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庞夙(%-#’—),男,四川江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理化特性空间变异研究。 ./0:"#&1!##12’!,345670:8769:4879:(%2;%(&< =>5。 ! 通讯作者 ./0:"#&1!##!!%(,345670:07?79@;!(&<9/?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 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庞 夙,李廷轩!,王永东,余海英,吴德勇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 (!1"%’) 摘要:利用地统计学和 ABC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流县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 果表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相关距离分别达 ’ 5和 1(%#2 5,结构性因子是 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土壤速效磷含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相关距离为 !’!%" 5,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 子和随机性因子共同影响。!)土壤速效氮含量主要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速效磷含量主要在东北向西南及东南向 西北方向上逐渐降低,而速效钾含量主要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土壤速效氮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及地形地貌 间呈极显著差异;土壤速效磷含量在不同成土母质及地形地貌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不同成 土母质间呈极显著差异。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高值区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明显高于低值区。 关键词:地统计学;ABC;土壤速效氮、磷、钾;空间变异;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CB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1D(!""-)"%"%%’"2
!"#%#& ’#(%#)%&%* +, -+%& #’#%&#)&. /,0 #12 3 #12 %1,&4.15%16 ,#5+(- E+FA CG,HB .79:4@G69!,I+FA J>9:4K>9:,JL M674N79:,IL O/4N>9: ( !"##% "& ’(")*+ ,-. /-01*"-2-3 "& 41+5),- 6%*1+)#3)*,# 7-10*(138,9,,-,41+5),- :;<=>?,!51-,) 7)-(#5:C?GK7/P >9 ?Q/ PR6?760 S6T76U707?N =Q6T6=?/T7P?7= >V P>70 6S6706U0/ 9G?T7/9? =>9?/9?P 79 =>G9?N P=60/ =>G0K RT>S7K/ 6 :G7K69=/ V>T 75RT>S79: 6:T7=G0?GT60 R069979:W A/>P?6?7P?7=P =>5U79/K X7?Q ABC X/T/ GP/K V>T ?Q/ 6960NP7P >V ?Q/ PR6?760 S6T76U707?N =Q6T6=?/T7P?7=P >V P>70 6S6706U0/ 97?T>:/9(+F),6S6706U0/ RQ>PRQ>TGP(+E)69K 6S6706U0/ R>?6PP7G5(+Y)69K ?Q/7T 79V0G/9=79: V6=?>TP 79 CQG69:07G =>G9?N 79 C7=QG69 RT>S79=/W .Q/ T/PG0?P 79K7=6?/K:%)+F 69K +Y =>9?/9?P X/T/ P?T>9:0N 69K PR6?7600N K/R/9K/9?,?Q/ T69:/P >V PR6?760 K/R/9K/9=/ X/T/ 22#’" 5,69K 21’#! 5,T/PR/=?7S/0N W C?TG=?GT60 V6=?>TP X/T/ ?Q/ 5679 V6=?>TP XQ7=Q 6VV/=?/K ?Q/ PR6?760 S6T76U707?N >V +F 69K +Y =>9?/9?P W +E =>9?/9? Q6K 5>K/T6?/ PR64 ?760 K/R/9K/9=/,?Q/ T69:/ >V PR6?760 K/R/9K/9=/ X6P !11-" 5,69K ?Q/ PR6?760 S6T76U707?N X6P =6GP/K UN P?TG=?GT60 V6=?>TP 69K T69K>5 V6=?>TP W !)+F =>9?/9? X6P K/=T/6P/K VT>5 9>T?Q ?> P>G?Q,+E =>9?/9?P X6P K/=T/6P/K VT>5 9>T?Q/6P? ?> P>G?QX/P? 69K P>G?Q/6P? ?> 9>T?QX/P?,XQ/T/6P +Y =>9?/9?P X6P K/=T/6P/K VT>5 P>G?Q/6P? ?> 9>T?QX/P? W &)+F =>9?/9? X6P P7:97V7=69?0N K7VV/T/9? 65>9: K7VV/T/9? P>70 ?NR/P >T :/>:T6RQ7/P;+E =>9?/9? X6P P7:97V7=69?0N K7VV/T/9? 65>9: K7VV/T/9? P>70 R6T/9? 56?/T760P XQ/T/6P P7:97V7=69?0N K7VV/T/9? 65>9: K7VV/T/9? :/>5>TRQ>0>:7= =>9K7?7>9P;+Y =>9?/9? X6P P7:97V7=69?0N K7VV/T/9? 65>9: K7VV/T/9? P>70 R6T/9? 56?/T760P W .Q/ V/T?707Z/T 6RR07=6?7>9 T6?/P 6? ?Q/ T/:7>9P X7?Q Q7:Q P>70 6S6706U0/ F,E 69K Y =>9?/9?P X/T/ >US7>GP0N Q7:Q/T ?Q69 ?Q6? >V T/:7>9P X7?Q 0>X P>70 6S6706U0/ 9G?T7/9? =>9?/9?P W 3.* 8+(2-::/>P?6?7P?7=P;ABC;P>70 6S6706U0/ F,E 69K Y;PR6?760 S6T76U707?N;79V0G/9=79: V6=?>TP 土壤特性具有空间连续性和变异性特征。随着 &C技术的发展,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已成为 土壤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土壤速效氮、磷、钾
含量因其对评价土壤肥力水平高低具有很好的表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 """""""""""""""""""""""""""""""""""""""""""""""""""""""""""""" E069? FG?T7?7>9 69K [/T?707Z/T C=7/9=/ 作用,常作为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的对象。 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土壤[!]、湿地土壤["]及农田土 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特征作了大量研
究。其中,对农田土壤的研究已涉及到田块尺度[&]、
村域尺度[’()]、县域尺度[(((*]、市域尺度[(+]、地域尺
度[(!(%]和流域尺度[(&]。但是,以上对较大尺度的研 究大多基于大采样间距下所获得的少量土壤样本之 上[%,(((*,(’],而随着采样间距加大,空间变异函数值
的随机成分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变量空间相
关性减弱,进而影响到 ,-./.0/估值的精度[*(**]。 成都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近 些年来,许多学者对整个地区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 异性作了大量研究[(!("],但对其周边县区的研究却
鲜见报道。双流县位于成都平原东南部,区域内土
壤分布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
和成土母质分布集中且差异明显,对研究土壤理化
特性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
此,本研究在其县域范围内加大采样密度,探讨经济
发达地区县域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为县域农业的合理规划及专题
制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区概况
双流县地处东经 ()+1!+2!()!1("2,北纬 +)1(+2
!+)1!)2,东西宽 !# 34,南北长 !’ 34,面积 ()%*34*。
县境内西北部为成都平原的一部分,正北部为平坝
区,东南沿境为龙泉山脉,西南至东北部为丘陵区,
其中西南部以缓丘为主。成土母质在平原地区以全
新统冲积物为主,主要形成水稻土;在丘陵地区以
更新统老冲积物为主,局部有紫色岩风化物,主要形
成黄壤,局部有紫色土分布;在山地地区以紫色岩
风化物为主,局部有更新统老冲积物,主要形成紫色
土,局部有黄壤分布。全县辖 *" 个乡(镇)、+ 个开
发区,人口 ’)5#! 万。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
气候,年均气温 (#5* 6,年均降雨量 7 ’&"5( 44。
!"# 样点的采集
根据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89"( : ;
*))#))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在保证土壤样品代 表性的前提下,平均每 !" <4* 布设 ( 个采样点,在 人为活动强烈的平原地区,加密布点。每个土样以 取土点为中心,在 () 4半径内取 "!()个 )—*) =4 耕层土样混合而成,同时用 >?@(>A-4.0 %*)记录中 心点的位置,全县共采集土样 "#%个(图 (),采样时 间为 *))%年 ()月,由 *"个小组在全县 *"个乡(镇) 同时进行。 图 ! 土样采集点分布图 %&’! ()* +%,-.%/0-%12 13 ,1%4 ,5674%2& ,%-*,
!"8 测定项目及方法
土壤速效氮含量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
含量测定采用碳酸氢纳浸提,分光光度法;速效钾
含量测定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9 数据处理
地统计学方法:利用半方差函数的相关参数对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进行空间结构分析[*!*#]。 软件平台 @?@@((5":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 B "5+:半方差函数分析; C-=>D@’5):数字化地图、,-./.0/插值。 # 结果分析 #"!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单一样本 ,@检验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氮、磷、
钾含量呈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表 ()。偏度和峰度
检验值均较大,表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范
围较大,但分布较为集中。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
的变异系数在 *%5!*E!&"5)"E之间,属于中等变
异强度。各速效养分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差异
明显,表明若不考虑地区之间土壤养分含量的本底
差异而盲目地平均施肥,必将造成低养分地区养分
继续不足和高养分地区养分过剩。
"(((期 庞夙,等: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表 !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描述性统计
"#%& ! ’&()*+,-+.& (-#-+(-+)( /0 -1& (/+% #.#+%#%& 2,3 #45 6 )/4-&4-(
项目
!"# 平均值 %#&’ (( ) *()
中值
%#+,
(( ) *() 最大值 %&-, (( ) *()
最小值
%.’,
(( ) *() 标准差 /0 变异系数 12(3) 偏度 /*#4’#55 峰度 678"95.5 分布类型 0.5"8.:7".9’ ";<# 速效氮 =>&.? , @ AABAC ADBEF GFEBED GFBHI EGBIE EABJE KBCE GBFI 正态 @98&?
速效磷 =>&.? , L HBFG ABEJ IHBCG KBEF ABCD AABHF GBDC EBGG 对数正态 M9(’98&? 速效钾 =>&.? , 6 CJBJA JDBCH JCABKC GABJK DJBFI FDBKD EBHH GGBCG 对数正态 M9(’98&?
787 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的空间结构分析
土壤特性空间结构分析的关键是拟合出精度较
高的半方差函数模型。选择最佳模型时,首先要考
虑决定系数(NE)和残差(N//);其次综合考虑块金
值与变程的大小,以保证变量在采样条件下具备较
高的空间相关性。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可以揭示变
量的空间相关程度,若比值 O ED3,表明变量具有强
烈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子影
响;若比值 P AD3,则说明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很弱,
且空间变异主要受随机性因子影响[EA]。
由图 E可知,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在全步长
变化域(DGKCEBKH )内各向同性半方差函数理论模 型分别为高斯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在 JEDDE 步长变化域内,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实
验半方差函数变化相对平稳。步长变化域大于
JEDDE 时,实验半方差函数变化不稳定,其散点图 逐渐分散,这是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的 各向异性导致的[EF]。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导致土 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的各种因素在不同方 向上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图 7 全域内土壤速效氮、磷、钾各向同性实验与理论半方差 9+:;7 <%/#% &=,&*+>&4-#% #45 >/5&%?0+--&5 (&>+.#*+/:*#>( /0 (/+% #.#+%#%& 2,3 #45 6 #- -1& 0@%% &=-&4- 在 JEDDE 步长变化域内,分别对土壤速效氮、
磷、钾含量在不同步长间距下半方差函数模型进行
拟合,得到了较好的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表 E看
出,土壤速效氮含量以 GJKK 步长下的高斯模型为 最佳模型,土壤速效磷含量以 GEKK 步长下的指数
模型为最佳模型,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以 GDKK 步长 CGG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GD卷 下的高斯模型为最佳模型。从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 可以看出,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具有强烈的空 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子影响;而 速效磷含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 构性因子和随机性因子共同影响。土壤速效氮、钾 含量最佳模型所得变程分别为 !"#% &和 ’("# &, 均大大超出取样设计的样点距离,且具有强烈的空 间相关性,所以与该区域内条件类似的土壤速效氮 和速效钾含量空间变异性研究,可根据一定精度要 求适当减少取样数量。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程虽 然也远大于取样设计的样点距离,但其空间相关性 仅为中等,说明土壤速效磷含量空间变异性研究需 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对比分析。 表 ! 土壤速效氮、磷、钾各向同性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及有关参数 "#%& ! "’&()&*+,#% +-(*)(.+, -&/+0#)+(1)#/ /(2&% #32 ,())&-.(32+31 .#)#/&*&)- (4 -(+% #0#+%#%& 5,6 #32 7 分析项目 )*+,-./. /01&. 模型 2341, 步长(&) 5+6 块金值 78 基台值 78 9 7 变程(&) :+*61 78 ;(78 9 7) (<) 决定系数 := 残差 :>> 速效氮 )?+/, @ A B (%88 8C8’88 8C%8=88 !"#% (!CD 8CD%D (C8("E F 8! 速效磷 )?+/, @ G E (=88 8C=’=8 8C(!%8 =%=(8 %DCD 8C"# 8C8(#8
速效钾 )?+/, @ H B (88 8C(%"88 8C#=’88 ’("# =8C% 8CD’" 8C8== E—指数模型 EIJ3*1*0/+, &341,;B—高斯模型 B+K../+* &341, @ !89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 保证了 HL/6/*6插值的有效性[=D]。)LMBN>交互检验 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半方差函数最佳 模型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 (C88=、8C"= 和
(C8((,表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选用模型的预
测结果准确性较高(接近 ();而速效磷含量的预测
结果被较小程度地高估了,这与其空间相关性的强
弱相吻合。空间插值表明(图 !),土壤速效氮、磷、
钾含量总体上都有从高值区向低值区逐渐过渡的趋
势,说明其空间变异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土壤速
效氮含量主要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速效磷含量主要
在东北向西南及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而速效
钾含量主要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土壤普查资料
显示,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主要变化方向正好
是区域内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及成土母质变化较为
集中的几个方向。
图 9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插值图
:+1;9 <3*&).(%#*+(3 /#.- (4 -(+% #0#+%#%& 5,6 #32 7 ,(3*&3*- !8= 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因子 分析 空间结构分析表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 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子影响,而速效磷含量 受结构性因子和随机性因子共同影响。土壤速效 氮、磷、钾含量变化规律与区域内土壤类型、地形地 貌及成土母质的分布情况有一定联系,化肥施用量 也是影响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因 #(((期 庞夙,等: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素之一。因此,本研究选择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和成 土母质作为结构性因子,选择化肥施用量作为随机 性因子,探讨其对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 的影响。 !"#" 土壤类型 统计分析表明,%种土壤类型之
间速效氮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 %)。其
中,水稻土的含量最高;紫色土和黄壤之间速效磷
及速效钾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水
稻土,这表明区域内土壤类型是影响土壤速效氮含
量空间变异的重要因子。造成不同土壤类型速效
氮、磷、钾含量差异的原因一是对不同土壤类型的耕
作管理措施不同;二是不同土壤类型之间成土过程
和发育程度有一定差异,其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
!"#"! 地形地貌 由于地形地貌影响水分在自然
界的重新分配和分布,导致土壤水分含量因地形地
表 ! 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 ! +,-) ’.’-)’()* /,0 ’12 3 4,15*156 ’6 ’77*45*2 (8 2-77*9*15 6,-) 58:*6 项目 &’() 样点数 *+),-( ./0 速效氮 12+3- 0 . 速效磷 12+3- 0 4 速效钾 12+3- 0 5 水稻土 4+667 8/3- %9: 9"9; +1 9"#; <= >?"%% <=
黄壤
@(--/A 8/3- :! B;"#? <= #"; +1 ?%"?% +1 紫色土 4CD,-( 8/3- 9B >:";! EF %"B% +1 ?":9 +1 注(./’():同列中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达 $G 和 >G 显著水平,下同。H3II(D(J’ E+,3’+- +J6 8)+-- -(’’(D8 3J + E/-C)J )(+J 83KL J3I3E+J’ +’ $G +J6 >G -(2(-8,D(8,(E’32(-70 MN( 8+)( <(-/A0 貌变化而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到土壤速效氮、磷、钾 含量的分布情况。统计分析表明(表 #),土壤速效 氮含量变化为平原 O丘陵 O山地,而速效磷含量表 现为山地 O丘陵 O平原,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这与秦松等的报道相似[%?];山地和丘陵土壤速效 钾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高于平原地区。 表明区域内地形地貌变化是影响土壤速效氮与速效 磷含量空间变异的重要因子。 表 ; 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 &’()* ; +,-) ’.’-)’()* /,0 ’12 3 4,15*156 ’6 ’77*45*2 (8 2-77*9*15 #*,",9:<,),#-4 4,12-5-,16 项目 &’() 样点数 *+),-( ./0 速效氮 12+3- 0 . 速效磷 12+3- 0 4 速效钾 12+3- 0 5 平原 4-+3J !99 9#"%> +1 9"9% EF #;";9 <= 丘陵 P3--8 !B# B9"BB <= "# <= 99" +1 山地 Q/CJ’0 > >?";? EF ;":? +1 ?9"%% +1
!"#"% 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影响着土壤的物质组
成、风化及淋溶等,从而影响着土壤速效氮、磷、钾的
积累与淋失。全新统灰色冲积物、更新统老冲积物
和紫色岩风化物是该县的 %种主要成土母质。表 >
表明,灰色冲积物上发育土壤的速效氮含量极显著
高于其他两种母质,而后两种母质之间差异不显著。
老冲积物上发育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
两种母质,而其它两种母质中,紫色岩风化物显著高
于灰色冲积物。三种母质所发育的土壤之间速效钾
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老冲积物上发
育土壤的含量最高。以上分析表明,区域内成土母
质对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为
速效钾 O速效磷 O速效氮。
表 = 不同成土母质对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 = +,-) ’.’-)’()* /,0 ’12 3 4,15*156 ’6 ’77*45*2 (8 2-77*9*15 6,-) :’9*15 "’5*9-’)6 项目 &’() 样点数 *+),-( ./0 速效氮 12+3- 0 . 速效磷 12+3- 0 4 速效钾 12+3- 0 5 灰色冲积物 RD(7 +--C23C) !9? 9#"9 +1 9"B% E= #>"%B EF
老冲积物 S-6 +--C23C) :! B;"#? <= #"; +1 ?":9 +1 紫色岩风化物 4CD,-38N D/ET 8+,D/-3’N $:> B;"9> <= $?">% <= 9?";? <= !"#"# 化肥施用量 根据空间插值结果,选取土壤 速效氮、磷、钾含量差异明显的部分乡镇进行调查分 析发现,在土壤速效氮含量较高的金桥镇和九江镇, !??B年氮肥(.)施用量分别达 >:%和 #!9 TK U N)!,比 含量较低的合江镇分别高出约 %倍和 !倍;在土壤 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的太平镇,!??B 年磷肥 (4!S>)和钾肥(5!S)施用量分别为 B;9 和 ;?B TK U N)!,比含量较低的东升镇分别高出约 %#倍和 ## 倍。可见,地区之间不同的化肥施用量也会对土壤 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产生较大影响。 9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 结论 !)双流县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具有强烈的 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子影响;土 壤速效磷含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受结 构性因子和随机性因子共同影响。土壤速效氮含量 主要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速效磷含量主要在东北向 西南及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而速效钾含量主 要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土壤速效氮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及地形地貌 间呈极显著差异;土壤速效磷含量在不同成土母质 及地形地貌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土壤速效钾含 量在不同成土母质间呈极显著差异。土壤速效氮、 磷、钾含量与化肥施用量关系密切,其含量高值区单 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明显高于低值区。 参 考 文 献: [!] 冯娜娜,李廷轩,张锡洲,等 #不同尺度下低山茶园土壤有机质 含量的空间变异[]#生态学报,"%%&,"&("):’()*’+&#
,-./ 0 0,12 3 4,56./ 7 8 !" #$ % 39- :;6<26= >6?26@2=2DB.<-.< BC B?/6.2D E6<<-? 2. 92==A <-6 ;=6.<6<2B. :B2=: F2<9 G2CC-?-.< :6EH
;=2./ :D6=-:[]# ID<6 JDB= # K2.#,"%%&,"&("):’()*’+&L ["] 姚荣江,杨尽松,刘广明 #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地下水特征 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土壤通报,"%%&,’M(&):!%M!*!%M+#
76./ N ,76./ K,12O P Q# K;6<26= >6?26@2=2;?B;-?<2-: 2. :BE- -? 8-=<6[]# R92.# # KB2= KD2 #,"%%&,’M(&):!%M!*!%M+L
[’] 施加春,刘杏梅,于春兰,等 #浙北环太湖平原耕地土壤重金属
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风险性评价研究[]#土壤学报,"%%M,(( (+):S"(*S’% # K92 R,12O 4 Q,7O R 1 !" #$ % K;6<26= >6?26@2=26=O6H
<2B. BC :B2= 9-6>A E-<6=: 2. 3629O =6T- ?-/2B. BC .B?<9 U9-V26./ ;?B>2.D-
[]# ID<6 W-GB= # K2.#,"%%M,(((+):S"(*S’%L [(] 郭晓敏,牛德奎,郭熙,等 #奉新毛竹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 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OB 4 Q,02O 8 X,POB 4 !" #$ % K
[+] 熊汉锋,王运华 #梁子湖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植物
营养与肥料学报,"%%+,!!(+):+S(*+S)#
42B./ Z ,,56./ 7 Z# K;6<26= >6?26@2=2BC 126./[2 =6T-[]# W=6.< 0O? # ,-?< # KD2 #,"%%+,!!(+):+S(*+S)#<br[&] 王晋民,王俊鹏,胡月明,等 #栗钙土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 性及采样方法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56./ Q,56./ W,ZO 7 Q !" #$ % K
[M] 王宗明,张柏,宋开山,等 #东北平原典型农业县农田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学报,"%%M,"!("):M’* MM# 56./ U Q,U96./ \,KB./ X K !" # % I.6=A:2: BC ?-=6<-G C6D:B2= .OR92.6[]# # KB2= 56<-? RB.:-?>#,"%%M,"!("):M’*MML
[S] 姜勇,梁文举,张玉革 #田块尺度下土壤磷素的空间变异性[]# 应用生态学报,"%%+,!&(!!):"%S&*"%)!# 26./ 7,126./ 5 $,U96./ 7 P# K;6<26= >6?26@2=22. C2-=G :D6=-[]# R92.# # I;;= # JDB= #,"%%+,!&(!!):"%S& *
"%)!L
[)] 刘文全,李首成,韩敬,等 #川中丘区乡村景观磷素空间分布特
征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2O 5 ],12 K R,Z6. !" #$ % K
K2D9O6. I/?2D# ^.2>#,"%%+,"’(():(’&*((!L
[!%] 秦鱼生,涂仕华,冯文强,等 #基于地统计学和 P_K的土壤速效
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以四川盆地两个自然村为例[]#山地学 报,"%%&,"((K):!+’*!&% # ]2. 7 K,3O K Z,,-./ 5 ] !" # # K
"%%&,"((K):!+’*!&%L
[!!] 唐群锋,杨安福,王汀忠,等 #定安县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
变异[]#热带作物学报,"%%M,"S(!):((*+%# 36./ ] ,,76./ I ,,56./ 3 U !" # % K;6<26= >6?26<2B. BC :B2= E62.
.O"%%M,"S(!):((*+%L
[!"] 黄双双,张世熔,毛竹,等 #基于 P_K的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空
间特征研究—以洪雅县为例[]#安徽农业科学,"%%M,’+(S): "’’"*"’’+L ZO6./ K K,U96./ K N,Q6B U !" # % I.6=A:2: BC :;6<26= G2:BC :B2= .ODBO."’’+L
[!’] 赵军,孟凯,隋跃宇,等 #海伦黑土有机碳和速效养分空间异质
性分析[]#土壤通报,"%%+,’&(():(SM*()" # U96B ,Q-./ X,KO2 7 7 !" #$ % I.6=A:2: CB? :;6<26= 9-<-?B/-.-2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报,"%%M,!’(!):!*M# R9-. 4,U96./ K N,ZO6./ 1 ] !" # % K;6<26= G2:2:<2D 6.G 2<: 2.C=O-.<26= C6DW=6.< 0O[!+] 肖鹏飞,张世熔,黄丽琴,等 #成都平原区土壤速效磷时空变化
特征[]#水土保持学报,"%%+,!)(():S)*))# 426B W ,,U96./ K N,ZO6./ 1 ] !" # % 3-E;B?6=H:;6<26= >6?26@2=2BC :B2= 6>62=6@=- ;9B:;9B?O: 2. R9-./GO W=62.[]# # KB2= 56<-? RB.H
:->#,"%%+,!)(():S)*))L
[!&] 张世熔,孙波,赵其国,等 #南方丘陵区不同尺度下土壤氮素含
量的分布特征[]#土壤学报,"%%M,(((+):SS+*S)" # U96./ K N,KO. \,U96B ] P !" # % 82:)!!!期 庞夙,等: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 *& +,&#-!.*)! #% /#0 ’)(#"% #% !",&/ 1/#%*[2]3 4.&* 5)6" 3 7#%3,899:,;;(<):==<>=?8@
[A:] 李婷,张世熔,黄建元,等 3横断山脉北部土壤钾素的区域分布
特征[2]3土壤学报,899B,;C(8):CC:>C;A3
D# E,F/*%( 7 G,H,*%( 2 I !" # % G)(#"%* 6#!&’#J,&#"% ./*’*.&)’#!-
&#.! "K !"# L"&*!!#,+ #% &/) %"’&/)’% L*’& "K &/) H)%(6,*%!/*% +",%- &*#%![2]3 4.&* 5)6" 3 7#%3,899B,;C(8):CC:>C;A@
[A=] 马斌,马琨,何宪平,等 3宁夏南部黄土高原流域土壤速效养分
空间变异研究[2]3农业科学研究,899B,8:(C):AB>893
M* N,M* O,H) P 5 !" # % 7L*&#* /)&)’"()%)#&0 "K *Q*#*J) !"# %,&’#)%& #% &/) ")!! L*&)*, "K !",&/)’% R#%(S#*[2]3 2 3 4(’#.3 7.# 3, 899B,8:(C):AB>89@ [A?] 齐伟,徐艳,张凤荣 3黄淮海平原农区县域土壤养分平衡评价 方法及其应用[2]3中国农业科学,899;,C:(8):8C=>8;C3 T# U,P, I,F/*%( V G3 7&,60 "% )Q*,*&#"% +)&/"6! "K !"# %,&’#- )%& J**%.) *%6 *LL#.*&#"% *& .",%&0 )Q) #% H,*%(-/,*#-/*# L*#%
[2]3 7.# 3 4(’#.3 7#%3,899;,C:(8):8C=>8;C@
[89] 王永东,冯娜娜,李廷轩,等 3不同尺度下低山茶园阳离子交换
量空间变异性研究[2]3中国农业科学,899:,;9(?):A?=9 >
A?== 3
U*%( I W,V)%( R R,D# E P !" # % 7&,60 "% &/) !L*&#* Q*’#*J##&0 "K &/) !"# .*&#"% )S./*%() .*L*.#&0 #% /#0 &)* L$*%&*&#"% !"#$! X#&/ 6#KK)’)%& !*+L$#%( !.*$)[2]3 7.# 3 4(’#.3 7#%3,899:,;9(?):A?=9 >A?==@ [8A] 4%6’"%#Y"Q 7 Z,W*Q*6!"% W 4,7L#)’! G N3 Z*’#*J#$#&0 #% ."%&*+#- %*&#"% J0 /)*Q0 +)&*$!:7*+L$#%( #+L$#.*&#"%[2]3 U*&)’ 4#’ 7"#$ 5" 3,8999,A89(A):8?>;<@
[88] 姜勇,李琪,张晓珂,等 3利用辅助变量对污染土壤锌分布的克
里格估值[2]3应用生态学报,899B,A:(A):?:>A9A3
2#*%( I,D# T,F/*%( P O !" # % O’#(#%( L’)6#.&#"% "K !"# [#%. #%
."%&*+#%*&)6 K#)6 J0 ,!#%( *% *,S##*’0 Q*’#*J)[2]3 1/#%3 23 4LL 3
\." 3,899B,A:(A):?:>A9A@ [8C] 鲍士旦 3土壤农化分析[M]3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A???3 N*" 7 W3 7"# *%6 *(’#.,&,’) ./)+#!&’0 *%*0!#![M]3 N)#]#%(:1/#-
%)!) 4(’#.,&,’* 5’)!!,A???@
[8;] 王政权 3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3北京:科学出版
社,A??? 3
U*%( F T3 ^)"!&*&#!&#.! *%6 #&! *LL#.*&#"% #% ).""(0[M]3 N)#]#%(:
7.#)%.) 5’)!!,A???@
[8<] 姜勇,庄秋丽,梁文举,等 3空间变异在土壤特性长期定位观测
及取样中的应用[2]3土壤通报,899<,C8(;):
间变异特征[2]3土壤通报,899<,CB(;):
F/*" D 2,P#*" H D,^," E U !" # % 7L*&#* Q*’#*J##&0 "K +#.’"%,- &’#)%&! "K #’’#(*&)6 6)!)’& !"# #% &/) N*#0,% Q#$$*() "K U,X)# ’(#"%
[2]3 1/#%3 23 7"#$ 7.# 3,899<,CB(;):
[8:] 1*+J*’6)$$* 1 4,M""’+*% E N,R"Q*Y 2 M3 V#)$6-!.*$) Q*’#*J#$#&0
"K !"#$ L’"L)’&#)! #% .)%&’*$ $"X* !"#$![2]3 7"#$ 7.# 3 7".3,A??;,<=:
<9A>A
6’#Q) K*.&"’! #% &/) 1/)%(6, L*#%[M]3 I*’*%:M*!&)’ &/)!#!, 7#./,*% 4(’#.,&,’* _%#Q)’!#&0,899B@ [C9] 秦松,樊燕,刘洪斌,等 3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相关 性研究[2]3水土保持研究,899:,A;(;):8:<>8:?3 T#% 7,V*% I,D#, H N !" # % 7&,60#%( &/) ’)*&#"%! J)&X))% &"L"- (’*L/#.* K*.&"’! *%6 &/) !L*&#* 6#!&’#J,&#"%! "K !"# %,&’#)%&![2]3
G)!3 7"#$ U*&)’ 1"%!)’Q3,899:,A;(;):8:<>8:?@
98A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A<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