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张长保(&%-&—),男,陕西汉中人,硕士,主要从事土壤养分资源研究。./0:&1%%&!!%&+!,23450:67489:7489;4(<&,1= :(3
! 通讯作者:./0:"!%$-#"&"&,!,23450:>?@48A5@<&,1= :(3
模拟降雨下初始含水量对砂黄土硝态氮
迁移特征的影响
张长保&,!,王全九!,1!,樊 军&,!,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
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1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西安 #&""*-)
摘要: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不同初始含水量砂黄土在降雨条件下入渗$径流、土壤侵蚀,以及 ’B$1 C’随
径流流失和土壤深层淋溶特征。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对产流时刻的影响在相对含水量为 *%=*D和 #,=%D之间存
在一个转折点,高初始含水量较低含水量产流提前大约 &+ 358;土壤侵蚀量随着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
对含水量为 %#=&D时,侵蚀泥沙量分别是相对含水量 !!=%D时的 !=-倍,*%=*D时的 !=1倍,#,=%D时的 &=+倍。初
始含水量高的处理径流初始 ’B$1 C’浓度高,随后各处理均衰减很快,&" 358左右 ’B$1 C’含量趋于雨水本底值;土
壤初始含水量越低,’B$1 C’被淋洗的程度越严重,土壤剖面中 ’B$1 C’的浓度峰越深。对于黄土高原坡地砂黄土
’B$1 C’迁移特征来看,按照 ’B$1 C’迁移数量,随径流和泥沙流失量比向土壤深层迁移的数量小。说明在降雨条件
下,’B$1 C’主要通过土壤深层淋溶损失,且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其损失越严重。针对黄土高原降水量小、分布集中
的特点,采取措施增加入渗,蓄积水分,在一定含水量下施肥,以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 ’B$1 C’的淋溶。
关键词:含水量;人工降雨;硝态氮;砂黄土
中图分类号:E&+#=&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G(!""-)"+$"-%*$",
!""#$% &" ’(’%’)* +&’* ,&’+%-.# $&(%#(% &( (’%.)%# %.)(+/&.%)%’&( ’(
*++’)* +&’* -(0#. ).%’"’$’)**1 +’,-*)%#0 .)’(")** $&(0’%’&(+
HIF’J K7489C;4(&,!,LF’J M@48CA5@!,1!,NF’ O@8&,!,PQ E75C?589&,!
(! "#$$%&% #’ (%)#*+,%) -./ 0.12+#.3%.4,5#+467%)4 8 9 : ;.21%+)24<,=-.&$2.&,>6--.?2 @!A!BB,"62.-;
A >4-4% C%< D-E#+-4#+< #’ >#2$ 0+#)2#. -./ F+< D-./ :-+32.& #. 46% D#%)) G$-4%-*,H.)424*4% #’ I-4%+ -./ >#2$ "#.)%+1-42#.,
"62.%)% 8,-/%3< #’ >,2%.,%) -./ J2.2)4+< #’ I-4%+ (%)#*+,%,=-.&$2.&,>6--.?2 @!A!BB,"62.-;
K H.)424*4% #’ I-4%+ (%)#*+,%),L2-. ;.21%+)24< #’ M%,6.#$#&<,L2-. @!BBNO,"62.-)
23+%.)$%:Q8 R75S SR@TU,4VR5W5:540 04;(V4R(V540 V458W400 S53@04R5(8 >4S :(8T@:R/T @8T/V 4 V489/ (W 585R540 S(50 3(5SR@V/ :(8C
T5R5(8S 58 S48TU 0(/SS540 S(50S ) .7/ 453 >4S R( 58X/SR594R/ R7/ V/04R/T YV(:/SS/S S@:7 4S 58W50RV4R5(8CV@8(WW,S(50 /V(S5(8,4S
>/00 4S 85RV4R/ 0(SS ;U V@8(WW 48T 0/4:7589) .7/ V/S@0RS S7(>/T R74R R7/V/ >4S 4 R@V8589 Y(58R ;/R>//8 *%=*D 48T #,=%D
(W V/04R5X/ >4R/V :(8R/8R WV(3 R7/ 4SY/:R (W R7/ /WW/:RS (W 585R540 S(50 3(5SR@V/ (8 R53/ R( V@8(WW ) K(33/8:/3/8R (W V@8(WW
@8T/V 7597/V S(50 >4R/V :(8R/8R :(8T5R5(8 >4S &+ 358@R/S /4V05/V R748 R74R @8T/V 0(>/V S(50 >4R/V :(8R/8R :(8T5R5(8 ) .7/
34985R@T/ (W S(50 /V(S5(8 58:V/4S/T >5R7 S(50 >4R/V :(8R/8R,>5R7 R7/ ?@48R5RU (W S/T53/8R @8T/V %#=&D (W V/04R5X/ >4R/V
:(8R/8R ;/589 !=-,!=1,48T &=+ R53/S 04V9/V R748 R74R @8T/V !!=%D,*%=*D 48T #,=%D (W V/04R5X/ >4R/V :(8R/8R,V/C
SY/:R5X/0U ) .7/ 7597/V 85RV4R/ :(8:/8RV4R5(8 (W 585R540 V@8(WW S(0@R5(8 :(VV/SY(8T/T R( R7/ 7597/V 585R540 S(50 >4R/V :(8R/8R,
48T R7/ 85RV4R/ :(8:/8RV4R5(8 58 V@8(WW (W R7/ W(@V RV/4R3/8RS 400 TV(YY/T V/34VZ4;0U 48T 4;(@R &" 358@R/S >4S :0(S/ R( R7/
V458W400 ;4:Z9V(@8T 85RV4R/ :(8:/8RV4R5(8 ) L7/8 585R540 >4R/V :(8R/8R >4S 0(>/V,7(>/X/V,R7/ /[R/8R (W 85RV4R/ 0/4:7589
>4S 3(V/ S/V5(@S,7/8:/,85RV4R/ 359V4R/T T//Y/V 58 S(50 ) NV(3 R7/ /[Y/V53/8R40 V/S@0R >/ W(@8T R74R R7/ 85RV4R/ 0(SS WV(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048R ’@RV5R5(8 48T N/VR5056/V E:5/8:/
!"#$ %&’ ()’*+)&, $%( ")(( ,-%& ,-%, ./ ’))0 +*12%,*#& 3 4-) 2)(5",( (-#$)’ ,-%, &*,2%,) $%( 02*+%2*"/ "#(, ,-2#51- ")%6-7
*&1 5&’)2 2%*&!%"" 6#&’*,*#&(,%&’ ,-) "#$)2 ,-) *&*,*%" (#*" $%,)2 6#&,)&,,,-) +#2) ()2*#5( ,-) &*,2%,) "#(()( 3 82)6*0*,%,*#&
6-%2%6,)2*(,*6( #! ,-) 9#)(( 8"%,)%5 %2) "#$ %&’ 6#&6)&,2%,)’,(# %’#0,*&1 +)%(52)( ,# *&62)%() *&!*",2%,*#&,+#*(,52)
%665+5"%,*#&,%00"/ !)2,*"*:)2( 5&’)2 6)2,%*& +#*(,52) 6#&,)&, 6#&’*,*#& *( #! 12)%, (*1&*!*6%&6) !#2 *&62)%(*&1 &*,2#1)& 5()
)!!*6*)&6/,%&’ ’)62)%(*&1 &*,2%,) ")%6-*&13
!"# $%&’(:$%,)2 6#&,)&,;%2,*!*6*%" 2%*&!%"";&*,2%,);(%&’/ "#)((*%" (#*"
氮肥的施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效果十分显著。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
国。按粮食播种面积计算,全国平均氮肥使用量达
; <=> ?1 @ -+A[<]。过量施用氮肥,既严重浪费资源,
也影响农产品品质,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生态环
境[A]。在北方旱作条件下,土壤具有很强的硝化与
矿化潜力,施入的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在土壤中
残留氮素绝大部分以硝态氮的形态存在[B]。黄土高
原地区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极低,且降雨集中在 C
!D月,高强度的降雨使土壤中的硝态氮淋溶到相当
深度,长期的累积淋溶效应使硝态氮迁移至作物不
能利用的深度,降低生物的有效性,并造成地下水的
污染[EF=]。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养分的迁移,郝
明德、郭胜利和樊军等[GFC]通过在黄土旱塬长期施
肥定位试验,研究表明 ;HFB 7;的深层积累是雨养农
业区施肥、作物、降水和土壤特性等长期作用的综合
结果;张兴昌[>F拟降雨研究了矿质氮的流失规律;康玲玲[<<]、张亚
丽[了雨强、秸秆覆盖、土壤透水状况和坡度等因子对养
分流失的影响;王全九[<=]基于相互作用深度概念
和有效混合层内溶质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壤溶质
与径流相互作用混合模型;陈洪松[
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认为土壤初始含水率越高,产
流越快,平均入渗率越小,趋于稳定入渗阶段的时间
也越短,但未涉及养分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供试材料
中国西北部黄土颗粒的组成具明显的地带性分
布规律,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划分为 B个带:
砂黄土带、典型黄土带及粘黄土带。砂黄土在物质
组成及结构方面与中部和东南部的粘粉质黄土具有
明显的差异,在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
性。
试验用砂黄土采自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神木野外试验站,地处六道沟小流域,该流域位于神
木县以西
层,土壤类型为干润砂质新成土,其基本理化性状
为:土壤颗粒组成为砂粒( M IJI= ++)占 ECJD
++)占 <=J
备用。
)*+ 人工模拟降雨
降雨试验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
重点实验室降雨大厅的侧喷区内进行。降雨高度为
>IN。试验所用土槽为自行设计的钢槽,其尺寸规
格为长 Q宽 Q高 R
“S”形钢槽收集径流,且钢槽上方设置挡雨板,防止
降雨直接流入径流桶内,其他三边额外增加 <= 6+
高钢板,以防雨滴打击,使槽内物质溅出土槽外。土
槽底板均匀打孔,便于土壤水自由渗透。
)*, 试验设计
试验设 E个含水量水平,设定质量含水量分别
为 =N、
分别为 AAJDN、EDJEN、CGJDN和 DCJ
纱布,测定风干土含水量,根据风干土实际含水量确
定设定含水量需加的水量。填装用土混合均一,以
保证背景值相同,施肥水平为 ; AII +1 @ ?1(T;HB 为
土槽,容重控制在 !"#$ % & ’(# 左右;分层填装,每 $
’(为一层,在填装上层土料之前,抓毛下层土壤表
面,以防土层之间出现分层现象。装好后用塑料薄
膜覆盖土壤表层,避免含水量因蒸散而改变,放置
!$ ),准备降雨。试验结果为两次降雨的平均值。
降雨强度为 *+"$ (( & ),降雨时间为 ,- (./,坡
度均为 !-0。降雨过程中,记录初始产流时间,产流
后前 !- (./每 ! (./采集径流于塑料小桶,1-!#-
(./内每 1 (./采集径流,其后按每 $ (./采集于桶
内。降雨结束后,称量径流样,并收集上清液 $- (2
左右于塑料瓶中,用定量滤纸过滤,冷藏于冰箱
(34);桶底泥沙风干后称重,将同一处理的泥沙样
收集,混匀,待分析。在土槽中下部,距坡底 3- ’(
处取土壤剖面,取样方法为 -—-"1$ ’(、-"1$—-"$
’(、-"$—! ’(,! !- ’(每隔 ! ’(、!-—1- ’(每
隔 1 ’(取一个样,其后按每 $ ’(取一个样至槽底,
取样量 1-- %左右。
!"# 测定项目及方法
降雨前后测定土样含水量、567# 85 含量、径流
水样 567# 85 含量。其中含水量采用烘箱烘干法
(!-$4,* ));土样及泥沙样 567# 85 含量采用 !
(9: & 2 ;<:溶液浸提,双波长(11- /(,1+$ /()紫外
分光法[!+7!*]测定;径流水样 567# 85含量采用定量
滤纸过滤后直接双波长紫外分光法测定[!=]。
$ 结果与讨论
$"! 降雨—入渗—径流过程分析
土壤溶质在水力侵蚀条件下的流失过程,实际
上是土壤溶质、降雨和径流的相互作用过程,受溶解
和解吸、雨滴击溅、径流冲刷和溶质紊动扩散等作
用,以及土壤入渗能力和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降雨初期的雨滴打击作用使土壤表层 567# 85
与雨水混合,当雨强小于入渗能力时,雨水全部入
渗,土壤表层部分的 567# 85随水向土壤深层迁移。
随着降雨的进行,产生径流,567# 85发生双向迁移,
一方面在雨滴和径流的作用下迁移出出口断面,另
一方面继续随着水的入渗在土壤剖面向下迁移;当
降雨结束后,567# 85继续在土壤剖面进行扩散、对
流,一部分 567# 85保留在根层,可以被植物利用,另
一部分就会淋溶到作物不能利用的深度,污染地下
水源[$,!#]。
图 !显示了 3个不同初始含水量处理下单位面
积的坡面入渗率、径流量和累积径流量随降雨时间
的变化过程。其中土壤入渗率 ;用下式计算:
! > ?’9@(!)7 "·# $ %·& (!)
式中,’ 降雨量(’( & (./);!坡度(0);& 时间间隔
((./);# 时间间隔 & 内的产流量(%);% 土槽面积
(’(1);" 将产流量换算成水的体积的转换系数,"
> ! ’(# & %。
图 ! 不同初始含水量下入渗率、径流量、累积径流量变化过程
%&’(! )*+&,-./-&0* ./-12,+,03 ./-12 /*4 5676,/-&81 +,69 3&-: -&71 +0. 4&++1.1*- &*&-&/, 3/-1. 50*-1*- 0+ 20&,
图 !看出,在降雨初始条件一致条件下(土壤表
层养分含量、土壤容重、土槽坡度及雨强),不同初始
含水量处理的产流变化过程,相对含水量为 11"=A
和 3="3A的处理产流时间基本相同,分别为 !+",、
!+"1 (./,相对含水量为 +,"=A和 =+"!A的处理产
流时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 1"$、1", (./,相比之下
产流时间比前 1个处理提前了 !$ (./左右。土壤初
始含水率影响着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与陈洪松[!,]
的结论一致,即初始含水率高,产流快,入渗率降低
也快,趋于稳定入渗阶段的时间也短。对于相对含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3卷
水量为 !"#$%和 $!#&%的 ’ 个处理,在 ’ ()*左右
就开始产流,入渗率降低也相当快,在产流后不到
&+ ()*就趋于缓慢,逐渐趋于稳定入渗。相对含水
量为 ’’#$%和 ,$#,%处理入渗率降低较缓慢,其中
相对含水量为 ’’#$%的处理在产流后 &+ ()* 达到
稳定入渗,而相对含水量为 ,$#,%的处理至降雨结
束也未表现出稳定入渗。在降雨过程中的坡面径流
量随时间表现出呈指数增加趋势,而且径流量的差
异与入渗率的差异恰好相反。在坡面径流的计算过
程中,使用的是水量平衡法,即径流等于降雨减去入
渗,故坡面径流量与土壤入渗率密切相关,入渗率大
则径流量小,反之亦然。从径流累积量看出土壤初
始含水量越高,径流累积量越大,各处理变化趋势基
本一致。
!"! 径流 #$%& ’#含量变化特征
土壤氮素在侵蚀条件下随径流迁移表现为 -种
方式:!土壤液相中的可溶性氮素在径流中的溶
解;"土壤颗粒吸附的矿质氮在径流中的解吸;#
土壤颗粒中的氮素随产流在坡面传递和被水体携
带。降雨动能和径流是这 -种作用过程的动力[&’]。
图 ’看出,在初始产流时,径流 ./0- 1.含量较高,主
要由于产流初期土壤粘粒含量较高,吸附于表层颗
粒和存在于土壤液相中矿质氮浓度相对较高;而且
表现出初始含水量相对较高的 ’个处理在产流初始
阶段径流 ./0- 1.含量较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土
壤含水量高,土壤溶液中溶解的 ./0- 1.总量相应较
高。有研究表明,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硝化速率随
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高,硝化势在 0 2#+ 345(约
为田间持水量的 "+%)时达到最高值[’+];同时土壤
前期含水量高会直接导致水分入渗率降低,随水入
渗向下迁移的 ./0- 1.少,保留在土壤上层的 ./0- 1.
的量也就较多。./0- 1.运移的推动力主要是干、湿
土层之间的水势梯度和土壤基质势,在含水量低的
情况下,土壤具有较高水势梯度,入渗率大,在未产
流之前,土壤表层大量 ./0- 1.已随雨水的入渗进入
土壤深层。在产流后 &+ ()*,各处理径流中 ./0- 1.
含量均趋于稳定,与雨水 ./0- 1.含量持平(图 ’)。
从径流 ./0- 1. 累积流失量看,土壤初始含水量越
高,通过径流损失的 ./0- 1.总量越多(图 -)。
!"& 降雨后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及土壤侵蚀量
图 ,、图 6 可以看出,降雨后土层 +—’+ 7(
./0- 1.含量仅是雨前土壤的 ’#+%!--#2%,而且土
壤初始含水量越低,被淋洗的越深。./0- 1.淋溶深
图 ! 径流中硝态氮浓度随时间变化
()*+! ,-./*01 23 4-0 /)45.40 62/60/45.4)2/
)/ 57/233 875)/* 5.)/3.99
图 & 径流硝态氮累积流失量
()*+& ,7:79.4);0 /)45.40 921101 )/ 57/233
875)/* 5.)/3.99
度及其峰值浓度(表 &)显示,./0- 1.的作用深度均
达到土槽底部 -6 7(处,这和降雨后土壤水分入渗
作用深度一致。土壤初始含水量大,径流量势必较
大,会增加径流的冲刷作用,从而加剧土壤侵蚀。图
"可见,相对含水量为 $!#&%的处理,侵蚀泥沙量分
别是相对含水量为 ’’#$%的 ’#2 倍,,$#,%的 ’#-
倍,!"#$%的 倍,指数函数能够较好地反映非饱
和条件下坡地砂黄土初始含水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
系,决定系数(8’)达到 +#$!’-。通过分析泥沙样
./0- 1.含量,平均为 "#& (9 : 39,仅是雨前土样的
’#$%,这主要由于表层土壤 ./0- 1.大部分在径流
产生之前随入渗水进入深层,被冲蚀的泥沙又通过
径流的再次浸提,所以残留在泥沙的 ./0- 1.很少,
对 ./0- 1.的流失贡献极小。
!$26期 张长保,等:模拟降雨下初始含水量对砂黄土硝态氮迁移特征的影响
图 ! 降雨后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分布
"#$%! ’()#*+(#,- ,. -#()/(0 #- (10 ’,#2 3),.#20
/.(0) )/#-./22
(!":雨前 !#$% &’()$’**,下同 +,# -’.# /#*%01)
图 4 降雨后土壤剖面水分分布
"#$%4 5,#’(+)0 6,-(0-( #- (10 ’,#2 3),.#20 /.(0) )/#-./22
表 7 不同土壤初始含水量对降雨土壤侵蚀量和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8/*20 7 9:3/6( ,. #-#(#/2 ;/(0) 6,-(0-( ,- ’,#2 0),’#,- /-< =>?@ A= 2,’’
相对含水量
"#*’2(3# 0’2#&
4%)2#)2
(5)
径流总量
+%2’*
&6)%$$
(7)
泥沙量
+%2’*
-#8(.#)2
(9)
径流 :;<= >:流失量
+%2’* :;<= >:
() &6)%$$
(.9 ? .@)
泥沙 :;<= >:流失量
+%2’* :;<= >:
() -#8(.#)2
(.9 ? .@)
剖面 :;<= >:浓度峰
:;<= >: A#’B ()
-%(* A&%$(*#
(4.)
峰值 :;<= >:含量
:;<= >: A#’B
4%)2#)2
(.9 ? B9)
@@CD ECF ’ DGCF ’ HICG ’ @CI ’ =I—=J FDHCJ
EDCE JCJ / H@ICF / HHC= / @CJ / @I—@J EHGCJ
GFCD H=CG 4 HKGCI 4 HKCJ 4 =CK 4 @I—@J =GECJ
DGCH HGC@ 8 @G=CI 8 EHCE 8 JCF 8 H@—HE =J=CJ
注(:%2#):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达 ICIJ显著水平 L’*6#- $%**%0#8 /M 8($$#)2 *#22#&- () 2,# -’.# 4%*6.) .#’) -(9)($(4’)2 ’2 ICIJ *#3#* 1
图 B 不同处理土壤侵蚀量
"#$%B C0<#:0-( D#02<’ ,. <#..0)0-( ()0/(:0-(
@ 结论
模拟降雨试验表明,砂黄土不同初始含水量对
降雨入渗<径流、土壤侵蚀、:;<= >:径流流失和深层
淋溶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在降雨条件下,砂黄土
:;<= >:的迁移主要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土壤深层,且
表现出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 >:被淋洗的程度
越严重;初始含水量高,土壤侵蚀量加剧,初始径流
:;<= >:含量相应较高,但从 :;<= >:流失总量看,径
流和泥沙所携带的量所占比例甚小。总之,:;<= >:
主要通过降雨淋溶作用损失,:;<= >:的深层积累是
雨养农业区氮素去向的重要途径之一[F
控制 :;<= >:的淋溶是关键所在,采取少量多次,在
一定含水量下施肥是有效途径。综合研究黄土高原
地区养分流失过程今后还需同时考虑移动性差,易
被土壤所固定的磷和钾,同时结合农艺措施等,研究
出一条适合黄土高原的有效养分资源管理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H] 朱兆良,孙波,杨林章,等 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
施[N]1科技导报,@IIJ,@=(E):EG
)%)>A%()2 A%**62(%) %$ ’9&(46*26 () S,()’[N]1 P4( 1 T +#4,1 "#31,
@IIJ,@=(E):EG
[!] 王朝辉,李生秀,王西娜,等 "旱地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及影响
因素研究[#]"土壤,!$$%,&’(%):%(%)%’*"
+,-. / 0,12 3 4,+,-. 4 5 !" #$ % 5267,68 -2679.8- 78:2;<8 ,-;
=8,>?2-. 2- ;7@=,-; :92= ,-; 2-A=<8->8 A,>697:[#]" 392=:,!$$%,&’(%):
%(%)%’* "
[&] 张丽娟,巨晓棠,张福锁,等 "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的
运移及其后效[#]"中国农业科学,!$$(,B$(C):*C%B)*C(!"
/?,-. 1 #,#< 4 D,/?,-. E 3 !" #$ % F9G8H8-6 ,-; 78:2;<,= 8AA8>6 9A
=,I8=8; -267,68J5 2- ;2AA878-6 :92= =,@87:[#]" 3>2 " K.72>" 32-",!$$(,
B$(C):*C%B)*C(! "
[B] 樊军,郝明德 "旱地农田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的原因初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E,- #,0,9 F L"5267,68 ,>>
[O] 张兴昌 "坡地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型
[#]"地理科学进展,!$$$,*C(!):*!’)*&&"
/?,-. 4 P" D?8 2-687,>62-. H9;8=: ,-; H8>?,-2:H: 9A :92= -2679.8-
Q26? 7,2-A,== ,-; 7<-9AA[#]" R79.7 " S89.7 ",!$$$,*C(!):*!’)*&&"
[%] 郭胜利,张文菊,党廷辉,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 5T)& J5
深层积累及其影响因素[#]"地球科学进展,!$$&,*’(B):O’B)
OC* "
S<9 3 1,/?,-. + #,L,-. U 0 !" #$ % K>>
,72; ,78,:[#]" K;G" N,76? 3>2 ",!$$&,*’(B):O’B)OC*"
[(] 樊军,邵明安,郝明德,等 "黄土旱塬塬面生态系统土壤硝酸盐
累积分布特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O,**(*):’)*!"
E,- #,3?,9 F K,0,9 F L !" #$ % 5267,68 ,>>
[’] 张兴昌 "水蚀条件下硝酸铵施用对黄绵土氮素流失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O’)%&"
/?,-. 4 P"52679.8- =9:: 9A =98:: :92= ,: ,AA8>68; I@ 50B5T& ,MM=@2-.
2- M79>8:: 9A Q,687 879:29-[ #]" D7,-" P?2-" 39>" K.72>" N-.2-",
!$$$,*%(!):O’)%&"
[C] 张兴昌,邵明安,付会芳 "多年生黑麦草草地矿质氮淋溶与径流
流失的关系[#]"草地学报,!$$$,’(!):’!)’("
/?,-. 4 P,3?,9 F K,E< 0 E" D?8 78=,629-:?2M 9A H2-87,= -2679.8-
=8,>?2-. 2- M878--2,= 7@8 .7,:: =,-; Q26? 26: 7<-9AA =9::[#]" K>6, K.78:J
62, 32-",!$$$,’(!):’!)’("
[*$] 张兴昌,张亚丽 "径流与坡面土壤矿质氮素的作用深度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O,O(*():*!O%)*!OC"
/?,-. 4 P,/?,-. U 1" NVM872H8-6,= ,-,=@:8: 9- 6?8 8AA8>62G8 ;8M6?
9A 2-687,>629- 9A 7<-9AA Q26? :92= H2-87,= -2679.8- 9- 6?8 =98:: :=9M8
[#]" 3>2 " D8>?" N-.2-",!$$O,O(*():*!O%)*!OC"
[**] 康玲玲,朱小勇,王云璋 "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
失规律研究[#]"土壤学报,*CCC,&%(B):O&%)OB&"
W,-. 1 1,/?< 4 U,+,-. U /" X8:8,7>? 9- -<6728-6 =9:: A79H ,
198::2,= :92= <-;87 ;2AA878-6 7,2-A,== 2-68-:2628:[#]" 392= #",*CCC,&%
(B):O&%)OB&"
[*!] 张亚丽,李怀恩,张兴昌,肖波 "牧草覆盖对坡面土壤矿质氮素
流失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C()!&$* "
/?,-. U 1,12 0 N,/?,-. 4 P,42,9 Y" X<-9AA =9:: 9A :92= H2-87,=
-2679.8- ,-; 26: 78=,629-:?2M Q26? .7,:: >9G87,.8 9- 198:: :=9M8 =,-;
[#]" P?2-" #" KMM= " N>9= ",!$$%,*((*!):!!C()!&$* "
[*&] 王辉,王全九,邵明安 "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坡面养分随径流
迁移试验[#]"农业工程学报,!$$%,!!(%):&C)B&Z
+,-. 0,+,-. [ #,3?,9 F K" 1,I97,697@ 8VM872H8-6: 9A :92= -<672J
8-6 67,-:A87 2- 6?8 =98:: :=9M8 Q26? :<7A,>8 7<-9AA ;<72-. :2H<=,68;
7,2-A,==[#]" D7,-" P?2-" 39>" K.72>" N-.2-",!$$%,!!(%):&C)
B&Z
[*B] 孔刚,王全九,樊军 "坡度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实验研
究[#]"水土保持学报,!$$(,!*(&):*B)*’"
W9-. S,+,-. [ #,E,- #" X8:8,7>? 9- -<6728-6 =9:: A79H =98::2,=
:92= <-;87 ;2AA878-6 :=9M8[#]" # " 392= +,687 P9-:87G",!$$(,!*(&):
*B)*’"
[*O] 王全九,王文焰,沈晋 "黄土坡面溶质径流迁移的对流质量传
递模型[#]"水土保持研究,*CCB,*(O):*!)*O"
+,-. [ #,+,-. + U,3?8- #" P9-G8>62G8 \<,=26@ 67,-:A872-. H9;8=
A97 :92= :9=<68 H9G2-. Q26? :<7A,>8 9G87 6?8 =98:: :=9M8[#]" X8:" 392=
+,687 P9-:87G",*CCB,*(O):*!)*O"
[*%] 陈洪松,邵明安,王克林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及
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BB)
B("
P?8- 0 3,3?,9 F K,+,-. S 1" NAA8>6: 9A 2-262,= Q,687 >9-68-6 9-
?2==:=9M8 7,2-A,== 2-A2=67,629- ,-; :92= Q,687 78;2:672I<629-[#]" D7,-"
P?2-" 39>" K.72>" N-.2-",!$$%,!!(*):BB)B("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F]"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BC)
O$"
Y,9 3 L" 392= ,-; ,.72><=6<7,= >?8H2:67@ ,-,=@:2:[F]" Y82]2-.:P?2-,
K.72><=6<7,= R78::,!$$$"BC)O$"
[*’] 宋歌,孙波,教剑英 "测定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其
他方法的比较[#]"土壤学报,!$$(,BB(!):!’()!C& "
39-. S,3<- Y,#2,9 # U" P9HM,72:9- I86Q88- <=67,G29=86 :M8>J
679M?969H867@ ,-; 96?87 H86?9;: 2- ;8687H2-,629- 9A :92= -267,68J5[#]"
K>6, R8;9= " 32-",!$$(,BB(!):!’()!C& "
[*C] 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 "环境监测[F]"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Z (% "
42 L 1,3<- U 3,12< 4 U" N-G279-H8-6,= H9-26972-.[F]" Y82]2-.:
02.?87 N;<>,629- R78::,!$$!Z (% "
[!$] 范晓晖,朱兆良 "旱地土壤中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土壤通
报,!$$!,&&(O):&’O)&C*"
E,- 4 0,/?< / 1" 52672A2>,629- ,-; ;8-2672A2>,629- 2-
CC’O期 张长保,等:模拟降雨下初始含水量对砂黄土硝态氮迁移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