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
2###"!#!"$
#和基本科研创新项目
"
2#"1"!#%"&
#
作者简介$徐风美"
#1&&)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森林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3*45.6
$
7874
9
:
;
<:
!
#!,=>4
"
通信作者$唐
!
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3*45.6
$
750
;
4.0
;?
6
!
#%,=>4
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
油松根部真菌群落研究
徐风美!王春燕!褚洪龙!唐
!
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杨陵
(#!#""
#
摘
!
要$植物根部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植物的抗病性和病害的危害程度相互影响为揭示松萎蔫病与松树根
部真菌群落的相互作用!该研究对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的根尖活性(根部外生菌
根真菌"
3@AB
#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CD3
#的侵染率进行分析!并通过油松根部可培养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分析了
两地油松根部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显示$"
#
#松萎蔫病未发生区油松根部的活性根尖比(菌根根尖比和
3@AB
的侵染率均显著高于发生区!而
CD3
的侵染率和微菌核密度却低于松萎蔫病发生区!
3@AB
的侵染率在两
个样区油松根部都显著高于
CD3
"
!
#从两个样区油松根部共分离到
#%#
个菌株!根据形态和分子学特征最终鉴
定为
!%
种真菌!其中
CD3
占绝对优势!且
!"#$%&(
)
"$%$
*
&+,#-##
和
.+
/)
,&0
)
&+#&
)
0#0(+#$(
为油松根部分离真菌
的优势种"
%
#两个样区真菌的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共有真菌仅
+
种"
$
#松萎蔫病未发生区真菌群落的丰富
度"
#(
#和多样性"
!,"#!"
#(以及
3@AB
的相对丰度"
&E
#都高于松萎蔫病发生区"分别为
##
(
#,#1(1
和
#,E
#!而
CD3
的相对丰度"
("E
#却明显低于发生区"
&!,(E
#研究表明!松萎蔫病的发生影响了油松根部的活性(菌根的
形成(
3@AB
和
CD3
的侵染!以及根部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该文首次报道了
CD3
与松萎蔫病的关系!但分
离真菌对油松松萎蔫病抗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相对丰度
中图分类号$
F1$&,#!
G
!,%
文献标志码$
H
$%&%()*"+$"",-.+
/
01"22.+#,
3
"41-/23#$42*-
5
&(6-3#+
5#+%6#0,7#&%&%72
/
%!+!8+!2
/
%!9(%&
IJBK0
;
4K.
!
LHMN@O:0
?
50
!
@PJP>0
;
6>0
;
!
QHMNA.0
;
"
"
@>6K
;
K>RB>SK/7S
?
!
M>S7O8K/7HTBJ0.UKS/.7
?
!
V50
;
6.0
;
!
DO550W.(#!#""
!
@O.05
#
9:&,(),
$
QOKSK./50.07KS5=7.>0XK78KK07OKS>>7R:0
;
56=>44:0.7
?
50<7OK
Y
6507<./K5/K,Z0>S
=>UKS7OK.07KS5=7.>0XK78KK07OK
Y
.0K8.67<./K5/K50
56=>44:0.7
?
.07OKS>>7>R
Y
.0K7SKK
!
8K.0UK/*
7.
;
57K<7OK5=7.U.7
?
>RS>>77.
Y
/
!
7OK=>6>0.[57.>0S57K/>RK=7>4
?
=>SSO.[56R:0
;
.
"
3@AB
#
50<<5S\/K
Y
757KK0*
<>
Y
O
?
7K/
"
CD3
#!
50<5056
?
[K<7OKS>>7R:0
;
56=>44:0.7
?
/7S:=7:SK/50<<.UKS/.7.K/>R!#-10,$21%#
*
&+3#0
.07OK
Y
.0K8.67<./K5/K<545
;
K<50<:0<545
;
K<5SK5/7OS>:
;
O7OK./>657.>050<.
R:0
;
.,QOKSK/:67//O>8K<7O57
$"
#
#
M>7>06
?
7OKS57.>>R5=7.UKS>>77.
Y
/50
?
=>SSO.[567.
Y
/
!
X:756/>
7OK=>6>0.[57.>0S57K>R3@AB8KSK/.
;
0.R.=5076
?
O.
;
OKS.0
Y
.0K8.67<./K5/K:0<545
;
K<5SK57O507O>/K.0
<545
;
K<5SK5
"
!
#
","+
#!
8O.6K7OK=>6>0.[57.>0S57K>RCD350<7OK
>R4.=S>/=6KS>7.:48KSK6>8KS
7O50<545
;
K<5SK5,QOK=>6>0.[57.>0S57K/>R3@AB8KSK/.
;
0.R.=5076
?
O.
;
OKS
"
!
#
","+
#
7O507O>/K>RCD3
.0X>7O>R7OK78>/54
Y
6K5SK5/,
"
!
#
]5/K<>07OK4>S
Y
O>6>
;
.=5650<4>6K=:65S=O5S5=7KS./7.=/>R#%#./>*
657K/
!
7OK
?
8KSKR.056
?
.
K=.K/
!
.08O.=O
!
7OK<>4.0507R:0
;
.8KSKCD3
!
K/
Y
K=.56
?
!"#$%&4
(
)
"$%$
*
&+,#-##50<.+
/)
,&0
)
&+#&
)
0#0(+#$(,
"
%
#
QOK78>/54
Y
6K5SK5/>06
?
/O5SK<+/
Y
K=.K/
!
KWO.X.7K<>X*
U.>:/<.RRKSK0=K.0S>>7R:0
;
56=>44:0.7
?
/7S:=7:SK50<<.UKS/.7
?
,
"
$
#
Z07OK
Y
.0K8.67<./K5/K:0<545
;
K<
5SK5
!
7OKS.=O0K//
"
#(
#
50
?
.0
!,"#!"
#
>RS>>7R:0
;
56=>44:0.7
?
!
5/8K6
5/7OKSK657.UK5X:0<50=K>R3@AB
"
&E
#
8KSKO.
;
OKS7O507O>/K.0<545
;
K<5SK5
"
##
!
#,#1(150<#,E
!
SK/
Y
K=7.UK6
?
#!
X:77OKSK657.UK5X:0<50=K>RCD3
"
("E
#
85/6>8KS7O507O57.0<545
;
K<5SK5
"
&!,(E
#
,H*
X>UK56
!
.7.//:
;;
K/7K<7O577OK>:7XSK5\>R
Y
.0K8.67<./K5/K5RRK=7K<7OKS>>75=7.U.7
?
!
K=7>4
?
=>SSO.[56
Y
4K07
!
=>6>0.[57.>0>R3@AB50
5/8K65/7OKR:0
;
56=>44:0.7
?
/7S:=7:SK50<<.UKS/.7
?
,QO././
7OKR.S/7SK
Y
>S75X>:77OKSK657.>0/O.
Y
XK78KK0CD350<
Y
.0K8.67<./K5/K,B:S7OKSSK/K5S=O./SK
9
:.SK<7>
45\K=6K5S7OK.0R6:K0=K>R7OK/K./>657K/>07OKSK/./750=K>R
Y
.0K7SKK5
;
5.0/7
Y
.0K8.67<./K5/K,
;%
3
<"(!&
$
K=7>4
?
=>SSO.[56R:0
;
.
&
<5S\/K
Y
757KK0<>
Y
O
?
7K/
&
=>44:0.7
?
/7S:=7:SK
&
<.UKS/.7
?
&
SK657.UK5X:0*
<50=K
!!
松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
51+0$
)
"(%(-"106
/
4
%&
)
"#%10
#引起的松树快速枯萎死亡(连片毁灭的危
险性病害!由于传播途径多(发病速度快(治理难度
大!被称为松树的)癌症*+#,该病
#1&!
年在中国南
京市中山陵首次发现!目前已扩散蔓延至福建(浙
江(江苏等
#
个省份+!,长江流域以北的陕西省商
洛市柞水县+%,和山阳县天竺山森林公园"海拔
#(""
"
#&""4
!年均气温
(,1^
#相继于
!""1
和
!"##
年发现疫情+$,!打破了松萎蔫病不会在长江流域以
北(年均气温
#"^
以下的地区造成危害的常规认
识!也表明松萎蔫病正逐步由中国的南方向北方(东
部向西部扩展!其防控已刻不容缓
植物根部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会影响植物的
抗病性和病害的危害程度+,!而病害的发生又会引
起植物根部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已有
研究表明!松树根部的外生菌根真菌"
K=7>4
?
=>SSO.*
[56R:0
;
.
!
3@AB
#能增强松树对松萎蔫病的抗性+(,!
其种群结构也可能影响松萎蔫病的危害程度+&,&另
一方面!松萎蔫病的发生也会影响外生菌根的形成
和发育+1,除了
3@AB
!其他的根相关真菌"
S>>7*
5//>=.57K
.
!
_HB
#!如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5S/K
Y
757KK0<>
Y
O
?
7K/
!
CD3
#(病原菌和腐生菌!也可
能与松萎蔫病相互作用
为揭示松萎蔫病与松树根部真菌群落的相互作
用!为进一步研究根部真菌对松萎蔫病抗性的影响
提供试验材料和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陕西省商
洛市柞水县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的根尖
活性(根部
3@AB
和
CD3
的侵染率!并通过对油松
根部可培养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分析其群落结构和
多样性
#
!
材料和方法
=,=
!
样地概况与根样采集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
#"&`+"a
"
#"1`%a3
!
%%`
M
#于
!""1
年发现松萎蔫病疫情+%,该地介于亚热
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
&!"4
!森林覆盖
率
(&E
!年均气温
#!,$^
!年均降雨量
($!44
!无
霜期
!"1<
本试验以柞水县城周边松萎蔫病发生区"松萎
蔫病致死率为
%",+E
#和未发生区的两个立地条件
相似的油松"
!#-10,$21%#
*
&+3#0
#林作为研究样地
两个样地的土壤类型为沙质土!除了油松!均间杂个
别的华山松"
!7$+3$-8##
#(栎属植物和其他灌木
每个样地各选择坡向相同的
%
个斜坡!在每个斜坡
的上(中(下分别选取
%
棵
!"
"
%"
年生的油松!去除
表面杂物后!沿东西南北
$
个方向采集
!"
"
%"=4
处的油松根作为样品!标记后装入冰盒带回实验室!
并于
$^
冰箱保存备用用自来水洗净后!每个根
样分成
%
份!分别用于根尖活性观测(真菌侵染率检
测和真菌分离
=,>
!
根尖活性观测
从每个样品中随机选取
#""
个根尖!在体视显
微镜下"
!"
"
$"
倍#观察并记录活性根尖和菌根根
尖数!计算活性根尖比和菌根根尖比+&,
活性根尖比
b
活性根尖数%
#""
菌根根尖比
b
菌根根尖数%活性根尖数
=,?
!
真菌侵染率检测
从每个样品中随机选取
%"
个
",+
"
#,"=4
长
的根段!采用
cO.6.
Y
/
等+#",的方法进行染色后!在普
通光学显微镜"
#"d!"
倍#下观察!并采用放大交叉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法测定
3@AB
和
CD3
的侵染率+##,
=,@
!
根部真菌分离与鉴定
=,@,=
!
真菌分离与纯化
!
从每个样品中挑选形态
不同的新鲜根尖
%"
个!经
",+E M5@6e
表面消毒
%
4.0
(无菌蒸馏水充分漂洗后!斜切成约
",!=4
长
的小段!将切口斜插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Y
>757>
;
5S
!
cCH
#"每升添加
%4f
乳酸和
","
;
链霉素#平板上!于
!+ ^
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
养+#!,待菌丝长出后!立即采用尖端菌丝挑取法!把
菌丝转移到新的
cCH
平板上进行培养和纯化纯化
后的菌株转接到
cCH
斜面上!于
$^
冰箱保存
=,@,>
!
分离菌株形态学鉴定
!
纯化菌株接种到直
径为
1=4
的
cCH
平板上
!+^
培养
#$<
后!观察
并记录其菌落特征!并在普通光学显微镜"
#"d$"
"
#"d#""
倍#下观测菌丝和孢子的颜色(形态和大小
等显微特征!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的形态学分类和
鉴定+#%*#+,
=,@,?
!
分离菌株分子学鉴定
!
由于大多数分离菌
株不产孢!形态结构比较简单!仅依靠传统的形态指
标无法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本研究选用真菌核糖
体内转录间隔区"
Z07KS0567S50/=S.XK
Y
5=KS
!
ZQD
#
基因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学鉴定
!
#
"真菌基因组
CMH
提取与
ZQD
序列扩增
!
分离菌株在表面铺有无菌玻璃纸的
cCH
平板上
!+
^
培养
!
周后!收集新鲜菌丝!并采用真菌
CMH
微
量提取试剂盒"美国
e4K
;
5
公司!产品编号$
C%%1"*
"#
#提取总基因组
CMH
作为
ZQD
序列扩增的模板
ZQD
序列扩增引物为
ZQD+
"
+a*NNHHNQHHHHNQ*
@NQHH@HHNN*%a
#和
ZQD$
"
+a*Q@@Q@@N@Q*
QHQQNHQHQN@*%a
#
+
#
,
c@_
扩增采用
!+
#
f
体系$引物各
",+
#
f
"
#"
Y
4>6
%
#
f
#!
!d9$
:
4.W*
7:SK#!,+
#
f
"
Q5\5S5
#!模板
CMH",+
#
f
!
<
e
##
#
f
c@_
扩增反应条件为$
1$^
预变性
+4.0
&
1$^
变性
%"/
!
++^
退火
%"/
!
(!^
延伸
#4.0
!共
%"
个循环&
(! ^
终止延伸
#"4.0
c@_
产物经
#E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多功能胶回收试剂盒"百
泰克公司!北京#纯化后!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进行测序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测序所得
ZQD
序列用
].>3<.7
进行编辑后!在
M@]Z
上进行
]65/7
序列比对!并从
NK0]50数据库中下载高同
源性序列及其相关信息!用
@6:/756I#,&
进行多序
列比对分析!最后用
A3NH+,"+
中的邻接法
"
MK.
;
OX>S*g>.0.0
;
#构建系统发育树
=,A
!
多样性分析
物种丰富度"
;
#以每个样地出现的不同真菌种
类的个数来表示多样性指数"
#和分离真菌的
相对丰度"
=5
#分别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b)
$
?
#b#
)#
d60
)#
=5
"
E
#
b
"某种分离菌株的数量%该样地分离
菌株的总数量#
d#""E
式中!
?
是指分离真菌种类的总数!
)#
是第
#
物种个
体占所有物种个体总数的比例
=,B
!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用
DcDD#(,"
软件!用
D.
;
45c6>7
软
件绘图
!
!
结果与分析
>,=
!
油松活性根尖和菌根根尖比例
根据试验结果"图
#
#!松萎蔫病未发生区油松
根部活性根尖比"
,&1(
#和菌根根尖比"
,1!&$
#
均显著高于松萎蔫病发生区"
,&$""
和
",&+(
#
"
!
#
","+
#!表明松萎蔫病的发生影响了油松根尖
的活性和菌根的形成
>C>
!
油松根部
D1E-
和
7FD
的侵染情况
表
#
显示!无论是松萎蔫病发生区还是未发生
区!
3@AB
的侵染率都显著高于
CD3
!说明
3@AB
是侵染油松根部的主要真菌类群此外!松萎蔫病
未发生区油松根部
3@AB
的侵染率显著高于发生
区&而
CD3
的侵染率和微菌核的密度却低于发生区
"
!
%
","+
!表
#
#这表明松萎蔫病的发生显著影响
了油松根部真菌的侵染!即
3@AB
的侵染降低!而
图
#
!
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
根部的活性根尖比和菌根根尖比
不同字母表示在
","+
水平上差异显著
B.
;
,#
!
_57.>/>R5=7.UK50
?
=>SSO.[56S>>7
7.
Y
/>R!7,$21%#
*
&+3#0.0
Y
.0K8.67<./K5/K
<545
;
K<50<:0<545
;
K<5SK5/
C.RRKSK076K77KS/5X>UK7OKX5S/.0<.=57K
/.
;
0.R.=507<.RRKSK0=K57","+6KUK6
1!#
&
期
!!!!!!!!!!!
徐风美!等$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根部真菌群落研究
CD3
的侵染则大幅度提高
>,?
!
油松根部真菌分离与鉴定
>,?,=
!
分离真菌的形态特征
!
从松萎蔫病未发生
区油松根部分离纯化得到
+"
个菌株!发生区分离得
到
个菌株!共
#%#
个!根据形态特征初步归为
%
种除
+
种真菌产生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或节孢子
外!其余真菌均不产孢!菌落呈黑色(灰色或橄榄青
色!菌丝浅棕色或深褐色(分枝
+
种产孢真菌的形
态特征描述如下$
I!
!生长缓慢"菌落直径
!",!44
!下同#!菌
落青黑色!绒毛状!无色素及液体分泌物&分生孢子
梗枝状!产孢细胞分化不明显或长瓶型!端生或间
生&单细胞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卵形(椭圆形或圆柱
形!
#
"
$d!
"
1
#
4
"图
!
!
H
(
]
#&
I&
!生长缓慢"
!#,($
44
#!菌落灰色!粉状!致密有褶皱!无色素!有液体
表
=
!
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根部
D1E-
和
7FD
的侵染情况
Q5X6K#
!
@>6>0.[57.>0>R3@AB50
&+3#0
S>>7/.0
Y
.0K8.67<./K5/K<545
;
K<50<:0<545
;
K<5SK5/
样地
D54
Y
6K5SK5
3@AB
侵染率
@>6>0.[57.>0
S57K>R
3@AB
%
E
CD3
侵染率
@>6>0.[57.>0
S57K
%
E
微菌核密度"个%
=4
#
CK0/.7
?
>R
4.=S>/=6KS>7.:4
未发生区
J0<545
;
K<5SK5
,$"h$,!5 #%,+h%,1%5 #,"1##h",!"$&5
发生区
C545
;
K<5SK5
+%,$h%,+X %,#!h%,%(X !,%!!!h","!5
!!
注$表内数字表示平均值
h
标准差!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
","+
水平上
差异显著
M>7K
$
QOKR.
;
:SK/5SK7OK4K50/h/750<5S<
<.=57K/.
;
0.R.=507<.RRKSK0=K/57","+6KUK6,
分泌物&产孢梗顶端产生无色的节孢子!亚球形或细
长形!有略粗糙的孢子周壁!
#
"
!,+d!
"
+
#
4
"图
!
!
@
(
C
#&
I#"
!生长较快"
$#,+(44
#!菌落橄榄灰!
绒毛状!无色素及液体分泌物&菌丝有隔(光滑(多不
分枝&无特化产孢细胞!单生的分生孢子顶生或侧
生!椭圆形(圆形或梨形!笔直或稍微弯曲!顶部钝
圆!光滑!厚壁褐色!成熟后
#
"
!
个隔膜!隔膜处缢
缩明显!
$
"
#%d
"
#"
#
4
"图
!
!
3
(
B
#&
I#1
!生长快
"
+%,!$44
#!菌落中央呈黄色!边缘白色!粉状(棉
状!产黄色色素!无液体分泌物&菌丝内含有色素!厚
垣孢子无色!球形!连接成串珠状!直径
$
"
1
#
4
"图
!
!
N
(
P
#&
I!"
!生长快"
((,144
#!菌落白色!菌丝
稀疏!绒毛状!产黄色色素!无液体分泌物&厚垣孢子
褐色!圆形或椭圆形!连接成串珠状!直径
%
"
&
#
4
&
节孢子短杆状!
#
"
%d!
"
1
#
4
"图
!
!
Z
(
g
#
>,?,>
!
分离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由于仅依据
简单的形态特征不能准确地进行分类鉴定!本研究
对初步归类的
%
种真菌的
ZQD
序列"约
+#%
"
(%1
X
Y
#进行了剪切和比对"图
%
#!相似度大于等于
1(E
的序列被认为是相同序列+#&,!合并后共获得了
!%
个不同的
ZQD
序列"相应菌株编号为
I#
"
I!%
#
进一步将获得的
!%
个序列在
NK0]50中进行
同源序列比对后!挑选相似度较高的序列进行聚类
分析!生成系统进化树"图
$
#在系统发育树上!
I#
"
I!"
与聚在同一进化枝上相应菌种的
ZQD
序列
相似度均大于等于
1(E
!自展支持率也在
1!E
以
上!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上认为它们的分类地位相同&
I!#
(
I!!
和
I!%
与聚在一起的相近种属的
ZQD
序
图
!
!
松萎蔫病发生和未发生区油松根部分离的
+
种产孢真菌的形态特征"
cCH
上
!+^
培养
#$<
#
H
(
],I!
&
@
(
C,I&
&
3
(
B,I#"
&
N
(
P,I#1
&
Z
(
g,I!"
&箭头示孢子
B.
;
,!
!
A>S
Y
O>6>
;
.=56=O5S5=7KS./7.=/>RR.UK/
Y
>SKR>S4K
../>657K
*
&+3#0S>>7/.0
Y
.0K8.67
<./K5/K<545
;
K<50<:0<545
;
K<5SK5/
"
cCH
!
#$<57!+^
#
H
!
],I!
&
@
!
C,I&
&
3
!
B,I#"
&
N
!
P,I#1
&
Z
!
g,I!"
&
HSS>8//O>8.0
;
/
Y
>SK/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列相似度较低"
&E
"
1!E
#!只能初步确定为子囊
菌门真菌!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确定"图
$
&表
!
#
因此!结合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初步归类的
%
种
真菌在分子生物学上最终被鉴定为
!%
种!其中
!"
个分类地位确定菌种的
ZQD
序列已提交至
NK0*
]50核酸数据库!登录号"
H==K//.>00:4XKS
#为
iB&+"%$
"
iB&+"%&%
"图
$
#
分离真菌的形态特征与其分类地位相同的菌种
基本一致!支持了分子生物学分类的结果!即从油松
根部共分离到
!%
种真菌!包括
&
种
CD3
+
#!
!
#$
!
#1
,
!
!
种
3@AB
+
!"*!#
,
!
+
种内生菌+!!*!+,!
#
种共生菌+!,!
#
种腐生菌+!(,和
!
种病原菌+!&,"表
!
#
>,@
!
油松根部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松萎蔫病的发生影响了油松根部真菌的群落结
构和多样性本研究中!两个样区共有真菌
+
种!占
分离菌种总数的
!#,(E
!包含
!
种
CD3
(
#
种
3@*
AB
(
#
种内生菌和
#
种病原菌腐生菌"
.$8&
)
"&+$
%1,(&4&%#@$($
#(内生菌"
A
/
6&,+#"130,#
)
#,$,13
#
和
5(+?%($03#13/
Y
,
!以及
B0&3
/
&,$/
Y
,
"
I!"
#
为松 萎 蔫 病 未 发 生 区 油 松 根 部 的 特 有 真 菌!
而共生菌"
C&
)
"#&0,&3$=R,
/
-$+#0
#以及内生菌
图
%
!
部分菌种的
ZQD
序列扩增结果
B.
;
,%
!
QOKSK/:67/>RZQDc@_
Y
S><:=7/>R/>4K/7S5.0/
A,A5S\KSCf!"""
Y
6:/
&
#)%,!"#$%&(
)
"$%$
*
&+,#-##
&
$,D#8#&8(-8+&-
*
%$@13
&
+,E6&
)
"#$%$0$%3&-#0
表
>
!
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根部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Q5X6K!
!
B:0
;
56=>44:0.7
?
=>4
Y
>/.7.>050<<.UKS/.7
?
577OKS>>7/>R!7,$21%#
*
&+3#0
.0
Y
.0K8.67<./K5/K<545
;
K<50<:0<545
;
K<5SK5/
分离真菌
Z/>657K
分类地位
Q5W>0>0.=/757:/
类型
Q
?Y
K
未发生区
J0<545
;
K<5SK5
菌株数
M>,>R
./>657K/
相对丰度
_K657.UK
5X:0<50=K
%
E
发生区
C545
;
K<5SK5
菌株数
M>,>R
./>657K/
相对丰度
_K657.UK
5X:0<50=K
%
E
I# !"#$%&
)
"&+$310,($ CD3 # !," ) )
I! E6&
)
"#$%$0$%3&-#0 CD3 # !," ) )
I% !$+$
)
"&3$"+
/
0$-,"(3#&%$ CD3 # !," ) )
I$ !"#$%&(
)
"$%$
*
&+,#-## CD3 !$ $&," ++ (,1
I+ .$8&
)
"&+$
*
#-%$-8#$ CD3 ) ) # #,!
I .$8&
)
"&+$%1,(&4&%#@$($
腐生菌
D5
Y
S>
Y
O
?
7K # !," ) )
I( .+
/)
,&0
)
&+#&
)
0#0(+#$( CD3 #!," ## #%,
I& D#8#&8(-8+&-3$#10 CD3 # !," ) )
I1 D#8#&8(-8+&-
*
%$@13
内生菌
30<>
Y
O
?
7K % ,# ! !,+
I#" 9+#"&%$8#13&
)
$13 CD3 # !," ) )
I## C
/
&
)
(+8&-
)
(+%$,13 3@AB % ," # #,!
I#! .(+#
)
&+#$%$(+$,$ 3@AB # !," ) )
I#% !"&3$"(+2$+13
病原菌
c57O>
;
K0 ! $," # #,!
I#$ !"&3$3(8#$
F
#-#0
病原菌
c57O>
;
K0 ) ) # #,!
I#+ C&
)
"#&0,&3$=R,
/
-$+#0
共生菌
A
?
=>X.>07 ) ) (,$
I# !"$(&0
)
"$(+#$
*
1?(%##
内生菌
30<>
Y
O
?
7K ) ) # #,!
I#( A
/
6&,+#"130,#
)
#,$,13
内生菌
30<>
Y
O
?
7K # !," ) )
I#& 5(+?%($03#13/
Y
,
内生菌
30<>
Y
O
?
7K # !," ) )
I#1 <(%&,#$%(0/
Y
,_3B"+"
内生菌
30<>
Y
O
?
7K ) ) # #,!
I!" B0&3
/
&,$/
Y
,Nce
-
ff
-
"%
-
C#" # !," ) )
I!# H/=>4
?
=>75 # !," ) )
I!! H/=>4
?
=>75 # !," ) )
I!% H/=>4
?
=>75 ) ) # #,!
总计
Q>756 +" #"" #""
!!
注$
),
表示
"
M>7K
$
) 4K50/[KS>,
#%#
&
期
!!!!!!!!!!!
徐风美!等$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根部真菌群落研究
图
$
!
松萎蔫病发生区和非发生区油松根部分离真菌的系统发育树
分支上的数字表示
]>>7/7S5
Y
验证中基于
#"""
次重复该节点的可信度"仅显示
+"E
以上的数据#&标尺表示演化距离
B.
;
,$
!
cO
?
6>
;
K0K7.=7SKK>R7OKR:0
;
../>657K
*
&+3#0
.0
Y
.0K8.67<./K5/K<545
;
K<50<:0<545
;
K<5SK5/
QOK0:4XKS/>07OKXS50=OK/SK
Y
SK/K077OKSK6.5X.6.7
?Y
KS=K07>RX>>7/7S5
Y
U56:K/X5/K<>0#"""SK
Y
6.=57.>0/
"
>06
?
/O>8.0
;
U56:K/5X>UK+"E
#&
D=56K
Y
657KSK
Y
SK/K07/7OKKU>6:7.>0<./750=K>R7OK/KR:0
;
.
"
!"$(&0
)
"$(+#$
*
1?(%##
#和
<(%&,#$%(0/
Y
,
仅分离
自松萎蔫病发生区"表
!
#从松萎蔫病未发生区仅
分离到
#
种病原菌"
!"&3$"(+2$+13
#!而从发生区
分离到
!
种"
!7"(+2$+13
和
!73(8#$
F
#-#0
#!这可
能是由于松萎蔫病的发生导致油松抵抗力下降!故
而有利于病原菌的入侵从松萎蔫病未发生区的油
松根部分离到
#(
种真菌"
;b#(
#!包含
(
种
CD3
"占该区分离菌种总数的
$#,!E
!下同#(
!
种
3@AB
"
##,(E
#(
%
种内生菌"
#(,E
#(
#
种腐生菌和
#
种
病原菌"各占
+,1E
#!以及
%
种未知子囊菌门真菌!
多样性指数"
#为
!,"#!"
松萎蔫病发生区仅分
离到
##
种真菌"
;b##
#!包含
%
种
CD3
"
!(,%E
#(
#
种
3@AB
"
1,#E
#(
%
种内生菌"
!(,%E
#(
!
种病原
菌"
#&,!E
#(
#
种共生菌和
#
种未知子囊菌门真菌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各占
1E
#!
为
#,#1(1
"表
!
#由此可见!松萎
蔫病未发生区油松根部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都略高于松萎蔫病发生区&
CD3
和内生菌在两个样
区分离菌种总数中所占比例最大!明显高于
3@AB
和其他真菌!为分离真菌中的优势类群
从松萎蔫病未发生区油松根部分离到
(
种
CD3
!相对丰度之和为
("E
!而仅分离到
!
种
3@*
AB
"
C
/
&
)
(+8&-
)
(+%$,13
和
.(+#
)
&+#$%$(+$,$
#!
相对丰度之和为
&E
"表
!
#虽然从松萎蔫病发生
区分离到的
CD3
仅有
%
种!但其相对丰度之和高达
&!,(E
!而分离到的
#
种
3@AB
"
C7
)
(+%$,13
#的相
对丰度仅为
#,E
"表
!
#这些结果表明!在两个样
区油松根部分离的真菌群落中!
CD3
占绝对优势!
其相对丰度远远高于
3@AB
和其他真菌种类&松萎
蔫病未发生区
3@AB
的相对丰度略高于松萎蔫病
发生区!而
CD3
的相对丰度却明显较低本研究分
离到的
!%
种真菌中!相对丰度最高的是
!"#$%&4
(
)
"$%$
*
&+,#-##
!其在松萎蔫病未发生区和发生区
的相对丰度分别为
$&E
和
(,1E
!其次为
.+
/)
,&4
0
)
&+#&
)
0#0(+#$(
"
#!E
和
#%,E
#"表
!
#根据优势
种的划分原则+#(,!这
!
种
CD3
为油松根部分离真
菌中的优势种
%
!
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松萎蔫病未发生区油松的活性
根尖比(菌根根尖比和
3@AB
的侵染率均显著高于
松萎蔫病发生区一方面表明松萎蔫病危害程度与
菌根的形成率呈负相关!这与
H\K45
等+!1,的报道
相一致&另一方面也表明松萎蔫病的发生影响了油
松根部的活性(
3@AB
的侵染和菌根的形成
Z=O.*
O5S5
等+1,的研究也显示松萎蔫病的发生影响菌根
的形成和发育但是!
J
;
585
等+&,却发现松萎蔫病
危害程度轻重不同的松林中松树根部的菌根根尖比
和菌根形成率并没有明显差异这种研究结果的差
异可能是由于菌根的形成还受到宿主和其他环境因
子"如土壤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因此!下一步还
需要更多的调查研究去揭示松萎蔫病和菌根的相互
关系
J
;
585
等+&,调查发现!松萎蔫病危害较重的松
林中土生空团菌"
.(-&&13
F
(&
)
"#%13
#的相对丰
度较高!而
3@AB
子实体的数量远低于危害较轻的
松林!故推断
3@AB
的群落结构可能与松树对松萎
蔫病的抗性有关本研究通过油松根部真菌的分离
和鉴定!分析了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根
部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两个
样区油松根部真菌的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并且松萎
蔫病未发生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
3@AB
的相对丰度均高于松萎蔫病发生区!而
CD3
的相对
丰度却明显低于松萎蔫病发生区这从一定程度上
说明!油松根部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
3@*
AB
和
CD3
的相对丰度可能与松树对松萎蔫病的
抗性和松萎蔫病的发生有关本研究中分离的菌种
可为下一步系统地分析根部真菌对油松松萎蔫病抗
性的影响提供试验材料
尽管
CD3
广泛分布于各种生境中!尤其是一些
逆境环境和受干扰严重的地区!但其生态学功能尚
不十分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CD3
具有类似
菌根真菌的生态学功能!能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病
性+%",除了
3@AB
!
CD3
也广泛存在于松树根
部+%#,!但
CD3
与松萎蔫病的关系至今未见研究报
道本研究中!无论是松萎蔫病未发生区!还是发生
区!
CD3
的种类数量和相对丰度在油松根部分离真
菌中都占绝对优势!尤其是
!7
*
&+,#-##
和
.7(+#$(
值得注意的是!
!7
*
&+,#-##
在松萎蔫病发生区的相
对丰度显著高于未发生区据报道!该菌能提高白
菜的抗病性!抑制白菜黄萎病+%",!并能提高杜鹃花
的生物量及其他一些生理指标+%!,但该菌在松萎
蔫病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对油松生长和
松萎蔫病抗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松
萎蔫病发生区油松根部
CD3
的侵染率和相对丰度
显著高于未发生区!微菌核的密度也高于未发生区!
说明松萎蔫病的发生影响了油松根部
CD3
的侵染
本文首次发现和初步揭示了
CD3
与松萎蔫病的相
互关系!但
CD3
的侵染程度和微菌核的存在是否与
油松对松萎蔫病的抗性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油松是专性外生菌根树种!无论是松萎蔫病发
生区还是未发生区!
3@AB
的侵染率都显著高于
CD3
!说明
3@AB
是侵染油松根部的主要真菌类
群但本研究从油松根部仅仅分离到
!
种
3@AB
!
其余分离菌株大都属于
CD3
或其他内生菌这可
能是由于大部分
3@AB
为专性共生真菌!不能纯培
养!或者不能在营养简单的
cCH
培养基上生长
获得
3@AB
的纯培养菌株是系统研究其对松萎蔫
病影响的前提!因此!
3@AB
的分离和培养仍需要
更多的探索
%%#
&
期
!!!!!!!!!!!
徐风美!等$松萎蔫病发生区和未发生区油松根部真菌群落研究
参考文献!
+
#
,
!
2PHe]N
!
BJQHZi
!
DJQP3_fHMCg_
!
(,$%,c.0K8.67<./K5/K
+
A
,
,g5
Y
50
$
D
Y
S.0
;
KS,!""&,
+
!
,
!
国家林业局
,
国家林业局
!"#!
年第
!
号公告
,!"#!,
+
%
,
!
DPZg
!
@P3MB
!
fJeVF
!
(,$%,B.S/7./>657.>0>R
Y
.0K8>><0K457>
*
&+3#0R>SK/7/.0@O.05
+
g
,
,G&+(0,!$,"&%&
F/
!
!"#%
!
@?
"
#
#$
+1),
+
$
,
!
LJDf
"吴斯亮#!
AHf
"马
!
玲#!
fjF
"吕
!
全#!
(,$%,Z
Y
57O>
;
K0.=.7
?
>0
!73$00&-#$-$.0Q.50[O:A>:075.0.0DO550W.cS>U.0=K
+
g
,
,G&+(0,!(0,$-8H#0($0(
"中国森林病虫#!
"#%
!
?>
"
%
#$
+)1
"
.0@O.0K/K
#
,
+,
!
fZHMg
!
LHMN2B
!
2PeJDM,_K/
Y
>0/K>RK0<>
Y
O
?
7.=X5=7KS.56=>44:0.7.K/.0X505057.//:K=:67:SK
Y
65076K7/7>G10$+#138.67
Y
57O>*
;
K0.0RK=7.>0
+
g
,
79"(I&1+-$%&
*
J(-(+$%$-8B
))
%#(8A#+&2#&%&
F/
!
""&
!
A@
"
!
#$
&%)1!,
+
,
!
D@HQQefZMf
!
CHfAHDe3
!
AJQQeH@@e_CZD
!
(,$%,CK7K=7.0
;
5/
?
4
Y
7>457.=.0\*<./K5/K<=OK/70:77SKK/X
?
7OK=>4
Y
>/.7.>0>R
7OKK=7>4
?
=>SSO.[56=>44:0.7
?
+
g
,
,G&+(0,!$,"&%&
F/
!
"#!
!
@>
"
#$
+"#)+"1,
+
(
,
!
LJIF
"吴小芹#!
DJMAF
"孙民琴#!
NHeV
"高
!
悦#!
(,$%,3RRK=7/>R/>4KK=7>4
?
=>SSO.[5/>0
Y
.0K/KK<6.0
;
/7><./K5/KSK/./750=K
+
g
,
,;#(-,#$;#%@$(;#-#$(
"林业科学#!
""(
!
@?
"
#$
&&)1%
"
.0@O.0K/K
#
,
+
&
,
!
JNHLHD
!
Z@PZPH_HV
!
BJiJCHi
!
(,$%,3=7>4
?
=>SSO.[5K50
?
=>SSO.[56R:0
;
56RS:.7X><.K/.0
Y
.0K/750<.RRKSK07.56
?
<54*
5
;
K
.0K8.67<./K5/K
+
g
,
,A
/
&0#(-(
!
""1
!
AG
"
#
#$
%)1,
+
1
,
!
Z@PZPH_HV
!
BJiJCHi
!
DJ2JiZi,D:
YY
SK//.>0>RK=7>4
?
=>SSO.[56
Y
4K07.0
?
>:0
;
!#-10,"1-2(+
F
##7SKK/.0>=:657K<8.7O
51+0$
)
"(%(-"106
/
%&
)
"#%10
+
g
,
,G&+(0,!$,"&%&
F/
!
""#
!
?=
"
%
#$
#$#)#$(,
+
#"
,
!
cPZffZcDgA
!
PHVA3MCD,Z4
Y
S>UK<
Y
S>=K<:SK/R>S=6K5S.0
;
50<5775.0.0
;Y
5S5/.7.=50
=>SSO.[56R:0
;
.R>S
S5
Y
.<5//K//4K07>R.0RK=7.>0
+
g
,
79+$-0$,#&-0&
*
5+#,#0"A
/
&%&
F
#$%;(,
/
!
#1("
!
++
$
#+&)##,
+
##
,
!
A@NeMZNf3Qc
!
AZff3_A P
!
3kHMDCN
!
(,$%,H0K84K7O><8O.=O
;
.UK/50>X
-
K=7.UK4K5/:SK>R=>6>0.[57.>0>RS>>7/X
?
UK/.=*
:65S*5SX:/=:65S4
?
=>SSO.[56R:0
;
.
+
g
,
7K(L!"
/
,&%&
F
#0,
!
#11"
!
==A
"
%
#!
$1+)+"#,
+
#!
,
!
]HMVP
!
QHMN A
!
@P3MP
!
(,$%,QOKSK/
Y
>0/K>R<5S\/K
Y
757KK0<>
Y
O
?
7K/
"
CD3
#
7>OK5U
?
4K756/.0
Y
:SK=:67:SK
+
g
,
,!%&0D-(
!
!"#!
!
H
"
#"
#$
K$(1&,
+
#%
,
!
iZ_icA
!
@HMMeMcB
!
CHkZCg@
!
(,$%,H.0/8>S7O50<]./X
?
.
/<.=7.>05S
?
>R7OKR:0
;
.
"
17OK<.7.>0
#+
A
,
,L56.0
;
R>S<
"
eW>0
!
Ji
#$
@H]Zc:X6./O.0
;
,!""#,
+
#$
,
!
HCCVPC
!
cZ3_@3VA A
!
@J__HP_D,A.=S>R:0
;
56K0<>
Y
O
?
7K/.0S>>7/
+
g
,
7.$-$8#$-I&1+-$%&
*
5&,$-
/
!
""+
!
I?
"
#
#$
#)#%,
+
#+
,
!
张
!
燕
,
云南几种特殊生境中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CD3
#研究+
C
,
,
昆明$云南大学!
"#!,
+
#
,
!
LPZQ3Qg
!
]_JMDQC
!
f33D
!
(,$%,H4
Y
6.R.=57.>050<<.SK=7/K
9
:K0=.0
;
>RR:0
;
56
;
K0K/R>S
Y
O
?
6>
;
K0K7.=/,Z0
$
c@_
Y
S>7>=>6/
$
H
;
:.
YY
6.=57.>0/
+
A
,
,H=5
D50C.K
;
>,#11"
!
%#+)%!!,
+
#(
,
!
fZJ2P
"刘
!
准#!
QHeN
"陶
!
刚#!
fZJ2V
"刘作易#!
(,$%,C.UKS/.7
?
5056
?
/./>RK0<>
Y
O
?
7.=R:0
;
.5//>=.57K<8.7O5%(,#%%$&"+$($
"
eS=O.<5=K5K
#+
g
,
,A
/
&0
/
0,(3$
"菌物学报#!
"#%
!
?>
"
+
#$
!)&
"
.0@O.0K/K
#
,
+
#&
,
!
LHHfLZgZi@
!
]HHV3M_c
!
ieMZMNgC
!
(,$%,_.X>/>456CMH5056
?
/K/=O56K0
;
K7OK/757:/>RG10$+#13/K=7.>0/C#0(&%$50
F
$-0
+
g
,
7;
/
8&L#$
!
#11
!
@I
"
#
#$
1")#"$,
+
#1
,
!
c3Q3_DeM_f
!
LHNN@
!
cHJQf3_A,H//>=.57.>0/XK78KK04.=S>R:0
;
56K0<>
Y
O
?
7K/50>7/
$
<>/7S:=7:S56RK57:SK/.0<.=57KR:0=*
7.>0
/+
g
,
,5&,$-
/
!
""&
!
&
$
$+)$+,
+
!"
,
!
卢丽君
,
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培养特性及油松菌根合成研究+
C
,
,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
+
!#
,
!
VJ3Hf
"岳爱玲#!
2PHMNV
"张
!
悦#!
VHeF
"姚
!
琼#!
(,$%,Z/>657.>0
!
Y
:S.R.=57.>050<
Y
O
?
6>
;
K0K7.=5056
?
/./>R.(+#
)
&+#$%$(+$,(
+
g
,
,5#&,("-&%&
F/
"生物技术#!
"#"
!
>G
"
+
#$
()+",
+
!!
,
!
@lAH_H AcD
!
cHfA A3
!
kHM]3_iJAc
!
(,$%,A>6K=:65S
Y
O
?
6>
;
K0
?
>RC(
)
,&0
)
"$(+#$50)
"$(+#$
+
g
,
,A
/
&%&
F
#$
!
!""!
!
J@
"
$
#$
%")$",
+
!%
,
!
H]CJffHPDi
!
Hf*DHHCeeMHP
!
Hf*DHfZPV A P,B:0
;
.RS>47OK7.<56[>0K>RiO58SH6*2:X5.S=5056
!
D>:7OKS0ZS5
9
+
g
,
7
A$+0"51%%7
!
""(
!
>
"
#
#$
#&)%#,
+
!$
,
!
2PHegf
!
fZV
!
DPHMQg
!
(,$%,30O50=K4K07>R<.K
Y
>W.0
$
Y
S><:=7.>08.7O.0/.7:SK/.05>S
Y
7.>0.04
?
=K6.566.
9
:.<=:67:SK>R7OKK0*
<>
Y
O
?
7.=R:0
;
:/5(+?%($03#13/
Y
,C[R#!RS>4H#&0&+($M#-
F
#2(+(-0#0
+
g
,
,N&+%8I&1+-$%&
*
A#+&2#&%&
F/
$-85#&,("-&%&
F/
!
"##
!
>H
"
#!
#$
!(+%)!(+&,
+
!+
,
!
VJHMfP
"袁丽红#!
fJVQ
"陆玉婷#!
IJf
"许
!
琳#!
(,$%,Z/>657.>050<=O5S5=7KS./7.=/>R50K0<>
Y
O
?
7.=R:0
;
:/RS>4H#&0&+($M#-4
F
#2(+(-0#0@,P,LS.
;
O7=>*=:67.U57K<8.7OO>/7=56.
+
g
,
,;#(-(
)
$
)
(+D-%#-(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
.0@O.0K/K
#
,
+
!
,
!
LJF
!
fZV
!
fZV
!
(,$%,Z
;
:/
!
C(
)
,&0
)
"$(+1%#-$"$+,$+13DgQJ+150<=O5S5=7KS.[57.>0>R.7/W
?
650>6
?
7.=K0*
[
?
4K/
+
g
,
7!%&0D-(
!
"#%
!
I
"
1
#$
K(%(!1,
+
!(
,
!
PZ_eD3C
!
QHMH]3V
!
J@PZCHA
!
(,$%,A.=S>R:0
;
.5//>=.57K<8.7O8.7OKS.0
;
8.6>88>><.0
;
S>:0<=>075=70K5SD
?
>85D757.>0
!
35/7H075S=7.=5R>S$"
?
K5S/
+
g
,
,!&%$+5#&%&
F/
!
"#%
!
?B
"
#$
1#1)1!$,
+
!&
,
!
M3JAHMM]_3]HJAD
!
]efHMCNg,B.S/7SK
Y
>S7>R!"&3$"(+2$+1350F
1$5/
Y
57O>
;
K0/>R<50
e075S.>
+
g
,
,!%$-,H#0($0(
!
#111
!
I?
"
!
#$
!"",
+
!1
,
!
Hi3AHQ
!
BJQHZi,3=7>4
?
=>SSO.[56
Y
4K07.05!#-10,"1-2(+
F
##/750<.0SK657.>07>6>=57.>0>05/6>
Y
K50
756.7
?
RS>4
Y
.0K8.67<./K5/K
+
g
,
,I&1+-$%&
*
G&+(0,=(0($+"
!
""+
!
=G
"
!
#$
1%)11,
+
%"
,
!
MH_ZDHLHi
!
JDJiZB
!
PHDPZ]HQ,@>07S>6>RUKS7.=.6.:4
?
K6>8/.0@O.0K/K=5XX5
;
KX
?
7OK<5S\/K
Y
757KK0<>
Y
O
?
7.=R:0
;
:/
f7k]%
+
g
,
,!"
/
,&
)
$,"&%&
F/
!
""$
!
J@
"
+
#$
#!)$#&,
+
%#
,
!
LHNN@
!
cHJQf3_A
!
AHDDZ@eQQ3P]
!
(,$%,QOK=>*>==:SSK0=K>RK=7>4
?
=>SSO.[56
!
5SX:/=:65S4
?
=>SSO.[56
!
50<<5S\/K
Y
757KR:0*
;
..0/KK<6.0
;
/>RR>:S4K4XKS/>R7OKc.05=K5K
+
g
,
,A
/
&++"#M$
!
""&
!
=I
"
!
#$
#"%)##",
+
%!
,
!
kePMmiA
!
Hf]_3@PQekng
!
keDnQiHA,QOK.0>=:657.>08.7OD#8#&8(-8+&-3$#1050)
"$%$
*
&+,#-# 567KS/
Y
O>/
Y
O>S:/50<
0.7S>
;
K0:
Y
75\K
!
R>6.5S@oMS57.>50>7X.>45//<./7S.X:7.>0.0="&8&8(-8+&-=U,H[:SS>
+
g
,
,;
/
32#&0#0
!
""+
!
@G
"
!
#$
&()1,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