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Outplanting of Rattan Tube Seedling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全 文 :  1996—09—05收稿。
曾炳山助理研究员,许煌灿,刘英,尹光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州 510520)。
* 本文为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棕榈藤种苗快繁工艺研究”和 1995~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棕榈藤萌蘖机理研究”
的内容之一。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曾炳山 许煌灿 刘 英 尹光天
  摘要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白藤和异株藤组培苗的移植技术。结果显示:试
管苗的质量是移植成活与否的关键, 适宜的组培苗移植规格为: 苗高大于 4. 0 cm , 根长大于 4. 0
cm, 带须根; 珍珠岩为最优移植介质,移植组培苗的根系生长量大、净增根条数多、成活率最高, 分
别达 26. 1 cm/株、0. 8 条/株、95. 0% ;泥炭土和细沙也是可选介质, 移植成活率> 90% ; 最佳的练苗
介质配比为 40%泥炭土+ 60%黄心土,移植成活率> 98% ; 1/ 800 的多菌灵控制杂菌的效果好 ,利
于移植成活; 1. 0 MS 大量元素液或 0. 1%复合肥液为适宜的营养补充液; 3~6 月份为最佳移植季
节, 成活率> 90%。
  关键词 棕榈藤 组培苗 移植 成活率
  棕榈藤经济价值高,是制作高档家俱的优良原材料。引种栽培试验表明,我国多数商品藤
种的适应性广,可在华南地区推广栽培[ 1]。但优良商品藤种分布范围小,种质极其短缺 [ 2] ,有待
于应用生物技术, 快繁生产种苗,以满足扩大栽培的需求。80年代以来, 菲律宾、印度和马来西
亚等国相继开展了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迄今, 文献仅见马来西亚成功移植马兰省藤( Cala-
mus manan Miq. )组培苗, 但成活率仅10% [ 3]。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开展了丛芽和生根诱导试
验,但未见移植成功的报道 [ 4, 5]。笔者已对棕榈藤种苗快繁技术作了系列报道,本文着重探讨棕
榈藤组培苗移植配套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黄藤( Daemonorop s margar itae ( Hance) Becc. )和单叶省藤( C. simp l icif ol iius Wei)的供试
外植体采自广东高州伦道藤场, 短叶省藤( C. egregus Burret )、白藤( C. t etradacty lus Hance)和
异株藤( C. dioicus Lour. )的外植体采自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的藤种基因库。组
培苗移植用的蛭石、珍珠岩、泥炭土和细沙等为常规育苗介质。
1. 2 田间管理
水分:喷雾补充水分,塑料薄膜保湿,移植一周内保持湿度> 78%;随后, 半通风,进行湿度
适应练苗;
养分:移植 10 d后, 按试验设置的营养液种类和浓度每周喷施一次;
遮荫:移植初期( 1~7 d) , 4~9月份采用 90%的遮荫, 其它月份用 70%的遮荫。而后,按棕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 6) : 563~569
Forest Research       
榈藤常规育苗的遮荫管理[ 6] ;
温度:监测温度变化,当温度> 35℃时,喷水或揭开薄膜通风降温;
灭菌: 移植前, 介质经 1%KMnO 4 液消毒; 移植后,按试验设置的杀菌剂种类和浓度每周
喷施一次。
1. 3 试验设计
1. 3. 1 试管苗质量对移植成活率的影响试验 选用能反映组培苗质量的苗高 H、根长度 R、
有无须根 3个指标 。短叶省藤设置: ( 1) H > 4 cm、R> 4 cm、有须根; ( 2) H > 4 cm、R> 4 cm、无
须根; ; ( 3) H > 4 cm、R< 4 cm、无须根; ( 4) H > 4 cm、无根; ( 5) H < 4 cm, 有根 5种处理,重复
数分别为: 6、8、2、7、2。黄藤和单叶省藤设置: ( 1) H > 4 cm、R> 4 cm ; ( 2) H > 4 cm、R< 4 cm;
( 3) H > 4 cm ,无根; ( 4) H < 4 cm, 有根 4种处理。黄藤各处理的重复数分别为: 2、3、2、2。单叶
省藤各处理的重复数分别为: 9、5、18、3。3个藤种每个处理的每个重复皆移植 20株组培苗,分
别统计重复的成活率。本试验共移植 1 380株组培苗。其它试验移植的试管苗的规格为 H >
4. 0 cm,展 1~4片叶, R> 4. 0 cm。
1. 3. 2 移植介质种类、杀菌药剂、营养补充试验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L16 ( 45 ) [ 7] , 介质设置泥
炭土、细沙、珍珠岩和蛭石 4种处理; 杀菌药剂设置 1/ 500百菌清、1/ 800百菌清、1/ 1 000百菌
清和 1/ 800多菌灵 4种处理;营养液设置 1/ 2MS 大量元素液, 1. 0M S 大量元素液, 2. 0M S 大
量元素液和0. 1%复合肥液 4种处理。共 16种处理组合,每处理组合重复 2次,每重复移植 15
株组培苗,分别统计重复的成活率。本试验共移植组培苗 480株。
1. 3. 3 移植介质配比试验 单因素试验设计, 设置体积比为 100%泥炭土、60%泥炭土+
40%细沙、40%泥炭土+ 60%细沙、60%泥炭土+ 40%黄心土、40%泥炭土+ 60%黄心土 5组
处理,每处理重复 3次,每重复移植 15株, 试验共移植 225株。
1. 4 试验观测
苗高:苗根颈部至芽苗叶尖长度;
须根量: 无须根计“0”;根段的 0%~30%有须根计“1”;根段的 30%~70%有须根计“2”;
根段的 70%以上有须根计“3”;
最长叶长:苗木的最长叶片的长度(不含叶柄) ;
光照强度:遮荫网下20 cm 处的光照强度;湿度:加盖薄膜的移植环境的相对湿度。每月分
上、中、下旬选择 3个晴天, 每天在 8∶00~8∶30、11∶00~11∶30和 16∶00~16∶30各测定
1次。
2 结果与分析
2. 1 移植苗质量标准
以泥炭土为移植介质, 开展黄藤和短叶省藤苗质量对成活影响的试验;以黄心土为移植介
质,开展单叶省藤苗质量对成活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 1)表明:试管苗的质量是移植成活
与否的关键。H > 4. 0 cm, R> 4. 0 cm 时,移植成活率最高,黄藤和单叶省藤的成活率分别为
85%和 93. 5% ,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短叶省藤的结果还表明:在 H > 4. 0 cm , R> 4. 0 cm 时,有
无须根对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 有须根优于无须根。当 H < 4. 0 cm 时, 移植成活率极低,分别
为 6. 4%、3. 3%和 13. 3%, 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而 H > 4. 0 cm 的无根苗,移植成活率却分别高
56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0 卷
达 40%、75%和68. 5%。因此,就苗质量而言,苗高是影响移植成活的第一关键因素,根长度和
有无须根则是第二关键因素,适宜的组培苗移植规格为: H > 4. 0 cm , R> 4. 0 cm ,带须根。
表 1 组培苗质量对移植成活的影响
黄藤方
差分析 自由度
离差
平方和 均方
均方比
F
黄藤苗质量试验成活率多重比较
处理 3 6 611. 2 2 203. 7 16. 3* * * 处理 H > 4 cm
R> 4 cm
H > 4 cm
R< 4 cm
H > 4 cm
无根
H < 4 cm
有根
误差 5 677. 9 135. 6 平均成活率( % ) 85. 0 57. 5 40. 0 6. 4
总和 8 7 289. 1 同源组         
短叶省藤
方差分析 自由度
离差
平方和 均方
均方比
F
短叶省藤苗质量试验成活率多重比较
处理 4 7 006. 5 1 751. 6 18. 8* * * 处理
H > 4 cm
R> 4 cm
有须根
H > 4 cm
R> 4 cm
无须根
H > 4 cm
R< 4 cm
无须根
H > 4 cm
无根苗
H < 4 cm
有根苗
误差 20 1 865. 4 93. 3 平均成活率( % ) 92. 2 82. 5 80. 0 75. 0 3. 3
总和 24 8 871. 9 同源组       
单叶省藤
方差分析 自由度
离差
平方和 均方
均方比
F
单叶省藤苗质量试验成活率多重比较
处理 3 14 869. 2 4 956. 4 129. 98* * * 处理 H > 4 cm
R> 4 cm
H > 4 cm
R< 4 cm
H > 4 cm
无根
H < 4 cm
有根
误差 31 1 182. 1 38. 1 平均成活率( % ) 93. 5 63. 3 68. 5 13. 3
总和 34 16 051. 3 同源组         
  生根培养过程中的污染苗也可移植成活。移植练苗 2个月后,不管生根与否,成活率均大
于 60% ,且无根苗的成活率大于有根苗的成活率, 正与未污染苗相反。原因是污染后根系易被
菌类侵入,导致有根苗受害面积大,在移植过程中反易死亡。
表 2 污染苗的移植成活率
项  目       单叶省藤            短叶省藤         异株藤  有根苗 无根苗 有根苗 无根苗 无根苗
移植株数(株) 31 28 60 22 34
成活株数(株) 24 24 40 20 21
成活率( % ) 77. 4 85. 7 66. 7 90. 9 61. 8
2. 2 移植介质的选择
2. 2. 1 介质种类 单叶省藤移植介质试验结果(表 3)表明:介质不同,移植 2个月后, 根系生
长量和根条数的增加量差异显著,苗高生长量、新展叶数和最长叶增长 3个地上部分的生长指
标则因生长时间尚短而无显著差异。珍珠岩的通气性好, 又不利于杂菌生长, 组培苗移植后,根
系生长量大、净增根条数多,成活率最高, 分别为26. 1 cm/株、0. 8条/株和 95. 0%。因而,珍珠
岩为最优移植介质。蛭石不利于棕榈藤组培苗根系的成活和生长,根系生长量最小, 为 16. 7
cm ,净增根条数极少,平均 0. 02条/株, 部分重复的根条数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一结果和原因
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和分析。在泥炭土和细沙中移植, 根系生长量、净增根条数和成活率也较高,
故泥炭土和细沙也是可选的移植介质。试验还观察到,以泥炭土为移植介质,组培苗易遭蟋蟀
危害,宜以敌百虫防治。
5656 期            曾炳山等: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表 3 不同介质的移植效果
移植介质 根系生长量
( cm)
净增根条数
(条/株)
净增须根量
(级)
苗高生长量
( cm)
新展叶数
(片/株)
最长叶增长
( cm )
成活率
( % )
 泥炭土 18. 4 0. 6 1. 9 3. 9 0. 3 2. 8 88. 8
 蛭 石 16. 7 0. 02 2. 0 2. 8 0. 1 2. 1 91. 3
 珍珠岩 26. 1 0. 8 1. 8 3. 3 0. 1 2. 1 95. 0
 细 沙 18. 6 0. 7 1. 9 2. 6 0. 2 1. 5 91. 3
离差平方和 421. 77 2. 847 - 8. 60 0. 144 6. 49 159. 38
均方比 12. 49* * * 8. 64* * * - 2. 43 1. 20 1. 59 1. 00
   : L16( 45)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的一部分,重复数为 2,处理的自由度为 3, 1空列自由度为 3,误差项自由度为 15。
  若以常规育苗使用的黄心土+ 火烧土+ 复合肥为介质,将单叶省藤、短叶省藤、黄藤和白
藤的组培苗直接移入营养袋, 其成活率分别为 87. 5%、86. 3%、46. 0%和 66. 7% ,明显低于移
植于泥炭土等介质中练苗 2个月后再移入营养袋的 95. 0%、98. 3%、85. 0%、75. 9%。因此,采
用适宜的介质进行移植练苗是必要的。
表 4 不同介质和移植方式的移植效果
项  目
    单叶省藤         短叶省藤         黄 藤         白 藤    
黄心土+ 火烧
土+ 复合肥
直接入袋
泥炭土
介质练苗
黄心土+ 火烧
土+ 复合肥
直接入袋
泥炭土
介质练苗
黄心土+ 火烧
土+ 复合肥
直接入袋
泥炭土
介质练苗
黄心土+ 火烧
土+ 复合肥
直接入袋
泥炭土
介质练苗
移植株数(株) 144 80 51 60 50 40 30 29
成活株数(株) 126 76 44 59 23 34 20 22
成活率( % ) 87. 5 95. 0 86. 3 98. 3 46. 0 85. 0 66. 7 75. 9
2. 2. 2 介质配比 短叶省藤移植介质配比试验结果(表 5)表明: 介质对成活率的影响显著,
以 40%泥炭土+ 60%黄心土为移植介质,各试验重复的成活率均达 100%。
在移植介质中,控光、温、湿练苗 30 d,再常规管理 45 d后, 将成活组培苗移入营养袋。移
植时测定的苗高生长、净展叶数、最大叶增长和根生长等指标,因生长时间较短,尚未达到显著
差异。根据多目标决策的原理, 把计量单位不同的各指标转换为统一的效用单位值,得出优化
决策集合。预定成活率的权重为 0. 19,其它指标的权重皆为0. 09, 计算各处理的多目标综合评
价值。40%泥炭土+ 60%黄心土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为最佳配比。
表 5 介质配比试验结果
处  理 成活率
( % )
苗高生长
( cm )
净展叶数
(片/株)
最长叶增
长( cm)
根系生
长( cm )
净增根条
数(条/株)
净增须
根量
净增芽数
(个/株)
幼芽死亡
率( % )
萌发芽率
( % )
多目标综
合评价值
全泥炭土 93. 3 3. 1 1. 1 2. 2 12. 9 0. 4 2. 1 - 0. 05 35. 3 7. 7 0. 53
60%泥炭土+ 40%细沙 91. 1 3. 5 0. 9 2. 0 14. 6 0. 2 2. 4 - 0. 05 30. 0 5. 0 0. 46
40%泥炭土+ 60%细沙 95. 5 3. 2 0. 9 1. 9 13. 7 0. 6 2. 2 - 0. 07 26. 3 4. 7 0. 47
60%泥炭土+ 40%黄心土 93. 4 3. 6 0. 9 1. 6 10. 8 0. 2 2. 1 - 0. 08 19. 1 9. 0 0. 29
40%泥炭土+ 60%黄心土 100. 0 3. 0 0. 7 2. 0 13. 8 0. 2 2. 2 0. 03 28. 6 6. 9 0. 56
成活率方差分析 自由度 均方 均方比 F 成 活 率 多 重 比 较
处  理 4 100. 8 2. 98* 处理 60%泥炭土
+ 40%细沙 全泥炭土
60%泥炭土
+ 40%黄心土
40%泥炭土
+ 60%细沙
40%泥炭土
+ 60%黄心土
误 差 8 33. 8 同源组  
   其中两个处理的各一个重复受严重鼠害影响未参与方差分析。
56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0 卷
2. 3 杀菌药剂与浓度的选择
单叶省藤的试验结果表明: 喷施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杀菌药剂对根系成活和生长的作用有
显著差异(表 6)。随着百菌清浓度的降低,净增根条数和根系生长量降低。当浓度为 1/ 1 000
时,根系生长量仅 15. 6 cm,显著低于浓度≥1/ 800的处理,而且成活率也低,仅 87. 5%。因此,
喷施百菌清的浓度不宜低于 1/ 800,同为 1/ 800浓度, 多菌灵的效果优于百菌清。
表 6 喷施不同杀菌药剂的移植效果
移植介质 根系生长量
( cm)
净增根条数
(条/株)
净增须根量
(级)
苗高生长量
( cm)
新展叶数
(片/株)
最长叶增长
( cm )
成活率
( % )
1/ 500百菌清 20. 6 0. 5 1. 9 3. 2 0. 2 2. 2 90. 0
1/ 800百菌清 20. 0 0. 4 1. 9 3. 1 0. 3 2. 1 93. 8
1/ 1 000百菌清 15. 6 0. 3 1. 8 2. 8 0. 1 1. 6 87. 5
1/ 800多菌灵 23. 6 0. 8 2. 0 3. 5 0. 2 2. 5 95. 0
离差平方和 266. 96 0. 972 - 1. 78 0. 119 3. 60 284. 38
均方比 7. 91* * * 2. 95* - 0. 51 0. 99 0. 88 1. 78
   :与表 3相同。
2. 4 营养补充液的种类与浓度
补充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营养液, 对单叶省藤组培苗移植后展叶和成活的作用有显著差异
(表 7)。喷施 0. 5MS 大量元素液, 1. 0M S大量元素液和 0. 1%复合肥液,移植成活率均为 93.
8%。当营养液的浓度提高到 2. 0M S时,不利于组培苗维持水分平衡,成活率显著下降,仅 85.
0%。从新展叶数来看, 0. 5M S 大量元素液肥效不足,不利于展叶生长, 新展叶数仅 0. 03 片/
株。因而,在移植过程中, 1. 0M S大量元素液或 0. 1%复合肥液为适宜的营养补充液。
表 7 补充不同营养液的移植效果
喷施营养液 根系生长量
( cm)
净增根条数
(条/株)
净增须根量
(级)
苗高生长量
( cm)
新展叶数
(片/株)
最长叶增长
( cm )
成活率
( % )
0. 5MS大量元素液 21. 6 0. 6 1. 9 3. 2 0. 03 2. 1 93. 8
1. 0MS大量元素液 19. 6 0. 5 1. 8 2. 9 0. 4 2. 4 93. 8
2. 0MS大量元素液 19. 6 0. 3 2. 0 3. 4 0. 1 1. 9 85. 0
0. 1%复合肥液 18. 9 0. 7 1. 8 3. 0 0. 3 2. 0 93. 8
离差平方和 32. 06 0. 524 - 1. 37 0. 828 1. 17 153. 13
均方比 0. 95 1. 59 - 0. 39 6. 90* * * 0. 29 2. 88*
   :与表 3相同。
2. 5 移植季节
由单叶省藤和短叶省藤不同季节移植和气象指标的测定结果(表 8)可见: 在 3~6月份,
晴天的相对湿度> 70%, 进行半通风练苗时, 移植环境的相对湿度不会迅速下降, 1 h 内仍保
持在 80%以上,组培苗移植后易保持水分平衡。并且,月均温在 17℃以上,组培苗移植后有适
宜的生长温度。故 3~6月是棕榈藤组培苗移植的最佳季节,移植成活率> 90%。其中, 又以 4
月份的移植成活率最高,达 95%~98. 3%。2月份温度过低, 9~11月湿度小, 12月温度低且湿
度小,移植成活率皆偏低。
根据试验观察,移植初期进行练苗时, 4~9月份采用 90%的遮荫, 其它月份采用 70%的
遮荫, 光照强度控制在 3 500~5 000 lx 之间较为适宜, 而后可采用各藤种常规育苗的光照强
度。
5676 期            曾炳山等: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表 8 移植成活率与季节的关系
移植时间
(月- 日) 藤 种
光照强度
( klx )
90%遮荫
下光照强
度( klx)
70%遮荫
下光照强度
( klx )
月均温
(℃)
大气相对
湿度( % )
膜内相对
湿度(% )
半通风 1 h
后膜内相
对湿度( % )
移植株数
(株)
成活株数
(株)
成活率
(% )
02- 06 单叶省藤 14. 24 2. 78 5. 77 14. 4 70. 8 87. 7 81. 4 40 31 77. 5
02- 06 短叶省藤 51 44 86. 3
03- 18 短叶省藤 14. 65 2. 38 4. 58 17. 9 79. 0 87. 6 82. 5 66 60 90. 9
04- 01 单叶省藤 19. 97 2. 74 6. 38 21. 9 79. 4 82. 6 80. 8 80 76 95. 0
04- 08 短叶省藤 60 59 98. 3
05- 21 短叶省藤 24. 16 4. 35 9. 18 25. 6 79. 8 94. 8 89. 2 120 111 92. 5
06- 14 单叶省藤 28. 34 4. 51 9. 28 27. 2 70. 3 89. 7 80. 1 108 101 93. 5
09- 05 短叶省藤 30. 58 4. 65 10. 53 26. 9 60. 6 75. 1 65. 1 100 75 75. 0
09- 09 单叶省藤 58 47 81. 0
11- 15 单叶省藤 15. 05 2. 32 5. 31 19. 4 51. 7 80. 1 69. 3 120 86 71. 8
12- 05 单叶省藤 17. 02 2. 69 6. 05 15. 2 37. 0 78. 1 66. 2 40 35 87. 5
  注:光照和湿度等指标为该月上中下旬各抽取 1个晴天, 在 8∶00~9∶00、11∶00~12∶00和 15∶30~16∶30)时 3次测定的平均值,
月均温为广州气象台站累计年平均值。
2. 6 田间生长
移植初期 7~10 d内,全封闭保湿,苗木水分平衡能得以保证,无死亡现象。随后的 7~
10 d,以半通风练苗, H < 4. 0 cm 的幼嫩小苗的基部和根系先腐烂死亡,随后叶片枯黄而整株
死亡。丛芽苗的个别小芽也在移植 15~20 d后腐烂死亡。H > 4. 0 cm,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苗的
死亡,较多出现在移植后 20~35 d 内。因此,苗木总的死亡高峰出现在移植后的 15~35 d, 其
后则趋于稳定。
移植 20 d后,组培苗开始展叶生长。先是未全展的心叶平展变绿,而后抽出新叶。新叶叶
片不断增长, 苗高生长显著。丛芽苗的丛芽个数一般因部分小芽死亡而比移植时有所下降,但
也有个别芽丛在移植后萌出新芽。
测定结果(表 9)表明:单叶省藤组培苗在田间培育 1 a 后, 单芽苗的平均高可达 29. 4 cm,
98%以上的苗苗高> 20 cm,活叶数 3. 3片。丛芽苗的第 1单芽的苗高达 27. 4 cm ,略比单芽苗
小, 88%以上的苗苗高> 20 cm ,活叶数 2. 9片; 第 2、3、4单芽的高度和活叶数依次降低,分别
为 20. 1 cm、15. 8 cm、10. 7 cm 和 2. 4片、2. 0片、1. 7片。短叶省藤和黄藤的组培苗分别在田间
培育 10. 5和 8个月后,苗高和活叶数比单叶省藤小,但变化与单叶省藤相同。3个藤种丛芽苗
的芽数组成也基本相同, 18%~25%的丛芽苗具 3个单芽,仅 2%~6%的丛芽苗具 4个单芽。
表 9 组培苗田间生长指标



       单叶省藤              短叶省藤             黄 藤     
苗高
( cm)
茎高
( cm)
活叶数
(片)
苗高> 20 cm
的比例( % )
苗高
( cm )
茎高
( cm)
活叶数
(片)
苗高> 20 cm
的比例( % )
苗高
( cm )
活叶数
(片)
苗高> 15 cm
的比例( % )
29. 4 6. 00 3. 3 98. 0 21. 8 3. 3 3. 0 54. 8 13. 0 3. 7 30. 2




 

单叶
省藤
短叶
省藤
黄藤
丛芽 1 丛芽 2 丛芽 3 丛芽 4
苗高
( cm)
茎高
( cm)
活叶

(片)
苗高>
20 cm 的
比例( % )
苗高
( cm )
茎高
( cm )
活叶

(片)
苗高>
20 cm 的
比例( %)
苗高
( cm)
茎高
( cm)
活叶

(片)
具 3个
芽的
比例( % )
苗高
( cm )
茎高
( cm )
活叶

(片)
具 4个
芽的
比例( %)
27. 4 5. 2 2. 9 88. 0 20. 1 3. 4 2. 4 42. 0 15. 8 2. 2 2. 0 24. 0 10. 7 1. 5 1. 7 6. 0
20. 5 2. 9 2. 9 45. 0 14. 0 1. 8 2. 5 10. 0 7. 3 0. 7 1. 8 18. 3 5. 0 0. 0 2. 0 1. 7
12. 5 - 3. 9 2. 5 9. 1 - 3. 1 0. 0 4. 6 - 2. 1 25. 0 2. 9 - 2. 0 5. 0
    注:单叶省藤: 1994年 4月初移植,次年 4月初造林时测定;短叶省藤: 1994年 5月中旬移植,次年 4月初造林时测
定;黄藤苗: 1995年 5月移植,当年 12月测定。
56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0 卷
3 小 结
  ( 1)试管苗的苗高对移植成活影响最大,根长的影响次之,适宜的苗木移植规格是:苗高>
4. 0 cm,根长> 4. 0 cm ,并有须根。生根培养过程中的污染苗也可移植,成活率大于 60%。
( 2)珍珠岩为最优移植介质,移植组培苗的根系生长量大、净增根条数多、成活率最高, 分
别达 26. 1 cm /株、0. 8条/株、95. 0%。泥炭土和细沙也是可选介质,移植成活率> 90%。最佳
的练苗介质配比为 40%泥炭土+ 60%黄心土,移植成活率> 98%。
( 3) 1/ 800的多菌灵控制杂菌的效果好,利于移植成活; 1. 0 MS 大量元素液或 0. 1%复合
肥液为适宜的营养补充液。
( 4) 3~6月份的大气相对湿度大,温度也适宜,为最佳移植季节, 移植成活率> 90%。
( 5)组培苗移植后,部分高度< 4. 0 cm 的幼嫩小苗和丛芽苗的个别小芽首先腐烂死亡, 随
后个别高度> 4. 0 cm、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苗死亡。总的死亡高峰在移植后 15~35 d内出现。
参 考 文 献
  1 曾炳山,许煌灿,尹光天.我国棕榈藤栽培区区划初探.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 5) : 547~555.
  2 许煌灿,尹光天,李意德,等.我国棕榈藤的天然分布及其利用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1993, 6( 4) : 380~389.
  3 Wan Razali, J . Drains f ield & N. Manokaran . A Guide to th e C ult ivat ion of Rat tan. Kuala Lumpur, Malaysia: Forest
Resear ch Inst itute Malaysia, 1992.
  4 Nimfa K. Torreta & Er linda H Belen. Proceeding of the Nat ional S ymposium /Workshop on Rat tan. Cebu City: Jun e
1~3, 1990.
  5 A. C . Lakshmana. Rat tans of South India. Bangalore, India: Everg reen Pub lish ers , 1993.
  6 尹光天,许煌灿,张伟良.光照与藤苗生长的初步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 5) : 548~552.
  7 北京林学院主编.数理统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79.
Outplanting of Rattan Tube Seedling
Zeng B ingshan  Xu H uangcan Liu Ying Yin Guangt ian
  Abstract T his paper deals with outplant ing of tube seedling of Daemonorop s mar garitae
( Hance) Becc. , Calamus egr egius Burret , C. simp licif ol ius Wei and C. dioicus Lour . T he r e-
sults show that : ( 1) T he status of tube seedling play 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tplanting. T he
cr iteria are height> 4. 0 cm, total length o f root> 4. 0 cm and w ith f ibrous root ; ( 2) Pearl ite,
sand and peat are suitable media for outplant ing ; ( 3) So lut ion of 1/ 800 bavist in is a good bac-
tericide; ( 4) So lut ion of 1. 0 M S macroelement is good for nutrit io nal supplement ; ( 5) The pe-
riod from M arch to June is the best season for outplant ing w ith a survival rate more than
90%.
  Key words Rat tan tube seedling outplant ing survival r ate
  Zeng Bin gshan, As sis tant Profess or, Xu Huangcan, L iu Ying, Yin Guangt ian ( T he Research Inst itute of T ropical
Fores tr y, CAF  Guangzhou  510520) .
5696 期            曾炳山等: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