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nterplanting of Calamus simplicifolius with Gmelina arborea Plantation

单叶省藤与石梓间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全 文 :收稿日期: 20040803
基金项目: 国家 十五攻关 棕榈藤种质资源培育及利用技术 ( 2001ba506b04)及 ITTO 资助项目 基于人工林资源中国棕榈藤业可持续
发展的能力建设 ( PD 100/ 01 Rev3)
作者简介: 杨锦昌( 1976 ) ,男,福建福安人,助理研究员
* 徐大平研究员、黄世能博士和郑海水研究员审阅了全文,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林业科学研究 ! 2005, 18( 1) : 16~ 21
Forest Research
! ! 文章编号: 10011498( 2005) 01001606
单叶省藤与石梓间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杨锦昌1, 尹光天1, 许煌灿1 , 李荣生1, 冯昌林2, 卢立华2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 ! 510520;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 凭祥 ! 532600)
摘要:评价了13 a经营期内 5种采收方式下单叶省藤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了间种对上层林木生长收获的影响以及
对林地经济收益贡献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初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对13 a单叶省藤人工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
的影响,其中单叶省藤以 9 a初采和 4 a间隔期的采收方式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分别
为20 255元∀hm- 2、2008%、138; 单叶省藤种植后对上层林木石梓的生长与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 进而导致 20年生石
梓林分的纯收益和净现值比未间种时分别减少 4 000、1 500元∀hm- 2。通过综合分析, 5种采收方式对整个林地经济收
益仍有较大贡献, 林藤间种产生的林地增益水平和净现值增量分别为 1249%~ 9110%、706~ 5 145 元∀hm- 2。
关键词:单叶省藤; 间种;经济效益; 石梓
中图分类号: S7271 ! ! ! 文献标识码: A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nterplanting of Calamus simplicifolius
with Gmelina arborea Plantation
YANG Jinchang 1 , YIN Guangtian1 , XUHuangcan1 , LI Rongsheng 1 , FENG Changlin, LU Lihua
(1Research Inst 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 CAF, Guangzhou ! 510520, Guangdong, China;
2Experimental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CAF, Pingxiang ! 5326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rattan planta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har
vesting regimes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on economic return in the forestland.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ermanent plots es
tablished in Calamus simplicif olius plantation where 5 different harvesting regimes were set, including first harvesting at 5, 6, 7, 8,
9 years and harvesting intervals of 8, 7, 6, 5, 4 year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upper support trees, 20
yearold Gmelina arborea mixed with C. simplicif olius was made and 2 temporary plots nearby were also established in pure stands
to know the effect of rattan planting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support trees.Harvest ing regimes had eminent effect on economics
of 13yearold rattan plantation.Under the regime of first harvesting at 9 years with 4 years# interval afterward, optimal economic
benefit was gained in C. simplicif olius plantation, being 20 255 yuan∀hm- 2, 2008% , 138 in term of net present value (NPV) ,
internal return rate ( IRR) and the ratio of benefit to cost ( B/ C) . Rattans had unfavorable effect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upper
trees. As a result, the net income and NPV from G. arborea plantation interplanted with C. simplicif olius decreased by 4 000 yuan
∀hm- 2 and 1 500 yuan∀hm- 2 respectively over those from pure stand. However, the economic loss in the upper stand could be
compensated with the monetary gain from rattan plantation generating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 The level of economic gain
and the increment of NPV by interplanting G. arborea with C. simplicif olius under various harvesting regimes were estimated to
range from 1249% to 9110% and 706 yuan∀hm- 2 to 5 145 yuan∀hm- 2.
Key words:Calamus simplicif olius; interplanting; economic analysis; Gmelina arborea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中的多用途植物
资源, 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非木材林产
品[ 1, 2]。随着棕榈藤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 棕榈藤人
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也不断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
注。Tan等[ 3]对西加省藤 ( Calamus caecius Blume)和
粗鞘省藤( Ctrachycoleus Beccari)进行了经济效益分
析; Aminuddin 等[ 4] 探讨了玛瑙省藤 ( Cmanan
Miquel)、美丽省藤 ( Cornatus Blume) 和梅氏省藤
( Cmerrillii Beccari)在不同生长率和不同采收方式
条件下经济收入的变化规律; 周再知等[ 5]对华南地
区主要的商品藤种白藤 ( C tetradactylus Hance)、黄
藤( Daemonorops margaritae ( Hance) Beccari )、单叶省
藤( Csimplicifolius Wei)人工林进行了经济效益评
价,证实了经营这 3种藤林既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
益又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然而, 目前经济效益
分析大多建立在经验数据基础之上, 而较少通过野
外实测或采收试验获取资料进行客观评价[ 3] ; 另一
方面,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棕榈藤,而很少涉及与棕
榈藤间种的树种, 这不利于全面认识种植棕榈藤对
上层林分生长与收获的影响,也未能真实反映出棕
榈藤对林地收益的贡献水平。曾炳山等[ 6]对单叶省
藤组培苗造林进行过研究,本文论述了单叶省藤种
植对上层林分生长与收获的影响, 评价了单叶省藤
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及产生的林地增益, 为合理经营
藤林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1 !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凭祥市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
验中心英阳试验站, 22∃07% N, 106∃44% E, 属南亚热带
季风气候, 干湿季节交替明显。年平均气温 216
& ,最冷的 1月份平均气温 133 & , 极端最低气温
01 & ,最热的 7月份平均气温 277 & ,极端最高气
温379 & , ∋10 & 积温 7 596 & ; 年平均降水量
1 388 mm,蒸发量 1 275 mm,相对湿度 8175% ;年日
照 1 512 h。试验地上层林木为 7 年生的石梓
( Gmelina arborea Roxb) ,株行距为2 m ( 3 m,林分郁
闭度约05;海拔 330~ 370 m; 土壤为花岗岩发育而
成的砖红壤性红壤, 土层厚度一般在 2 m 以上,土壤
呈强酸性, pH值 44~ 49,表土层腐殖质含量 261
~ 354 g∀kg- 1,全N、全 P、全 K含量分别为 1024~
1374、1032~ 130、168~ 223 g∀kg- 1。
2 ! 研究方法
21 ! 试验设计
在石梓林分下设置单叶省藤的采收试验。采用
随机区组设计, 安排 4个区组, 每区组 5个小区, 每
个小区面积为 60 m2。小区内每穴单株种植,株行距
为 2 m ( 3 m, 每个小区种植 10株并加以标记和编
号。造林后 3个月,检查植株成活率,并对弱株和死
亡藤株进行补植;造林后头 3 a进行常规抚育管理。
22 ! 试验观测和调查
造林后 5 9 a期间每年调查试验区, 观测各藤
丛中植株数和茎长, 在 5、6、7、8、9 a 时, 分别对各区
组中第 1、2、3、4、5小区依次采收。采收时,选择 5 m
以上的植株,削除叶片和叶鞘,去掉不成熟的梢头获
得鲜藤,并对鲜藤做好标记,实测鲜质量和记录各小
区采收株数;最后将鲜藤晒干, 称其干藤质量, 并将
4个区组中相同小区号的干藤质量取平均值再换算
成每公顷的原藤产量。造林后 13 a再次对所有小区
进行采收, 采收的方法和测量指标与上一次相似。
通过 2次采收,形成初采年龄分别为 5、6、7、8、9 a 和
采收间隔期分别为 8、7、6、5、4 a 的数据系列。另外,
为了分析棕榈藤对上层林分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及
对林地的增益水平, 在 13 a时除调查试验林上层林
木的直径、树高和株数外,还在其它条件几乎相同但
未种藤的石梓林分下设置 2块 20 m ( 30 m 的临时
标准地, 调查内容包括树高、胸径和株数。数据用
SPSS100、EXCEL2000软件进行处理。
23 ! 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本次研究收集了广西凭祥市当前的营林生产成
本、藤条和木材的采收成本、工价、产品价格、各种税
费的征收标准以及各种间接成本的支出, 作为经济
效益分析的依据。
231 ! 营林生产成本 ! 主要包括 3大内容, 即( 1)
林地清理、整地、挖穴、苗木、运输及定植等造林费
用; ( 2)造林后头3 a的幼林抚育费用; ( 3)护林费、林
道维护费、病虫害防治和地租等年固定费用。单叶
省藤和上层树种的营林生产成本见表 1。
表 1! 不同人工林的营林生产成本 元∀hm- 2
树种 造林费用
抚育费用
第 1年 第 2年 第 3年
年固定
费用
单叶省藤 2 409 300 300 300 45
石梓 ! ! 2 159 450 450 450 195
17第 1期 杨锦昌等: 单叶省藤与石梓间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232 ! 采伐成本 ! 单叶省藤的采伐成本包括采藤、
运输、晒藤费用,分别为 2 250、80、320元∀t- 1。石梓
木材的生产成本包括伐区设计、采伐、造材、剥皮、集
材、运输、办采伐证和运输证的工本费等费用, 其中,
伐区设计为2元∀m- 3, 石梓采、造、剥、集 4道工序的
生产成本平均为 50元∀m- 3, 木材运输费均为 20元∀
m- 3,办证工本费为 2 元∀m- 3, 木材检尺费 10 元∀
m- 3,贮木场管理和销售费用 5元∀m- 3, 因而石梓木
材整个采伐成本为 89元∀m- 3。
233 ! 产品价格 ! 单叶省藤的原藤价格为 5 000
元∀t- 1,木材价格因材种规格而异(表2)。
表 2! 石梓木材各规格材种的价格
径级/ cm 4~ 6 8~ 12 14~ 18 20~ 28 ∋30
价格/ (元∀m- 3) 140 240 350 480 560
234 ! 税费 ! 根据目前税费改革政策, 结合当地的
实际情况,藤条和木材销售环节需要上缴的税、费分
别如下: ( 1)藤条,农业税占销售价的 8% ;工商管理
税为销售价的 1%; ( 2)木材, 林业两金一费占销售
价的20% ,但返还其中的 40%给林场, 实际上缴的
两金一费占销售价的 12%; 农业税为销售价的
64% ;工商管理税 08% ;检疫费 02%。
235 ! 贴现率 !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
范∗条例[ 7] ,结合市场利率状况,贴现率取5%。
236 ! 经营数表 ! 由于目前还没有石梓材积公式
和材种出材率表, 因而计算蓄积量和出材量参照相
似树种的有关指标,其中石梓单株材积采用海南石
梓的二元材积公式进行求算[ 8] , 出材率参考阔叶树
立木树干材种出率表[ 9]。
3 ! 结果与分析
31 ! 藤条产量、上层林木蓄积量及材种出材量
2次采收单叶省藤的藤条产量见表 3。不同初
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对藤条收获量的影响比较明
显,第 1次采收的藤条产量均随采收年龄的推迟而
增加, 第2次采收时除8 a间隔期外藤条产量也随间
隔期的延长而增加。
表 3 ! 单叶省藤人工林 13 a 内的藤条产量
初采年龄/
a
采收间隔
期/ a
产量 1/
( t∀hm- 2)
产量 2/
( t∀hm- 2)
总产量/
( t∀hm- 2)
5 8 078 554 632
6 7 174 808 982
7 6 252 674 926
8 5 498 555 1053
9 4 641 510 1151
! ! 石梓在间种和未间种藤时的生长与收获指标见
表 4。间种单叶省藤对20年生石梓林分平均胸径和
平均高影响较小,而对株数影响较大,林分每公顷株
数比未间种时减少 120株, 林分蓄积量比未间种时
减少 33 m3∀hm- 2, 各材种出材量也有一定的减少。
32 ! 评价结果
采用净现值( NPV)、内部收益率( IRR)和收益成
本比( B/ C) 3 个评价指标, 结合技术经济指标和产
量,对单叶省藤与上层树种间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
价,结果见表 5、6。从表 5看出: 不同的初采年龄和
采收间隔期对藤林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 在13 a内,
单叶省藤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总体上随初采年龄的推
迟而提高, 9 a 初采和 4 a 间隔期的采收方式获得最
高的经济效益。
表 4! 石梓人工林在间种与未间种藤时生长与收获指标
种植
模式
株数/
(株∀hm- 2)
平均胸径/
cm
平均高/
m
蓄积量/
(m3∀hm- 2)
各材种出材量/ (m3∀hm- 2)
4~ 6 cm 8~ 12 cm 14~ 18 cm 20~ 28 cm
石梓纯林 1 450 183 166 27598 3607 13268 4097 3279
石梓间种 1 333 178 164 24298 3246 11863 3551 2824
表5 ! 单叶省藤人工林的经济效益
采收方式 营林成本/
(元∀hm- 2)
采收费用/
(元∀hm- 2)
藤条收入/
(元∀hm- 2)
纯收益/
(元∀hm- 2)
评价指标
NPV/
(元∀hm- 2)
IRR/
%
B/C
58 6 880 20 746 33 462 5 836 3 095 1145 121
67 6 880 32 638 52 642 13 124 6 960 1693 133
76 6 880 31 363 50 585 12 342 6 545 1683 132
85 6 880 36 908 59 529 15 741 8 348 1975 136
94 6 880 39 963 64 457 17 614 9 341 2008 138
! ! 注:采收方式一栏中的第 1个数字代表初采年龄,第 2个代表采收间隔期,下同。
18 林 ! 业 ! 科 ! 学 ! 研 ! 究 第 18 卷
表 6! 石梓人工林在间种和未间种藤时的经济效益
种植模式 营林成本/
(元∀hm- 2)
采伐费用/
(元∀hm- 2)
木材收入/
(元∀hm- 2)
纯收益/
(元∀hm- 2)
评价指标
NPV/ (元∀hm- 2) IRR/ % B/C
石梓纯林 17 412 34 576 66 972 14 984 5 647 1266 129
石梓间种 17 412 30 567 58 999 11 020 4 154 1168 123
由表 6可知: 间种藤后,上层林木 20 a内经济效
益同未间种的相比, 纯收益减少近 4 000元∀hm- 2,
净现值减少近 1 500元∀hm- 2,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
本比也均有一定程度降低。
为了全面反映出间种藤对整个林地经济收益的
贡献水平,采用以下 2个指标加以描述: ( 1)林地增
益水平,间种后林地增加的纯收益与未间种时林地
纯收益的百分比; ( 2)净现值增量, 间种后整个林地
净现值总和与未间种时林地净现值的差额。
间种单叶省藤对林地的经济收益贡献水平因采
收方式而出现较大的变动(表 7)。除 5 a初采8 a间
隔期的采收方式产生较低的林地增益水平和净现值
增量外,其它采收方式均获得较高的林地增益水平
和净现值增量, 其变化范围分别为 5592% ~
9110%、3 453~ 5 145元∀hm- 2。
表 7! 单叶省藤不同采收方式对林地经济收益的贡献水平
! ! 采收方式 58 67 76 85 94
林地增益水平/ % 1249 6114 5592 7860 9110净 现 值 增 量/ ( 元 ∀
hm- 2)
706 3 453 3 159 4 440 5 145
33 ! 敏感性分析
棕榈藤人工林敏感性的主要因子包括藤条价格、
产量、采收成本和贴现率。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
下,分析了单因素在一定变化范围内对 13 a 藤林经济
评价指标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 上层树种的木材价
格与产量往往会产生一定波动,即使间种藤产生相同
的经济收入,但对整个林地经济收益的贡献水平也是
不一样的,因而有必要分析上层树种产量和价格变化
时,棕榈藤间种对林地收益的影响程度。
图 1~ 5显示了单叶省藤人工林在不同采收方
式下经济评价指标随价格、产量、采收成本和贴现率
变化的敏感程度。由图可知, 藤条价格皆为影响藤
林经济效益的最敏感因子,当价格降低30%时,各采
收方式下的单叶省藤人工林的净现值均小于零, 内
部收益率也小于 5% ;而价格上升 30%时,藤林的经
济效益迅速提高; 采收成本和产量是仅次于价格的
敏感因子,其上升或下降均导致内部收益率和净现
值产生较大的变动; 而林业贴现率上升或下降 30%
对藤林的净现值影响都弱于其它3个因子。
19第 1期 杨锦昌等: 单叶省藤与石梓间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表 8 ! 石梓木材价格和产量变化对间种单叶省藤所产生林地经济收益的影响
采收
方式
价格变化
幅度/ %
林地增益水平/ %
产量变化幅度/ %
- 15 0 15 30 45
净现值增量/ (元∀hm- 2)
产量变化幅度/ %
- 15 0 15 30 45
- 15 10136 4118 2265 1366 834 1 238 1 068 899 730 560
0 2436 1249 644 276 030 929 706 481 257 33
58 15 968 393 058 - 162 - 317 620 342 64 - 215 - 494
30 347 - 018 - 244 - 398 - 510 311 - 22 - 355 - 687 - 1 020
45 003 - 260 - 429 - 547 - 634 3 - 384 - 772 - 1 160 - 1 547
- 15 32619 14702 9186 6507 4924 3 985 3 815 3 646 3 477 3 307
0 9635 6114 4317 3227 2496 3 676 3 453 3 228 3 004 2 780
67 15 5254 3551 2558 1907 1448 3 367 3 089 2 811 2 532 2 253
30 3398 2320 1651 1195 864 3 058 2 725 2 392 2 060 1 727
45 2371 1596 1097 748 491 2 750 2 363 1 975 1 587 1 200
- 15 30207 13566 8444 5955 4485 3 691 3 521 3 352 3 183 3 013
0 8862 5592 3923 2911 2231 3 382 3 159 2 934 2 710 2 486
76 15 4794 3213 2290 1685 1258 3 073 2 795 2 517 2 238 1 959
30 3070 2069 1448 1024 716 2 764 2 431 2 098 1 766 1 433
45 2117 1397 933 609 371 2 456 2 069 1 681 1 293 906
- 15 40691 18502 11671 8353 6392 4 972 4 802 4 633 4 464 4 294
0 12219 7860 5636 4287 3381 4 663 4 440 4 215 3 991 3 767
85 15 6793 4685 3456 2650 2081 4 354 4 076 3 798 3 519 3 240
30 4493 3159 2331 1767 1357 4 045 3 712 3 379 3 047 2 714
45 3222 2263 1645 1213 895 3 737 3 350 2 962 2 574 2 187
- 15 46468 21221 13449 9674 7443 5 677 5 507 5 338 5 169 4 999
0 14069 9110 6580 5045 4015 5 368 5 145 4 920 4 696 4 472
94 15 7894 5497 4098 3182 2535 5 059 4 781 4 503 4 224 3 945
30 5277 3760 2818 2176 1710 4 750 4 417 4 084 3 752 3 419
45 3830 2739 2037 1546 1185 4 442 4 055 3 667 3 279 2 892
表 8反映单叶省藤与上层树种间种后的林地经
济增益水平和净现值增量随木材价格和产量变化的
规律。间种藤产生的林地经济收益的贡献水平与木
材价格和产量紧密相关,但对木材价格反应更为敏
感。
4 ! 讨论
林下间种棕榈藤可获得较可观的经济收益, 同
时也对上层林分产生不利影响[ 10] ,导致上层林分经
济效益减少,因而若仅从一个方面分析棕榈藤间种
的利或弊都会失之偏颇,只有将棕榈藤和上层林分
结合起来当作一个系统,并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分
析和判断,才会得出比较客观和准确的结论。
由于目前还没有石梓林分的经营数表, 尤其是
立木材种出材率表, 这对分析石梓人工林的经济效
益以及论述种植单叶省藤对林地产生的经济贡献水
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 由于当地对石梓木材的
销售价格一般按杂木的价格来计, 导致材种价格偏
低。价格与产量技术经济指标的出入对间种藤后整
个林地经济收益水平产生偏差。
20 林 ! 业 ! 科 ! 学 ! 研 ! 究 第 18 卷
采收棕榈藤是一项繁重而耗时的野外工作[ 11] ,
是经营棕榈藤人工林过程中投入成本较多的一个环
节。单叶省藤采收成本至少占藤条价格的 40%, 是
影响藤林经济效益的敏感因子;若采收成本降低, 藤
林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上层树种木材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对林藤间种
的总经济收益产生影响, 尤其是产量与价格同时上
升时,间种藤对林地总经济收益的贡献水平急剧下
降。间种藤后, 由于与上层人工林竞争光照、水分、
养分和生长空间等, 难免会对上层林分产生不利影
响。为了提高种藤对林地经济收益的贡献水平, 既
要尽量减少种藤对上层树种的不利影响, 又要最大
限度地增加藤林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实际操作中
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措施: 确定合适的上层林分,把握
棕榈藤的间种时间, 选择适宜的藤种和合理的初植
密度以及制定合理的采收方案等[ 3, 10, 11] , 以充分利
用资源和发挥林地潜力。
本文单叶省藤的采收均限定在 13 a 经营期内,
分2次进行,且采收间隔期至少 4 a。不同藤种, 其
生物学特性有差异, 初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也不尽
相同[ 12, 13] ,因而这 5种采收方式并不一定是最佳采
收方案;另外,不同采收方式对上层林分的生长与收
获量产生不同影响。为制定最合理的采收方案, 应
该在较长的经营周期内分析不同初采年龄、采收强
度和采收间隔对藤林的经济效益、上层林木生长及
林地经济增收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采收方式, 因
此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Dransfield J. The taxonomy of rattan[ A] . In:Mohd Wan Razali, Drans
field J, Manokaran N. A Guide to the Cultivat ion of Rattans [ M ] .
Malayan Forest Records No. 35.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Malaysia,
1992: 1~ 10
[ 2] 蔡则谟,许煌灿,尹光天,等.棕榈藤利用的研究与进展[ J] . 林业
科学研究, 2003, 16( 4) : 479~ 487
[ 3] Tan C F, Woon W C. Economics of cultivation of smal ldiameter rattan
[ A] . In:Mohd Wan Razali, Dransfield J, Manokaran N. A Guide to the
Cultivat ion of Rattans[ M] . Malayan Forest Records No. 35. Forest Re
search Inst itute Malaysia, 1992: 177~ 204
[ 4] AminuddinM , Nur Supardi M N, Woon W C. Economics of cultivation
of largediameter rattan [ A] . In: Mohd Wan Razali, Dransf ield J,
Manokaran N. A Guide to the Cult ivation of Rattans[M ] . Malayan For
est Records No. 35. Forest Research Inst itute Malaysia, 1992: 205~ 237
[ 5] 周再知,许煌灿,尹光天.藤类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 J] .林业科学
研究, 1992, 5( 1) : 47~ 55
[ 6] 曾炳山,尹光天, 许煌灿,等.单叶省藤组培苗造林初步研究[ J]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 2) : 240~ 244
[ 7] 彭龙福,李谋窕,叶世坚. 4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研
究[ J] .林业经济问题, 2000, 20( 4) : 251~ 254
[ 8] 李意德,曾庆波,吴仲民,等.海南尖峰岭地区三种热带复合农林
业体系效益研究[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12( 2) : 139~ 145
[ 9] 林业部调查规划院.森林调查手册[ 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1: 102~ 110
[ 10] Stockdale M C. Appropriate methodologies in research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natural stands of rattan[ A] . In: INBAR Technical Re
prot No. 5[ C] . Constraints to Product ion of Bamboo and Rattan : 209
~ 245
[ 11] Nur Supardi M N. Harvest ing of Rattans[ A] . In: Mohd Wan Razali,
Dransf ield J, ManokaranN. A Guide to the Cultivat ion of Rattans[ M] .
Malayan Forest Records No. 35. Forest Research Inst itute Malaysia,
1992: 163~ 174
[ 12] Chin T H. Rattan Plant ing[M ] . Leaflet No. 125, the Departemtn of A
gricultur, Sarawak, 1989: 18~ 41
[ 13] Bacilieri R, Appanah S.Rattan Cult ivation: 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C] . An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f experts for the project :
Conservation, genet ic improvement , and silviculture of rattans in South
east Asia. 1214 May 1998, Kuala Lumpur, Malaysia. CIRAD Foret /
FRIM ,Malaysia, 1999
21第 1期 杨锦昌等: 单叶省藤与石梓间种的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