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n Leaf Morphology and Photosynthesis Physiology of Polyploidized Populus yunnanensis Seedlings

滇杨多倍体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比较分析



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16,29(1):103 109
ForestResearch
  文章编号:10011498(2016)0110307
滇杨多倍体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比较分析
唐军荣1,2,李 斌1,2,朱丽娜3,张 俊4,何承忠2,李贤忠2,辛培尧1,2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2.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
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3.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4.云南省林业高级技工学校,云南 昆明 650213)
收稿日期:20150615
基金项目: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K14A10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大专项项目(ZD2015014);云
南省林业厅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13]TSYN26);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201104076)
作者简介:唐军荣(1982—),男,汉族,广西全州人,硕士,讲师,从事森林植物遗传育种与培育方面的研究.
 通讯作者: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林木遗传育种与繁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Email:xpytgyx@163.com
摘要:[目的]以前期研究诱导获得的滇杨种质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与基因剂量的关
系,为滇杨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前期研究所获得的滇杨多倍体当年生苗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大
小、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特性及叶绿素含量,并以滇杨二倍体为对照,分析滇杨不同程度多倍化后的叶片
形态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嵌合体及四倍体滇杨的叶片长、宽均大于二倍体植株;滇杨嵌合体及四倍体叶
片厚度分别为二倍体的1.16、1.41倍,栅栏组织厚度分别为二倍体的1.10、1.23倍,叶片单位视野内气孔数明显少
于二倍体,气孔体积则大于二倍体,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二倍体的127%和141%;滇杨嵌合体及四倍体植株的净光
合速率在日变化过程中均高于二倍体;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则与二倍体差别较小;嵌合体、四倍体及二倍体的胞间
CO2浓度在日变化过程中变化不明显。[结论]滇杨多倍化后,由于其基因数量的增加,在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特性
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区别于其二倍体的剂量效应。
关键词:滇杨;多倍化;遗传效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S792.1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onLeafMorphologyandPhotosynthesisPhysiologyof
PolyploidizedPopulusyunnanensisSeedlings
TANGJunrong1,2,LIBin1,2,ZHULina3,ZHANGJun4,HEChengzhong2,
LIXianzhong2,XINPeiyao1,2
(1.YunnanProvincialKeyLaboratoryforForestDisasterWarningandControl,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
2.KeyLaboratoryofBiodiversityConservationinSouthwestRegionofChina,StateForestryAdministration,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3.FacultyofLifeScience,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
4.YunnanForestrySeniorTechnicalSchool,Kunming 650213,Yun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morphologicalandphotophysioligicaldiferencecausedbygenomedosageofdiferent
ploidiesPopulusyunnanensiswereinvestigated,inordertoprovidetheoreticalguidanceforPyunnanensispolyploid
breeding[Method]PolyploidP.yunnanensisseedlingswereobtainedwhichwereusedasmaterialstodetermine
theleafsize,leafthickness,palisadetissuethickness,stomatacharacteristicsandchlorophylcontentcompared
withdiploidP.yunnanensis.[Result]Theresultsshowedthataltheleafsizesofmosaicandtetraploidwerelarger
thandiploid.Theleafthicknessesofmosaicandtetraploidwere1.16timesand1.41timesofthatofthediploid,
whilethepalisadetissuesofmosaicandtetraploidwere1.10timesand1.23timesthickerthanthatofthediploid.
Thestomatanumberofpolyploidizedleafsurfaceinperunitvisulafieldwasobviouslyfewerthanthatofthediploid,
butthevolumwaslargerthanthatofthediploid.Thetotalchlorophylcontentsinmosaicandtetraploidwerere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9卷
spectively127% and141% ofthatofdiploid.Thenetphotosynthesisratiosofmosaicandtetraploidwerefasterthan
thatofthediploid,whilethestomatalconductanceandtranspirationrateofdiploidwerelitlediferentfromthedip
loid,andtheintercelularCO2concentrationinthediurnalvariationprocessdidnotchangesignificantlyinthese
materials.[Conclusion]Theobviousgeneticdoseefectwasputupafterthechromosomenumberincreased.The
theoreticalbasisandpracticalguidancewereoferedbytheresearchandtheimportantmaterialfoundationwerepro
videdforpolyploidizedP.yunnanensiscloneaswel.
Keywords:Pinusyunnanensis;polyploidy;geneticefect;analysis
滇杨(PopulusyunnanensisDode.)是杨柳科
(Salicaceae)杨属(Populus)青杨派(Tacamahaca)树
种,又名云南白杨、白杨树、东川杨柳等,主产于云
南、四川和贵州海拔1300 3200m的山地[1],具
有生长迅速、耐寒性高、成材较早和易于无性繁殖等
特点,但滇杨具有易感染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
易遭蛀干虫害的弊端,致使其优良特性不能得到充
分的发挥。目前,滇杨植株大多以雄株为主,雌株稀
有,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其不
良性状的改良[2];所以,有必要利用多种非常规遗传
育种手段,对滇杨进行有效的改良,创育滇杨新种
质,以达到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的目的。
在诸多的植物育种方法中,多倍体育种是有效
改良植物种质的方法之一,可快速获得品质优、生长
快、产量高及抗性强的林木新品种[3]。和作物多倍
体育种相同,林木在多倍化后,同样会依其多倍化程
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于其二倍体的特征。由于基
因剂量的增加,不仅改变了植株的遗传组成,同时还
改变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从而导致不同表型的
出现[4]。不同倍性材料间的比较分析都是基于多倍
体和二倍体在细胞学、形态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差
异而发展起来的[5]。通常情况下,多倍体常表现为
叶片、气孔及叶绿素含量等性状的变异。如欧洲山
杨(PopulustremulaL.)天然三倍体的叶片表现出巨
大性[6];彩色马蹄莲品种‘Parfait’四倍体表现为叶
色浓绿,叶面积增大,叶片更肥厚等特点[7];泡桐四
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叶型有明显差异,且四倍体的气
孔较二倍体的长,花器官也较二倍体大[8];四倍体非
洲菊植株叶片较对照厚,且花朵更大、花梗更长[9]。
目前,关于杨树多倍性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白
凤莹等[10]对天然三倍体和二倍体的无性系进行了
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在胸径、材积、侧枝粗、气孔长
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等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树高存在显著差异。王君等[11]发现,哲引3号杨 ×
北京杨杂种三倍体比相同杂交组合二倍体在生长上
更有优势。石乐等[12]对毛新杨 ×新疆杨子代的四
倍体和三倍体植株的气孔进行比较发现,倍性增加
后,其气孔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而关于滇杨
多倍体诱导仅见于陈杰等[13]、辛培尧等[14]的相关
报道。试验对前期研究诱导获得的滇杨多倍体材料
的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进行比较分析,为滇杨
乃至其他林木的多倍体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
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西南林业大学提供的经组织培养结
合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并经染色体数目鉴定的滇杨
二倍体、嵌合体及四倍体的组培幼苗和半年生移
植苗[14]。
1.2 试验方法
1.2.1 形态分析 将不同倍性的滇杨进行组培炼
苗移植,移植半年后,以二倍体滇杨为对照,分别对
滇杨嵌合体、四倍体的叶色及锯齿特点进行观察,并
用游标卡尺测量叶片长、宽及长宽比。
1.2.2 气孔鉴定 鉴于滇杨叶片表皮细胞难于撕
取,且撕取下来的叶表皮细胞含有大量叶肉,不利于
气孔的观察。试验利用市售指甲油或乒乓球溶于丙
酮做成的糊状粘液为倒模材料,均匀的涂抹于滇杨
的叶表面,待涂抹层自然风干后,撕取叶表面的薄
膜,在OLYMPUSBX51显微镜(40×)下进行叶面气
孔的观察。二倍体和多倍体各进行15个不同叶面
的重复。
1.2.3 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分析 试验参考

%
[15]提出的试验方法,对二倍体和多倍体材料组
培苗分别取 5个叶片进行徒手切片,于 OLYMPUS
BX51显微镜(40×)下观察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
度等,选取15个均匀、破损少、效果良好的切片进行
观察、拍照并测量。
1.2.4 叶绿素含量分析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
401
第1期 唐军荣,等:滇杨多倍体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比较分析
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
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根据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
色素的含量。具体操作为:称取0.2g新鲜擦净的
叶片,去掉叶脉,置于研钵中,加入 95%酒精 5mL
研磨成浆,再加入10mL酒精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避光静置3 5min,而后过滤至直径1cm的比色
皿中,在波长665、649和470nm下测定吸光度。使
用UNICOUV2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每类材料重复15次,并按下式计算各色素含量。
叶绿素 a(mg·g-1)=12.72×A663-2.59
×A645
叶绿素 b(mg·g-1)=22.28×A645-4.67
×A663
叶绿素总量c(mg·g-1)=叶绿素a+叶绿素b
式中:A663为波长 663nm的吸光值;A645为
波长645nm的吸光值。
1.2.5 光合指标测定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
作用测定系统,取3种不同倍性材料各5株,分别测
试每个单株从上往下数的第3个叶片(测试时间为
12月初,植株由上至下均无嫩叶,由上往下第3个
叶片表观上健康状况和生长状况均最良好),测定净
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 CO2浓度(Ci)
和蒸腾速率(Tr)4个生理指标。以二倍体植株为对
照,连同嵌合体、四倍体一起置于同等条件下,选择
晴朗无风无云的天气进行光合指标的测定,从早上
9:00开始至下午17:00,间隔2h测试1次,每株重
复3次,取其平均值绘出日变化曲线。
1.3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所有观测数据均采用 Excel2007软件和
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对不同倍性滇杨半年生幼苗进行叶颜色和锯齿
特点的观察,并测定叶长、宽、长宽比等外部形态,将
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倍性滇杨形态特征分析
类型 叶长 /cm 叶宽 /cm 长宽比 叶色 锯齿大小 生长状况
嵌合体 13.1±1.1a 5.6±0.3b 2.3a 墨绿至浅绿 巨大,较规则 良好
四倍体 10.3±2.3b 7.0±1.6a 1.4b 墨绿 巨大且不规则 良好
二倍体 9.3±1.8c 3.9±0.4c 2.3a 浅绿 较小且致密规则 良好
  注:同一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由表1可知:不同倍性滇杨材料两两之间均在
平均叶长及平均叶宽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
嵌合体和四倍体叶片整体较长,分别为13.1、10.3
cm,而二倍体滇杨的叶相对较短(为9.3cm)。嵌合
体和四倍体在叶长性状上分别为二倍体滇杨的
1.41、1.11倍,且3种倍性材料在该性状上差异显
著。在叶宽方面,嵌合体和四倍体滇杨分别为5.6、
7.0cm,二倍体滇杨相对前二者较短(为3.9cm),
嵌合体和四倍体在该性状上分别为对照的 1.44、
1.79倍,同样在3种类型间叶宽性状表现显著差异。
由于嵌合体和二倍体滇杨的叶均呈菱形,因此,方差
结果显示:这两类材料在长宽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四倍体叶形为圆形,长宽比为1.4,其与嵌合体和二
倍体滇杨均存在显著差异。形态观察发现,与二倍
体滇杨比较,嵌合体滇杨表现为叶色墨绿至浅绿,叶
缘锯齿巨大,排列较规则,叶缘无波浪状,而四倍体
表现为叶色普遍呈墨绿色,叶缘锯齿巨大且排列不
规则,叶边缘呈波浪状,二倍体滇杨则表现为叶片浅
绿色,叶缘锯齿细小且致密,无波浪状。
可见,滇杨不同程度多倍化后,其在叶长和叶宽
上均较二倍体材料有所增加,且叶色均浓于二倍体
滇杨(图1),这也正是染色体剂量增加后,植物所表
现出来的遗传效应,即多倍体的巨大性。
图1 不同倍性滇杨叶片形态
2.2 叶片及栅栏组织厚度
对不同程度多倍化的滇杨幼苗进行叶片厚度及
栅栏组织厚度的测定,以二倍体滇杨为对照,方差分
析结果见表2。
501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9卷
表2 不同倍性滇杨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比较
μm
类型 叶片厚度 栅栏组织厚度
嵌合体 136±11b 85±9b
四倍体 165±10a 95±9a
二倍体 117±16c 77±10c
嵌合体和四倍体滇杨的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
度与对照之间都分别存在显著差异。嵌合体和四倍
体滇杨叶片厚度分别为136、165μm,二倍体滇杨的
叶片厚度为117μm,嵌合体和四倍体叶片厚度分别
为二倍体的1.16、1.41倍。可见,多倍化后,滇杨叶
片均较二倍体叶片有所增厚;嵌合体和四倍体滇杨
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分别为85、95μm,均厚于二倍
体滇杨材料(为77μm),分别是二倍体滇杨栅栏组
织厚度的1.10、1.23倍(表2,图2)。可见,滇杨多
倍化材料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显著厚于二倍
体叶片。
图2 不同倍性滇杨叶片切片观察(40×)
2.3 气孔特性
对经过诱导的滇杨多倍体与对照二倍体气孔大
小进行测定并作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倍性滇杨气孔特性分析
类型 气孔数/个 气孔长/μm 气孔宽 /μm 长宽比
嵌合体 18±4b 13.5±1.6b 8.1±1.3b 1.6b
四倍体 11±3c 17.0±1.5a 9.8±1.3a 1.7a
二倍体 28±5a 11.0±1.0c 7.4±0.9c 1.4c
表3显示:滇杨嵌合体和四倍体分别与二倍体
幼苗在单位视野内的气孔数量、气孔长及宽均存在
显著差异。统计数据显示:嵌合体气孔数量在单位
视野内平均为18个,气孔长度变化范围为12.1
15.3μm,平均为13.5μm,宽度变化范围为7.4
9.0μm,平均为8.1μm,长宽比为1.6;四倍体气孔
数量在单位视野内平均为11个,气孔长度变化范围
为15.0 18.0μm,平均为17.0μm,宽度变化范围
为8.5 11.0μm,平均为9.8μm,长宽比为1.7;而
在单位视野内,二倍体滇杨的气孔数量平均为 28
个,气孔长度变化范围为10.0 12.0μm,平均为
11.0μm,宽度变化范围为 6.1 8.0μm,平均为
74μm,长宽比为1.4。不难看出,对照植株的气孔
数量分别为嵌合体和四倍体的1.55、2.54倍,气孔
长分别仅为嵌合体和四倍体的8148%和6470%,
气孔宽分别仅为嵌合体和四倍体的 91.35%和
8235% 。40×显微镜下镜检观察时可以看出,2种
多倍体滇杨的气孔数目明显少于二倍体滇杨的气孔
数目,表现为植物细胞多倍化后特征变异(图3)。
图3 不同倍性滇杨叶片气孔观察(40×)
2.4 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
由不同倍性滇杨材料叶绿素含量方差分析结果
(表4)可知:多倍体滇杨材料和二倍体滇杨材料在
叶绿素含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滇杨嵌合体叶绿素
a含量为18.297mg·g-1,四倍体叶绿素a含量为
表4 不同倍性滇杨叶绿素含量 mg·g-1
类型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总量
嵌合体 18.297±0.497a 7.743±0.417b 25.114±2.323b
四倍体 16.910±0.073b 10.823±0.146a 27.732±0.219a
二倍体 11.929±0.219c 6.816±1.826c 19.672±0.636c
16.910mg·g-1,而二倍体叶绿素a含量仅为11929
601
第1期 唐军荣,等:滇杨多倍体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比较分析
mg·g-1,滇杨嵌合体和四倍体其叶绿素a含量分别
为对照的153%和142%;滇杨嵌合体叶绿素b含量为
7.743mg·g-1,四倍体叶绿素b含量为10.823mg·
g-1,而二倍体的叶绿素b含量为6.816mg·g-1,嵌
合体和四倍体的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14%和
159%;滇杨嵌合体和四倍体的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
25.114、27.732mg·g-1,而对照二倍体叶绿素总含量
仅为19.672mg·g-1,前二者的含量分别为后者的
128%和141%。可见,在滇杨多倍化后,随着DNA含
量增加量的不同,其生物合成量明显增加。
2.5 不同倍性滇杨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2.5.1 净光合速率 由图4可知:二倍体、嵌合体
和四倍体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值均出现在上午11:00
附近,分别为15.0、21.9、23.8μmol·m-2·s-1,其
中,净光合速率最高为四倍体,最低为二倍体植株,
二倍体最大峰值分别为嵌合体和四倍体的68.49%
和63.03%;嵌合体和四倍体的净光合速率最低值
均出现在下午17:00附近,分别为11.6、14.2μmol
·m-2·s-1,而二倍体则出现较早(13:00左右),其
净光合速率最低值为11.1μmol·m-2·s-1。从整
个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过程可以看到:四倍体滇杨 >
嵌合体滇杨>二倍体滇杨。
2.5.2 气孔导度 由图4可知:3种不同倍性材料
的气孔导度最高值均出现在上午11:00附近,嵌合
体、四倍体及二倍体的气孔导度分别为 0.592、
0681、0.566mmol·m-2·s-1,其中,气孔导度最
高为四倍体,最低为二倍体植株,其最大峰值分别为
嵌合体和四倍体的95.61%和83.11%;嵌合体、四
倍体和二倍体中,其气孔导度最低值均出现在下午
17:00附近,分别为0.186、0.324、0.233mmol·m-2
·s-1。整个日变化过程中气孔导度上午高于下午,
在上午 11:00达到最高值,从上午 11:00到下午
15:00时下降最快,而后下降幅度趋于平缓,气孔导
度呈明显的单峰现象,其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
(Pn)的日变化趋势在13:00以前具有较好的正相
关性,13:00以后则正相关性较差。
2.5.3 胞间CO2浓度 由图4可知:嵌合体、四倍
体和二倍体的胞间 CO2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上午
9:00附近,分别为288、299、330μmol·m-2·s-1;
嵌合体和二倍体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7:00附近,分
别为244、272μmol·m-2·s-1,四倍体最低值则出
现在下午15:00,胞间CO2浓度为252μmol·m
-2·
s-1。整个日变化过程中,胞间CO2浓度在不同的群
体之间差别不明显,从上午9:00至下午17:00,胞间
CO2浓度总体呈出缓慢下降的趋势。
图4 不同倍性滇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
701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9卷
2.5.4 蒸腾速率 由图4可知:嵌合体、四倍体和
二倍体的蒸腾速率最高值均出现在下午 15:00附
近,分别为5.19、6.72、5.89g·m-2·h-1;蒸腾速率
最低值则出现在上午9:00附近,分别为298、3.72、
3.50g·m-2·h-1,由于中午13:00较强的阳光照
射,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因此出现了蒸腾速率低于临
近的2个测试时间点11:00和15:00。蒸腾速率整
个日变化过程出现了明显的双峰现象。
综上,无论是嵌合体还是四倍体滇杨,其净光合
速率均高于二倍体,多倍体特征明显;净光合速率
(Pn)和气孔导度(Gs)以及蒸腾速率(Tr)呈现不明
显正相关现象,胞间 CO2浓度(Ci)在日变化过程中
变化不明显。可见,由于基因的剂量效应,多倍体滇
杨的光合特性表现出明显差异。
3 讨论
植物经诱导产生多倍体后,可产生区别于其对
应二倍体的明显变异,这种变异可通过形态特征、细
胞特征、解剖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表现。植物
多倍体最直接的遗传效应就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在
外观形态上通常具有明显差别,其典型的特征便是
其巨型性。试验中将滇杨嵌合体和四倍体材料与对
照的二倍体滇杨进行叶片长、宽的测量及叶色、叶缘
锯齿数及锯齿形态的比对,发现滇杨嵌合体和四倍
体植株,其叶片长分别为二倍体滇杨的1.41、1.11
倍,叶片宽分别为二倍体滇杨的1.44、1.79倍。同
时,多倍化滇杨的叶色均较二倍体更浓绿,叶缘锯齿
数较二倍体更大且排列不及二倍体整齐致密。这与
王侠剑[16]在对桑树进行多倍化处理时的研究结果
相同,多倍化桑树同样表现为叶幅变大,叶色深绿,
叶面较粗糙的现象。另有研究发现,三倍体毛白杨
当年生的叶片最宽甚至可以达到53cm[17]。李凤兰
等[18]对所获得的白杨三倍体植株叶片面积与其亲
本、二倍体进行比较,其各相关指标均大于后两者;
然而,胡晓丽[19]在对白杨杂种三倍体进行叶面积测
定时发现,尽管大多数三倍体杂种表现为巨型性,但
也存在部分三倍体叶面积小于二倍体的现象。在叶
片厚度上,嵌合体和四倍体滇杨植株叶片厚度分别
为二倍体的1.16、1.41倍,其栅栏组织厚度分别为
二倍体的1.10、1.23倍,多倍化植株均较二倍体滇
杨在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上更厚,这与矮牵牛
多倍体叶片厚度的研究结果相同[20];而在苹果、梨、
草莓的不同倍性植株叶片解剖研究表明,多倍体仅
在栅栏组织细胞长度上有增加,对于叶片厚度和海
绵组织厚度在倍性之间并没有差异,因此认为多倍
化后的植物材料,其叶片及栅栏组织的变厚并不是
绝对的[15]。同样,国内也有学者在对青杨派树种进
行多倍体诱导研究时,发现了这种现象[11]。可见,
植物多倍化后,由于基因剂量效应,通常会表现出营
养和生殖器官的巨型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多倍体均
表现为这种遗传效应。
叶片气孔性状通常较为稳定,易于观察,常应用
于植物不同倍性间的比较分析[21-24]。试验中,滇杨
四倍体与嵌合体的气孔数量在单位面积内明显少于
滇杨二倍体的气孔数量,这与美洲黑杨 ×小叶杨的
杂种(P.deltoidesMarsh.×P.simomiCar.)多倍
体[25]、甜叶菊四倍体[26]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此
外,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等指标[27]在多倍体比较
时也是重要的分析指标。在试验中发现,滇杨嵌合
体和四倍体叶绿素 a含量分别是对照二倍体的
153%和142%,叶绿素b含量分别是对照二倍体的
113%和159%,叶绿素a和叶绿素 b含量均高于二
倍体,这与皇家嘎啦苹果[28]、西瓜多倍体[29]的研究
结果相同。在光合特性测定中,净光合速率与气孔
导度和蒸腾速率,正常情况应该为正相关的关系,而
上述3项指标与胞间 CO2浓度应该为负相关关系。
试验中发现,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正相关一致性
较好,最高峰与最低峰以及双峰比较一致的出现在
同一时间点,蒸腾速率与这两性状的正相关性表现
不一致,主要原因可能是测试时间为12月初,气温
相对较低,上午 9点和下午 5点约为 12℃,中午
19℃,气温较低以及冬季的弱光照引起了蒸腾速率
的减慢。胞间CO2浓度与上述3个性状的负相关特
性并不明显,表现为 CO2浓度在1天当中没有发生
显著的变化,且不随净光合速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这说明在弱光条件下,CO2浓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
响较小。明显可见,由于多倍化后滇杨基因的剂量
增加而表现出明显生理方面的遗传效应。
表型性状的测定是研究植物遗传变异的一种快
捷途径,特别是在短期内对种质变异资源进行评价
时,常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而植物的叶片形态
和光合生理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关系紧密,可作为一
些林木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试验比较了不同
倍性滇杨苗期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等表型性状,
这些指标与滇杨速生性有较大的关联性,其研究结
果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倍性滇杨间的表型差异;但由
801
第1期 唐军荣,等:滇杨多倍体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比较分析
于林木新种质的培育及鉴别,所需周期长,为了更加
科学,今后还需要对滇杨多倍体材料进行多点区域
试验,并对不同倍性滇杨的生长量、适应性等作进一
步的跟踪调查和验证,从而作出更加准确、科学的
结论。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
学出版社,1984.
[2]何承忠,张志毅,陈宝昆,等.滇杨遗传改良策略初论[J].西部林
业科学,2004,33(1):44-48.
[3]康向阳,王 君.杨树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0.
[4]罗向东,戴亮芳,钱春桃,等.黄瓜属不同倍性异源多倍体的形态
及生理特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3):542-546.
[5]DhoogheE,VanLK,EeckhautT,etal.Mitoticchromosomedou
blingofplanttissuesinvitro[J].PlantCel,TissueandOrganCul
ture,2011,104(3):359-373.
[6]李 云.杨树三倍体选育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1,18
(4):451 458.
[7]刘晓静,华小平,陆 波,等.彩色马蹄莲品种‘Parfait’多倍体诱
导及其生物学特征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23
(3):81-85,101.
[8]TangZQ,ChenDL,SongZJ,etal.Invitroinductionandidentifi
cationoftetraploidplantsofPaulowniatomentosa[J].PlantCel,
TissueandOrganCulture,2010,102(2):213-220.
[9]SaikatG,NirmalM,SomnathB,etal.Inductionandidentification
oftetraploidsusinginvitrocolchicinetreatmentofGerberajamesoni
Boluscv.Sciela[J].PlantCel,TissueandOrganCulture,2011,
106(3):485-493.
[10]白凤莹,曾青青,康 宁,等.毛白杨基因库优树倍性检测及性
状对比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37(4):113-119.
[11]王 君.青杨派树种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
大学,2009.
[12]石 乐,张平冬,毛彦科,等.高温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白
杨杂种多倍体[J].核农学报,2012,26(8):1118-1123.
[13]陈 杰,周 军,孙正海,等.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诱导滇杨
多倍体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
(2):251-256.
[14]辛培尧,陈 杰,唐军荣,等.滇杨多倍体的诱导研究[J].中南
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3):24-28,57.
[15]李 ?.果树多倍体倍性鉴定方法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
大学,1997.
[16]王侠剑.桑树多倍体植株育成初报[J].蚕业科学,1981,7(2):
83-86.
[17]房桂干,邓拥军,李 萍.三倍体毛白杨制浆性能的评价[J].林
业科技管理,2001(增刊):87-90.
[18]李凤兰,张志毅,张民侠.白杨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及三倍体育
种(Ⅲ)-加倍体某些形态特征的观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
报,1994,16(2):15-18.
[19]胡晓丽.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品种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20]魏 跃,王开冻,颜志明,等.矮牵牛的多倍体诱导试验[J].浙
江农业科学,2007(2):164-166.
[21]BeckSL,DunlopRW,FosseyA.Stomatallengthandfrequency
asameasureofploidylevelinblackwatle,Acaciamearnsi(de
Wild)[J].BotJLinnSoc,2003,141(2):177-181.
[22]AryavandA,EhdaieB,TranB,etal.Stomatalfrequencyandsize
diferentiateploidylevelsinAegilopsneglecta[J].GenetResour
CropEvol,2003,50(2):175-182.
[23]ShigaI,UnoY,KanechiM,etal.Identificationofpolyploidyofin
vitroantherderivedshootsofAsparagusoficinalisL.byflowcyto
metricanalysisandmeasurementofstomatallength[J].Journalof
theJapaneseSocietyforHorticulturalScience,2009,78(1):103-
108.
[24]戴洪义.葡萄的染色体倍性与气孔性状的关系及其判别分析
[J].葡萄栽培与酿酒,1990(2):5-9.
[25]高彩云,潘惠新,贾 恒,等.美洲黑杨 ×小叶杨杂种多倍体诱
导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0,30(1):50-55.
[26]漆慧娟.甜叶菊多倍体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临
安:浙江农林大学,2014.
[27]郭巧萍.桃叶型半夏多倍体诱导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
学,2009.
[28]刘庆忠,刘 朋,赵红军,等.同源四倍体皇家嘎啦苹果的生物
学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2):1573
-1578.
[29]施先锋.西瓜多倍体诱导及倍性鉴定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
业大学,2007.
(责任编辑:张 玲)
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