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lon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C cDNA in Tamias sibiricus

花鼠乳酸脱氢酶C基因cDNA的克隆、分析及原核表达



全 文 :植物保护学报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2015, 42(3): 467 - 472 DOI: 10􀆰 13802 / j. cnki. zwbhxb. 2015􀆰 03􀆰 027
基金项目: 国家公益性行业(林业)科研专项(201404405)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sendakingcat@ qq. com
收稿日期: 2014 - 06 - 23
花鼠乳酸脱氢酶 C基因 cDNA的克隆、分析及原核表达
李  昊  韩崇选∗  张冬辉  周智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 为研究花鼠乳酸脱氢酶 C( lactate dehydrogenase C,LDH⁃C)对花鼠免疫不育控制的影响,以
花鼠睾丸 cDNA为模板,通过 RT⁃PCR技术得到花鼠 LDH⁃C 基因 cDNA 编码区,并进行序列分析,
构建花鼠 LDH⁃C的原核表达载体,导入到大肠杆菌 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扩增出的 cDNA片段为 999 bp,编码 332 个
氨基酸,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负电荷残基与正电荷残基均为 36 个;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 37
kD,理论等电点为 7􀆰 04,无信号肽和跨膜区,推测其是一种非分泌、疏水性蛋白。 α 螺旋、无规则卷
曲以及延伸链是 sLDH⁃C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成分。 重组菌在 IPTG 诱导下获得了约 37 kD 带有
His⁃Tag的目的蛋白。
关键词: 花鼠; LDH⁃C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Cloning,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C cDNA in Tamias sibiricus
Li Hao  Han Chongxuan∗   Zhang Donghui  Zhou Zhimin
(College of Forestry,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C (LDH⁃C) on chipmunks, Tamias
sibiricus, immune infertility control, the cDNA of chipmunks LDH⁃C was cloned from the chipmunks
testis by RT⁃PCR, and its sequence was analyzed. The LDH⁃C gene was constructed into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and this vector was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BL21 (DE3) and was induced by IPTG.
The SDS⁃PAGE and western⁃blot were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expression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DNA was 999 bp and encoded for a polypeptide of 332 amino acids, which contained complete
open reading frame. The amount of negatively charged residues and positively charged residues were both
36 and the predicted molecular mass was around 37 kD. The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 (pI) was 7􀆰 04,
and there was no signal peptide or transmembrane region. The LDH⁃C protein was predicted as non⁃
secreted and hydrophobicity protein. Alpha helix, random coil and extended strand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LDH⁃C. A 37 kD target protein with His⁃Tag was obtained from
prokaryotic expression induced by IPTG.
Key words: Tamias sibiricus; LDH⁃C gene; clone; sequence analysis; gene expression
    花鼠 Tamias sibiricus属啮齿目松鼠科小型半树
栖种,在我国东北、华北、陕西北部以及秦岭地区广
泛分布(邹波等,1997)。 花鼠通常取食树木和经济
作物的种子以及各种坚果和浆果,对经济作物和林
木造成严重破坏。 花鼠不仅吃掉作物,而且会贮存
大量作物种子,最多可达作物产量的 75%以上,造
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祁勐等,2009)。 传统防治花鼠
的方法包括笼捕法和毒饵法(周淑荣,2009),尽管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控制花鼠数量和保护林木植
物的目的,但普遍面临着工作量大、灭鼠效率低、效
果差、专一性差、花鼠种群恢复快等问题。 因此,寻
求一种安全、高效、持久且专一性强的防治措施便成
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Córdoba et al. ,2006)。
不育控制的概念最早由 Knipling(1959)提出,
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免疫不育技术已涉及到了
控制有害生物领域。 不育技术通过控制雄性或雌性
个体绝育或干扰胚胎着床发育,以降低生育率来控
制种群数量。 目前,有关免疫不育技术的研究已经
成为不育控制鼠害的重点,免疫不育是指利用基因
重组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制造使有害生物产生不育的
疫苗。 21 世纪以来,重组病毒性不育疫苗已经接近
实用化(张知彬,2000),其研究探索的主要方向是
依靠携带不育疫苗的病毒在害鼠种群中传播,使不
育疫苗在害鼠体内产生免疫反应,破坏生殖系统,导
致害鼠不育(刘汉武等,2011)。 由于抗原通常是自
身蛋白类或核酸物质,具有特异性结合、对环境无污
染、对非靶标动物安全等特点(张浩等,2013)。 免
疫机制一旦形成,终身具有免疫作用,因此目前在免
疫不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热点是,以精子表面抗
原制备疫苗,诱导产生精子抗体并产生不育效果
(孙美玉等,2009)。
乳酸脱氢酶 C(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是
一类四聚体寡聚酶,位于糖酵解途径的末端,能特异
性地催化丙酮酸和乳酸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哺
乳动物中,LDH存在 3 种类型的同工酶亚基:LDH⁃
A、LDH⁃B 和 LDH⁃C。 LDH⁃C 是组织特异的同工
酶,哺乳动物中 LDH⁃C基因只在成熟的睾丸组织中
表达,且在成熟精子细胞里只存在 LDH⁃C4 一种形
式(Burgos et al. ,1995)。 已有研究表明,缺失 LDH⁃
C 基因的雄性小鼠生育能力会严重降低(Odet et
al. ,2008),这也说明了 LDH⁃C4 是设计节育药物的
一个很好的靶蛋白。 事实上,已有试验以 LDH⁃C 为
抗原制备抗体,并发现可以有效降低哺乳动物的生
育能力(Wei et al. ,2001)。
我国的免疫不育疫苗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
前大多以雌性动物卵透明带为研究对象设计不育药
物,其效果进展有限,对于雄性不育技术,尤其是花
鼠的研究更是空白。 因此,本试验针对雄性花鼠进
行免疫不育的防治研究,通过克隆花鼠 LDH⁃C 基因
编码区序列,对其翻译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初步分析
预测,并进行原核表达的初步探究,以期为蛋白研究
和针对花鼠的不育鼠药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供试动物:花鼠捕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8 周
龄左右。 将花鼠饲养在实验室普通大号鸟笼,置于
通风良好的安静房间,每只 20 cm 左右长度的花鼠
每 2 天喂 1 块蛋糕,每 3 天换 1 次清水,放 1 个苹
果,每周清理 1 次排泄物。
试剂:RNA提取试剂盒、ES Taq MasterMix、DNA
Marker、核酸上样缓冲液、抗 His 单克隆抗体、羊抗鼠
IgG⁃Biotin均购自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琼脂糖购自美国 HyraGene 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购自
立陶宛 Fermentas公司;PCR试剂盒购自东洋纺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高效琼脂糖 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购
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pMD19⁃T 载体、
IPTG、X⁃gal均购自日本 TaKaRa 公司;氨苄青霉素购
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酵母提取物和蛋白胨购
自英国 OXOID 公司;感受态细胞 DH5α 和蛋白质
Marker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血清蛋
白购自瑞士 Roche 公司;Tween - 20 购自德国 Sigma⁃
Aldrich 公司; HRP⁃Sterptavidin 结合物购自美国
ZYMED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仪器: 9700 型 PCR 仪,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
司;5424R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艾本德股份公司;
Gel Doc XR + 凝胶成像系统,美国 Bio RAD 公司;
NANOPAC⁃300 型电泳仪,英国 Cleaver Scientific 有
限公司;DYCZ⁃24DN 型迷你蛋白双垂直电泳槽和
DYCZ⁃40D型转膜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
1􀆰 2 方法
1􀆰 2􀆰 1 花鼠睾丸总 RNA提取及第一链 cDNA合成
花鼠解剖后取睾丸组织迅速放入液氮中保存,
取约 50 mg睾丸组织置于研钵中,液氮研磨成粉末
状,按照康为世纪超纯 RNA提取试剂盒步骤操作提
取总 RNA。 第一条 cDNA 链合成按照 Fermentas 反
转录试剂盒步骤操作进行。
1􀆰 2􀆰 2 LDH⁃C基因克隆
根据 GenBank已经收录的多纹黄鼠 Spermophi⁃
lus tridecemlineatus LDH⁃C 基因的 mRNA 序列(XM_
005326851􀆰 1),针对整个 CDS 区设计特异性引物,
并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设计的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ATGTCAACT⁃
GTCAAGGAG⁃3′, 下 游 引 物: 5′⁃TTAAAATTCCA⁃
864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42 卷
GATCCTTTTG⁃3′。 以合成的 cDNA 链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 反应体系为 25 μL,其中模板 1 μL、上下
游引物各 1 μL、灭菌水 9􀆰 5 μL、ES Taq MasterMix
12􀆰 5 μL。 反应条件为:94 ℃预变性 5 min,94 ℃ 30
s,58 ℃ 30 s,72 ℃ 90 s,72 ℃ 7 min,循环 35 次,4
℃结束反应。 产物以 1􀆰 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
果。 PCR产物经胶回收纯化后,连接到 pMD19⁃T 载
体上,随后转化到 DH5α感受态细胞中,取 30 μL涂
布于含氨苄青霉素 ( ampicillin,Amp)的 LB ( luria⁃
bertani)固体培养基,37 ℃培养 12 h后,挑取单克隆
菌落接种于含 Amp 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振荡过夜
培养。 菌液 PCR验证后,筛选阳性转化子送生工生
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
1􀆰 2􀆰 3 花鼠 LDH⁃C基因序列分析
用 DNAMAN软件进行氨基酸推测。 蛋白质分
子量、等电点和氨基酸组成的分析用 Expasy Protpar⁃
ma(http: / / www. expasy. org / protparam / )在线工具。
蛋白质跨膜区的预测、信号肽和二级结构的预测采
用 CBS Prediction Servers ( www. cbs. dtu. dk / serv⁃
ices / )进行分析。
1􀆰 2􀆰 4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根据测序得到的序列分析含有的酶切位点,设
计 1 对不含其序列中酶切位点的引物,并加保护碱
基。 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CGAGCTCATGT⁃
CAACTGTCAAGGAG⁃3′(下划线部分为 SacⅠ酶切
位点 ), 下 游 引 物: 5′⁃CCTCGAGTTAAAATTCCA⁃
GATCCTTTTG⁃3′(下划线部分为 XhoⅠ酶切位点)。
以 cDNA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反应条件和体系与
1􀆰 2􀆰 2 相同。 产物经 1%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后,在
紫外灯下切胶进行回收。 回收产物经 SacⅠ和 Xho
Ⅰ双酶切后,与 pET⁃28a( + )连接,连接反应总体积
10 μL,其中目的基因 4􀆰 5 μL、载体 0􀆰 5 μL、Solution
I Buffer 5 μL,16 ℃连接过夜。
将连接产物转化到 BL21(DE3)中,涂布于含卡
那霉素的 LB 固体培养基上,37 ℃孵育过夜。 以挑
取的单克隆菌落摇菌液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参数
同 1􀆰 2􀆰 2。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判断菌体是否含
有重组质粒。 提取质粒后进行 Sac Ⅰ和 Xho Ⅰ单双
酶切验证,以观察是否含有目的 DNA。 重组质粒委
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1􀆰 2􀆰 5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及检测
取 400 μL过夜培养菌,接种于 20 mL含卡那霉
素的 LB培养基,37 ℃培养至 OD600约为 0􀆰 4 ~ 0􀆰 6,
加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sopropyl thiogalactoside,
IPTG)至终浓度为 1 mmol / L,28 ℃条件下诱导 5 h。
取 1 mL菌液 12 000 r / min离心 10 min去上清,经磷
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洗涤后
加入 150 μL蛋白缓冲液,煮沸 10 min,12 000 r / min
离心取上清,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
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 SDS⁃
PAGE)电泳鉴定。
用上述方法先进行 SDS⁃PAGE,再用半干电转
移系统将重组蛋白由凝胶转印至硝酸纤维素膜上
(转移参数为 15 V × 30 min)。 将硝酸纤维素膜置
于含 1%牛血清蛋白的 PBS 中,4 ℃封闭过夜。 用
含 0􀆰 05% Tween - 20 的 PBS 洗涤 3 次,每次 10
min,加入 1∶ 1 000稀释的抗 His⁃Tag 单克隆抗体,室
温下孵育 1 h,洗涤 3 次,加入 1∶ 20 000 稀释的羊抗
鼠 IgG⁃Biotin(二抗),室温下孵育 l h。 洗涤 3 次,再
加入1∶ 1 000稀释的 HRP⁃Sterptavidin,室温下孵育 1
h。 用不含 Tween - 20 的 PBS洗涤 5 次,每次 5 min,
加入底物液(含 4⁃氯⁃1⁃萘酚)显色 5 ~ 10 min,蒸馏
水冲洗以终止显色。
2 结果与分析
2􀆰 1 花鼠 LDH⁃C基因 cDNA克隆及重组载体的鉴定
图 1   pMD19⁃T⁃LDH⁃C的 PCR扩增
Fig. 1 PCR products of pMD19⁃T⁃LDH⁃C
M: DM2000 marker; 1 ~ 3: PCR 产物。 M: DM2000
marker; 1 - 3: products of PCR.  
以花鼠睾丸总 RNA为模板,根据设计的特异性
引物,利用 RT⁃PCR 扩增后经电泳检测得到了一条
约 1 000 bp大小的 DNA 片段,经连接、转化的重组
载体进行蓝白斑筛选后,挑取白色转化菌落,以菌液
为模板进行 PCR 验证,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表明,
得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片段长度(图 1)。 初步判断
已成功构建了测序载体。
9643 期 李  昊等: 花鼠乳酸脱氢酶 C基因 cDNA的克隆、分析及原核表达
2􀆰 2 LDH⁃C的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结构分析
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片段全长为 999 bp,编码
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 999),碱基组成为 A
(28􀆰 2% )、T(30􀆰 0% )、C(17􀆰 2% )、G(24􀆰 5% )。 共
     
编码 332 个氨基酸,其中,亮氨酸 ( Leu)、丝氨酸
(Ser)、缬氨酸(Val)比例最高,均超过 10% ,负电荷
残基(Asp + Glu)与正电荷残基(Arg + Lys)均为 36
个(图 2)。
图 2 花鼠 LDH⁃C核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
Fig. 2 Nucleotide sequence of LDH⁃C and its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表示 TAA为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 indicates the stop codon.
 
    ProtParam 软件分析结果显示,花鼠 LDH⁃C 的
理论分子量为 37 kD,理论等电点 PI 为 7􀆰 04,GRA⁃
VY(grand average of hydropathicity)值为 0􀆰 087。 用
SignalP 4􀆰 1 预测信号肽结果表明 LDH⁃C 不存在信
号肽,经 TMHMM软件分析推测 LDH⁃C也不具有跨
膜区,推测是一种非分泌、疏水性蛋白。
SOPMA分析表明 α 螺旋、无规则卷曲以及延
伸链是 LDH⁃C 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成分。 LDH⁃C
蛋白二级结构中含有 42􀆰 47% α 螺旋、29􀆰 82%无
规则卷曲、20􀆰 78%延伸链和 6􀆰 93% β 转角。 通过
Phyre2 同源建模得到花鼠 LDH⁃C 三维结构模型
(图 3),其中有 330 个氨基酸残基与数据库中一个
LDH⁃C 蛋白结构模板相似度达 99% ,置信度
为 100% 。
2􀆰 3 原核表达载体鉴定
重组载体经转化后,进行单双酶切,经 1%琼脂
糖凝胶电泳验证后得到如下结果(图 4)。 经 Sac Ⅰ
和 Xho Ⅰ单酶切的载体均出现一条约 7 000 bp 条
带,双酶切后的载体含有 2 条亮带,其中一条与已知
的 LDH⁃C基因 DNA相同,约 1 000 bp,另外一条带
略小于单酶切的条带。 初步判定重组表达载体构建
成功。 经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
后,确定插入的 DNA 片段与已知 LDH⁃C 片段完全
一致。
图 3 花鼠 LDH⁃C蛋白三维结构预测
Fig. 3 3D structure prediction of LDH⁃C protein
 
2􀆰 4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及鉴定
经鉴定的转化菌,经 IPTG 诱导后,表达产物经
10% SDS⁃PAGE电泳,在 40 kD 附近出现了 1 条较
浓的蛋白质区带(图 5⁃a),与预期的目的蛋白 37 kD
分子量大小相符,携带空载体的菌体 IPTG 诱导前
后未见菌体全蛋白变化。
IPTG诱导后的重组菌表达的一个蛋白质可以
被抗 His⁃Tag单克隆抗体识别(图 5⁃b),从而显示特
074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42 卷
图 4 重组质粒限制性酶切鉴定
Fig. 4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lasmids
by enzyme digestion
M: DM10000 marker: 1 ~ 2:单酶切产物; 3:双酶切
产物; 4: LDH⁃C 基因表达片段。 M: DM10000 marker;
1 - 2: products of single enzyme digestion; 3: product of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4: LDH⁃C product.
 
异性蛋白区带,其位置与诱导产物一致,表明 LDH⁃
C蛋白诱导表达成功。
图 5 重组菌全蛋白 SDS⁃PAGE
Fig. 5 Analysis for the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 by SDS⁃PAGE
a: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b: 免疫杂交试验; M: 蛋
白质 Marker; 1: 诱导前的 BL21 菌; 2: 诱导后的 BL21
菌; 3: 诱导前的空质粒; 4: 诱导后的空质粒; 5: 诱导
前的重组质粒; 6: 诱导后的重组质粒。 a: Coomassie
stained gel; b: an immunoblot of the cell induced with 1􀆰 0
mM IPTG at 28 ℃ for 2 h; M: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1:
BL21 cells before IPTG induction; 2: BL21 cells after IPTG
induction; 3: pET⁃28a vector before IPTG induction; 4:
pET⁃28a vector after IPTG induction; 5: recombinant vector
before IPTG induction; 6: recombinant vector after IPTG in⁃
duction.
 
3 讨论
研究基于精子抗原的免疫不育疫苗是一种具有
前景并能有效控制种群的方法 ( Naz & Rajesh,
2004)。 免疫不育法是通过降低生育率控制种群数
量,并且不育个体干扰种群繁殖,消耗资源,能够有
效控制种群恢复的速度(刘汉武等,2008)。 LDH⁃C
是精子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酶,其主要分布
在精子胞质和线粒体基质内。 Odet et al. (2008)通
过基因剔除的方法对缺失 LDH⁃C 的小鼠进行生育
试验发现,精子功能的缺失造成了极端的不育效果,
推测是因为 LDH⁃C 缺失的精子在移动方式和移动
时间上均受到极大限制。 而体外受精试验也表明,
缺失 LDH⁃C基因的精子不能使卵子受精。 这也表
明 LDH⁃C基因是研究花鼠免疫不育疫苗极好的研
究对象。 本研究在进行预试验时,根据 6 种不同动
物(小家鼠 Mus musculus、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
高原鼢鼠 Myospalax baileyi、人 Homo sapiens、赤狐
Vulpes vulpes、家兔 Oryctolagus cuniculus)的 LDH⁃C序
列保守片段设计了简并引物并获得了 609 bp 花鼠
LDH⁃C片段,经 BLAST比对显示与多纹黄鼠相似度
为 97% ,因而尝试以多纹黄鼠 LDH⁃C序列编码区为
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最终得到了花鼠 LDH⁃C 序列
完整编码区,经比对、验证分析,表明其编码的氨基
酸序列含有 LDH⁃C 特有的保守序列元件。 在将
LDH⁃C与 NCBI 数据库中已经登录的 14 种动物
LDH⁃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构建基于
邻接法的系统进化树时,也发现花鼠 LDH⁃C 与已知
的啮齿鼠类动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本研究将 LDH⁃C 编码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多克隆位点的 SacⅠ与 XhoⅠ之间,构建
了重组质粒 pET28a⁃sLDH⁃C。 根据该载体阅读框架
特点,在插入序列的 5′端上游存在 126 bp 的可读序
列,编码 42 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包括 6 个组氨酸残
基组成的 His⁃Tag。 因此表达的 LDH⁃C 链实际上是
一条融合的多肽链:除 LDH⁃C固有氨基酸序列外,N
端有一小段附加序列。 唐威华等(2000)发现,由于
组氨酸标签携带较强的正电荷,降低了蛋白在 SDS⁃
PAGE中的电泳速率,从而导致表观的分子量偏大,
这也解释了在 SDS⁃PAGE 电泳结果中,第 6 泳道的
条带比预计位置更加靠近 40 kD。 因此,在研究含
有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时,SDS⁃PAGE 电泳只能
作为表达的初步检测而不能作为蛋白分子量确定的
依据,本研究后续试验也将对此进行探索。
1743 期 李  昊等: 花鼠乳酸脱氢酶 C基因 cDNA的克隆、分析及原核表达
参 考 文 献 (References)
Burgos C, Maldonado C, de Burgos NMG, Aoki A, Blanco A.
1995. Intra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the testicular and sperm⁃spe⁃
cific lactate dehydrogenase isozyme C4 in mice. Biology of Re⁃
production, 53(1): 84 - 92
Córdoba M, Mora N, Beconi MT. 2006. Respiratory burst and NAD
(P)H oxidase activity are involved in capacitation of cryopre⁃
served bovine spermatozoa. Theriogenology, 65(4): 882 - 892
Knipling EF. 1959. Sterile⁃male method of population control suc⁃
cessful with some insects, the method may also be effective
when applied to other noxious animals. Science, 130(3380):
902 - 904
Liu HW, Wang RX, Zhang FQ, Li QY. 2011. Research advances
of contraception control of rodent pest i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31(19): 5485 - 5494 ( in Chinese) [刘汉武, 王荣
欣, 张凤琴, 李秋英. 2011. 我国害鼠不育控制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31(19): 5485 - 5494]
Liu HW, Zhou L, Liu W, Zhou HK. 2008. Theoretical model of
Ochotona curzoniae control via contraception.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7(7): 1238 - 1243 (in Chinese) [刘汉武, 周立,
刘伟, 周华坤. 2008. 利用不育技术防治高原鼠兔的理论模
型. 生态学杂志, 27(7): 1238 - 1243]
Naz RK, Rajesh C. Passive immunization for immuneocontracep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infectious diseases. Frontiers in Biosci⁃
ence, 9: 2457 - 2465
Odet F, Duan CW, Willis WD, Goulding EH, Kung A, Eddy EM,
Goldberg E. 2008. Expression of the gene for mouse lactate de⁃
hydrogenase C (Ldhc) is required for male fertility.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79(1): 26 - 34
Qi M, Li H, Liu YM, Pang KH. 2009. A primary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on the Eutamias sibiricus harming hazel in a mountainous
area of the eastern of Liaoning.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
gy and Control, 20(2): 132 (in Chinese) [祁勐,李红,刘玉
梅, 逄凯惠. 2009. 辽东山区花鼠危害大榛子的初步观察及
防治.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 132]
Sun MY, Ma ZH, Zhang FC. 2009. Process in the research on immu⁃
nocontraceptive vaccines.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21
(4): 574 - 578 ( in Chinese) [孙美玉, 马正海, 张富春.
     
    2009. 免 疫 不 育 疫 苗 的 研 究 进 展. 生 命 科 学, 21
(4): 574 - 578]
Tang WH, Zhang JL, Wang ZY, Hong MM. 2000. The cause of de⁃
viation made in determining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His⁃Tag fu⁃
sion proteins by SDS⁃PAGE. Acta Phytophysiologica Sinica, 26
(1): 64 - 68 (in Chinese) [唐威华, 张景六, 王宗阳, 洪孟
民. 2000. SDS⁃PAGE法测定 His⁃Tag 融合蛋白分子量产生
偏差的原因. 植物生理学报, 26(1): 64 - 68]
Wei YQ, Huang MJ, Yang L, Zhao X, Tian L, Lu Y, Shu JM, Lu
CJ, Niu T, Kang B, et al. 2001. Immunogene therapy of
tumors with vaccine based on Xenopus homologous 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s a model antig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8(20): 11545 - 11550
Zhang H, Han CQ, Zheng XL, Wu JL, Sui DD. 2013.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Lepus capensis zona pellucid 3 cDNA. Jour⁃
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28(6): 63 - 68 ( in Chi⁃
nese) [张浩, 韩崇选, 郑雪莉, 吴景龙, 隋丹丹. 2013. 草
兔卵透明带 3(ZP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
报, 28(6): 63 - 68]
Zhang ZB. 2000.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ustralian harm⁃
ful vertebrate in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pre⁃
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cta Theriologica, 20 ( 2 ):
130 - 134 (in Chinese) [张知彬. 2000. 澳大利亚在应用免
疫不育技术防治有害脊椎动物研究上的最新进展. 兽类学
报, 20(2): 130 - 134]
Zhou SR. 2009. Under the Siberian chipmunk harm forest the seed
observes the research and the prevention. Special Wild Eco⁃
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 31(4): 78 - 79 ( in Chi⁃
nese) [周淑荣. 2009. 花鼠危害林下参参籽的观察研究与
防治. 特产研究, 31(4): 78 - 79]
Zou B, Ning ZD, Wang TL, Chang WY. 1997. Population ecology
of Siberian chipmunk (Eutamias sibiricus) (Ⅰ) —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and seasonal variety.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5 ( S1): 105 - 107,
130 (in Chinese) [邹波, 宁振东, 王庭林, 常文英. 1997.
花鼠种群生态学研究(Ⅰ)—种群年龄结构及季节变化. 陕
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S1): 105 - 107, 130]
(责任编辑:高  峰)
274 植  物  保  护  学  报 42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