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onverting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on Grain Production in Zhangbei County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行了粮食安全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以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store degraded ecosystem.However, to some extent,it may necessarily influence the food security of some regions.This paper took Zhangbei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as an sample of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sed the impact of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on grain production.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minimum cultivated area per capita and the index of farmland pressure, the evaluation of food security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of Zhangbei County was conducted.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food security, the regulative mechanism for the project of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was built up,which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of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was executed more sustainedly,steadily and healthily.


全 文 :第 ws卷 第 x期
u s s w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s o‘²1x
≥ ³¨qou s s w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3
张志东 黄选瑞 张玉珍 聂
k河北农业大学 保定 sztsssl k内蒙古呼和浩特满都海公园 呼和浩特 stsst|l
胡玉山
k河北省张家口市林业勘察设计院 张家口 szxsssl
摘 要 }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o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 ∀本文以
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o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 ∀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
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行了粮食安全评价 o在此基础上 o构建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 o以
确保退耕还林k草l工程持续 !稳定 !健康地进行 ∀
关键词 } 张北县 o退耕还林还草 o粮食安全 o调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 }ƒvsz1u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wlsx p ssts p sy
收稿日期 }ussw p st p ty ∀
基金项目 }本项研究得到/河北省坝上地区退耕还林综合研究0资助 ∀
3 黄选瑞为通讯作者 ∀
Αναλψσισ οφ τηεΙµ παχτ οφ Χονϖερτινγ Χροπλανδ το Φορεστ ανδ Γρασσλανδ ον Γραιν Προδυχτιον
ιν Ζηανγβει Χουντψ
«¤±ª«¬§²±ª ‹∏¤±ª÷∏¤±µ∏¬ «¤±ª≠∏½«¨ ±
k Ηεβει Αγριχυλτυρ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Βαοδινγ sztsssl
‘¬¨ …¨ ±
k Μανδυηαι Παρκ οφ Ηυηεηαοτε Χιτψιν Νειµενγγυ Αυτονοµουσ Ρεγιον Ηυηηοτ stsst|l
‹∏≠∏¶«¤±
kΑχαδεµψοφ Φορεστ Ινϖεντορψ & Πλαννινγ οφ Ζηανγϕιακου Χιτψιν Ηεβει Προϖινχε Ζηανγϕιακου szxsssl
Αβστραχτ } ׫¨ ¦²±√¨ µ¶¬²± ²©¦µ²³¯¤±§·²©²µ¨¶·¯¤±§²µªµ¤¶¶¯¤±§¬¶¤± ©¨©¨¦·¬√¨ º¤¼·²µ¨¶·²µ¨ §¨ªµ¤§¨§ ¦¨²¶¼¶·¨°q‹²º¨ √¨ µo·²
¶²°¨ ¬¨·¨±·o¬·°¤¼ ±¨ ¦¨¶¶¤µ¬¯¼¬±©¯∏¨±¦¨ ·«¨ ©²²§¶¨¦∏µ¬·¼²©¶²°¨ µ¨ª¬²±¶q׫¬¶³¤³¨µ·²²®«¤±ª¥¨¬≤²∏±·¼²©‹ ¥¨¨¬°µ²√¬±¦¨ ¤¶
¤± ¶¤°³¯¨²©µ¨¶¨¤µ¦«²¥­¨¦·¤±§¤±¤¯¼¶¨§·«¨ ¬°³¤¦·²©¦²±√¨ µ¶¬²±²©¦µ²³¯¤±§·²©²µ¨¶·¯¤±§²µªµ¤¶¶¯¤±§²±ªµ¤¬±³µ²§∏¦·¬²±q„¦2
¦²µ§¬±ª·²·«¨ °²§¨¯²©°¬±¬°∏°¦∏¯·¬√¤·¨§¤µ¨¤³¨µ¦¤³¬·¤¤±§·«¨ ¬±§¨¬²©©¤µ°¯¤±§³µ¨¶¶∏µ¨ o·«¨ √¨¤¯∏¤·¬²±²©©²²§¶¨¦∏µ¬·¼¬±
·«¨ √¬¯¯¤ª¨¶¤±§·²º±¶²©«¤±ª¥¨¬≤²∏±·¼ º¤¶¦²±§∏¦·¨§q…¤¶¨§²±·«¨ √¨¤¯∏¤·¬²±²©©²²§¶¨¦∏µ¬·¼o·«¨ µ¨ª∏¯¤·¬√¨ °¨ ¦«¤±¬¶°©²µ
·«¨ ³µ²­¨¦·²©·«¨ ¦²±√¨ µ¶¬²±²©¦µ²³¯¤±§·²©²µ¨¶·¯¤±§²µªµ¤¶¶¯¤±§º¤¶¥∏¬¯·∏³oº«¬¦« ±¨¶∏µ¨·«¤··«¨ ³µ²­¨¦·²©·«¨ ¦²±√¨ µ¶¬²±²©
¦µ²³¯¤±§·²©²µ¨¶·¯¤±§²µªµ¤¶¶¯¤±§º¤¶ ¬¨¨¦∏·¨§°²µ¨ ¶∏¶·¤¬±¨ §¯¼o¶·¨¤§¬¯¼ ¤±§«¨ ¤¯·«¬¯¼q
Κεψ ωορδσ} «¤±ª¥¨¬≤²∏±·¼o≤²±√¨ µ¶¬²± ²©¦µ²³¯¤±§·²©²µ¨¶·¤±§ªµ¤¶¶¯¤±§oƒ²²§¶¨¦∏µ¬·¼o• ª¨∏¯¤·¬√¨ °¨ ¦«¤±¬¶°
t 问题的提出
目前 o全国范围内正在实施退耕还林k草l工程 ∀这一工程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
势 o减少和遏制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与此同时 o它又是一项以粮食换生态
工程 o这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口 ) 耕地 ) 粮食三者之间正常的耦合关系 ∀目前 o虽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以
及解决的紧迫性 o但其量测标准和具体应用模型 o很难因地制宜地兼顾退耕还林还草和粮食安全对土地的需
求 o为了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o这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 ∀
张北是河北省坝上地区的退耕县之一 o笔者从生态安全角度对其进行了退耕地域分析 o通过分析可知 o
张北县退耕规模较大 o理论退耕地总面积为 xt uzz1u «°u o占总土地面积的 tw1u h o将近 urx的耕地需要退
耕 ∀如此大的退耕力度 o必然会对当地的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o其中最直接的便是由于耕地大面积的减
少 o导致粮食总产量的降低 o进而危及当地的粮食安全 ∀如何才能协调好弃耕换生态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
盾 o可以说是保证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退得下 !还得上 !稳得住 !不反弹0的关键性问题 ∀因此 o研究张北县
耕地退耕可能产生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 o并探讨其调控机制 o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u 粮食安全性分析
211 分析模型
本研究采用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k蔡运龙等 oussul o对张北县退耕可能造成的粮食
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
u1t1t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o一定粮食自给水平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条件下 o为了
满足每个人正常生活的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实质上是给出了为保障一定区域粮食
安全而需保护的耕地数量底线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粮食自给率 !粮食消费水平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因子
的函数 o其数学模型如下 }
Σ°¬± € Β ≅ ΓρΠkπ ≅ θ ≅ µl ktl
式中 oΣ°¬±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k«°u#人 p tl ~Β为粮食自给率k h l ~Γρ为人均粮食需求量k®ª#人 p tl ~Π为粮食
单产k®ª#«°pul ~θ为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之比k h l ~µ 为复种指数k h l ∀
此模型揭示出了如下含义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Σ°¬±与人均粮食需求量 Γρ及粮食自给率 Β成正比 o而与
粮食单产 Π!耕地利用指数 θ ≅ µ 成反比 oπ ≅ θ ≅ µ 实际上反映耕地粮食生产力水平 ∀显然 o在耕地粮食生
产能力不变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及粮食自给水平较高时 o要求有较大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而在保持一定粮
食自给率和粮食消费水平条件下 o随着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及耕地利用指数增大 o所需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减
小 ∀
u1t1u 耕地压力指数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o为保障粮食安全所需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
的对比关系 ∀其数学模型如下 }
Κ € Σ°¬±ΠΣ¤ kul
式中 oΚ为耕地压力指数 ~Σ¤为实际人均耕地面积k«°u#人 p tl ∀
Κ值给出了耕地保护的阈值 o可作为耕地保护的调控指标 ∀不同时空域上的 Κ值大小反映了此时此处
耕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水平 o其中 }Κ t表示耕地压力较轻 ~Κ€ t表示耕地压力平衡 ~ʁ t表示耕地压力
较重 ∀
由于人口数量 !耕地生产力 !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都是动态的 o因而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实际人均耕地
面积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 o进而决定了耕地压力指数也是一个随时空变化的变量k蔡运龙等 oussul ∀
212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确定
根据张北县 usst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对其进行的实际调研 o确定张北县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为 wss ®ª
k小康线l o粮食自给率为 tss h o复种指数为 tss h ∀张北县 usst年粮食作物由小麦 !莜麦 !豆类和马铃薯构
成 o为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o在计算粮食单产时 o考虑到了各种粮食作物的营养水平和国内对标准粮的规定
以及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 o以小麦产量作为基准标准粮产量 o莜麦 !豆类和马铃薯的产量以相应的转换系数
转换成基准标准粮产量 ∀利用数学模型ktl对张北县各乡镇进行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计算 o其中粮食单产
π由小麦 !莜麦 !豆类和马铃薯产量乘以各自的转换系数之和除以粮食播种面积获得 ∀各乡镇最小人均耕地
面积计算结果见表 t ∀
213 求算耕地压力指数
利用数学模型kul o对张北县退耕前和退耕后k假设退耕地一次性退完l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各乡镇耕地
压力指数的计算 o计算结果见表 u ∀
214 计算结果分析
由表 u可知 o张北县各乡镇退耕前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均不小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且偏差较大 o表明了各
乡镇耕地生产力的供给水平高于粮食消费水平 o耕地压力较轻 o有 tz个乡镇 Κ t o只有张北镇 Κ€ t o不存
tt 第 x期 张志东等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表 1 张北县各乡镇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计算
Ταβ . 1 Τηε χαλχυλατινγ ταβλε οφ µινιµ υµ χυλτιϖατεδ αρεα περ χαπιτα ιν ϖιλλαγεσ ανδ τοωνσ οφ Ζηανγβει Χουντψ
行政单位
„§°¬±¬¶·µ¤·¬²± ∏±¬· ΒΠh ΓρΠk®ª#³¨µ¶²±
ptl ΠΠk®ª#«°pul θΠh µΠh Σ°¬±rk«°u#³¨µ¶²±ptl
白庙滩 …¤¬°¬¤²·¤± tss wss zz qsx w| qsz tss s qtt
大河 ⁄¤«¨ tss wss xx qty wx qvu tss s qty
大囫囵 ⁄¤«∏¯∏± tss wss tyu q|u v{ qus tss s qsy
三号 ≥¤±«¤² tss wss zw qt{ vt qxv tss s qtz
台路沟 פ¬¯∏ª²∏ tss wss tus q|v wu qt| tss s qs{
小二台 ÷¬¤²¨µ·¤¬ tss wss xu qvv wz q|t tss s quy
油篓沟 ≠²∏¯²∏ª²∏ tss wss tuu qxz v{ qty tss s qs|
战海 «¤±«¤¬ tss wss uts qyy wv qyv tss s qsw
二泉井 ∞µ´∏¤±­¬±ª tss wss tsu qtt vy qwv tss s qts
二台 ∞µ·¤¬ tss wss vt q|x v{ qv| tss s qvv
公会 Š²±ª«∏¬ tss wss wz q{t ux q|| tss s qvu
郝家营 ‹¤²­¬¤¼¬±ª tss wss wx qu{ vy qyz tss s quy
两面井 ¬¤±ª°¬¤±­¬±ª tss wss wu q{z vz q|{ tss s qux
馒头营 ¤±·²∏¼¬±ª tss wss x{ q{s vt q{v tss s qut
张北 «¤±ª¥¨¬ tss wss tu| q|{ vu q{s tss s qts
单晶河 ⁄¤±­¬±ª«¨ tss wss vy qwu ws qt| tss s quu
海流图 ‹¤¬¯¬∏·∏ tss wss vx qx| v{ q|{ tss s quu
黄石崖 ‹∏¤±ª¶«¬¼¤ tss wss ys qss vw q{y tss s qt|
表 2 张北县各乡镇退耕前后耕地压力指数计算
Ταβ . 2 Τηε χαλχυλατινγ ταβλε οφ τηεινδεξ οφ φαρµλανδ πρεσσυρε βεφορε , αφτερ δε−φαρµινγ ιν ϖιλλαγεσ ανδ
τοωνσσυβορδινατε γοϖερνµεντ οφ Ζηανγβει Χουντψ
行政单位
„§°¬±¬¶·µ¤·¬²± ∏±¬·
Σ°¬±rk«°u#³¨µ¶²±ptl
…¨ ©²µ¨ „©·¨µ
Σ¤rk«°u#³¨µ¶²±ptl
…¨ ©²µ¨ „©·¨µ
Κ
…¨ ©²µ¨ „©·¨µ
白庙滩 …¤¬°¬¤²·¤± s qtt s qtt s qwt s qu{ s qux s qv|
大河 ⁄¤«¨ s qty s qty s qvy s qtx s qux t qsz
大囫囵 ⁄¤«∏¯∏± s qsy s qsy s qww s qwu s qtx s qtw
三号 ≥¤±«¤² s qtz s qtz s qv{ s qvu s qww s qxv
台路沟 פ¬¯∏ª²∏ s qs{ s qs{ s qv| s quy s qus s qvt
小二台 ÷¬¤²¨µ·¤¬ s quy s quy s qww s qux s qvy t qsw
油篓沟 ≠²∏¯²∏ª²∏ s qs| s qs| s qvx s qty s qux s qxy
战海 «¤±«¤¬ s qsw s qsw s qws s qvy s qtt s qtt
二泉井 ∞µ´∏¤±­¬±ª s qts s qts s qwv s qvu s qux s qvt
行政单位
„§°¬±¬¶·µ¤·¬²± ∏±¬·
Σ°¬±rk«°u#³¨µ¶²±ptl
…¨ ©²µ¨ „©·¨µ
Σ¤rk«°u#³¨µ¶²±ptl
…¨ ©²µ¨ „©·¨µ
Κ
…¨ ©²µ¨ „©·¨µ
二台 ∞µ·¤¬ s qvv s qvv s qwu s qt{ s qzz t q{v
公会 Š²±ª«∏¬ s qvu s qvu s qwv s qtz s qzx t q{{
郝家营 ‹¤²­¬¤¼¬±ª s quy s quy s qvy s qtw s qxs t q{y
两面井 ¬¤±ª°¬¤±­¬±ª s qux s qux s qwy s quz s qvz s q|v
馒头营 ¤±·²∏¼¬±ª s qut s qut s qww s quv s qv| s q|t
张北 «¤±ª¥¨¬ s qts s qts s qts s qsz t qs t qwv
单晶河 ⁄¤±­¬±ª«¨ s quu s quu s qvu s qux s qy| s q{{
海流图 ‹¤¬¯¬∏·∏ s quu s quu s qv| s quy s qxx s q{x
黄石崖 ‹∏¤±ª¶«¬¼¤ s qt| s qt| s qwx s qt| s qwu t qss
在粮食安全危机 ∀但我们也应看到 o张北县各乡镇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平均为 s1v|«°u o即使最小人均耕地面
积平均值也达到了 s1t{ «°u o有将近一半的乡镇则达到了 s1uu «°u 以上 o可见张北县各乡镇粮食比较安全的
现状是以人均占有较多的耕地资源为前提的 ∀这充分说明了张北县因自然 !经济和技术条件以及土地利用
结构的限制 o耕地生产力水平低下 ~也充分说明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耕地资源生产力的必要性 ∀从目
前粮食安全角度出发 o退耕还林还草是可行的 ∀
由表 u可知 o退耕后张北县各乡镇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的减少 o各乡镇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平均值减
少到 s1uu «°u o几乎减少了一半 ∀由此导致了张北县绝大多数乡镇退耕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接近或大于最
小人均耕地面积 o大多数乡镇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其中有 y个乡镇 ʁ t o表现出了耕地压力程度
较重 o二台 !公会 !郝家营 v个乡镇 Κ值甚至接近于 u o粮食安全出现了严重危机 ~有 x个乡镇 Κ值达到了
s1{x以上 o其中黄石崖 Κ等于 t o已发出了耕地压力预警信号 ∀有 z个乡镇退耕面积小 o退耕后对粮食安全
影响不大 ∀为了更形象的说明退耕对各乡镇粮食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o以退耕压力指数为预警信号 o利用 ŠŒ≥
软件 ¤³Œ±©²绘制了张北县耕地退耕后粮食安全状况空间分异图k见图 tl ∀
ut 林 业 科 学 ws卷
图 t 张北县耕地退耕后粮食安全状况空间分异图
ƒ¬ªqt ≥³¤·¬¤¯ §¬¶³¤µ¬·¼ °¤³²©©²²§¶¤©¨·¼ ¤©·¨µ§¨p©¤µ°¬±ª¬± ¤µ¤¥¯¨ ¤¯±§¬± «¤±ª¥¨¬≤²∏±·¼
v 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调控机制
由上述分析可知 o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会给张北县各乡镇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安全危机 ∀虽然国家在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实行了/以粮代赈0政策 o可以对张北县由于退耕而造成的粮食安全影响有一定的缓解
作用 ∀但也应看到 o目前的粮款补贴政策是阶段性的k国家规定分别对还生态林和经济林提供 { ¤和 x ¤的
粮款补偿l o不可能长期实行由国家永久性的供给 ∀补助年限到期以后怎么办 ‚这是摆在张北县各乡镇人民
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民以食为天 o在退耕环节上不能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 o退耕还林还草这一宏伟工程将
成为一纸空文 o昙花一现 ∀因此 o张北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程中 o一定要针对各乡镇的社会 !经济 !环境
和资源禀赋特点 o制定自身的还林还草规划 o这是目前张北县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本文以粮食安全这一敏感问题为主线 o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为调控器 o以耕地压力指数为粮食安全状况
指示器 o确定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调控机制k见图 ul ∀
311 操作步骤
ktl在构建张北县第 ν年社会经济数据库的基础上 o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统计计算 ~kul基于最小人
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数学模型 o求算当年的 Σ°¬± !Σ¤和 Κ~kvl根据 Κ值的具体大小 o利用 ≥±选择 o
确定各乡的粮食安全状况 o并绘制各乡耕地粮食安全状况空间分异图 ~kwl根据各乡镇的粮食安全状况 o确定
各乡的退耕规模≈第 ι年理论退耕地 ) k第 ι年实际耕地 ) 第 ι年 Σ°¬± ≅第 ι年人口数l  o不能全退的乡 o实
行分步骤退耕并根据各乡镇特点 o制定年耕地利用和粮食安全保护调控措施 ~kxl在第k ν n tl年更新张北县
第 ν年社会经济数据库 o以后操作步骤同kul ∗ kwl o直到退耕完成为止 ∀
312 调控途径措施
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原理可知 o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不能小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o即 Κ
[ t o否则就会危及粮食安全的基础 ∀因此 o在制定具体的调控途径措施时 o一定要确保 Κ [ t这一基本前提
不变 ∀根据耕地压力指数数学模型 o唯有在保证 Σ°¬±尽可能的小或 Σ¤尽可能的大的情况下才能满足这一条
vt 第 x期 张志东等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图 u 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
ƒ¬ªqu „ ©µ¤° º¨²µ®²©µ¨ª∏¯¤·¬√¨ ° ¦¨«¤±¬¶° ©²µ·«¨ ³µ²­¨¦·²© ¤¯±§¦²±√¨ µ¶¬²±©µ²° ©¤µ°¯¤±§·²©²µ¨¶·²µªµ¤¶¶¯¤±§¬± «¤±ª¥¨¬≤²∏±·¼
件 ∀而要使 Σ¤尽可能的大 o只有两个途径 }一是在目前的条件下 o扩大耕地面积 o这就需要将林地 !草地或荒
地转化为耕地 o显然这与张北县的生态需求相矛盾 o是不现实的 o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
政策 o控制人口增长 o但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的长久之策 o张北县只能遵守 o无任何调控能力 ∀因此要使 Σ¤
尽可能的大是不能做到的 ∀根据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数学模型 o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取决于食物消费水平 !粮食
自给率和耕地生产力水平的对比关系 o而耕地生产力又是粮食单产和粮食耕地利用指数的函数 o实质上反映
了投入和科技进步的作用 ∀因此 o可通过增加投入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县域经济实
力 !拓展粮食供给渠道等手段使 Σ°¬±尽可能的小 o从而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 ∀为此 o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
根据 Κ值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调控对策 o可以调节退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o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
ktl对于 Κ t的乡镇 o从粮食安全角度考虑退耕比较安全 o可以一次性退耕 ∀此情况决定了这些乡镇
调控措施应摒弃以增产粮食为目的这一自我实用 !社会低效的常规农业发展模式 o致力于开发各乡镇优势资
源高效利用 o通过资源互补利用获取超额利润 o然后促进各乡内资源的深度开发 o实现各乡自给性生产与商
品性生产的协调发展 o以脱贫致富为重点的发展模式 ∀具体来讲 o可以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一是在粮食
wt 林 业 科 学 ws卷
作物方面 o适当缩小春小麦和莜麦等低产作物的种植面积 o增加高产 !稳产及市场竞争力强作物马铃薯的种
植面积 ~在油料作物方面 o通过/优效替代0原则 o缩减亚麻种植面积 o代之以高产作物向日葵 ∀通过实行/以
葵代麻0的油料作物结构调整 o可在保证食油总量的基础上 o腾出耕地发展其它经济作物 ~在经济作物方面 o
增加高附加值作物豆类 !甜菜的种植面积 o提高经济产出能力 ∀此外 o也可以采取让耕地休闲等优化土地利
用措施以保持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以上举措 o可真正实现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农民增收和缓
解粮食结构性矛盾的目标 o也必将推动周边各乡镇农民退耕的积极性 o确保张北县退耕任务最终完成 ∀
kul对于 Κ€ t的乡镇 o已发出了粮食安全预警信号 o虽然退耕后粮食刚好自给 o但是由于张北县气候自
然条件恶劣 o自然灾害频繁 o粮食产量年变化很大 ∀因此 o在制定年退耕计划时 o实行分步骤退耕 o适当缩小
年退耕面积 ∀采取稳定增产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策略方针 ∀具体来讲 o可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调整与优
化农作物生产结构 o提高耕地的物质投入水平等措施下 o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
kvl对于 ʁ t的乡镇 o实际拥有耕地面积已达不到入均所需耕地面积的要求 o粮食安全已出现严重危
机 ∀在制定年退耕计划时 o必须实行分步骤退耕 o以尽量降低退耕对粮食安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这种情
况下 o调控措施要以努力降低粮食安全所需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这一前提为准则 ∀在退耕还林还草的过程
中 o所进行的调控举措包括 }政府应适当加大对这些乡镇的资金与技术的支持 ~在国家提供补助年限内 o这些
乡镇应加大对基础设施修建与改造的力度 o比如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和改造 !对一系列中低产田的改造等
以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粮食供给渠道 o比如从 Κ t的乡镇调拨粮食 o以适度降低粮食自给率 ~通
过合理引导消费适度降低粮食消费水平 ~对农作物生产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 o比如在食油自给的基础上 o缩
小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 o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等等 ∀通过以上举措确保当地粮食安全 ∀
w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是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决策研究的部分内容 o其理论退耕地是在对张北县土地资源进行土地适
宜性评价基础上确定的 o注意到土地评价结果要科学合理 o真实展现张北土地质量生产力现状 ∀
由分析可知 o在张北县 t{个退耕乡镇中 o有 y个乡镇粮食安全出现了严重危机 o而 z个乡镇退耕对粮食
生产基本不存在影响 o喜忧参半 ∀因此 o我们有理由相信 o通过对张北全县各乡镇退耕工程进行科学规划 o并
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o如在县域内实行粮食调拨等 o张北县由退耕引起的粮食安全隐患完全可以在县域内消
化 ∀
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粮食安全评价分析与调控 o方法简单 !科
学实用 ∀本文通过对张北县退耕工程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o希望能为各地退耕还林还草机制研究起到一定的
参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蔡运龙 o傅泽强 o戴尔阜 q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 q地理学报 oussu oxzkul }tuz p tvv
陈百明 o周小萍 q全国及区域性人均耕地阈值的探讨 q自然资源学报 oussu otzkxl }yuu p yu{
冯仁果 o王黎明 o杨燕风等 q三峡库区坡耕地退耕与粮食安全的空间分异 q山地学报 ousst ot|kwl }vsy p vtt
封志明 o张蓬涛 o宋 玉 q粮食安全 }西北地区退耕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可能影响 q自然资源学报 oussu otzkvl }u|| p vsy
葛向东 o彭补拙 o濮励杰 q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监测和预警研究 q自然资源学报 oussu otzktl }vx p ws
王黎明 o杨燕风 o欧阳宏斌 q基于 Š•Œ⁄的坡耕地退耕压力模型研究 q地理研究 ousst ouskwl }v{| p v|x
邵晓梅 o杨勤业 o张洪业 q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q地理研究 ousst ouskvl }u|| p vsx
蒙古军 q我国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q地域研究与开发 ot||{ otzkwl }vv p vy
xt 第 x期 张志东等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