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U B LI
J
E TN I OF BOA TN IE A C R L SE A RCH
第 1 6卷
Vol
.
1 6
1 9 9 6年
J uly
,
7 月
19 9 6
菊属一新组合
周树军 减得奎 赵兰勇
A N E 、V C O M B I N A T I O N V A N R I E L Y O F D E N D R A N T H E M A
Z ho
u S h u 一 j u n Z a n g D e 一 k u i Z h a o aL
n 一 卯ng
[摘 要〕 通过形 态学和 细胞学 资料的比较研 究 , 确认 神农香菊应 为甘菊的
变种 , 并作 了分类学处理 , 即神农香菊学名为 eD n d ar n ht e m a la 二 n d ul ifo l iu m v ar .
召 r o 刀2口 t Z` 况 刀之
关键词 :
( Q
.
H
.
l i u e t 5
.
F
.
Z o u e t D
.
K
.
Z h a n g
.
菊属 ;新组合
神农香菊是刘启宏 、 张树潘于 19 8 3 年根据赵子恩 59 号 ( oH lot y ep )( 采自湖北神农架 )
命名的新变种 〔` 〕 , 置于野 菊种下 。 我们在进行菊属细胞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 , 神农香菊与
野菊差异甚大而与甘菊较接近 , 故而对三者的形态特征和染色体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 (见
表 ) , 确认神农香菊应为甘菊之变种 。
表 野菊 、神农香菊 、 甘菊的比较
T a b le C o m P a r i s on
o f D二 idn i e u m . D . I a v a dn u l i fo lm v a r · a or m a t i c um an d D ·
l e v a d u l i fo l i u m
野菊 神农香菊 甘菊
D
e n
d
r a n t h em a 】关 n d r a n th e r n a l a v a n d u li - 1关 n d r an th e r比a le v a d u l i -
in d i
e u m fo liu m va
r
.
a r o 们。 a t ie u m 尽蚀飞 , 、 , 、 , . , 。叶 一 回羽状半裂或浅裂 41t 二 回 羽分 裂 , 第一 回 为 一 四 d月 城入 岁J 龙之 , 月勺 归
F o ia 全裂 ,第二回为半裂 .lt 2〕 全裂或几 全裂 , 第二回
平利法祀 夜 q 4t 〕头状花序的直径 1 . 5 一 2 . s em (4 ) 1 . 0 一 1 . Zcnr tZ ) 匕 4 叱 头内 I声 、 ` 叱
d i
a m e t e r e a p i t u li 1
.
0 一 l . s e m t4〕
舌片长度 1 0一 1 3m m 〔4〕 3 . 5 一 4 m m 5 一 7 . s mm 〔4 )
lon g i t
u
de
o
li
n
gu
a e
染色体数目 Zn = 4 x = 36 (5 、 3〕 Zn = Z x = 18 {3〕 Zn = Zx = 1 8
n u m e ur
s e h r o 们。。 别〕m a e
作者单位 : 山东泰安 ,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际 es t即 col 一电e , s h a n d o n g gA 6 。 . u n i v 二 T a ian 2 7 1 0 1 8 , S h an do n g ) .
19 9 6 年 1 月收稿 。
3期 周树军等 :菊属 一新组合变种
从表中可见 :1、野菊叶为一回羽状分裂 , 或深或浅 , 而甘菊和神农香菊的叶为二 回羽状
分裂 , 其中第一 回为全裂或几全裂 , 第二 回浅裂 至半裂 ; 2 、 野 菊头状花序大 , 直径一般达
1
.
5一 2 . s c m , 舌状花 的舌片长 1 0一 13 m m ; 而神农香菊 和甘菊的状状 花序直径仅 1 . 0一
1
.
5 。 m , 舌状花的舌片短 , 不及 s m m ; 3 、根据作者的研究对上述 3 种 (变种 )染色体研究并参
阅前人的工作 3[, 5〕发现 : 不同居群的野菊 (如黄山 、 西安等 ) , 尽管地理纬度 、 海拔 、 生境差异
很大 , 但均为 四倍体 , 而不同居群的甘菊 (如北京 、 陕西等 )则为二倍体 , 神农香菊亦为二倍
体 [3 ) 。
综上所述 , 神家香菊与甘菊更为接近 。 但神农香菊植株具有独特的浓香气 (含一侧柏酮 、日一侧柏酮 、龙脑等菇类化合物 ) , 叶下面具凹陷腺体 , 舌状花的舌片比甘菊更短等等不
同 。
分类处理如下 :
神农香菊 新组合
块 n d r a n t h e m a I a v a d u l i拓 l i u m ( F i s e h . e t T ar u t v . ) L i n g e t S h i n v ar . a or m a t i c um (Q . H .
L i u e t 5
.
F
.
Z h a n g ) 5
.
J
.
Z h o u e t D
.
X
.
Z a n g
, e o m b
.
von 一 eD n d ar n t h e m a i n d i e u n ( L . )
D e s
.
M o u l
.
v a r
.
a
or m
a t ie u m Q
.
H
.
L i u e t s
.
F
.
Zh a n g i n J o u m
.
W
u h a n
.
oB t
.
R e s
.
l ( 2 )
:
2 3 7
.
e u m f ig
.
1 9 8 3
.
S y n
.
n o v
.
A v a r
.
la v e h d u l i fo l i u m d i f f e r t fo li i s f lo r ib u s q u e f r a g r a h m ib u s
,
fo li is s u b t u s g la n d u li s
m in u t is s im is o b s i t i s ; l in g u a f l o r u m 3
.
5 一 4m m l o n g o c i r 。
.
( n o n s 一 7
.
s m m
.
)
.
T y p e : Z h a o 2 1
’ e n , N o
.
5 9 ( H o lo t y p e o f D e n d r a n t h e m a i n d i e u m va r
.
ar o m a t ie u m )
.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co m P a r a t iv e s t u d y o f t h e
D
.
i n d i e u m
m o r p h o r lo g i e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s a n d e h or
mos
a l d a t a o f
D亡n d ar n t h e m a i n d i e u m 、 r . a or m a t i e u m , a n d D . la t心d u l ifo l i u m P , a n e w
e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D e n d ar n t h e m a
a or m a t i c u m ( Q
.
H
.
L i u e t 5
.
w a s i s u e d h e r e
,
1 1
.
e
Z h a呢 ) S . J . Zho u e t D .
n e w e o m b i n a t i o n
D e n d ar n t h e m a al va d
u l ifo l i
u m v a r
.
K
.
Z a吧 , e o m b . no w ·
K e y w o dr s
:
D e n d r a n t h e m a
,
参 考 文 献
〔l] 刘赢宏 , 张树 潘 , 19 8 3 : 神家架菊属一新变种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 ( 2) : 2 3 7一2 38 .
〔幻 刘启宏等 , 1 9 83 : 神农香菊的地理分布 、 生态 习性与组藏量的调查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1( 2) : 23 9一2 45 .
〔3] 杜冰群等 , 1 9 8 9 : 两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 7 ( 3) : 2 93 一 2% .
〔4〕 林熔 、 石铸 , 1 9 83 : 中国植物志 , 科学 出版社 , 7 6( 1 ) : 29 一 4 20
〔5 ) 李愚学等 , 19 83 : 我国某些野生和栽培菊花的细胞学研究 . 园艺学报 1 0 ( 3 ) : 19 9一2 0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