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高原60m长(6°)的黄土裸露直线坡面上每隔1 0m分别横向布设混有稀土La、Se、Nd、Sm、Eu、Dy氧化物的土壤条带,在模拟典型侵蚀性降雨情况下(雨强1.0mm·min-1,历时40min) ,通过量测出口径流泥沙过程对各时段输出泥沙及坡面沿程不同位置6处沉积物中6种稀土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坡面主要产沙部位在距分水岭30~50m之间;坡面沿程各处沉积物来源分布相差不显著。
Soil belts of the oxide with REE such as La、Se、Nd、Sm、Eu and Dy were disposed every other 10?m on the bare straightly sloping surface along sloping length (60 m) and sloping degree (6°) in loess plateau.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mulating typically erosive rainfall with fainfall intensity (1.0 mm·min-1) and rainfall duration (40 min), the process of runoff-sediment, sediment discharge of different periods and six kind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long the sloping surface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in the outle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place of sediment was 30~50 m from dividing ridge, and the difference of source and distribution about sediment was not obvious along the sloping surface.
全 文 :第 v|卷 第 u期
u s s v年 v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v| o²1u
¤µqou s s v
用稀土元素示踪方法研究裸露坡面沿程侵蚀与沉积
赵晓光
k西安科技学院地质与环境工程系 西安 ztssxwl
石 辉
k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重庆 wssztxl
摘 要 } 在黄土高原 ys °长kyβl的黄 土裸露直线坡面上每隔 ts °分别横向布设混有稀土 ¤!≥¨ !§!≥° !
∞∏!⁄¼氧化物的土壤条带 o在模拟典型侵蚀性降雨情况下k雨强 t1s °°#°¬±pt o历时 ws °¬±l o通过量测出口径
流泥沙过程对各时段输出泥沙及坡面沿程不同位置 y处沉积物中 y种稀土元素进行测定分析 o结果表明 o该
坡面主要产沙部位在距分水岭 vs ∗ xs °之间 ~坡面沿程各处沉积物来源分布相差不显著 ∀
关键词 } 土壤侵蚀 o稀土元素示踪 o黄土高原
收稿日期 }usst p sy p tt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资助kussu≤
tttxsul ∀
ΣΤΥ∆Ψ ΟΝ ΕΡ ΟΣΙΟΝ ΑΝ∆ ΣΕ∆ΙΜΕΝΤ ΑΛΟΝΓ ΤΗΕ ΒΑΡΕ
ΣΛΟΠΙΝΓ ΣΥΡΦΑΧΤ ΩΙΤΗ ΡΕΕ ΜΕΤΗΟ∆
«¤² ÷¬¤²ª∏¤±ª
k Ξι. αν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Σχιενχε ανδ Τεχηνολογψ Ξι. αν ztssxwl
≥«¬∏¬
k Σουτηωεστ Χηινα Νορµ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Χηονγθινγ wssztxl
Αβστραχτ } ≥²¬¯ ¥¨ ·¯¶²©·«¨ ²¬¬§¨ º¬·« ∞∞¶∏¦«¤¶¤!≥¨ !§!≥° !∞∏¤±§⁄¼ º¨ µ¨ §¬¶³²¶¨§ √¨¨ µ¼ ²·«¨µts ° ²±
·«¨ ¥¤µ¨ ¶·µ¤¬ª«·¯¼ ¶¯²³¬±ª¶∏µ©¤¦¨ ¤¯²±ª¶¯²³¬±ª¯¨ ±ª·«kys °l ¤±§¶¯²³¬±ª§¨ªµ¨¨kyβl¬± ²¯¨ ¶¶³¯¤·¨¤∏q±§¨µ·«¨
¦²±§¬·¬²± ²©¶¬°∏¯¤·¬±ª·¼³¬¦¤¯ ¼¯ µ¨²¶¬√¨ µ¤¬±©¤¯¯ º¬·«©¤¬±©¤¯¯¬±·¨±¶¬·¼ kt1s °°#°¬±ptl ¤±§µ¤¬±©¤¯¯ §∏µ¤·¬²± kws
°¬±l o·«¨ ³µ²¦¨¶¶²©µ∏±²©©2¶¨§¬°¨ ±·o¶¨§¬°¨ ±·§¬¶¦«¤µª¨ ²©§¬©©¨µ¨±·³¨µ¬²§¶¤±§¶¬¬®¬±§¶²©µ¤µ¨ ¤¨µ·«¨¯ °¨¨ ±·¶¬±
§¬©©¨µ¨±·³²¶¬·¬²±¶¤¯²±ª·«¨ ¶¯²³¬±ª¶∏µ©¤¦¨ º¨ µ¨ °¨ ¤¶∏µ¨§¤±§¤±¤¯¼½¨ §¬±·«¨ ²∏·¯¨·q׫¨ µ¨¶∏¯·¶¶«²º¨ §·«¤··«¨
°¤¬± ³¯¤¦¨ ²©¶¨§¬°¨ ±·º¤¶vs ∗ xs °©µ²° §¬√¬§¬±ªµ¬§ª¨ o¤±§·«¨ §¬©©¨µ¨±¦¨ ²©¶²∏µ¦¨ ¤±§§¬¶·µ¬¥∏·¬²± ¤¥²∏·¶¨§¬2
°¨ ±·º¤¶±²·²¥√¬²∏¶¤¯²±ª·«¨ ¶¯²³¬±ª¶∏µ©¤¦¨ q
Κεψ ωορδσ} ≥²¬¯ µ¨²¶¬²±o ∞∞o²¨¶¶³¯¤·¨¤∏
土壤侵蚀已成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o全球每年有近 uss万 «°u 土地由于土壤侵蚀导
致土地生产力全部或基本丧失 o这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农耕地 ∀在黄土高原 ozs h以上
耕地为坡耕地 o由于坡面陡峻 o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 o区内降水集中 !强度大等因素 o使黄土高原坡面
侵蚀相当强烈 o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 o产生一系列环境 !经济和社会问题 ∀
对于坡面侵蚀尽管已做了较多的研究 o但坡面侵蚀泥沙的来源及沿程沉积特征仍缺乏统一的认识
k²¶¨ ετ αλqot|{v ~t|{xl o原因就在于坡面上土壤结构相近 o单从侵蚀物分析难以划分其来源 o用示踪沙
等常规示踪 o又因其与土粒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而导致结果的可靠性受到怀疑k¤¯ ot||t ~≥·¤¯¯ot|{{l ∀us
世纪 zs年代中期 o利用在全球广为沉降的核爆产物tvz ≤¶作为示踪物 o研究其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分布 o
估算不同部位土壤侵蚀与沉积 o取得了较好的效果k≥¬°³¶²±ot|zyl ∀国内张信宝等kt|{{l也利用该方法
进行侵蚀研究 o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o但这种方法仅适宜于大时间尺度的侵蚀量估算 o对于黄土高原侵蚀
严重地段由于沉降的tvz ≤¶核素多已侵蚀殆尽 o该方法则无能为力 ∀t|{y年 o±¤∏¶等kt||yl用稳定性稀
土元素k ∞∞l示踪和中子活化分析技术成功的测定了沼泽地演变过程 o为核分析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
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稀土元素与土壤有较强的结合力 o在黄土高原土壤中含量甚微k田均良 o
t||ul o植物富集有限 o淋溶迁移不明显 o并且对环境无放射性危害 o因此 o为土壤侵蚀研究首选示踪材
料 ∀
t 试验设计
111 场地及示踪元素布设
试验地设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淳化县泥河沟流域径流场 o坡度为 yβ o坡长 ys °的平整直线坡 o表面处
理为平整裸露 o有一个重复 o土壤为黄 土 o干容重 t1v ª#¦°pv o初始含水量 tv h o其机械组成见表 t ∀
表 1 试验土壤机械组成
Ταβ . 1 Παρτιχλε σιζε διστριβυτιον οφ τεστεδ σοιλ
粒径 ≥²¬¯ªµ¤¬± §¬¤° ·¨¨µΠ°° t ∗ s1ux s1ux ∗ s1st s1st ∗ s1ssx s1ssx ∗ s1sst s1sst
含量 ≤²±·¨±·Πh tu1{y v{1{x ts1wx tt1yy uy1tz
依坡面从上往下每隔 ts °布设 t种稀土元素条带 o全坡面共分为 y个区间k见图 tl o这样 o侵蚀后
依坡面总的侵蚀物中检出各稀土元素含量的相对值 o即可求得各区间侵蚀量 ∀施放的 y种稀土元素为
¤!≥¨ !§!≥° !∞∏!⁄¼的氧化物 o其施放量及部位见表 u o其条带宽 ≅深为 us¦° ≅ us¦°o施放时先以少量
kx ®ªl粒径较小 k s1st °l的试验干土将表中所示重量的各种稀土氧化物充分掭混 o稀释形成高浓土
样 o然后再加入 x ®ª掭混 o形成次高浓土样 o最后加入能装满 us ¦° ≅ us ¦°沟槽的同种过筛土k约 u|s
®ªl充分混合 o填入挖好断面条坑之中 o夯实到与原坡面相同容重 o见表 u ∀
表 2 稀土氧化物投放量
Ταβ1 2 Αππλιχατιον χονχεντρατιον οφ ραρε εαρτη οξιδε
稀土元素
¤µ¨ ¤¨µ·«¨¯ °¨¨ ±·
施放部位k距分水岭l
°²¶¬·¬²±kº¤¼©µ²° º¤·¨µ¶«¨ §lΠ°
侵蚀情况
∞µ²¶¬²±Πh
投放纯量
°∏µ¨ µ¤µ¨ ¤¨µ·«¨¯ °¨ °¨·Πª
氧化物投放量
¤µ¨ ¤¨µ·«²¬¬§¨Πª
¤ x v1x v yss w vss
≥¨ tx {1{ u zss v wss
§ ux tw1s t sss t uss
≥° vx t|1v tus tws
∞∏ wx uw1y t| uu
⁄¼ xx u|1{ yu zu
图 t 示踪元素布设断面图
ƒ¬ªqt °µ²©¬¯¨ ¶®¨·¦« °¤³²± ∞∞ ¤µµ¤±ª¨ ° ±¨·
112 实验条件及测定项目
t1u1t 降雨 采用自制野外大型人工降雨机k有效降雨面
积 ys ° ≅ ts °l喷头为侧喷式 o降雨高度 | ° o根据本区侵蚀
降雨特点 ozs h 以上侵蚀由中强度 o短历时暴雨产生k王万
忠 ot||yl o实验降雨设计为雨强 t1s °°#°¬±pt o雨量 ws °° o
历时 ws °¬±的均匀降雨 ∀
t1u1u 雨强 !雨量测定 用 t个虹吸式自计雨量计和 y个
us¦°人工雨量计量测定 o布设为 ≥型 o加权平均计算 ∀
t1u1v 径流测定 在坡面四周设水泥档板 o出口处修筑 |sβ
三角钢板堰 o用测针量测堰上水头 Ηo通过公式 Θ t1w Ηu1x
求得不同时刻流量变化过程及总径流量 ∀
t1u1w 含沙率与产沙量 在出口三角堰下人工用桶采样 o用秒表计时 o即可求得一定体积径流中的泥
沙量 ) ) ) 含沙率 o乘以同一时刻径流量 o即得输沙量 o再乘以历时 o可得各时段产沙量 ∀
u 结果分析
211 侵蚀泥沙来源及变化
|| 第 u期 赵晓光等 }用稀土元素示踪方法研究裸露坡面沿程侵蚀与沉积
u1t1t 产沙部位 设施放浓度为 Χβϕ o径流泥沙中元素浓度为 Χϕ o背景值浓度为 Βϕ o示踪区的侵蚀量为
Γϕ o总侵蚀量为 Γ o由守恒原理有 }
Γk Χϕ p Βϕl Γϕk Χβϕ p Βϕl ktl
ΓϕΠΓ k Χϕ p ΒϕlΠk Χβϕ p Βϕl kul
通过kul式可计算出各示踪部位的 ΓϕΠΓ值 o再乘以它所代表部位的面积系数 o即为该部位的相对侵蚀
量 ∀经 v次相同条件下的重复试验 o用上式计算坡面总侵蚀物中 y种稀土元素的相对侵蚀量 o见表 v ∀
表 3 输移物中来源于坡面不同区段的相对侵蚀量
Ταβ . 3 Ρελατιϖε εροσιον αµ ουντ οφ δελιϖερψσεδιµεντ φροµ διφφερεντ σλοπε ποσιτιον h
区段 示踪稀土元素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变幅
°²¶¬·¬²±Π° ¤µ¨ ¤¨µ·«¨¯ °¨ ±¨· ¤¨± ¤¬¬°∏° ¬±¬°∏° ¤±ª¨
s ∗ ts ¤ v1{s v1|x v1wt n v1|x p ts1uy
ts ∗ us ≤¨ t1wz t1xw t1vx n w1zy p {1ty
us ∗ vs § t1wv t1xy t1vu n |1s| p z1y|
vs ∗ ws ≥° v|1tu wu1x{ vz1yz n {1{w p v1zt
ws ∗ xs ∞∏ vv1su vw1uw vt1ww n v1y| p w1z{
xs ∗ ys ⁄¼ ut1ty uu1vt t|1{u n x1wv p y1vv
v次实验 oy组数据的平均变幅在 ts h以内 o且正负变幅基本一致 o因此可以认为结果是可靠的 ∀
坡面侵蚀输移物 |s h以上来自坡长 vs °以下区段 o其中 vs ∗ xs °区段占到 zu1tw h o这一段是最强烈
的侵蚀区间 ∀s ∗ ts °区段的侵蚀量大于 ts ∗ vs °区间 o这个区间由于水层薄正是雨滴击溅区 o击溅效
果明显 ~ts ∗ vs °径流逐渐变深 o雨滴击溅效果减弱 o同时径流能量还没有增长到足以形成细沟 o只能以
径流侵蚀输移单个土粒 o数量有限 ∀到 vs °断面 o由于径流汇集能量进一步增大 o以至大于土体抗剪强
度临界值 o产生了细沟 o侵蚀量成倍 !数十倍增加 ∀ws ∗ ys °区段 o由于细沟侵蚀 o径流中泥沙浓度陡增 o
输移消耗能量增大 o径流用于冲刷能量反而减小 o导致产生的侵蚀量减小 ∀
u1t1u 不同部位侵蚀强度变化 表 w为 v次实验泥沙过程样中示踪元素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平均值 o从
表 w过程变化情况来看 os ∗ xs °区段随时间延续 o侵蚀逐渐增大 o只有 xs ∗ ys °区段侵蚀量逐渐递减 o
而且 us ∗ ws °区段的递增幅度较大 os ∗ us °变化微弱 o这与前面的最终结果正好吻合 ∀
表 4 泥沙过程样中示踪元素 ΡΕΕ浓度变化
Ταβ . 4 ς αριατιον οφ ραρε2εαρτη ελεµεντσ (Ρ ΕΕ) χονχεντρατιον ιν τηε προχεσσ οφ δελιϖερψσεδιµεντ h
产流时间
׬°¨ Π¶¨¦
¤ ≤¨ § ≥° ∞∏ ⁄¼
区段 °²¶¬·¬²±Π°
s ∗ ts ts ∗ us us ∗ vs vs ∗ ws ws ∗ xs xs ∗ ys
s ∗ w tss tss tss tss tss tss
w ∗ | |t1z |u1u tut |y1w ttu {u1t
| ∗ tu tts ttx utx tyt tuv yy1|
tu ∗ t{ ts| t{u twz tuz tsy v|1y
uu ∗ uz tsz tsx tz{ tvx ttx yu1v
uz ∗ vv ttu |v1u t|{ tsz tsv wx1v
212 泥沙沉积特征
通过首次降雨实验后 o坡面 tw ° !uw ° !vw ° !ww ° !xw ° !x| °每一个断面的沉积物中包含上部各带
物质的比例较接近 o只有 ¤带及 ≤¨带在 xw ° !x| °断面处比例稍大一些 o说明各个断面产生的侵蚀物
在坡面沉降的机率基本相等 ∀¤带 !≤¨带在下部沉积机率略大的原因可能是击溅产生松散土粒中大粒
径相对较高 o导致交换发生 o也与颗粒不均匀有关 ∀
sst 林 业 科 学 v|卷
表 5 沉积物粒径变化表
Ταβ1 5 Τηε ϖαριατιον οφ παρτιχλε σιζειν σεδιµεντ h
断面位置
°²¶¬·¬²±Π°
代表区间
≥¯ ²³¨Π°
粒径 ≥²¬¯ ªµ¤¬± §¬¤°¨ ·¨µΠ°°
v v ∗ t t ∗ s1ux s1ux ∗ s1sx s1sx ∗ s1st s1st ∗ s1ssx s1ssx ∗ s1sst s1sst
tw ts ∗ us s t1yx t1vu u1xv wt1|w tw1vt us1z| tz1ts
uw us ∗ vs s1z| u1uv v1st {1xt wv1|x z1tv tz1sy tz1vw
vw vs ∗ ws s1zws t1vt u1|u ts1yy wt1{u v1{t uv1|w tw1{w
ww ws ∗ xs u1s| t1zz t1xt u1|{ wu1{s {1|w ut1ws t{1zw
xw xs ∗ xy t1z{ u1tv w1s| x1s{ wv1vw x1ut us1yy tz1{w
x| xy ∗ ys s t1xs t1vs v1s{ ws1uu tv1us tz1wu uw1uz
由沉积物粒径变化看k表 x !yl ouw ∗ xw °断面间有大于 v °°粒径的沉积物出现 o而且 v ∗ t °° !t ∗
s1ux °°的沉积物含量均高于 tw °断面和 x| °断面 o说明在区间 us ∗ xy ° o径流的输移能力较强 o冲刷
剪切能力也较强k v °°颗粒产生于此段l o是细沟开始产生的位置 ∀这与前述输移物 zs h以上来自 vs
∗ xs °断面的结论较吻合 ∀
表 6 坡面输出物颗粒组成
Ταβ1 6 Παρτιχλε σιζε διστριβυτιον οφ σεδιµεντ δελιϖερψ ον τηε σλοπε
粒径
≥²¬¯ ªµ¤¬± §¬¤° ·¨¨µΠ°° v ∗ t t ∗ s1ux s1ux ∗ s1sx s1sx ∗ s1st s1st ∗ s1ssx s1ssx ∗ s1sst s1sst
含量 ≤²±·¨±·Πh t1s{ {1xw x1zy wu1su tw1vx t{1us ts1tv
v 结论与讨论
人工典型侵蚀降雨结合稀土元素示踪表明 oys °长kyβl黄 土坡面主要侵蚀产沙部位在距分水岭
vs ∗ xs °之间 ∀
对降雨后坡面各区段沉积物的来源分析 o发现沉积物包含上部各区段物质的含量较为接近 o说明各
区段产生的侵蚀物在下部坡面各部位发生沉积的机会是相同的 ∀结论可以帮助在这一地区选择合理的
梯田田坎宽度 o同时也更进一步深化了分段拦蓄 !截短坡长等治坡措施的理论基础 ∀
参 考 文 献
田均良 o周佩华 o刘普灵等 q土壤侵蚀 ∞∞示踪法研究初报 q水土保持学报 ot||u oykwl }uv ∗ uz
王万中 o焦菊英著 q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y }tv| ∗ tws
张信宝 o李少龙 !王成华等 q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的tvz ≤¶法研究 q科学通报 ot|{|kvl }uts ∗ utv
±¤∏¶ ετ αλq¦¦µ¨·¬²± ¤±§¦¤±¤¯ ¬°³¤¦·¶¬± ¤µ¤³¬§¯¼¶∏¥¶¬§¬±ªº ·¯¨¤±§q ¶ ±¨ º ¶²¬¯ «²µ¬½²± °¤µ®¨µ°¨ ·«²§©²µ°¨ ¤¶∏µ¬±ªµ¨¦¨±·¤¦¦µ¨·¬²±q∞¶·∏2
¤µ¬¨¶ot|{| otukwl }vy ∗ v|
¤¯ q黄河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 q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t }t{z ∗ t|v
²¶¨ ≤ • o°¤µ¯¤µª¨ ≠ o≥¤±§¨µ ≤ ετ αλq ®¬±¨ °¤·¬¦©¯²º ¤³³µ²¬°¤·¬²±·²µ∏±²©©²± ¤³¯¤±¨ }¤± ¤³³µ²¬¬°¤·¨ ¤±¤¯¼·¬¦¶²¯∏·¬²±q²∏µ±¤¯ ²© ¼§µ²¯²ª¼ o
t|{v oyv }vyv ∗ vy|
²¶¨ ≤ • o • ¬¯¯¬¤±¶ o≥¤±§¨µ ≤ ετ αλq °¤·«¨ °¤·¬¦¤¯ °²§¨¯ ²©¶²¬¯ µ¨²¶¬²± ¤±§§¨³²¶¬·¬²± ³µ²¦¨¶¶¨¶kul q ³³¯¬¦¤·¬²±·² §¤·¤©µ²° ¤± ¤µ¬§2½²±¨
¦¤·¦«° ±¨·q≥²¬¯ ≥¦¬¨±¦¨ ≥²¦¨¬·¼ ²© °¨ µ¬¦¤²∏µ±¤¯ ot|{v owz }||y ∗ t sss
²¶¨ ≤ • q ⁄¨ √¨¯²³° ±¨·¶¬±¶²¬¯ µ¨²¶¬²± ¤±§§¨³²¶¬·¬²± °²§¨ ¶¯q §√¤±¦¨¶¬± ¶²¬¯ ¶¦¬¨±¦¨ ot|{x ou }t ∗ yv
²¶¨ ≤ • o²¥¨µ·¶
oƒµ¨ ¥¨¤¬µ± ⁄ q≥²¬¯¦²±¶¨µ√¤·¬²± ³²¯¬¦¼¤±§¤°²§¨¯²©¶²¬¯ µ¨²¶¬²±q±}⁄ ∞
¼·«o ƒ²¤¯¨o∂ ∞ ∏±ª²°¨ µ¼o¤±§∞ ≥ º¤¯2
¬¯¶ §¨ ¨ º ·¨¦«±²¯²ª¼¬±©¬¨ §¯¦µ²³³µ²·¨¦·¬²±q ∏¶·µ¤¯¬¤± ±¶·¬·∏·¨ ²© ªµ¬¦∏¯·∏µ¤¯ ≥¦¬¨±¦¨ o¨¯¥²∏µ±¨ ot|{v }utu ∗ uty
≥¬°³¶²± ετ αλq ¤±2°¤§¨ µ¤§¬²±∏¦¯¬§¨¶¤±§¶¨§¬° ±¨·¤·¬²±¶¬±·«¨ ∏§¶²± ¬√ µ¨ ¶¨·∏¤µ¼q≥¦¬¨±¦¨¶ot|zy ot|w }tz| ∗ t{v
≥·¤¯¯
q坡地侵蚀与泥沙输移 q黄委会水保处编译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 }tzz ∗ tz{
tst 第 u期 赵晓光等 }用稀土元素示踪方法研究裸露坡面沿程侵蚀与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