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
"
-./"%"&"!"!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专题"
!"##0/1",0"(*"!
#%青海省重点实验室发展专项资金"
!"#!*2*3"$
#
作者简介$任
!
飞"
#,+%
#!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寒草地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
4*5678
$
98
:
6;
:
<=>?>!"")
!
#($@AB5
"
通信作者$周华坤!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寒草地恢复生态学研究&
4*5678
$
&!,),!,+&
!CC
@AB5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
!
种植物对
模拟增温的生理生化响应
任
!
飞#!!杨晓霞#!!周华坤#"!姚步青#!王文颖$!温
!
军)!贺金生#!赵新全#
"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
%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
%
$
青海师范大学!西宁
+#"""#
%
)
青海省水利
水电科学研究所!西宁
+#"""(
#
摘
!
要$采用国际冻原计划"
DE4-
#模拟增温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将开项式生长室"
FE1
#按不同直径设置
%
个
增温梯度!并按其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标记为
/
0
1
.
4%
个处理!研究了增温效应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
$
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
#
/
"
4%
个增温处理使
FE1
内部气温依次比对照升高了
!@(+G
#@%&G
#@!"G
#@"&G
和
"@(,G
!土壤温度依次比对照升高了
#@&)G
#@"(G
"@+"G
"@("G
和
"@$"G
&
"
!
#增温对
$
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
HF.
活性谷胱甘肽等生理生化特性产生了一
系列的影响!
$
种植物对增温效应的响应也不尽相同&"
$
#增温对青藏高原
$
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明显且复
杂!适度增温
"@(,G
"
#@"&G
"
.
4
处理#对
$
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在总体上表现为正效应&
关键词$模拟增温%生理生化特性%开顶式生长室%矮嵩草%鹅绒委陵菜%短穗兔耳草
中图分类号$
I,)%@&,
文献标志码$
/
"#
$
%&(
)
&*+(,-&*#./&*+(0.%
1
2%.%34#5.."(+26
7
1
.*&.%689
1
.5&/.26+(:+5/&2
)
;%&2
)
<4=&2
>(
1
&2.?.+@A2
B
&2
)
#+&,4&-.6+2"(+6.+C
J4KL>7
#
!
!
3/KM-76BN76
#
!
!
2OFPOQ6RQ;
#
"
!
3/F0Q
C
7;
S
#
!
T/KMT>;
:
7;
S
$
!
T4KUQ;
)
!
O4U7;V=>;
S
#
!
2O/F-7;
C
Q6;
#
"
#KB?W=<>VWD;VW7WQW>B9X86W>6Q07B8B
S:
!
1=7;>V>/A6Y>5
:
B9HA7>;A>
!
-7;7;
S
+#"""+
!
1=7;6
%
!P;7Z>?V7W
:
B91=7;>V>/A6Y>5
:
B9
HA7>;A>V
!
0>7
[
7;
S
#"""),
!
1=7;6
%
$I7;
S
=67KB?568P;7Z>?V7W
:
!
-7;7;
S
+#"""#
!
1=7;6
%
)I7;
S
=67X?BZ7;A>D;VW7WQW>B9T6W>?J>*
VBQ?A>V6;YO
:
Y?B
B<>?
!
-7;7;
S
+#"""(
!
1=7;6
#
>-%65+*6
$
EB>N657;>W=>>99>AWVB9W>5
>?6WQ?>>8>Z6W7B;B;
=
:
V7B8B
S
7A686;YA=>57A68A=6?6AW>?7VW7AVB9
W=?>>V
>A7>V7;68
7;>5>6YBS
=67*E7]>W6;
86W>6Q
!
<>AB;YQAW>Y6V75Q86W7B;VWQY
:
!"#!$%<7W=
B
>;WB
A=65]>?V
"
FE1
#
9B8B<>YW=>5>W=BYB9D;W>?;6W7B;68EQ;Y?64N
>?75>;W
"
DE4-
#
9?B5KBZ>5*
]>?!""!WBH>
W>5]>?!""&
!
6;YW=>V>FE1V<>?>Y>V7
S
;>Y%R7;YVB9V7^><7W=]BWWB5Y765>W>?VB9"@+%
!
#@#%
!
#@)%
!
#@&%6;Y!@"%5VB6VWB?7V>Y799>?>;W67?W>5
>?6WQ?>V@
"
#
#
E=>67?W>5
>?6WQ?>7;V7Y>FE1V
7;A?>6V>Y]
:
!@(+G
!
#@%&G
!
#@!"G
!
#@"&G6;Y"@(,G <7W=7;A?>6V>B9FE1Y765>W>?AB5
6?>Y<7W=
65]7>;W67?@/AAB?Y7;
S
8
:
!
W=>VB78W>5
>?6WQ?><6V68VB7;A?>6V>]
:
#@&)G
!
#@"(G
!
"@+"G
!
"@("G
!
"@$"
G
!
AB5
6?>Y<7W=1B;W?B8@
"
!
#
T>9BQ;YW=6WW=>>8>Z6W>YW>5
>?6WQ?>=6YV7
S
;797A6;W6;YAB5
87A6W>Y
>99>AWVB;
=
:
V7B8B
S
7A68*]7BA=>57A68A=6?6AW>?7VW7AVB9W=?>>
86;WV
>A7>V
!
6;YW=>V>7;Y>N>VZ6?7>Y]>W<>>;
Y799>?>;WV
>A7>V@
"
$
#
E=>7??>V
B;V>WB>N
>?75>;W68<6?57;
S
<6V;BW>N6AW8
:
W=>V65><6
:
@E=>V>?>VQ8WV
7;Y7A6W>YW=6W79W=>67?W>5
>?6WQ?>7;A?>6V>Y<7W=7;W=>?6;
S
>B9"@(,G6;Y#@"&G7;W=>9QWQ?>
!
7W56
:
=6Z>
BV7W7Z>>99>AWVB;W=>
=
:
V7B8B
S
7A68*]7BA=>57A68A=6?6AW>?7VW7AVB9
86;WV
!
6;YW=QVW=>>;Z7?B;5>;W
W7Z>9B?
86;WV87Z7;
S
7;@
D.
$
A5@%
$
V75Q86W>Y<6?57;
S
%
=
:
V7B8B
S
7A68*]7BA=>57A68A=6?6AW>?7VW7AV
%
B
>;WB
A=65]>?
"
FE1
#%
&()*+
#!,-%.!/!#
%
0$*"$!//,,"#*)!",
%
1,
2
$!#(),3-
4
#$,3-
4
,
!!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政
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DX11
#第四次评估报告
预测!到本世纪末"
!#""
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
#@+G
"
)@"G
(
!
)
!而中国的平均气温将升高
#@,G
"
%@%G
(
$
)
&在过去的
#""
年里!中国平均气温已
升高了
"@)G
"
"@(G
!预计到
!"$"
年将升高
#@&
G
!
"%"
年将升高
!@!G
(
)
)
&科学家普遍认为高纬
度和高海拔生态系统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可能更为敏
感而迅速(%*()!而冰芯记录的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古代
气温和现代气温变化幅度均比低海拔地区大(&)&青
藏高原平均海拔
)"""5
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
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受高寒严酷气
候的影响!处于脆弱地表系统平衡下的环境因子常
常处于临界阈值状态!属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
脆弱带(+)!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机
制的理想场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
剧!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平均气温在过去的
$"
年
内以每
#"
年
"@!%G
的速率增加(&)!青藏高原目前
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
此!研究模拟增温下青藏高原典型物种产生的反应
或适应性变化有助于理解这些物种响应温度升高等
环境变化的内部机制!预测其对生态系统群落功能
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以应对未来环境变化!为相关
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
世纪末!国际冻原计划"
7;W>?;6W7B;68WQ;Y?6
>N
>?75>;W
!
DE4-
#使用统一的开顶式生长室"
B
>;
WB
A=65]>?
!
FE1
#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实验方
法研究了高纬度苔原生态系统对模拟气候变化的响
应!取得了许多成果!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植物物
候生长凋落物分解生殖生理及物种组成有着显
著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侧重于模拟
增温对高海拔地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
植物群落结构功能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等的影
响(#)!#+*!")!关于其中典型物种的生理生化特征对增
温的响应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实验以矮嵩草草甸的建群种矮嵩草"
&()*+
#!,-%.!/!#
#及其伴生种短穗兔耳草"
1,
2
$!#(),3-+
4
#$,3-
4
,
#和鹅绒委陵菜"
0$*"$!//,,"#*)!",
#
$
种
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
FE1
模拟增温效应对植被
影响的研究方法!观测其在模拟增温下各种生理生
化指标的变化!探讨高寒草甸植物在生理生化特性
方面对增温的响应!为阐明高寒草甸植物适应增温
环境的内在机制提供相关依据!为预测未来气候变
暖对高寒草甸植物乃至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影
响奠定理论基础&
#
!
材料和方法
E@E
!
实验样地概况与研究物种概述
实验样地设置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
大武乡格多牧委会!地理位置北纬
$)_#&`
"
$)_!%`
!
东经
#""_!(`
"
#""_)$`
!平均海拔
)#""5
!地处黄
河源头!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无四季之
分!仅有冷暖季之别!冷季漫长干燥而寒冷%暖季短
暂湿润而凉爽&温度年差较小而日差较悬殊!太阳
辐射强烈&各地历年日照平均值在
!%""=
以上!
冷季持续时间长达
&
"
+
个月%暖季湿润!长达
)
"
%
个月!平均气温在
"G
以下&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年
降水量为
)!"
"
%("55
!多集中在
(
"
#"
月!土壤
为高山草甸土和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表层和亚表
层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
矮嵩草属寒冷中生型多年生莎草科草本密丛型
植物!具短的木质根状茎!以营养繁殖为主!是高寒
矮嵩草草甸的建群种%短穗兔耳草是青藏高原上一
种常见的以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进行繁殖的多年
生草本植物!属玄参科兔耳草属!匍匐茎!无性繁殖
能力很强!是高寒草甸的主要伴生种!也是草场退化
演替进程中出现的主要指示种或先锋植物(!!)%鹅绒
委陵菜也是高寒草甸的常见伴生种!属蔷薇科委陵
菜属!为一种多年生典型的匍匐茎型莲座状草本植
物!也是退化草地或次生演替地的先锋物种之一!具
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
E@F
!
样地设置
以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
FE1
模拟增
温效应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
""!
年在典型矮嵩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草草甸内建立增温试验样地!用围栏封闭&样地内
设置圆台形开顶式生长室"
FE1
!图
#
#&按直径从
小到大依次设置
/
0
1
.
4%
个开顶式生长室!
模拟不同增温梯度!其底部直径依次为
"@+%
#@#%
#@)%
#@&%
!@"%5
!顶部直径依次为
"@)"
"@&"
#@""
#@$"
#@("5
!圆台高度
"@)"5
&每处理
)
次
重复!以
FE1
附近的露天草地作对照"
1a
#
(
!)
)
&
图
#
!
圆台形开顶式生长室示意图"处理
1
#
L7
S
@#
!
E=>VR>WA=B9W=>B
>;WB
A=65]>?
"
7;W?>6W5>;W1
#
E@!
!
样品处理
!""(
年
+
月底至
,
月初!在样地采集充分伸展
开的新鲜绿色叶片!装入冰壶带回实验室用蒸馏水
洗净!用滤纸擦干!剪成小片称重分装后放入低温冰
箱保存!用于各项指标的测定&
E@G
!
测定指标及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参考
b7A=W>;W=68>?
(
!%
)的方
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参照章骏德等(!()的方法
"蒽酮法#&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按照考马斯亮蓝
M*!%"
染色法进行测定!以牛血清蛋白"
0H/
#为标
准蛋白同步制作标准曲线(!&)&谷胱甘肽含量的测
定参照,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的方法(!&)&超
氧化物歧化酶"
HF.
#活性的测定参照
M76;;B
7B87*
W7V
等(!+)方法!以抑制氮蓝四唑"
K0E
#光化还原
%"c
作为一个酶单位"
P
#!酶活性以
P
.
5
S
#蛋白
表示&本实验酶提取液为
(5b(!@%55B8
.
b
#磷
酸缓冲液"内含
"@$cXdX
!
O&@+
#于冰浴中匀浆!
)"""?
.
57;
#
!
)G
低温离心
#"57;
!上清液保存
于
)G
低温下用于酶活性的测定&
!
!
结果与分析
FHE
!
<4=
增温效应
FE1
增温装置的最大优点就是成本低!操作简
单!易重复!适用于长期野外观测实验&此外!这种
增温方法由于不需要电源的供应而在比较偏远和没
有电力的地区"试验台站#经常被使用&
FE1
增温
的原理是!由于温室的阻挡作用!
FE1
室内风速降
低!空气湍流减弱!使热量不易散失!所以室内温度
升高(!,)&本研究仅考虑了植物生长季节内"
)
"
,
月#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拟增温使
FE1
内的地表温度和地下温度明显升高!且增温在植物
生长初期大于生长末期及枯黄期&在不同季节之
间!夏秋季节的增温幅度大于冬季和春季!可能与夏
秋季节太阳辐射较强有关&经过
$
年的观测!发现
平均地表气温和土壤温度与对照相比!
/
0
1
.
4
温室的地表气温分别提高了
!@(+G
#@%&G
#@!"
G
#@"&G
和
"@(,G
%土壤温度分别提高了
#@&)
G
#@"(G
"@+"G
"@("G
和
"@$"G
(
,
!
)
)
&本模
拟增温试验导致的增温幅度均在
DX11
报告"
!""&
年#的预测范围内!增温效果比较理想&
F@F
!
模拟增温效应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如图
!
!
#
所示$矮嵩草叶绿素
6
含量叶绿素
]
含量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在对照"
1a
#中最大!而在温
室中随增温幅度增大!又呈现出一个先上升后下降
的趋势!
1=86
/
1=8]
也以
1a
为最大&短穗兔耳草
"
$
#随增温幅度的增加!从
4
温室到
.
温室!其叶
绿素
6
叶绿素
]
及总叶绿素含量上升!
1
温室有所
下降!
0
/
温室又有所上升!总体上也呈一个微弱
上升的趋势!
1=86
/
1=8
仍以
1a
最大&鹅绒委陵菜
"
%
#从对照到温室
.
!随温度增加叶绿素
6
含量叶
绿素
]
含量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都增加!随后
1
温室
到
/
温室!随增温幅度增加叶绿素
6
含量叶绿素
]
含量以及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尤其总叶绿素含量下
降明显!且叶绿素总量的减少主要源于叶绿素
6
的
减少!
1=86
/
1=8]
仍以
1a
最大&增温效应对叶绿
素变化的影响可能比较复杂!并与各植物在群落中
的地位和群落结构有关&
F@!
!
模拟增温效应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的影响
F@!@E
!
可溶性糖含量
!
可溶性糖含量在模拟增温
后表现出特殊的消长规律&如图
$
!
#
所示!矮嵩草
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增温幅度的增加!除
4
温室
外!均比
1a
高!且呈一个明显升高的趋势!各处理
间变化明显"
0
#
"@"%
#&短穗兔耳草与鹅绒委陵菜
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
4
温室下的变化趋势与矮
嵩草相似!即与对照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0
$
"@"%
#%但随增温幅度的增加!两者又表现出先略
微增加后又回到与对照相同水平的趋势!其中鹅绒
委陵菜在各增温处理间变化较大!
4
.
1
0
温室间
处理差异显著"
0
#
"@"%
#&还可以看出!在相同增
温条件下!植物叶片平均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
次为矮嵩草鹅绒委陵菜短穗兔耳草"
4
除外#&
,%!!
##
期
!!!!!!!!!!
任
!
飞!等$青藏高原高寒草甸
$
种植物对模拟增温的生理生化响应
F@!@F
!
可溶性蛋白含量
!
如图
$
!
$
所示!从对照
到
1
温室!矮嵩草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明显下降的
趋势"
0
#
"@"%
#!但从
1
温室到
/
温室下!可溶性
蛋白含量又呈现出线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效应
显著"
0
#
"@"%
#!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
1a
$
0
$
/
$
4
$
.
$
1
&鹅绒委陵菜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
的变化与矮嵩草规律基本一致!各处理间差异也达
到显著水平"
0
#
"@"%
#!含量高低顺序为
1a
$
0
$
4
$
.
$
1
$
/
&而短穗兔耳草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
图
!
!
模拟增温对
$
种植物叶绿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
#
@
矮嵩草%
$
@
短穗兔耳草%
%
@
鹅绒委陵菜%
1a@
露天草地%
/
"
4@FE1
底部直径分别为
"@+%
#@#%
#@)%
#@&%
和
!@"%5
!
顶部直径分别为
"@)"
"@&"
#@""
#@$"
和
#@("5
%下同
L7
S
@!
!
499>AWB9V75Q86W>Y<6?57;
S
B;
A=8B?B
=
:
8AB;W>;W6;Y7WV?6W7B
7;W=>8>6Z>VB9W=?>>V
>A7>V
#
@&5-%.!/!#
%
$
@15(),3-
4
#$,3-
4
,
%
%
@05,"#*)!",
%
1a@M?6VV86;Y7;W=>B
>;AQ?
%
/
"
4@E=>]BWWB5Y765>W>?VB9FE1
6?>"@+%
!
#@#%
!
#@)%
!
#@&%6;Y!@"%5
!
<=78>W=>7?WB
Y765>W>?V
6?>"@)"
!
"@&"
!
#@""
!
#@$"6;Y#@("5
%
E=>V65>6V]>8B<
量随增温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
温室中最
低!
/
温室中最大!但各处理间变化均不显著"
0
$
"@"%
#&与可溶性糖含量在物种间的差异类似!在相
同增温条件下!植物叶片平均可溶性蛋白含量依然
是矮嵩草最高!鹅绒委陵菜次之短穗兔耳草最小!
这可能与他们的叶片形态特征和在群落中的功能属
性有关&
F@G
!
模拟增温效应对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
的影响
活性氧"
/FH
#的产生!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F
.
!
#和过氧化氢"
O
!
F
!
#等!一方面产生于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等植物正常生命过程中!但另一方面
主要是有外界环境的胁迫造成的结果($")&如图
)
所示!矮嵩草和鹅绒委陵菜叶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
基含量在
4
温室下都达到最低!此后开始升高!并
分别在
0
温室和
1
温室下达到最高水平&短穗兔
耳草叶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在
.
温室下达
到最低水平!在
0
温室下达到最高水平&超氧阴离
子自由基含量在
4
温室或
.
温室下的低水平说明
此时植物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状况中!随后的上升
为温度升高后产生胁迫的结果%在
0
/
温室下的降
低有可能是由于多种抗氧化酶参与的结果&
图
$
!
模拟增温对
$
种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
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L7
S
@$
!
499>AWB9V75Q86W>Y<6?57;
S
B;VB8Q]8>VQ
S
6?
6;YVB8Q]8>
?BW>7;AB;W>;WV7;W=>8>6Z>VB9W=?>>V
>A7>V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FHI
!
模拟增温效应对叶片
7
量的影响
HF.
是植物体内清除
F
.
!
的第一道防线&如
图
%
!
#
所示!矮嵩草叶片中
HF.
活性在
4
温室最
高!对照中最低!
.
温室较
4
温室有所下降!从
1
温
室到
/
温室又逐步升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0
#
图
)
!
模拟增温对
$
种植物叶片中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L7
S
@)
!
499>AWB9V75Q86W>Y<6?57;
S
B;AB;W>;WB9
F
.
!
7;W=>8>6Z>VB9W=?>>V
>A7>V
图
%
!
模拟增温对
$
种植物叶片中
HF.
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L7
S
@%
!
499>AWB9V75Q86W>Y<6?57;
S
B;HF.6AW7Z7W
:
6;YMHOAB;W>;W7;W=>8>6Z>VB9W=?>>V
>A7>V
"@"%
#&短穗兔耳草叶片中
HF.
活性随增温幅度增
加呈一个明显
e
型变化!
HF.
活性由高到低依次
为
4
1
.
0
/
1a
!各处理间变化明显"
0
#
"@"%
#&鹅绒委陵菜对模拟增温的响应与短穗兔耳
草基本一致!也呈
e
型曲线变化!活性由高到低依
次为
4
1
.
1a
0
/
&
同时!
$
种植物叶片中谷胱甘肽含量对模拟增
温的响应完全不同&如图
%
!
$
所示!随增温幅度的
增加!鹅绒委陵菜叶片中谷胱甘肽含量呈逐渐上升
的趋势!但只有
/
0
间处理差异显著"
0
#
"@"%
#&
短穗兔耳草叶片中谷胱甘肽含量随增温幅度增加变
化幅度较大!且无明显规律可循!
.
温室下含量最
高!其次为
/
对照
4
1
温室!
0
温室最低&鹅绒委
陵菜叶片中谷胱甘肽含量对增温的响应也较为复
杂!大致呈一个*
e
+型变化趋势!
4
温室和
0
温室下
较高!
1
温室下最低&因此!谷胱甘肽在不同物种对
增温响应中所起的作用可能很不一致&短穗兔耳草
和鹅绒委陵菜谷胱甘肽含量在
/
温室下的高水平!
对应于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在该温室下的低水
平!说明谷胱甘肽可能在这种环境下发挥了主要的
抗氧化作用!由此也说明了植物在抗性生理中多途
径和阶段性&
$
!
讨
!
论
在温度较低的区域温度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
因子&高原环境的特点是海拔高!温度低!昼夜温差
大!太阳辐射强!这些环境偶联的结果是植物长期处
于非最适生境中!叶绿素合成常受到抑制!单位叶片
质量色素含量本底较低(,)!光合速率较低&现有的
观测提示全球升温往往使夜间气温升高更明显!模
拟增温也不例外!而青藏高原植物生长季节时常出
现夜间低温霜冻!在次日清空强辐射作用下容易引
发光抑制()&如果温度增加适宜!就可能缓解低温
强光引发的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提高光合效率!使干
物质积累增加&因此当温度在植物适合范围内升高
时!植物光合作用将上调&由温度改变而引起的土
壤湿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地表温度等各种微气
候因子发生变化的综合作用将通过多种方式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植物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其在群落中的
作用!群落结构等&
一些研究者认为!叶绿素开始合成时!叶绿素
6
先于叶绿素
]
出现!叶绿素
]
是由叶绿素
6
经过在
脱植基叶绿素
6
加氧酶"
A=8B?B
=
:
8*6BN
:S
>;6V>
!
1/F
#的催化转化形成的($#)&适度的增温条件下!
#(!!
##
期
!!!!!!!!!!
任
!
飞!等$青藏高原高寒草甸
$
种植物对模拟增温的生理生化响应
植物合成更多的叶绿素
6
!再通过这种叶绿素循环
使叶绿素
6
转化为叶绿素
]
!叶绿素
]
的增加可以
提高捕光色素复合体
$
"
bO1
$
#的含量!增加光系
统
$
"
XH
$
#的热稳定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植物对光抑制的敏感度!增加光能的吸收!提高光合
效率&本研究中!这种情况在矮嵩草和鹅绒委陵菜
的
4
.
温室以及短穗兔耳草几乎所有温室中"
1
温
室除外#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模拟增温使短穗兔耳草
叶绿素
6
叶绿素
]
和总叶绿素含量都呈一个上升
趋势&至于矮嵩草中叶绿素含量对照高于所有温
室!究其原因在于增温延长了植物的物候期!尤其延
长了植物的果后营养期!而矮嵩草的物候进程较早!
此时温室内的矮嵩草较对照更早地进入了营养生长
后期甚至衰老期!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而叶绿素
含量在
1
0
/
温室中的降低!可能主要与较高的温
度造成温室内水热状况改变有关!因为高温和低湿
度的环境一样不适于叶绿素的形成!使其分解大于
合成&所以如果未来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幅度较大!
植物将仍处于高温通过对叶绿素含量等的影响进而
造成光合作用受抑制的状态&因此!气温升高对高
寒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比较复杂!不同升温
前景不同环境要素的综合变化可能对植物产生不
同的影响&
同时!通过纵向比较发现!叶绿素含量无论升高
或降低!都以矮嵩草为最大!鹅绒委陵菜次之!短穗
兔耳草最低!这与它们在群落中的功能有关!也与它
们各自的形态特征有关&矮嵩草叶片呈针形!只有
保证高的叶绿素"主要为
1=86
#含量才能保证足够
的光合作用产物提供自身生长!同时由于其个体低
矮而受到的紫外辐射相对较低!从而能从形态上保
证捕捉足够光能而避免光抑制!由此叶绿素
]
的含
量也较高&而短穗兔耳草和鹅绒委陵菜作为低矮平
伏叶片植物!叶面积较大!叶绿素均匀分布!光合能
力强!同时捕光色素
1=8]
的低水平!能有效防止和
减轻光抑制的伤害&
1=86
/
1=8]
在
$
种植物中都
表现为对照最大!随温度的增加!各有不同程度的降
低!一方面说明在高寒环境中!植物需要高的
1=86
/
1=8]
来减少光抑制!因为较强的
Pd*0
辐射容易
引起光合作用的光抑制!过多的光能对光和结构有
损伤作用!使叶绿素尤其是捕光色素
1=8]
减少!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能的吸收!避免或减轻光抑
制的伤害%另一方面!增温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这种由于
Pd*0
辐射对植物造成在光合作用上的
负效应!新近的研究表明!模拟增温可以缓解
Pd*0
辐射带来的光抑制($!)&
可溶性糖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4
温室下各物种叶片可溶性糖
含量降低!可能与植物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体内水
分含量较高有关&一般认为高寒草甸水分较为充
足!因此如果将可溶性糖含量作为一种抗逆"尤其抗
寒#生理指标!
4
温室下各物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可能预示未来适度增温"如
4
.
温室!增温
"@(,G
和
#@"&G
#将使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生长在更适
合的温度下&矮嵩草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增温幅
度持续增加!这种趋势与它在增温后群落中的多度
和生物量趋势一致(!))!一方面说明矮嵩草可能能适
应更高的增温环境!另一方面说明可溶性糖作为机
体构建物质!参与了果后营养期干物质的积累&同
时!纵向的比较也说明矮嵩草作为高寒草甸建群种!
其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短穗兔
耳草和鹅绒委陵菜在
0
温室和
/
温室下的下降!说
明增温幅度超过了其最适温度的临界阈值!高温低
湿的环境不利于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
与可溶性糖一样!可溶性蛋白也是一种重要的
渗透调节物质&一般情况下!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植
物的抗逆性呈正相关!随海拔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
增加($$)&本实验中
$
种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增
温幅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可溶性
蛋白含量更多的作为一种渗透调节物质&从对照到
1
温室!随增温幅度增加!植物所受低温环境胁迫减
弱!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0
/
温室中可溶性糖含
量的上升预示着植物再次处于由于高温造成的胁迫
环境中!也预示着
1
温室所增加的温度可能为未来
植物最适温度的最高阈值"短穗兔耳草可能为
.
温
室所增加温度#&
抗氧化酶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辐射较强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寒环境中容易
导致细胞体内产生较多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F
.
!
#
等活性氧&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伤害的抗氧化酶类
有
HF.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X-
#和过氧化氢酶
"
1/E
#等!在植物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组分存在的主
要活性氧清除途径中
HF.
都起着重要作用($))&
HF.
可将
F
.
!
歧化为
O
!
F
!
与
F
!
!清除这些活性氧
自由基!以防止膜脂过氧化!解除活性氧对植物体的
伤害&
4
温室下!各物种叶片的
HF.
活性都接近最
高!但同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却是最低!充分说
明
4
温室下植物处于一个适宜的环境中!水热状态
使得
HF.
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最大功效!对机体有害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的活性氧被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HF.
活性在
.
温室
下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水热状况的改变使其不能发挥
最佳抗氧化效应!或此时自由基的清除有其他的抗
氧化酶类主导&但
HF.
活性在
1
0
/
温室下的上
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在这些温室中的迅速上
升!说明了植物对过高增温环境的不适应!同时也证
实了
HF.
在抗氧化系统中的重要性!
HF.
在此时
仍发挥最主要的作用&另外!活性氧也是启动植物
衰老的信号分子!过多的活性氧在对植物细胞造成
伤害的同时还启动了细胞编程性死亡!导致了植物
的衰老!叶绿素含量降低!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
/
0
1
等温室下矮嵩草和鹅绒委陵菜叶绿素含量
的变化&另外!谷胱甘肽"
MHO
#是植物中普遍存在
的硫醇!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但谷胱甘肽含
量通常被作为植物一种抗寒指标!温度增高对其含
量的影响未见报道&谷胱甘肽含量在不同温室表现
出的不同物种特异性!说明谷胱甘肽在抗氧化系统
中发生作用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模拟增温环境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
$
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表明!在未来气候持续变暖
的趋势下!植物将对由温度引起的各种环境变化以
及由此引起的群落结构功能变化产生积极的效应!
并能通过自身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对增温环境做
出有利于自身生长的适应&通过对
$
种植物生理生
化特性对模拟增温响应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矮
嵩草和鹅绒委陵菜在
4
温室下综合表现较好!短穗
兔耳草在
.
温室综合表现较好!结合其他研究者对
模拟增温后生物量分蘖叶片数等生长特征以及高
度盖度等群落特征发生改变的研究结果!我们推
断$未来青藏高原环境温度的适宜增加"如本实验
4
.
温室增加的空气温度!
"@(,G
和
#@"&G
#将会
对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产生正效应!也将更适宜于
植物的生长%相反!温度增加过高!将可能不利用植
物的生长&
另外!温度升高对植物产生的影响长远且复杂!
本实验仅对温度增加下
$
种高寒植物的部分生理生
化特性进行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温度
除自身对植物产生影响外!也通过对土壤大气含量
与成分等的影响改变植物的生理生化特征影响植
物的生理生态特征!这使得模拟增温的效应变得更
加复杂!因此植物生理生化特性及生理生态特征对
温度增加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同时!在自然条件下!气温上升
$G
可能需要上百年
的时间历程"当前气温的平均变率为
"@%+G
/
#""6
!
DX11!""&
!若按此计算!则需要
%""
年#!而模拟增
温实验在较短时间内试验了增温效应!忽略了植物
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过程!因此植物对气
温升高的最初响应能否在长的时间尺度上持续还需
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
#
)
!
FJ4Ha4HK@E=>VA7>;W797AAB;V>;VQVB;A8756W>A=6;
S
>
(
U
)
563!*"3*
!
#,+(
$
"(@
(
!
)
!
DX11
!
""&DX11
!
18756W>1=6;
S
>!""&
$
E=>HA7>;W797A06V7V
!
165]?7Y
S
>X?>VV
!
""&@
(
$
)
!
2O/F2
!
T/KMH
!
bPF3@/VV>VV5>;WV6;Y
?B
[
>AW7B;VB9W>5
>?6WQ??7V7;
S
V7;A>W=>>VW6]87V=5>;WB9DX11
(
U
)
5789,"3*#!":/!.,$*
:-,"
2
*;*#*,)3-
!
""&
!"
$
#$
#+$#+)@
(
)
)
!
1O/XDKLH
%
!
U4LL4JD4HJb
!
J43KFb.HUL
!
*$,/@/?AW7A
86;W
=
:
V7B8B
S
7A68>AB8B
S:
7;6;>ABV
:
VW>5AB;W>NW
(
e
)//
/?AW7A4ABV
:
V*
W>5V7;61=6;
S
7;
S
48756W>
$
6;4AB
=
:
V7B8B
S
7A68X>?V
>AW7Z>@H6;.7>
S
B
$
/A6Y>57AX?>VV
!
#,,!
$
))#)%!@
(
%
)
!
孙鸿烈!郑
!
度
@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
e
)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
!
赵新全!曹广民!李英年!等
@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
e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
)
!
3/FE.
"姚檀栋#!
bDP-.
"刘晓东#!
T/KMKb
"王宁练#!
*$,/@E=>A8756W>Z6?76W7B;B9I7;
S
=67*E7]>W6;X86W>6Q
(
U
)
@:-!"*#*63!*"3*
<%//*$!"
"科学通报#!
"""
!
GI
"
#
#$
,+#"(
"
7;1=7;>V>
#
@
(
+
)
!
MJ/0O4JM
!
MFEELJD4.e
!
X/PbDO@18756W>>99>AWVB95BQ;W67;
86;WV
(
U
)
@=,$%)*
!
#,,)
!
$(,
$
))+)%"@
(
,
)
!
bDP-.
!
1O4K0.@18756W7A<6?57;
S
7;W=>E7]>W6;X86W>6QYQ?7;
S
?>A>;WY>A6Y>V
(
U
)
@>"$*)",$!",/?%)",/
@
:/!.,$/
24
!
"""
!
"
$
#&!,#&)!@
(
#"
)
!
1O/XDKLH
%
!
HO/d4JMJ@D;Y7Z7YQ687VW7A
S
?B
B;V>B9WQ;Y?6
86;WV
>A7>VWB>;Z7?B;5>;W6856;7
Q86W7B;V7;W=>97>8Y
(
U
)
@
A3/
24
!
#,+%
!
((
$
%()%&(@
(
##
)
!
/JLE/e
!
T/ba4Je.
!
MPJ4dDE1OU
!
*$,/@J>V
B;V>VB9WQ;Y?6
86;WVWB>N
>?75>;W68<6?57;
S
$
5>W6*6;68
:
V7VB9W=>7;W>?;6*
W7B;68WQ;Y?6>N
>?75>;W
(
U
)
@A3/
2
!3,/B"
2
),
C
-#
!
#,,,
!
(,
$
),#%##@
(
#!
)
!
O4KJ3MOJ
!
eFb/PP@EQ;Y?6
86;WV6;YA8756W>A=6;
S
>
%
W=>7;W>?;6W7B;68WQ;Y?6>N
>?75>;W
"
DE4-
#(
U
)
5D/(,/:-,"
2
*$(!!
##
期
!!!!!!!!!!
任
!
飞!等$青藏高原高寒草甸
$
种植物对模拟增温的生理生化响应
S:
!
#,,&
!
$
$
#,@
(
#$
)
!
O/dHEFJe e
!
1/bb/MO/KEd
!
UFK/HHFKH@.799>?>;W768
S
?B
B;V>VB9:,##!
C
*$*$),
2
",
!
6;6?AW7AY<6?9*V=?Q]
!
WB>;*
Z7?B;5>;W68
>?WQ?]6W7B;V65B;
S
W=?>>AB;W?6VW7;
S
=7
S
=6;YVQ]*6?AW7AV7W>V
(
U
)
@E!F#
!
#,,$
!
((
$
+,)"!@
(
#)
)
!
T/ba4Je.
!
T/OJ4K1O
!
OFbbDHE4JJ.
!
*$,/@X86;WAB55Q;7W
:
?>V
B;V>VWB>N
>?75>;W68<6?57;
S
6A?BVVW=>WQ;Y?6]7B5>
(
U
)
@0)3**8!"
2
#
@
$-*=,$!",/73,8*.
4
@
63!*"3*#
!
G67
!
""(
!
EK!
"
%
#$
#$)!#$)(@
(
#%
)
!
2OFPOa
"周华坤#!
2OFP-e
"周兴民#!
2O/F-I
"赵新全#
@/
?>8757;6?
:
VWQY
:
B9W=>7;98Q>;A>B9V75Q86W>Y
S
?>>;=BQV>>99>AW
B;6&()*#!,-%.!/!#5>6YB<
(
U
)
@?%)",/
@
0/,"$A3/
24
"植物生态学报#!
"""
!
FG
"
%
#$
%)&%%$
"
7;1=7;>V>
#
@
(
#(
)
!
UPbD//a
!
UFOKO
!
2O/F-I@4N
>?75>;W68<6?57;
S
A6QV>V86?
S
>6;Y?6
7YV
>A7>V8BVV
!
Y65
>;>Y]
:
V75Q86W>Y
S
?6^7;
S
!
B;W=>E7*
]>W6;X86W>6Q
(
U
)
@A3/
24
1*$$*)#
!
"")
!
&
$
##&"##&,@
(
#&
)
!
UPbD//a
!
UFOKO
!
2O/F-I@4N
>?75>;W68<6?57;
S
!
;BW
S
?6^7;
S
!
Y>A?>6V>V?6;
S
>86;Y
C
Q687W
:
B;W=>E7]>W6;X86W>6Q
(
U
)
@A3/
2
!+
3,/7
CC
/!3,$!"#
!
""&
!
EL
"
!
#$
%)#%%&@
(
#+
)
!
UPbD//a
!
UFOKO
!
2O/F-I@.>A87;>7;5>Y7A7;686;Y9B?6
S
>V
>A7>V<7W=<6?57;
S
7V5>Y76W>Y]
:86;WW?67WVB;W=>E7]>W6;X86W*
>6Q
(
U
)
@A3#
4
#$*.#
!
""+
!
##
$
&&%&+,@
(
#,
)
!
e/J1O/K.Lb
!
e4JE4KHH
!
aF1a4b04JMOL@X>?9B?56;A>B9=7
S
=6?AW7AWQ;Y?6
86;WV75
?BZ>YYQ?7;
S
]QWY>W>?7B?6W>Y69W>?
>N
BVQ?>WB6V75Q86W>Y>NW?>5>W>5
>?6WQ?>>Z>;W
(
U
)
5D/(,/:-,"
2
*24
!
""%
!
##
$
!"&+!"+,@
(
!"
)
!
1FJK4bDHH4KUO1
!
d/K0F.4MFeXe
!
/4JEHJ
!
*$,/@M8B]68;>
S
6W7Z>Z>
S
>W6W7B;9>>Y]6ARWBA8756W><6?57;
S
?>V
B;V>VB9
8>6987WW>?Y>AB5
BV7W7B;?6W>V7;AB8Y]7B5>V
(
U
)
@A3/
24
1*$$*)#
!
""&
!
#$
$
(#,(!&@
(
!#
)
!
bDP T
"刘
!
伟#!
2OFPOa
"周华坤#!
2OFPb
"周
!
立#!
*$,/@07B56VVY7VW?7]QW7B;
6WW>?;B9Y>
S
?6Y>Y
S
?6VV86;Y7;68
7;>5>6YB<
(
U
)
@D),##/,"8
@
:-!",
"中国草地#!
""%
!
FL
"
!
#$
,#%
"
7;1=7;>V>
#
@
(
!!
)
!
2OFPOa
"周华坤#!
O/KL
"韩
!
发#!
2OFPb
"周
!
立#!
*$,/@499>AWVB968
7;>5>6YB
S
?6Y6W7B;B;A8B;68
S
?B
B91,
2
$!#(),3-
4
#$,3-
4
,
(
U
)
5:-!"*#*?%)",/
@
A3/
24
"生态学杂志#!
""(
!
FI
"
+
#$
+&$+&,
"
7;1=7;>V>
#
@
(
!$
)
!
2OFPOa
"周华坤#!
2O/F-I
"赵新全#!
2OFPb
"周
!
立#!
*$,/@/8
7;>5>6YB
S
?6Y6W7B;68W>?W=>A8B;68
S
?B<7;
S
A=6?6AW>?7VW7AV
B90$*"$!//,,"#*)!",
(
U
)
573$,A3/
2
!3,6!"!3,
"生态学报#!
""(
!
FM
"
!
#$
%"+%!"
"
7;1=7;>V>
#
@
(
!)
)
!
2O/FU2O
"赵建中#!
X4KMe
"彭
!
敏#!
bDP T
"刘
!
伟#!
*$,/@1B??>86W7B;]>W<>>;
S
?B<7;
S
A=6?6AW>?VB9567;V
>A7>V]>8B;
S
7;
S
WB
Y799>?>;W9Q;AW7B;68
S
?BQ
V6;Y
S
?BQ;YW>5
>?6WQ?>7;aB]?>V765>6YB<
(
U
)
@73$,<$5<)*,/5+E33!8*"$56!"5
"西北植物学报#!
"#!
!
F
"
$
#$
%%,%(%
"
7;1=7;>V>
#
@
(
!%
)
!
bD1OE4KEO/b4JOa@1=8B?B
=
:
8V6;Y>6?BW>;B7YV
7
S
5>;WVB9
=BWBV
:
;W=>W7A07B*5>5]?6;>V
(
U
)
@B*$-8#A"H
4
./
!
#,+&
!
#)+
$
$%#$+$@
(
!(
)
!
章骏德!刘国屏!施永宁!等
@
植物生理实验法(
e
)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
(
!&
)
!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
现代植物生理与实验指南(
e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
)
!
MD/KKFXDFbDEDH1K
!
JD4HHa@HQ
>?BN7Y>Y7V5QW6V>@
$
@XQ?797A6W7B;6;Y
C
Q6;W7W6W7Z>?>86W7B;V=7
<7W=<6W>?VB8Q]8>
?BW>7;7;
V>>Y87;
S
V
(
U
)
@0/,"$0-
4
#!/
24
!
#,,&
!
%,
$
#%$#+@
(
!,
)
!
KDPHOb
"牛书丽#!
O/K-M
"韩兴国#!
e/aX
"马克平#!
*$,/@L7>8Y96A787W7>V7;
S
8B]68<6?57;
S
6;YW>??>VW?768>ABV
:
VW>5?>V>6?A=
(
U
)
@?%)",/
@
0/,"$A3/
24
"植物生态学报#!
""&
!
E
"
!
#$
!(!!
"
7;1=7;>V>
#
@
(
$"
)
!
JFKe@FN7Y6W7Z>VW?>VV
!
6;W7BN7Y6;WV6;YVW?>VVWB8>?6;A>
(
U
)
@I)*"8#!"0/,"$63!*"3*
!
""!
!
L
"
,
#$
)"%)#"@
(
$#
)
!
MPF1/
!
bDPL
!
-P-e@1=8B?B
=
:
8*]Y>97A7>;W6;Y
=BWBV
:
;W=>V7V7;
86;WV
(
U
)
@0/,"$0-
4
#!/
24
:..%"!3,$!"#
!
""(
!
GF
"
%
#$
,(&,&$@
(
$!
)
!
O/K1
!
bDPI@H=B?W*W>?5>99>AWVB9>N
>?75>;W68<6?57;
S
6;Y>;=6;A>YQ8W?6Z7B8>W*0?6Y76W7B;B;
=BWBV
:
;W=>V7V6;Y6;W7BN7Y6;WY>*
9>;V>B90!3*,,#
C
*),$,V>>Y87;
S
V
(
U
)
@0/,"$D)J$-;*
2
%/,$!"
!
"",
!
%+
$
#%$#(!@
(
$$
)
!
O/KL
"韩
!
发#!
3P4-M
"岳向国#!
HODHO0
"师生波#
@X=
:
V7B8B
S
7A68A=6?6AW>?7VW7AV7;AB8Y?>V7VW6;A>B9V>Z>?6868
7;>
86;WV7;
I7;
S
=67*E7]>WX86W>6Q
(
U
)
@73$,<$5<)*,/5+E33!8*"$56!"5
"西北植物学报#!
""%
!
FI
"
#!
#$
!%"!!%",
"
7;1=7;>V>
#
@
(
$)
)
!
O/KL
"韩
!
发#!
2OFP.T
"周党卫#!
E4KM2OO
"滕中华#!
*$,/@1B5
6?7VB;B96;W7BN7Y6W7Z>V
:
VW>57;&()*#!,-%.!/!#
S
?B<;6W
Y799>?>;W68W7WQY>VB;I7;
S
=67*E7]>WX86W>6Q
(
U
)
@73$,<$5<)*,/5+E33!8*"$56!"5
"西北植物学报#!
!""$
!
F!
"
,
#$
#),##),(
"
7;1=7*
;>V>
#
@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