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CREENING OF THE SUPERIOR STRAINS OF BEAUVERIA BASSIANA OF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生产应用研究


本研究对天然刚竹毒蛾僵虫蛹分离纯化的8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发芽率等培养性状测定,并与4个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室内外防治刚竹毒蛾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菌株间的培养性状和毒力有明显差异,各菌株存在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分离自刚竹毒蛾的菌株毒力较高。筛选出BP4和BP1 2个优良菌株,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产孢时间短,产孢能力强,毒力高等优点,并将最优的BP4菌株应用于生产,菌粉平均含孢量达238.7×108·g-1,平均孢子发芽率达96.2% ,林间防治越冬代刚竹毒蛾平均效果达92.3% ,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strains, isolated from the cadaver of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infected by Beauveria bassiana,were studied on their colony morphology, growth, sporulation and germination; and their capabilities for controlling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indoors and outdoors were compared with 4 strains of Beauveria bassiana of Dendrolimus punctatu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ir cultural characters, virulence and specialization. The 8 strains were highly virulent to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and two superior strains, BP4 and BP1, were obtained. The mycelium of the two strains grew fast and could produce large amount of spores with high virulence. The superior strain BP4 was applied in mass production, with 238.7×108·g-1 sporulation on the average, 96.2% germination and 92.3% efficiency for controlling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in bamboo forest.


全 文 :第 v|卷 第 u期
u s s v年 v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v| o‘²1u
¤µqou s s v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
及生产应用研究 3
蔡国贵
k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福州 vxsssvl
摘 要 } 本研究对天然刚竹毒蛾僵虫蛹分离纯化的 {个球孢白僵菌菌株 o进行了菌落形态 !菌落生长 !产孢
量和发芽率等培养性状测定 o并与 w个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室内外防治刚竹毒蛾试验比较 o结
果表明 }菌株间的培养性状和毒力有明显差异 o各菌株存在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 o分离自刚竹毒蛾的菌株毒力
较高 ∀筛选出 …°w和 …°t u个优良菌株 o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 o产孢时间短 o产孢能力强 o毒力高等优点 o并将
最优的 …°w菌株应用于生产 o菌粉平均含孢量达 uv{1z ≅ ts{#ªpt o平均孢子发芽率达 |y1u h o林间防治越冬代
刚竹毒蛾平均效果达 |u1v h o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关键词 } 刚竹毒蛾 o球孢白僵菌 o菌株筛选 o应用
收稿日期 }usst p s{ p uu ∀
基金项目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白僵菌优良菌株选育及生产应用综合技术研究0的部分内容 ∀
3 本文承福建省林科院李运帷教授级高工审阅 ~数据回归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由福州大学梁飞豹副教授电算 o谨此一并致谢 ∀
ΣΧΡΕΕΝΙΝΓ ΟΦ ΤΗΕ ΣΥΠΕΡΙΟΡ ΣΤΡΑΙΝΣ ΟΦ ΒΕΑΥς 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ΟΦ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ΑΝ∆ ΠΡΑΧΤΙΧΑΛ ΑΠΠΛΙΧΑΤΙΟΝ
≤¤¬Š∏²ª∏¬
k ΓενεραλΣτατιον οφ Φορεστ ∆ισεασεσ ανδ Ινσεχτ Πεστσ Χοντρολανδ Θυαραντινε οφ Φυϕιαν Προϖινχε Φυζηουvxsssvl
Αβστραχτ} { ¶·µ¤¬±¶o¬¶²¯¤·¨§©µ²°·«¨ ¦¤§¤√¨ µ²©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¼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oº¨ µ¨ ¶·∏§¬¨§
²±·«¨¬µ¦²¯²±¼ °²µ³«²¯²ª¼oªµ²º·«o¶³²µ∏¯¤·¬²± ¤±§ ª¨µ°¬±¤·¬²±~¤±§·«¨¬µ¦¤³¤¥¬¯¬·¬¨¶©²µ¦²±·µ²¯ ¬¯±ª Παντανα πηψλ2
λοσταχηψσαε ¬±§²²µ¶¤±§²∏·§²²µ¶º¨ µ¨ ¦²°³¤µ¨§º¬·«w ¶·µ¤¬±¶²©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²© ∆ενδρολιµυσπυνχτατυσq׫¨ µ¨¶∏¯·¶
¬±§¬¦¤·¨§·«¤··«¨ ¶·µ¤¬±¶«¤§¶¬ª±¬©¬¦¤±·§¬©©¨µ¨±¦¨ ¬±·«¨¬µ¦∏¯·∏µ¤¯ ¦«¤µ¤¦·¨µ¶o√¬µ∏¯ ±¨¦¨ ¤±§¶³¨¦¬¤¯¬½¤·¬²±q׫¨ { ¶·µ¤¬±¶
º¨ µ¨ «¬ª«¯¼ √¬µ∏¯ ±¨··²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º²¶∏³¨µ¬²µ¶·µ¤¬±¶o…°w ¤±§…°t o º¨ µ¨ ²¥·¤¬±¨ §q׫¨ °¼¦¨ ¬¯∏° ²©
·«¨ ·º²¶·µ¤¬±¶ªµ¨º©¤¶·¤±§¦²∏¯§³µ²§∏¦¨ ¤¯µª¨ ¤°²∏±·²©¶³²µ¨¶º¬·««¬ª«√¬µ∏¯ ±¨¦¨ q׫¨ ¶∏³¨µ¬²µ¶·µ¤¬± …°w º¤¶¤³³¯¬¨§
¬± °¤¶¶³µ²§∏¦·¬²±oº¬·«uv{1z ≅ ts{#ªpt ¶³²µ∏¯¤·¬²±²±·«¨ ¤√¨ µ¤ª¨ o|y qu h ª¨µ°¬±¤·¬²±¤±§|u1v h ©¨©¬¦¬¨±¦¼©²µ¦²±2
·µ²¯ ¬¯±ª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 ¥¤°¥²²©²µ¨¶·q
Κεψ ωορδσ}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o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o≥·µ¤¬±¶¦µ¨ ±¨¬±ªo„³³¯¬¦¤·¬²±
刚竹毒蛾k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²l是福建省 ys多万 «°u 毛竹林的一种最主要害虫 o在毛竹产
区发生危害日趋严重 ∀据统计 o全省年均发生面积 u万 «°u 左右 o大发生年份达 w万 «°u 以上 o如 t||y
年仅建瓯市发生刚竹毒蛾面积就达 u1u万多 «°u o毛竹严重受害时 o竹叶常被吃光 o状如火烧 o导致竹林
翌年出笋减少 o成竹生长量下降 o甚至引起竹腔积水或竹干腐烂枯死 o给竹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k陈
顺立等 ot||z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ot||tl ∀长期以来 o由于菌厂技术力量有限 o缺乏对刚竹毒蛾球孢
白僵菌k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l菌株的定向筛选 o防治上采用马尾松毛虫k ∆ενδροριµυσ πυνχτατυσl菌株生产的
菌粉防治刚竹毒蛾 o致病力弱 o林间防治效果差 o未能及时控制刚竹毒蛾的猖獗危害 o往往导致刚竹毒蛾
第 t代和第 u代暴发成灾 o不得不采取油烟剂或烟剂等化学防治措施急救 o并大量杀伤林内有益天敌 o
还破坏竹林生态系统k蔡国贵 ot||yl ∀许多研究表明白僵菌存在一定的寄主专化性k樊美珍等 ot|{y ~徐
庆丰 ot|{{l o不同来源的白僵菌对寄主昆虫的毒力存在差异k刘世骐 ot|z|l o但至今在国内外尚未见到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的报道 ∀筛选出对刚竹毒蛾特异性强且毒力高的优良菌株是白僵菌生产
和应用必须解决的研究课题 ∀为了寻求经济 !有效 !便捷的刚竹毒蛾生物防治方法 o于 t||z ∗ usss年 o
对从三明市三元区 !顺昌 !邵武 !建瓯等地毛竹林间采集到天然感染白僵菌的刚竹毒蛾僵虫蛹 o进行分离
纯化培养 o选择典型 {个菌株进行不同培养阶段生长性状 !大量生产菌粉质量以及与选用的 w个松毛虫
菌株开展室内外一系列防治比较试验 o从中筛选出 …°w和 …°t两个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 o并将 …°w
菌株应用于林间大面积防治示范和大规模生产 o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 ∀
t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t1t1t 培养基 °⁄„ n虫尸培养基 }去皮马铃薯 uss ª!琼脂 us ª!葡萄糖 us ª!虫尸 tss ªk研磨成虫粉 o
配制前用清水浸泡 t «o再煮沸 vs °¬±o多层纱布过滤l o水 t sss °o按常规方法制备成 ∀
t1t1u 菌株来源及其分离培养 将在三元 !顺昌 !邵武 !建瓯毛竹林间采集到的天然僵虫和僵蛹进行组
织分离纯化 o方法参照k李运帷 ot|{tl ∀培养基为 °⁄„ n虫尸ktss ªl o获得典型纯培养菌株 {个 o分别编
号为 …°t !…°u !…°v !…°w !…°x !…°y !…°z和 …°{ ∀
t1t1v 供试虫源 室内试验虫源从林间采回 v ∗ w龄健康刚竹毒蛾幼虫 o林间防治试验选择在刚竹毒
蛾发生较重的毛竹林进行 ∀
112 试验方法
t1u1t 菌落生长性状观察 应用直径为 | ¦°的培养皿 o倾入 ts °°⁄„ n虫尸培养基 o经高压灭菌后 o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 o在其上点接直接 x °°的菌块 o每菌株 v个重复 o恒温 ux ε 培养 o每天观察菌落生长
情况 !色泽 !形态 !产孢情况 o培养 tx §时用油标卡尺测量菌落直径 ∀
t1u1u 产孢时间测定 将 {个不同菌株菌种同量点接于盛有 ts °°⁄„ n虫尸培养基的培养皿k直径为
|¦°l中 o接种后进行 ux ε 恒温培养 o每菌株 v个重复 o培养 v §后 o每隔 u «定期镜检观测各菌株培养菌
落有无孢子产生 o记载产孢情况 o统计确定产孢时间 ∀
t1u1v 产孢量测定 对培养 tx §的菌落 o用直径为 x °°的打孔器在培养皿培养菌落核心至 tΠu处打
孔取菌块 o然后移入三角瓶 o加 s1x h吐温 {s和无菌水定量洗下 o充分振荡配成孢子悬液 o用血球计数板
测算单位面积孢子含量 ∀
t1u1w 发芽率测定 将培养基上培养 tx §形成的孢子 o用 z h麦皮煮出汁加 t h葡萄糖液配制成孢子
液 o采用摇床振荡培养发芽法 o室温控制在 ux ε 左右 o每隔 y «检查孢子萌发情况 o培养 uw «o镜检测定
孢子发芽率 ∀
t1u1x 菌粉生产 选择生长性状表现优良的菌株在福清市林业局白僵菌厂应用固体双相发酵法进行
生产 o生产出的菌粉进行含水率 !含孢量和发芽率等质量指标测定比较 o检验方法参照5白僵菌菌粉6福
建省地方标准k福建省标准计量局 ot||tl方法 o所产菌粉供试验使用 ∀
t1u1y 室内毒力测定 把 °⁄„ n虫尸培养基上培养 tx §的孢子和大量生产的菌粉 o用清水稀释配成试
验所用孢子液 o浓度分别为 s1t ≅ tsz#°pt !t1s ≅ tsz#°pt和 ts ≅ tsz#°pt o用喉头喷雾器对着毛竹枝
叶和 v ∗ w龄刚竹毒蛾幼虫定量喷雾 o每菌株 v个重复 o每个重复 ws条虫 o对照喷清水 o喷后移入铁纱养
虫笼 o笼内用棉花保湿 o次日后 o每天更换新鲜竹叶 ov §后统计幼虫死亡情况 o同时检出死虫 o将其保湿
培养 o观察白僵菌感染情况 o统计幼虫死亡率和僵虫率 o并求算 ΛΤxs ∀
t1u1z 林间防治试验 选用室内测定毒力强且产孢量高的刚竹毒蛾菌株以及选择 w个松毛虫菌株生
产的菌粉 o加工成粉炮 o每个粉炮重 tux ªo进行林间防治试验 o试验地选择在顺昌县岗下乡郭城村发生
刚竹毒蛾较为严重的毛竹林进行 ∀林分立竹量 u uxs株#«°pu o郁闭度 s1y ∗ s1z o林地垦复清杂过 o卫生
良好 o有虫株率 tss h o平均虫口密度 yu1y条#株 p t o最大虫口密度 ux{条#株 p t o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
列 o各处理小区面积 t «°u o每 «°u 放 vs个粉炮 o小区间以山脊或隔离带隔开不同处理 o以减少相互影
响 ov个重复 o并设对照 ∀在各小区内为调查方便 o有代表性选取中小竹 ts株作为标准株 o放菌炮前调
vst 第 u期 蔡国贵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生产应用研究
查虫口数 o样枝上幼虫用尼龙纱网进行套笼 o放菌炮后 x §内下了 u次小雨 o分别于 z§!tx§和 vs§调查
样株上的活虫数及竹林下幼虫白僵情况 o统计不同时期幼虫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 ∀
t1u1{ 菌株应用生产菌粉质量和大面积防治示范效果检查 将筛选出的最具优良品质的 …°w刚竹毒
蛾优良菌株提供永安 !宁化 !连城 !上杭 !武夷山等菌厂应用大量生产防治刚竹毒蛾专用菌粉 o对生产的
菌粉质量进行抽样检测 o并于春季应用菌粉或粉炮进行大面积防治 o同时对应用马尾松毛虫菌株 …÷t !
…­t菌粉进行生产性防治效果作比较 o在不同地区有代表性样地内 o选取 ts株标准株 o防治前检查毛竹
上的活虫数和防治后 us §进行幼虫死亡情况调查 o统计防治效果 ∀
u 结果与分析
211 培养性状比较
根据培养观察 o经分离纯化所得典型的 {个刚竹毒蛾菌株在 °⁄„ n虫尸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色
泽 !生长速度 !产孢时间 !产孢量和发芽率等测定结果见表 t ∀
表 1 不同菌株在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及产孢和发芽情况 ≠
Ταβ .1 Χυλτυραλ χρεταρια , σπορυλατιον ανδ γερµινατιον οφ διφφερεντ στραινσ ον µεδια
菌株编号
≥·µ¤¬± ‘²q
采集地
≤²¯¯¨ ¦·
³¯¤¦¨
菌落色泽
≤²¯²±¼
¦²¯²∏µ
菌落形态
≤²¯²±¼
°²µ³«²¯²ª¼
后期菌苔形状
¤·¨µ¦²¯²±¼
¶«¤³¨
菌落直径
≤²¯²±¼
§¬¤° ·¨¨µ
Π°°
产孢时间
≥³²µ∏¯¤·¬²±
·¬°¨ Π«
产孢量
≥³²µ∏¯¤·¬²±
Πkts{#¦°pul
发芽率
Š¨ µ°¬±¤·¬²±
Πh
…°t 顺昌≥«∏±¦«¤±ª
白色
• «¬·¨
薄粉状
׫¬± ³²º2
§¨µ2¯¬®¨
同心纹易散孢
∞¤¶¼2¶³²µ¬©¨µ²∏¶ ¬±
¦²±¦¼¦¯¬¦√ ¬¨±¶
xv1u tus w1wy ? s1ux |y1w ? s1zx
…°u 建瓯¬¤±χ²∏
乳白色
¬¯®¼ º«¬·¨
薄粉状
׫¬± ³²º2
§¨µ2¯¬®¨
同心纹易散孢
∞¤¶¼2¶³²µ¬©¨µ²∏¶ ¬±
¦²±¦¼¦¯¬¦√ ¬¨±¶
wx1y tvu v1yv ? s1tv |t1{ ? t1zy
…°v 建瓯¬¤±. ²∏
白色
• «¬·¨
薄粉状
׫¬± ³²º2
§¨µ2¯¬®¨
同心纹易散孢
∞¤¶¼2¶³²µ¬©¨µ²∏¶ ¬±
¦²±¦¼¦¯¬¦√ ¬¨±¶
wz1{ tww v1uw ? s1uw |s1| ? u1us
…°w 顺昌≥«∏±¦«¤±ª
乳白略黄
≠¨¯ ²¯º¬¶«
°¬¯®¼ º«¬·¨
薄粉状
׫¬± ³²º2
§¨µ2¯¬®¨
同心纹易散孢
∞¤¶¼2¶³²µ¬©¨µ²∏¶ ¬±
¦²±¦¼¦¯¬¦√ ¬¨±¶
xs1v tus w1yx ? s1uu |{1| ? s1|s
…°x 三元≥¤±¼∏¤±
乳白色
¬¯®¼ º«¬·¨
薄粉状
׫¬± ³²º2
§¨µ2¯¬®¨
同心纹易散孢
∞¤¶¼2¶³²µ¬©¨µ²∏¶ ¬±
¦²±¦¼¦¯¬¦√ ¬¨±¶
ww1v tus w1ux ? s1uv |x1v ? u1wu
…°y 三元≥¤±¼∏¤±
乳白色
¬¯®¼ º«¬·¨
茸毛状
ƒ¬±¨ «¤¬µ2
¬¯®¨
同心纹
≤²±¦¼¦¯¬¦√ ¬¨±¶ w{1z tvy v1v{ ? s1t{ |s1v ? u1vs
…°z 邵武≥«¤²º∏
乳白色
¬¯®¼ º«¬·¨
薄粉状
׫¬± ³²º2
§¨µ2¯¬®¨
同心纹
≤²±¦¼¦¯¬¦√ ¬¨±¶ wy1u tww u1|| ? s1tw {{1y ? v1ux
…°{ 邵武≥«¤²º∏
乳白略黄
≠¨¯ ²¯º¬¶«
°¬¯®¼ º«¬·¨
薄粉状
׫¬± ³²º2
§¨µ2¯¬®¨
同心纹易散孢
∞¤¶¼2¶³²µ¬©¨µ²∏¶ ¬±
¦²±¦¼¦¯¬¦√ ¬¨±¶
xs1x tus w1v{ ? s1us |y1u ? u1ys
≠寄主为刚竹毒蛾 ∀ ׫¨ «²¶·¬¶ Πq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q
从表 t可以看出 o各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形状差异不大 o但产孢时间 !产孢量和发芽率
有差异 ∀通过对 {个菌株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 τ检验分析kΑ€ s1sx oτs1sx € u1xzt表略l o…°t !…°w !
…°x !…°{菌株之间以及 …°u !…°v !…°y !…°z菌株之间的产孢量和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o其它各菌株间差异
显著 ∀尤以 …°t !…°w菌株菌苔孢子层厚 o产孢量高 o产孢时间较其它菌株早 o…°t和 …°w菌株 tus«就开
wst 林 业 科 学 v|卷
始产孢 o菌落扩展能力强 ∀ …°w !…°t !…°{ 和 …°x 孢子平均发芽率高 ouw «孢子平均发芽率分别为
|{1| h !|y1w h !|y1u h和 |x1v h o初步筛选出这 w个菌株进一步进行扩大培养和毒力测定 ∀
212 菌粉生产质量结果
按斜面试管种子 ψ一级大米种子 ψ二级液体种子 ψ三级固体k表皮 }谷壳为 tsΒtl培养发酵工艺方
法生产 o液固接种量为 tΒt ow个菌株三级接种后 o菌丝覆盖料面时间为 ws ∗ w{ «otty ∗ tus «开始产孢 oz
§后 o簸箕内培养物发酵充分 o不成团不成块 o手触易散 o孢子粉较多 o培养 tx §o取样镜检测定菌粉含孢
量和孢子发芽率 o测定结果见表 u ∀
表 2 不同菌株常规工艺菌粉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Ταβ .2 Σπεχιφιχατιονσ οφ διφφερεντ στραινσ προδυχτσ πορδυχεδ βψτηε χονϖεντιοναλτεχηνολογψ
菌株编号
≥·µ¤¬± ‘²q
样品个数
‘∏°¥¨µ²©¶¤°³¯¨
样品重量
≥¤°³¯¨ º ¬¨ª«·Πª
重复个数
• ³¨¯¬¦¤·¨
含水率
≥²¬¯ º¤·¨µ¦²±·¨±·Πh
含孢量
≥³²µ∏¯¤·¬²±Πkts{#ªptl
发芽率
Š¨ µ°¬±¤·¬²±Πh
…°t v t1s v {1y uwy1x ? tt1w |y1v ? t1|
…°w v t1s v z1{ uy{1y ? |1{ |z1x ? t1{
…°x v t1s v {1s usy1w ? tu1x |x1z ? t1v
…°{ v t1s v {1v ut{1x ? tv1y |x1{ ? t1w
从表 u可知 o选择 w个菌株进行固体发酵培养生产的菌粉质量较好 o尤其以 …°w菌株的平均含孢量
最高 o达 uy{1y ≅ ts{#ªpt ouw «孢子平均发芽率最高 o达 |z1x h o…°t菌株菌粉质量次之 ~说明通过扩大培
养 ow个菌株的生长性状优良 o表现比较稳定 o并以 …°w表现最佳 ∀
213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在前面试验的基础上 o筛选 w个产孢较好的菌株进行毒力测定 o并将其菌粉产品与已经筛选的 w个
较好的松毛虫菌株菌粉产品毒力进行比较 o测定结果分别见表 v和表 w ∀
表 3 不同菌株 3 种浓度下对刚竹毒蛾的毒力
Ταβ .1 ςιρυλενχε οφ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ον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ιν 3 χονχεντρατιονσ
菌株
编号
≥·µ¤¬± ‘²q
孢子浓度
≥³²µ¨ ¦²±¦¨±·µ¤·¬²±
Πktsz#°ptl
试虫数
× ¶¨·¨§ ¤¯µ√¤¨
±∏°¥¨µ
幼虫死亡率 ²µ·¤¯¬·¼ ²© ¤¯µ√¤Πh
v § w § x § y § z § ts § tx § us §
校正死亡率
≤²µµ¨¦·
°²µ·¤¯¬·¼
Πh
僵虫率
≤¤§¤√¨ µ
µ¤·¨¶Πh
致死中时
ΛΤxsΠ§
…°t s1t tus t{1v uz1x wy1z yt1z zv1v |t1z |v1v |v1v |u1| {|1u x1x|
…°t t1s tus ux1s v{1v xu1x zs1s z{1v |x1s |x1s |x1s |w1z |s1s v1z|
…°t ts1s tus u{1v wt1z ys1s zy1z {w1u |z1x |z1x |z1x |z1w |s1{ u1vv
…°w s1t tus uv1v vv1v xt1z y{1v zx1{ |v1v |w1u |w1u |v1| |t1z w1wv
…°w t1s tus uy1z wu1x yv1v zt1z {t1z |x1{ |x1{ |x1{ |x1y |v1v v1ww
…°w ts1s tus vs1{ w|1u y|1u z|1u {|1u |{1v |{1v |{1v |{1u |w1u u1ut
…°x s1t tus tx1s uw1u v|1u xx1s yv1v {x1{ {{1v {{1v {{1u {w1u z1s
…°x t1s tus us1s vu1x wx1s xy1z yx1{ {z1x {z1x {z1x {y1{ {x1s y1su
…°x ts1s tus ux1{ v|1u xv1v yu1x zs1{ |s1s |s1s |s1s {|1x {x1{ w1vz
…°{ s1t tus ty1z uw1u wt1z xz1x yu1x {y1z {y1z {y1z {y1s {x1u y1{
…°{ t1s tus uv1v vv1v w{1v ys1s zs1s {|1u {|1u {|1u {{1y {y1z x1u{
…°{ ts1s tus u|1u ws1s xw1u yx1{ zw1u |u1x |u1x |u1x |u1t {{1v v1zs
≤Ž ) tus ) ) ) v1v x1s x1s x1s x1s ) ) )
xst 第 u期 蔡国贵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生产应用研究
表 4 不同寄主菌株对刚竹毒蛾的毒力
Ταβ .4 ςιρυλενχε οφ διφφερεντ στραινσ οφ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ον τηειρ ηοστ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菌株
编号
≥·µ¤¬± ‘²
寄主
‹²¶·
试虫数
× ¶¨·¨§
¤¯µ√¤¨
±∏°¥¨µ
幼虫死亡率 ²µ·¤¯¬·¼ ²© ¤¯µ√¤Πh
v § w § x § y § z § ts § tx § us §
校正死亡率
≤²µµ¨¦·
°²µ·¤¯¬·¼
Πh
僵虫率
≤¤§¤√ µ¨
µ¤·¨¶Πh
致死中时
ΛΤxs
Π§
…°t 刚竹毒蛾Πq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tus u|1u wu1x ys1{ z{1v {t1z |x1s |y1z |y1z |y1x |t1z v1tu
…°w 刚竹毒蛾Πq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tus vs1s w{1v y{1v z|1u {{1v |x1{ |z1x |z1x |z1v |w1u u1{{
…°x 刚竹毒蛾Πq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tus uw1u vz1x xs1s yv1v zv1v {{1v |t1z |t1z |t1u {y1z w1{u
…°{ 刚竹毒蛾Πq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 tus ux1{ v{1v xs1{ yw1u zx1s |s1{ |v1v |v1v |u1| {{1v x1|x
…÷t 马尾松毛虫∆ qπυνχτατυσ tus ts1s ty1z vv1v w{1v ys1{ z{1v z{1v z{1v zz1s y{1y tt1yv
…÷u 马尾松毛虫∆ qπυνχτατυσ tus z1x tv1v u|1u ws1s xx1s zs1s zs1s zs1s y{1u xy1u tv1uz
…­t 马尾松毛虫∆ qπυνχτατυσ tus {1s tw1u vs1{ ww1u yt1z zy1z zy1z zy1z zx1u yy1z tt1us
…­u 马尾松毛虫∆ qπυνχτατυσ tus y1z tu1x vs1s ws1{ xs1s zs1{ zs1{ zs1{ y|1s xy1z tu1|w
≤Ž ) tus ) ) x1s x1{ x1{ x1{ x1{ ) ) ) )
从表 v可以看出 o供试的 w个菌株 v种浓度菌液对刚竹毒蛾幼虫都具有较强的毒力 o但菌株间的毒
力有所差异 ∀毒力测定结果经差异显著性 τ检验kΑ€ s1sx oτs qsx € u qxzt表略l分析 o显示出 …°t与 …°w !
…°x与 …°{菌株间毒力差异不显著 ∀而 …°t !…°w分别与 …°x !…°{菌株间毒力差异显著 o…°w菌株 v种
浓度菌液 us §对幼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 |x1| h o为最高 o…°t次之 o达 |x1s h o…°{居三 o达 {{1| h o…°x
最低为 {{1u h ∀另从 w个刚竹毒蛾菌株 v种浓度的幼虫死亡机率值与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k略l分析 o
求算出的 ΛΤxs值看 o…°wΛΤxs值最小 o表明 …°w菌株对刚竹毒蛾致死时间短 o致死速度最快 o进一步证明
…°w毒力最强 o其它菌株毒力依次是 …°t !…°{ !…°x ∀同一菌株随菌液浓度加大 o幼虫死亡率提高 o从幼
虫死亡机率值与不同浓度的回归方程分析k方程略l o也表明菌液浓度愈大 o幼虫死亡率愈高 o但同一菌
株不同浓度菌液同期幼虫死亡率有差别 o到后期这种差别逐渐缩小 o表明菌株对刚竹毒蛾毒力较强 o另
从幼虫死亡白僵统计情况看 o…°w平均僵虫率最高为 |v1t h ~…°t僵虫率为 |s h ~…°x和 …°{僵虫率分
别为 {x h和 {y1| h ∀从僵虫率高低也可反映出菌株的毒力强弱 o表明 …°w毒力最高 o…°t次之 ∀
从表 w不同寄主菌株菌粉产品毒力测定结果看 o不同寄主菌株的菌粉对刚竹毒蛾毒力也有较大差
异 o试验结果经 τ检验kΑ€ s1sx oτs1sx € u1xzt o表略l分析 o除 …°t与 …°w !…÷t与 …­t o以及 …÷u与 …­u菌
株间毒力差异不显著外 o其它菌株之间毒力差异显著 ∀从刚竹毒蛾分离的 w个菌株菌粉产品配制成菌
液浓度为 ts{#°pt对刚竹毒蛾毒力较强 ous §幼虫校正死亡率均达到 |s h以上 o并以 …°w毒力最强 o幼
虫校正死亡率达 |z1v h o…°t居次 o幼虫死亡率达 |y1x h o而应用 …÷t !…÷u !…­t !…­u等 w个松毛虫菌株
生产的菌粉对刚竹毒蛾毒力较差 o幼虫校正死亡率平均为 zu1w h o但这 w个菌株室内对马尾松毛虫的毒
杀效果平均达 |x1y h k蔡国贵 ot|||l o这说明白僵菌菌株的专化性与分离寄主有明显的关系 ∀从菌粉毒
力测定僵虫率统计结果 o…°w为 |w1u h最高 o…°t为 |t1z h略低 o…°x和 …°{分别为 {y1z h和 {{1v h o也
呈现较强的毒力 o而 w个松毛虫菌株菌粉僵虫率为 xy1u h ∗ y{1y h o毒力较刚竹毒蛾菌株低 ∀从数据统
计分析所得回归方程 o求出 ΛΤxs值比较 o也可以看出各个菌株产品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大小 o…°w菌
yst 林 业 科 学 v|卷
株 ΛΤxs值为最小 o表明致死速度快 o显示出 …°w菌株较其它菌株毒力高 ~从室内二次毒力测试结果看 o筛
选出的刚竹毒蛾菌株经过扩大培养生产 o对幼虫的毒力没有明显降低 o表明菌株稳定性较强 ∀
214 林间防治试验效果比较
林间防治试验后 o作者分别于 z §!tx §和 vs §进行防治效果调查 o具体调查结果见表 x ∀
表 5 白僵菌不同菌株林间防治刚竹毒蛾效果
Ταβ .5 Εφφεχτ οφ διφφερεντ στραινσ οφ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ον Παντανα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αειν φορεστ
菌株编号
≥·µ¤¬± ‘²
防治面积
≤²±·µ²¯ ¤µ¨¤
Π«°u
用量
⁄²¶¤ª¨
Πª#«°pu
株数
×µ¨¨±∏°¥¨µ
试验虫口数
∞¬³¨µ¬° ±¨·¤¯
¤¯µ√¤¨ ±∏°¥¨µ
幼虫死亡率 ²µ·¤¯¬·¼ ²© ¤¯µ√¤Πh
z § tx § vs §
校 正
死亡率
≤²µµ¨¦·
°²µ·¤¯¬·¼Πh
僵虫率
≤¤§¤√ µ¨
µ¤·¨¶Πh
…°t t1s v zxs vs t xuz z{1s |t1t |v1s |u1w |t1v
…°w t1s v zxs vs t y|v {v1s |w1x |y1s |x1y |w1{
…°x t1s v zxs vs t {ut y|1t {z1| {z1| {y1{ {y1y
…°{ t1s v zxs vs t yv{ y{1s {v1s {{1y {z1y {z1t
…÷t t1s v zxs vs t vwx xx1| y{1s zs1v yz1y yw1s
…÷u t1s v zxs vs t xuy xu1t yu1t yy1t yv1t xx1z
…­t t1s v zxs vs t {u| xw1s yx1s zt1s y{1w ys1x
…­u t1s v zxs vs t wvz wx1u x|1u yv1s x|1z xv1s
≤Ž t1s v zxs vs t xyv z1s {1u {1u ) )
通过对表 x中 {个菌株林间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 τ检验分析kτs1sx € u1xztl o各菌株间防治效
果差异显著情况与室内毒测的差异显著性情况相吻合 ∀筛选的刚竹毒蛾 w个菌株对刚竹毒蛾防治效果
较好 o其中以 …°w和 …°t毒力强 o平均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 |x1y h和 |u1w h o在防治后 z §调查时 o
已发现小区内毛竹林下有大量僵死幼虫 o僵虫率达 |s h以上 o显示幼虫死亡进入高峰期 o表现出较强的
毒力 ∀另外 o松毛虫菌株生产的菌粉对刚竹毒蛾防治效果较刚竹毒蛾菌株生产的菌粉效果差 o…÷t o
…÷u o…­t o…­u菌株小区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 yz1y h oyv1t h oy{1w h和 x|1w h ow个菌株平均防治效果为
yw1z h o而且调查期间处理区林下白僵虫较少 o平均僵虫率为 x{1v h o表明松毛虫菌株对刚竹毒蛾致病
力较弱 o防治效果较差 ∀
215 生产应用示范效果
t||{ ∗ usss年将室内外防治试验表现毒力强 o且产孢能力强的 …°w菌株作为生产菌株提供有关菌
厂进行大量生产 o将 …°t菌株作为生产备用种 ∀在生产期间 o深入菌厂调查 ov ¤生产的菌粉每批质量较
为稳定 o产孢量高 o并对永安 !连城 !宁化k客家l !上杭各厂菌粉抽样检测 o菌粉含孢量在 ut|1y ∗ u{s1v ≅
ts{#ªpt o平均为 uv{1z ≅ ts{#ªpt ouw «平均孢子发芽率为 |y1u h ∀在春防季节 o分别对永安 !三元 !宁化 !
顺昌 !邵武 !建瓯 !沙县 !龙岩 !连城等 |个县k市 !区l应用 …°w菌株生产的菌粉 o防治越冬代刚竹毒蛾面
积达 y1u万 «°u ot|||年调查 u{块标准地 o防治效果为 |s1u h ∗ |v1y h o平均为 |t1u h ousss年 o调查 vv
块 o防治效果为 |t1z h ∗ |w1v h o平均为 |v1w h ou¤平均防治效果达 |u1v h o防治后能及时有效地控制
住刚竹毒蛾的危害和蔓延扩展 o并且防治区第 t ou代刚竹毒蛾没有发生 o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社会和生
态效益 ∀另对延平 !武夷山 !长汀 !南靖等地应用马尾松毛虫 …÷t !…­t菌株生产的菌粉防治刚竹毒蛾区
进行效果检查 o共设 us块标准地 o经统计 ou¤防治效果为 xt1v h ∗ yv1{ h o平均为 yu1t h o防治效果较
差 o到第 t !u代刚竹毒蛾虫口密度仍较大 ∀根据林间大面积防治示范效果比较 o表明应用 …°w菌株比松
毛虫菌株生产的菌粉防治刚竹毒蛾效果好 o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
v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 o通过分离纯化自然筛选出产孢早 o产孢能力强 o生长速度快 o发芽率
zst 第 u期 蔡国贵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生产应用研究
高 o对刚竹毒蛾毒力强的 …°w菌株 o经大量生产和大面积防治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和效益 o已作
为福建省防治刚竹毒蛾的生产菌株 o适于进一步大力推广应用 ∀试验还表明 o不同来源同一寄主分离所
得菌株对刚竹毒蛾毒力强弱不同 o存在不同毒力类型的菌株 ∀另外 o不同寄主白僵菌菌株对刚竹毒蛾毒
力差异显著 o对不同寄主 !不同条件下定向使用目的菌株k樊美珍等 ot|{yl将很有意义 ∀因此应用白僵
菌防治刚竹毒蛾 o选用从刚竹毒蛾僵虫蛹分离的菌株 o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刚竹毒蛾是福建省毛竹林的最主要害虫 o发生危害严重 o坚持以白僵菌为主进行生物防治 o可以避
免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o利于保护竹林内有益天敌 o而且不污染环境 o可扩散流行 o达到持续有效控制害虫
的目的 ∀但防治时应充分掌握有利天气条件 o在春季开展防治 o有计划有重点抓好越冬代刚竹毒蛾 v ∗
w龄期的防治 o这是控制第 t ou代大发生的关键 o使白僵菌生物防治的社会 !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
发挥 ∀
关于对筛选的 …°w和 …°t两个优良菌株的性状保持 o在菌株继代培养时 o必须应用活虫复壮 o并选
用含蛋白胨和刚竹毒蛾虫尸粉培养基进行培养 o有利于保持其稳定性k蔡国贵等 ousstl o不利于菌株产
生退化 o生产培养过程须不断探索调整最佳培养条件 o以使其优良性状充分表达 ∀随着生物技术发展 o
采取基因工程措施 o寻找毒力基因 o在稳定性菌株中将其克隆并使之表达 o生产出所谓/超级0菌株k李增
智 ot||tl o是今后优良菌株选育的重要技术措施 o对 …°w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最
佳技术参数 o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试验研究 ∀
参 考 文 献
蔡国贵 q福建省白僵菌生产的现状 !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q福建林业科技 ot||y ouvkul }{| ∗ |v
蔡国贵 q马尾松毛虫白僵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q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ot||| ouyk增刊l }tzt ∗ tzy
蔡国贵 o林庆源 o徐耀昌等 q白僵菌菌株退化与培养条件关系及其控制技术 q福建林学院学报 ousst outktl }zy ∗ z|
陈顺立 o戴沿海编著 q福建省主要树种害虫及防治 q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ot||z }zt ∗ zx
樊美珍 o郭 超 o张 波 q四株球孢白僵菌菌系的初步研究 q生物防治通报 ot|{y oukvl }tuy ∗ tu{
福建省标准计量局 q白僵菌菌粉 q⁄…vxΠtvx2|t ot||t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主编 q福建森林昆虫 q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ot||t }t{s ∗ t{u
李增智 q真菌杀虫刹的发展 q杀虫微生物k第三卷l q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ot||t }t ∗ y
李运帷 o吕昌仁 o陶恒才编著 q白僵菌的生产与应用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t }u| ∗ vw
刘世骐 q白僵菌生长性状及致病力比较试验 q微生物学通报 ot|z| oyktl }t| ∗ us
徐庆丰 q我国研究和利用白僵菌防治农林害虫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q中国虫生真菌研究和应用k第一卷l q北京 }学术期刊出版社 ot|{{ }t ∗ |
{st 林 业 科 学 v|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