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刘丽(%’#%—),女,辽宁鞍山人,博士,主要从事环境保护与农村生态研究。./0123:32432/33,"%5%-&6 780
! 通讯作者 9:3:"!)$##)’&%"#,./0123:321;<%%"%-%5%-&6 780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影响的研究
刘 丽%,梁成华%!,王 琦!,杜立宇%,吴玉梅%,韩 巍%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沈阳 %%"%-%;! 辽宁省水土保持局,辽宁沈阳 %%"""&)
摘要:研究两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土壤磷活化的影响,并用修正的 =:>3:?法测定土壤磷活化前
后磷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持续活化土壤磷,活化强度随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并且柠檬酸活化土壤磷的能力强于苹果酸。低分子量有机酸能促进作物有效态无机磷组分(=!@/A和 B1=*@&/A2)
的释放;同时还促进有机磷组分(B1=*@&/A8和 B1@=/A8)的矿化。在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达到 "6, 0083 C D以上时,
其对土壤磷组分的活化量的顺序为 B1@=/A2 E =*3/A E B1=*@&/A2 E =!@/A,即铁铝结合态磷 E钙结合态磷 E作物
有效态磷。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过程中伴有大量铁、铝释放,且铁或铝的释放量与磷活化量之间呈显著
正相关(! F "6",)。说明铁、铝结合态磷是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主要磷源,并且其活化机制可能与铁、铝
结合态磷的螯合溶解有关。
关键词:低分子量有机酸;土壤磷活化;磷组分;柠檬酸;苹果酸
中图分类号:%,&6-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H(!""’)"&$",’&$"#
!""#$%& ’" (’)*+’(#$,(-.*)#/01% ’.0-2/$ -$/3& ’2 &’/( 41’&41’.,& .#(#-
DIJ D2%,DIGBK *L:;(" #$%%&’& $( )*+, *+, -+./0$+1&+2 34/&+4&,35&+6*+’ 7’0/48%280*% 9+/.&0:/26,35&+6*+’ "";"<",#5/+*;
= )/*$+/+’ -+./0$+1&+2*% !0$2&42/$+ 7’&+46,35&+6*+’ "";;;>,#5/+*)
56&%.-$%:.QQ:7RS 8Q 38T/083:7431U/T:2
2:> W? 1 S:U2:S 8Q W1R7L :XV:U20:;RS,1;> RL: S:Y4:;R213 VL8SVL8U4S QU17R28;1R28; T1S 1;13?Z:> 2; RL: S823S W:Q8U: 1;> 1QR:U
RL: :XRU17R28; 8Q 72RU27 172> 8U 01327 172> [ 9L: U:S43RS SL8T RL1R RL: U:3:1S: U1R: 8Q VL8SVL8U4S QU80 S823 2S 2;7U:1S:> T2RL
RL: 2;7U:1S: 1>>2R28;S 8Q 72RU27 172> 8U 01327 172>,1;> RL1R U:S43RS 2; 78;R2;484S U:3:1S: 8Q VL8SVL8U4S [ AL8SVL8U4S
U:3:1S: 1084;R W? 72RU27 172> 2S 31U<:U RL1; RL1R 8Q 01327 172> [ D8T/083:7431U/T:2
8Q RL: 2;8U<1;27 VL8SVL8U4S QU17R28;S(=!@/A 1;> B1=*@&/A2),1;> 02;:U132Z1R28; 8Q RL: 8U<1;27 VL8SVL8U4S QU17R28;S
(B1=*@&/A8 1;> B1@=/A8)[ ML:; 72RU27 172> 1;> 01327 172> 1U: 1R L2
V31;R/1]1231W3: 2;8U<1;27 A(B1=*@&/A2 E =!@/A)[ D1U<: 1084;RS 8Q S834W3: 2U8; 1;> 13402;40 1U: 13S8 U:3:1S:> T2RL
RL: 1>>2R28;S 8Q RL: 38T/083:7431U/T:2
U:3:1S:S( ! F "6",)[ IR S4<<:SRS RL1R \:/8X2>:/ 1;> G3/8X2>:/ 1SS8721R:> 2;8U<1;27 A(B1@=/A2)V31?S 1; 20V8UR1;R
U83: 2; VL8SVL8U4S U:3:1S: [
7#8 )’.3&:38T/083:7431U/T:2
磷素是农业生产上作物高产而必须投入的大量
营养元素之一,其当季利用率只有 %"^!!,^[%];
磷的投入量远远高于带出量[!],导致磷在土壤中大
量积累。近年来,众多土壤和植物营养学家们都在
寻求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
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同时,也在寻找方法使土壤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A31;R B4RU2R28; 1;> \:UR232Z:U _72:;7:
积累的大量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供作物
利用的有效磷,为农业高产、稳产做贡献。
许多植物的根系如木豆(!"#"$%& ’"#"$ !")、萝
卜((")*"$%& &"+,-%& !")、葡萄(./"&&,’" $,)/" !")、大
麦(01/23%4 -%5)"/3 !")、水稻(6/78" &"+,-")和红三叶
草(9/,:15,%4 ;/3+3$&3 !" #$ " %&’()*+()等都能够分泌
大量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丙二
酸、琥珀酸和酒石酸等)[,-.]。这些低分子量有机酸
能够溶解部分难溶性磷,从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
性[/-0]。虽然一些学者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
壤磷活化的影响,但这些研究仅仅测定了添加不同
类型或浓度低分子量有机酸情况下土壤磷的活化
量,而未对土壤磷的活化机理进行深层次探讨。如
在低分子量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土壤中各磷组分的
活化情况;哪部分磷受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影响最
大;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等都未阐述清楚。
为此,本试验选择两种常见的低分子量有机酸
(柠檬酸和苹果酸)和长期施用磷肥的蔬菜保护土壤
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
磷活化的影响,并采用 %1)213分级法测定低分子量
有机酸影响前后土壤磷组分的变化,以期弄清低分
子量有机酸对各个磷组分的影响,找出受有机酸影
响最大的磷组分和可能的磷素活化机制,为指导合
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等提供理论
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位于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施肥蔬菜保
护地试验基地,供试土壤为草甸土。该长期定位试
验始于 40//年,至今(566/年)已连续进行 56年,其
中 40//!4007 年的 / 年间完成了两个露地蔬菜栽
培轮作循环;4007年将定位土壤分层转移到塑料大
棚开始保护地微区定位试验。试验共设 4/ 个不同
施肥处理(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单施及配施),施
用量分别为有机肥(马粪).8666 9: ; <’5、氮肥(尿素)
,66和 766 9: ; <’5、磷肥(过磷酸钙)=/66 9: ; <’5、钾
肥(硫酸钾),76 9: ; <’5。有机肥在每年茬前结合深
翻施入,磷、钾肥作为基肥定植前一次性施入,氮肥
为追肥分 5次追施。为防止肥料相互渗透影响,每
个处理小区建成 6>/ ’深的无底水泥池。
!"# 供试材料
本试验选择单施磷肥处理的土壤为供试样品,
于 566.年 =月采集 6—56 #’的耕层土,风干,过 5
’’筛备用。土壤的 ?%值为 7>,8(土水比为 4 @ 8),
有机质含量为 48>44 : ; 9:(重铬酸钾容量法),阳离
子交换量为 46>,= #’*2 ; 9:(A%=BC#淋洗法),粘粒含
量为 40>,4D(吸管法),活性铁和活性铝含量分别
为 8>65 和 4>/, ’: ; 9:(酸性草酸铵浸提,EFG 测
定)[46],全磷含量为 4>.5 : ; 9:(%5HB= -%F2B= 消煮,
钼锑抗比色法)。
供试低分子量有机酸为柠檬酸和苹果酸,均为
分析纯试剂(CI)。
!"$ 试验方法
称取过 5 ’’筛的供试土壤 4>8 :于 86 ’!塑料
离心管中,按 4 @56的固液比分别加入含有一定浓度
柠檬酸和苹果酸的 6>64 ’’*2 ; ! F&F25 溶液,溶液中
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浓度分别为 6、6>4、6>8 和 4>6
’’*2 ; !,即为 6、5、46和 56 ’’*2 ; 9:,,次重复。58J
恒温振荡,分别于 6>8、4>6、4>8、5>6、5>8、,>6、,>8、
=>6、=>8、8>6 <取出上清液,钼蓝比色法测定浸提液
中的磷浓度,同时用 EFG测定浸提液中的铁和铝浓
度。
将浸提 8 <后的土壤用酒精洗去土粒间残余的
低分子量有机酸,室温下风干后与供试土壤分别过
6>48 ’’筛。按照修正的 %1)213法进行土壤磷的分
级测定[44-45],即采用连续提取方法逐级加入去离子
水、6>8 ’*2 ; !的 A&%FB,(?% />5)溶液、6>4 ’*2 ; !的
A&B%溶液、4>6 ’*2 ; !的 %F2溶液提取出土壤中稳
定性由弱到强的各级无机磷(G()和有机磷(G*),最
后将残土经浓 %5HB= 和 %5B5 高温消解后测定残留
磷(I1K()L&2MG)。其中,6>8 ’*2 ; ! 的 A&%FB,( ?%
/>5)溶液和 6>4 ’*2 ; !的 A&B%溶液浸提的磷又分
为 G(和 G*两部分。
# 结果与分析
#"!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持续活化效应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的影响是一个既
缓慢又持续的动态过程。磷活化量与活化时间拟合
结果,I5 N 6>077!6>00/;且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
磷的累积活化量逐渐增加,但速率逐渐变慢(图 4)。
当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浓度达到 6>8 ’’*2 ; !以上时,
每条活化曲线都可以用两条直线逼近,说明磷活化
过程可以分成二个不同的区域,即第!区域活化速
率很大、曲线很陡、活化较强烈;第"区域活化速率
较第一区域有所下降,曲线开始平缓但活化量仍随
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在活化 8 <时曲线仍呈缓
=08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48卷
慢上升趋势,说明活化过程并未结束,后期还应存在
一个慢速活化的第!区域。同样,磷活化率(磷活化
量占土壤全磷含量的百分率)与活化时间之间也存
在类似情况(图 !)。
由图 "和图 !可知,随着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
的增加磷的活化量大幅增加。在不添加有机酸时,
活化量随时间呈直线型增长(#! $ %&’()),但增长幅
度较小;在活化 * + 时磷的累积活化量仅有 )’&!
,- . /-,占全磷含量的 0&12。而添加有机酸(柠檬
酸和苹果酸)浓度为 %&" ,,34 . 5时,磷的活化量迅
速增加,* + 后磷的活化量分别比对照增大了 (1&’
和 !!&% ,- . /-,活化率分别达到 ’&)2和 *&’2;当
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达到 %&* ,,34 . 5时,磷的 * +
累积活化量达到 *10&0和 61’&0 ,- . /-,是不添加有
机酸时的 )&"倍和 0&)倍。当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
达到 "&% ,,34 . 5时,磷的 * +累积活化量达到 11"&!
和 0’)&6 ,- . /-,活化率达到 6(&*2和 !(&’2,分别
是不添加有机酸时的 (&6倍和 1&6倍。
上述结果说明,柠檬酸对土壤磷的活化能力强
于苹果酸。经浓度为 %&"、%&*和 "&% ,,34 . 5的柠檬
酸连续浸提 * +后土壤磷的活化量是经苹果酸浸提
后活化量的 "&1、"&*和 "&6倍。
图 ! 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量的影响
"#$%! &’’()*+ ,’ *-( .,/01,.()2.340/(#$-* ,4$35#) 3)#6+ /#*- 6#’’(4(5* ),5)(5*43*#,5+ ,5 4(.(3+( ),5)(5*43*#,5+ ,’ +,#. 7
图 8 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率的影响
"#$%8 &’’()*+ ,’ *-( .,/01,.()2.340/(#$-* ,4$35#) 3)#6+ /#*- 6#’’(4(5* ),5)(5*43*#,5+ ,5 4(.(3+( 9(4)(5*3$( ,’ +,#. 7
8:8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各磷组分的活化效应
按照修正的 78948: 法对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
前后的土壤磷进行分组研究,各磷组分活化前后的
差值为活化量。结果(图 6)表明,柠檬酸和苹果酸
对土壤中各磷组分(7!;<=、>?7@;6<=A、>?;7<=A、
7@4<=和 #8BA9C?4<=)都有一定的活化作用,且随着柠
檬酸和苹果酸浓度的增大活化量也增大。
7!;<=:在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浓度为 %&" ,,34 .
5时 7!;<=大量释放出来,释放量分别是不添加有
机酸处理(@D)的 "&’和 "&*倍,占原土 7!;<=含量
的 *%&*2和 6’&02。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 7!;<=
活化量增大,柠檬酸浓度为 %&"和 %&* ,,34 . 5处理
的 7!;<=活化量差异显著(! E %&%*);苹果酸浓度
为 %&"、%&*和 "&% ,,34 . 5处理的 7!;<=活化量差异
*’*6期 刘丽,等: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影响的研究
显著( ! ! "#"$)。当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达到 %
&&’( ) * 时,+,-./ 活化量分别达原土的 01#,2和
03#"2。
45+6-7./8:浓度为 "#% &&’( ) * 的低分子量有
机酸抑制了 45+6-7./8 活化,但当有机酸浓度增大
时却促进了 45+6-7./8活化。当柠檬酸和苹果酸浓
度为 "#$ &&’( ) *时,45+6-7./8 的活化量分别是 69
的 ,#: 和 %#$ 倍,占原土含量的 0,#02和 $3#,2。
浓度为 "#%和 "#$ &&’( ) *的柠檬酸活化出的 45+.
6-7./8之间差异显著(! ! "#"$),苹果酸也如此。
45+6-7./’:柠檬酸抑制了 45+6-7./’ 的活化,
且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柠檬酸浓度
为 "#%、"#$ 和 %#" &&’( ) * 时,45+6-7./’ 的活化量
仅为 69 的 17#$2、33#:2和 3"#%2。苹果酸在中
低浓度时也抑制了 45+6-7./’的活化。苹果酸浓度
为 "#% &&’( ) * 时,45+6-7./’ 的活化量比 69 低了
%"#"2;但随着苹果酸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逐
渐减弱,当浓度达到 % &&’( ) *时 45+6-7./’ 的活化
量比 69高 1#32。
45-+./8:低分子量有机酸对 45-+./8 有较强
的活化作用,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活化作用不断增
强,并且柠檬酸的活化能力强于苹果酸。在柠檬酸
和苹果酸浓度达到 % &&’( ) *时,45-+./8 的活化量
分别达到原土的 $1#,2和 :$#,2,是 69 的 ,#; 和
,#%倍。而且 45-+./8的活化量在各磷组分中最大。
45-+./’:低分子量有机酸对 45-+./’ 的活化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有机酸浓度处理间差异
并不明显;随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
不断增强。
+6(./:低分子量有机酸对 +6(./ 的作用与对
45-+./8的作用相似,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活化作
用不断增强;且柠檬酸对 +6(./的活化能力强于苹
果酸。在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达到 % &&’( ) * 时,
+6(./的活化量分别达到原土的 ,3#"2和 ,,#72,
是 69的 7#7倍和 ,#;倍。
<=>8?@5(./:柠檬酸对 <=>8?@5(./的活化作用不
强,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 "#"$)。随柠檬
酸浓度的增加,<=>8?@5(./的活化量稍有降低,分别
是 69 的 %%,#02、%";#:2和 %"0#;2;苹果酸对
<=>8?@5(./则没有一定的作用规律。
在柠檬酸浓度为 "#$ 和 %#" &&’( ) *,苹果酸浓
度为 %#" &&’( ) *时,各磷组分的活化量有如下顺序
45-+./8 A +6(./ A 45+6-7./8 A +,-./。
图 ! 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各磷组分的活化效应
"#$%! &’’()*+ ,’ *-( .,/01,.()2.340/(#$-* ,4$35#) 3)#6+ /#*- 6#’’(4(5* ),5)(5*43*#,5+ ,5 *-( +,#. 7 ’43)*#,5+
[注(4’B=):6C%、6C,、6C7和 DC%、DC,、DC7分别代表添加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为 "#%、"#$、%#" &&’( ) *的处理 EF=5B&=GB ’H I8BF8I 5I8? 5G? &5(8I
5I8? J8BK I’GI=GBF5B8’G "#%、"#$、%#" &&’( ) *,F=>L=IB8M=(N;69为对照,不添加有机酸 O8BK’@B ’FP5G8I 5I8?Q 方柱上不同字母表示相同 /组分,不同有
机酸处理间差异达 $2显著水平 R8HH=F=GB (=BB=F> 5S’M= BK= S5F> &=5G >8PG8H8I5GB 5B "#"$ (=M=( 5&’GP ?8HH=F=GB ’FP5G8I 5I8? BF=5B&=GB> @G?=F BK= >5&= >’8( /
HF5IB8’GQ]
89! 低分子量有机酸活化土壤磷过程中铁、铝的持
续释放
土壤磷被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苹果酸活化同
时,还伴有大量铁、铝释放,其释放规律与磷活化规
律非常相似(图 :、图 $)。相关分析可知,土壤中被
柠檬酸和苹果酸活化释放出的磷与铁的释放量之间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 "#100: 和
"#3113(图 0);同样,被柠檬酸和苹果酸活化释放出
01$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的磷与铝的释放量之间也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
别达到 !"#$!%和 !"#&’((图 %)。)*+,-+等人研究证
明,有机酸活化土壤中的磷主要是通过溶解土壤中
的铁、铝氧化物,从而减少磷的吸附点位使磷释放出
来[./]。
图 ! 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中铁的活化效应
"#$%! &’’()*+ ,’ *-( .,/01,.()2.340/(#$-* ,4$35#) 3)#6+ /#*- 6#’’(4(5* ),5)(5*43*#,5+ ,5 +,#. #4,5
图 7 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中铝的活化效应
"#$%7 &’’()*+ ,’ *-( .,/01,.()2.340/(#$-* ,4$35#) 3)#6+ /#*- 6#’’(4(5* ),5)(5*43*#,5+ ,5 +,#. 3.21#521
图 8 铁释放量与磷释放量的关系
"#$%8 9(.3*#,5+-#: ;(*/((5 *-( "( 4(.(3+( 356 *-( < 4(.(3+(
= 讨论
01 2314等人研究表明,非石灰性土壤中磷素释
放存在着由快至慢的反应过程[.(5.$]。本试验也表
明,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活化是一个持续的
动态过程,活化强度随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
%#’/期 刘丽,等: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影响的研究
图 ! 铝释放量与磷释放量的关系
"#$%! &’()*#+,-.#/ 0’*1’’, *.’ 2( 3’(’)-’ ),4 *.’ 5 3’(’)-’
而增强,并且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活化速率逐渐减
慢。在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分别作用下,活化曲线均
可分成快速活化和慢速活化两个区域,同时若活化
时间进一步延续还将存在一个更缓慢的活化区域。
土壤磷可分为易释放磷、较易释放磷和难释放磷 !
个部分,它们被活化的过程可能与活化曲线的 !个
区域相对应。易释放磷在活化初期被快速释放出
来,而较易释放磷和难释放磷则释放得慢些。在某
种程度上,较易释放磷和难释放磷更加有利于作物
在整个生育期内对磷的吸收和利用。对于能够分泌
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作物来说,在其整个生育期可以
通过持续活化土壤中的磷来满足生育需求["#]。
本研究看出,柠檬酸对磷的活化能力强于苹果
酸,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种类的有机酸所含的功能基
数目及螯合能力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活化能
力[$%]。陆文龙等人在研究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磷
素活化能力时也得到类似规律[$"]。
在 &’()’*的磷分组方法中,&$+,-和 ./&0+!,-1
是对作物最有效的活性无机磷形态。&$+,-是与土
壤溶液磷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固相无机磷,其含量
变化与不同形态磷库之间的相互转化密切相
关[$$2$!];./&0+!,-1主要是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活
性较强的磷组分。对柠檬酸和苹果酸活化前后的土
壤进行磷分组看出,&$+,- 和 ./&0+!,-1 的活化量
都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说明植物根系分泌
的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活化土壤中的作物有效态磷,
活化强度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0+!,-3主要是土壤表面吸附的易于矿化的
可溶性有机磷["$,$4];./+&,-3是由腐殖酸和褐菌素
等组成的铁、铝结合态有机磷[$$],经磷酸酶作用后
对作物有一定的有效性。对两种有机磷的研究表
明,随低分子量有机酸浓度的增大有机磷的释放量
反而减少,这可能是低分子量有机酸促进了土壤中
磷酸酶和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使一部分有机磷经微
生物矿化转化为有效态的无机磷而以那种无机磷的
形式被释放出来[$4]。5367/8等[$4]认为,有机磷经
矿化作用转化为 ./&0+!,-1,这可能是本研究中有机
磷释放量减少,./&0+!,-1释放量增大的原因。
&0),-即钙结合态磷,是较稳定的磷形态,在石
灰性土壤中主要为磷灰石型磷,在高度风化土壤中
还包括闭蓄态磷。经过以上浸提步骤所未浸出的化
学上更稳定和相对不溶的磷是 9’:1(;/),-,这部分磷
很难被提取剂提取,更难被植物吸收利用["$]。试验
中有机酸能够使 &0),-活化出来,而对 9’:1(;/),-的
影响不大。在各磷组分中,受有机酸影响最大的是
./+&,-1(图 !),这部分磷主要是通过化学吸附紧密
结合在土壤铁、铝化合物表面的中等活性无机磷。
当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较高时,各磷组分的活
化量有如下顺序:./+&,-1 < &0),- < ./&0+!,-1 <
&$+,-,即铁铝结合态磷 <钙结合态磷 <作物有效态
磷。而且,土壤磷在被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苹果酸
活化的同时,还伴有大量铁、铝释放,其释放规律与
磷活化规律非常相似;相关分析也表明,有机酸对
土壤磷的活化与铁、铝的释放显著正相关。这些都
说明柠檬酸和苹果酸所活化的土壤磷主要来源于
铁、铝结合态磷;=’,-和 >),-是本试验供试土壤的
有效磷源。?/8 (’@ A’’等[$B]发现,当作物从土壤溶
液中吸取磷时,被吸附在铁、铝氧化物表面的磷会出
现先快后慢的解吸过程,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3)C3@([$D]认为,酸性土壤中溶解性磷增加的原因是
铁氧化物的还原和溶解,以及束缚或封闭在铁氧化
物内部的磷的后续释放。有机酸能增加土壤中磷的
活性,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有机阴离子与磷酸根
的配位交换,即有机配位体置换矿物表面点位上的
E#B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B卷
无机磷使磷释放到土壤溶液中的过程[!"#$%];二是有
机态的含磷化合物在 &’值降低时部分水解[$!];三
是铁、铝结合态磷酸盐部分螯合溶解[(,),$$#$*]。本
研究中柠檬酸和苹果酸活化土壤磷的可能机理主要
是第三个原因。
参 考 文 献:
[%] 鲁如坤,时正元,顾益初 + 土壤积累态磷研究! + 磷肥的表观
积累利用率[,]+ 土壤,%--.,!"(():!)(#!)-/
01 2 3,456 7 8,91 8 :+ ;<<1=1>?@6AB &5CD&5CE1D 6F DC6>D! + GHI
HB<@6ABFBDD CH &5CD&5CE1D[,]+ 4C6>D,%--.,!"(():!)(#!)-/
[!] 鲁如坤,刘鸿翊 + 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
衡现状" + 农田养分平衡的评价方法和原则[,]+ 土壤通报,
%--(,!"(.):%-$#%-(/
01 2 3,061 ’ 8+ :J<>6FK ?FL M?>?F@1E?> BI
@6CF M?>?F 4<6 +,%--(,!"(.):%-$#%-(/
[$] 9BEOB ,,PBJBE Q+ R5CD&5?@B ?
[,]+ , + R>?F@ U1@E +,%--.,%):!*V-#!*!-/
[*] W@?F6 N,;B U,N?F?O? ’+ R5CD&5CE1D(R)1&@?OB =B<5?F6D=D CH
..$#.(V/
[.] 75?FK Z 4,P? ,,:?C , R+ R5CD&5CE1D LBH6<6BF
DC>1M>B 6FCEK?F6< &5CD&5?@BD MJ E?L6D5(!"#$"%&’ ’"()*&’ 0+)?FL E?&B
(+,"’’)-" %".&’ 0+)&>?F@D[,]+ R>?F@ 4C6>,%--",%-(:!(%#!(*/
[(] 36EO 9 , [,4?F@CD G G,4?F@CD P \+ R5CD&5?@B DC>1M6>6T?@6CF MJ CEI
K?F6< ?F6CF BY
["] 9?5CCF6? N 4,;D=?E Z,96BDB ’ /( "0 1 2CC@IEB>B?DBL CEK?F6< ?<6LD
?FL &5CD&5CE1D 1&@?OB CH @XC M?E>BJ <1>@6A?ED 6F >?MCE?@CEJ ?FL H6B>L
BY&BE6=BF@D[,]+ G1E + ,+ ;KECF+,!VVV,%!:!)%#!)-/
[)] ,C5FDCF 4 G,0CB&&BE@ 2 ’+ 2C>B CH CEK?F6< ?<6LD 6F &5CD&5?@B =CM6I
>6T?@6CF HEC= 6ECF CY6LB[,]+ 4C6> 4<6 + 4C<+ ;=+ ,+,!VV(,"V:!!!#
!$*/
[-] WF@5CFK ,,WD?O6 P,U6>FCFL : /( "0 + R5CD&5CE1D D@?@1D CH DC=B
56K5>J XB?@5BEBL DC6>D 6F &BF6FD1>?E N5?6>?FL ?FL ?A?6>?M6>6@J 6F EB>?@6CF
@C <6@E?@B ?FL CY?>?@B ?&&>6@6CF[,]+ 4C6> 4<6 + R>?F@ U1@E +,%---,
*.:(!"#($"/
[%V]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 + 土壤实验
室分析项目及方法规范(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用)[P]+ 南京: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FD@6@1@B CH 4C6> 4<6BF ?F?>JD6D ?FL =B@5CLD 6F >?MCE?@CI
EJ[P]+ U?F^6FK:]FD@6@1@B CH DC6> D<6BF[%%] 416 8,N5C=&DCF P 0,45?FK :+ ZE?<@6CF?@6CF CH &5CD&5CE1D 6F ?
=C>>6DC> ?=BFLBL X6@5 M6CDC>6LD[,]+ 4C6> 4<6 + 4C<+ ;=+ ,+,%---,
($:%%"*#%%)V/
[%!] ’BL>BJ P ,,4@BX?E@ , _ \,:5?15?F \ 4+ :5?FKBD 6F 6FCEK?F6< ?FL
CEK?F6< DC6> &5C&5CE1D HE?<@6CFD 6FL1
#-"./
[%$] NE?6F? 4 ,,4&CD6@C 9,’BD@BEMBEK [ /( "0 1 GHHB<@D CH &’ ?FL CEK?F6<
?<6LD CF CE@5C&5CD&5?@B DC>1M6>6@J 6F ?F ?<6L6<,=CF@=CE6>>CF6@6< DC6>
[,]+ 4C6> 4<6 + 4C<+ ;=+ ,+,%-)(,.V:*.#.!/
[%*] [B 4=B@ ,,‘?FLBELBB>BF ,,’CH=?F 9+ GHHB<@ CH DC6> &EC&BE@6BD CF
@5B O6FB@6
;F?> +,%--),!-:!%$.#!%*"/
[%.] ;=BE Z,\1>L6F [ 2,\>?
&5CE1D MJ ?F6CF BY<5?FKB EBD6F ?LDCE&@6CF ?FL $!R BS16>6ME?@CF[,]+
R>?F@ 4C6>,%-..,(:$-%#*V)/
[%(] G>E?D56L6 P ;,A?F [6BD@ ;,G>I[?=?@J ; ’+ R5CD&5CE1D LB@BE=6F?I
@6CF 6F 56K5>J >D MJ @5B 1DB CH ?F ?F6CF BY<5?FKB EBD6F
[,]+ R>?F@ 4C6>,%-".,*!:!"$#!)(/
[%"] GA?FD 2 0,,1E6F?O , ,+ 36FB@6
DC6>[,]+ 4C6> 4<6 +,%-"(,%!%:!V.#!%%/
[%)] 何文寿 + 宁夏灌淤土对磷吸附的初步研究[,]+ 土壤学报,
%--!,!-(!):%*!#%*)/
’B _ 4+ ; &EB>6=6F?EJ D@1LJ CF &5CD&5?@B ?LDCE&@6CF MJ X?E&BL 6EE6I
K?@BL DC6> 6F U6FKY6?[,]+ ;<@? RBLC> + 46F+,%--!,!-(!):%*!#
%*)/
[%-] 王艳玲,何园球,李成亮 + 柠檬酸对红壤磷的持续活化效应及
其活化机理的探讨[,]+ 土壤学报,!VV",**(%):%$V#%$(/
_?FK 8 0,’B 8 a,06 : 0+ RBED6D@BF@ ?<@6A?@6FK BHHB<@ CH <6@E6< ?<6L
CF &5CD&5CE1D 6F EBL DC6> ?FL 6@D =B<5?F6D=[,]+ ;<@? RBLC> + 46F+,
!VV",**(%):%$V#%$(/
[!V] 3&C=M>BOC1 ; 3,N?M?@?M?6 P ;+ GHHB<@ CH >CXI=C>B<1>?E XB6K5@ CEI
K?F6< ?<6LD CF &5CD&5CE1D EB>B?DB ?FL &5J@C?A?6>?M6>@J CH &5CD&5CE1D
6F &5CD&5?@B EC
[!%] 陆文龙,王敬国,曹一平,等 +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释放
动力学的影响[,]+ 土壤学报,%--),$.(*):*-$#*--/
01 _ 0,_?FK , 9,:?C 8 R /( "0 + 36FB@6
HEC= DC6>D,?D ?HHB<@BL MJ CEK?F6< ?<6LD X6@5 >CXI=C>B<1>?EIXB6K5@
[,]+ ;<@? RBLC> + 46F+,%--),$.(*):*-$#*--/
[!!] 秦胜金,刘景双,王国平,等 +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
土壤磷形态的变化[,]+ 环境科学,!VV",!)(%!):!"""#!")!/
a6F 4 ,,061 , 4,_?FK 9 R /( "0 1 R5CD&5CE1D HE?<@6CFD 1FLBE L6HHBEI
BF@ >?FL 1DBD 6F 4?F^6?FK &>?6F[,]+ GFA6ECF+ 4<6 +,!VV",!)(%!):
!"""#!")!/
[!$] 向万胜,黄敏,李学垣 + 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VV*,%V(():(($#("V/
b6?FK _ 4,’1?FK P,06 b 8+ RECKEBDD CF HE?<@6CF6FK CH DC6> &5CDI
&5CE1D ?FL ?A?6>?M6>6@J CH A?E6C1D &5CD&5CE1D HE?<@6CFD @C
[,]+ R>?F@ U1@E + ZBE@ + 4<6 +,!VV*,%V(():(($#("V/
[!*] \CX=?F 2 ;,:C>B : ‘+ NE?FDHCE=?@6CFD CH CEK?F6< &5CD&5CE1D D1MI
D@E?@BD 6F DC6>D ?D BA?>1?@BL MJ U?’:W$ BY@E?<@6CF[,]+ 4C6> 4<6 +,
%-"),%!.:*-#.*/
[!.] A?F LBE 7BB 4 G ; N P,ZCOO6FO 0 9 ,,A?F 26B=DL6^O _ ’+ ; FBX
@B<5F6S1B HCE ?DDBDD=BF@ CH EBABED6M>J ?LDCEMBL &5CD&5?@B[,]+ 4C6>
4<6 + 4C<+ ;=+ ,+,%-)",.%:.--#(V*/
[!(] ’C>HCEL ] : 2,2?@E6
!"#$!"%&’ $#(!&)#* %*+ ,#-).)&/ )* %* %0)+ $#).[1]2 3#). 30) 2 3#02
4,2 12,5676,89::6:;:67<
[:7] =%>%(%?%" 3,@#$*’( 4,AB)(C 12 D’$#(!&)#* #E !"#$!"%&’ E(#, C%#.)F
*)&’ -/ 0)&(%&’ %*+ -)0%(-#*%&’[ 1]2 3#). 30) 2 3#02 4,2 @(#02,
56GH,9::IJ7;I5J<
[:H] @%(E)&& K L2 M"’ %N%).%-).)&/ #E @ E(#, !"#$!"%&’F>#’&")&’ -()+>)*>
0#,!.’O’$F+’$#(!&)#* %*+ B!&%C’ -/ (/’>(%$$[1]2 @.%*& 3#).,5676,
I9:II;GI<
[:6] L#!’PFQ’(*%*+’P D,3)’>’(& R,K#+()>B’P 1 S2 T#,!’&)&)N’ %+$#(!F
&)#* #E !"#$!"%&’ U)&" ,%.%&’ %*+ #O%.%&’ -/ &(#!)0%. $#).[1]2 3#).
30) 2 3#02 4,2 12,56HG,IJ:58GJ;58G:<
[9J] Q’ V L,W%*> X,WB%* Y = !" #$ % D’$#(!&)#* %*+ !.%*&F%N%).%-).)&/
#E !"#$!"%&’ $#(-’+ -/ $#,’ ),!#(&%*& ,)*’(%.$[ 1]2 @.%*& 3#).,
5668,5G::H6;67<
[95] R’’."#’+ 1 3,S%* K)’,$+)?C Z Q,[)*+’*’>> R K2 3,B.%&)#* #E &"’
’EE’0& #E 0)&(%&’ ’OB+%&)#* E#(, (##&$ #* &"’ !.%*& %N%).%-).)&/ #E !"#$F
!"%&’ %+$#(-’+ #* >#’&")&’[1]2 \B( 2 12 3#). 30) 2,5666,IJ:976;
96J<
[9:] 丁永祯,李志安,邹碧 2 土壤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生态功能
[1]2 土壤,:JJI,97(9)::89;:IJ<
D)*> W V,L) V 4,V#B ]2 L#UF,#.’0B.%(FU’)>"& #(>%*)0 %0)+$ %*+
&"’)( ’0#.#>)0%. (#.’$ )* $#).[1]2 3#). 30) 2,:JJI,97(9)::89;:IJ<
[99] \%(. Y D,3/’($ 1 Y,^ 0L%B>".)* 1 K2 _()>)* #E &"’ ’EE’0& #E 0)&(%&’,
&%(&(%&’ %*+ %0’&%&’ #* !"#$!"%&’ $#(!&)#* -/ $#).$ %*+ $/*&"’&)0 >’.$
[1]2 3#). 30) 2 3#02 4,2 12,5676,89:G78;G7H<
[98] 1#"*$#* 1 [,S%*0’ T @,4..%* D L2 @"#$!"#(B$ +’E)0)’*0/ )* LB!)F
*B$ %.-B$:4.&’(’+ .%&’(%. (##& +’N’.#!,’*& %*+ ’*"%*0’+ ’O!(’$$)#*
#E !"#$!"#’*#.!/(BN%&’ 0%(-#O/.%$’[1]2 @.%*& @"/$)#. 2,566G,55::
95;85<
JJG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5I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