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长期施肥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
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
李新旺,门明新,王树涛,齐跃普,许?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 保定071001)
摘要: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对指导田块尺度粮食生产的高产
-高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方法分析作物产量效应及农田养分平衡。
结果表明,经过7年定位施肥试验,CK、P2K2、N2K2 和 N2P2 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 N2P2K2 处理的25.5%,
34.5%,43.3%和83.2%;玉米产量分别为42.3%,52.7%,70.6%和76.2%;不施氮肥土壤氮自然供给力第1年
降到59%,第2年为43%,此后稳定在40%左右;不施磷肥土壤磷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至72%,第3年为55%,之
后保持在55%左右;不施钾肥土壤钾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为93%,第3年为76%,之后基本不变;7年累计农田
氮平衡状况较好的区为N2P1K2 和N2P2K1,磷为N2P1K2,钾为P2K2,氮磷钾综合而言为 N2P1K2;7年累计小麦、
玉米对氮、磷、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4.3%,31.2%,53.0%和40.8%,28.9%,50.3%。综上可知,该区作物产量
与施肥量有明显相关性,且氮是限制该区作物产量的首要因子,磷、钾次之;从7年累计实验来看,N2P1K2 处理农
田氮、磷、钾养分平衡相对较好。
关键词: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
中图分类号:S15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09)01000908
农田生态系统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是国家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在现实农业生产中,土壤养
分、肥料等资源利用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如偏施氮、磷,而钾使用不足,造成土壤污染及养分资源的浪费,
肥料利用率、增产效益下降。因此,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的作物产量效应及农田养分平衡对田块尺度上合理高效施
肥具有重大意义。在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方面,张炎等[1]研究表明,氮、磷是棉田土壤养分的第一、第
二限制因子,钾和锌已成为新疆棉田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或潜在限制因子,硼和锰各地表现不同,其主要养分的
平均缺乏顺序为N>P>K>Zn>B>Mn;谷洁等[2]指出氮和磷是渭北旱塬冬小麦(犜狉犻狋犻犮狌犿犪犲狊狋犻狏狌犿)产量的限
制因子,K、Fe、B、Mg、Mn为非限制因子;胡冬南等[3]研究江西宜春油茶(犆犪犿犲犾犾犻犪狅犾犲犻犳犲狉犪)幼林土壤养分限制
因子为N、P、Ca。霍习良等[4]研究河北雄县养分限制因子次序为N>P、K>Fe、Zn>B、Cu、Mn。施建军等[5]研
究结果表明,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人工植被的施肥中单因素增产效应为N>P>K。而周自玮等[6]对德宏象
草(犘犲狀狀犻狊犲狋狌犿狆狌狉狆狌狉犲狌犿)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试验的结果为,各因素对德宏象草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N
>K>P。在肥料效应方面,路海东等[7]和陈世勇等[8]的研究结果为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饲料玉米(犣犲犪犿犪狔狊)
干物质增长和氮肥利用率;大量研究认为长期合理配施氮、磷、钾能全面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和作物产
量[9~17];钦绳武等[18]指出,贫瘠的潮土单施氮肥或磷肥收效甚微,两者合理配施增产极显著;在富钾潮土上,连续
5年不施钾肥和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尚不构成影响;李秀英等[19]通过1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褐潮土不同施肥
制度对土壤生产功能、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为褐潮土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
子,14年产量平均,NPK(N150kg/hm2、P2O575kg/hm2、K2O45kg/hm2)比CK、N、NK、PK分别增产459%,
386%,280%和205%(小麦)及154%,108%,87%和78%(玉米);马俊永等[20]研究表明,在潮土上有机-无机结
合的增产幅度在同等施肥量下较单独施用秸秆或化肥的产量都要高,有机-无机结合较单一施用秸秆肥或化肥
第18卷 第1期
Vol.18,No.1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9-16
2009年2月
收稿日期:20080224;改回日期:20080328
基金项目: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121107)资助。
作者简介:李新旺(1981),男,河北广宗人,在读博士。Email:lxw12311@sina.com
通讯作者。Email:xuhao22003@yahoo.com.cn
能更有效地提高潮土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宋永林等[21]指出,在褐潮土上,长期施用含氮磷的肥料显著提
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综上可见,同时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
农田养分平衡的研究资料较少。本研究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施肥处理的作物产量效应和农
田养分平衡,旨在为田块尺度上改进土壤-作物系统内养分调控、减少因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养分资源浪费以及提
高区域粮食产量和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自然状况
试验地设在河北省雄县十里铺。该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
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少雪。该区全年降水量470~550mm,降水量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气温
12.1℃,≥10℃年积温为4344.8℃,无霜期182d。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土壤 试验区0~25cm土层的基本理化性状为:轻壤质潮土,有机质6.1g/kg,全氮0.34g/kg,全
磷620mg/kg,全钾20g/kg,碱解氮46.3mg/kg,速效磷9.29mg/kg,速效钾52mg/kg,缓效钾110mg/kg,pH
值8.48。
1.2.2 供试作物 种植冬小麦“冬麦859”,播种行距15cm,基本苗300万株/hm2,夏玉米“郑单958”,株行距为
23cm×60cm。
1.3 试验设计
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无肥区(CK)、P2K2、N2K2、N2P2、N1P2K2、N2P1K2、N2P2K1、N2P2K2,每个处理重复3
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0m×5.5m;肥料中的N、P、K分别由尿素(N46%)、磷酸二铵(N18%,P2O5
46%)和硫酸钾(K2O50%)提供。各处理均不施有机肥,纯氮水平为105(N1)和210(N2)kg/hm2,P2O5 为56.
25(P1)和112.5(P2)kg/hm2,K2O为56.25(K1)和112.5(K2)kg/hm2,N底施、追施各半,P、K全部底施。
1996年10月开始耗竭试验,正式试验从1997年10月-2004年10月,播种冬小麦和夏玉米各7季,进行小麦、
玉米轮作。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1 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每季作物收获后立即采集各处理0~25cm土壤,按“S”形在每小区选6点(垄和沟
各3个点)组成1个混合样,重复3次。采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22]测定其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
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和pH值。
1.4.2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成熟期收获各小区作物进行测产。同时,采集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每小区3
次重复),籽粒与秸秆分开,根直接还田,植物样品于105℃杀青30min,然后在65℃烘干,称重后粉碎。采用
H2SO4-H2O2 消煮后,用奈氏比色法测定全氮,钒钼黄比色法测定全磷,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全钾[22]。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的作物响应
2.1.1 作物产量响应 各处理7年平均产量小麦表现为N2P2K2>N2P2K1>N2P1K2>N2P2>N1P2K2>N2K2
>P2K2>CK(表1),玉米为N2P2K2>N2P2K1>N1P2K2>N2P2>N2P1K2>N2K2>P2K2>CK,小麦和玉米的
磷、钾响应基本相同,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3]。不同施肥处理的2种作物产量响应具有如下特点:1)CK的小
麦、玉米产量分别为N2P2K2(全肥区)的25.5%和42.3%,降幅均超过50%,且其CK均值与其他各处理均值差
异显著,说明该区获得粮食高产必须施肥;2)P2K2 处理分别为全肥区的34.5%和52.7%,小麦降幅约为70%,玉
米为50%,比N2K2 和N2P2 处理降幅明显,且与N1P2K2 差异显著,说明氮是该区限制作物产量的首要因子;3)
N2K2 处理分别为全肥区的43.3%和70.6%,小麦产量降幅过半,远大于玉米,且与N2P1K2 差异显著,说明磷对
该区作物产量影响其次且小麦对磷的反应比玉米敏感;4)N2P2 处理分别为全肥区的83.2%和76.2%,玉米的产
量降幅比小麦明显,且与N1P2K2 差异显著,表明钾对该区作物产量影响也较大且玉米对钾的反应比小麦敏感。
0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1
2.1.2 作物养分含量响应 从多年测定的作物籽粒和秸秆养分含量平均值(表2)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作物
籽粒和秸秆养分含量的响应具有以下特点,2种作物施氮和磷处理的籽粒和秸秆相应的氮和磷含量均高于相应
的不施氮和磷处理;而施钾对作物籽粒钾含量影响较小,但秸秆钾含量明显高于不施钾处理。2种作物比较发
现,小麦籽粒的氮、磷含量分别高出玉米40%和36%,表明小麦籽粒的蛋白营养价值远高于玉米;玉米秸秆中氮
含量较小麦高出30%左右,而后者的磷、钾含量较前者高出35%和25%,这与他人研究结果不同[24]。
表1 各处理作物籽粒的平均产量
犜犪犫犾犲1 犕犲犪狀狔犻犲犾犱狊狅犳犮狉狅狆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kg/hm2
年份Year 作物Crop CK P2K2 N2K2 N2P2 N1P2K2 N2P1K2 N2P2K1 N2P2K2
1998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1450c 3105b 4050b 6100a 5680a 6440a 5495a 6420a
玉米犣.犿犪狔狊 4685e 7530d 8805c 9865b 8770c 8875c 9195bc 10765a
1999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2500c 2420b 3000b 5535a 5905a 6305a 6585a 6845a
玉米犣.犿犪狔狊 4125d 4625d 6165c 6550c 8145ab 7170bc 8070ab 9260a
2000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1743c 1588c 2603c 5008b 6134ab 6494a 6133ab 6605a
玉米犣.犿犪狔狊 4658c 3491d 5439c 7560b 4323cd 5431c 7262b 9435a
2001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1500c 2425c 2375c 5962ab 6208ab 5292b 6000ab 6737a
玉米犣.犿犪狔狊 4384f 5414ef 7089cd 6398de 7982bc 7703bc 8850ab 9259a
2002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1833c 2317c 4117c 7065b 10833a 8333ab 9917a 8833ab
玉米犣.犿犪狔狊 4477c 4760c 5995c 6927bc 7695b 7376b 7977b 9460a
2003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2550c 4073c 3817c 7800b 10123a 8573ab 10093a 10258a
玉米犣.犿犪狔狊 3520e 4950d 7420c 7465c 9230b 7730c 9235b 10500a
2004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2800b 3500b 4433b 9377a 10217a 9367a 9417a 10600a
玉米犣.犿犪狔狊 3603d 5860c 8168b 8185b 8558b 7828b 8135b 10823a
平均值
Mean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2054f 2775e 3485d 6692c 7871a 7258b 7663a 8043a
玉米犣.犿犪狔狊 4208e 5233d 7012c 7564c 7815b 7445c 8389b 9929a
注:同行数据中有相同字母者,其差异在0.05水平上未达显著水平。
Note:Samelettersinarow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atthe0.05level.
表2 各处理的作物籽粒和秸秆养分含量
犜犪犫犾犲2 犖狌狋狉犻犲狀狋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犵狉犪犻狀犪狀犱狊狋狉犪狑狅犳狋犺犲犮狉狅狆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处理
Treatment
小麦禾谷比
Straw/
grain
小麦籽粒
Grainof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g/kg)
N P K
小麦秸秆
Strawof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g/kg)
N P K
玉米禾谷比
Straw/
grain
玉米籽粒
Grainof犣.犿犪狔狊(g/kg)
N P K
玉米秸秆
Strawof犣.犿犪狔狊(g/kg)
N P K
CK 2.08 10.85c 4.81a 2.89c 3.81d 2.57c 12.36c 1.91 5.83d 2.95c 3.24a 4.06d 2.08b 13.64b
P2K2 2.02 11.61c 4.77b 3.05bc 3.76d 4.34a 11.97d 1.89 5.91d 2.93c 3.16a 4.02d 2.40a 14.05a
N2K2 2.07 12.62b 4.22c 3.19b 4.69c 2.04d 19.50a 1.00 9.29a 2.27d 2.72b 7.41b 1.39d 14.95a
N2P2 1.27 12.24bc5.08a 3.78ab 5.25b 3.24b 13.55c 1.01 7.62b 2.67c 2.96b 6.64c 1.68c 11.60d
N1P2K2 1.36 12.96b 4.63bc3.72ab 6.06a 2.32d 21.97a 1.15 9.42a 3.24b 2.34c 7.42b 1.46d 12.92c
N2P1K2 1.42 13.54a 4.70bc4.34a 5.74a 2.09d 22.09a 1.01 6.76c 2.35d 2.88b 8.38a 1.57c 11.45d
N2P2K1 1.26 12.75b 5.18a 3.98a 4.87b 2.29cd17.28b 1.06 7.02c 4.27a 2.40c 8.30a 1.64c 10.73d
N2P2K2 1.21 12.46bc5.21a 3.91a 4.75b 2.32c 17.33b 1.04 7.15c 4.18a 2.51c 8.26a 1.61c 13.82b
注:同列数据中有相同字母者,其差异在0.05水平上未达显著水平;小麦禾谷比为:(秸秆+茎叶+麦糠)/籽粒,玉米禾谷比为:(秸秆+茎叶+玉
米皮+玉米芯)/籽粒。
Note:Samelettersinalinemeannosignificantdifferenceatthe0.05level.Theratioofstrawandgrainof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means(straw+stemand
leaf+bran)/grain,andtheratioofstrawandgrainof犣.犿犪狔狊means(straw+stemandleaf+bran+corncob)/grain.
11第18卷第1期 草业学报2009年
2.2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的变化
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是指土壤在其他养分充分供应时,不施某一养分,土壤供给的养分能够使作物产量达
到全肥时产量的百分比[25]。研究结果表明(图1),1)该区氮养分潜在肥力较低,土壤氮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下降
为59%,第2年为43%,此后基本稳定在40%左右;2)土壤磷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为72%,第3年降至55%,
之后基本保持在55%左右;3)土壤钾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到93%,第3年降到76%左右,之后基本不变。以
上分析表明,华北潮土氮自然供给能力远小于磷、钾,说明氮是影响该区作物产量的首要因子。从小麦、玉米季的
土壤氮磷钾养分自然供给能力看出(图1a,b,c),土壤氮对2种作物的自然供给能力有所不同。对小麦来说,第1
季不施氮,土壤氮自然供给能力为50%,之后保持在30%左右;而第1季玉米不施氮,土壤氮自然供给能力为
70.0%,之后稳定在50%左右。土壤磷自然供给能力在小麦、玉米上表现也不同。小麦第1季不施磷,土壤磷自
然供给能力为63.1%,第2年降到43.8%,7年后降到40%左右。而玉米7年不施磷,土壤自然供给能力仍保持
在70%左右。土壤钾自然供给能力在小麦、玉米上表现区别不明显,连续7年不施钾,钾自然供给能力小麦、玉
米平均为83.2%和75.9%。这与黑土和变性土结果不同[24,25]。因此,这种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因作物不同
而表现出差异,可以为针对作物拟订不同的施肥方案提供依据。
图1 华北潮土犖、犘、犓养分自然供给能力变化及不同作物的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变化
犉犻犵.1 犇狔狀犪犿犻犮犮犺犪狀犵犲狊犻狀犖、犘、犓狀狌狋狉犻犲狀狋狊狊狆狅狀狋犪狀犲狅狌狊狊狌狆狆犾狔犮犪狆犪犮犻狋狔犻狀犳犾狌狏狅犪狇狌犻犮狊狅犻犾
犪狀犱犱狔狀犪犿犻犮犮犺犪狀犵犲狊犻狀狊狅犻犾狀狌狋狉犻犲狀狋狊狊狆狅狀狋犪狀犲狅狌狊狊狌狆狆犾狔犮犪狆犪犮犻狋狔狑犻狋犺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犮狉狅狆狊
2.3 农田养分平衡分析
农田养分输入包括施肥、种子、降水和灌溉等,农田养分支出包括作物的吸收和挥发、淋失。养分平衡的盈亏
等两项之差。已有研究结果表明[26,27],在北方旱地磷、钾淋失量可忽略不计,氮损失在40%左右,本研究氮、磷和
钾养分的损失即依此计算。由于作物根茬仍留在土壤中,它吸收的养分既可作为输出项,又可作为输入项,两者
2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1
相互抵消,未计入养分平衡,因此,作物吸收带走的养分仅指地上部分。由每年的养分输入(表3),可以看出,通
过种子和水分输入的氮养分占总输入量的5.5%和2.7%,磷占1.2%和0.6%,钾占3.4%和1.7%。
7年累计养分收支状况见表4,分析氮、磷、钾在不同施肥处理平衡状况,1)氮素:在不施氮的CK和P2K2 处
理亏损89%以上,在N2K2、N2P2 处理区盈余10%左右,N1P2K2处理亏损44%,N2P1K2、N2P2K1 和N2P2K2 处
理亏损3%~9%;2)磷素:在不施磷的CK、N2K2 处理亏损均为97%,在施磷的P2K2 处理盈余195%,其他处理
除N2P1K2 盈余34%,N1P2K2、N2P2K1 和N2P2K2 处理都盈余在85%以上;3)钾素:在不施钾的CK、N2P2 处理
亏损98%和99%,在施钾的P2K2、N2K2、N1P2K2、N2P1K2、N2P2K1 和 N2P2K2 处理亏损1%~63%。N2P2K2
(全肥处理),只有磷有盈余而氮、钾均处于亏损状态,盈亏量分别为85%,-9%和-32%。
表3 各处理每年养分输入量
犜犪犫犾犲3 犃狀狀狌犪犾犻狀狆狌狋狊狅犳犖、犘犪狀犱犓狀狌狋狉犻犲狀狋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kg/hm2
项目
Item
种子
Seed
降水①
Rainwater
灌溉②
Irrigationwater
处理Treatment
CK P2K2 N2K2 N2P2 N1P2K2 N2P1K2 N2P2K1 N2P2K2
N 3.02 2.99 5.53 0 0 210 210 105 210.0 210.0 210
P 1.30 0.04 0.05 0 225 0 225 225 112.5 225.0 225
K 0.96 1.40 1.47 0 225 225 0 225 225.0 112.5 225
①降水量按年均410mm计Annualmeanrainfalwere410mm;②灌水量按年均2370m3/hm2计Annualmeanirrigationwere2370m3/hm2.
表4 各处理7年养分收支状况
犜犪犫犾犲4 犅狌犱犵犲狋狊狅犳狀狌狋狉犻犲狀狋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处理
Treatment
输入量Input(kg/hm2)
N P K
输出量Output(kg/hm2)
N P K
盈亏Profitandloss(kg/hm2)
N P K
平衡Balance(%)
N P K
CK 81 10 27 702 350 1274 -589 -340 -1247 -89 -97 -98
P2K2 81 1585 1602 900 536 1617 -787 1048 -16 -91 195 -1
N2K2 3021 10 1602 2573 386 1930 1656 -376 -328 17 -97 -17
N2P2 3021 1585 27 2853 662 1867 1376 923 -1841 6 139 -99
N1P2K2 1551 1585 1602 2771 698 2792 -600 887 -1190 -44 127 -43
N2P1K2 3021 797 1602 3104 595 2567 1125 203 -965 -3 34 -38
N2P2K1 3021 1585 814 3150 785 2190 1079 799 -1376 -4 102 -63
N2P2K2 3021 1585 1602 3327 858 2357 902 726 -755 -9 85 -32
2.4 氮、磷、钾肥累计表观利用率
氮、磷和钾肥的表观利用率采用目前国内外计算长期定位试验中肥料累计表观利用率的普遍方法 “差减
法”。据此计算出的氮、磷、钾肥累计表观利用率列于表5。结果表明,7年累计,小麦、玉米对氮肥的表观利用率
分别达到44.3%和40.8%;小麦、玉米对磷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1.2%和28.9%;小麦、玉米对钾肥的表观利
用率分别为53.0%和50.3%,2种作物基本一致。
3 讨论
3.1 长期不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由于本试验没有氮、磷、钾单独施肥的处理,所以没能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每种肥料及其可能的互作效应,以
及无法进一步阐明一些处理(如N2P1K2 与N2P2K1 等)的差异究竟是哪种因素引起的;缺少交叉处理间的比较,
而进行类似CK与所有处理的比较,P2K2 与N1P2K2 及N2P2K2 等的比较,如果有显著性差异,只能说明氮起作
用了,但仍然不排除是氮与磷、钾等互作的影响。而前人对潮褐土的研究表明,只施氮的处理在试验开始的前几
年有比CK稍高的产量,随后下降,与CK相当或低于CK,土壤的生产功能严重受损,表明单施氮肥仅有较小的
31第18卷第1期 草业学报2009年
表5 各处理7年累计氮、磷、钾肥表观利用率
犜犪犫犾犲5 犃狆狆犪狉犲狀狋狉犲犮狅狏犲狉狔狉犪狋犲狅犳犖、犘、犓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犲狉犱狌狉犻狀犵狋犺犲7狔犲犪狉犲狓狆犲狉犻犿犲狀狋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狊
作物
Crop
7年累计施入养分量
Cumulativenutrientapplication
byfertilizers(kg/hm2)
7年累计作物地上部分带走养分量
Cumulativenutrientremovalbycrop
abovegroundparts(kg/hm2)
肥料的表观利用率
Apparentefficiencyoffertilizer
application(%)
N处理 Treatment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玉米犣.犿犪狔狊
N2P2K2 P2K2 N2P2K2 P2K2 N
787.5 0 1025.1 373.1 44.3
787.5 0 1094.0 494.8 40.8
P处理 Treatment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玉米犣.犿犪狔狊
N2P2K2 N2K2 N2P2K2 N2K2 P
787.5 0 451.4 206.0 31.2
787.5 0 406.9 179.6 28.9
K处理 Treatment
小麦犜.犪犲狊狋犻狏狌犿
玉米犣.犿犪狔狊
N2P2K2 N2P2 N2P2K2 N2P2 K
787.5 0 1400.7 983.2 53.0
787.5 0 1173.4 777.1 50.3
短期增产效应[18,19]。其他的研究也表明,长期偏施氮肥而缺磷、钾不仅难以增产,甚至减产,还可能造成对环境
的污染[28,29]。综上可见,氮、磷、钾的增产作用是通过氮磷钾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的。
3.2 氮、磷、钾的土壤自然供给力
王建国等[25]指出,黑土7年耗竭后氮、磷、钾自然供给力分别为50%~60%,80%~90%和接近90%。詹其
厚和陈杰[24]研究表明,淮北变性土8年耗竭试验后氮、磷、钾自然供给能力分别为20%左右、45%左右、60%~
70%;施氮或磷肥提高了作物籽粒和秸秆中的氮或磷含量,施钾肥对籽粒钾含量影响较小,但显著提高了秸秆钾
含量。可见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钾>磷>氮的规律,本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综上所述,北方平原区各研究均
有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钾>磷>氮的规律,氮、磷的自然供给能力分别在20%~60%和45%~90%,钾不小
于60%,且有从南向北依次增长的趋势,这可能与气候及土壤条件差异有关。
3.3 长期不同施肥对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
由于养分平衡出现赤字或盈余并不一定不合理,达到100%平衡(平衡为±0)也不一定就是理想目标,所以,
对某一区域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做出正确评价尤为重要[27]。本研究仅对养分收支是否达到100%平衡
(平衡为±0)的计算分析,针对实际意义上的理想平衡状态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7年累计作物养分的表观利
用率钾>氮>磷,与其他实验研究结果[24,30]规律基本一致,可能受施肥比例、土壤性质、作物特性和土壤有效养
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结论
4.1 经过7年定位施肥,CK、P2K2、N2K2、N2P2 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N2P2K2 处理的25.5%,34.5%,43.3%
和83.2%;玉米分别为N2P2K2 处理的42.3%,52.7%,70.6%和76.2%。施氮、磷肥料明显提高了作物籽粒和
秸秆的氮、磷含量,钾肥表现不明显。
4.2 土壤氮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为59%,第2年为43%,此后氮自然供给能力保持在40%左右;土壤磷自然
供给能力第1年降为72%,第3年则降至55%,之后保持在55%左右;土壤钾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至93%,第
3年降到76%,之后基本不变。
4.3 小麦第1年不施氮肥,土壤氮自然供给能力为50%,之后保持在30%左右;玉米第1年不施氮肥,土壤氮自
然供给能力为70%,之后保持在50%左右。小麦第1年不施磷肥,土壤磷自然供给能力为63.1%,7年后,降到
40%左右;玉米7年不施磷肥,土壤磷自然供给能力仍保持在70%左右。连续7年不施钾肥,小麦、玉米土壤钾
自然供给能力分别保持在83.2%和75.9%左右。
4.4 不同施肥处理7年累计氮平衡状况较好的区为N2P1K2、N2P2K1,磷为N2P1K2,钾为P2K2,氮磷钾综合而
4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1
言为N2P1K2;7年累计,小麦、玉米对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4.3%和40.8%,31.2%和28.9%,
53.0%和50.3%。
参考文献:
[1] 张炎,王讲利,李磐,等.新疆棉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系统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6(9):5760.
[2] 谷洁,高华,方日尧.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施肥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6(1):7477.
[3] 胡冬南,孙科辉,范方礼,等.油茶幼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J].土壤肥料,2005,(6):2023.
[4] 霍习良,张俊梅,许?.河北省冲积平原区潮土的土壤养分限制谱序研究与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4):3235.
[5] 施建军,马玉寿,董全民,等.“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施肥试验研究[J].草业学报,2007,16(2):2531.
[6] 周自玮,袁福锦,罗在仁,等.德宏象草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试验[J].草业科学,2008,25(1):1821.
[7]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等.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高产栽培技术与生理研究[J].草业学报,2007,16(2):118123.
[8] 陈世勇,谭庆军,赵荣芳,等.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优化青贮玉米氮素管理[J].草业学报,2008,17(3):156161.
[9] 罗龙学,吴定志,刘尚培,等.不同施肥比例与玉米产量的关系[J].种子,2004,23(1):5657.
[10] 孔宏敏,何圆球,吴大付,等.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782786.
[11] 韩晓日,陈恩风,郭鹏程,等.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氮素肥力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5,26(6):244246.
[12] 李小坤,鲁剑巍,李文西,等.苏丹草-黑麦草轮作制中钾肥施用对其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7,24(7):72
76.
[13] 张奇春,王光火.长期不同施肥下杂交稻与常规稻的产量与土壤养分平衡[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3):340
345.
[14] GourleyJP,AlanDL,RusseleMP.Plantandnutrientefficiency:Acomparisonofdefinitionsandsuggestedimprovement[J].
PlantandSoil,1994,158:2937.
[15] BenbiDK,BiswasCR,KalkatJS.Nitratedistributionandaccumulationinanochresoilprofilealongtermfertilizerexperi
ment[J].FertilizerResearch,1991,28(2):173177.
[16] 孙羲.植物营养与肥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2122.
[17] 周自玮,袁福锦,罗在仁,等.德宏象草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试验[J].草业科学,2008,25(1):1821.
[18] 钦绳武,顾益初,朱兆良,等.潮土肥力演变与施肥作用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J].土壤学报,1998,35(3):367375.
[19] 李秀英,李燕婷,赵秉强,等.褐潮土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产功能演化研究[J].作物学报,2006,32(5):683689.
[20] 马俊永,李科江,曹彩云,等.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
(2):236241.
[21] 宋永林,唐华俊,李小平,等.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褐潮土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100
105.
[22]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96,276277.
[23] Zolta′nB,BelaG,DangL.Effectofcroprotationandfertilizationonmaizeandwheatyieldsandyieldstabilityinalongterm
experiment[J].EuropeanJournalofAgronomy,2000,13:225244.
[24] 詹其厚,陈杰.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变性土养分持续供给能力和作物响应研究[J].土壤学报,2006,43(1):124132.
[25] 王建国,刘鸿翔,王守宇,等.黑土农田养分平衡与养分消长规律[J].土壤学报,2003,40(2):246251.
[26] 鲁如坤,刘鸿翔,闻大中,等.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研究Ⅱ[J].土壤通报,1996,27(4):145151.
[27] 鲁如坤,刘鸿翔,闻大中,等.农田养分平衡和土壤有效磷、钾消长规律Ⅳ[J].土壤通报,1996,27(6):241242.
[28] 朱兆良,文启孝.中国土壤氮素[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
[29] 张维理,田哲旭,张宁,等.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5,1(2):8087.
[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国际平衡施肥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62168.
51第18卷第1期 草业学报2009年
犜犺犲犲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犾狅狀犵狋犲狉犿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狅狀犮狉狅狆狔犻犲犾犱狊犪狀犱犳犪狉犿犾犪狀犱狀狌狋狉犻犲狀狋犲狇狌犻犾犻犫狉犻狌犿
LIXinwang,MENMingxin,WANGShutao,QIYuepu,XUHao
(Co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s,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Baoding071001,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YieldresponseandfarmlandnutrientequilibriumwerestudiedinfluvoaquicsoilsoftheNorthChina
Plain,andtheresultsprovidedatheoreticalbasisforhighyieldhighefficienc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
grainproductiononafieldblockscale.Fertilizationtreatmentswereusedinalongtermexperimenttostudy
yieldresponseandfarmlandnutrientequilibrium.The7yearfertilizationexperimenttostudycropresponses
andfarmlandnutrientshowedthatforwheatthe7yearmeanyieldsratiooftreatmentsCK,P2K2,N2K2,and
N2P2toN2P2K2were25.5%,34.5%,43.3%,and83.2%respectivelywhilethoseformaizewere42.3%,
52.7%,70.6%,and76.2%.TheNsupplycapacityoffluvoaquicsoilsintheabsenceofNfertilizerdeclined
to59%oftheoriginalinthefirstyearinvestigated,felto43%inthesecondyear,andthenfluctuatedaround
40%inthefolowingyears.WithoutPfertilizerapplication,soilPcapacitydecreasedto72%inthefirstyear,
felto55%inthethirdyear,andthenfluctuatedaround55%.TheKsupplycapacitywithoutKfertilizeraddi
tionchangedfrom93%inthefirstyeartoabout76%inthe7thyearoftheexperiment.Thebesttreatmentsof
farmlandNequilibrium wereN2P1K2andN2P2K1,ofPwasN2P1K2,ofKwasP2K2,andofN,P,Kwas
N2P1K2.ThecumulativeapparentrecoveryratesofN,P,Kfertilizersoncropsofwheatandmaizewere
44.3%,31.2%,53.0%and40.8%,28.9%,50.3%respectively.Thereweresignificantcorrelationsbetween
amountoffertilizerandyieldresponse.Nwasthemainlimitingfactorforcropyield,thenPandK.Thebetter
treatmentforfarmlandN,P,KequilibriumwasN2P1K2.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NorthChinaPlain;fluvoaquicsoil;cropyield;nutrientequilibrium;longtermexperiment
6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