玩。州 d . S u g a 招 a dn de s ie e a t i o n tol e ar cn e
i n s e e d s
.
lP a n t hP y
s
iol o 盯 , 1988 , 8 8 : 82 9 一 832
17
.
K
u o T M
,
V an M id d l
e s w o ir h J F
,
W o廿 W J . C曲 t e m of
l别田n os e ol igos ac e ha 成des a n d s cu 明 e i n v iar o u s p la n t
s朗d s . J Ag ir e ul tuer an d l认洲」C h e而 s lyt , 19 88 , 3 6 : 32 -
36
18
. 玩 P ir n e e O , V e rt u e e i C W , H e n dyr G A F , e r 以 . Tha e x -
p比 s s i o n o f d e s ie e a t i o n 一 ind u c ed d a m a罗 in o rt hod o x s e e d s
15 a fnU
e t i o n of o x y罗n an d t e m P e art uer
.
Phys iol
o
ig
a lP a n t-a
ur m
,
19 95
,
94 : 233 一 24()
.
1 9
.
Ho br ow i
e z M
,
o b e n d o fr R L
.
S e e d d e s ie e at i o n t ol e ar n e e
an d
s t o
abr iil
ty : 珑ep n d e cn e on if a tul e n e e 一 podr u e i n g of i -
gos
a e e h a点d es a n d e yc li ot ls 把 v ie w an d s
~
y Se d cS i
-
en ce R es
e魄 h , 199 4 , 4 , 385 一 40 5
20
. 任晓米 ,朱诚 , 曾广文 . 与种子耐脱水性有关的基础物
质研究进展 . 植物学通报 , 2 0 1 , 18 ( 2 ) : 18 3 一 18 9
21
. 陆旺金 , 姜孝成 , 金剑平 ,等 . 黄皮种子脱水敏感性与
胚轴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 植物生理学报 , 2佣 1 , 27
( 2 )
:
1 14 一 118
22
.
Ch e n Y
,
J 5 Bunr
s
,
OR l
e Of e a r b o场山a t e s in d e s ie e at i on
t Ol e ar n e e a n d m e m bar ne be h avi
o r
i
n m a t u ir
n g m 苗z e s e de .
C o p cS i
e n
ce
,
l夕男) , 3 0 ( 5 ) : 97 1 一 97 5
23
.
B l
a e k M
,
C o rb ine
a u
F
,
G几 e s i k M , et 以 . C a lr 扣 hy d r a t e
me
tab ol i
s m i n d e v e lOP i
n g 即 d m u t u ir gn hw e a t e m b卿 in er -
l a t i on t
o it s d e is e e at i on tol aenr
e e
.
J o unr 公 of E
x
pe ir m ent
B
o tan y
,
19 96
,
4 7
:
16 1 、 16 9
2 4
.
G er e k R J
,
B er n ac P
,
C la Ph a m W M
, e七以 S ol u b l e e a -r
ha 场d r a t e s i n w ih t e luP in (乙即 in 。 以 60 o he n d o fr R L .
e v
.
U ltar )
s e
de m at u er d at 13
0
an d 28
0
C
.
C or P cS i
e n e e ,
19 96
,
36 : 127 7
~ 1 2 82
.
2 5
.
B e万ak P , P a m m e n t o r N W . P or g r e s s i n ht e u n ds sr tan d i n g
an d m
a爪P己 a it o n Of d es 主e e a t i on 一 s en s it ive ( 比 e目 e it、 t )
s e e d s
,
I
n :
B
a s
i
e & A lP i
e d sA P
e e t s 叮 eS e d B IOl o gy . D o -r
dre e h t : 粗 u we r cA a d e m ie P u b il s h e rs , 19 7 . 6 89 一 7 03
26
. 宋松泉 , 傅家瑞 , 陈润政 . 顽拗性种子的发育特性与
脱水耐性 . 种子 , 19 5 , 2 : 1 一 7
2 7
.
C a fe 砰 M , Fon s e e a V , 址 o Pof d A C . LI Pi d 一 s u g ar i n t e -r
ac t i o n s
.
eR l
e v
an
e e t o a n hy d功 u s b i ol o gy . lP an t p h y s iol o gy ,
1 9 88
,
8 6 : 75 4 一 75 8
2 8
.
K o s t e r K L
.
G l a s s fo mr at i
o n a n d d e s i e e at i on t
o长r a n e e i n
s e e d s
.
lP an t hP y
s
i ol o盯 , 19 9 1 , 96 : 302 一 304 .
29
.
D
u er J L
,
Cm u e h M
,
H a ar d a J
, e t a l
.
Com m on am i
n o
2 0 1 植 物 研 究 23 卷
a e
i d s eq u n ec eo d mi an s amon gth
e
LE AP以 ei n sf Ohi h g er
Pl n atS
.
Pl nt a M
o l e e以r aB io l o盯 , 1989 , 12 : 47 5 一 486
30
.
C
ower
J H
,
C
ower
L M
,
Ch a p m an D
.
P
r韶 e vr at ion of
m
em b r a n e s in an h y dobr iiot
e 哪耐 s m s : het olr e of 讹 h a-
1朋 e . cS i e cn e . 19 84 , 22 3 : 7 0 1 一 7 03
3 1
.
C
ower
J H
,
C
ower
L M
.
Inet acr
t ion Of
s u
ga sr iw ht m
e m
-
banr es
.
iB 、 卜e m iB oP场5 cA at , 198 8 , 94 7 : 367 一 84
32
.
C叮pe n t e r J F , C
~
L M
,
C
ower
J H
.
tS ab iil
z
iat
o n of
p hOS Ph of 加 e t o 匕n ase iw t h s u g a招 d硕 n g fer e z e 一 d刃 i n g :
e h ar a c t e ir z iat
o n Of en han
e
ed p or
t e c it on i
n th e Per s e cn
e of
d iv al e nt e iat osn
.
B ioc hi m B i
o p h” A e ta , 19 87 , 9 23 : l伪 -
115
3
. 姜孝成 , 傅家瑞 , 宋松泉 , 等 . 种子的成熟脱水与耐脱
水性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 5 , 3 1 ( 6 ) : 45 7 一 46 3
34
.
sm im
o f N
,
Culn be
o
Q
.
H y d r o x y】 r a d ic 过 sc vae
n
ig gn ac
-
t i
v
i ty of e o m P a t ibl e OlS uet
s
.
P hyt oc l
l e m is ytr
,
19 89
,
28 :
105 7
~ 10 6()
35
.
0比 n d o fr R L . iOl gOS ac 比而 des an d 脚 ac tos y l e cy l it ols
i n

e d do i
e e
iat
o n tol e
acner
( eR vi
e w U pdat
e
)
. 跳 e d cS i-
e n e e
eR
s e毗h , 19 , , 7 : 6 3 一 74
36
.
W al te sr C
, 形de J L , W al k e r 一 S i n u n o n s M K . eH at -
s d ub l
e port
e
ins
e x t I’a c t de fr o m hw e at e m byr os h a v e it g h t ly
肠 u n d s u g明 助 d un us u al hy d iart o n p or pe irt e s . 阮e d S e i -
e
cn
e Re s e吮 h , 19 7 , 7 : 125 ~ 13 4
37
, 陆旺金 , 傅家瑞 . 黄皮胚轴耐脱水性的诱导 . 中山大
学学报 , 1997 , 3 6 ( 4 ) : 1 18 一 120
38
.
B城 km an S A , W e ul 朗晓 r 5 H O玩 n d o fr R L ,成 以 . M a-t
u r a t i on Poert i
n s as s co i at de 就 t h d e s i e c a it o n t o le ar n e e in
6 O y be an
.
lP an t P场is ol o gy , 19 1 , 97 : 86 8 一 87 4
3 9
.
D um et D
,
B
e巧ak P . D e s i e e at io n tol
acenr
e
an d
e yr o p -r
es e vr at io n of e nbr yr 耐 c ~ of cer 山i tr a n t 0 1犯c i es
.
nI
:
E ll i s R H
,
B la e k M
,
M u dl co h A J
,
et 以 , e ds . B as i e a dn
A p户 e d A s P e e t s Of eS e d B i0 1o群 . oD dr r ce h t : 犯uwe r cA a-
de m i
e R山 li s h e r , 19 7 . 7 7 1 一 7 76
40 王晓峰 , 傅家瑞 . 芒果离体胚轴的脱水及贮藏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 4 , 15 ( 3 ) : 88 一 9 2
4 1
.
F
anr
t J M
,
P am m
e nt e r N W
,
B e巧ak P , et aL Pesr
n e e
Of d e hy而 n 一 il k e p or t e i n s in cer acl i t r a n t ( des i e e iat on -
3 e n s
i t i
v
e) se
e d s m ay be elr
a t de ot h iab at
. 跳司 icS ~
eR
s e
acr h
,
19 6
,
6
;
175 、 182
4 2
.
Ji a n g X C
,
Y
a n g x Q
,
F
u J R
.
C a而 hy d ar t es an d ht e i r
r Ol e in ht e ds
s
i
e e a
it
o n s e n s it iv e
awm eP
e
(口山” e an 坛。 i ,
(助 u r . )阮击 ) . nI : 跳 e odn Iin e m iat o n以 C, 血 r e n c e 。
eS e d cS i en
e e a n d eT
e
hn
o lo留 ( Zn d IC S ST ) , 19 7
4 3
.
B l ac km an S A
,
o be
n dOlf
,
R L
, 玩 。pol d A C . eD s ic ,
t ion
t o le二 e e i n de v el o p i n g s o y be an s e ds : hT e r o le of
. t r e s o p疏 isn . Ph y s iO] OL ig a lP ant ~ , 19 5 , 93 : 630 -
63 8
4
.
P am me
n ter NW
,
B e巧ak P . A r e vi ew of cer 山it ar nt s e de
Ph” 10 10盯 i n er l at i on t o d es ie e iat on 一 t ole acnr
e
cme
h a
·
过sm s
. 跳 e d icS en e e R e s e a r e h , l卯9 , 9 : 13 一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