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oraging and Transporting of Chinese Yew Seed by Frugivorous Birds

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与搬运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seed foraging and transporting by dirds in a Chinese Yew population with 5 seed-bearing female trees in Xianyu Mountain in south Anhui Province from Oct. to Dec. in 2006 and 2007 respectively. The seed is surrounded by an outgrowth of the seed stalk called an aril, a freshy edible red shaped disk. The arils became red in late October, and ripe fleshy fruits retained on a tree up to 34 days, which suggested it would be as dispersal period. The population dispersal period was as long as 38 days and 34 days in the two years. The fruits either droped to the ground or were consumed by birds or other animals in the tree. Shaking from birds‘ feeding and heavy rain would increase the dropping rate of fruits. Seven species of frugivorous birds were found to feed on yew‘s fruits, and among them Red-billed Blue Magpie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Chestnut Bulbul (Hemixos castanonotus) and Mountain Bulbul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redators. Total 2 082 fruits, which accounted for 31.7% of all 6 574 fruits from mother tree ① in 2007, dropped to the ground, while other fruits should be consumed by birds or other nocturnal animals. The three bird species might swallow around 2 661 fruits which accounted for 40.47% of the all. The birds swallowed the whole fruit, and consumed the red aril. Each fresh fece was found to contain one or two yew‘s seeds. Therefore, the frugivorous birds would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preading yews‘ seed by their flying route.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 !",*/1 #
2345,# $ % $
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与搬运!
邓青珊 6 陈思静 6 鲁长虎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6 南京 #%$$78)
关键词:6 仙寓山;南方红豆杉;种子命运;鸟类;取食;搬运
中图分类号:&8%91 :#6 6 6 文献标识码:,6 6 6 文章编号:%$$% ; 8!99(#$%$)$# ; $%:8 ; $:
收稿日期:#$$9 ; $9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8$!8$)和南京林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基金。
!鲁长虎为通讯作者。
!"#$%&’% $’( )#$’*+"#,&’% "- ./&’0*0 102 300( 45 !#6%&7"#"6* 8&#(*
=3>? @A>?BCD>6 ’C3> &AEA>?6 -F ’CD>?CF
(!"##$%$ "& ’"($)* +$)",(-$) ./0 1/23("/4$/*,5./63/% ’"($)*(7 8/32$()3*76 5./63/% #%$$78)
94*,#$:,:6 (> GCAB BGFHI,J3 A>K3BGA?DG3H GC3 B33H L/MD?A>? D>H GMD>BN/MGA>? 4I HAMHB A> D ’CA>3B3 O3J N/NF0DGA/> JAGC :
B33HP43DMA>? L3QD03 GM33B A> RAD>IF S/F>GDA> A> B/FGC ,>CFA TM/KA>U3 LM/Q VUG5 G/ =3U5 A> #$$" D>H #$$8 M3BN3UGAK30I5
+C3 B33H AB BFMM/F>H3H 4I D> /FG?M/JGC /L GC3 B33H BGD0W UD003H D> DMA0,D LM3BCI 3HA403 M3H BCDN3H HABW5 +C3 DMA0B 43UDQ3
M3H A> 0DG3 VUG/43M,D>H MAN3 L03BCI LMFAGB M3GDA>3H /> D GM33 FN G/ 7! HDIB,JCAUC BF??3BG3H AG J/F0H 43 DB HABN3MBD0
N3MA/H5 +C3 N/NF0DGA/> HABN3MBD0 N3MA/H JDB DB 0/>? DB 79 HDIB D>H 7! HDIB A> GC3 GJ/ I3DMB5 +C3 LMFAGB 3AGC3M HM/N3H G/
GC3 ?M/F>H /M J3M3 U/>BFQ3H 4I 4AMHB /M /GC3M D>AQD0B A> GC3 GM335 &CDWA>? LM/Q 4AMHB’ L33HA>? D>H C3DKI MDA> J/F0H
A>UM3DB3 GC3 HM/NNA>? MDG3 /L LMFAGB5 &3K3> BN3UA3B /L LMF?AK/M/FB 4AMHB J3M3 L/F>H G/ L33H /> I3J’B LMFAGB,D>H DQ/>? GC3Q
X3HP4A003H Y0F3 SD?NA3( 8("-3)). $(7*9("(97/-9.),’C3BG>FG YF04F0( :$43;") -.)*./"/"*,)) D>H S/F>GDA> YF04F0
(:7<)3<$*$) 4--#$##./033)J3M3 GC3 Q/BG AQN/MGD>G NM3HDG/MB5 +/GD0 # $9# LMFAGB,JCAUC DUU/F>G3H L/M 7%1 8Z /L D00 " :8!
LMFAGB LM/Q Q/GC3M GM33 ! A> #$$8,HM/NN3H G/ GC3 ?M/F>H,JCA03 /GC3M LMFAGB BC/F0H 43 U/>BFQ3H 4I 4AMHB /M /GC3M
>/UGFM>D0 D>AQD0B5 +C3 GCM33 4AMH BN3UA3B QA?CG BJD00/J DM/F>H # ""% LMFAGB JCAUC DUU/F>G3H L/M !$1 !8Z /L GC3 D005 +C3
4AMHB BJD00/J3H GC3 JC/03 LMFAG,D>H U/>BFQ3H GC3 M3H DMA05 )DUC LM3BC L3U3 JDB L/F>H G/ U/>GDA> />3 /M GJ/ I3J’B B33HB5
+C3M3L/M3,GC3 LMF?AK/M/FB 4AMHB J/F0H CDK3 N0DI3H D> AQN/MGD>G M/03 A> BNM3DHA>? I3JB’B33H 4I GC3AM L0IA>? M/FG35
;05 2"#(*:6 RAD>IF S/F>GDA>;=.;,) -93/$/)3) KDM5 4.3($3;B33H LDG3;4AMHB;L/MD?A>?;GMD>BN/MGA>?
6 6 种子植物天然更新过程大致包括种子生产、种
子扩散和种子萌发生长等 7 个阶段,各阶段所涉及
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很多(*DGCD> $* .#5,#$$$)。
’CDQ43MB(%<子命运( B33H LDG3)模型,将种子命运划分为 # 个阶
段:第 % 扩散阶段,即可萌发的种子从植株(母树)
到靠近母树的地面;第 # 扩散阶段,即种子在地面水
平或地面到土层间垂直运动过程。第 % 扩散阶段
中,种子依靠风力、重力等非生物因素离开母树到地
面最为常见;然而,生物因子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因素。已有的研究充分显示:被子植物中的肉
质果(核果、浆果等)往往在成熟后被动物捕食
( [/C>B/> $* .#5,%<9:;鲁长虎等,%<<8)等,这些动
物捕食者可能只消化果肉部分,而成为种子的扩散
者(SFMMDI,%<9";-3K3I $* .#5,#$$#;2/M?3G $* .#5,
#$$!)。
红豆杉属(=.;,))植物种子是裸子植物中独特
的一类,种子被粘性较强的肉质假种皮紧紧包裹着,
不易脱落,与被子植物肉质果实类似(为叙述方便,
本文将假种皮完整的种子称为果实)。在种子成熟
后,假种皮变红色且味甘甜,常常吸引鸟类和小型哺
乳动物取食( =A2D\A/ $* .#>,%<<";+C/QDB $* .#>,
#$$7)。相关研究表明,鸟类取食是欧洲红豆杉( =>
?.-.**.)种子消失的主要途径(]F0Q3,%<<"),如乌
鸫(=,(0,) 4$(,#.)、环颈鸫(=,(0,) *"(@,.*,))、槲鸫
(=,(0,) 23)-32"(,))等鸟类。落到地面的种子会被鼠
类取食,如小林姬鼠( A<"0$4,) )7#2.*3-,))等(^DMU_D
$* .#5,#$$$)。在波兰的 ‘aM>AW 植物园,普通!
(B3**. $,("<$.)和画眉(C.((,#.; -./"(,))是主要的
取食和传播动物。普通!偏爱停留在灌木和有着光
林 业 科 学 !" 卷 #
滑树皮的树种上,如山毛榉( !"#$% $%%&)、角树
(&"’()*$% $%%&),在这些树下多见红豆杉幼苗;画眉
则可将红豆杉种子传播至更远处(’()*+,-.,/000)。
由于鸟类只消化了种子外被的假种皮,种子可随粪
便排出或被呕出,因此鸟类通过取食参与了欧洲红
豆杉的天然更新过程。
南方红豆杉(+, -.)*/*%)% 12*& 0")’/))是我国特
有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自然条件下南方红
豆杉常见分布在一些村落附近,由较古老的个体组
成,数量一般在几十株左右,种群呈现濒危、衰退状
态(费永俊等,3445)。其天然更新主要通过种子繁
殖实现。一些报道认为,种子结实量少、动物取食种
子、种子萌发难等是其更新不良的原因(费永俊等,
3445;朱念德等,3444)。本研究选取皖南仙寓山
的南方红豆杉种群作为对象,于 /00" 年和 /005 年
研究了鸟类取食与搬运对种子命运的影响。 # #
!" 研究地自然概况
仙寓山位于皖南石台、祁门、东至 6 县交界处,
东南部为黄山北行山脉盘结,西北部是九华山脉的
南端,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境内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海拔一般在 70 8 3 000 9之间,最高海拔
为 3 657: 5 9,森 林 覆 盖 率 达 40;,总 面 积
73 万 .9/。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 3": 3
<,年平均降雨量3 "!4: 7 99。
仙寓山地区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多零星分布在海
拔 7!0 9以上的陡坡地带。研究地点选择分布最为集
中的石台县珂田乡双坑村附近。村庄位于谷底自西向
东流淌溪涧的两侧(图 3),其北面山坡下坡是毛竹
(1.2334%5"-.2% /6$3)%)林,上坡是杉木(&$**)*#."0)"
3"*-/43"5")林;南面山坡为红豆杉主要分布的坡面,该
坡面的中间有一片地势低洼的茶园,茶园的东面为杉
木林,西面为毛竹林。除茶园外,南北山坡上均分布一
定数量的南方红豆杉幼树和幼苗。
成年个体零星分布在村庄南面山坡毛竹林(即
西坡竹林)内,研究期间具结实能力的母树仅有 7
株(图 3),其中最大的一株树龄约 3!7 年,树高 /0 9
以上,胸径达 !!: " -9,冠幅达 7 9(!号)。在其相
距 6 8 ! 9 处有 / 株结实量较少的母树,其中"号树
树高为 !: ! 9,胸径为 33: 0 -9,#号树树高 5: ! 9,
胸径 36: 7 -9。这 6 株母树位于坡地林缘。另 / 株
母树相距较远,一株在!号树东南侧约 /0 9 的中坡
凸起的山崖后($号),树高 5: 7 9,胸径 3/: ! -9,结
实量一般;另一株在!号树西南侧约 300 9 的中坡
上,树高 36 9,胸径 35: 7 -9(%号),结实量较大。
图 3# 仙寓山南方红豆杉研究区域示意图
=(>& 3# ?2% @A +.) B($+*(CD+(@E @A +& -.)*/*%)%
12*& 0")’/) (E $+DB, $(+) (E F(2E,D ?+&
! 8%:3 87号树,下同。G@& 3 H G@& 7 %2*)E+ +*)),+.) $29) C)I@J&
#" 研究方法
/: 3# 种子雨的确定 # 分别于 /00",/005 年 30
月—3/ 月,观察记录 7 株南方红豆杉母树的种子雨
持续时间。在本研究中种子雨特指南方红豆杉成熟
的种子向环境中扩散的过程。以假种皮变红色作为
种子成熟的标记,一株母树上开始出现红色果实视
为种子雨开始,全部果实消失视为种子雨结束;全部
7 株种子雨时长作为种群种子雨的持续时间。
/: /# 落果测定 # 以!号母树为重点,在种子开始成
熟后,进行测定。对每天新增的落果进行插桩标记,
记录每天的落果量,并注意天气、鸟类取食等因素与
落果数量的变化。观察落果的变化,统计每天果实
腐烂、被昆虫取食情况以及种子的消失量。
/: 6# 鸟类取食和搬运观察 # 以!号母树为重点,从
种子雨来临开始,选择视野开阔,不影响鸟类等动物
取食的地点为观察点,以 30 K /" 倍变焦双筒望远镜
全天候(天亮至天黑,约 ":60—35:00)观察,记录访
问鸟类的种类、数量、取食行为、停留时间、取食量,
全部观察直至树上无挂果、种子雨结束为止。/005
年研究期间,在附近布置鸟网捕捉鸟类,进行人工饲
喂,初步确定红豆杉种子经过消化道的时间。
$" 结果与分析
6: 3# 南方红豆杉种子雨 # 种子成熟的具体时间因
立地条件和母树自身的生长状况而有所差异。研究
期间 7 株母树的种子雨持续时间如下(表 3)。
!号母树在 /00" 年 30 月 /0 日进入果熟期,30
月 /7 日后大量成熟,到 33 月 34 日后基本无挂果,
种子雨持续时间为 63 天。/005 年 30 月 /" 日进入
了果熟期,30 月 63 日后大量成熟,到 33 月 /L 日后
L73
! 第 " 期 邓青珊等: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与搬运
! ! ! 表 !" 南方红豆杉母树种子雨持续时间!
#$%& !" ’$() *+,-.// ,0 12. *$+.)1 1+../ ,0 !" #$%&’&(%( 3$+& )*%+’% #
年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1(+( , ")—++ , "/) *1(+( , ")—++ , "/) +/(+( , "-—++ , +0) —
基本无挂果,种子雨持续时间为 *1 天。其余 1 株母
树的种子雨开始时间在 "(() 年比!号母树稍晚
0 2 .天,"((. 年则接近。$号母树种子量在 " 年里
均少,因而种子雨持续时间短。"((. 年%号母树因
人为采果干扰,无法准确统计种子雨持续时间。总
体上看,"(() 年全部种群的种子雨持续时间为 */
天,而 "((. 年为 *1 天,种子在母树上的存续时间
短,消失的速度较快。
种子成熟后主要有 " 个途径从树上消失:一是
直接掉落,二是鸟类直接从树上取食。由于在村落
附近,人为采摘种子也是种子消失的途径之一,"、
#和%号母树在 "((. 年均有人为采果。
采用标准枝法,统计出 "((. 年!号母树果实产
量约为) 0.1颗。"((. 年 +( 月 ") 日至 ++ 月 "/ 日,
掉落的落果累计有" (/"颗,约占总数量的 *+3 .4,
均分布在母树冠幅下近 "( 5" 范围内。
雨天对落果的影响大,++ 月 + 日、++ 月 +) 日至
++ 月 +/ 日均为大雨天气,新增落果量相应增多(图
")。鸟类取食时振落是种子落地数量增加的另一
重要因素。刚开始进入果熟期时,鸟类访问较少,落
果多是自然脱落。比较新增落果和鸟类取食的趋势
(图 "),在 ++ 月 + 日、++ 月 - 日和 ++ 月 +) 日鸟类
取食次数出现峰值,新增落果量相应增加。
图 "! "((. 年!号母树每日新增落果与鸟类取食次数
6789 "! :;5<%’ => 7?@’%&A%# >&BB%? >’;7CA => C’%% !
&?# >=’&87?8 C75%A => <7’#A D%’ #&E 7? "((.
*3 "! 鸟类的取食与搬运 ! +)取食鸟类种类 ! 研究
期间共记录到 +" 种鸟类从!号母树上直接取食果
实,均为雀形目鸟类。. 种体型较大的鸟采取整吞
方式取食(表 "),即将果实从小枝上啄取后,整个吞
下。另有 0 种体型较小到鸟类采取啄食方式,即直
接在空中悬停啄食假种皮或将果实衔至附近再撕食
假种皮,并不吞下种子,分别是红胁蓝尾鸲(!"#$%&’#
()"*+#+$)、棕脸"莺(,-#.$(./+$ "0-.&+0"#%$)、红尾水
鸲( 12)"(.#*%$ 3+0%&%*.$+$)、灰 眶 雀 鹛( ,0(%//’
4.##%$.*%")、红头长尾山雀( ,’&%52"0.$ (.*(%**+$)。
啄食取食虽然偶尔也搬运种子,但次数很少,因此只
有整吞取食对种子搬运具有实际意义。
表 4" 取食南方红豆杉的鸟类!
#$%& 4" 5(+6/ /*.-(./ 12$1 0..6()7 ,) /..6/ ,0
!" #$%&’&(%( 3$+& )*%+’%
鸟类种类
FD%@7%A => <7’#A
鸟类访问只次 :;5<%’ => <7’#A
"(() "((. 总计 F;5
红嘴蓝鹊
6#.(%$$" ’#)52#.#2)*(2"
+1.(1+9 )4) -"(*13 *4)"*-(*)3 04)
栗背短脚鹎
7’4%8.$ ("$5"*.*.5+$
+1+(*-3 -4)+10(013 +4)"/)(1*3 .4)
绿翅短脚鹎
7)/$%/’5’$ 4((0’00"*9%%
)0(+/3 14) *+(++3 )4) -)(+13 )4)
领雀嘴鹎
:/%;%8.$ $’4%5.#<+’$
+(("3 /4) +1(03 "4) "1(*3 .4)
灰树鹊
=’*9#.(%55" 3.#4.$"’
"((3 )4) 1(+3 04) )((3 -4)
虎斑地鸫
>..52’#" 9"+4"
"((3 )4) — "((3 *4)
栗腹矶鸫
?.*5%(.0" #+3%@’*5#%$
— "((3 .4) "((3 *4)
! ! ! 访问只次是指每群次访问鸟的数量的累计总次数 GH%
?;5<%’A => <7’#A I%’% CH% A;5 => CH% C=C&B C75%A,IH7@H => %&@H 8’=;D
>%%#7?8 =? A%%#A;"(() 年数据见邓青珊等("((/),下同。GH% #&C& =>
"(() A=;’@%# >’=5 CH% #=@;5%?C,J%?8 ’5 "09("((/ ),CH% A&5% <%B=I9
! ! "(() 年记录到 *). 取食只次,"((. 年为 "// 只
次,共计 )00 只次。由于 " 年的观察周期相近,可以
推测取食次数的减少与种子数量少有关("((. 年结
实量少于 "(() 年)。从鸟类取食次数统计看,红嘴
蓝鹊、栗背短脚鹎和绿翅短脚鹎为主要取食鸟类。
"(() 年 * 种鸟类共计取食 *0* 只次,占当年鸟类取
食总次数的 -)3 "4;"((. 年共计 ")/ 只次,占当年
鸟类取食总次数的 -*3 +4;" 年总体上占 -13 /4。
红嘴蓝鹊在 " 年间取食差异较大。"(() 年红
嘴蓝鹊几乎每天都会取食,"((. 年集中在雨水、大
雾、大风天气取食,在晴好天气取食的仅记录有 +-
只次。这与 "((. 年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大有关:!
号母树靠近村庄,晴好天气时村民砍伐毛竹,而红嘴
蓝鹊胆小,较栗背短脚鹎等鹎类更容易受惊。绿翅
-0+
林 业 科 学 !" 卷 #
短脚鹎多是成对来取食,$%%" 年发现其在坡上竹林
中的巢,$%%& 年则未见,其取食次数减少可能与此
有关。栗 背 短 脚 鹎 $ 年 记 录 的 取 食 次 数 基
本相近。 # #
$)鸟类取食行为# 红嘴蓝鹊多 ! ’ " 只集群取食
(表 (),最多时达每群 )% 只,单只取食情况较少,仅 "
次。栗背短脚鹎多 $ ’( 只集群取食,最多时每群 & ’ *
只。绿翅短脚鹎最为稳定,多 $ 只飞来取食,单只取食
次数仅 ! 次。在停留时间上,红嘴蓝鹊的平均停留时
间较短,$ 种鹎类的停留时间均达数分钟。其中绿翅短
脚鹎最长,$%%& 年的记录为平均 ++$, ( -,最长的 )次达
!& ./0,一般取食 ! ’1 颗后便停歇于树上相互鸣叫,数
分钟或十几分钟后再进行 )次取食。
从单次访问取食量上看,$%%" 年和 $%%& 年均
以绿翅短脚鹎的取食量稍大,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 2034567 89:;8)表明,( 种鸟的取食量差异并不
显著($%%" 年:! < $, %%) = !$,&$,%, %1 < *, !($;$%%&
年:! < $, )*+ = !$,*1,%, %1 < (, ))*)。总体来说,$%%&
年的取食量均比 $%%" 年的有所增加,增幅最多的为
栗背短脚鹎,平均增加了 ) 倍。
如果按单次取食量平均值计算,$%%" 年 ( 种主
要鸟类取食!号母树种子约$ %1*颗,其中红嘴蓝鹊
取食 *&% 颗,栗背短脚鹎 &(( 颗,绿翅短脚鹎 !11
颗;$%%& 年 ( 种主要鸟类取食!号母树种子共约
$ "") 颗,占!号母树果实产量的 !%, !&>,其中栗
背短脚鹎取食) 1""颗,红嘴蓝鹊 &1! 颗,绿翅短脚
鹎 (!) 颗。这进一步说明红嘴蓝鹊、栗背短脚鹎和
绿翅短脚鹎是主要的取食鸟类。
表 !" 食果鸟类的取食特征!
#$%& !" ’($)$*+,)-.+-*. /0 +(, %-)1. +($+ 0,,1-23 /2 .,,1. /0 !" #$%&’&(%( 4$)& )*%+’%
种类
?@3A/3-
每次访问鸟的数量
B/CD- 0E.F3C @3C G/-/H
每只次取食种子数量
9E.F3C 2I ICE/H- /0J3-H3D @3C G/-/H
每只次访问停留时间
K30JHL 2I G/-/H M -
$%%" $%%& $%%" $%%& $%%" $%%&
红嘴蓝鹊 "#$%&’’( )#*+,#$#,*-%,( 1, ( N (O $($*) !, " N $O 1($%) ", % N )O +($%) *, $ N !O )($!) ))", 1 N )$!O (($%) +%, & N &"O !($!)
栗背短脚鹎 .)/&0$’ %(’+(-$-$+1’ $, * N )O "(1%) (, % N )O +(!*) 1, $ N $O &($&) )%, * N 1O *(!") !%*, ( N 1)(O )($&) "!%, " N 1"!O *(!")
绿翅短脚鹎 .*2’&2)+)’ /%%3)33(-4&& $, % N %O !((() ), " N %O 1()+) &, % N !O )($%) )), % N 1O *()*) &)*, & N +(*O 1($%) ++$, ( N *$$O &()*)
# # !$%%" 年数据见邓青珊等($%%*)PL3 D6H6 2I $%%" -2ECA3D IC2. HL3 D2AE.30H,Q30J )+ (3O($%%* )O
图 (# $%%" 年和 $%%& 年 ( 种主要鸟类取食路径
R/JO (# PL3 C2EH3 2I HLC33 -@3A/3- 2I F/CD- I33D/0J 20 56 %,&-)-’&’ G6CO /(&#)&
# # ()鸟类的搬运路径 # 鸟类取食后,种子经过消
化道被搬运。搬运路径决定了南方红豆杉种子将被
扩散多远及散落在何种生境中,( 种主要取食鸟类
的取食搬运路径有明显差异(图 (,参见图 ))。
红嘴蓝鹊活动范围较大,在东、西、南、北 ! 个方
向都有一定数量的飞来,飞离,或沿溪向上游(西)、
向下游(东)或飞至对面山坡(北)、或飞往南坡活动
稍后再离开。以在沿溪向下(东)方向上活动最为
频繁。栗背短脚鹎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只限于南坡竹
林内。取食完毕后或飞往东南方向!号树右侧约
$% . 的山崖后,有时至"号树上取食,或飞往西南
方向!号树左侧约 (% . 的山崖后,有时沿竹林活动
至#号树取食,或飞向!号母树正南坡。其中以飞
往东南方向的活动频率最高。绿翅短脚鹎活动范围
和路径与栗背短脚鹎的大致一样,基本上只在南坡
竹林内活动。在东南方向!号树右侧约 $% . 的山
崖的飞入和飞出频率最高。
5" 讨论
!, )# 种子从母树上消失的特点 # 南方红豆杉种子
成熟后,其假种皮变红而甘甜。此后,种子经历 $ 个
途径:或者自然掉落地面,或者被鸟类从树上直接
取食。种子雨持续时间短,$ 年的记录可见最长的
为 (! 天(表 )),结实量少的母树则最短在 )& 天内
%")
! 第 " 期 邓青珊等: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与搬运
全部从树上消失,种子消失的速度快。由于 # 株母
树上的种子是逐步成熟的,所以完全成熟的种子在
树上的存续时间实际上更短,可能仅几天。
本研究中以 "$$% 年!号母树所做的统计表明:
全部约& ’%( 颗种子中的" $)" 颗直接掉落地面,占
全部种子的 *#+ %,。从 "$$& 年研究时在!号母树
下发现的很多幼苗看(邓青珊等,"$$)),掉落地面
的种子有一部分能够顺利萌发。而其他大部分种子
则直接被从树上取食搬运,记录到白天 * 种主要鸟
类平均取食搬运约" &&#颗。相差的部分可以确定
也被鸟类取食搬运,或者被夜间活动的啮齿类等动
物搬运取食,在母树附近捕获的隐纹花鼠( !"#$%&’
’($)*%+$)和黄鼬(,-’.+/" ’$0$1$2"),是否上树取食有
待进一步确认。由此看来,!号母树全部种子约# - *
直接掉落地面,约 " - * 主要被鸟类直接取食搬运离
开母树。研究期间排除人为采摘种子外,其他母树
鸟类取食搬运的情况与!号母树相似。
(+ "! 鸟类搬运种子的意义 ! 红豆杉种子成熟后不
能单独脱落,而是随假种皮掉落母树下,且种子较大
而不能随风扩散(朱琼琼等,"$$%)。鸟类将南方红
豆杉的果实整吞后,果肉被消化,种子随粪便排出体
外,粪便随机落在林内。本研究中在鸟类经常活动
的地点发现带有种子的新鲜鸟类粪便,每个含有
# . " 颗种子。由于鸟类搬运的数量较大,在鸟类常
活动的地方则会形成一个种子库。由于红豆杉种子
需经历 " 个冬天后才能萌发(谭一凡,#//#),种子
库的种子将会受到啮齿类等动物的捕食,可以确信
的是部分种子到达适宜萌发的小生境,并顺利萌发
成为幼苗(邓青珊等,"$$))。
本研究发现有 % 种鸟类通过整吞方式取食南方
红豆杉果实,都具有扩散种子的作用。其中领雀嘴
鹎、灰树鹊、栗腹矶鸫和虎斑地鸫 ( 种食果鸟类的取
食次数和取食量相对来说较少(表 "),对果实的扩
散作用小。其余 * 种鸟类红嘴蓝鹊、栗背短脚鹎和
绿翅短脚鹎对南方红豆杉具有重要的扩散作用。
栗背短脚鹎和绿翅短脚鹎取食红豆杉种子后,
停留时间较长,且会多次取食或在相邻的树间取食,
飞往途径和活动范围仅限于西坡竹林和东坡的杉木
林(图 * 和图 #)。根据野外捕获栗背短脚鹎喂食试
验,消化道中的滞留时间最短仅为 ) 012,可以看出,
经过栗背短脚鹎和绿翅短脚鹎取食和搬运后的红豆
杉种子可能集中在离母树不远的竹林和杉木林坡面
上,不做较远距离的搬运。红嘴蓝鹊同样也为集群
活动取食,但取食种子后停留时间较短,取食完毕后
会飞至较远安全处(图 *),因此经过红嘴蓝鹊取食
和搬运后的红豆杉种子被移动至离母树较远的地
方,对距离母树 *$$ . ($$ 0 北坡林下的红豆杉更新
贡献较大(图 #)。从动植物相互作用角度看,鸟类
获得了红豆杉提供的营养(假种皮),红豆杉种子获
得了扩散的机会,鸟类与南方红豆杉之间形成了互
惠(034356170)关系(89:9; +. "/<,"$$")。
参 考 文 献
邓青珊,朱琼琼,鲁长虎 < "$$)< 南方红豆杉的天然更新格局及食
果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 < 生态学杂志,"%(’):%#" = %#%<
费永俊,雷泽湘,余昌均,等 < #//%< 中国红豆杉属植物的濒危原因
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 自然资源,(’):’/ = &*<
鲁长虎,常家传 < #//)< 食肉质果鸟对种子的传播作用 < 生态学杂
志,#%(#):&# = &(<
谭一凡 < #//#< 南方红豆杉种子后熟生理的研究 < 中南林学院学报,
##("):"$$ = "$&<
朱念德,刘蔚秋,伍建军,等 < #///< 影响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因素
的研究 < 中山大学学报,*)("):%’ = %/<
朱琼琼,鲁长虎 < "$$%< 食果鸟类在红豆杉天然种群形成中的作用 <
生态学杂志,"&()):#"*) = #"(*<
>?50@9A7 B >,C5DC5?E2 B F< #//(< F G5; 12 4?9 61H9 EH 5 799G:
0E:909247 52G H5497 EH 799G7 52G 4?91A 10I61D541E27 HEA 2543A56 52G
0525J9G 7;74907< F22 K9: LDE6 M;74,"’:"&* = "/"<
N1O5P1E M Q,R52D5 S >< #//&< R5A1541E2 12 79T 9TIA9771E2 EH !"3-’
01+4$5%/$" 12 U9749A2 VA9JE2< >525G152 BE3A256 EH WE452;,%(:#/(*
= #/(&<
OEAJ94 Q C,850@9A4 B,X3609 Q L,+. "/< "$$(< M99G H5497:799G
IA9G541E2, 799G G17I9A756 52G 799G612J 9745@617?0924< >FWY,
Q3@617?12J,Z56612JHEAG,(*"<
[5AD\5 N,]50EA5 K,X^G5A B F,+. "/< "$$$< _9U(!"3-’ 0"22"." 8<)
A9J929A541E2 17 H5D1614549G @; H697?;‘HA3149G 7?A3@7 12 C9G149AA52952
92:1AE209247< W1E6EJ1D56 >E279A:541E2,/’:*# = *)<
[19A4;D? Q< "$$$< O5D4EA7 G949A012J12J 2543A56 A9J929A541E2 EH ;9U
(!"3-’ 0"22"." 8<)12 4?9 a^A21b FA@EA9430< N92GAE@1E6EJ;,(’:
*# = ($<
X3609 Q X< #//&< S543A56 A9J929A541E2 EH ;9U( !"3-’ 0"22"." 8<):
01DAE7149, 799G EA ?9A@1:EA9 61014541E2? BE3A256 EH LDE6EJ;,
)(:)’* = )&#<
BE?27E2 K F,Z1667E2 C O,c?E0I7E2 B S,+. "/< #/)’< S34A141E256
:56397 EH U16G HA3147 52G DE2730I41E2 @; 01JA524 HA3J1:EAE37 @1AG7<
LDE6EJ;,&&:)#/ = )"%<
89:9; N,M16:5 Z K,[569441 C< "$$"< M99G G17I9A756 52G HA3J1:EA;:
9DE6EJ;, 9:E6341E2 52G DE279A:541E2< >FWY, Q3@617?12J,
Z56612JHEAG,’##<
C3AA5; N K< #/)&< M99G N17I9A756< M;G29;:FD5G901D QA977<
S54?52 K,C3669A‘852G53 X >< "$$$< MI54156 I5449A27 EH 799G G17I9A756
4?91A G949A0125247 52G DE279d392D97 HEA A9DA3140924< cA92G7 LDE6
L:E6,#’:"%) = ")’<
c?E057 Q F,QE6U5A4 F< "$$*< W1E6EJ1D56 H6EA5 EH 4?9 @A1417? 17697 !"3-’
0"22"." 8< BE3A256 EH LDE6EJ;,/#:()/ = ’"(<
(责任编辑 ! 朱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