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ulti-species Design in Planting Industrial Forests by Genetic Algorithm

应用遗传算法的工业原料林多树种造林设计


提出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复制、交换、倒位及交叉突变4个遗传操作实现目标的最优化,其遗传编码采用1,2,…,m表示(m为造林树种数),进一步建立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在资金、计划、苗木品种和数量等约束条件下造林技术设计最优方案的数学模型和具体解法。将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50个造林小班的造林技术设计,基于杉木、马尾松和桉树工业原料林地位指数及生长模型,在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造林技术设计获得最优组合方案下,杉木造林129.66 hm2,苗木需要45.490万株,20年累计木材收获可达2.010万m3;桉树造林80.04 hm2,苗木需求为14.999万株,7年累计收获木材1.444万m3,3茬桉树木材收获达4.332万m3;马尾松造林61.83 hm2,需要苗木27.672万株,20年时累计木材收获为0.733万m3;工业原料林基地造林设计总面积为271.53 hm2,总投资为144.828 4万元,最优造林技术设计方案下可望在20年时获得4 152.78万元经济收益,达到预期效果,多树种造林技术设计方法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Although intellectualized afforestation design is the important technical guarantee in efficient culture of industrial plantation,appropriate methods are still lacking in multi-species afforestation.Genetic algorithm presents the intellectualized characteristics in two-species afforestation due to the use of 0-1 coding.An improvement of genetic algorithm wa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which optimized the objects by four genetic manipulations of copy,exchange,inversion and cross mutation with its genetic coding expressing as 1,2,…,m (numbers of tree species).In the aspects of funds,plans,seedling varieties and numbers,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precise solution of optimal afforestation technique were established in industrial plantation construction.The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was applied in the afforestation technical design of 50 sub-compartments of Fujian Yong an Forestry (Group) Joint-Stock Co.,Ltd.Based on the site index and growth model of industrial planta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Pinus massoniana and Eucalyptus spp,the optimal design was achiev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For 129.66 hm2of C.lanceolata afforestation,454 900 seedlings were needed and the cumulative timber yield would reach 20 100 m3 in twenty years;for 80.04 hm2of Eucalyptus spp.afforestation,149 990 seedlings were needed and the cumulative timber yield would reach 14 440 m3 in seven years,three-batch timber yield would reach 43 320 m3 after 20 years;for 61.83 hm2of P.massoniana afforestation,276 720 seedlings were needed and the cumulative timber yield would reach 7 330 m3 in twenty years.Guided by the optimal afforestation technical design,the total afforestation area of industrial plantation reached 271.53 hm2,total investment reached 1.448 284 million and total profits would reach 41.527 8 million after 20 years.The expected effect was obtained and therefore multi-species afforestation technique could be applied and promoted in forestry practice.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 !",+02 #
345,$ % & %
应用遗传算法的工业原料林多树种造林设计!
林6 晗6 洪6 滔6 陈6 辉6 吴承祯6 范海兰6 宋6 萍6 陈6 灿6 李6 键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6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6 福州 7#%%%$)
摘 6 要:6 提出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复制、交换、倒位及交叉突变 ! 个遗传操作实现目标的最优化,其遗传编
码采用 &,$,⋯,! 表示(! 为造林树种数),进一步建立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在资金、计划、苗木品种和数量等约束
条件下造林技术设计最优方案的数学模型和具体解法。将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个造林小班的造林技术设计,基于杉木、马尾松和桉树工业原料林地位指数及生长模型,在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
优化造林技术设计获得最优组合方案下,杉木造林 &$82 "" 9:$,苗木需要 !#2 !8% 万株,$% 年累计木材收获可达
$2 %&% 万 :7;桉树造林 ;%2 %! 9:$,苗木需求为 &!2 888 万株,< 年累计收获木材 &2 !!! 万 :7,7 茬桉树木材收获达
!2 77$ 万 :7;马尾松造林 "&2 ;7 9:$,需要苗木 $<2 "<$ 万株,$% 年时累计木材收获为 %2 <77 万 :7;工业原料林基地
造林设计总面积为 $<&2 #7 9:$,总投资为 &!!2 ;$; ! 万元,最优造林技术设计方案下可望在 $% 年时获得 ! &#$2 <;
万元经济收益,达到预期效果,多树种造林技术设计方法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6 遗传算法;造林技术;多树种设计
中图分类号:’<$#2 76 6 6 文献标识码:-6 6 6 文章编号:&%%& = 收稿日期:$%%; = &$ = &<。
基金项目:福建省重大专项前期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资助项目。
!吴承祯为通讯作者。
!"#$%&’()*%)’ +)’%,- %- .#/-$%-, 0-1"’$2%/# 342)’$’ 56 7)-)$%* 8#,42%$9:
.?@ A4@6 A0@B ,406 (9C@ AD?6 ED (9C@BF9C@6 G4@ A4?14@6 ’0@B H?@B6 (9C@ (4@6 .? I?4@
("#$%&’ ()*%+#,-#*. &’/ "0*.1-*2 3’%4.*1%-26 5.2 6&70*&-0*2 08 "#$%&’ "0*.1- 9+0,0)%+&, :21-.!
;*0+.11 &’/ <&’&).!.’-6 "#=>0# 7#%%%$)
85’$2/*$:6 -1J90DB9 ?@JC11CKJD41?FCL 4MM0NCOJ4J?0@ LCO?B@ ?O J9C ?:P0NJ4@J JCK9@?K41 BD4N4@JCC ?@ CMM?K?C@J KD1JDNC 0M
?@LDOJN?41 P14@J4J?0@,4PPN0PN?4JC :CJ90LO 4NC OJ?11 14KQ?@B ?@ :D1J?ROPCK?CO 4MM0NCOJ4J?0@S TC@CJ?K 41B0N?J9: PNCOC@JO J9C
?@JC11CKJD41?FCL K94N4KJCN?OJ?KO ?@ JU0ROPCK?CO 4MM0NCOJ4J?0@ LDC J0 J9C DOC 0M % = & K0L?@BS -@ ?:PN0VC:C@J 0M BC@CJ?K
41B0N?J9: U4O PDJ M0NU4NL ?@ J9?O P4PCN,U9?K9 0PJ?:?FCL J9C 0WXCKJO W5 M0DN BC@CJ?K :4@?PD14J?0@O 0M K0P5,CYK94@BC,
?@VCNO?0@ 4@L KN0OO :DJ4J?0@ U?J9 ?JO BC@CJ?K K0L?@B CYPNCOO?@B 4O &,$,⋯,!(@D:WCNO 0M JNCC OPCK?CO)S )@ J9C 4OPCKJO
0M MD@LO,P14@O,OCCL1?@B V4N?CJ?CO 4@L @D:WCNO,J9C :4J9C:4J?K41 :0LC1 4@L PNCK?OC O01DJ?0@ 0M 0PJ?:41 4MM0NCOJ4J?0@
JCK9@?ZDC UCNC COJ4W1?O9CL ?@ ?@LDOJN?41 P14@J4J?0@ K0@OJNDKJ?0@S ,9C ?:PN0VCL BC@CJ?K 41B0N?J9: U4O 4PP1?CL ?@ J9C
4MM0NCOJ4J?0@ JCK9@?K41 LCO?B@ 0M #% ODWRK0:P4NJ:C@JO 0M GDX?4@ [0@B&4@ G0NCOJN5(TN0DP)I0?@JR’J0KQ (0S,.JLS \4OCL 0@
J9C O?JC ?@LCY 4@L BN0UJ9 :0LC1 0M ?@LDOJN?41 P14@J4J?0@ 0M ?#’’%’)>&!%& ,&’+.0,&-&,;%’#1 !&110’%&’& 4@L 9#+&,2@-#1
OPP,J9C 0PJ?:41 LCO?B@ U4O 4K9?CVCL W5 J9C 4PP1?K4J?0@ 0M ?:PN0VCL BC@CJ?K 41B0N?J9:S G0N &$82 "" 9:$ 0M ?A ,&’+.0,&-&
4MM0NCOJ4J?0@,!#! 8%% OCCL1?@BO UCNC @CCLCL 4@L J9C KD:D14J?VC J?:WCN 5?C1L U0D1L NC4K9 $% &%% :7 ?@ JUC@J5 5C4NO;M0N
;%2 %! 9:$ 0M 9#+&,2@-#1 OPPS 4MM0NCOJ4J?0@,&!8 88% OCCL1?@BO UCNC @CCLCL 4@L J9C KD:D14J?VC J?:WCN 5?C1L U0D1L NC4K9
&! !!% :7 ?@ OCVC@ 5C4NO,J9NCCRW4JK9 J?:WCN 5?C1L U0D1L NC4K9 !7 7$% :7 4MJCN $% 5C4NO;M0N "&2 ;7 9:$ 0M ;A !&110’%&’&
4MM0NCOJ4J?0@,$<" <$% OCCL1?@BO UCNC @CCLCL 4@L J9C KD:D14J?VC J?:WCN 5?C1L U0D1L NC4K9 < 77% :7 ?@ JUC@J5 5C4NOS
TD?LCL W5 J9C 0PJ?:41 4MM0NCOJ4J?0@ JCK9@?K41 LCO?B@,J9C J0J41 4MM0NCOJ4J?0@ 4NC4 0M ?@LDOJN?41 P14@J4J?0@ NC4K9CL $<&2 #7
9:$,J0J41 ?@VCOJ:C@J NC4K9CL &2 !!; $;! :?11?0@ 4@L J0J41 PN0M?JO U0D1L NC4K9 !&2 #$< ; :?11?0@ 4MJCN $% 5C4NOS ,9C
CYPCKJCL CMMCKJ U4O 0WJ4?@CL 4@L J9CNCM0NC :D1J?ROPCK?CO 4MM0NCOJ4J?0@ JCK9@?ZDC K0D1L WC 4PP1?CL 4@L PN0:0JCL ?@ M0NCOJN5
PN4KJ?KCS
;)6 <421’:6 BC@CJ?K 41B0N?J9:;4MM0NCOJ4J?0@ JCK9@?ZDC;:D1J?ROPCK?CO LCO?B@
! 第 " 期 林 ! 晗等:应用遗传算法的工业原料林多树种造林设计
! ! 在工业原料林造林设计工作中,由于原料林基
地建设面积往往较大,或者说是从整个林场、县域等
大地域控制与实现原料林林地资源优化与管理,因
此,为实现大区域工业原料林林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开展其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势在必行。尹泰龙等
(#$%&)、徐智(#$&’)、黄文丁(#$&")从生物学特性
出发,运用线性规划、模糊概率原理编制适地适树方
案;日本黑川泰亨(#$&#)用目标规划研究较大范围
内的林业经营问题,但这些研究仅侧重于造林树种
的选择,而未涉及到合理造林密度等问题,也很难落
实到小班。俞新妥等(#$&()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结合多树种生长数学模型,建立了一个计算机辅助
造林设计系统,但该系统没有考虑到各种约束条件
对造林设计的影响。因为在工业原料林造林设计过
程中,常受各种条件约束,例如上级部门或银行信贷
给某一大作业区造林投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
活需要木材,以及对整个大区域来说准备苗木的品
种、数量是有限的,等等。当造林区域面积较大、造
林小班数量较多时,实现造林技术智能化就显得十
分关键,否则各种造林技术设计方案均无法获得理
想最优解。为此,在满足造林设计约束条件,为获得
最大的经济收益目标,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编制整个
林场或县、市作业区或更大范围工业原料林的造林
技术设计问题为约束条件下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
技术设计。对于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仅洪伟
(#$&%)、吴承祯等(#$$%;)***)已提出采用 * + # 规
划、遗传算法及模拟退火法加以实现,并取得理想效
果。但均针对 ) 个造林树种,即对南方主要造林树
种杉木( !"##$#%&’($’ )’#*+,)’-’)和马尾松( .$#"/
(’//,#$’#’)加以设计,因为遗传算法和 * + # 规划
均是以 *,# 作为编码值,对 ) 树种的造林技术设计
十分方便(* 代表种植树种甲、# 代表种植另一树
种)。而随着桉树( 0"*’)12-"/ ,--.)等外来速生树
种的引入,我国工业原料树种越来越多,区域化造林
技术设计也就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因
此,探讨多树种的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
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实
践意义,对于多树种的造林技术设计存在方法上的
不足。考虑到工业原料林智化造林技术设计研究中
所选树种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发展前景,而
我国引种桉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造林面积、造林效
果及效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日益显现。因此,本研究在提
出多树种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原理的基
础上,以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杉木、马尾松和主要外来
引种树种桉树作为工业原料林造林设计的选择树
种,从而开展多树种的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
研究。
#! 多树种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的遗
传算法的改进
! ! 当工业原料林造林树种只考虑 ) 种树种时,根
据遗传算法的基本思路,采用 * + # 编码可以完全刻
画出智能化设计的编码要求。但当设计树种大于 )
种时,采用 * + # 编码则无法实现智能化设计的要
求,因此,必须对其加以研究与改进。由于遗传算法
能较好地解决智能化造林技术要求,故本文基于遗
传算法提出对其加以改进,创建适用于多树种工业
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的改进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0)求解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
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的求解表示成“染色体
串”(用计算机编程时,染色体一般是用 ) 进制码表
示)(即当造林树种只有 ) 种时,遗传因子可采用 *
+ # 代码,* 代表种植某一树种,# 代表种植另一树
种),从而构成一群染色体串(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的
集合组成染色体串),将这群染色体串置于问题的
“环境中”,根据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从中选
择出适应环境的“染色体串”进行复制,即再生,通
过杂交,即交换、变异 ) 种基因操作产生出新的一代
更适应环境的“染色体串”群(即染色体串种群)。
这样,经过若干代的不断进化,最后收敛到一个适应
环境的个体上,从而求得问题的最优解。
由于是针对多树种的工业原料树种智能化造林
技术,因此,假设作业区有 # 个造林小班,可供选择
的造林树种有 ( 种,其编码方式就不能是 *,#,现设
计其编码方式为 #,),1,⋯,(,当编码值为 # 时表示
造林设计种植树种 #,当编码值为 ) 时表示造林设
计种植树种 ),当编码值为 ( 时表示造林设计种植
树种 (。此时,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问题的染色体
串表示可以描述为 3[ $]( $ 4 #,),⋯,#)(图 #),其中
3[ $]是染色体串第 $个遗传坐标位置上的遗传因子,
取值为编码 # 2 ( 中之一,该遗传因子代表设计的
某一造林树种。
图 #! 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的染色体串表示
345. #! 6789:9,9:; ,<84=5 4=>4?@<4=5 9A
4=<;BB;? @AA98;,<@<49= <;?7=4EC;
! ! 简单遗传算法就是对群体不断实施遗传操作,
即复制、交换与变异等,直到问题得解( F97=,#$&*;
1$
林 业 科 学 !" 卷 #
$%&’,())(;刘勇等,*++,)。改进的遗传算法提出
通过 ! 个基本算子实现遗传操作,即复制、交换、倒
位及交叉突变,其中交叉突变是改进遗传算法中的
创新之处(图 *)。复制是基本操作,它根据个体对
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个体被复制的多少,一般讲,
适应值越大的个体其复制的后代越多。交换是按一
定的概率随机地对复制出的群体中选择 * 个个体配
对,然后部分地交换配对个体的某些位,形成新的个
体串,交换是最重要的遗传操作,对搜索过程起决定
性作用。倒位是在染色体中随机确定两个倒位点,
在这 * 点间的基因倒换位置,这种倒位使那些父代
中离得很远的位在后代中靠在一起,这相当于重新
定义基因块,使其更加紧凑,更不易被交换所分裂。
交叉突变是以一定的概率交叉改变某些个体串的某
些位,在交叉改变的基础上进行适应值的评价,适应
值大的突变方式所形成的个体串作为交叉突变操作
结果,并作为新的个体保留下来,交叉的目的是考虑
到编码值为 (,*,⋯!,其突变形式有多种,故从交叉
突变模式中筛选出适应值最大的一个个体串,其作
用是充分搜索参数空间。这样经过遗传操作中的复
制、交 换、倒 位 及 交 叉 突 变 等,将 最 合 适 的 保
留下来。 # #
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的遗传算法设
计的适应度函数为:
" # ’
$
%

!
&
’%&·(%·)&·*%&, (()
式中:" 为基准年时创造价值(元),即目标函数,其
值大小称之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值;’%& 为第 % 小班种
植第 & 树种在基准年时累计材积;(% 为第 % 小班面
积;)&为第 &树种每立方米木材(包括间伐和主伐收
获的木材)的平均价格;*%& 为第 %小班种植第 &树种
的决策变量。这里假定,函数值 " 越大,染色体的
适应度就越高,在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
中处于最佳组合状态。
改进的遗传算法中有 ! 个基本算子:
()复制 # 按 +·,% -’
+
% # (
,%( ,%是第 %个染色体串 -.%
的适应值,即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的目标函数值,

+
% # (
,% 是染色体串群的适应值之和,+ 为种群数目)
决定第 % 个染色体串 .% 在下一代中应复制其自身的
数目。复制意味着适应值越高的个体,在下一代中
复制自身的个体数目越多。
*)交换 # 按一定的概率 / - 从种群中随机选择
* 个个体,进行交换,即部分交换这 * 个个体的某些
图 *# 改进遗传算法的流程
./01 *# .2%3 -&456 %7 /895%:;< 0;’;6/- 420%5/6&8
位,这里 / - 叫交换概率。交换的目的在于产生新的
基因组合,产生新的个体,而不是一代复一代地重复
同一串。如选择造林技术设计的 * 个染色体串
(*,*(,,*((** 和 *,(*((*,,(*,,假定对这 * 个染色
体串的第 " = (+ 个基因进行交换,经交换操作后的
新 的 * 个 染 色 体 串 为 (*,*((*,,(** 和
*,(*(,,*((*,,其中 ( = , 分别表示种植树种 ( = ,。
,)倒位 # 按一定的概率 /8 从种群中随机选择
(个个体,进行倒位,即在染色体中选择 *个倒位点,
在这 * 点间的基因倒换位置,这里 /8 叫倒位概率。
倒位的目的在于重新定义基因块,发现并助长有用
基因块的紧密形式。如选择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的
某一染色体串 (*,*(,,*((**,假定对该染色体串的
第 " = (+ 个基因进行倒位,经倒位操作后的新的染
色体串编码为 (*,*(((*,,**,其中 ( = , 分别表示
种植树种 ( = ,。
!)交叉突变 # 按一定的概率 /’ 对染色体串群
中的某些串的某些位进行交叉突变,即如果假定造
林树种 ! > ,,则在交叉突变过程中同时将目标染色
体串基因 ( 突变为 * 和 ,、* 突变为 ( 和 , 以及 , 突
变为 ( 和 * 各 * 种基因形成新的染色体串,在此基
础上对 * 种新染色体串的适应值进行评价,适应值
大者为保留的染色体串,也就是交叉突变所得的染
色体串,/’ 叫交叉突变概率。单靠某个位的交叉突
变一般能在求解中取得进展但进展可能较慢,所以
在交叉突变时往往考虑对某些位进行交叉突变,如
仍然假设造林树种 ! > ,,但是决定对某一染色体串
!)

林 业 科 学 !" 卷 #
种繁育等领域,而对其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的系统
研究未见报道。鉴于俞新妥等($%&")所建立的计
算机辅助造林设计系统并未探讨桉树,因此,须先建
立桉树辅助造林系统,以预测其造林密度及收获参
数等。
桉树造林辅助系统主要依据以下变量及数学
模型:
$)桉树品种及无性系:由于桉树是总称,所以
在此不论桉树种类及无性系,均以桉树作为大类开
展有关造林技术设计的研究,但主要包括巨尾桉、尾
巨桉及巨桉等福建主栽桉树种类和无性系。
’)桉树营林成本:黄德龙等(’(())研究认为,巨
尾桉萌条生长迅速、分化明显,每伐桩选留 $ 株 $ 年
生萌条,生长量萌芽第 $ 代大于萌芽第 ’ 代,第 ’ 代
大于实生林。萌芽更新比实生林具有缩短经营周期、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节省造林投资等优点;并建议参
照国外巨桉经营方式,采用 $ 次造林,至少萌芽更新 ’
次作为巨尾桉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主要更新方式。
因此,本研究桉树造林设计技术中,也参照国外桉树
经营方式,$ 次造林萌芽更新 ’ 次,从而节省营林成
本。其中桉树组培苗每公顷造林投入 * +(( 元,包括
炼山与整地费 $ &(( 元、苗木费 %(( 元、植苗费 ’*+
元、施基肥费 ’ $(( 元、施追肥费 *’+ 元、抚育费 ""+
元、防虫费 ""( 元、+ 年管护费 )*+ 元。
))主伐年龄:洪长福等(’((()采用标准地观
测资料研究分析其数量成熟年龄,提出巨尾桉主伐
年龄为 " , * 年。黄和亮等(’((*)运用经济效果评
价动态分析法的净现值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对福
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营的巨尾
桉工业原料林进行研究,认为巨尾桉工业原料林最
佳经济轮伐期为 * 年,其净现值达到 + *$&- +( 元·
./ 0 ’,内部收益率达到 $&- (%1。本研究在考虑到
桉树种类众多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而永安林业
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引种巨尾桉,因此,提出桉树工业
原料林主伐年龄定为 * 年。
!)影响桉树树高生长的主要土壤因素:吴继林
($%%%)研究认为,影响巨桉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土壤
因子为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效锌、有效铁及有效磷等
因素,故永安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原料桉树树高
生长预测采用以下模型(吴继林,$%%%):
! " $$- %’) # (- ’"&$$ % (- ()")$’
# (- ($+$) # (- $!)$!
其中:! 为桉树树高生长量(/),$$ & $! 分别为土
壤田间持水量、有效锌、有效铁及有效磷。
+)生长模型包括胸径生长模型、胸径与树高关
系模型、优势高与平均树高之间关系模型、林分蓄积
量模型等(刘金福等,’(($)。项目组根据闽南山地
和闽西北桉树人工林林分调查材料,建立以下生长
模型供桉树人工林辅助造林系统建立使用。 # #
优势高与平均树高关系:
,’优 " $- (&! % # $- ((! *!,’ # 相关系数 ( 2 (- %%*,
平均胸径与平均树高关系:
,) " (- ’’& ( # (- *(! ),’ # 相关系数 ( 2 (- %%$,
林分蓄积量模型:
* " (- ((( ((( *(! +))+ %(- !"! ))$ %’!- ’*( "优
复相关系数 ( 2 (- %%*,
平均胸径与年龄关系:
,) " (- !&( $ # ’- &(* +, # 相关系数 ( 2 (- %!$,
平均树高与年龄关系;
,’ " % (- ")* + # !- (!( (, # 相关系数 ( 2 (- %+*,
平均冠幅与平均胸径关系:
,- " % $- $($ * # (- )+( $,) # 相关系数 ( 2 (- %%",
二元材积方程:
. " (- ((( (%* $")$- *++ $(!’(- &%) )’$
复相关系数 ( 2 (- %%’,
一元材积方程:
. " (- ((( ")$- %&" + # 相关系数 ( 2 (- %*+,
其中:) 为胸径( 3/)、’ 为树高(/),,) 为平均胸径
( 3/)、,’ 为平均树高(/)、,’优为平均优势高(/)、
,- 为平均冠幅(/)、+ 为林分密度(株·./ 0 ’)、, 为
林分年龄( 4)、. 为单株材积(/))。
")经营模式设计:桉树工业原料林采取 $ 次造
林、’ 次萌芽更新的办法实现持续经营,其中第 $ 次
造林为组培苗,第 $ 次和 ’ 次萌芽更新适当通过激
素处理以提高萌芽条质量。鉴于主伐年龄定为 *
年,结合杉木、马尾松基准年龄定为 ’( 年,且由于萌
芽更新比实生林缩短经营周期(洪长福等,’(((),
确定第 $ 次造林后 ’( 年时桉树正好实施第 ) 次主
伐。萌芽更新经费来源于木材收获收益,故桉树工
业原料林造林设计费用不考虑萌芽更新经费开支。
同时,由于桉树主要作为工业原料,间伐效益不明显
(洪长福,’(($),故在造林技术设计中不考虑间伐,
若要实施间伐,假定间伐成本与收益均等。 # #
*)桉树林不同代数萌芽林产量估算:朱宇林等
(’((+)的研究认为,连栽尾巨桉林分胸径、树高和
蓄积量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林分表现出
早期强速生的特性。随连栽代数的增加,尾巨桉树
高、胸径、蓄积的总生长量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
因此,考虑 ’( 年内的 ) 代桉树林尽管起源不一致,
但可以认为生长态势相同、生产力相近、管理模式相
"%
! 第 " 期 林 ! 晗等:应用遗传算法的工业原料林多树种造林设计
似,故采用相同的生长模型对不同代数桉树林生长
状况进行估算。
!" # $ 多树种工业原料林 智 能 化 造 林 技 术 设
计分析 $ $
以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
原料林基地建设中的具体造林小班进行在多树种工
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的设计工作,造林设计树
种为多树种,包括杉木、马尾松和桉树。
工业原料林基地造林设计小班共 "# 个,总面积
为 $%&’ "( )*$,依据各小班坡位、坡向、坡度、表土
层厚度等因素,基于吴承祯等(&++,;$##&;$##$)建
立的造林树种地位指数、生长模型,应用俞新妥等
(&+,-)的方法可以打印出杉木和马尾松 $ 个树种
在基准年($# 年生)时累计材积和合理造林密度
(表 $)。根据各造林小班林地土壤的土壤田间持水
量、有效锌、有效铁及有效磷等测定值,利用所建立
的桉树树高生长模型、生长模型及收获模型等基本
模型与参数,通过桉树工业原料林造林辅助系统计
算得到桉树合理造林密度及 $# 年时累计木材收获
(表 $)(其中桉树第 & 次主伐后萌芽更新形成第 $
代桉 树 林,第 ( 代 桉 树 林 仍 通 过 萌 芽 实
现更新)。 ! !
在工业原料林造林设计过程中,假设杉木每株
苗木单价 !& 为 #’ $# 元,马尾松每株苗木单价 !$ 为
#’ &# 元,桉树组培苗每株单价 !( 为 #’ "# 元。杉木
造林投资( "&)为 . &## 元·)*
/ $,马尾松造林投资
( "$)为 ( &"# 元·)*
/ $,桉树造林投资( "()为- -##
元·)* / $(包括炼山、整地、栽植及前 " 年抚育等费
用,但不包括苗木费用)。各树种的总材积(包括间
伐材)平均杉木价格(#&)计为 -,# 元·*
/ (,马尾松
(#$)为 ""# 元·*
/ (,桉树(#()为 ""# 元·*
/ (。假
设对该工业原料林基地作业区总投资为 &." 万元
($),对杉木苗木来说,最多可供应 -# 万株(%),但
至少必须使用 ." 万株(&);桉树组培苗只能供应
&" 万株(’),马尾松苗木敞开供应。永安林业(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第 % 年该批造林小班必须收
获桉树木材 &’ $ 万 *(,$# 年后必须收获杉木 $ 万
*( 木材。以立地条件分析:第 (,(( 小班极适宜种
杉木,第 &-,$# 小班极适宜种马尾松,而第 ..,"# 小
班极适宜种桉树。这些条件在小班造林技术设计时
都予以考虑。结合林业资源型上市公司的经营目
标,设计永安林业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
的目标函数(适应值函数)为:
( ) ’
*
+ ) &

,
- ) &
.+-/ +# -0+-, (-)
即要求经营期木材收益最大,其中桉树设计 $# 年内
主伐 ( 次。约束条件:

*
+ ) &

,
- ) &
( "- 1 !-2+-)0+-/+ # & ."# ###, (%)

*
+ ) &
2+&/+0+& # -## ###, (,)

*
+ ) &
2+&/+0+& " ."# ###, (+)

*
+ ) &
2+(/+0+( # &"# ###, (&#)

*
+ ) &
.+&/+0+& " $# ###, (&&)

*
+ ) &
.+(/+0+( " &$ ###, (&$)
其中:( 为工业原料林基地在基准年时创造价值
(元);.+-( - 0 &,$)为第 + 小班种植第 - 树种在基准
年($# 年)时累计材积(*();.+( 为种植桉树的第 +
小班主伐(% 年)时总材积(*();/+ 为第 + 小班面积
()*$);#- 为第 - 树种(包括间伐和主伐收获的木
材)每立方米平均价格(元·* / ();0+- 为第 + 小班种
植第 -树种的决策变量;2+-为第 +小班种植 -树种的
合理密度(需苗木株数)(其中杉木、马尾松按俞新
妥等(&+,-)计算,桉树根据课题组建立的辅助造林
系统进行计算);*为小班数(此时为 "#);,为造林
树种数。
根据改进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编制工业原料
林造林技术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收敛条件为适
应值极大值点对应染色体串不再进化,此时对应染
色体串即为最优造林设计方案。在工业原料林智能
化造林技术多树种程序设计中,由于造林小班为
"#,故设计染色体串基因数量为 "#,造林树种杉木、
马尾松和桉树分别编码为 &,$ 和 (。程序要求先由
计算机随机产生 &## 个满足约束条件(%)1(&$)的
染色体串群(由基因 &,$,( 组成),由此形成一个 "#
2 &## 的初始数据矩阵。根据此数据矩阵,利用表 $
之数据计算每一染色体串对应的适应值。基于每一
染色体串之适应值,进行复制、交换、倒位和交叉突
变的 . 大遗传操作,在 . 大遗传操作过程中必然满
足约束条件(%)1(&$)。经调试,选择确定改进遗
传算法的运行方式及相关参数(表 (),当遗传世代
为 ,- 时目标函数的适应值极大值点对应之染色体
串不再进化,表明算法收敛到一个最适应环境的染
色体串,目标函数值趋于稳定,获得最优造林技术设
计方案(表 . 1 -)。在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智能化
求解的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原料林
%+
林 业 科 学 !" 卷 #
# # # 表 !" #$ 个小班的基础数据
%&’( !" )&*+, -&.& /0 #$ *1’,/23&4.256.*
小班号
$%& %’ ()*+
,%-./01-231
小班面积
402/ %’ ()*+
,%-./01-231 5 6-7
各树种 78 年累计材积
9)-):/1;<2 <%:)-2 %’ 78+=2/0 1022 (.2,;2( 5(->·6- ? 7)
合理造林密度
@2/(%3/*:2 /’’%02(1/1;%3 A23(;1= 5( 1022·6- ? 7)
杉木
!" #$%&’(#$)$
马尾松
*" +$,,(%-$%$
桉树
./&$#01)/, (..&
杉木
!" #$%&’(#$)$
马尾松
*" +$,,(%-$%$
桉树
./&$#01)/, (..&
B >C B" BDEC F BF"C F FF"C > > 8G8 > 788 B "F8
7 7C BE B"DC E B!"C 7 F7!C F > >78 > !F8 B EF8
> 7C DG 78BC > B"DC 7 "8!C F > 8D8 > BD8 B "88
! FC "! B"DC ! B>!C F FB!C 7 > >B8 > "!8 B E!8
F BC DG BF"C > B7!C F F8!C E > "!8 > D"8 B G78
" 7C !D B!EC 7 B7>C ! !DEC F > "78 ! 8F8 B G88
E "C !F B"DC G B!>C " FBFC E > >>8 > "!8 B DG8
D >C F" BE7C F B!DC G F7!C D > BB8 > !F8 B D!8
G !C ED B"!C D B!EC " F8BC 7 > "D8 ! 7B8 7 8B8
B8 7C BD BFBC " B>!C 7 !GFC " > ""8 ! >78 7 B78
BB >C !D B!7C " B77C D !DEC 7 > >!8 > "D8 B GD8
B7 >C EG B>FC " B7BC B !"FC G > "G8 ! 8"8 7 7>8
B> 7C !G BDGC E B!EC G !GDC E > B>8 > "E8 B G78
B! 7C !" BG!C > B!"C D !D"C G > BD8 > !D8 B D"8
BF 7C E" B>!C F B8EC D !FFC E > "F8 ! !78 7 >!8
B" !C ED B7FC ! B!7C > !>EC D ! 7B8 ! D88 7 !F8
BE !C 7B B!DC E B>!C B !G>C B > 7"8 > D"8 7 8B8
BD BC !" BB7C " B88C > !7"C D ! 8E8 ! "D8 7 7!8
BG >C !G B!FC " B!7C B !GEC " > !G8 > D"8 7 878
78 FC !D BBGC D B7BC > !"DC F ! 778 ! "E8 7 BD8
7B BC GD B7!C E BB!C 7 !!FC " ! 8>8 ! !G8 7 7G8
77 7C "E B"BC > B>GC ! !GGC F > 7F8 > DE8 B GD8
7> >C F! B!GC " B>BC G !D7C D > BF8 > "!8 B DD8
7! 7C "" B7!C D B7!C > !"EC D ! 8F8 ! !F8 7 7!8
7F EC DF B!EC 7 B>EC G !GDC " > FG8 ! 8B8 B D"8
7" !C DG G"C F DBC F !7BC " ! 7B8 ! ED8 7 >"8
7E "C !F B8EC E GBC > !"EC F ! 7F8 ! D78 7 >D8
7D !C F" BF7C > B7FC D !GFC E ! 878 ! EF8 7 7"8
7G B8C 7> B!7C " B7EC G !DEC F > DF8 ! 8F8 B G78
>8 B!C F" B!DC G B7!C D !GEC F > "F8 ! 8B8 B GB8
>B DC EG BGEC ! B"!C D F"!C 7 > 878 > E"8 B GG8
>7 GC !D BDEC F B"7C > F7BC ! > 8D8 > 7D8 7 8B8
>> GC "! 78BC " BG!C " FDBC 7 7 DG8 > !78 7 B"8
>! !C "E BBEC " BB7C > !F"C > > "!8 ! 8B8 B G!8
>F >C F! BD!C F B"!C F FB!C D > B78 > DE8 B DD8
>" "C !G BE"C F B!"C E F8BC 7 > 7F8 > "D8 B EG8
>E >C G! B""C F B>!C F F8!C F > >F8 > ED8 B D78
>D 7C !D BEEC 7 B"FC > F8!C D > 7D8 > "G8 B "D8
>G !C >F BDBC > B"!C > FBBC E > 8D8 > !D8 B "G8
!8 BC G" B7!C F BBDC G !DEC " > "78 > G!8 B D!8
!B BBC EG B>"C E BBGC F !"DC E > !F8 > DE8 B EF8
!7 B8C !" B!GC 7 B7BC D F87C > > F88 ! 8B8 7 8F8
!> DC E" B>!C F BBEC D F8BC 7 > EF8 ! 7D8 7 BG8
!! EC !" BGEC ! B"EC F "8GC B > 8"8 > "!8 B D"8
!F EC BF BF!C " B>!C E !DEC " > "!8 ! B78 B GE8
!" "C GF B>>C 7 BBGC ! !"DC E > DD8 ! "78 B G"8
!E "C !D BG!C 7 B"!C D F"EC G > 8F8 > "G8 B D78
!D BBC EG B>!C F B!7C > !"7C F > D"8 ! 7F8 B DE8
!G B8C !G B!DC 7 B!EC F !"DC G > DD8 ! "F8 7 BE8
F8 FC DE BDDC ! BF"C E "8EC ! > BE8 > ED8 B GD8
DG
! 第 " 期 林 ! 晗等:应用遗传算法的工业原料林多树种造林设计
表 !" 改进遗传算法的进化适应度函数、运算方式及参数的选取
#$%& !" ’()(*+,-. -/ (0-)1+,-.$23 /,+.(44 /1.*+,-.,$2,+56(+,* 6-7( $.7 8$2$6(+(2 -/ 9(.(+,* $)9-2,+56
交换率
#$%&’()* +’,*
倒位率
-(.*+/01( +’,*
交叉突变率
2+1// 34,’,01( +’,*
基因数量
5*(*/
群体数
61748’,01( )+147/
遗传世代数
5*(*,0% )*(*+’,01(/
进化适应度函数
#.184,01(’+9 :0,(*// :4(%,01(
;< = ;< > ;< ? "; @;; AB
基准年时创造价值
6+1:0, ’, C’/* 9*’+
表 :" 杉木工业原料林造林技术设计
#$%& :" ;//-2(4+$+,-. +(*5.,*$) 7(4,9. -/ ,.714+2,$)
8)$.+$+,-. -/ !" #$%&’(#$)$
小班号
D1E 1:
/4CF
%137’+,3*(,
造林面积
G+*’ 1:
’::1+*/,’,01( H
&3I
造林密度
G::1+*/,’,01(
J*(/0,9 H
( ,+**·&3 K I)
需苗数量
L**J80()/
+*M40+*J H
( ,+**·&3 K I)
基准年(I; ’)
收获量
N0*8J ’, C’/*
9*’+ H 3=
= I< AO = ;A; A O;I "A@< ?"?
B I< >A = BI; A O?A =B"< ;"B
@; I< @A = BB; ? O?O ==;< >AA
@@ =< >A = =>; @@ BI> >OB< I>A
@I =< ?O = BO; @= OAB "@=< OI>
@= I< >O = @=; ? ?O> >?I< ="=
@> I< >B = @A; ? AI= >??< O?A
@" I< ?B = B"; @; ;?> =?@< II
@? >< I@ = IB; @= ?I" BIB< ;I?
@O =< >O = >O; @I @A@ ";A< @>>
II I< B? = I"; A B?A >=;< B?@
I= =< "> = @"; @@ @"@ "IO< "A>
I" ?< A" = "O; IA @AI @ @""< "I
IA >< "B > ;I; @A ==I BO>< >AA
IO @;< I= = A"; =O =AB @ >"A< ?OA
=; @>< "B = B"; "= @>> I @B?< OA>
== O< B> I AO; I? AB; @ O>=< >I>
=B B< >O = I"; I@ ;O= @ @>"< >A"
>@ @@< ?O = >"; >; B?B @ B@@< BO=
>I @;< >B = ";; =B B@; @ "B;< B=I
>" ?< @" = B>; IB ;IB @ @;"< =O
>O @;< >O = AA; >; ?;I @ "">< B@A
表 <" 马尾松工业原料林造林技术设计表
#$%& <" ;//-2(4+$+,-. +(*5.,*$) 7(4,9. -/ ,.714+2,$)
8)$.+$+,-. -/ *" +$,,(%-$%$
小班号
D1E 1:
/4CF
%137’+,3*(,
造林面积
G+*’ 1:
’::1+*/,’,01( H
&3I
造林密度
G::1+*/,’,01(
J*(/0,9 H
( ,+**·&3 K I)
需苗数量
L**J80()/
+*M40+*J H
( ,+**·&3 K I)
基准年(I; ’)
收获量
N0*8J ’, C’/*
9*’+ H 3=
@B >< ?A > A;; II O>> BA;< @O>
@A @< >B > BA; B A== @>B< >=A
I; "< >A > B?; I" "OI BB>< ?I>
I@ @< OA > >O; A AO@ IIB< @@B
I> I< BB > >"; @@ A=? ==;< B=A
IB >< AO > ?A; I= =?" =OA< "="
I? B< >" > AI; =@ ;AO "AA< AA"
=> >< B? > ;@; @A ?I? "I>< >>@
>; @< OB = O>; ? ?I= I==< ;>>
>= A< ?B > IA; =? >O= @ ;=@< OIA
>B B< O" > BI; =I @;O AIO< A=
>A @@< ?O > I"; "; @;A @ B??< ?@?
表 =" 桉树工业原料林造林技术设计
#$%& =" ;//-2(4+$+,-. +(*5.,*$) 7(4,9. -/
,.714+2,$) 8)$.+$+,-. -/ ./&$#01)/,
小班号
D1E 1:
/4CF
%137’+,3*(,
造林面积
G+*’ 1:
’::1+*/,’,01( H
&3I
造林密度
G::1+*/,’,01(
J*(/0,9 H
( ,+**·&3 K I)
需苗数量
L**J80()/
+*M40+*J H
( ,+**·&3 K I)
基准年(I; ’)
收获量
N0*8J ’, C’/*
9*’+ H 3=
@ =< @B @ B"; ",I@> @ ?"?< O;A
I I< @? @ ?"; = ?OA @ @=A< @B"
> "< B> @ ?>; O A@> I O;;< ;AA
" @< AO @ OI; = BIO O"=< AA=
? B< >" @ AO; @I @O@ = =IB< IB"
A =< "B @ A>; B ""@ @ ABA< IAA
O >< ?A I ;@; O B;A I =O"< ?=B
=@ A< ?O @ OO; @? >O= > O"O< =@A
=I O< >A I ;@; @O ;"" > O>I< A?I
=" =< "> @ AA; B B"B @ AII< =OI
=? =< O> @ AI; ? @?@ @ OA?< ?=
=A I< >A @ BA; > @B? @ I"@< O;>
=O >< =" @ BO; ? ="I I II"< AO"
>> ?< >B @ AB; @= A?B > ">=< AAB
>? B< >A @ AI; @@ ?O> = B?O< OOI
"; "< A? @ OA; @@ BI= = "B"< >=A
基地 "; 个小班的造林设计最优组合方案下,杉木造
林面积为 @IO< BB &3I,包括 II 个小班,I; 年累计杉
木材积收获可达 I; @;@ 3=,杉木苗木需要 >"> O;B
株(表 >);马尾松造林面积为 B@< A= &3I,包括 @I
个小班,I; 年生时累计材积收获为 ? === 3=,需要
苗木 I?B ?I@ 株(表 B);桉树造林面积为 A;< ;>
&3I,包括 @B 个小班,? 年生累计收获木材 @> >>;
3=,= 茬桉树木材收获达 >= =I; 3=,桉树苗木需求
为 @>O OOI 株(表 ");总投资为 @>>< AIA > 万元。工
业原料林基地造林设计总面积为 I?@< "= &3I,最优
造林技术设计方案下可望在 I; 年时获得 > @"I< ?A
万元经济收益。
=! 讨论
@O?" 年,P188’(J(@O?";@OOI)受生物学中“生
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启发,提出了遗传算
法。经过 =; 多年的研究、应用,其已成为非线性优
化和系统辨识的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系
统、模式识别、工业优化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方面
(518JC*+),@OAO;5+*:*(/,*,,* !" #$%,@OA")。经典遗
传算法是采用 ; K @ 编码实现遗传操作,其在解决 I
OO
林 业 科 学 !" 卷 #
个树种的造林技术设计时十分方便,但对于 $ 个以
上树种的造林技术设计时由于无法再使用 % & ’ 编
码因此存在方法上的不足。本研究基于遗传算法的
智能化与适用性,提出对遗传算法加以改进,在编码
时直接采用 ’,$,⋯,! 编码,’ 代表种植树种 ’,$ 代
表种植树种 $,其他类似。由于编码改变,因此在构
建染色体串后经典遗传算法原先的复制、交叉与突
变三大遗传操作中的突变就无法实现,因为突变的
方向变成多向,与原先的 % 变 ’、’ 变 % 相比较而言
复杂程度显著提高。本研究借鉴改进单纯形法中新
单纯形形成的思路,在引入倒位操作的基础上,提出
交叉突变的思路,即突变位置遗传编码可朝不同方
向突变,但在对不同方向突变发生后进行适应值评
价从而确定适宜的突变方向,实现染色体串编码组
合的不断优化,从而获得问题的解。这是基于吴承
祯等(’(())提出采用遗传算法解决 $ 树种造林设
计技术优化方法的创新,也正是改进算法之核心。
由于传统遗传算法编码值由二进制编码实现,无法
实现多树种的智能化造林技术问题,本方法解决了
多树种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的染色体编码技术、遗
传操作技术等技术难题,为大区域、多树种智能化造
林技术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问题求解过程
中,关键是设计 " 个造林小班的造林技术方案,使得
# 最大(即经济收益值最大)。当约束($)*(+)不
存在时,则此时为无约束条件的工业原料林造林设
计,只须直接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即可。当出
现或还须考虑其他条件时,只须增加相应的约束条
件加以限制,通过智能化优化方法对(’)式进行求
解。当然,结合多树种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实际,可
能还存在其他方面的约束条件,约束模型也就更多。
所以,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问题可以是
有约束条件也可以是无约束条件,约束条件还有可
能随造林设计实际变化而变化,这里统称之为工业
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
俞新妥(’(,")建立的计算机造林辅助设计系
统是根据立地条件算出各树种在基准年下的材积和
合理的密度,其主要涉及杉木、马尾松、楠木($%&’(’
)%’""*" )、 木 荷 ( +,%-!* ./0’1(* ) 及 樟 树
(2-""*!&!/! ,*!0%&1*)+ 个造林树种,该系统在进
行造林辅助设计时,一方面仅考虑了适地适树的原
则,另一方面造林树种楠木、木荷及樟树均不可能大
面积推广造林而建设成为工业原料林基地。因此,
本研究结合福建省工业原料林发展实际,以杉木、马
尾松及桉树为例开展多树种造林技术设计研究,鉴
于俞新妥等(’(,")提出的造林辅助设计系统中未
探讨桉树,因此为实现桉树造林设计的智能化,文中
更为详细地分析了桉树造林智能化设计中有关的生
长模型及设计参数;并针对俞新妥等建立的计算机
辅助造林设计系统的时间性,引用最新成果对其中
相关生长模型及参数进行更新,从而进一步提高其
适用性与科学性。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提出的多
树种造林技术设计不仅考虑了适地适树原则,而且
满足经济、计划、物质等约束条件,并且能达到林地、
资金效益最大,实现造林技术设计的智能化、科学
化、现代化;而且在算法上,在林学界率先实现遗传
算法编码方法与交叉突变创新,填补国内外多树种
智能化造林技术空白,这是前人方法无法解决的技
术难题。
在工业原料林智能化造林技术设计方案优化
时,造林投入是按现行成本,木材收获也是按现行价
格进行测算,预期收益未考虑时间价值。另外,在预
期收益估算过程中,并未考虑林火、冰雪与冻害等风
险,因此,收益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下的期望收益,它
可能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所采用的生长模型对产量的预测也有可能存在较大
的偏差,因此,智能化造林技术中有关模型、参数及
价值估算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黑川泰亨 - ’(,’. 林业经营计画にょ为目标计画の利用にっ.こ -
日本林学会志,"/(!):’!! & ’!(-
洪长福,郑金贵,黄龙杰,等 - $%%%. 巨尾桉主伐年龄的探讨 - 福建林
业科技,$)(0’):/+ & /"-
洪长福 - $%%’. 速生桉树间伐技术探讨与间伐效果分析 - 福建林业
科技,$,(’):$, & /%-
洪 # 伟 - ’(,). 在约束条件下造林设计的研究 - 福建林学院学报,)
(/):+) & "!-
洪 # 伟,吴承祯 - $%%!. 试验设计与分析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
黄德龙,黄秀美,陈洪坤,等 - $%%/. 短轮伐期巨尾桉萌芽更新试验研
究 - 林业实用技术,(():( & ’’-
黄和亮,吴景贤,许少洪,等 - $%%). 桉树工业原料林的投资经济效益
与最佳经济轮伐期 - 林业科学,!/("):’$, & ’//-
黄文丁 - ’(,+. 树种选择的 12334 概率模型及其应用 - 南京林业大学
学报,((!):+’ & "$-
刘金福,洪 # 伟 - $%%’. 闽南山地巨尾桉生长的土壤主导因子调控模
型研究 - 土壤学报,/,(!):+$’ & +$’-
刘 # 勇,康立山,陈毓屏 - $%%!. 非数值并行算法:遗传算法(第二
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吴承祯,洪 # 伟 - ’((). 用遗传算法改进在约束条件下造林规划设计
研究 - 林业科学,//($):’// & ’!’-
吴承祯,洪 # 伟 - ’((,. 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最优控制研究 - 自然资
源学报,’/($):’)+ & ’)(-
%%’
! 第 " 期 林 ! 晗等:应用遗传算法的工业原料林多树种造林设计
吴承祯,洪 ! 伟 # $%%%& 模拟退火法优化约束条件下造林规划设计的
研究 # 自然资源学报,’"(’):() * +%#
吴承祯,洪 ! 伟 # $%%’& 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优化研究 # 林业
科学,,-(专 ’):-$ * --#
吴承祯,洪 ! 伟 # $%%$& 马尾松人工林 ./01023 多形地位指数模型研
究 #生物数学学报,’-(4):4(+ * 4+,#
吴继林 # ’+++& 影响巨尾桉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 # 福建林学
院学报,’+($):’)% * ’),#
徐 ! 智 # ’+(4& 造林规划中适地适树的经济评价方法探讨 # 林业经
济,("):$% * $(#
尹泰龙,韩福庆,迟金城,等 # ’+-(& 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与应用 #
林业科学,’4(,):’ * ’’#
俞新妥,林思祖 # ’+()& 计算机辅助造林设计系统 # 林业科学,$$
(4):,,- * ,4)#
朱宇林,温远光,谭 ! 萍,等 # $%%"& 巨尾桉速生林连栽生长特性的研
究 # 林业科技,,%("):’’ * ’4#
50/21678 9 :# ’+(+& 56;6<=> 3/807=?,0B<=@=C3<=0;,3;2
@3>?=;6 /637;=;8# D632=;8,EF:F22=A0;GH6A/6I,$- * +,#
576J6;A<6<<6 K K, 50B3/ D# ’+("& 56;6<=> 3/807=A3/6A@3; B701/6@ M M N70>662=;8A 0J 6
0; 56;6<=> F/807=3<=0;A,’)% * ’)(#
Q0//3;2 K Q# ’+-"& F23B<3<=0; =; ;3=3/ AIA<6@# F;;
F7107:S;=L67A=?=83; N76AA#
Q0//3;2 K Q# ’++$& 56;6<=> 3/807==6;<=J=> F@67=>3;,4:44
* "%#
K0?; T F# ’+(%& F23B<=L6 AIA<6@ 26A=8;:3 86;6<=> 3BB703>?# O:::
U73;A,.IA<6@A,E3; 3;2 PI167;6<=>A,’%(+):")) * "-4#
K0?; D T# ’++’& 56;6<=> 6L0/R<=0; 3;2 >0G6L0/R<=0; 0J >0@BR<67
B70873@A M M F7<=J=>=3/ /=J6 ! # D632=;8,EF:F22=A0;GH6A/6I,)%,
* )$+#
(责任编辑 ! 郭广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