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echnique of Plastic Micro Catchment and PromoteInfiltration for Economic Forest on Loess Plateau

黄土高原杏、枣幼树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可提高杏、枣栽植成活率、产量、品质、自然降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防止土壤干化及其所导致的植株生长不良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杏树和枣树的栽植成活率分别比对照高14%和24%; 幼树生长发育快,树势强,杏树栽后5年总产量达到13 190 kg·hm-2,比对照增产96.87%,枣树栽后5年总产量达到18 000 kg·hm-2,比对照增产92.51%,且果实显著增大; 5年生杏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2.92 kg·m-3,比对照提高53.68%,5年生枣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3.45 kg·m-3,比对照提高53.33%; 杏树和枣树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提高36.73%和63.71%; 每年底根际区(0~2 m)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对照,年际间呈现稳定而缓慢的增长趋势; 生长季根际区(0~200 cm)的含水量一直高于对照,且雨季差异增大,这种现象在80~200 cm土层表现更为明显; 在集中降雨前后根际区以下(2~6 m土层)的贮水增量为31.1 mm,相当于对照的近40倍,这部分水可在干旱季节上移供植株生长利用。该技术成本低、简单易行、使用年限长、效率高,在我国广大的干旱贫困山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In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the technique of plasticcatchment and promoteinfiltration can increase survival rate, yield and quality of apricot and jujube, rain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 and prevent effectively from soil desiccation and harmful effect on plant grow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e survival rate of apricot and jujube with the treatment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14% and 24%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sapling grew quickly. The total yield of apricot fruit achieved 13 190 kg·hm-2 in 5 years after plantation, and increased by 96.87%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total yield of jujube fruit achieved 18 000 kg·hm-2 in 5 years after plantation, and increased by 92.51% compared with control. Simultaneously the technique was able to remarkably enhance size of the fruit. Rainwater use efficiency of 5year old apricot reached 2.92 kg·m-3, and increased by 53.68% compared with control. Rainwater use efficiency of 5 year old jujube reached 345 kg·m-3, and increased by 53.33% compared with control. Net income of apricot and jujube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36.73% and 63.71% compared with their control. At the end of every year soil water storage of rhizosphere area (0~2 m)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ntrol, the annual change in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etc. increased stably and gradually. In the growing season soil water content of rhizosphere area (0~2 m) was always higher than control, especially in rainy weather. This phenomenon was more obvious in 80~200 cm soil layers. During concentrated precipitation soil water recruitment below rhizosphere area (2~6 m) was 31.1mm, which was almost equal to 40 times of control. This water could be used by plant in arid season. This technique, with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and long service time was high efficiency. It may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general drought and impoverished mountainous area of our country.


全 文 :第 ww卷 第 u期
u s s {年 u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w o‘²1u
ƒ ¥¨qou s s {
黄土高原杏 !枣幼树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
王延平t 杨荣惠t 张 海t 白光明u 常善岗u
kt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杨凌 ztutss ~ u1 陕西省米脂县气象局 米脂 zt{tssl
摘 要 }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o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 o可提高杏 !枣栽植成活率 !产量 !品质 !自然降水利用
率和经济效益 o防止土壤干化及其所导致的植株生长不良的发生 ∀试验结果表明 }杏树和枣树的栽植成活率分别
比对照高 tw h和 uw h ~幼树生长发育快 o树势强 o杏树栽后 x年总产量达到 tv t|s ®ª#«°pu o比对照增产 |y1{z h o枣
树栽后 x年总产量达到 t{ sss ®ª#«°pu o比对照增产 |u1xt h o且果实显著增大 ~x年生杏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 u1|u
®ª#°pv o比对照提高 xv1y{ h ox年生枣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 v1wx ®ª#°pv o比对照提高 xv1vv h ~杏树和枣树的纯收
入分别比对照提高 vy1zv h和 yv1zt h ~每年底根际区ks ∗ u °l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对照 o年际间呈现稳定而缓慢
的增长趋势 ~生长季根际区ks ∗ uss ¦°l的含水量一直高于对照 o且雨季差异增大 o这种现象在 {s ∗ uss ¦°土层表
现更为明显 ~在集中降雨前后根际区以下ku ∗ y °土层l的贮水增量为 vt1t °° o相当于对照的近 ws倍 o这部分水
可在干旱季节上移供植株生长利用 ∀该技术成本低 !简单易行 !使用年限长 !效率高 o在我国广大的干旱贫困山区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杏幼树 ~枣幼树 ~塑膜集水 ~促渗管 ~降水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zx|1v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lsu p ss{x p s{
收稿日期 }ussz p sx p tz ∀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技支撑项目/陕北地区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0和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kussxŽst p Štw p svl资助 ∀
Τεχηνιθυε οφ Πλαστιχ Μιχρο2Χατχηµεντ ανδ Προµοτε2Ινφιλτρατιον φορ
Εχονοµιχ Φορεστ ον Λοεσσ Πλατεαυ
• ¤±ª≠¤±³¬±ªt ≠¤±ª •²±ª«∏¬t «¤±ª ‹¤¬t …¤¬Š∏¤±ª°¬±ªu ≤«¤±ª≥«¤±ª¤±ªu
kt1 Χολλεγε οφ Ρεσουρχεσ ανδ Ενϖιρονµεντo Νορτηωεστ Σχι2Τεχη Υνιϖερσιτψοφ Αγριχυλτυρε ανδ Φορεστρψ Ψανγλινγ ztutss ~
u1 Μετεορολογψ Βυρεαυ οφ Μιζηι Χουντψo Σηαανξι Προϖινχε Μιζηι zt{tssl
Αβστραχτ} Œ± «¬¯¯¼ ¤±§ª∏¯¯ ¼ µ¨ª¬²± ²© ²¯¨ ¶¶³¯¤·¨¤∏o·«¨ ·¨¦«±¬´∏¨ ²© ³¯¤¶·¬¦2¦¤·¦«°¨ ±·¤±§³µ²°²·¨2¬±©¬¯·µ¤·¬²± ¦¤±¬±¦µ¨¤¶¨
¶∏µ√¬√¤¯ µ¤·¨o¼¬¨ §¯¤±§ ∏´¤¯¬·¼²©¤³µ¬¦²·¤±§­∏­∏¥¨ oµ¤¬±º¤·¨µ∏¶¨ ©¨©¬¦¬¨±¦¼¤±§ ¦¨²±²°¬¦¥¨ ±¨ ©¬·o¤±§³µ¨√¨ ±·¨©©¨¦·¬√¨ ¼¯©µ²°
¶²¬¯ §¨¶¬¦¦¤·¬²± ¤±§«¤µ°©∏¯ ©¨©¨¦·²± ³¯¤±·ªµ²º·«q׫¨ ¬¨³¨µ¬°¨ ±·¤¯ µ¨¶∏¯·¶¬±§¬¦¤·¨§}׫¨ ¶∏µ√¬√¤¯ µ¤·¨ ²©¤³µ¬¦²·¤±§­∏­∏¥¨
º¬·«·«¨ ·µ¨¤·°¨ ±·¬±¦µ¨¤¶¨§µ¨¶³¨¦·¬√¨ ¼¯ ¥¼ tw h ¤±§uw h ¦²°³¤µ¨§º¬·«¦²±·µ²¯ q׫¨ ¶¤³¯¬±ªªµ¨º ∏´¬¦®¯¼q׫¨ ·²·¤¯ ¼¬¨ §¯²©
¤³µ¬¦²·©µ∏¬·¤¦«¬¨√¨ §tv t|s ®ª#«°pu ¬± x ¼¨ ¤µ¶¤©·¨µ³¯¤±·¤·¬²±o¤±§¬±¦µ¨¤¶¨§¥¼ |y1{z h ¦²°³¤µ¨§º¬·«¦²±·µ²¯ q׫¨ ·²·¤¯
¼¬¨ §¯²©­∏­∏¥¨ ©µ∏¬·¤¦«¬¨√¨ §t{ sss ®ª#«°pu ¬± x ¼¨ ¤µ¶¤©·¨µ³¯¤±·¤·¬²±o¤±§¬±¦µ¨¤¶¨§¥¼ |u1xt h ¦²°³¤µ¨§ º¬·«¦²±·µ²¯ q
≥¬°∏¯·¤±¨ ²∏¶¯¼·«¨ ·¨¦«±¬´∏¨ º¤¶¤¥¯¨·² µ¨°¤µ®¤¥¯¼ ±¨«¤±¦¨ ¶¬½¨ ²©·«¨ ©µ∏¬·q •¤¬±º¤·¨µ∏¶¨ ©¨©¬¦¬¨±¦¼ ²©x2¼¨ ¤µ2²¯§¤³µ¬¦²·
µ¨¤¦«¨§u1|u ®ª#°pv o¤±§¬±¦µ¨¤¶¨§¥¼xv1y{ h ¦²°³¤µ¨§º¬·«¦²±·µ²¯ q•¤¬±º¤·¨µ∏¶¨ ©¨©¬¦¬¨±¦¼ ²©x2¼¨ ¤µ2²¯§­∏­∏¥¨ µ¨¤¦«¨§
v1wx ®ª#°pv o¤±§¬±¦µ¨¤¶¨§¥¼ xv1vv h ¦²°³¤µ¨§º¬·«¦²±·µ²¯ q ‘¨·¬±¦²°¨ ²©¤³µ¬¦²·¤±§­∏­∏¥¨ ¬±¦µ¨¤¶¨§µ¨¶³¨¦·¬√¨ ¼¯ ¥¼
vy1zv h ¤±§yv1zt h ¦²°³¤µ¨§º¬·«·«¨¬µ¦²±·µ²¯ q„··«¨ ±¨§²© √¨¨ µ¼ ¼¨ ¤µ¶²¬¯ º¤·¨µ¶·²µ¤ª¨ ²©µ«¬½²¶³«¨µ¨ ¤µ¨¤ks ∗ u °l º¤¶
²¥√¬²∏¶¯¼ «¬ª«¨µ·«¤±¦²±·µ²¯ o·«¨ ¤±±∏¤¯ ¦«¤±ª¨ ¬± ¼¬¨ §¯oº¤·¨µ∏¶¨ ©¨©¬¦¬¨±¦¼o¤±§ ·¨¦q¬±¦µ¨¤¶¨§¶·¤¥¯¼ ¤±§ªµ¤§∏¤¯ ¼¯ qŒ±·«¨
ªµ²º¬±ª¶¨¤¶²±¶²¬¯ º¤·¨µ¦²±·¨±·²©µ«¬½²¶³«¨µ¨ ¤µ¨¤ks ∗ u °l º¤¶¤¯º¤¼¶«¬ª«¨µ·«¤±¦²±·µ²¯ o ¶¨³¨¦¬¤¯ ¼¯¬±µ¤¬±¼ º¨ ¤·«¨µq׫¬¶
³«¨ ±²°¨ ±²± º¤¶ °²µ¨ ²¥√¬²∏¶¬± {s ∗ uss ¦° ¶²¬¯ ¤¯¼¨ µ¶q ⁄∏µ¬±ª ¦²±¦¨±·µ¤·¨§ ³µ¨¦¬³¬·¤·¬²± ¶²¬¯ º¤·¨µµ¨¦µ∏¬·°¨ ±·¥¨ ²¯º
µ«¬½²¶³«¨µ¨ ¤µ¨¤ku ∗ y °l º¤¶vt1t°°oº«¬¦«º¤¶¤¯°²¶·¨ ∏´¤¯ ·²ws·¬°¨ ¶²©¦²±·µ²¯ q׫¬¶º¤·¨µ¦²∏¯§¥¨ ∏¶¨§¥¼ ³¯¤±·¬±
¤µ¬§¶¨¤¶²±q ׫¬¶·¨¦«±¬´∏¨ o º¬·« ²¯º ¦²¶·¶¬°³¯¨²³¨µ¤·¬²±o¤±§ ²¯±ª ¶¨µ√¬¦¨ ·¬°¨ º¤¶«¬ª« ©¨©¬¦¬¨±¦¼qŒ·°¤¼ «¤√¨ ¥µ²¤§
¤³³¯¬¦¤·¬²± ³µ²¶³¨¦·¬±·«¨ ª¨ ±¨ µ¤¯ §µ²∏ª«·¤±§¬°³²√¨ µ¬¶«¨§°²∏±·¤¬±²∏¶¤µ¨¤²©²∏µ¦²∏±·µ¼q
Κεψ ωορδσ} ²¯¨ ¶¶³¯¤·¨¤∏~¼²∏±ª¤³µ¬¦²·ªµ²º·«~¼²∏±ª­∏­∏¥¨ ªµ²º·«~³¯¤¶·¬¦2¦¤·¦«°¨ ±·~·«¨ º¤·¨µ2¬±¶·µ∏°¨ ±·²©³µ²°²·¨
¬±©¬¯·µ¤·¬²±~µ¤¬±º¤·¨µ∏¶¨ ©¨©¬¦¬¨±¦¼
黄土高原地区 o土地资源广袤 o土层深厚 o土质疏松 ~光热资源充足 o昼夜温差大 o利于我国北方主要树
种的生长和结实 ~但年降水量少 o且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 o年变率大 o暴雨多而集中 o致使大部分的降水形成
地表径流直接汇集到河流中去 o加之蒸发量大 o/十年九旱0 ~林业生产中成活率低 !生态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突出存在 ∀水分是制约植株生存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o而有限自然降雨又是黄土高原林地土壤水分的唯
一来源 o人工汇集利用雨水一直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从 us世纪 |s年代开始 o我国学者在旱地集水利
用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k余清珠等 ot||v ~鲁子瑜等 ot||v ~陈国良等 ot||x ~张府娥等 ot||| ~王克勤等 o
usss ~宋吉红等 ousss ~邝立刚 ousst ~贺康宁等 oussv ~张永涛等 oussv ~党红忠等 oussvl o但主要集中于坡面
的雨水汇集利用 o投资较高k李小雁等 oussul o土地利用率降低 ∀杏 !枣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振兴地方经济 !
改善生态环境的两大支柱产业 o面积分别达到 ts万 «°u 和 tv1vv万 «°u ∀近年来 o为了抵御干旱 !高效利用
自然降水 !改善林木生长的水分供应 o相继推广了树盘整地集水 !覆膜集水和集雨节灌 !膜下滴灌等技术 ∀但
前二者忽视了水分的强烈快速蒸发和深层下渗储备 o从而降低了有限集水的利用率 o影响了林木生产力的提
高 ~后者则投资成本高 ∀为此 o开展了融集水 !促渗 !保墒 !增温为一体的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研究 ∀对黄土
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有限自然降水的高效利用 !防止土壤干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t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远志山试验基地进行 ∀该基地位于米脂县东沟流域 o北
纬 vzβwsχ ∗ v{βsyχ o东经 tssβtxχ ∗ ttsβtyχ o面积 w1t ®°u ∀年平均温度 {1| ε o∴ts ε 积温 v wzs ε o日照时数
u zty «o无霜期 tys ∗ tzs §∀t|zy ) ussy年平均为 wus1u °° o降水年际变率为 tz1v h o降水季节性分布不均
匀 ow ) y月降水量少 o且多为 ts °°以下的无效降雨 o而 y ) |月则占到降水量的 zw1v h o且多以暴雨形式出
现 o强度大 o在这样少的降水条件下每年有相当一部分降水形成径流流失 ∀试验地为宽 tx ∗ us °的台地 o土
壤为黄绵土 o有机质含量 u1u| ª#®ªpt o³‹值 {1|t ∀海拔 |xt ∗ t su| °∀试验期间的降雨情况见表 t ∀
表 1 2002 ) 2006 年试验地降水量统计表
Ταβ .1 Τηε πρεχιπιτατιον οφ εξπεριµεντ λανδ ιν 2002 ) 2006
年份
≠ ¤¨µ
月降水量 °µ¨¦¬³¬·¤·¬²± ³¨µ°²±·«Π°°
t月 ¤±qu月 ƒ ¥¨qv月 ¤µqw月 „³µqx月 ¤¼ y月 ∏±qz月 ∏¯ q{月 „∏ªq|月 ≥¨ ³qts月 ’¦·qtt月 ‘²√ qtu月 ⁄¨¦q
年降水量 „±±∏¤¯
³µ¨¦¬³¬·¤·¬²±Π°°
ussu t1x x1u uv1x vt1u tv{1s vz1s w|1y yw1w uw1t ty1{ v|t1y
ussv u1w u1x tz1u tz1v v{1z vw1v yw1| tsv1t tws1z v1u wx1| wzs1u
ussw v1t t1x x1y uu1y xs1| yx1u |v1{ ux1w ty1w t1| tt1t u|z1x
ussx x1x u1w tt1v ws1t vy1s wu1w tsv1t ys1s z1x w1y vtu1|
ussy tu1v x1u tu1u xz1u xw1y tvv1| txy1| u|1x tx1z tu1v w{|1{
u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选择目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经济林树种 ) ) ) 杏k Πρυνυσ αρµενιαχαl和枣
k Ζιζιπηυσϕυϕυβεl为研究对象 ∀
212 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
当地春夏kw ) y月l干旱少雨 o且降水量多为 ts °°以下 o雨水下渗浅 o蒸发散失快 ~而此季节正是林木
成活 !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 o需要吸收利用较多的土壤水分 ∀为了最大限度地将树盘内很少的雨水集聚于
林木根茎周围 o并快速下渗至深层根部 o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o改善林木根际水分状况 o组装集成塑膜微集水促
渗技术 ∀具体做法是 }先将树盘整修成里高外低 !高差为 us ¦°的正方形集水区 o再把厚 s1sz °°的塑膜按
树盘大小裁剪好 o在裁剪好的塑膜一边 tΠu处至中心剪开 o并在中心剪一个直径 vs ¦°的圆k以便雨水入渗l o
然后沿树干套入铺置于树盘 o塑膜四周和剪开处用土压实 o防止大风刮起 o最后在离树干 vs ∗ xs ¦°处的东
南西北各安置雨水促渗管 t个 ∀每年 v月下旬林木发芽时维修好树盘 o铺置塑膜 o最后将促渗管下端垂直指
向目标位置 o用脚压入土壤 o头部露出 o即可 ∀雨水促渗管用铁皮制成 o可连年使用 ∀促渗管地上部为一露出
地面高 x ¦° !直径 x ¦° !四周带有数个圆形小孔的头 o顶部铁皮严封 o防止无雨时间的水分散失 o地下部长 ys
∗ tss ¦°o直径 u ¦°o每隔 x ¦°开直径 s1x ¦°的圆形渗水孔 u ∗ v个k图 tl ∀该技术的原理是 }将收集到的干
y{ 林 业 科 学 ww卷
净雨水通过促渗管直接流送至土壤深层根系可吸收的范围 o且促渗管中雨水的重力作用促进了雨水在土壤
深层的扩散和下移 o缩短了雨水渗入土壤深层的时间 o减少了雨后高温干燥引起的浅层水分的蒸散损失量 o
而下渗蓄集于深层的水分 o受塑膜覆盖保护而防止了蒸发散失 o从而改善林木的土壤水分供应状况 o提高有
限雨水的利用效率 ∀
图 t 雨水促渗管
ƒ¬ªqt ׫¨ º¤·¨µ2¬±¶·µ∏° ±¨·²©
³µ²°²·¨2¬±©¬¯·µ¤·¬²±
213 试验方法
于 ussu年春栽植杏树和枣树各 vss株 o密度均为 w ° ≅ v ° o杏品种
为梅杏 !凯特杏和胭脂红杏 v个 o枣品种为赞皇大枣和油枣 ∀u个树种各
设 v种处理方式 }„ !对照k无集水覆盖保墒措施l ~… !塑膜集水 ~≤ !塑膜
集水促渗 ∀各种处理均为 tss株 o连年布设 ∀土壤水分采用 ≤‘≤xsv…
k⁄• l型智能中子水分仪测定 o标定方程为 ψ€ xu1{{zξ p s1vsu zk Ρu €
s1|vw wl o测定深度为 s ∗ yss ¦°∀自然降水利用率k• ˜∞l €生长季总生
物量Π生长季总耗水量 ∀生长季总生物量 €叶生物量 n新生枝生物量 n
茎杆生物量 n果实产量 ∀叶生物量 €样株叶片总数 ≅单叶平均质量 ~新
生枝生物量 € 新生枝总数 ≅ 单枝平均质量 ~茎杆生物量采用 ‹∏¬¯ ¼¨
kt|vul提出的相对生长法求得 ∀生长季总耗水量 €发芽前贮水量 p落叶
后贮水量 n年降水量 ∀试验数据采用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v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处理方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春季干旱少雨和气温回升慢是新植苗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于
ussu年杏树和枣树定植后的发芽期 !持续干旱期末测定了 t °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和发芽期 vs ¦°深处的土
壤温度 o统计了成活率k表 ul ∀结果表明 o„ !… !≤ v种处理发芽期和持续干旱期末的土壤贮水量均存在显著
差异 ∀在发芽期 o杏苗和枣苗处理 ≤的贮水量分别比处理 „高 z1v °°和 y1| °° o比处理 …分别高 v1y °°
和 w1y °° ~干旱期末 o杏苗和枣苗处理 ≤ 的贮水量分别比处理 „高 tv1u °°和 tu1w °° o比处理 …分别高
x1s °°和 x1z °°∀这是由于处理 ≤不仅可使雨水集中下渗和阻止水分的强烈蒸发 o而且强化了雨水的入渗
和储备所致 ∀处理 ≤ vs ¦°深处的土壤温度与处理 „存在显著差异 o分别高 t1x ε 和 t1v ε o与处理 …差异
不显著 ∀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和温度的提升促进了苗木的发芽 o杏苗和枣苗处理 ≤ 的发芽株率分别比处理
„高 y1x h和 t{1s h o旱死的株数明显比对照少 ~成活率分别比处理 „高 tu h和 u{ h o比处理 …分别高 y h
和 ts h ∀
表 2 不同处理方式下杏 !枣树定植当年土壤水分 !温度和成活率 ≠
Ταβ .2 Τηε συρϖιϖαλ ρατε ανδ σοιλτεµ περατυρε ανδ σοιλ ωατερ στοραγε οφ ϕυϕυβε ανδ απριχοτ υνδερ διφφερεντ τρεατµεντσ
处理
×µ¨¤·°¨ ±·
发芽期贮水量
• ¤·¨µ¶·²µ¤ª¨
§∏µ¬±ª¶³µ²∏·Π°°
干旱期末贮水量
• ¤·¨µ¶·²µ¤ª¨ ¤··«¨
±¨§²©§µ¼ ¶¨¤¶²±Π°°
土壤温度 ≥²¬¯
·¨°³¨µ¤·∏µ¨
Πε
发芽株数
‘∏°¥¨µ²©
¶³µ²∏·
旱死株数
‘∏°¥¨µ²©
§¨¤·«
成活率
≥∏µ√¬√¤¯
µ¤·¨Πh
„ !对照 ≤²±·µ²¯ z{1u ¤ y{1v ¤ t|1{ ¤ wy w {w
杏树
„³µ¬¦²· … !塑膜集水 °¯ ¤¶·¬¦¦¤·¦«°¨ ±· {t1| ¥ zy1x ¥ ut1w ¥ w{ t |w≤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x1x ¦ {t1x ¦ ut1v ¥ w| s |{
„ !对照 ≤²±·µ²¯ zz1x ¤ yy1| ¤ us1x ¤ v| { yu
枣树
∏­∏¥¨ … !塑膜集水 °¯ ¤¶·¬¦¦¤·¦«°¨ ±· z|1{ ¥ zv1y ¥ ut1x ¥ wu u {s≤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w1w ¦ z|1v ¦ ut1{ ¥ wy s |s
≠ 同一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显著水平k Π s1sxl ∀ ⁄¬©©¨µ¨±·¯ ·¨¨µ¶¬±·«¨ ¶¤°¨ ¦²¯∏°±¬±§¬¦¤·¨·«¨ ¶¬ª±¬©¬¦¤±¦¨ ¤·s1sx ¯¨ √¨¯ q下同 ∀׫¨
¶¤°¨ ¥¨ ²¯º q
312 不同处理方式对杏 !枣幼树生长发育和结实的影响
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 o土壤水分条件对杏 !枣幼树发芽 !枝梢生长 !果实膨大 !花芽形成等方面都
有很大的影响 ∀表 v结果表明 o处理 ≤的树体生长发育明显快于 „和 …o树势强 !树冠大 ∀v种处理的树高
均存在显著差异 ~处理 ≤和 …与处理 „的干径 !新梢长 !单叶质量差异显著 o但 ≤ 和 …差异不显著 ∀处理 ≤
产量提升快 o增产后劲大 o且果实显著增大 o肉厚 o色艳 o商品性好k表 wl ∀杏树栽植后前 x年处理 ≤ 的总产
z{ 第 u期 王延平等 }黄土高原杏 !枣幼树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
量达到 tv t|s ®ª#«°pu o分别比处理 „和 …增产 |y1{z h和 vw1|v h ~枣树栽植前 x年处理 ≤ 的总产量为 tw
sxs ®ª#«°pu o分别比处理 „和 …增产 |u1xt h和 wu1uw h ∀可见 o塑膜集水促渗技术在黄土高原经济林栽培
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表 3 不同处理方式 5 年生梅杏和赞皇大枣的生长发育状况
Ταβ .3 Τηε στατε οφ γροωτη οφ 52ψεαρ2ολδ Μειξινγ ανδ Ζανηυανγδαζαο υνδερ διφφερεντ τρεατµεντσ
处理
×µ¨¤·° ±¨·
树高
‹ ¬¨ª«·Π¦°
干径
⁄¬¤°¨ ·¨µΠ¦°
冠幅
≤µ²º±Πk¦° ≅ ¦°l
新梢长
¨±ª·«²©¤¥µ¤±¦«Π¦°
单叶质量
¤¶¶²©¯¨ ¤©Πª
„ !对照 ≤²±·µ²¯ uws ¤ tv1| ¤ u1| ≅ u1| z{1u ¤ s1v{ ¤
梅杏
 ¬¨¬¬±ª … !塑膜集水 °¯ ¤¶·¬¦¦¤·¦«° ±¨· vsx ¥ ty1| ¥ v1t ≅ v1v tsu1v ¥ s1wy ¥
≤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vxs ¦ t{1z ¥ v1x ≅ v1v tsy1{ ¥ s1w| ¥
„ !对照 ≤²±·µ²¯ uux ¤ tt1{ ¤ u1y ≅ u1{ zx1x ¤ s1tt ¤
赞皇大枣
¤±«∏¤±ª§¤½¤²… !塑膜集水 °¯ ¤¶·¬¦¦¤·¦«° ±¨· uxs ¥ tw1t ¥ u1{ ≅ u1| {x1| ¥ s1ty ¥
≤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u{x ¦ ty1w ¥ v1t ≅ v1s {{1y ¥ s1t| ¥
表 4 不同处理方式梅杏和赞皇大枣的结实状况
Ταβ .4 Τηε στατε οφ φρυχτιφιχατιον οφ Μειξινγ ανδ Ζανηυανγδαζαο υνδερ διφφερεντ τρεατµεντσ
处理
×µ¨¤·° ±¨·
单果质量
¤¶¶²©¶¬±ª¯¨
©µ∏¬·Πª
果实纵横径
ƒµ∏¬·Λ≅ ∆Π
k¦° ≅ ¦°l
产量 ≠¬¨ §¯Πkª#«°pu¤p tl
ussw ussx ussy 合计
增产率
•¤·¨ ²©
ªµ²º·«Πh
„ !对照 ≤²±·µ²¯ {s1st ¤ v1zu ≅ v1|y yxs u sxs w sss y zss p
梅杏
 ¬¨¬¬±ª … !塑膜集水 °¯ ¤¶·¬¦¦¤·¦«° ±¨· {v1uw ¥ v1{{ ≅ w1sx {xs v {ss y uss ts {xs yt1|w
≤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v1vx ¥ v1|t ≅ w1sy ||s x txs z sxs tv t|s |y1{z
„ !对照 ≤²±·µ²¯ tx1x ¤ v1wx ≅ v1sw |ss v wss x sxs | vxs p
赞皇大枣
¤±«∏¤±ª§¤½¤²… !塑膜集水 °¯ ¤¶·¬¦¦¤·¦«° ±¨· t{1t ¥ v1xu ≅ v1tx t txs x vss z yss tw sxs xs1uz
≤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t{1x ¥ v1ys ≅ u1vx t vss y |ss | {ss t{ sss |u1xt
313 不同处理方式对幼林自然降水利用率的影响
自然降水利用率是干旱少雨地区农林生产中衡量抗旱节水技术措施可行与否的重要指标 o是指植物每
消耗一单位水分所产生的干物质质量 o其值越大 o说明植物对降水的利用效率越高 ∀单叶的水分利用率可用
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计算表示 o它实质上反映了植物消耗每单位质量水分所固定的 ≤’u 的数量 ~而
总的自然降水利用率可用 Υ € ΒΠΧ计算表示 o式中 Υ为自然降水利用率 oΒ为生长季生物量 oΧ为生长季耗
水量 ∀表 x结果表明 o处理 ≤可显著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k Π s1sxl ∀x年生杏树处理 ≤ 的自然降水利用率
为 u1|u ®ª#°pv o比处理 „高 xv1y{ h o比处理 …高 ty1{w h ~x年生枣树处理 ≤的自然降水利用率为 v1wx ®ª#
°pv o比处理 „和 …分别高 xv1vv h和 tw1uu h ∀
表 5 不同处理方式下 5 年生杏树和枣树的降水利用率的差异
Ταβ .5 Τηε δισσιµιλαριτψ οφ ραινωατερ υσε εφφιχιενχψ οφ 52ψεαρ2ολδ απριχοτ ανδ ϕυϕυβε τρεε υνδερ διφφερεντ τρεατµεντσ
处理
×µ¨¤·° ±¨·
降水量
°µ¨¦¬³¬·¤·¬²±Π
°°
生长季耗水量
≤²±¶∏°³·¬²±Π
°°
生长季生物量
ײ·¤¯ ¥¬²°¤¶¶Π
®ª
降水利用率
•¤¬±º¤·¨µ∏¶¨
©¨©¬¦¬¨±¦¼Πk®ª#°pvl
增幅
°¨ µ¦¨±·¤ª¨ ²©
¬±¦µ¨°¨ ±·Πh
„ !对照 ≤²±·µ²¯ xss1| wyt1{ ¤ ts1xs ¤ t1|s ¤
梅杏
 ¬¨¬¬±ª … !塑膜集水 °¯ ¤¶·¬¦¦¤·¦«° ±¨· xss1| wvt1s ¥ tv1wv ¥ u1ys ¥ vy1{w
≤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xss1| www1| ¦ tx1x| ¦ u1|u ¦ xv1y{
„ !对照 ≤²±·µ²¯ xss1| wxv1t ¤ tu1ux ¤ u1ux ¤
赞皇大枣
¤±«∏¤±ª§¤½¤²… !塑膜集水 °¯ ¤¶·¬¦¦¤·¦«° ±¨· xss1| wu{1u ¥ ty1s{ ¥ v1tv ¥ v|1tt
≤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xss1| wwx1y ¦ t{1wx ¦ v1wx ¦ xv1vv
314 不同处理方式的经济效益
对杏 !枣苗木栽植后前 x年的实际投入和收益情况k表 yl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o„ !… !≤ v种处理的投入回
收期均为 x年 o尽管处理 ≤的总投入高于 „和 …o但年平均投入也仅有 t xsv元#«°pu o仍适于一般农户的投
资能力 ~处理 ≤由于产量提升快 o果实商品性好 o经济收入显著高于 „和 …o杏树的纯收入比 „和 …分别高
vy1zv h和 uy1ut h o枣树的纯收入比 „和 …分别高 yv1zt h和 wy1s{ h o且树冠大 o树势强 o为后续高产高效奠
{{ 林 业 科 学 ww卷
定了良好的基础 ∀
表 6 不同处理方式下杏 !枣幼园的投入与收益 ≠
Ταβ .6 Τηεινϖεστµεντ ανδ ινχοµε οφ ψουνγ απριχοτ ανδ ϕυϕυβε γροωτη υνδερ διφφερεντ τρεατµ εντσ ¼∏¤±#«°pu
处理
×µ¨¤·°¨ ±·
总投入
ײ·¤¯
¬±√ ¶¨·° ±¨·
收入 Œ±¦²°¨
ussw ussx ussy 合计 ײ·¤¯
纯收入
‘¨·
¬±¦²°¨
增幅
°¨ µ¦¨±·¤ª¨ ²©
¬±¦µ¨° ±¨·Πh
„ !对照 ≤²±·µ²¯ u tzx xus t yws v uss x vys v t{x p
梅杏
 ¬¨¬¬±ª … !塑膜集水 °¯ ¤¶·¬¦¦¤·¦«° ±¨· x zss zus v uvs x uzs | uus v xus ts1xu≤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z xtx {|s w yvx y vwx tt {zs w vxx vy1zv
„ !对照 ≤²±·µ²¯ u tzx zus u zus w sws z w{s x vsx p
赞皇大枣
¤±«∏¤±ª§¤½¤²… !塑膜集水 °¯ ¤¶·¬¦¦¤·¦«° ±¨· x zss |{s w xss y wys tt |ws y uws tz1yv≤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z xtx t tzs y uts { {us ty uss { y{x yv1zt
≠总投入包括 }苗木 !肥料 !塑膜 !促渗管和管理等 ∀ ײ·¤¯ ¬±√¨ ¶·° ±¨·¬±¦¯∏§¨¶¶·²¦®!©¨µ·¬¯¬½¨ µ!³¯¤¶·¬¦!º¤·¨µ2¬±¶·µ∏°¨ ±·¤±§ °¤±¤ª¨ q
315 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v1x1t 不同处理方式下根际区土壤水分的年变化特征 在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 o杏 !枣幼树的根系分布主
要集中在 s ∗ {s ¦°o而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主要集中在 s ∗ uss ¦°土层范围内 ∀因此 os ∗ uss ¦°土层含
水量的变化可反映幼林的土壤水分环境和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状况 o同时也决定着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和结实
状况及其生命期的大小 ∀根据每年封冻前土壤水分的测定结果 o绘制出杏树和枣树在栽后五年间根际区
ks ∗ uss ¦°l土壤贮水量的年变化图k图 ul ∀不难看出 os ∗ {s ¦°土层的贮水量年际间变化与降水量的大小
变化一致 o变幅较大 o处理 ≤ 的贮水量显著高于 „和 …k Π s1sxl o且在干旱年份差异加大 ∀如降水量仅有
vtu1| °°的 ussx年 o杏树处理 ≤的贮水量为 |w1w °° o比 „和 …分别高 vx1t °°和 tw1t °° o而降水较多的
ussy年kw{|1{ °°l o杏树处理 ≤的贮水量为 tsy1x °° o比 „和 …分别高 uv1y °°和 y1v °°∀s ∗ uss ¦°土层
土壤贮水量变化幅度较小 o但处理 ≤的贮水量也明显高于 „和 …o呈现稳定而缓慢的增长趋势 o而 „和 …却
呈现稳定而缓慢降低的趋势 ~以杏树为例 oussu ) ussy年 o处理 ≤的贮水量由 z{1ux °°增加到 |u1vs °° o增
长 tw1sx °° o而 ≤则减少了 z1sw °°∀故塑膜集水促渗处理可使经济林幼树根际区的土壤水分状况长期得
到改善 o实现经济林木的持续健康发展 ∀
) ) )σ 杏对照 ≤²±·µ²¯ ¬± ¤³µ¬¦²· ) ) )υ 杏塑膜集水 °¯ ¤¶·¬¦¦¤·¦«° ±¨·¬± ¤³µ¬¦²· ) ) )ω 杏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 ¬±
©¬¯·µ¤·¬²±¬± ¤³µ¬¦²· , ,σ 枣对照 ≤²±·µ²¯ ¬± ­∏­∏¥¨ , ,υ 枣塑膜集水 °¯ ¤¶·¬¦¦¤·¦«° ±¨·¬± ­∏­∏¥¨ , ,ω 枣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q下同 ∀ ׫¨ ¶¤°¨¥¨ ²¯º q
图 u 不同处理方式下根际区土壤水分的年变化
ƒ¬ªqu ≤«¤±ª¨¶²©¶²¬¯ º¤·¨µ¦²±·¨±·²©s ∗ uss ¦° ¶²¬¯ ¤¯¼¨ µ©µ²° ussu·²ussy ∏±§¨µ§¬©©¨µ¨±··µ¨¤·° ±¨·¶
v1x1u 不同处理方式下根际区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 图 v显示了 x年生杏树和枣树不同处理方式下 s ∗ {s
¦°和 {s ∗ uss ¦°土层含水量随季节的变化 ∀不难看出 o生长季内 o处理 ≤根际区ks ∗ uss ¦°l的含水量一直
高于其他 u种处理 o且雨季差异增大 o这种现象在 {s ∗ uss ¦°土层表现更为明显 ∀w ) y月下旬 ov种处理
s ∗ {s ¦°和 {s ∗ uss ¦°土层的含水量差异均较小k Ё s1sxl o这是由于各处理上年贮留的水量不同 o而当季
降水总量和次降水量都较小 o降雨结束后水分蒸发散失快 o植株生理耗水量大所致 ∀进入雨季kz ) |月l o降
水次数 !降水强度 !次降水量和降水总量都增大 os ∗ {s ¦°土层含水量 o处理 ≤ 与 …差异不显著k Ё s1sxl o
但二者与 ≤相比 o都存在显著差异k Π s1sxl ~{s ∗ uss ¦°土层 o由于该时段集聚的雨水量大 o促渗管将相对
较多的一部分集水下渗到了深层的土壤中 ov种处理的含水量均产生显著差异k Π s1sxl ∀如 |月份 o杏树
处理 ≤的含水量为 tu1y| h o分别比 …和 „高 v1wy h和 x1wu h o枣树处理 ≤的含水量为 tu1tx h o分别比 …和
|{ 第 u期 王延平等 }黄土高原杏 !枣幼树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
≤ 高 v1us h和 x1ux h ∀| ) tt月 o就 s ∗ {s ¦°土层的含水量而言 o处理 ≤与 …差异不显著k Ё s1sxl o但二者
与 ≤相比 o仍然都存在显著差异k Π s1sxl o{s ∗ uss ¦°土层的含水量 ov种处理的含水量均产生显著差异
kΠ s1sxl o但随着冬季的到来 o差异逐渐减小 ∀就丰雨的 ussy年生长初期和末期的 {s ∗ uss ¦°贮水量看 o
x年生杏树处理 ≤的贮水量从 w月到 tt月增加了 tw1s °° o纯 …和 „分别仅增加 w1v °°和 w1t °° o表明处
理 ≤可改善干旱季节的水分供应状况 o缓解降水量 wss °°左右的干旱地区林木生长的水分亏缺 ∀
图 v 不同处理方式下 s ∗ {s ¦°和 {s ∗ uss ¦°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ƒ¬ªqv ≤«¤±ª¨¶º¬·«·¬°¨ ¬± º¤·¨µ¦²±·¨±·²©s ∗ {s¦° ¤±§s ∗ uss¦° ¶²¬¯ ¤¯¼¨ µ∏±§¨µ§¬©©¨µ¨±··µ¨¤·° ±¨·¶
v1x1v 不同处理方式的深层土壤水分的生态效应 在黄土高原地区 o自然降水是土壤水分的唯一补给项 o
由于降水量远小于蒸腾蒸发量 o林地土壤深层常出现干化现象k吴钦孝等 ot||{ ~杨维西 ot||y ~侯庆春等 o
t|||l ∀消除林地深层土壤水分不足和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 o防止深层土壤干化是林业生
产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植苗木 v年内生长量小 o耗水量较少 o随着树冠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 o耗水量增大 o
深层土壤干化逐渐出现 ∀根据多年林草地土壤水分的调查结果和 ussy年 y月下旬人工模拟入渗试验结果 o
陕北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最大入渗深度为 tys ∗ t{s ¦°o雨季土壤水分的补偿深度一般为 {s ∗ tws ¦°∀因
此 o研究集中降水前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动趋势k王克勤 ot||{l o可反映幼林地深层土壤是否存在干化的可能 ∀
根据天气预报 o于 ussy年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下 x年生杏树地在集中降雨前后土壤贮水量的变动趋势
k表 zl o期间共降水 x次 o降水量 utx °° o占年降水量的 wv1| h o最大降水量 {s1x °° o最小 z1x °°∀结果表
明 o在集中降水结束后 o处理 ≤贮存在根际区ks ∗ u °l的贮水量为 uyu1s °° o分别比 …和 „高 v{1s °°和
|w1| °° o这部分水分增加了植株后期生长发育水分需求的供应 o减少了下层水分向根际区的上移补给量 o同
时 o多余的水分还可补充至深层和周围土壤空间 ∀从变动量k贮水增量l来看 o处理 ≤ 根际区的贮水增量为
tt{1w °° o分别比 …和 „高 u|1w °°和 y{1y °° o且 t ∗ u °土层贮水增量的差异明显大于 s ∗ t °的差异 ~
处理 ≤ u ∗ y °土层的贮水增量为 vt1t °° o相当于 …的 u倍 o„的近 ws倍 ∀说明促渗管有效地促进了集聚
的雨水向深层下渗 !扩散和贮存 ∀
表 7 集中降水前后不同处理方式杏树地的土壤贮水变动量
Ταβ .7 Τηε χηανγε οφ σοιλ ωατερ στοραγε υνδερ διφφερεντ τρεατµεντσιν χονχεντρατεδ πρεχιπιτατιον °°
处理
×µ¨¤·°¨ ±·
土层
≥²¬¯
¤¯¼¨ µ
sz p u{ s{ p ts s{ p us s{ p vs
贮水量
• ¤·¨µ
¶·²µ¤ª¨
贮水量
• ¤·¨µ
¶·²µ¤ª¨
变动量
≤«¤±ª¨ ²©
º¤·¨µ¶·²µ¤ª¨
贮水量
• ¤·¨µ
¶·²µ¤ª¨
变动量
≤«¤±ª¨ ²©
º¤·¨µ¶·²µ¤ª¨
贮水量
• ¤·¨µ
¶·²µ¤ª¨
变动量
≤«¤±ª¨ ²©
º¤·¨µ¶·²µ¤ª¨
总变动量
ײ·¤¯
¦«¤±ª¨
s ∗ t ° yx1{ {z1t tv1{ zx1u p tt1| tsx1y vs1w v|1{
„ !对照
≤²±·µ²¯ t ∗ u ° xt1x xy1u w1z xv1s p v1u yt1x {1x ts1su ∗ y ° uys1u ux{1| p t1v ux{1s p s1| uyt1s v1s s1{
… !塑膜集水 s ∗ t ° zz1y |{1{ ut1u tsy1v z1x tv|1u vu1| yt1y
°¯ ¤¶·¬¦ t ∗ u ° xz1x yx1s z1x y{1| v1| {w1{ tx1| uz1w
¦¤·¦«°¨ ±· u ∗ y ° uyz1x uzs1u u1z uzw1{ w1y u{v1| |1u ty1x
≤ !塑膜集水促渗 s ∗ t ° {t1t tsw1y uv1x ttv1s {1w txu1y v|1y zt1x
≤¤·¦«° ±¨·¤±§ t ∗ u ° yu1x zt1y |1t z{1| z1v ts|1w vs1x wy1|
³µ²°²·¨¬±©¬¯·µ¤·¬²± u ∗ y ° uzt1| u{s1w {1x u{z1v y1| vsu1| tx1y vt1t
雨水在下渗的过程中 o由于蒸发散损失和侧渗损失 o水量不断减少 o所以水分在土壤中的下渗深度和下
渗量与其下渗的速度相关 ∀一般情况下 o雨水大约以 s1u ∗ s1ux °#§pt的速度下移k王克勤 ot||{l ∀由于处
s| 林 业 科 学 ww卷
理 …和 ≤ 土壤下渗面大大减小 o上层的土壤水分迅速达到饱和向下层移动 o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雨水的下
移速度 o相对减少了蒸发损失 o在同一时间的最高含水量和同一层次不同时间的含水量都高于 „k图 wl ∀处
理 ≤因促渗管的存在 o使一部分雨水直接流到 ys ∗ tss ¦°土层处开始下渗 o雨水的下渗深度和下渗量大大
增加 ∀下渗到深层ku °l以下的水分 o一部分在干旱季节上移供植株生长利用 o一部分继续保留在深层土壤
或下移 o有效地防止了植株对深层水分过耗引起的水分亏缺和土壤干层的发生 ∀
图 w 集中降水前后不同处理方式土壤水分的下移趋势
ƒ¬ªqw ≥²¬¯ º¤·¨µ°²√¨ °¨ ±·∏±§¨µ§¬©©¨µ¨±··µ¨¤·° ±¨·¶§∏µ¬±ª¦²±¦¨±·µ¤·¨§³µ¨¦¬³¬·¤·¬²±
„ !对照 ≤²±·µ²¯ ~… !塑膜集水 °¯ ¤¶·¬¦¦¤·¦«°¨ ±·~≤ !塑膜集水促渗 ≤¤·¦«° ±¨·¤±§³µ²°²·¨¬±©¬¯·µ¤·¬²±
) ) )ο sz p u{ ~ ) ) )ω s{ p ts ~ ) ) )υ s{ p us ~ ) ) )π s{ p vs
w 结论
在陕北黄土高原 o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造林 o不仅使有限的降水集中到局部叠加 o而且加大了雨水
的入渗深度和入渗量 o减少了水分蒸发耗损 o可提高杏 !枣栽植成活率 !产量 !品质 !自然降水利用率和经济收
入 o有效防止土壤干化及其所导致的植株生长不良 ∀试验表明 }tl杏树和枣树的栽植成活率分别比对照高
tw h和 uw h ~ul幼树生长快 o树势强 o杏树栽后 x年总产量达到 tv t|s ®ª#«°pu o比对照增产 |y1{z h o枣树栽
后 x年总产量达到 t{ sss ®ª#«°pu o比对照增产 |u1xt h ~果实显著增大 o商品性好 ~vlx年生杏树自然降水
利用率达 u1|u ®ª# °pv o比对照提高 xv1y{ h ~x 年生枣树自然降水利用率达 v1wx ®ª# °pv o比对照提高
xv1vv h ~wl 杏和枣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高 vy1zv h和 yv1zt h ~xl年底根际区ks ∗ uss ¦°l土壤贮水量明显
高于对照 o年际间呈现稳定而缓慢的增长趋势 ~yl生长季根际区含水量一直高于对照 o且雨季差异增大 o这
种现象在 {s ∗ uss ¦°土层表现更为明显 ∀zl在集中降水前后根际区以下kuss ∗ yss ¦°土层l的贮水增量为
vt1t °° o相当于对照的近 ws倍 o这部分水可在干旱季节上移供植株利用 ∀该技术融保墒 !增温 !集水 !促渗
为一体 o成本低 !使用年限长 !简单易行 !经济生态效益高 o在我国广大的干旱贫困山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t| 第 u期 王延平等 }黄土高原杏 !枣幼树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
参 考 文 献
陈国良 o徐学选 qt||x q黄土高原地区的雨水利用技术与发展 }窑窖节水农业是缺水山区高效农业的出路 q水土保持通报 otxkxl }y p | q
党红忠 o赵雨森 qussv q集水 !保水和供水技术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造林中的应用 q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ovtkvl }{ p ts q
贺康宁 o田 阳 o史长青 o等 qussv q黄土半干旱区集水造林条件下林木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 q林业科学 ov|ktl }ts p ty q
侯庆春 o韩蕊莲 o韩仕峰 qt||| q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0问题初探 q中国水土保持 okxl }tt p tw q
邝立刚 qusst q黄河中游旱坡地枣园集水保水的效果 q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ou|kwl }|x p tss q
李小雁 o龚家栋 qussu q半干旱区雨水集流研究进展及其现状 q中国沙漠 ouuktl }{{ p |u q
鲁子瑜 o关秀琦 o程积民 o等 qt||v q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q水土保持通报 otvkul }| p tz q
宋吉红 o王百田 o林富荣 qusss q黄土高原旱地果园土壤蓄水保墒技术定量研究 q水土保持学报 otwkwl }|x p |{ q
王克勤 o王斌端 qusss q集水造林林分水分生产力研究 q林业科学 ovyktl }t p | q
王克勤 o王斌端 qt||{ q集水造林防止人工林植被土壤干化的初步研究 q林业科学 ovwkwl }tw p ut q
吴钦孝 o杨文治 qt||{ q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xs p xt q
杨维西 qt||y q试论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植被的土壤干化问题 q林业科学 ovuktl }z{ p {w q
余清珠 o王进鑫 o高文秀 o等 qt||v q集流抗旱造林技术优化模式研究 q水土保持通报 otvkwl }tx p t| q
张府娥 o王斌端 o王百田 qt||| q集流造林技术在山地果园建设中的应用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utkxl }|x p || q
张永涛 o杨吉华 qussv q集水措施下油松植树带微域环境的水量平衡分析 q水土保持学报 otzkvl }tvz p tv| q
k责任编辑 郭广荣l
u| 林 业 科 学 ww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