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态学、解剖学角度并利用对外生菌根真菌rDNA的ITS区段的PCR扩增产物分析,对内蒙古段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形态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 1)与青海云杉共生的外生菌根有11种不同的类型; 2)经对11种不同类型的菌根真菌rDNA的ITS区段碱基序列测定并运用GenBank的序列局部相似性查询系统(BLAST)软件比对,共鉴定到种水平7株,属水平2株,科水平2株,其中子囊菌为2株,其余都为担子菌; 3)在形态、解剖学分类的基础上对外生菌根根尖进行分子鉴定,二者鉴定结果一致。
A preliminary study on diversity of ectomycorrhizas associated with Picea crassifolia at Helan Mountain are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morphological, anatom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PCR amplified product analysis of the ITS region of rDNA, and then identifica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at the sequences were BLASTed using the GenBank.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11 different ECM types on Picea crassifolia in Helan Mountain. ITS regions of rDNA of the 11 different ECM fungi wer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and the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registered in DNA sequence database on Internet, identified to family level of 2, genus level of 2 and species level of 7, respectively. Among the 11 identified ectomycorrhizal types, 2 species belong to Ascomycotina and the rest species belong to Basidiomycotina. It was found that using sequences of rDNA ITS regions confirmed consistently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specie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 ways.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02#
3456!$ % & &
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的形态
类型及分子鉴定!
樊永军&7闫7伟$7王黎元&
"&2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7包头 %&!%8%# $2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7呼和浩特 %&%%&C$
摘7要!7从形态学(解剖学角度并利用对外生菌根真菌 M^+-的 ),’ 区段的 _(]扩增产物分析!对内蒙古段贺兰
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形态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
&$与青海云杉共生的外生菌根有 && 种不同的类型# $$经对 && 种不同类型的菌根真菌 M^+-的 ),’ 区段碱基序列
测定并运用 WD5R95‘ 的序列局部相似性查询系统"R.-’,$软件比对!共鉴定到种水平 " 株!属水平 $ 株!科水平 $
株!其中子囊菌为 $ 株!其余都为担子菌# 8$在形态(解剖学分类的基础上对外生菌根根尖进行分子鉴定!二者鉴定
结果一致%
关键词&7青海云杉# 外生菌根# 形态解剖学特征# 分子鉴定
中图分类号! ’"&C2C&777文献标识码!-777文章编号!&%%& B"!CC#$%&&$%# B%&%C B%#
收稿日期& $%%? B&& B&C# 修回日期& $%&% B%> B&?%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
育资金项目""%"%&!$ #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闫伟为通讯作者%
3"&$4"."-’8%.C<$,%)53".,89.%&M5,)0’*’8%0’")"*280"#<8"&&4’\%,
")!/),( )+(&&/:%$/( ’)[,.%)3"9)0%’)
S95 n05HP45&7n95 ZDF$7Z95H.FQ495&
"&2Q#E&*39#’3+4N%+.+(0;-%#’-#&’: C#-"’+.+(0! N&+3+= C#&-"#*75+.#(#7N&+3+= %&!%8%#
$26+*#735+.#(#! M’’#*\+’(+.%& >(*%-=.3=*&.@’%,#*7%307W=""+3%&%%&C$
:1(0&%80&7-OMD1FAF59MQ;<4:Q05 :FTDM;F
MDHF;
;,< ="&5(&7)%-#& -*&77%4+.% DN<0AQN0MM@FI9D# A0MO@010HFN9195: 959<0AFN91N@9M9N
生的菌根类型的工作开展得很少% 赵忠等 "&??8$
将杨树")+E=.=7$的菌根分为 &! 个不同类型!从中
鉴定出 > 种菌根真菌% 唐明等 "&??!9# &??!K$(陈
辉等"&??"$通过对杨树的 " 种外生菌根的形态特
征研究!认为依据菌根的形状(颜色(菌索等特征鉴
定外生菌根有一定的可行性!并总结国内外杨树菌
根的研究成果!认为杨树菌根为内外生混合菌根!有
8% 种外生菌根和 > 种内生菌根% 对杉类树种的菌
根研究国内仅见张艳辉等 "&???$对武夷山自然保
护区南方铁杉"C7=(& 3-"#S%&’(#’7%7$林外生菌根的
分类研究!初步鉴定出外生菌根 !> 种% 此外!饶本
强等"$%%%$运用同样手段鉴定菌根!对武夷山自然
保护区马尾松")%’=79&77+’%&’&$外生菌根也进行
了研究!并初步鉴定出外生菌根 !8 种% 对青海云杉
")%-#& -*&77%4+.%&$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的记载仅局
限于子实体的调查!尚衍重等 " &??C $(张弓等
"$%%%$和宋刚等 "$%%&$曾列出与云杉属共生的外
7第 # 期 樊永军等& 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的形态类型及分子鉴定
生真菌名录!但该名录仅限于对该地区大型真菌的
调查以及对资料中提及能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的总
结!对这些真菌与云杉属共生的状态并未做更深入
的研究!而且有一些外生菌根真菌子实体存在于地
下或有一些并不产生子实体结构!同时对于青海云
杉到目前为止没有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 本文从
形态学(解剖学的角度对与青海云杉共生的外生菌
根真菌做了初步的类型划分!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
段对其进行物种鉴定研究%
&7材料与方法
@?@A材料
试验材料为取自贺兰山地区试验样地的青海云
杉外生菌根%
@?>A方法
&2$2&7 菌根的采集 7 样品的采集按照 -HDMDM
"&??&$方法进行!在青海云杉纯林群落中根据不同
海拔随机选取 8 j> 个样地!在所有的样地内用小铁
锹沿着各自树种根部挖至根的末级!取 $% NAg
$% NAg$% NA带有细根的土块装入塑料袋中并编
号!每一样地取 8 j> 袋!每个生长季每个树种至少
取 $ 次样"$%%#!$%%" 和 $%%C$!每次每个样至少采
集 8 个样品!共采样 C& 袋# 采回的样品置于 ! c冰
箱中保鲜待测!保藏时间不超过 & 周%
&2$2$7清洗#处理7从冰箱中取出一袋样品!置于
筛子中用自来水小心地清洗菌根表面的沙土!洗净
后剪成长约 &NA的根段!然后将小根段置于体视显
微镜下用镊子(细小的毛刷及解剖针进一步清洗%
&2$287宏观形态观察7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记录
菌根的形状(颜色(分叉情况(菌索及外延菌丝的有
无(菌套表面质地(是否透明(有无囊状体等等!利用
电脑显微照像系统进行拍照并记录其形态特征# 同
时选取新鲜(幼嫩(纯净的同一分支系统菌根 $ j8
个!置于 (,-R缓冲液的 *OOD5:0ML中!室温保存!作
为 +^-提取的样品%
&2$2!7显微结构观察7新鲜菌根的菌套制片& 将
上述分类的新鲜菌根先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和镊子
把菌套剥下!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小滴水!
将剥下的菌套碎片置于玻片水滴上!再在水滴上滴
& j$ 滴甘油!用解剖针和镊子轻轻拨动使有些菌套
外层朝上!有些菌套外层朝下!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
切片% 在 \.n=_k’XRl$ 显微镜下观察菌套内外表
面菌丝的排列方式(外延菌丝的形状(直径!菌索的
类型以及菌丝是否有隔有核(分叉(锁状联合等项
目!最后记录并拍照%
永久封片制作&将新鲜菌根的短根组织 "$ j
8 AA长的根段$!固定于 S--中!采用常规石蜡切
片法!番红固绿双重染色!中性树胶封片%
&2$2>7分类7利用显微摄影系统在 &% g!% 倍下观
察拍照并记录结果!利用外生菌根的宏观形态特征
和显微结构特征!即采用菌根的颜色(分叉形状(菌
套表面质地(外延菌丝(菌索(囊状体(锁状联合(菌
套排列图式等为鉴定依据!参照 -HDMDM等"&??#$!
-HDMDM"&??")$%%#$体视显微镜菌根图谱和 l94H
等"&??$$菌根图谱进行比较(分类鉴定%
@?BA分子鉴定
&282&7总 +^-的提取7供试外生菌根根尖材料为
保存于 (,-R中室温保存的 && 个不同的菌根类型
样品% 用于 +^-提取的根尖取自同一菌根分支系
统!采用 39‘4N;等"$%%>$(,-R法!总 +^-的提取
应用 RF0;OF5 真菌基因组 +^-提取试剂盒!操作步
骤严格按照试剂盒步骤进行操作%
&282$7_(]扩增7&$反应体系所需试剂7一管便
携式 $ g=9;
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供试引物7M^+-的扩增引物"由上海生工
生物工程公司合成$&),’&S和 ),’! "Z@F
8$ _(]产物纯化试剂 7采用 ,)-+HD1=F:F
_4MFLFN9
物经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检测后!运用天根生化科
技有限公司的离心柱型普通琼脂糖凝胶 +^-回收
试剂盒从含有扩增产物条带的琼脂糖凝胶上回收(
纯化!具体操作依试剂盒的操作手册%
&282!7 _(] 扩 增 产 物 的 克 隆 7 采 用 ,9m9]9
O=^ &CX,/DN<0M"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为克隆载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实验说明进行操作%
&282>7 +^-测序7经 _(]快速筛选出目的 +^-
片段后!吸取新鲜菌液于 &2> A.离心管中送上海生
工测序# 未制克隆的供试真菌材料!用纯化后的
_(]扩增产物和引物直接测序% 测序均由上海生
工生物工程公司完成%
$7结果与分析
>?@A形态&解剖学特征
$2&2&7类型)M’+-02#;O6f)%-#& -*&77%4+.%&7&$形
态学特征"图版 )X&$7菌根系统呈规则或不规则的
单轴金字塔形到单轴羽状分支!分支 & j$ 级!簇生!
?%&
林 业 科 学 !" 卷7
菌根因子长度可达 C j&% AA!直径 %2> j%2CAA!不
分支的末端直或弯曲!菌根肉色!有柄!较长!菌根因
子明显地膨大呈棒状% 外延菌丝稀疏!短!柔毛状%
无根状菌索%
$$解剖学特征"图版)X&$# 图版%X&$7菌套
外表面被有类膜状菌丝!菌丝表面光滑!壁厚!
&2> j$2> #A!且常粘合在一起!有隔!无锁状联合!
呈拟薄壁组织!菌丝细胞形态各异!直径 > j$%
"$>$ #A!具不规则分支!菌套类型为 +% 菌丝内表
面为密丝组织!排列紧密!多个菌丝束平行地粘合于
菌套内表面%
横切面&平面观菌套为密丝组织!不分层!菌丝
细胞扁平不规则!壁厚!排列紧密!菌套层 8% j
!% #A!单宁层较厚!厚度 $> j8% #A!间断!由圆形
或椭圆形细胞组成!哈蒂氏网深入皮层细胞 $ j8
层!菌丝细胞为圆形!末端未达到内皮层%
$2&2$7类型% 5+*3%’&*%=7 &3*+-+#*=.=7 f )%-#&
-*&7%4+.%&7&$形态学特征"图版)X$$7菌根传统二叉状
分支!扭曲!菌根因子长 8 j&> AA!直径 & j$ AA!褐红
色!外被有纯白色粉末!且为疏水性的!外延菌丝为纯
白色!有根状菌索!表面观菌套薄!不易剥离%
$$解剖学特征"图版)X&8# 图版%X$$7菌套
外表面为密丝组织!菌丝交织不紧密!排列具固定模
式!菌丝叉状分支!且分支间交织!表面观有一些菌
丝或菌丝束交织形成环状或平行排列!但不明显!菌
丝壁薄!透明!有隔!具锁状联合!且菌丝间有桥式接
合方式!菌套内表面菌丝或菌丝束的环状和平行排
列较菌套外表面要明显% 菌套类型为 -(R和 (%
$2&287类型& W#.,#.& NLF &-#3&2=.=9 f )%-#&
-*&77%4+.%&7&$形态学特征"图版)X8$7菌根系统单
轴分支!有的多级分支而成珊瑚状!菌根因子无柄!
长 8 j&> AA!直径 $ j8 AA!菌根红褐色!尖端圆
钝!因菌根因子的阶段性生长!所以隔一定距离有一
个缢缩!使菌根外观上呈节段状% 菌根表面不光滑!
似乎有短的乳汁管分布!且粘有土壤颗粒!外延菌丝
绒毛状!较长!基部呈黄色!具根状菌索%
$$解剖学特征"图版)X&!# 图版%X8$7菌套
为典型拟薄壁组织!菌套内外表面菌丝结合形成网
状到表皮细胞状!菌丝细胞壁厚!褐色!二叉状分支!
缠绕形成网眼!菌套类型为 .和 =%
横切面&平面观菌套为拟薄壁组织!菌套厚
8% j!%"#%$ #A!不分层!菌丝细胞为圆形或椭圆
形!单宁层 $ j8 层!厚 $$ j$" #A!由圆形细胞组
成!哈蒂氏网深入到皮层细胞 8 j! 层!末端达到内
皮层细胞!菌丝细胞为椭圆形或圆柱状%
$2&2!7类型$>9E"%’#9& 2077+%:#7f)%-#& -*&77%4+.%&
7&$形态学特征"图版)X!$7菌根系统单轴分支!分
支 % j& 级!菌根因子长 & j&% AA!直径 $ j8 AA!红
锈色!有光泽!菌根直或弯曲!末端圆钝!基部有节段
状结构!外延菌丝黄色!绒毛状!相互缠绕!粘有土壤
颗粒!有根状菌索!表面观菌套好厚易剥离%
$$解剖学特征"图版)X&># 图版%X!$7菌丝
呈拟薄壁组织!排列具一定模式!菌丝排列紧密!卷
曲缠绕!叉状分支!交互缠绕形成环状花斑或平行状
镶嵌于菌套表面!菌丝有隔!锁状联合不明显!菌丝
细胞壁厚!细胞质均匀% 菌套类型为 _和 J%
横切面&平面观菌套薄!密丝组织!单宁层厚!厚
度 8% j!% #A!8 j! 层!单宁层细胞为圆形!间断!
菌丝细胞从其间断处深入到皮层细胞间!哈蒂氏网
深入外皮层 8 j! 层!达内皮层细胞!且菌丝细胞圆
形排列紧密%
$2&2>7类型’M’+-02#;O6f)%-#& -*&77%4+.%&7&$形
态学特征"图版)X>$7菌根系统单轴金字塔形分
支!分支 $ j8 级!菌根因子长"$$! j$%"8%$ AA!直
径 & j$ AA!菌根因子乳白色!呈棒状!有柄!极短!
且不分支的末端尖削!表面观菌套厚!透明!易剥离!
外延菌丝短!稀疏!不易观察到%
$$解剖学特征 "图版)X# 图版%X>$7菌套
外表面为密丝组织!菌丝排列无固定模式!菌套菌丝
分支不明显!但菌丝壁凹凸不平!薄厚不均匀!菌丝
纤细!扭曲!结合紧密地镶嵌于菌套的表面# 菌套内
表面菌丝缠绕相对比较疏松!也无固定模式!菌丝纤
细!透明!细胞壁薄%
横切面&菌丝套较厚!分层!外层细胞比较凌乱!
细胞无规则!由长的条形细胞组成!细胞壁较薄!内
层为拟薄壁组织!排列紧密!由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组
成!细胞壁比外层细胞相对较厚!单宁层较厚!间断!
哈蒂氏网深达内皮层细胞!排列呈迷路状%
$2&2#7类型( 5#’+-+--=9 (#+E"%.=9 f )%-#&
-*&77%4+.%&7&$形态学特征"图版)X#$7菌根自尖
端幼嫩部至成熟部均为黑色!大多不分支!少数为二
叉分支!最多只有 $ 级分支!菌根尖端明显膨大!菌
根因子长度为 8 j! AA!直径为 %2! j%2# AA!表面
有大量的外延菌丝且菌丝刚硬(深色!没有发现根状
菌索!菌根周围有丰富的菌核!菌核球形!椭圆形!深
黑色!直径 %2%> j8 AA!表面也有刚硬的菌丝放射
状伸出!菌核表面光滑!但无光泽%
$$解剖学特征"图版)X&"# 图版%X#$7菌丝
拟薄壁组织!排列紧密!呈星状!平行排列的菌丝在
中央伸向一处!隆起!越往中央菌丝的壁越厚!而凹
%&&
7第 # 期 樊永军等& 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的形态类型及分子鉴定
陷处的菌丝壁较薄!颜色较淡!菌套菌丝有隔!厚壁!
直径"!2? t%2?$#A!整个菌套表面由一个接一个
排列整齐的星状突起连接而成!突起之间的距离为
"#C2$ t&>2"$#A!菌核表面的菌丝排列也与此相
仿% 菌套类型为 W%
横切面&菌丝套拟薄壁组织!厚度 " $"2# t
$2!$ #A!分为 $ 层!外层由深褐色菌丝促成!切面
观菌丝排列规则!由圆形和长条形菌丝相间排列!圆
形菌丝直径为 "82? t&2%$#A!长条形菌丝可以看
到分隔% 单宁层由 & j$ 层细胞组成!厚度小于
8% #A!哈蒂氏网深入皮层细胞 ! j> 层!平面观菌
丝排列不规则% 哈蒂氏网细胞颜色淡!有隔!壁厚!
菌丝细胞椭圆形%
$2&2"7类型*;#2&-%’& #E%(& f)%-#& -*&77%4+.%&7&$
形态学特征"图版)X"$7菌根单轴羽状分支!分支 & j
$ 级!菌根因子长 $ j&$ AA!直径 $ j8 AA!不分支末
端直!外延菌丝白色!稠密并形成垫状结构包裹于菌
根外面!菌丝外分布有土壤颗粒!菌根本身为红锈色!
有光泽!具根状菌索% 表面观菌套较薄!不易剥离%
$$解剖学特征"图版)X&C# 图版%X"$7菌套
呈密丝组织状!菌丝排列紧密!无固定模式!表面观
菌丝排列呈平行状!有一些菌丝束排列形成漩涡状
隐约可见!菌丝细!壁薄!二叉状分支!表面有锥形囊
状体!菌套表面粘有土壤颗粒!菌丝无隔!无锁状联
合!且二叉状分支顶端有孢子的散发%
横切面&菌套为密丝组织!菌套厚!厚度达 8% j
"% #A!分层!外层为薄薄的一层缠绕的菌丝!内层
菌丝较厚!菌丝细胞不规则!染色较深!单宁层较薄!
细胞组成为圆形或椭圆形!哈蒂氏网深入整个外皮
层细胞间!由圆形菌丝细胞紧密的排列组成%
$2&2C7类型/;#2&-%’& %’-*=73&’7f)%-#& -*&77%4+.%&7
&$形态学特征"图版)XC$7菌根系统单轴羽状分支到
单轴金字塔形分支或不分支!菌根肥大!菌根因子长
8 jC AA!直径 8 j! AA!不分支的末端稍扭曲!顶端
圆钝!幼时乳白色!成熟变为褐色!菌根因子有柄!长
度 $ j8 AA!外延菌丝在菌根基部分布多且长!上部
外延菌丝短!稀疏% 表面观菌套厚!透明!易剥离%
$$解剖学特征"图版)X&?# 图版%XC$7菌套
为密丝组织!排列相对疏松!菌丝二叉状分支!盘绕
卷曲!单个菌丝或菌丝束盘绕形成似网眼状或像一
莲花状!周围菌丝放射状排列!单个菌丝不规则膨
大!似骨头状!菌丝分隔!壁薄!无锁状联合!色淡!细
胞质均匀!菌套内表面呈拟薄壁组织!菌丝粘合紧
密!平行排列!菌套类型为 -和 R%
横切面&菌丝套较厚!分层!外层菌丝为密丝组
织!菌丝排列无规则!内层菌丝由圆形或椭圆形细胞
组成!细胞排列相对紧密!单宁层较厚!分层!间断!
在分层或间断的单宁层中间穿梭有由球形细胞组成
的外生菌根菌丝!直接与皮层细胞中的哈蒂氏网连
接!哈蒂氏网进入皮层细胞 $ j8 层!分支比较规则%
$2&2?7类型0;=%.=7.=3#=7f)%-#& -*&77%4+.%&7&$形
态学特征"图版)X?$7菌根系统单轴分支! % j&
级!菌根因子长 8 j&" AA!直径 & j$ AA!菌根直或
稍扭曲!末端尖削!全株被有纯白色粉末!菌根本身
为灰褐色!光滑!有光泽!无或少外延菌丝!无根状菌
索% 表面观菌套薄!不易剥离%
$$解剖学特征"图版)X$%# 图版%X?$7菌套
外表面为拟薄壁组织!但因菌套表面被有土壤颗粒
或白色粉末!菌丝不易观察!菌套内表面菌丝平行
的(紧密的排列在一起!镶嵌于菌套的表面!表面观
菌丝排列形成小溪状!且在某一点上汇合!菌丝有
隔!但无锁状联合!菌丝壁厚!大于 %28 #A!透明%
横切面&平面观菌套为拟薄壁组织!厚度 $> j
$> #A!菌丝细胞为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紧
密!细胞壁相对较厚!细胞质均匀!单宁层较薄!
&$2> j&> #A!由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组成!间断!菌
丝细胞从间断处进入到皮层细胞 8 j! 层!几乎达内
皮层细胞!细胞组成也为圆形或椭圆形% 菌丝未被
染色!在皮层细胞间较明显%
$2&2&%7类型1;#2&-%’& ;O6f)%-#& -*&77%4+.%&7&$
形态学特征"图版)X&%$7菌根单轴金字塔形分支!
分支 $ j8 级!菌根锈褐色!顶端颜色稍淡!菌根因子
长度为 $ j"$$%!直径 & j$ AA!可能是菌根因子
为阶段性生长!呈分节状!外观呈长的念珠状!最上
端一节相对较粗大!颜色淡!菌根顶端圆钝!外延菌
丝绒毛状!从白色逐渐到褐色或黑色!且菌丝上粘有
土壤颗粒%
$$解剖学特征"图版)X$ 图版%X&%$7菌套
为密丝组织!菌套外表面菌丝排列具一定模式!较紧
密!多个菌丝束结合于一点!周围菌丝呈放射状排
列!表面观呈一排排互相连接的小漩涡!且表面似乎
分布有锥形囊状体% 单个菌丝细胞纤细!壁薄!二叉
状分支!菌丝无隔!无锁状联合!菌套内表面无太大
的变化%
横切面&菌丝套较厚!分层!外层为密丝组织!内
层为拟薄壁组织!菌丝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壁
较厚!单宁层较厚!分为 $ j8 层!间断!菌套菌丝细
胞穿梭于其间!并与哈蒂氏网细胞联系!哈蒂氏网细
胞由球形细胞组成%
$2&2&&7类型25+*3%’&*%=7&’%7&3=7f)%-#& -*&77%4+.%&
&&&
林 业 科 学 !" 卷7
7&$形态学特征 "图版)X&& $7菌根系统叉状分
支!菌根因子长度为 8 j$%"$$$ AA!直径 & j$ AA!
菌根高度扭曲!整体呈扭曲的羊角状!菌根因子有
柄!较短!末端尖削!顶端色淡!淡褐色到深褐色!有
光泽!外延菌丝在幼嫩的菌根上为白色!膜状包于菌
根外面!老化时菌丝变黑(变粗%
$$解剖学特征"图版)X$$# 图版%X&&$7菌套
为密丝组织!菌丝缠绕无固定模式!排列疏松!菌套
外表面有锥形囊状体!菌丝细!二叉状分支!壁薄!细
胞壁透明!菌丝无隔!无锁状联合%
横切面&平面观菌套薄!仅是几层密丝组织状菌
丝缠绕在宿主植物根的外围!组成无固定的形态!单
宁层细胞厚!约 8% j!% #A!间断!哈蒂氏网深入整
个外皮层细胞间!末端达内皮层细胞!细胞组成为圆
形或椭圆形%
>?>A不同类型比较
不同类型外生菌根形态解剖学特征如表 &
所示%
表 @A@@ 种不同类型外生菌根形态解剖学特征比较
C%1D@AC4,8"#$%&’(")"*#"&$4"."-’8%.%)5%)%0"#’8%.84%&%80,&’(0’8("*@@ 5’**,&,)02!3 0<$,
类型
,QOD
形态
=0MO@010HQ
颜色
(010M
外延菌丝及根状菌索
*A95<1F5H@QO@9D95: M@FI0A0MO@;
菌套
=95<1D"
)
单轴羽状分支
=050O0:F91XOF559
二叉状分支!扭曲
F^N@0<0A04;X1F‘D 红褐色
]D::F;@XKM0U5 密!具根状菌索 D^5;D! UF<@ M@FI0A0MO@; _&
&
单轴分支成珊瑚状
=050O0:F91XOQM9AF:9 红褐色
]D::F;@XKM0U5 绒毛状!较长!具根状菌索 .00;D1QN0<05Q _’
$
单轴分支
=050O0:F91X1F‘D
红锈色!有光泽
\N@MD<0KM0U5F5H 绒毛状
!具根状菌索 (0<05Q! UF<@ M@FI0A0MO@; _’
’
单轴金字塔形分支
=050O0:F91XOQM9AF:9 乳白色
(MD9AQU@F
多不分支
-1A0;<45M9AFLFD: 黑色
R19N‘ 菌丝多(长及刚硬 -K45:95*
单轴羽状分支
=050O0:F91XOF559
!成垫状!具根状菌索
D^5;D! O41TF59
/
单轴羽状分支
=050O0:F91XOF559
U@F
0
单轴分支
=050O0:F91X1F‘D
灰褐色被白粉 Z@F
)5LMDV4D5 _’
1
单轴金字塔形分支
=050O0:F91XOQM9AF:9 锈褐色
]4;
叉状分支
F^N@0<0A04;X1F‘D 淡褐色
W01:XKM0U5 菌丝少
!膜状包于菌根外
’N9
77" _’& 拟薄壁组织 _;D4:0O9MD5N@QA9# _&& 密丝组织 _1DN
经对供试的 && 种不同类型外生菌根根尖材料
+^-的提取!以及对其 _(]扩增产物纯化后的克隆
转化!测出供试外生菌根真菌 M^+-上 ),’ 区段的
+^-序列!运用 WD5R95‘ 的序列局部相似性查询系
统"R.-’,$ "-1<;N@41#3&.6! &??"$!在 WD5R95‘ f
*=R.f^ R^3f_^ R! 个 +^-序列数据库中搜索
与所测 +^-序列相似的序列!并进行分析比较%
R.-’,查询的结果如表 $ 所示%
表 >A外生菌根根尖 MC7区段 HU:序列 6I:7C比对结果
C%1D>AHU:(,S9,)8,6I:7C&,(9.0("*04,MC7&,-’")"*HU:,F0&%80,5*&"#2!3 &""00’$(
菌根类型
*(=
’DV4D5ND
WD5R95‘ 登录号
WD5R95‘
9NND;;F05 +06
最相近 R.-’,比对
(10;D;
相似率
’FAF19MF分类
(19;;FLFD: 9;
) #$& S3C%8?$" k5N41<4MD: DN<0AQN0MM@FI9"M’+-02#$ -n#8!&!$2& #%C e#$8 "?"d$ M’+-02#;O6
% >"> S3C%8?$C 5+*3%’&*%=7&3*+-+#*=.=7-n%C8&"C2& #%" e#&C "?Cd$ 5+*3%’&*%=7&3*+-+#*=.=7
& #%% S3C%8?$? W#.,#.& NLF&-#3&2=.=9S3$8>&>&2& !?> e>8# "?$d$ W#.,#.& NLF&-#3&2=.=9
$ #8& S3C%8?8& >9E"%’#9& 2077+%:#7-nC8C$"&2& #&% e#$! "?"d$ >9E"%’#9& 2077+%:#7
’ "&8 S3C%8?8> k5N41<4MD: DN<0AQN0MM@FI9"M’+-02#$ S3$&%"8?2& #8? e#?% "?$d$ M’+-02#;O6
( C8$ S3C%8?8$ 5#’+-+--=9(#+E"%.=9*k!?C"8%2& "?C eC%% "??d$ 5#’+-+--=9(#+E"%.=9
* >$? S3C%8?8% ;#2&-%’& #E%(& -3>8!?%"2& >&$ e>$8 "?"d$ ;#2&-%’& #E%(&
/ #"# S3C%8?8! ;#2&-%’& %’-*=73&’7^ J>$%%?>2& #&> e#&? "??d$ ;#2&-%’& %’-*=73&’7
0 #88 S3C%8?88 ;=%.=7.=3#=7-nC?C#$%2& #8& e#88 "??d$ ;=%.=7.=3#=7
1 ##8 S3C%8?8# k5N41<4MD: DN<0AQN0MM@FI9" ;#2&-%’&$ -nC$>>&?2& #8$ e##8 "?$d$ ;#2&-%’& ;O6
2 #8> S3C%8?8" 5+*3%’&*%=7&’%7&3=7^ J&$%">>2& #%% e#$" "?>d$ 5+*3%’&*%=7&’%7&3=7
$&&
7第 # 期 樊永军等& 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的形态类型及分子鉴定
87讨论
本研究在利用形态(解剖学方法分类的基础上!
以菌根共生体的根尖为材料!提取 +^-!利用真菌
特有引物 ),’&S和 ),’!!并在 _(]扩增的基础上对
外生菌根真菌 M^+-的 ),’ 区段进行碱基序列测
定!确定其外生菌根真菌的多样性!该方法在进行外
生菌根分类鉴定中是切实可行的# 同时利用 ),’ 区
段 +^-序列和互联网上的生物信息资源比对对外
生菌根真菌进行分子鉴定!并把所测序列输入
WD5R95‘ 中!可以进一步丰富 WD5R95‘ 等 +^-序列
数据库中的生物信息!为外生菌根真菌 M^+-上 ),’
区段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 对于青海云杉的 && 种
外生菌根!R.-’,查询结果显示其中 " 种菌根类型
被鉴定到种的水平!相似率大于等于 ?$d!其中类
型 & "W#.,#.& NLF&-#3&2=.=9$( 类 型 ’ "M’+-02#
;O6$(类型1" ;#2&-%’&$为 ?$d!类型2"5+*3%’&*%=7
&’%7&3=7$为 ?>d!其余都为 ?"d以上!而且类型(
" 5#’+-+--=9 (#+E"%.=9$( 类 型 / " ;#2&-%’&
%’-*=73&’7$(类型0 " ;=%.=7.=3#=7$都为 ??d# 尽管
有 8 种菌根类型比对结果相似率为 ?$d!但经形
态(解剖学鉴定及与 R.-’,查询结果中列出的两者
同源性相比较!在所列出的 ;N0MD值中为最大!8值
为 %2%!且在 R.-’,查询结果中列出的 &%% 个 8值
为 %2% 的主要同源序列中其相似率最高# 所以在利
用形态(解剖学方法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分子鉴定!鉴
定结果是可靠的(一致的%
在所分离 && 种菌根类型中!菌根系统从叉状分
支到单轴羽状(单轴金字塔形及珊瑚状分支!颜色范
围由 近 白 色 经 乳 白 色 到 褐 色 及 5#’+-+--=9
(#+E"%.=9的黑色!本研究认为水分(土壤及其他环
境条件好的区域!其外生菌根生长的比较粗壮(外延
菌丝多且发达(根状菌索明显!而菌根的颜色(外延
菌丝的形态(菌套表面的组织学特征等是由与树种
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自身生物学特征来决定!而菌
根的分支特征可能是由其宿主树种来决定%
5#’+-+--=9(#+E"%.=9形成的外生菌根!无论在
哪一种寄主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仅根据菌根的
外观形态特征!就可以很容易地作出鉴定% 本研究
中!根据该菌在不同树种上形成的外生菌根的形态
特征及分子测序鉴定!特别是菌根特征与前人在其
他植物上的研究结果都相符!说明该菌的外部形态
特征及菌核的特征不受寄主种类的影响!而是由其
真菌本身来决定的%
参 考 文 献
陈7辉! 唐7明6&??"6杨树菌根研究进展6林业科学! 88 "$$ & &C8
B&C"6
饶本强!钱晓鸣6$%%%6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菌根群落研究6厦
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B&C#6
尚衍重!任玉柱!杨文胜6&??C6内蒙古菌根菌名录6吉林农业大学
学报! $%& $$$ B$$86
宋7刚!王黎元6$%%&6贺兰山高等真菌区系地理研究6阴山学刊! #
">$ & & B>6
唐7明! 陈7辉! 郭健林!等6&??!96陕西省杨树外生菌根种类的调
查研究6林业科学! 8%">$ & !8" B!!&6
唐7明!陈7辉6&??!K6杨树外生菌根的形态(解剖及分类研究6土
壤学报! 8&& &"" B&C&6
张7功!峥7嵘!巴7图!等6$%%%6贺兰山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记述6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 & $?$ B$?#6
张艳辉!钱晓鸣6&???6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菌根群落研究6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 B&?C6
赵7忠!马刊欣!段安安6&??86毛白杨外生菌根类型及共生生态特
性研究6林业科学! $?"&$ & &$ B&C6
-HDMDM]6&??&6(@9M9N
<@D’<4:Q0L=QN0MM@FI96km6+DUn0M‘! k’-& -N9:DAFN_MD;;!
$> B"86
-HDMDM]! 9^FD1;05 ] =! *H1F;(! #3&.6&??#6 D^;NMFO
=FNM0KF010HQ! /0168&6,DN@5FV4D;L0M<@D’<4:Q0L=QN0MM@FI96
km6+DUn0M‘! k’-& -N9:DAFN_MD;;! $8 B&C86
-HDMDM]6&??")$%%#6(0104M-<19;0L*N<0AQN0MM@FI9D& &;D^1FTDMQ6*F5@0M5X/DM19H! ’N@UoKF;N@ WAx5:6
-1<;N@41S’! =9::D5 ,.! ’N@9LDM--! #3&.6W9OOD: R.-’,95:
_’)R.-’,& -5DUHD5DM9
W9M:D;=! RM45;, 6^&??86),’ OMFADM;UF<@ D5@95ND: ;ODNFLFNF
W9M:D;=! RM45;, 6^&??#6(0AA45FL45HFF5 9)%’=79=*%-&3& L0MD;<& 9K0TDX95: KD10UXHM045: TFDU;6
(95 3R0"$ B&>C86
l94H)! _MF<;N@ m6&??$6*N<0AQN0MM@FI91,QOD;0L’OM4ND")%-#& &2%#7
*.+ m9M;<6$F5 <@DR19N‘ S0MD;<6-=FNM0;N0OFN91-<19;6,4KF5HD5!
WDMA95Q& mDM5 S0M;N@45H;GD5
A01DN419M:FTDM;F
!"%6
Z@F
=D<@0:;95: -OO1FN9
!责任编辑7朱乾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