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渭北高原及陕北高原的一些林分进行次生林改造。经模型和ANOVA分析证明:改造后,林木被害程度随定植年限的变化总体遵从Logistic模型。其中,全面清坡模式林木被害程度最高,林下更新模式最低。鼢鼠对油松、侧柏和刺槐的危害年限依次为林木定植后11、9和6年,其中油松定植2~6年,侧柏1~4年,刺槐1~2年被害最严重。单个鼢鼠对油松和刺槐的危害强度主要取决于林木的定植年限,与改造模式和林地鼢鼠密度关系不大;而对侧柏的危害强度不仅取决于林木定植年限,也与林地鼢鼠密度和改造模式密切相关。林木定植年限和单个鼢鼠的危害强度是影响林木被害死亡率的关键因素,林地鼢鼠密度和改造模式是主要因素。
By using the model and ANOVA analysis,the result proved that the varieties of forests damaged degree with planted ages were in accord with logistic model,after improvement of secondary forests on loess plateau.In woodland by using over-all felling,the forests damaged degree was most,using reforestation,the forests damaged degree was lowest.The ages of Chinese pine,Chinese arborvitae and Silver chain damaged by zokors were ordinal planted 11 years,9 years and 6 years.On Chinese pine by planted from 2th year to 6th year,Chinese arborvitae from first year to 4th year and Silver chain from first year to 2 year,the forests damaged degree was the most.The damaged degree,individual zokor did harm to Chinese pine and Silver chain,primarily depended on planted ages,not depended on improvement pattern and zokor density.The damaged degree of Chinese arborvitae not only depended on planted ages,but also depended on improvement pattern and zokor density.The planted ages and the harm degree of individual zokor were key factors to influence forest damaged mortality,the zokor density and the improvement pattern were main factors.
全 文 :第 wv卷 第 {期
u s s z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wv o²1{
∏ªqou s s z
黄土高原次生林改造林地鼢鼠与林木关系动态分析
韩崇选 张刚龙 王明春 张宏利 杨清娥 杨学军
k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杨凌 ztutssl
摘 要 } 对渭北高原及陕北高原的一些林分进行次生林改造 ∀经模型和 ∂ 分析证明 }改造后 o林木被害程
度随定植年限的变化总体遵从 ²ª¬¶·¬¦模型 ∀其中 o全面清坡模式林木被害程度最高 o林下更新模式最低 ∀鼢鼠对
油松 !侧柏和刺槐的危害年限依次为林木定植后 tt !|和 y年 o其中油松定植 u ∗ y年 o侧柏 t ∗ w年 o刺槐 t ∗ u年被
害最严重 ∀单个鼢鼠对油松和刺槐的危害强度主要取决于林木的定植年限 o与改造模式和林地鼢鼠密度关系不
大 ~而对侧柏的危害强度不仅取决于林木定植年限 o也与林地鼢鼠密度和改造模式密切相关 ∀林木定植年限和单
个鼢鼠的危害强度是影响林木被害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o林地鼢鼠密度和改造模式是主要因素 ∀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次生林改造 ~鼢鼠 ~发生规律 ~危害程度
中图分类号 }≥zyw1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zls{ p sszt p s|
收稿日期 }ussx p tu p tv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kussx
xu|sxl o国家/十一五0科技支撑项目kussy
⁄s{tsswl ∀
∆ψναµιχσ Αναλψσισ οφ τηε Ρελατιονσηιπ βετωεεν
Ζοκορ ανδ Σεχονδαρψ Φορεστσ ον τηε Λοεσσ Πλατεαυ
¤± ≤«²±ª¬∏¤± «¤±ª¤±ª¯²±ª • ¤±ª ¬±ª¦«∏± «¤±ª ²±ª¯¬ ≠¤±ª±¬±ªπ¨ ≠¤±ª÷∏¨∏±
kΧολλεγε οφ ΦορεστρψoΝορτηωεστ Α & Φ Υνιϖερσιτψ Ψανγλινγ ztutssl
Αβστραχτ }
¼ ∏¶¬±ª·«¨ °²§¨¯¤±§∂ ¤±¤¯¼¶¬¶o·«¨ µ¨¶∏¯·³µ²√¨ §·«¤··«¨ √¤µ¬¨·¬¨¶²©©²µ¨¶·¶§¤°¤ª¨§§¨ªµ¨¨º¬·«³¯¤±·¨§
¤ª¨¶º¨ µ¨ ¬± ¤¦¦²µ§º¬·« ²¯ª¬¶·¬¦°²§¨¯o¤©·¨µ¬°³µ²√¨ °¨ ±·²©¶¨¦²±§¤µ¼©²µ¨¶·¶²± ²¯¨ ¶¶³¯¤·¨¤∏q± º²²§¯¤±§¥¼ ∏¶¬±ª²√¨ µ2¤¯¯
©¨¯¯¬±ªo·«¨ ©²µ¨¶·¶§¤°¤ª¨§§¨ªµ¨¨º¤¶°²¶·o∏¶¬±ªµ¨©²µ¨¶·¤·¬²±o·«¨ ©²µ¨¶·¶§¤°¤ª¨§§¨ªµ¨¨ º¤¶ ²¯º¨ ¶·q׫¨ ¤ª¨¶²© ≤«¬±¨ ¶¨
³¬±¨ o≤«¬±¨ ¶¨ ¤µ¥²µ√¬·¤¨ ¤±§≥¬¯√¨ µ¦«¤¬± §¤°¤ª¨§¥¼ ½²®²µ¶º¨ µ¨ ²µ§¬±¤¯ ³¯¤±·¨§tt ¼¨ ¤µ¶o| ¼¨ ¤µ¶¤±§y ¼¨ ¤µ¶q± ≤«¬±¨ ¶¨
³¬±¨ ¥¼ ³¯¤±·¨§©µ²°u·«¼¨ ¤µ·²y·«¼¨ ¤µo≤«¬±¨ ¶¨ ¤µ¥²µ√¬·¤¨ ©µ²°©¬µ¶·¼¨ ¤µ·²w·«¼¨ ¤µ¤±§≥¬¯√¨ µ¦«¤¬±©µ²°©¬µ¶·¼¨ ¤µ·²u ¼¨ ¤µo
·«¨ ©²µ¨¶·¶§¤°¤ª¨§§¨ªµ¨¨ º¤¶·«¨ °²¶·q׫¨ §¤°¤ª¨§§¨ªµ¨¨o¬±§¬√¬§∏¤¯ ½²®²µ§¬§«¤µ°·² ≤«¬±¨ ¶¨ ³¬±¨ ¤±§≥¬¯√¨ µ¦«¤¬±o
³µ¬°¤µ¬¯¼ §¨ ³¨ ±§¨§²± ³¯¤±·¨§¤ª¨¶o±²·§¨ ³¨ ±§¨§²±¬°³µ²√¨ °¨ ±·³¤·¨µ± ¤±§½²®²µ§¨±¶¬·¼q׫¨ §¤°¤ª¨§§¨ªµ¨¨²© ≤«¬±¨ ¶¨
¤µ¥²µ√¬·¤¨ ±²·²±¯¼ §¨ ³¨ ±§¨§²± ³¯¤±·¨§¤ª¨¶o¥∏·¤¯¶² §¨ ³¨ ±§¨§²±¬°³µ²√¨ °¨ ±·³¤·¨µ± ¤±§½²®²µ§¨±¶¬·¼q׫¨ ³¯¤±·¨§¤ª¨¶
¤±§·«¨ «¤µ° §¨ªµ¨¨ ²©¬±§¬√¬§∏¤¯ ½²®²µº¨ µ¨ ®¨ ¼ ©¤¦·²µ¶·²¬±©¯∏¨±¦¨ ©²µ¨¶·§¤°¤ª¨§ °²µ·¤¯¬·¼o·«¨ ½²®²µ§¨±¶¬·¼ ¤±§·«¨
¬°³µ²√¨ °¨ ±·³¤·¨µ± º¨ µ¨ °¤¬±©¤¦·²µ¶q
Κεψ ωορδσ} ²¨¶¶³¯¤·¨¤∏~¬°³µ²√¨ °¨ ±·²©¶¨¦²±§¤µ¼©²µ¨¶·¶~½²®²µ~µ¨ª∏¯¤µ¬·¼ ²©²∏·¥µ¨¤®~©²µ¨¶·¶§¤°¤ª¨§§¨ªµ¨¨
自然事件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 o越来越多的大片森林破碎成彼此孤立的 / 森林岛屿0k≥¤∏±§¨µ¶o
t||t ~⁄²±²√¤±ot||zl ∀这种破碎化模式不仅形成了黄土高原今天较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 o而且增加了植被
的脆弱性k韩崇选等 oussx¤~ussw¥l ∀由于次生林结构类型单调 o缺乏良好的经营管理 o致使林业资源和经济
建设陷入危困中k李国猷 ot||u ~包晓斌 ot||wl ∀为了缓解这种状况 o各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次生林改造 o
以改变该区域森林资源现状k中国林学会 ot|{w ~张其保等 ot|{w ~佘济云等 oussul ∀但随着次生林改造的大
面积进行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 o林地鼢鼠危害问题逐渐突显 o成为了影响次生林改造和天然林保护
工程实施的主要因素k韩崇选等 ot||w¤~ussx¤~ussw¥l ∀有关鼢鼠的研究报道很多k禹瀚 ot|xy ~郑宝赉等 o
t|yv ~王祖望等 ot|zx ~郑生武 ot|{s ~王廷正等 ot||v ~张堰铭 ot||| ~王明春等 ot||z ~ussx ~樊乃昌等 ot||s ~
江廷安 ot||{ ~韩崇选等 ot||w¥~t||x ~ussu ~ussx¥l o奠定了鼢鼠可持续控制研究的基础 ∀但是 o由于鼢鼠发
生规律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o加之次生林生态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和各种物理 !生物参数的复杂性 o次生林改造
后林地鼢鼠发生规律研究报道很少 ∀笔者通过对次生林改造林地甘肃鼢鼠k Μψοσπαλαξ χοµσυσl与林木的关系
研究 o评价不同次改模式的效果 o为制定次生林改造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t 研究基地概况
研究基地选择在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杨家沟和延安市的桥山 !桥北林业局 o属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和天
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 ∀杨家沟位于渭北高原中部 o海拔 t vxs ∗ t xus ° o全年日照平均时数为
u t|s1v «o年平均气温为 |1u ε o极端最高达 vz1x ε o极端最低为 p xx1t ε o无霜期平均 tz{ §o年平均降雨
量 yws1w °° o年蒸发量为 {sy1s °°∀区内农林交错分布 o牛羊啃食比较严重 o为甘肃鼢鼠的重发区 ~土壤为
垆土和森林黄土性黄土 ∀植被破坏严重 o仅残存有零星的次生乔 !灌木分布 o森林覆盖率为 t|1s h ∀桥山和
桥北林业局位于陕北高原南部 o年均气温 {1y ε o年均降雨量 xyt1v °° o土壤主要是黑垆土和黄绵土 o次生林
以山杨k Ποπυλυσ δαϖιδιαναl !白桦k Βετυλα πλατψπηψλλαl !辽东栎k Θυερχυσλιαοτυνγενσισl为主 ∀林地与灌木疏林 !草
地 !农田多呈镶嵌分布 ∀造林树种以油松k Πινυσ 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lk¦«l !侧柏k Πλατψχλαδυσ οριενταλισlk¦¤l !刺槐
k Ροβινια πσευδοαχαχιαlk¶¦l和沙棘k Ηιπποπηαε ρηαµνοιδεσl为主 o其次是少量的山桃k Πρυνυσ δαϖιδιαναl !山杏
kΑρµενιαχα ϖυλγαρισ √¤µq ανσυl !仁用杏k Αρµενιαχα ϖυλγαρισ ≅ Αq σιβιριχαl和苹果k Μαλυσ πυµιλαl等k韩崇选等 o
ussv¤~ussv¥~ussw¤~ussw¦l ∀
u 材料与方法
t||u ) t||z年 o结合中德合作陕西造林工程项目和油松良种基地建设 o在项目区采取 x种模式进行次生
林改造试验k韩崇选等 ot||w¤~王明春等 oussw ~杨学军等 ousstl ∀造林树种为油松 !侧柏和刺槐 ∀tl全面清
坡造林 o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不大 !土层深厚且比较肥沃的次生林 o将林木全部清除 o采取水平阶整地重新造
林k²√¨ µ2¤¯¯©¨¯¯¬±ªo²©l ∀ul带状清坡造林分为 u种形式 o一种为水平带状清坡造林k¯ √¨¨ ¯©¨¯¯¬±ªo¯©l o按等高线每
隔 w °宽的次生林带 o砍除 u °宽地带上的所有林木 o在伐带上按 u1s °的株距造林 ~同时对保留带上的次
生林木进行疏伐 o按合理密度保留杂灌 ~一种为竖向清坡造林k√¨ µ·¬¦¤¯ ©¨¯¯¬±ªo√©l o清坡宽度为 us ° o保留带宽
度为 x ° o然后在清坡带上水平阶整地造林 ∀vl块状清坡造林k³¤·¦«©¨¯¯¬±ªo³©l o在山坡的中部 o每隔 x ° o设
置 vs ° ≅ vs °样方 o清除样方中的所有林木 o采用等高线水平阶整地造林 o株行距 u ° ≅ v °∀wl林下更新造
林kµ¨ª¨ ±¨ µ¤·¬²±oµ¤l o块状清除后挖穴植苗 o清除面积 w °u o补苗 zxs ∗ t uss株#«°pu o以后 v年 o每年对新植幼
树进行块状抚育 t次 ∀造林后每年 ts月 o采用切封洞法调查每块样地的封洞数 o同时在对照林地采用大面
积捕尽法确定洞口系数和种群结构 ∀调查各样地主要造林树种的被害率 !被害死亡率 ∀对调查的数据分类
整理 o采用系统分析法 o比较次生林改造后林地鼢鼠发生规律与次生林鼢鼠发生规律的异同 o评价 x种次生
林改造模式对林地鼢鼠抑制的效果 ∀
v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改造模式林木被害程度分析
不同改造模式 o林木被害死亡率不同 o同一改造模式 o不同树种的不同定植年限 o林木被害死亡率也有差
异k表 tl ∀
v1t1t 油松的被害程度分析 对表 t中的林木被害死亡各年累加值按时间序列分析 ∀x种改造模式造林
后 o油松的逐年累计被害死亡率均遵从 ²ª¬¶·¬¦模型变化规律 o其模型如下 }
Ψ¦«²© zs1|{{ xt n s1wv{ |¨ps1wxt u Ξ¤ k Ρ s1||t x oΠ s1sss sl o
Ψ¦«√© x|1|{z xt n s1w|x u¨ps1wwv w Ξ¤ k Ρ s1||s z oΠ s1sss sl o
Ψ¦«³© xs1tux zt n s1sxw t¨ps1wyw y Ξ¤ k Ρ s1||v w oΠ s1sss sl o
Ψ¦«¯© wt1{|x st n s1wz| t¨ps1w{t s Ξ¤ k Ρ s1||x | oΠ s1sss sl o
Ψ¦«µ¤ ux1{yw tt n s1wx| w¨ps1xt| x Ξ¤ k Ρ s1||x v oΠ s1sss sl o
从模型分析 o改造初期 o林木被害死亡率随年限变化的速率较小 ~随着定植年限的增加 o死亡率的增加速率
uz 林 业 科 学 wv卷
逐渐增大 o当累计死亡率达到其稳定值k最大值l一半时 o也就是定植后的第 w年 o其增加速率达最大 ~当累
计死亡率超过其稳定值的一半时 o死亡率随定植年限增加的速度逐步降低 o并逐渐接近于零 ∀虽然林木被害
死亡率的变化规律相同 o但不同改造模式下林木的被害程度差异很大 ∀模型预测 x种模式油松的最大累计
被害死亡率依次为 zs1|| h !xs1tv h !xs1tv h !wt1|s h 和 ux1{y h o与实际值 zs1yz h !x|1{u h !w|1{{ h !
wt1yx h和 ux1yz h十分接近 ∀对不同模式林木被害程度进行 ∂ 分析和 ≥⁄配对比较分析可知 o全面清
坡模式与竖向清坡模式差异不显著k Π s1v|sl o与块状清坡模式有一定的差异k Π s1tsul o与水平带状模
式差异显著k Π s1suxl o与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极显著k Π s1sstl ~竖向清坡模式与块状清坡模式差异不大
kΠ s1wvsl o与水平带状模式差异不显著k Π s1txyl o与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极显著k Π s1ss|l ~块状清坡
模式与水平带状模式无差异k Π s1xuvl o而与林下更新模式有差异k Π s1sx|l ~水平带状模式与林下更新
模式差异不显著k Π s1usvl ∀鼢鼠对定植 tt年以下的油松均可能造成危害 o定植 u ∗ y年的林木被害程度
较大 ox种模式林木在该时间段内被害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比例依次为 zz1{t h !zz1|s h !zz1vu h !zy1wu h
和 zv1x| h ∀
表 1 不同次生林改造方式下林地鼢鼠密度与林木被害死亡率统计 ≠
Ταβ .1 Τηε ζοκορ δενσιτψ ανδ φορεστσ δαµαγεδ µ ορταλιτψιν διφφερεντ ιµ προϖεµεντ παττερν
造林方式
°¤·¨µ±
全面清坡
√ µ¨2¤¯¯©¨¯¯¬±ª
竖向清坡
∂ µ¨·¬¦¤¯ ©¨¯¯¬±ª
块状清坡
°¤·¦«©¨¯¯¬±ª
水平清坡
¨√¨ ¯©¨¯¯¬±ª
林下更新
ª¨¨ ±¨ µ¤·¬²±
面积 µ¨¤Π«°u y1s ∗ z1s s1v ∗ s1x s1v ∗ s1w s1u ∗ s1v w1s ∗ x1s
重复次数 ³¨¨·¬·¬²±·¬°¨ ¶ v tx tx tx x
项目 ·¨° ⁄ ⁄ ⁄ ⁄ ⁄ ⁄ ⁄ ⁄ ⁄ ⁄
第 t年 t¶·¼¨ ¤µ u1vv u1wx u1vs u1wu u1wx u1x{ u1zx u1|s u1yv u1zs
第 u年 u±§¼¨ ¤µ w1vv x1xs v1|x x1ss v1tw v1|z v1w{ w1ws v1us w1ss
第 v年 vµ§¼¨ ¤µ {1yz tu1xz z1tu ts1ux y1ss {1yw w1wt y1vx v1ss w1vt
第 w年 w·«¼¨ ¤µ tt1vv tx1{x |1|s tv1{s {1xx tt1|u y1wx {1|s v1tu w1vs
第 x年 x·«¼¨ ¤µ tu1yz tv1yz ts1yz tt1wx {1w{ |1ts z1xs {1ss v1yx v1{|
油松林地 第 y年 y·«¼¨ ¤µ tu1vv z1ws ts1tw y1ts {1uu w1|w y1|z w1t{ w1ss u1v|
≤«¬±¨ ¶¨ ³¬±¨ 第 z年 z·«¼¨ ¤µ tt1yz w1ws |1wx v1xy z1{s u1|w y1v{ u1ws v1zy t1wt
º²²§¯¤±§¶ 第 {年 {·«¼¨ ¤µ tt1ss v1vs {1|s u1yz z1uw u1tz x1{y t1zx v1uw s1|y
第 |年 |·«¼¨ ¤µ ts1vv v1ts {1ws u1xs y1z{ u1ss x1uz t1xx v1wx t1ss
第 ts年 ts·«¼¨ ¤µ |1yz t1|t {1ty t1yu y1v{ t1uz w1{x s1|y v1ts s1yt
第 tt年 tt·«¼¨ ¤µ |1ss s1xs z1zx s1wx y1ss s1vx w1xw s1uy v1ux s1ts
统计 ≥·¤·q |1v| zs1yz z1{| x|1{u y1wy w|1{{ x1vt wt1yx v1vt ux1yz
第 t年 t¶·¼¨ ¤µ u1yz u1vs u1ws v1ty u1tz u1{x u1|x u1yx v1ux u1|u
第 u年 u±§¼¨ ¤µ v1vv x1vx v1ys w1ww u1{{ v1zx v1yz t1|{ v1w{ t1{{
第 v年 vµ§¼¨ ¤µ y1ss w1us y1wz v1x| x1sx u1ws w1yy s1|x v1vz s1{s
第 w年 w·«¼¨ ¤µ |1yz u1xx |1ss u1vu y1|| u1us y1sw s1vx v1vz s1ux
侧柏林地 第 x年 x·«¼¨ ¤µ tt1vv t1|s |1{w t1uz y1|x t1tx y1wz s1ss v1yv s1ss
≤«¬±¨ ¶¨ ¤µ¥²µ√¬·¤¨ 第 y年 y·«¼¨ ¤µ tt1vv t1vx |1sx s1ys y1xx s1wx y1uw s1ss v1v| s1ss
º²²§¯¤±§¶ 第 z年 z·«¼¨ ¤µ ts1yz s1{s {1zw s1ys y1u{ s1v{ x1zy s1ss v1wx s1ss
第 {年 {·«¼¨ ¤µ |1yz s1xx {1ut s1wu y1s{ s1vx x1ut s1ss v1uw s1ss
第 |年 |·«¼¨ ¤µ |1ss s1ys z1|x s1vs x1|u s1ut w1z{ s1ss v1wx s1ss
第 ts年 ts·«¼¨ ¤µ {1yz s1ss z1x{ s1ss x1zy s1ss w1v{ s1ss v1t{ s1ss
统计 ≥·¤·1 {1vv t|1ys z1u{ ty1zs x1wy tv1zw x1su x1|v v1v{ x1{x
第 t年 t¶·¼¨ ¤µ v1vv v1vv w1xv w1xz v1yv v1yv v1yv v1v| v1v| v1yv
第 u年 u±§¼¨ ¤µ w1vv v1|s x1zw x1tv w1{s w1vu w1{s v1yy w1sz v1vy
第 v年 vµ§¼¨ ¤µ y1ss t1{s z1vz u1ut y1ty t1{x y1ty t1yy x1xv t1ts
刺槐林地 第 w年 w·«¼¨ ¤µ |1ss t1{s {1ts t1yu y1wv t1u| y1wv t1us y1ss s1yz
≥¬¯√ µ¨¦«¤¬± 第 x年 x·«¼¨ ¤µ |1yz s1|z {1ws s1{w x1|y s1ys x1|y s1xx x1w| s1vx
º²²§¯¤±§¶ 第 y年 y·«¼¨ ¤µ |1vv s1ss {1ws s1ws y1u s1vs y1u s1ss x1ut s1ss
第 z年 z·«¼¨ ¤µ {1yz s1ss {1ty s1ss y1ty s1ss y1ty s1ss x1vz s1ss
统计 ≥·¤·1 z1t| tt1{s z1uw tw1tz x1yu tt1|| x1yu ts1wy x1st |1tt
≠ ⁄}鼢鼠密度Πk只#«°pul ∀ ²®²µ§¨±¶¬·¼Πk¬±§#«°pul ~⁄ }林木被害死亡率Πh ∀ ⁄¤°¤ª¨§ °²µ·¤¯¬·¼Πh q
v1t1u 侧柏的被害程度进程分析 改造后侧柏的连年累计被害死亡率变化规律与油松的基本相同 ∀全面
清坡林木被害程度与竖向清坡和块状清坡模式差异不显著k Π s1wwvl o与水平带状和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极
vz 第 {期 韩崇选等 }黄土高原次生林改造林地鼢鼠与林木关系动态分析
显著k Π s1sssl ~竖向清坡模式与块状清坡模式无差异k Π t1sssl o竖向清坡和块状清模式与水平带状和
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极显著k Π s1ssul ~水平带状与林下更新模式无差异k Π s1|{vl ∀相对全面清坡造林模
式 o后 w种模式对鼢鼠的拟制效果分别为 tw1{s h !u|1|s h !y|1zw h和 zs1tx h ∀对林木的被害程度进程进
行模型分析 o全面清坡 !竖向清坡和块状清坡造林模式 o林木累计被害死亡率既遵从 ≥ p模型 o又符合 ²ª¬¶·¬¦
模型 ~水平带状和林下更新模式造林符合 ±√¨ µ¶¨ 模型 o也符合 ²ª¬¶·¬¦模型 o其模型如下 }
Ψ¦¤²© ¨v1uvx |p
u1wtz t
Ξ¤ k Ρ s1||| yoΠ s1sss slo Ψ¦¤²© t|1z{y st n s1wsw y¨ ps1w|y {Ξ¤ k Ρ s1|{y yoΠ s1sssl~
Ψ¦¤√© ¨v1sv| wp
t1|su s
Ξ¤ k Ρ s1||{ woΠ s1sss slo Ψ¦¤√© ty1{tu wt n s1vtz u¨ ps1w|| xΞ¤ k Ρ s1||s soΠ s1sssl~
Ψ¦¤³© ¨u1{vs wp
t1z|| t
Ξ¤ k Ρ s1||{ voΠ s1sss slo Ψ¦¤³© tv1{us xt n s1vxw w¨ ps1w{| sΞ¤ k Ρ s1||t woΠ s1sssl~
Ψ¦¤¯© y1{|t | p w1uyx xΞ¤ k Ρ s1||| yoΠ s1sss slo Ψ¦¤¯©
x1|{{ x
t n s1yw| w¨ ps1uzs sΞ¤ k Ρ s1|zw xoΠ s1sssl ~
Ψ¦¤µ¤ y1zwz u p v1{tz uΞ¤ k Ρ s1||y |oΠ s1sss slo Ψ¦¤µ¤
x1{{{ z
t n s1xxy {¨ ps1uxy xΞ¤ k Ρ s1|zw zoΠ s1sssl∀
从模型回测分析 o≥ p模型与全面清坡造林后 t ∗ x年的林木累计死亡率相关较紧密 o其模型的有效最小
值为 u1vt h o与实际值 u1vs h几乎相等 o而模型的有效极大值和极大值分别为 us1vz h和 ux1wv h o与侧柏的
最大连年累计死亡率 t|1ys h相差显著 ~²ª¬¶·¬¦模型对 x年以后的林木被害死亡率预测准确 o其模型的有效
极大值和极大值为 t|1yw h和 t|1z| h o与侧柏的最大连年累计死亡率 t|1ys h相差不显著 o而模型的有效极
小值为 v1|{ h o与侧柏第 t年的被害死亡率差异显著 ∀竖向和块状清坡造林模式 u模型的回测分析结果与
全面清坡造林的相似 ∀±√¨ µ¶¨ 模型对水平带状和林下更新模式第 t年的回测值为 u1yv h和 u1|v h o与实际
值 u1yx h和 u1|u h十分接近 o而有效极大值和极大值分别为 x1{v h和 y1{| h与 x1z| h和 y1zw h o与侧柏第 w
年的累计死亡率 x1|v h和 x1{x h差异显著 ~²ª¬¶·¬¦模型的有效极小值分别 u1|u h和 v1us h o与实际值差异
较大 o而有效极大值和极大值依次为 x1{z h !x1|| h 和 x1{t h !x1{| h o与实际值 x1|v h 和 x1{x h 差异不
显著 ∀
v1t1v 刺槐的被害程度分析 刺槐被害累计死亡率随定植年限的变化 o前 w种造林模式可用 ≥ p模型和
²ª¬¶·¬¦模型描述 o林下更新模式可用 ±√¨ µ¶¨ 模型和 ²ª¬¶·¬¦模型表示 o其模型如下 }
Ψ¶¦²© ¨u1zw{yp
t1xwzx
Ξ¤ kΡ s1||{ {oΠ s1sss slo Ψ¶¦²© tu1sss st n s1xx{ u¨ ps1vww{Ξ¤ kΡ s1|{t |oΠ s1sss wl~
Ψ¶¦√© ¨u1|v|tp
t1ws|y
Ξ¤ kΡ s1||z woΠ s1sss slo Ψ¶¦√© tw1xuu xt n s1u|x |¨ ps1vyzuΞ¤ kΡ s1||s woΠ s1ssv yl~
Ψ¶¦³© ¨u1zxzyp
t1ww||
Ξ¤ kΡ s1||{ woΠ s1sss slo Ψ¶¦³© tu1tuv xt n x1uzu x¨ ps1vytwΞ¤ kΡ s1||y uoΠ s1sss sl~
Ψ¶¦¯© ¨u1zxzyp
t1v{yt
Ξ¤ kΡ s1||{ woΠ s1sss slo Ψ¶¦¯© ts1x{z {t n s1wt{ |¨ ps1vvy|Ξ¤ kΡ s1|{w uoΠ s1sss wl~
Ψ¶¦µ¤ ts1vyv x p y1zvt sΞ¤ kΡ s1||| voΠ s1sss slo Ψ¶¦µ¤
|1twz u
t n s1wvt v¨ ps1vuxuΞ¤ kΡ s1|{u |oΠ s1sss wl∀
模型回测分析结果与侧柏的一致 ∀对 x种模式的林木被害程度进行 ∂ 分析和≥⁄配对比较分析 o
仅竖向清坡与更新模式差异显著k Π s1swxl o与水平带状模式有一定的差异k Π s1s||l ∀不同模式刺槐被
害程度与油松和侧柏有所不同 o表现为竖向清坡造林模式最重 o其次是块状清坡 !全面清坡和水平带状清坡
模式 o林下更新模式刺槐被害最轻 ∀造成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造林初期林地鼠口密度的差异 ∀消除造林初期
林地鼠口密度差异的影响 o竖向清坡模式定植 y年的刺槐平均被害累计死亡率为 tt1vu h o块状清坡 !水平带
状和林下更新模式依次为 ts1|| h !ts1uz h和 {1|x h ∀
312 林木被害程度模型
v1u1t 油松被害程度模型 不同改造模式 o单个鼢鼠对油松危害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k图 t p tl ∀
∂ 分析和 ≥⁄配对比较分析结果证明 o单个鼢鼠在同年各模式下对林木的危害程度是一致的k Φ
wz 林 业 科 学 wv卷
s1sss oΠ t1sssl o但年度间差异极显著k Φ y xvu1|uy oΠ s1ssslk图 t p tl ∀同一年林木被害死亡率与林
地鼠口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k表 ul o模型截距近似于 s o斜率随定植年限遵从 ≤∏¥¬¦p模型k Ψ s1ytu y n
s1x|u z Ξ p s1tvz s Ξu n s1ssz u Ξv oΡ s1|zs x oΦ vz1zyw w oΠ s1sss tl变化规律 ∀从直线回归模型斜率
分析 o单个鼢鼠对油松的危害程度造林后 t ∗ v年有一个上升过程 o第 v年以后 o危害强度逐年下降 ∀单个鼢
鼠对油松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林木定植年限 o而与改造模式和鼢鼠密度关系不明显 ∀
表 2 油松被害死亡率与林地鼢鼠密度的模型分析
Ταβ .2 Τηε µ οδελ αναλψσισ βετωεεν τηεινϕυρεδ µ ορταλιτψ οφ Χηινεσε πινε ανδ τηε ζοκορ δενσιτψ
定植年限
°¯ ¤±·¨§¤ª¨¶
模型系数 ²§¨¯¦²¨©©¬¦¬¨±·
截距 ±·¨µ¦¨³· 斜率 ≥¯ ²³¨ µ¤·¨
相关系数
≤²¨©©¬¦¬¨±·
显著性检验 ≥¬ª±¬©¬¦¤±¦¨ ·¨¶·
Φ 显著水平 ≥¬ª±¬©2 Φ
t p s1stt z t1sv{ x s1||z z {zt1uv{ v s1sss s
u p s1sts t t1uyy | s1||| | u{ zu{1vys y s1sss s
v p s1svt w t1wwu { s1||| { ts ztw1zzz x s1sss s
w p s1swx y t1v|{ { t1sss s y{ yyv1tvx | s1sss s
x p s1svu v t1szz y t1sss s z| wtx1sww u s1sss s
y p s1ssw | s1yst s t1sss s w{z tzv1suy s s1sss s
z p s1ssv z s1vzz u t1sss s t st{ xwy1xvs x s1sss s
{ p s1ssy u s1vss w t1sss s uws {wx1sxv t s1sss s
| p s1sus w s1vss t s1||| | tz yuy1usy x s1sss s
ts p s1sss v s1t|{ t t1sss s |z {yu1wyy z s1sss s
tt p s1suy w s1sx| y s1|{w s tut1|yt | s1sss w
图 t 油松被害程度模型分析
ƒ¬ªqt ׫¨ °²§¨ ¤±¤¯¼¶¬¶¦«¤µ·²©§¤°¤ª¨§§¨ªµ¨¨²© ≤«¬±¨ ¶¨ ³¬±¨
模式中 ot }全面清坡 ~u }竖向清坡 ~v }块状清坡 ~w }水平带状 ~x }林下更新 ∀±·«¨ °²§¨¶ot } √¨ µ2¤¯¯©¨¯¯¬±ª~
u } ∂ µ¨·¬¦¤¯ ©¨¯¯¬±ª~v }°¤·¦«©¨¯¯¬±ª~w }¨√¨¯ ©¨¯¯¬±ª~x } ª¨¨ ±¨ µ¤·¬²±q下同 ∀ ׫¨ ¶¤°¨ ¥¨ ²¯º q
对不同模式林地鼢鼠密度进行 ∂ 分析和 ≥⁄配对比较分析 o各模式林地鼢鼠密度存在极显著的
差异k Φ tw1|sx oΦ s1sssl o其中 o全面清坡与竖向清坡模式有一定差异k Π s1s{{l o但差异不显著 o而与
其他 v种模式差异极显著k Π s1stl ~竖向清坡与块状清坡不显著k Π s1s|xl o而与水平带状和林下更新模
式差异极显著k Π s1stl ~竖向清坡与水平带状模式不显著k Π s1tzxl o而与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极显著
k Π s1sstl ~水平带状与林下更新差异显著k Π s1su{l ∀不仅不同模式间有差异 o不同年份间林地鼢鼠密
度也存在差异k Φ u1xv| oΦ s1stvl o定植当年的林地密度除与第 u年差异不显著外k Π s1w|ul o与以后各
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k Π s1sss ∗ s1swxl o第 u年与 w ∗ {年差异显著k Π s1ssw ∗ s1svtl o而与其他各年
差异不显著k Π s1sxsl ~第 v年与以后各年差异不显著k Π s1s|{ ∗ s1{z|l ∀不同模式林木被害程度的
∂ 分析和 ≥⁄配对比较分析结果与林地鼢鼠密度结果一致 o也表现为各模式间k Φ v1zzw oΦ s1ss|l
和各年度间k Φ |1yxx oΦ s1sssl均存在极显著差异k图 t p u o图 t p vl ∀对林木被害死亡率kΨ§°l与定植年
限k Ξ³¤l !改造模式k Ξ¶°l !鼢鼠密度k Ξ½§l和表 u中模型斜率k Ξ¶l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k图 t p u o图 t p vl ∀
其模型如下 }
´q Ψ§° s1u{t n x1zuzΞ¶ k Ρ s1zxvoΦktox{l zx1|twoΠ s1ssslo
µq Ψ§° p x1svv n y1uyuΞ¶ n s1z|yΞ½§ k Ρ s1|wtoΦktoxzl txz1xsuoΠ s1sssl o
¶q Ψ§° p {1yzv n {1xwvΞ¶ n s1ztvΞ½§ n s1v{sΞ³¤ k Ρ s1|xsoΦktoxyl |1xvvoΠ s1ssvlo
xz 第 {期 韩崇选等 }黄土高原次生林改造林地鼢鼠与林木关系动态分析
·qΨ§° p |1z|w n {1tttΞ¶ n s1{xwΞ½§ n s1u|vΞ³¤ n s1vxzΞ¶° kΡ s1|xvoΦktoxyl w1utxoΠ s1swxl∀
模型参数显著性检验证明 }模型 ´的常数项相关不显著kτ s1xsx oΠ s1ytyl oΞ¶项相关极显著kτ
{1ztv oΠ s1sssl ~模型 µ和模型 ¶各参数均极相关kτ值依次为 p |1{tu !t{1t{s !tu1xxs !p y1{uv !ts1ytu !
v1s|t o对应的 Π值除模型 ¶的 Ξ³¤项为 s1ssv 外 o其余均为 s1sssl ~模型 ·的前 v 项参数极相关kτ
p z1uw{ !ts1ssw !|1xsu oΠ s1sssl o后 u项显著相关kτ u1vtu !u1sxv oΠ s1sux !s1swxl ∀各参数的单相关系
数依次为 s1zxv !s1wyy !p s1xy{和 p s1vux ∀模型 ´反映了油松被害死亡率与其各年单个鼢鼠危害强度的关
系 o其实质是表现了油松被害死亡率与林地鼢鼠密度和油松定植年限的关系 ∀模型 µ主要反映了林木被害
死亡率与单个鼢鼠和其种群的关系 ∀模型 ¶引入了定植年限变量 o表现了鼢鼠个体和种群对油松综合作用
的年度变化 ∀模型 ·引入改造模式变量 o证明林木被害死亡率不仅取决于林地鼢鼠个体对其的危害强度和
鼢鼠种群密度 o也取决于油松的定植年限和改造模式 ∀
v1u1u 侧柏被害程度模型 单个鼢鼠对侧柏危害死亡率的变化规律 o不同模式间有所差异k图 u p tl ∀对其
数据进行 ∂ 分析和 ≥⁄配对比较分析 o定植 t ∗ v年不同模式间差异不显著k Φ t1uux oΠ s1vysl o其
中 o全面清坡与竖向清坡和块状清坡模式相似度较大k Π s1|wz !s1|v|l o而与水平带状和林下更新模式有一
定差异k Π s1tyy !s1tzyl ~定植 w年以后 o不同模式间差异明显k Φ v1ux| oΠ s1suxl o其中 o全面清坡与竖
向清坡模式相似性较弱k Π s1ytvl o与块状清坡模式相似性较强k Π s1{xyl o而与水平带状和林下更新模
式差异显著k Π s1sty !s1stzl ~竖向清坡与块状清坡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k Π s1zwxl o而与水平带状和林
下更新模式差异较大k Π s1sxs !s1sxwl ~块状清坡与水平带状和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显著k Π s1suw !
s1suxl ~水平带状与林下更新模式相似性显著k Π s1|ztl ∀不仅不同模式间 o单个鼢鼠对侧柏的危害死亡
率变化较大 o而且不同定植年度间单个鼢鼠对侧柏的危害程度差异很大k Φ uw1tuv oΠ s1sssl ∀对单个鼢
鼠对侧柏危害速率kΨ√l与定植年限k Ξ³¤l !改造模式k Ξ¶°l和林地鼢鼠密度k Ξ½§l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o其
模型如下 }
图 u 侧柏被害程度模型分析
ƒ¬ªqu ׫¨ °²§¨ ¤±¤¯¼¶¬¶¦«¤µ·²©§¤°¤ª¨§§¨ªµ¨¨²© ≤«¬±¨ ¶¨ ¤µ¥²µ√¬·¤¨
Ψ√t s1|vx p s1tty Ξ³¤ k Ρ s1zzw oΦ zt1xvw oΠ s1sssl o
Ψ√u t1tuy p s1tty Ξ³¤ p s1syw Ξ¶° k Ρ s1{su oΦ wu1uuy oΠ s1sssl o
Ψ√v u1szu p s1szw Ξ³¤ p s1utu Ξ¶° n Ξ½§ k Ρ s1|vw oΦ tsw1{sx oΠ s1sssl ∀
从模型可看出 o对单个鼢鼠危害速率影响较大的林木定植年限首先进入模型 o接着是改造模式参数进入
模型 o最后是鼢鼠密度参数进入模型 ∀三者与危害速率呈负相关 o其中 o林木定植年限和鼢鼠密度与单个鼢
鼠危害速率相关极显著kρ p s1zzw !p s1wyv oΠ s1sssl o改造模式相关不显著kρ p s1uts oΠ s1szul ∀
这说明影响单个鼢鼠对侧柏危害强度的首要因素是林木定植年限 o其次是改造模式 o最后是林地鼢鼠密度 ∀
这一结论与油松的有所差异 ∀
林地鼢鼠密度和林木被害死亡率的 ∂ 分析和 ≥⁄配对比较分析结果与油松的分析结果基本一
致 o但差异程度不同k图 u p u o图 u p vl ∀对于鼢鼠密度 o各模式间差异极显著k Φ |1tut oΠ s1sssl o其中 o
全面清坡与竖向清坡模式差异不显著k Π s1u|xl o而与其他模式差异极显著k Π s1ssv !s1sst !s1sssl ~竖
向清坡与后v种模式差异较大k Π s1sw{ !s1stx !s1sssl ~块状清坡与水平带状模式差异不显著k Π s1yutl o
yz 林 业 科 学 wv卷
而与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显著k Π s1suxl ~后 u种模式差异不显著k Π s1szxl ∀对于危害死亡率 o不同模式
间有一定差异k Φ u1tvz oΠ s1s|ul o其中 o第 t种模式与竖向清坡和块状清坡模式差异不显著k Π s1yvw !
s1vv|l o而与后 u种模式差异显著k Π s1su| !s1su{l ~竖向清坡 !块状清坡和水平带状模式与其后模式差异
不显著k Π s1s{s ∗ s1||sl ∀不同定植年限间 o鼢鼠密度差异均显著k Φ u1zx| oΠ s1stvl o林木被害死亡
率差异极显著k Φ ts1w|y oΠ s1sssl ∀对林木被害死亡率k Ψ§°l与定植年限k Ξ³¤l !改造模式k Ξ¶°l !鼢鼠密
度k Ξ½§l和单个鼢鼠对林木的危害速率k Ξ√l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k图 u p u o图 u p vl ∀其模型如下 }
´ q Ψ°§t s1vyu n u1|vv Ξ√ k Ρ s1|ss oΦ usw1ux{ oΠ s1sssl o
µ q Ψ°§u p y|u n v1vyz Ξ√ n s1txz Ξ½§ k Ρ s1|vx oΦ tyv1|uu oΠ s1sssl o
¶ q Ψ°§v p s1sst n u1{xw Ξ√ n s1tys Ξ½§ p s1tst Ξ³¤ k Ρ s1|ww oΦ tuy1uww oΠ s1sssl ∀
林木被害死亡率与单个鼢鼠危害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kρ s1|ss oΠ s1sssl o与鼢鼠密度呈不显著的负
相关kρ p s1t|t oΠ s1s|sl o而与定植年限和改造模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kρ p s1zzw ! p s1v{y oΠ
s1sss !s1ssvl ∀模型 ´显示了林木被害死亡率与单个鼢鼠危害速率的关系 o其实质是揭示了林木被害程度
与林木定植年限 !改造模式和鼢鼠密度的关系 ∀模型 µ反映了鼢鼠个体和种群密度对林木被害死亡率的影
响 ∀模型 ¶说明林木被害死亡率不仅取决于林地鼢鼠的综合作用 o也取决于林木的定植年限 ∀
v1u1v 刺槐被害程度模型 单个鼢鼠对刺槐的危害程度与改造模式没有差异k Φ s1ss| oΠ s1|||l o而与
定植年限和鼢鼠密度差异极显著k Φ {uy1zwv !us1www oΠ s1sssl ∀其中定植 t ∗ x年与各年的两两差异均
十分显著k Π s1sss ∗ s1ssxl o定植 y年和 z年的差异不显著k Π s1uszl ∀对单个鼢鼠的危害强度指标与林
木定植年限 !改造模式和鼢鼠密度指标进行模型分析 o其适合模型如下 }
°¤µ¤¥²¯¤模型 ´ Ψ√ t1xu{ p s1w{| Ξ³¤ n s1sv| Ξu³¤ k Ρ s1|y| oΦ uvv1|ts oΠ s1sssl o
°¤µ¤¥²¯¤模型 µ Ψ√ v1vuz p s1{t{ Ξ½§ n s1sxt Ξu½§ k Ρ s1{w{ oΦ v{1xuv oΠ s1sssl o
逐步回归模型 ´ Ψ√ t1s{y p s1t{y Ξ³¤ k Ρ s1|t| oΦ txt1{ws oΠ s1sssl o
逐步回归模型 µ Ψ√ t1u|y p s1txw Ξ³¤ p s1sxw Ξ½§ k Ρ s1|u{ oΦ |v1yuu oΠ s1sssl o
逐步回归模型 ¶ Ψ√ t1yvw p s1tvt Ξ³¤ p s1s|w Ξ½§ p s1syt Ξ¶° k Ρ s1|ww oΦ z{1zzw oΠ s1sssl ∀
从 °¤µ¤¥²¯¤模型分析 o模型 ´表述了定植年限与单个鼢鼠危害速率的关系 o表现为速率随定植年限逐渐
降低 o且降低幅度逐年减小k图 v p tl ∀模型 µ反映了鼢鼠密度与单个鼢鼠危害速率的关系 o表现为随林地
鼢鼠密度增加 o单个鼢鼠危害速率有降低的趋势 ∀从逐步回归模型分析 o模型 ´表示鼢鼠危害速率与林木定
植年限呈极显著的负相关kρ p s1|tt oΠ s1ssslk图 v p tl ∀模型 µ显示单个鼢鼠的危害速率随着林木的
增长与鼢鼠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kρ p s1zvs oΠ s1sssl ∀模型 ¶反映了鼢鼠危害速率伴随林木的增长
和林地鼢鼠密度的增加 o与改造模式呈负相关 o但相关不显著kρ p s1su| oΠ s1wwvl ∀从同年的数据分析 o
定植 t ∗ x年 o林木被害死亡率与林地鼢鼠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k表 vl ∀其斜率与林木定植年限遵从 Ψ√
t1w{z p s1wyx Ξ³¤ n s1svy Ξu³¤的 °¤µ¤¥²¯¤模型变化规律k Ρ s1|zw oΦ uzz1ztu oΠ s1sss sl ∀
图 v 刺槐被害程度模型分析
ƒ¬ªqv ׫¨ °²§¨ ¤±¤¯¼¶¬¶¦«¤µ·²©§¤°¤ª¨§§¨ªµ¨¨²©≥¬¯√¨ µ¦«¤¬±
从林地鼢鼠密度和林木被害程度分析 o不同改造模式 o林地鼢鼠密度有一定差异k Φ u1wzs oΠ
s1sxyl o仅全面清坡和竖向清坡与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显著k Π s1svz !s1stzl ∀林木被害程度不同模式间差
zz 第 {期 韩崇选等 }黄土高原次生林改造林地鼢鼠与林木关系动态分析
异不显著k Π t1zz| !s1tytl o只有竖向清坡与林下更新模式差异显著k Π s1st|lk图 v p u o图 v p vl ∀但两
者年度间差异均十分显著k Φ y1ttz !tz1uux oΠ s1sssl ∀对林木被害死亡率k Ψ§°l与定植年限k Ξ³¤l !改造
模式k Ξ¶°l !鼢鼠密度k Ξ½§l !单个鼢鼠对林木的危害速率k Ξ√l表 v中模型斜率k Ξ¶l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其模型如下 }
表 3 刺槐被害死亡率与林地鼢鼠密度的模型分析
Ταβ .3 Τηε µ οδελ αναλψσισ βετωεεν τηε δαµαγεδ µ ορταλιτψ οφ Σιλϖερ χηαιν ανδ τηε ζοκορ δενσιτψ
定植年限
°¯ ¤±·¨§¤ª¨¶
模型系数 ²§¨¯¦²¨©©¬¦¬¨±·
截距 ±·¨µ¦¨³· 斜率 ≥¯ ²³¨ µ¤·¨
相关系数
≤²¨©©¬¦¬¨±·
显著性检验 ¶¬ª±¬©¬¦¤±¦¨ ·¨¶·
Φ 显著水平 ≥¬ª±¬©2 Φ
t s1ssy y t1sss s s1||x v wuw1ssz x s1sss s
u p s1sv| u s1{y{ s s1|{| t ty|1ytw x s1sss u
v p s1sy| w s1u{| w s1|x| s wx1{st z s1ssu x
w p s1s|z v s1t|| u s1|wz v vw1|{y v s1ssw t
x p s1sw| y s1tst z s1|zv t zt1vwz y s1sst t
y p s1ssw u s1sus x s1vyx y s1ytz u s1wzy s
´ q Ψ°§ s1vvt n v1{su Ξ√ k Ρ s1|xv oΦ vs{1zx| oΠ s1sssl o
µ q Ψ°§ p t1uts n w1wz{ Ξ√ n s1utu Ξ½§ k Ρ s1|yy oΦ uts1wvv oΠ s1sssl o
¶ q Ψ°§ p s1szv n v1xyu Ξ√ n s1usy Ξ½§ p s1uss Ξ³¤ k Ρ s1|zt oΦ tyt1|wz oΠ s1sssl ∀
模型中 o除模型 ¶的常数项不显著外kτ p s1ts| oΠ s1|twl o其他参数均显著k Π s1sss ∗ s1su|l ∀林
木被害死亡率与单个鼢鼠危害速率和斜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kρ s1|xv !s1|w| oΠ s1sssl o与定植年限和鼢
鼠密度为极显著的负相关kρ p s1|tv !p s1x{| oΠ s1sssl ∀
w 结论与讨论
有害生物与目的植物的关系是有害生物优化管理决策和生态修复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性工作 o一直受到
人们的关注k⁄²±²√¤±ot||z ~韩崇选等 oussx¤l ∀有关鼠类与林木关系的研究很多 o但多数是建立在害鼠预测
预报和经济阈值研究基础上的 o公认的观点是害鼠对林木危害程度取决于林地鼠口密度 !林木种类和定植年
限等k韩崇选等 ot||w¤~ussx¥~t||xl ∀但忽视了害鼠个体与种群的相互作用和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 o缺乏
系统的研究证明 ∀本研究发现 }改造后 o林木被害程度随定植年限的变化总体遵从 ²ª¬¶·¬¦模型 o侧柏在全面
清坡 !竖向清坡和块状清坡模式下 o也符合 ≥ p模型 o在水平带状和林下更新模式下也符合 ±√¨ µ¶¨ 模型 o刺槐
在前 v种模式下 o也符合 ≥ p模型 o后 u种模式下 o也符合 ±√¨ µ¶¨ 模型 ∀对于油松 o鼢鼠危害的年限为定植 t
∗ tt年 o其中 u ∗ y年被害最严重 ∀全面清坡造林模式被害程度较高 o林下更新造林模式被害程度较低 ∀若
以全面清坡造林模式为对照 o其他 w种模式对鼢鼠的预防效果分别为 tx1vx h !u|1wu h !wt1sy h和 yv1y{ h ∀
对于侧柏 o前 v种改造模式造林后 |年内都可能受到鼢鼠的危害 o其中造林后 t ∗ x年受害较重 o造林第 u年
最为严重 ~而后 u种模式较轻 ∀对于刺槐 o鼢鼠主要危害定植 t ∗ x年的刺槐 o其中前 w种模式定植 u年的刺
槐受害较重 o林下更新模式第 t年较重 ∀与全面清坡清坡造林相比 o对鼢鼠危害的预防效果分别为 w1sz h !
y1{y h !tu1|z h和 uw1tx h ∀显然低于油松和侧柏相应的预防效果 ∀
次生林改造后 o鼢鼠对油松 !侧柏和刺槐的危害程度差异很大 ∀单个鼢鼠对油松和刺槐的危害程度主要
取决于林木的定植年限 o而与改造模式和鼢鼠密度无关 ∀林木被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林木定植年限和林地鼢
鼠的种群密度 o造林后 t ∗ v年危害程度有一个上升过程 o第 v年以后 o危害强度逐年下降 ~对刺槐的危害程
度随定植年限逐渐降低 o但幅度逐年减小 ∀同一年林木被害程度的差异 o主要是由于不同改进模式林地鼢鼠
种群密度的差异造成的 o不同定植年限林木被害程度的差异主要是鼢鼠个体对林木危害强度差异和林地鼢
鼠密度变化的结果 ∀单个鼢鼠对侧柏的危害程度除取决于林木定植年限外 o还取决于改造模式和林地鼢鼠
密度 ∀同一年林木被害死亡率与鼢鼠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o不同年限的与鼢鼠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
林木被害程度的这种变化 o反映了林木特性和次改幼林生物群落的演替关系 o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间关系
的变化 ∀次改后 o原有的植被发生了变化 o随着林木的生长 o林下植被不断发生更替 o林内光照 !土壤湿度 !气
温等非生物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o这些变化影响了林地鼢鼠的数量和分布 o反过来又使林木被害程度发生
{z 林 业 科 学 wv卷
变化 ∀次生林改造初期 o林下植被基本保持了原次生林草本植被的特点 o主要是以白羊草k Βοτηριοχηλοα
ισχηαεµυµl为优势种的群落 o鼢鼠喜食的阳性植物在林内呈块状核心分布 o相对贫乏 ∀鼢鼠密较低 o分布相对
集中 o对幼树危害相对较轻 o但由于幼树根系不发达 o鼢鼠一旦觅食 o一次可将根系全部吃光 o只剩下树干 o被
害死亡率极高 ∀随着林木的增长 o林分郁闭度增加 o林下鼢鼠喜食的萎陵菜k Ποτεντιλλα χηινενσισl !二裂萎陵菜
k Πqβιφυρχαl !苦荬菜kΙξερισ δεντιχυλατεl等逐渐扩散 o覆盖度和组成比显著增加 o鼢鼠密度逐渐上升 o并从原分
布地沿着水平阶整地带向周围林地扩散 o聚集程度逐渐降低 o取食林木的机会增大 o被害率增高 o但由于林木
逐渐长大 o鼢鼠一般一次不能啃食全部根系 o形成部分林木虽然被害但未死亡 o只是生长势减弱 o其被害死亡
率较幼树的低 ∀随着林木的进一步增大 o郁被度增加 o林内光照减少 o湿度增大 o林下草本植被分布相对集
中 o有向团块状分布格局转化的趋势 o出现以白羊草和长芒草kΣτιπα βυνγεαναl为优势种的群落 ∀鼢鼠喜食的
萎陵菜 !二裂萎陵菜 !苦荬菜等植物的覆盖度和组成比逐渐降低 ∀鼢鼠密度也逐年降低 o聚集程度逐年增强 o
对林木的危害程度也逐渐降低 ∀
参 考 文 献
包晓斌 qt||w q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开发培育模式探讨 q中国水土保持 okul }uy p uz
樊乃昌 o景增春 o周文扬 qt||s q高原鼢鼠的侵占行为及防治的新途径 q兽类学报 otskul }ttw p tus
韩崇选 o胡忠朗 o陈孝达 o等 qt||w¤q桥山林区甘肃鼢鼠发生规律研究 q陕西林业科技 ow }uv p u|
韩崇选 o胡忠朗 o陈孝达 o等 qt||w¥q甘肃鼢鼠对油松危害动态经济阈值研究及应用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kvl }wx p xu
韩崇选 o胡忠朗 o杨学军 o等 qt||x q林地甘肃鼢鼠空间格局研究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tsktl }zw p z|
韩崇选 o王明春 o杨学军 o等 qussu q安全型无公害灭鼠剂 ) 克鼠星的研究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tzkvl }ww p wz
韩崇选 o杨学军 o王明春 o等 qussv¤q关中北部塬区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研究 q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ovtk专辑l }tzz p t{v
韩崇选 o杨学军 o王明春 o等 qussv¥q关中北部塬区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研究 q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ovtk专辑l }t{w p t|s
韩崇选 o吕复扬 o卜书海 o等 qussw¤q陕西林区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t|kvl }|| p tsw
韩崇选 o杨学军 o李金钢 o等 qussw¥q农林啮齿动物灾害的环境修复与安全诊断 q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otys p v{s
韩崇选 o杨学军 o王明春 o等 qussw¦q陕西林区草兔空间格局及区域变化研究 q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ovukttl }yx p zu
韩崇选 o李金钢 o杨学军 o等 qussx¤q中国农林啮齿动物综合管理 q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oz{ p z| ~t|z p uvw
韩崇选 o杨学军 o王明春 o等 qussx¥q林区啮齿动物群落管理中的生态阈值研究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usktl }txy p tyt
江廷安 qt||{ q陕北黄土高原啮齿动物的区系及鼢鼠的防治对策 q水土保持通报 ot{ktl }w{ p xv
李国猷 qt||u q北方次生林经营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v p ttu
佘济云 o曾思齐 o李志辉 o等 qussu q湘东丘陵区马尾松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经营模式研究 q湖南林业科技 ou|ktl }y p |
王明春 o韩崇选 o胡忠朗 o等 qt||z q甘肃鼢鼠取食节律及对不同饵料喜食性的研究 q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ouxkul }vz p wt
王明春 o韩崇选 o杨学军 o等 qussw q林区甘肃鼢鼠危害特征及生态控制对策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t|kvl }tsx p ts{
王明春 o韩崇选 o宗德禄 o等 qussx q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防治中华鼢鼠试验研究 q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ovvkxl }v| p wv
王廷正 o李晓晨 qt||v q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繁殖特性的研究 q兽类学报 otvkul }txv p txx
王祖望 o梁杰荣 o李俊荣 o等 qt|zx q鼢鼠数量与地面痕迹的关系 Μ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q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 }第 u集 q北京 }科学出版
社 o{v p |v
杨学军 o韩崇选 o王明春 o等 qusst q林业生态措施在鼠害控制中的应用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tykvl }zy p z|
禹 瀚 qt|xy q陕北鼢鼠的初步研究 q西北农学院学报 okwl }x| p yx
张其保 o方 亮 qt||{ q大兴安岭岭南次生林改造方式与结构的研究 q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ouskvl }vz p wu
张堰铭 qt||| q捕杀对高原鼢鼠种群年龄结构及繁殖的影响 q兽类学报 ot|kvl }usw p utt
郑宝赉 o蔡桂全 o周乃武 o等 qt|yv q滹沱河流域上游地区鼢鼠数量分布的调查研究 q动物学报 ot{ktl }ut p uz
郑生武 qt|{s q中华鼢鼠的繁殖研究 q动物学研究 otkwl }wyx p wzz
中国林学会 qt|{w q次生林经营技术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u p u{
⁄²±²√¤± × o²±¨ ¶° • o±±¤±§∞ oετ αλqt||z q ∂¤µ¬¤·¬²±¬± ²¯¦¤¯2¶¦¤¯¨ §¨ª¨ ©¨©¨¦·¶}° ¦¨«¤±¬¶°¶¤±§ ¤¯±§¶¦¤³¨ ¦²±·¨¬·q∞¦²¯²ª¼ oz{ }usyw p uszx
≥¤∏±§¨µ¶⁄ o²¥¥¶ o¤µª∏¯ ¶¨≤ qt||t q
¬²¯²ª¬¦¤¯ ¦²±¶¨µ√¤·¬²± ²© ¦¨²¶¼¶·¨° ©µ¤ª° ±¨·¤·¬²±}¤µ¨√¬¨º q≤²±¶¨µ√¤·¬²±
¬²¯²ª¼ ox }t{ p vu
k责任编辑 朱乾坤l
|z 第 {期 韩崇选等 }黄土高原次生林改造林地鼢鼠与林木关系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