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Virulence of Beauveria bassiana against Takecallis taiwanus(Takahashi)

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


测试来自不同虫源的5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结果表明:5个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都表现出一定的致病力。根据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考查不同菌株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指标值lg(LC50)和LT50,菌株B12,Bxs,REBb01,Zhe-B和F-263在接种后第9天的lg(LC50)值分别为4.0549,4.4620,4.6261,4.9290和5.1580;在1×106个孢子·mL-1浓度下LT50分别为3.63,3.70,4.31,4.34和5.20d。根据该蚜虫累积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变化的三维曲面图综合评价,5个菌株的毒力从强到弱依次为B12,Bxs,REBb01,Zhe-B和F-263。

Virulence bioassays of the 5 isolates of Beauveria bassiana from different species of insects against Takecallis taiwanus (Takahashi)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ll 5 isolates tested were capable of infecting T. taiwanus(Takahashi). The time-dose-mortality model (namely complementary log-log model)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bioassay. Time-dependent lg(LT50) and dose-dependent LC50 were estimated respectively. For B12, Bxs, REBb01, Zhe-B and F-263, the lg(LC50) by the 9th day after inoculation were estimated to be 4.054 9, 4.462 0, 4.626 1, 4.929 0 and 5.158 0 conidia·mL-1 respectively, and the LT50 at an inoculate dose of 1×106 conidia·mL-1 were estimated to be 3.63, 3.70, 4.31, 4.34 and 5.20 day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ree-dimension figures of cumulative mortality of T. taiwanus(Takahashi)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and dose, virulence of each isolate under different time and dose were evaluated integrally. The virulence of 5 isolates in a descending order was B12, Bxs, REBb01, and followed by Zhe-B and F-263.


全 文 :第 wu卷 第 t期
u s s y年 t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u o‘²1t
¤±qou s s y
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
徐华潮t 施祖华u 吴 鸿t
kt1浙江林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临安 vttvss ~ u1 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 杭州 vtssu|l
摘 要 } 测试来自不同虫源的 x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 ∀结果表明 }x个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
都表现出一定的致病力 ∀根据时间 p剂量 p死亡率模型 o考查不同菌株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指标值 ª¯kΛΧxsl
和 ΛΤxs o菌株 …tu o…¬¶o• ∞…¥st o«¨2…和 ƒ2uyv在接种后第 |天的 ª¯kΛΧxsl值分别为 w1sxw | ow1wyu s ow1yuy t ow1|u| s
和 x1tx{ s ~在 t ≅ tsy 个孢子#°pt浓度下 ΛΤxs分别为 v1yv ov1zs ow1vt ow1vw和 x1us §∀根据该蚜虫累积死亡率随时
间和剂量变化的三维曲面图综合评价 ox个菌株的毒力从强到弱依次为 …tu o…¬¶o• ∞…¥st o«¨2…和 ƒ2uyv ∀
关键词 } 竹梢凸唇斑蚜 ~球孢白僵菌 ~时间 p剂量 p死亡率模型 ~毒力 ~生物测定
中图分类号 }≥wvv1v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ylst p ss{x p sx
收稿日期 }ussv p tt p tt ∀
基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kvsvw|yl及浙江省林业局/十五0项目资助ksu„tzl ∀
ςιρυλενχε οφ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αγαινστ ΤακεχαλλισταιωανυσkΤακαηασηιl
÷∏‹∏¤¦«¤²t ≥«¬∏«∏¤u • ∏‹²±ªt
kt1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Προτεχτιον o Ζηεϕιανγ Φορεστρψ Χολλεγε Λιν. αν vttvss ~u1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Πλαντ Προτεχτιον o Ζηεϕια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Ηανγζηου vtssu|l
Αβστραχτ} ∂¬µ∏¯ ±¨¦¨ ¥¬²¤¶¶¤¼¶²©·«¨ x ¬¶²¯¤·¨¶²©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µ²° §¬©©¨µ¨±·¶³¨¦¬¨¶²©¬±¶¨¦·¶¤ª¤¬±¶·Τακεχαλλισ
ταιωανυσkפ®¤«¤¶«¬l º¨ µ¨ ¦¤µµ¬¨§²∏·q ׫¨ µ¨¶∏¯·¶«²º¨ §·«¤·¤¯¯ x ¬¶²¯¤·¨¶·¨¶·¨§ º¨ µ¨ ¦¤³¤¥¯¨ ²©¬±©¨¦·¬±ª Τq ταιωανυσ
kפ®¤«¤¶«¬l q ׫¨ ·¬°¨ 2§²¶¨2°²µ·¤¯¬·¼ °²§¨¯ k±¤°¨ ¼¯ ¦²°³¯ °¨¨ ±·¤µ¼ ²¯ª2¯ ²ª °²§¨ l¯ º¤¶∏¶¨§©²µ·«¨ ¤±¤¯¼¶¬¶²©·«¨ §¤·¤
²¥·¤¬±¨ §©µ²°·«¨ ¥¬²¤¶¶¤¼q׬°¨ 2§¨ ³¨ ±§¨±·¯ªk ΛΤxsl ¤±§§²¶¨2§¨ ³¨ ±§¨±·ΛΧxs º¨ µ¨ ¶¨·¬°¤·¨§µ¨¶³¨¦·¬√¨ ¼¯ q ƒ²µ…tu o …¬¶o
• ∞…¥st o«¨2… ¤±§ƒ2uyv o·«¨ ª¯kΛΧxsl ¥¼·«¨ |·« §¤¼ ¤©·¨µ¬±²¦∏¯¤·¬²± º¨ µ¨ ¶¨·¬°¤·¨§·² ¥¨ w1sxw | ow1wyu s ow1yuy t o
w1|u| s ¤±§x1tx{ s ¦²±¬§¬¤#°pt µ¨¶³¨¦·¬√¨ ¼¯ o¤±§·«¨ ΛΤxs ¤·¤±¬±²¦∏¯¤·¨ §²¶¨ ²©t ≅ tsy ¦²±¬§¬¤#°pt º¨ µ¨ ¶¨·¬°¤·¨§·²
¥¨ v1yv ov1zs ow1vt ow1vw ¤±§x1us §¤¼¶µ¨¶³¨¦·¬√¨ ¼¯ q …¤¶¨§²± ·«µ¨ 2¨§¬°¨ ±¶¬²± ©¬ª∏µ¨¶²© ¦∏°∏¯¤·¬√¨ °²µ·¤¯¬·¼ ²© Τq
ταιωανυσkפ®¤«¤¶«¬l º¬·«·«¨ ¦«¤±ª¨¶²©·¬°¨ ¤±§§²¶¨ o√¬µ∏¯ ±¨¦¨ ²© ¤¨¦«¬¶²¯¤·¨ ∏±§¨µ§¬©©¨µ¨±··¬°¨ ¤±§§²¶¨ º¨ µ¨ √¨¤¯∏¤·¨§
¬±·¨ªµ¤¯ ¼¯q׫¨ √¬µ∏¯ ±¨¦¨ ²©x¬¶²¯¤·¨¶¬± ¤§¨¶¦¨±§¬±ª²µ§¨µº¤¶…tu o…¬¶o• ∞…¥st o¤±§©²¯ ²¯º¨ §¥¼ «¨2… ¤±§ƒ2uyv q
Κεψ ωορδσ} Τακεχαλλισταιωανυσ kפ®¤«¤¶«¬l ~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2§²¶¨2°²µ·¤¯¬·¼ °²§¨¯~√¬µ∏¯ ±¨¦¨ ~¥¬²¤¶¶¤¼
竹梢凸唇斑蚜k Τακεχαλλισ ταιωανυσl是竹子的主要害虫之一 o寄主多 o分布广泛 o为害严重k张广学等 o
t|{v ~胡国良等 ousstl ∀若蚜 !成蚜均有红 !绿 u种颜色 o成蚜均为有翅蚜k徐华潮等 oussvl ∀目前对它的防治
主要依靠化学农药 o其他防治方法应用很少 o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k胡国良等 ousstl ∀对该蚜虫开
展综合治理 o特别是生物防治方法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尚未见该领域系统的研究工作 ∀笔
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k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l对竹梢凸唇斑蚜的致病力 o旨在为该蚜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
据 ∀
t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菌株
球孢白僵菌菌株 ƒ2uyv是从日本松墨天牛k Μονοχηαµυσ αλτερνατυσl幼虫上分离获得 ~«¨2…由浙江临海白
僵菌厂提供 ~• ∞…¥st是从安徽木麻黄天牛k ∆ιαστοχερα ωαλλιχηιl幼虫上分离获得 ~…tu是从丽水马尾松毛虫
k ∆ενδρολιµυσ πυνχτατυσl幼虫上分离获得 ~…¬¶是从浙江象山松墨天牛幼虫上分离获得 ∀菌株供试前经侵染竹
梢凸唇斑蚜成蚜复壮纯化后暂时保存在温度为 w ∗ y ε 的冰箱中 ∀本试验用菌株为在含有 °°⁄„培养基上
在光照培养箱内k温度 ux ε ? t ε o相对湿度 {s h o光照 twΒts⁄l培养 t周后获得的分生孢子粉 ∀
1 .2 供试虫源
从未施农药的雷竹k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 πραεχοξl林中采回健康的竹梢凸唇斑蚜成蚜做虫源 o仿照叶子圆片法
k刘树生 ot|{zl以雷竹叶片为饲料连续饲养k温度 ux ε ? t ε o相对湿度 {s h o光照 tuΒtu⁄l o建立室内饲养
群 ∀生物测定时所用蚜虫为室内饲养群中同一批若蚜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o羽化后 t ∗ u §内的成蚜 ∀
1 .3 生物测定
用含有 s1t h吐温 p {s润湿剂的 Ž‹u°’w 缓冲液ks1ssv °²¯#ptl将各菌株的分生孢子粉配制成系列梯
度悬浮液 o从低到高依次为 t ≅ tsw !t ≅ tsx !u1x ≅ tsx !x1s ≅ tsx !z1x ≅ tsx !t ≅ tsy !t ≅ tsz 个孢子#°pt ∀以不
含分生孢子的 Ž‹u°’w 缓冲液ks1ssv °²¯#ptl作为对照 ∀各浓度及对照供试蚜虫数为 vs头 ∀采用浸渍法接
菌k刘银泉等 ot||| ~ƒ ±¨ª ετ αλqot||sl ∀接菌后的蚜虫用湿润毛笔轻轻移到小号养蚜塑杯k上口径 u1y ¦°o下
口径 u1w ¦°o高 w1v ¦°l中 o仿叶子圆片法在培养箱内k温度 ux ε o相对湿度 {s h ∗ |s h o光照 tuΒtu⁄l单头
饲养 ∀连续 ts §每天定时观察 !记录新产的若蚜数和成蚜的死亡情况 o将蚜尸及时移出依次编号保湿培养 o
u周后镜检 o以蚜尸上有球孢白僵菌长出作为有效致死标准 ∀
1 .4 数据分析
采用时间 p剂量 p死亡率模型k·¬°¨ 2§²¶¨2°²µ·¤¯¬·¼ °²§¨¯o×⁄l o又称互补重对数模型k¦²°³¯ °¨¨ ±·¤µ¼ ²¯ª2
²¯ª °²§¨¯o≤l o对试验数据进行模拟和各参数估计 ∀具体可参考冯明光等kt||y ~t||zl所报道的方法 o整个
运算过程用 ⁄°≥计算机软件k唐启义等 oussul完成 ∀
u 结果与分析
竹梢凸唇斑蚜接种球孢白僵菌后逐日存活数逐渐减少 o即累积死亡率逐渐上升 ∀而对照组在 ts §内未
见有死亡 ∀可见供试 x个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都表现出一定的致病性 o但毒力强弱因菌株而有所不同 ∀同
一菌株处理下 o竹梢凸唇斑蚜的累积死亡率随孢子浓度增加而上升 ∀接种后的蚜虫存活数逐日减少 o说明累
积死亡率是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而递升 o但上升幅度及高峰值的出现时期则因菌株和浓度而异 ∀在高剂
量下kt ≅ tsz 个孢子#°ptl o菌株 …tu和 …¬¶的致死率可高达 tss h o而菌株 ƒ2uyv和 «¨2…的致死率只有
|u1x| h ~尽管各菌株均在第 u ) v天即出现染病而死的蚜虫 o至第 z ) {天达到死亡高峰 o但期间表现出的曲
线上升幅度不同 o其中 …tu !…¬¶菌株上升幅度最大 o在第 z天累积死亡率已分别高达 tss h和 |y1w h o其次为
菌株 «¨2…和 • ∞…¥st o第 {天的累积死亡率分别达 |u1x| h和 {|1yx h o最慢的是 ƒ2uyv菌株 o到第 {天累积
死亡率仅为 {x1t| h ∀菌株 …tu !…¬¶在高浓度下出现较高死亡率的时间明显早于其他菌株 o显示出这 u个菌
株对该蚜虫有较强的毒力 ∀中浓度处理kt ≅ tsx ∗ t ≅ tsy 个孢子#°ptl后 o死亡大都始于第 v天或第 w天 o
经过 x §左右达到高峰并渐趋平缓 ∀低浓度处理kt ≅ tsw ∗ t ≅ tsx 个孢子#°ptl后 o蚜虫开始出现死亡时间
更加延迟 o各菌株间也有明显差异 o菌株 …tu处理后在第 v天即可出现死亡 o菌株 «¨2…处理后直至第 y天才
观察到蚜虫死亡 o且死亡率在第 {天就已基本稳定 o而菌株 …¬¶!• ∞…¥st处理后 o蚜虫死亡在第 w !x天开始出
现后一直可持续到第 ts天 ∀这些结果表明 }累积死亡率不仅是时间相关函数 o还是剂量相关函数 o这也说明
综合考虑时间和剂量效应的重要性 ∀
用 ⁄°≥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时间 p剂量 p死亡率模型的拟合 o获得条件死亡率模型的剂
量效应参数kΒl和时间效应参数kΧϕl的估计值 o继而估计出累积死亡率模型的时间效应参数kΣϕl列于表 t
k下标 ϕ表示处理后第ϕ天l ∀条件死亡率模型中各参数估计值的·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k Π s1sss tl ∀
条件死亡概率的时间效应参数 Χϕ在接种后第 u天至第 z天或第 {天呈递增趋势 o随后呈递减趋势 ∀这与试
验观察中的死亡高峰期相吻合 o表明几种供试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杀蚜潜伏期约为 z ∗ { §∀
在表 t中 ox个菌株的参数 Β值介于 s1yux w ∗ s1{sv {之间 o说明所试菌株虽然对竹梢凸唇斑蚜都有致
死效果 o但剂量效应因菌株而异 o该斜率值范围明显小于国外报道的多种化学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同一参数
的估计范围kt1u ∗ w1xlk°µ¨¬¶¯ µ¨ετ αλqot|{|l ∀显示所测菌株的杀蚜效果比化学杀虫剂要缓慢 o这符合一般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特点 ∀实际上 o真菌杀虫剂对昆虫寄主的侵染除了与时间及剂量相关外 o还受环境条件的
影响 o其中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子 ∀温度不仅影响杀虫真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速率kƒ ±¨ª ετ αλqot||wl o还
影响毒力的表达k刘银泉等 ousssl ∀
据 ‹²¶°¨ µ2¨°¨ ¶«²º检验 o模型拟合无显著异质性存在k表 ul o说明 ≤模型适于此类数据的分析 ∀在
成功拟合各个参数后 o可用于剂量与时间效应的估计及二者间互作效应的评价 ∀
y{ 林 业 科 学 wu卷
表 1 竹梢凸唇斑蚜对球孢白僵菌的反应 :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的参数估计
Ταβ .1 Ρεσπονσε οφ Τακεχαλλισταιωανυστο ινοχυλατιον οφ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 παραµετερσ εστιµ ατεδ
φορ τηε τιµε2δοσε2 µ ορταλιτψ µ οδελ
菌株
Œ¶²¯¤·¨
条件死亡概率 ≤²±§¬·¬²±¤¯ °²µ·¤¯¬·¼ ³µ²¥¤¥¬¯¬·¼
参数平均值 °¤µ¤° ·¨¨µ° ¤¨±
ΒΟ Χ
Ο
u ΧΟv ΧΟw ΧΟx ΧΟy ΧΟz ΧΟ{ ΧΟ| ΧΟts
ƒ2uyv s1zxy s p |1xz{ | p {1{yw | p y1wtw x p y1sty y p x1|uy z p x1|yv s p x1|xz { p y1uxv x p y1vzz x
«¨2… s1zxw z p {1xvz v p y1||x y p x1|su z p x1|tw { p x1z|x y p x1zzu z p x1{|s s p y1yty s p z1wy| |
…tu s1zsx z p z1zwt z p y1utt u p x1wyy y p x1vu| { p x1tzs { p w1|tx w p w1yzu y p x1txz t p y1usy w
• ∞…¥st s1yux w p {1{xt u p x1{zs x p x1w{u { p w1|ws u p w1|uz z p w1{vy { p x1uw| z p x1x|{ x p y1t|x |
…¬¶ s1{s{ v p |1t|{ | p y1yzz { p y1sss s p y1sv{ t p x1zuw s p x1wxv u p x1zx| | p y1uy| | p y1y{t y
菌株
Œ¶²¯¤·¨
累计死亡概率 ≤∏°∏¯¤·¬√¨ °²µ·¤¯¬·¼ ³µ²¥¤¥¬¯¬·¼
参数平均值 °¤µ¤° ·¨¨µ° ¤¨±
ΒΟ Σ
Ο
u ΣΟv ΣΟw ΣΟx ΣΟy ΣΟz ΣΟ{ ΣΟ| ΣΟts
ƒ2uyv s1zxy s p |1xz{ | p {1wyy w p y1u|v y p x1wxu w p w1|y{ y p w1yxv { p w1wtv y p w1uyy u p w1txt |
«¨2… s1zxw z p {1xvz v p y1{st z p x1xyt u p x1su| v p w1ywz z p w1vyy x p w1ty| w p w1s{y v p w1sxv s
…tu s1zsx z p z1zwt z p y1stx v p x1sts y p w1wyw w p w1syv v p v1zs{ t p v1v{x u p v1uu{ u p v1tz{ x
• ∞…¥st s1yux w p {1{xt u p x1{ut s p w1|ww x p w1uw| u p v1{v{ { p v1xux s p v1vyt s p v1ux| y p v1usz |
…¬¶ s1{s{ v p |1t|{ | p y1yss x p x1xyu z p x1sz| v p w1yxz w p w1u{x s p w1sz| s p v1|zv s p v1|s{ x
表 2 Ηοσµερ2Λεµεσηοω 拟合度测试结果 ≠
Ταβ .2 ∆ετερµινατιον ρεσυλτσ οφ γοοδνεσσ οφ φιττεστ ωιτη Ηοσµερ2Λεµεσηοω µεασυρε
菌株 Œ¶²¯¤·¨ ƒ2uyv «¨2… …tu • ∞…¥st …¬¶
卡方值 ςu2·¨¶·√¤¯∏¨ w1vtw |1s{v v1u|u x1x|u {1txv
拟合度 Š²²§±¨ ¶¶²©©¬·¨¶· s1{uz s1vvx s1|tx s1y|v s1wt|
≠ Πs1sx € tx1xt
图 t 随时间变化的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的 ª¯kΛΧxsl和 ª¯kΛΧ|sl及其 |x h置信限
ƒ¬ªqt ׬° 2¨§¨ ³¨ ±§¨ ±·¯ªkΛΧxsl o¯ªkΛΧ|sl ¤±§·«¨¬µ|x h ¦²±©¬§¨±¦¨ ¬±·¨µ√¤¯¶²©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ª¤¬±¶·Τακεχαλλισταιωανυσ
根据表 t中有关累计死亡率模型的参数模拟值 o利用 ≤模型可分别估计出不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
在接种后不同时间的剂量效应值及其标准误 ∀竹梢凸唇斑蚜在不同菌株下随时间变化的 ª¯k ΛΧxs l和
z{ 第 t期 徐华潮等 }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
图 u 随剂量而变化的球孢白僵菌对竹梢
凸唇斑蚜的 ΛΤxs
ƒ¬ªqu ⁄²¶¨2§¨ ³¨ ±§¨ ±·ΛΤxs ²© Β q βασσιανα
¤ª¤¬±¶·Τ q ταιωανυσ
图 v 球孢白僵菌作用下竹梢凸唇斑蚜随时间和浓度而变化的累积死亡率
ƒ¬ªqv ≤∏°∏¯¤·¬√¨ °²µ·¤¯¬·¼ ²© Τ q ταιωανυσ¤·µ¬¥∏·¨§·²¬±²¦∏¯¤·¬²± ²© Β q βασσιανα ¤·√¤µ¼¬±ª·¬°¨ ¤±§§²¶¨
ª¯kΛΧ|sl及其 |x h 置信限见图 t ∀由图 t 可以看出各菌株的
ª¯kΛΧxsl和 ª¯kΛΧ|sl在接种处理后前 z §内变化很大 oz §后曲线
坡度趋向平缓 o表明死亡率在前期变化较大 o后期变化较小 ∀因
此根据浓度效应比较各菌株毒力相对强弱时最好选择在接种处
理 z §后的某 t天 ∀从图 t还可看出 o致死剂量是时间的函数 o
接菌后随着时间的延续 o¯ªkΛΧxsl和 ª¯kΛΧ|sl渐次减少 o表明剂
量效应逐渐增强 o同样 o随剂量的增加 o时间效应也相应增强 o这
符合杀虫微生物的一般作用规律 ∀
供试菌株不同浓度对竹梢凸唇斑蚜致死率的时间效应也可
由 ≤模型估算出 o除最终累积死亡率低于 xs h的低剂量处理
外 o其他剂量处理的致死中时 ΛΤxs均能从累积死亡概率模型用
插值法作出估计 ∀图 u为各菌株不同浓度下的 ΛΤxs ∀从图中可
见 o时间效应与剂量呈负相关趋势 o即 ΛΤxs值随浓度增加而减
少 ∀值得注意的是 o在组建 ≤模型的有效时区k上限为试验的
{{ 林 业 科 学 wu卷
最后观察日数l内 o能产生 xs h死亡概率的最低浓度在不同菌株间差异较大 o该浓度值越小 o表示该菌株对
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越强 o由此可基本识别出毒力最强的菌株为 …tu o最弱的为 ƒ2uyv ∀在同一浓度下 oΛΤxs
值越小 o该菌株的毒力相对较强 o如在 t ≅ tsy 个孢子#°pt浓度下 ox个菌株的 ΛΤxs值顺序为 }…tukv1yv §l 
…¬¶kv1zs §l  • ∞…¥stkw1vt §l  «¨2…kw1vw §l  ƒ2uyvkx1us §l o说明以上各菌株毒力渐次变弱 o此结果与浓
度效应所得结论一致 ∀
根据所估计参数而建立的 ≤模型 o可以完整地描述所测球孢白僵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时间与剂
量效应 o即随时间和剂量而变化的死亡率 o如图 v所示 ∀在实验涵盖的时间与剂量范围内 o模拟的死亡概率
是一个曲面 ∀根据曲面的高度和变化趋势 o可以看出不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强弱差异 ∀从剂量与
时间的综合效应考虑 o菌株 …tu !…¬¶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最强 o其次是 • ∞…¥st和 «¨2…o菌株 ƒ2uyv的毒力
相对较弱 ∀
v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来自不同虫源的 x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竹梢凸唇斑蚜都表现出一定的致病力 ∀总体而
言 o菌株 …tu和菌株 …¬¶表现出较强毒力 o但与化学杀虫剂相比 o其杀虫效果均较为缓慢 ∀尽管球孢白僵菌对
竹梢凸唇斑蚜的致病力以及接种后对该蚜虫种群增殖的控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o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了球
孢白僵菌作为竹梢凸唇斑蚜微生物防治因子的潜力 ∀本研究中所用菌株由于保存时间较长 o使用时多次转
接可能也是引起其侵染力下降的一个因素 ∀考虑到球孢白僵菌自身生长所需条件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o若单
独使用球孢白僵菌可能很难对竹梢凸唇斑蚜的种群增长有很大的控制作用 o有必要将它作为该蚜虫综合防
治中一项措施继续加以研究和利用 ∀
参 考 文 献
冯明光 qt||z q迁徙蚱蜢经口器摄入感染球孢白僵菌的时间与剂量效应 q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ouvkxl }w|t p w|{
冯明光 o唐启义 o胡国成 o等 qt||y q球孢白僵菌对七种蚜虫的感染反应 ) 时间 p剂量 p死亡率模型分析 q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owktl }uu
p vv
胡国良 o俞彩珠 o楼君芳 o等 qusst q竹梢凸唇斑蚜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q浙江林学院学报 ot{kvl }u|w p u|y
刘树生 qt|{z q介绍一种饲养蚜虫的方法 ) ) ) 新的叶子圆片法 q昆虫知识 ouwkul }ttv p ttx
刘银泉 o冯明光 o刘树生 o等 qusss q不同温度下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 q中国生物防治 otykul }xy p ys
刘银泉 o冯明光 o刘树生 o等 qt||| q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q植物保护学报 ouykwl }vwz p vxu
唐启义 o冯明光 qussu q实用统计分析及其 ⁄°≥数据处理系统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 p t|x
徐华潮 o施祖华 qussv q温度对竹梢凸唇斑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q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ou|kwl }wv| p wwv
张广学 o钟铁森 qt|{v q中国经济昆虫志 }同翅目#蚜虫类k一l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xz p tx{
ƒ ±¨ª  Š o²«±¶²± …qt||s q• ¨¯¤·¬√¨ √¬µ∏¯ ±¨¦¨ ²©¶¬¬¬¶²¯¤·¨¶²©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²± ∆ιυραπηισ νοξια k‹²°²³·¨µ¤}„³«¬§¬§¤¨ l q∞±√¬µ²±°¨ ±·¤¯ ∞±·²°²¯²ª¼o
t| kvl }z{x p z|s
ƒ ±¨ª  Š o°²³µ¤º¶®¬× oŽ«¤¦«¤·²∏µ¬¤±¶Š Š qt||w q°µ²§∏¦·¬²±o©²µ°∏¯¤·¬²± ¤±§¤³³¯¬¦¤·¬²± ²©·«¨ ±¨·²°²³¤·«²ª¨ ±¬¦©∏±ª∏¶o Βεαυϖερια βασσιανα ©²µ¬±¶¨¦·
¦²±·µ²¯ }¦∏µµ¨±·¶·¤·∏¶q…¬²¦²±·µ²¯ ≥¦¬¨±¦¨ ¤±§× ¦¨«±²¯²ª¼ow }v p vw
°µ¨¬¶¯ µ¨‹ Žo•²¥¨µ·¶²± qt|{| q „±¤¯¼¶¬¶²©·¬°¨ 2§²¶¨2°²µ·¤¯¬·¼ §¤·¤q²∏µ±¤¯ ∞¦²±²°¬¦∞±·²°²¯²ª¼o{ukyl }t xvw p t xwu
k责任编辑 朱乾坤l
|{ 第 t期 徐华潮等 }球孢白僵菌对竹梢凸唇斑蚜的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