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四川省“十一五”育种攻关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杨国涛(&’#!—),男,山东济南人,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营养与品质方面的研究。 ! 通讯作者 ,-./01:23425 6 7708&(%9 :;. 不同氮、钾配比对杂交水稻灌浆期直链淀粉 积累的影响 杨国涛,谢崇华!,张 玲,李海清,李 伟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 摘要:选用 <个不同系列的杂交水稻组合,通过施用不同量氮、钾底肥处理,对水稻开花后子粒淀粉积累、淀粉合成 关键酶活性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不同氮、钾处理及基因型因素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以及淀粉合成 酶(+=>>)与直链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显示:品种基因型和氮肥施用量是决定直链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其他因 素对子粒直链淀粉的含量影响也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因素对 +=>>的影响与直链淀粉相似;+=>>活性与直链淀粉 含量在灌浆期间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最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氮钾处理也不同,在本试验条件下各水稻品种直链淀 粉含量的最佳氮钾组合为:=优 #!? 为 @&#"A&%B;红优 !""’ 为 @&#"A&%B;C优 !""’ 为 @&#"A&#";冈优 ?!B 为 @’"A&#"。各品种中 =优 #!?直链淀粉含量最高。 关键词: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氮;钾;+=>>活性 中图分类号:>B&&9"(!9"&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B"BE(!""’)"!"!′?"(
!""#’(%#(% )( 314*)-
*)# -/*)(+ +*,)( ")22)(+ )D@+ +4;-5/;,EF, CG;HI-G4/!,*JD@+ K0HI,KF J/0-L0HI,KF MN0 (!"##%"& ’(& )*(+∗ ,+- .+%(+$$/(+%,)"0123$41 5+(6$/4(17 "& )*($+*$ ,+- 8$*2+"#"%7,9(,+7,+%,)(*20,+ :;<===,!2(+,)
54&%*,$%:OGN NPPN:52 ;P Q/2N /RR10NS @ /HS T ;H 25/7:G /::4.41/50;H,I7/0H 25/7:G 2UH5GN202 NHVU.N(+=>>)/:50W050N2
/HS 5GN07 7N1/50;H2 S470HI 5GN I7/0H P0110HI 3N7N 254S0NS 420HI < S0PPN7NH5 2N70N2 GUQ70S 70:N(=U;4 #!?,J;HIU;4 !""’,
CU;4 !""’ /HS +/HIU;4?!B)6 OGN 7N24152 0HS0:/5NS 5G/5 5GN W/70N5U /HS @ /RR10:/50;H 7/5N /7N 5GN 53; R70./7U P/:5;72 0H-
P14NH:0HI /.U1;2N :;H5NH5 6 OGN ;5GN7 P/:5;72 /12; 20IH0P0:/H51U /PPN:5NS /.U1;2N :;H5NH5 6 D 20IH0P0:/H5 R;2050WN :;77N1/50;H
3/2 ;Q2N7WNS QN53NNH +=>> /:50W050N2 /HS /.U1;2N :;H5NH5 6 OGN ;R50./1 P;7.41/ P;7 G0IGN25 /.U1/2N :;H5NH5 W/70NS 305G
W/70N50N2 6 OGN @ /HS A /RR10:/50;H 7/5N2 3N7N @&#"A&%B,@&#"A&%B,@&#"A&#";/HS @’"A&#" P;7 =U;4 #!?,J;HIU-
;4 !""’,CU;4!""’ /HS +/HIU;4?!B,7N2RN:50WN1U 6
6#1 7’*-&:GUQ70S 70:N;/.U1;2N :;H5NH5;@;A;+=>> /:50WNHN22
淀粉是光合同化物以蔗糖为运输形式从源(叶、
茎或鞘)输送到子粒,经一系列酶的催化反应所形成
的[&]。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是水稻品种品质选择的
关键指标,也是决定米饭食味品质的重要因子[!],我
国的籼稻品种,有的直链淀粉含量高(!
粘;直链淀粉含量中等(!!X左右),米饭柔软不粘
的优质品种较少[%<]。杂交水稻开花后,随着胚乳的发育,直链淀粉的积累是一个由少到多逐渐增长的动态过程,但因品种不同积累特性不同[B(],且稻
米直链淀粉的含量除受遗传因素的决定外[?#],环 境因素对其也有较大影响,尤以不同施肥条件的影 响最大[#&!]。
水稻子粒中催化直链淀粉合成的主要酶为颗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B(!):!’?%]。关于不同类型水稻品
种灌浆过程中子粒淀粉合成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变化
差异及其与淀粉积累和灌浆充实的关系,不同肥料
对淀粉合成相关酶类活性的研究[&’(],同肥料对稻
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等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报
道[(,)′*],但不同氮、钾肥料配比对水稻灌浆期子粒
直链淀粉积累及 !"## 活性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
氮、钾是水稻生长的重要养分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
质影响较大。本试验探讨了不同氮、钾肥用量对杂
交水稻灌浆过程中子粒直链淀粉合成和 !"##活性
变化的影响以及 !"## 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旨
在通过良种与良法配套,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稻米品
质。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材料
供试杂交水稻品种 " 优 *+,、红优 +--.、/ 优
+--.、冈优 ,+(均由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提供。
!"#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 +--, 年在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青义
试验基地进行。采用盆栽试验,每盆装风干水稻土
(01(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全氮2&- 1 3 01,速效氮
$2(−41301,速效磷2(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
析。
# 结果与分析
#"! 杂交水稻子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不同肥料处
理下的直链淀粉含量,初步看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杂
交水稻开花后直链淀粉的积累特性。本试验供试水
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开花后 (;内迅速积累,开花后+−;左右达到最高值;之后含量逐渐下降(图)。开花后直链淀粉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方程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图 ! 直链淀粉积累变化 "#%! &’’()(*+,#-. ’/+.0 -1 +)2*-30 ’-.,0., [注(!"#):图中数据为不同品种的平均值,下同
%&#& &’&(’&)"∗+,∗∗’-# (&’,#,./01 .&234"5/]
为:6 7 8 9:;<=> ? ;:9@A;BC@:9A<>BD ? @:@@DDB;,曲
线拟合度为 @:===。
454 不同氮、钾处理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由表 9可见,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不同杂交
水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中、高
氮处理下(!9;>、!9E@)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
不施肥处理。且在相同肥料处理下不同品种的直链
淀粉含量变化较大,本试验中直链淀粉的变化范围
在 9E:@!DD:< 之间。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肥料
处理下直链淀粉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供试品种 F
优 EDG、H优 D@@=、红优 D@@=、冈优 GD>在不同施肥处
理中直链淀粉含量极差各品种分别为 ;:D、9:=、;:@、
9:9个百分点。说明不同肥料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
的直链淀粉含量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表 ! 不同氮、钾处理下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6)(47 8)
9+:*0 ! &)2*-30 ’-.,0., -. 8#110;0., <,= >;-’033#.处理 品种 I&’,#6
0’-# F优 EDG F6"J EDG H优 D@@= H6"J D@@= 红优 D@@= K"-)6"J D@@= 冈优 GD> L&-)6"J GD>
!=@M=@ 9=:9< LKNOMP 9=:;A QLKNOMP 9=:=> %RQL 9E:9A S!
!=@M9;> 9=:E; %RQLKN 9E:=> PS! 9E:=; OMPS 9E:E9 MPS
!=@M9E@ D@:@@ %RQL 9=:@9 NOMP 9=:99 KNOMP 9=:99 KNOMP
!9;>M=@ D@:;9 %R 9E:E< OMPS 9=:>= RQLKNOM 9E:
!9;>M9E@ DD:@> TFH 9=:E; %RQLKN 9=:=9 %RQLK 9=:@9 NOMP
!9E@M=@ D9:G; FH D@:@9 %RQL D@:@9 %RQL 9=:@A NOMP
!9E@M9;> DD:>G T D@:>9 % D9:>A H 9E:=A MPS
!9E@M9E@ DD:;G TF D@:>; % D9:A; H 9=:@= KNOMP
HM 9=:A@ QLKNOMP 9E:G@ MPS! 9E:>@ PS! 9E:@@ !
注(!"#):表中数据后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U @:@>)I&4J. *"44"5+ 36 #1 .&24##’. ,- #1 #&342&- -" .,)-,*,V&-# +,**′-V&# @:@> 4(C
4 / 由图 D可以看出,在不同施氮处理下,直链淀粉 含量表现出不同的积累特性。中、高氮肥处理下 (!9;>、!9E@)直链淀粉的积累特性相似,表现为灌 浆前期(@!9D +)直链淀粉含量增速快,后一阶段 (9D!D@ +)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速度较缓,D@ +后含 量略有下降。低氮处理(!=@)直链淀粉含量在灌浆 前期(@!E +)相对中、高氮处理增速较慢,花后 9D 至 D@ +直链淀粉积累趋势与中、高氮处理相似,D@ + 后含量明显下降,最终直链淀粉含量低于中、高氮处 理。 不同钾肥处理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与氮肥相 似(图 ;),但其变化幅度小于氮肥处理,可见钾肥与 氮肥对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有相似的作 用。 图 4 不同氮肥处理对直链淀粉积累的影响 "#%4 &)2*-30 ’-.,0., -. 8#110;0., < 10;,#*#?0; >;-’033#.==DD期 杨国涛,等:不同氮、钾配比对杂交水稻灌浆期直链淀粉积累的影响 图 ! 不同钾肥处理对直链淀粉积累的影响 "#%! &’()*+, -*./,./ *. 0#11,2,./ 3 1,2/#)#4,2 52*-,++#.67! 不同因素对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的方 差分析 由以上分析得到直链淀粉的积累差异主要表现 在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因此对花后 ! "和 #! "各 因素(施肥,品种)对直链淀粉积累的影响的方差分 析(表 #)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及起始积累速度受各 因素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因素对杂交水稻 子粒前期直链淀粉积累速度的作用大于对最终直链 淀粉含量的作用。 678 不同因素对杂交水稻 9:;;活性变化的影响 杂交水稻子粒灌浆期%&& 活性因品种、氮肥
和钾肥用量而异,同时受各因素互作的影响(表 ’),
表 6 各因素对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 6 ?=,. *1 /@, #.1)A,.-, *. B=2#*A+ 1=-/*2+ /* @(>2#0 2#-, =’()*+, -*./,./
花后天数 ()*+ ),*+- ,./0+-123(")
项目 4*+5 ! #!
6& 7 6& 7
品种 8)-1+*9 :!;=!= #!@<:>:!!
氮肥 A ##> =;;>=<#!: :?!钾肥 C ’?<;B> B?’?品种 D A 8)-1+*9 D A :><:>B !??!品种 D C 8)-1+*9 D C ;’!!! ;A D C ’;<;:! ?>?>:;!!
品种 D A D C 8)-1+*9 D A D C #<>!B ?!?误差 E--/- ;<;;! ;<:;!
!,!! 分别表示在 ;<;@和 ;<;:水平显著,下同 42"1F)*+G F/--+.)*1/2 )-+ G1321,1F)2* )* *H+ ;<;@ )2" ;<;: .+I+.(#J*)1.+"),-+GK+F*1I+.9L MH+ G)5+
G95N/. 1G OG+" 12 *H+ 2+P* *)N.+L
表 ! 不同因素对杂交水稻 9:;;活性的影响(" 值)
<=>), ! <@, #.1)A,.-, *1 B=2#*A+ 1=-/*2+ *. @(>2#0 2#-, 9:;; =-/#B#/(
项目 4*+5
花后天数 ()9G ),*+- ,./0+-123(")
! > :# := #; #!
品种 8)-1+*9 :B<>!=!! ’=#!! >;:<’’;!! :@=<::!!! @<;’’!!
氮肥 A ’;?<@=B!! :?B<#:!!! >;#<#’=!! >!#@B!!
钾肥 C ##<@B#!! !#<##;!! ’!<>?;!! #;’<’@;!! B;<@=:!! =<=>#!!
品种 D A 8)-1+*9 D A :B<’=;!! @’品种 D C 8)-1+*9 D C ’<#B’!! !><;=#!! #;=!! ?!CD A ><:!!!! =
品种 D C D A 8)-1+*9 D A D C #<’;=! ::<#!!!! ?<=#=!! :;#!! #<=’!!!
其中品种因素、氮、钾肥施用量、品种与氮肥互作在
灌浆期各时段与 %&&活性呈显著
和极显著正相关。其他因素在后期对 %&& 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
性。各灌浆时段 %&&活性的影响。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表 ! 花后各时段 "#活性与最终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系数 &0-.3.-4 &/5 -6) (&7- &84(+7) 0+/-)/-
项目 !"#花后天数’+,(#
7957: 795;2! 795;;! 795<! 8,**#+&".,/ .( (.0/.).=&/" &" "># 797: +#?#+(5@"&.+#1)A !! 8,**#+&".,/ .( (.0/.).=&/" &" "># 7974 +#?#+(5@"&.+#1)A
9 讨论
9:; 基因型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吴洪恺等认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 BC
基因控制[4D]。本试验也得到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品
种其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环境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直链淀粉含量,但品种基因型是决定直链淀粉
含量的主要因素。在本试验中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
存在较大差异,在对照处理中 E优 35<、红优 577;、8
优 577;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冈优 <5:,其
中 E优 35<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冈优 <5:。各品
种最高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高低顺序为
E优 35< F红优 577; F 8优 577; F冈优 <5:。
9:< 肥料处理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除受基因控制外,同时
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54]、季节[55]、肥料[44]
等。本试验中氮、钾肥及互作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
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氮钾互作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
响相对较小。不同灌浆时期各氮肥处理直链淀粉含
量差异明显,可见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不是一成不变
的,土壤含氮量的高低和施氮肥的多少都有可能提
高或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中、
高氮处理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在缺氮条件下
品种内和品种间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小,因此要
提高现有品种直链淀粉含量最主要的是保证氮肥的
充足供应。
9:9 "#$$活性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研究 GEHH 活性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表明,
灌浆过程中 GEHH活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
关。不同氮肥处理对 GEHH活性的影响也呈显著正
相关,可见品种基因型和不同氮肥水平对杂交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很可能是通过 GEHH活性调节
直链淀粉的积累来实现的。
综上可得出,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品
种自身的基因型决定,不同的氮、钾施用量对直链淀
粉含量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种最高直链淀粉含量
的氮、钾处理也不同,在本试验条件下各水稻品种可
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最佳氮钾组合,E 优 35< 为
I437J4D:;红优 577; 为 I437J4D:;8 优 577; 为
I437J437;冈优 <5:为 I;7J437。
参 考 文 献:
[4] J&", KA 8>&/0# ,) (L=*,(# (’/">&(# &=".?."’ ./ 1#?#+,M./0 #/1,(M#*$ ,)
*.=# =L+".?&*([N]A 8*,M H=. A,4;;:,D::35<@3D49
[5] NL+.&/, E O,P.++&*#&+ 8 QA G*&./ RL&+."’ #?&+L&".,/ ,) -,*+1 *.=#(
[S]A S&/.+&: !/"#*/&".,/&+ *.=# *#(#&*=> ./("."L"#( !TT!),UOH
E&/,(,Q>.+,MM./#(,4;;D9 <69
[D] 陈跃进 A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遗传研究[N]A 湖南农业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775,53(D):4;:@4;39
8>#/ V NA S,+#=L+&* 0#/#".= ("L1.#( ,/ &$’+,(# =,/"#/"( ./ *.=#[N]A
N A WL/&/ X0*.=A Y/.?A(I&" A H=. A),5775,53(D):4;:@4;39
[2] 朱旭东 A 选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早籼稻品种的策略与技术途
径[N]A 中国稻米,5777,(2):249
Z>L [ %A K># ("*&"#0’ &/1 "># "#=>/.=&+ -&’ ./ \*##1( (#+#=".?#+’ ,)
&$’+,(# =,/"#/" ./ #&*+’ ./1.=& *.=# ?&*.#"’[N]A 8>./& T.=#,5777,
(2):249
[: ] 罗科 A 水稻灌浆成熟过程中子粒淀粉的现象及糊化温度的变
化[N]A 广西农学院学报,4;3<,(4):;@459
UL, JA 8>&/0#( ,) 0#+&"./.]&".,/ "#$M#*&"L*# &/1 ("&*=> &==L$L+&".,/
./ *.=# 0*&./ 1L*./0 "># ).++./0^*.M#/./0 M#*.,1[N]A N A GL&/0C. X0*.=A
E.,+ A H=. A,4;3<,(4):;@459
[6] 王守海,李泽宫 A 水稻成熟过程中粒重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
研究[N]A 安微农业科学,4;;7,(4):54@529
B&/0 H W,U. Z GA T#(#&*> ,/ =>&/0#( ,) 0*&./ -#.0>" &/1 &$’+,(#
=,/"#/" ./ *.=# 1L*./0 *.M#/./0 M*,=#(([ N]A N X/>L. X0*.=A H=. A,
4;;7,(4):54@529
[<] 金正勋,崔成焕,秋太权 A 水稻杂种后代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
配合力分析[N]A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4;;;,D7(5):455@45<9
N./ Z [,8L. 8 W,_.L K _A X/&+’(.( ,) "># =,$\././0 &\.+."’ ,) &$’^
+,(# =,/"#/" ./ 0*&./( ,) *.=# >’\*.1[N]A N A I,*">#&(" X0*.=A Y/.?A,
4;;;,D7(5):455@45<9
[3] 舒庆尧,吴殿星,夏英武,等 A 稻米淀粉 TPX谱特征与食用品
质的关系[N]A 中国农业科学,4;;3,D4(D):5:@5;9
H>L _ V,BL % [,[.& V B !" #$ A T#+&".,/(>.M \#"-##/ TPX M*,^
).+# =>&*&="#* &/1 #&"./0 RL&+."’ ./ %&’(# )#"*+# UA[N]A H=. A X0*.=A
H./A,4;;3,D4(D):5:@5;9
[;] G,$#] J XA 环境对水稻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N]A 国
外农学—水稻,4;34,(D):5:@5<9
47D5期 杨国涛,等:不同氮、钾配比对杂交水稻灌浆期直链淀粉积累的影响
!"#$% & ’( )*$ $++$,- "+ $./01".#$.- ". 10,$ 21"-$0. 3.4 3#56"7$
,".-$.-7[8]( 9/$17$37 ’:10,( ;0,$,<=><,(?):@AB@CD
[
7M17++,−".10, PM360-5[8]( Q*0.( ’:10,( R,0 ( SM66 (,<==E,F
(<):
[8](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EEA,@<(@):=?B=FD
H3.: U S,R".: K S( )*3.365707"+−∗ ++,- "+ T,N 3.4 & ".
3#56"7,".−.-[8]( R57- ( R,0 ( Q"#21∗(R−M4(′:10,(,@EEA,@<(@):=?B=FD[<@]J".MVWM66 &( K3,-"1 3.4 21",773++,-0.: 2"-3770M# 1PM01#.−"+,1"27[8](N"−37∗;/( RMXY$,-
&%’()% L()[8]( ’,-3 ’:1".( R0.(,@EEF,?@(=):[
?E(F):>??B>?=D
[3,-0/0-5 "+ .7 377",03-4\0−∗7−31,∗75.−∗707 "+ 10,3−40++1.−TRM22650.:I3−7[8]( ’:10,( R,0 ( Q*0.3,@EEG,?(
[
@EFD
Q*.:K],803.:I′,HMN∗′ 45.3#0, ,*3.:"+7−31,∗75.−∗707 .7 4M10.: -*:130.+0660.:7−3: 3.4 ++,-7 "+ -#213O
-M1$ M2". 0-[8]( ’,-3 ’:1".( R0.(,@EE<,@C(@):@E[
%5#7377",03−4 \0-* 7-31,* 75.-*7070.10, :130.7 4M10.: :130. +066O
0.:[8]( ’,-3 ’:1".( R0.(,@EE<,@C(@):
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和蒸煮品质的关系[8](中国农业科学,
@EEG,?C(>):<<@?B<<@=D
^*3" S Z,^*3.: H 8( Q*3.:70.3,−0/0−07 "+ -*W5 .7 1O63−4 -" 7-31,* 75.-*7070.10, :130.7 4M10.: :130. +0660.: 3.4 -*011O
63-0".7*027 \0-* -*+0660.:13− 3.4 ,""W0.: PM360-5[8]( R,0 ( ’:10,(
R0.(,@EEG,?C(>):<<@?B<<@=D
[<=] TJ
TJ
[@E] T3W3#M13 J,JMW0 &( Q*3.:70..%5#3,−0/0−07 377",03-4\0−∗,31X"∗5413− #-3X"607# 4M10.: -* 4/6"2#.−"+10, .4"721#
[8]( N63.- R,0 (,<==@,>@:
品质的影响及遗传[8]( 福建稻麦科技,@EEG,@@(?):=B<
-.−".21",770.: PM360-5 3.4 3#56"7,".−.- :.-0,7[8]( KMY03.
R,0 ( ),∗."6(;0, H*$3-,@EEG,@@(?):=B<
研究[8](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E?,@G(?):= B
<@D
ZU J,HM I Z,HM R ^ *’ %+ ( R-M407 ". -*+"1#3-0". 3.4 3,,MO #M63-0". "+ 3#56"7 ,".-.−0.10,[8]( 8 ( R"M-* Q*0.3 ’:10,( _.0/(
(T3- ( R,0 ( ‘4(),@EE?,@G(?):=B<@D
@E?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