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heology Behavior during Conditioning of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Lumber in Laboratory Kiln

赤桉材干燥终了调湿处理中的流变行为


在实验室的小型调温调湿箱中对25mm厚赤桉干燥材进行终了调湿处理,并以切片法分析调湿过程中的弹性应变和机械吸附应变特性。结果表明经24h的处理,表层的吸湿效果显著,含水率上升达5%,而板材的平均含水率上升2.5%~3.0%;表层压缩弹性应变在经历处理开始3h内的短暂上升后迅速下降,而整个处理过程中心层的拉伸弹性应变变化不大;处理9h后,次表层的压缩弹性应力比表层的大,产生反向的应力梯度;处理中,木材表层吸湿软化发生了补充收缩,缩小了内外各层长度差异,应力减小;表层软化有效地减小乃至消除机械吸附应变,但由于干燥历史的影响,机械吸附应变的变化滞后于含水率的变化,在处理的第3~9h间下降幅度最大。

Conditioning of 25 mm thickness dried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lumber (EL) was carried out in small capacity laboratory batch kiln, and rheology behavior including elastic strain and mechano-sorptive strain was analyzed by slicing method.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mean moisture content(MC) of lumber rises 2.5%~3.0%, while MC of surface rises 5% because surface is the main moisture gained zone. Compressive EL strain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until duration of conditioning is up to 3 h, while the tensile EL strain doesn‘t have significant change during the whole conditioning. The compressive EL strain of sub-surfac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surface during middle and later of conditioning, so reverse stress gradient is formed. The surface casehardening zone is softened by moisture gained and complementary shrinkage makes elastic strain and MS strain decrease, but due to the effect of drying history, the change of MS strain lags to that of MC.


全 文 :第 wv卷 第 v期
u s s z年 v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v o‘²1v
¤µqou s s z
赤桉材干燥终了调湿处理中的流变行为
陈太安t 顾炼百u
kt1 西南林学院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 昆明 yxsuuw ~ u1 南京林业大学干燥技术研究所 南京 utssvzl
摘 要 } 在实验室的小型调温调湿箱中对 ux °°厚赤桉干燥材进行终了调湿处理 o并以切片法分析调湿过程中
的弹性应变和机械吸附应变特性 ∀结果表明 }经 uw «的处理 o表层的吸湿效果显著 o含水率上升达 x h o而板材的平
均含水率上升 u1x h ∗ v1s h ~表层压缩弹性应变在经历处理开始 v «内的短暂上升后迅速下降 o而整个处理过程
中心层的拉伸弹性应变变化不大 ~处理 | «后 o次表层的压缩弹性应力比表层的大 o产生反向的应力梯度 ~处理中 o
木材表层吸湿软化发生了补充收缩 o缩小了内外各层长度差异 o应力减小 ~表层软化有效地减小乃至消除机械吸附
应变 o但由于干燥历史的影响 o机械吸附应变的变化滞后于含水率的变化 o在处理的第 v ∗ | «间下降幅度最大 ∀
关键词 } 赤桉 ~终了调湿处理 ~含水率 ~流变行为
中图分类号 }≥z{t1z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zlsv p ss{w p sy
收稿日期 }ussx p s| p st ∀
基金项目 }云南省青年自然基金kussv≤sst|±l !云南省重点自然基金kussv≤ss|l资助项目 ∀
Ρηεολογψ Βεηαϖιορ δυρινγ Χονδιτιονινγ οφ Ευχαλψπτυσ χαµαλδυλενσισ Λυµ βερ ιν Λαβορατορψ Κιλν
≤«¨ ± פ¬. ¤±t Š∏¬¤±¥¤¬u
kt1 Ωοοδ Σχιενχε & Τεχηνολογψ Φαχυλτψοφ Σουτη2Ωεστ Φορεστρψ Χολλεγε Κυνµινγ yxsuuw ~u1 Ωοοδ ∆ρψινγ Λαβ q οφ Νανϕινγ Φορεστρψ Υνιϖερσιτψ Νανϕινγ utssvzl
Αβστραχτ} ≤²±§¬·¬²±¬±ª²©ux °° ·«¬¦®±¨ ¶¶§µ¬¨§ Ευχαλψπτυσ χαµαλδυλενσισ ∏¯°¥¨µk∞l º¤¶¦¤µµ¬¨§²∏·¬± ¶°¤¯¯ ¦¤³¤¦¬·¼
¤¯¥²µ¤·²µ¼ ¥¤·¦«®¬¯±o¤±§µ«¨ ²¯²ª¼ ¥¨«¤√¬²µ¬±¦¯∏§¬±ª¨¯¤¶·¬¦¶·µ¤¬±¤±§°¨ ¦«¤±²2¶²µ³·¬√¨ ¶·µ¤¬± º¤¶¤±¤¯¼½¨ §¥¼¶¯¬¦¬±ª°¨ ·«²§q
¤¬±µ¨¶∏¯·¶¤µ¨ ¤¶©²¯ ²¯º¶}°¨ ¤± °²¬¶·∏µ¨ ¦²±·¨±·k≤l ²© ∏¯°¥¨µµ¬¶¨¶u1x h ∗ v1s h oº«¬¯¨ ≤ ²©¶∏µ©¤¦¨ µ¬¶¨¶x h ¥¨¦¤∏¶¨
¶∏µ©¤¦¨ ¬¶·«¨ °¤¬± °²¬¶·∏µ¨ ª¤¬±¨ §½²±¨ q≤²°³µ¨¶¶¬√¨ ∞¶·µ¤¬± §¨¦µ¨¤¶¨¶¶¬ª±¬©¬¦¤±·¯¼ ∏±·¬¯ §∏µ¤·¬²± ²©¦²±§¬·¬²±¬±ª¬¶∏³·²v
«oº«¬¯¨ ·«¨ ·¨±¶¬¯¨ ∞¶·µ¤¬± §²¨¶±.·«¤√¨ ¶¬ª±¬©¬¦¤±·¦«¤±ª¨ §∏µ¬±ª·«¨ º«²¯¨¦²±§¬·¬²±¬±ªq׫¨ ¦²°³µ¨¶¶¬√¨ ∞¶·µ¤¬±²©¶∏¥2
¶∏µ©¤¦¨ ¬¶ ¤¯µª¨µ·«¤±·«¤·²©¶∏µ©¤¦¨ §∏µ¬±ª °¬§§¯¨¤±§ ¤¯·¨µ²©¦²±§¬·¬²±¬±ªo¶²µ¨√¨ µ¶¨ ¶·µ¨¶¶ªµ¤§¬¨±·¬¶©²µ°¨ §q׫¨ ¶∏µ©¤¦¨
¦¤¶¨«¤µ§¨±¬±ª½²±¨ ¬¶¶²©·¨±¨ §¥¼ °²¬¶·∏µ¨ ª¤¬±¨ §¤±§¦²°³¯ °¨¨ ±·¤µ¼¶«µ¬±®¤ª¨ °¤®¨¶¨¯¤¶·¬¦¶·µ¤¬±¤±§≥¶·µ¤¬± §¨¦µ¨¤¶¨ o¥∏·
§∏¨ ·²·«¨ ©¨©¨¦·²©§µ¼¬±ª«¬¶·²µ¼o·«¨ ¦«¤±ª¨ ²© ≥ ¶·µ¤¬± ¤¯ª¶·²·«¤·²© ≤ q
Κεψ ωορδσ} Ευχαλψπτυσχαµαλδυλενσισ~©¬±¤¯ ¦²±§¬·¬²±¬±ª~°²¬¶·∏µ¨ ¦²±·¨±·k≤l ~µ«¨ ²¯²ª¼ ¥¨«¤√¬²µ
由于内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和干缩差异的共同作用 o干燥时板材内各部分干缩量的不一致而分别承受
拉应力或压应力 o在应力作用下经历含水率变化将产生机械吸附蠕变 ∀若在达到目标含水率时立即出窑 o则
板材内存在较大的含水率梯度和残余机械吸附蠕变 o为板材的后续加工利用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
喷蒸或喷雾化水是消除残余塑性变定的常用方法 o但均存在不足 o有研究表明二者结合虽可提高处理效
果 o但耗时较长k‹¤¶¯ ·¨ ετ αλqousst ~ ²µ¨±ot||wl ∀国内外也有对传统的喷蒸处理进行改进 o将表压力为 s1w
°¤左右的蒸汽喷入水槽 o从而产生常压饱和蒸汽 o可以有效地减少过热 o但此现象却得不到理论的强有力
支持k‹¤µ·ot||sl ∀
现在国内外的调湿处理多参照 ¦°¬¯¯ ±¨ kt|yvl的方法进行 o由于无法实时检测残余塑性变定的消除状
况 o处理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工的经验 o难以精确地控制调湿过程 o所以国外不少学者研究调
湿处理的内在规律 ∀ ²µ¨±kt||wl曾提出利用锯材横截面上的含水率梯度与表面硬化之间良好的相关性来
预测处理时间 ∀≥¤¯¬±kusstl对以不变介质条件进行处理的传统工艺提出了质疑 o提出以剖面含水率和应力
片间距作为应力释放的判别准则 o并据此认为传统的调湿处理方法无法彻底释放残余应力 ∀为此其采用变
湿度的处理工艺 o处理中期降低湿度 o尔后再提高湿度 o此种表层含水率的反复变化会产生新的机械吸附蠕
变 o有助于释放干燥应力进而避免内裂 ∀ ≥¤±§¯¤±§kusstl以切片法分析了终了调湿处理中的残余变形 o并以
处理温度 !处理时间和处理介质平衡含水率为因子 o归纳了残余变形减小量的经验公式 o以预测终了调湿处
理所需时间 ∀
无论是干燥中还是调湿处理过程中 o干燥应力均是绝大多数干燥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 o因此国内外众多
学者开展了干燥中应力应变特性的研究 ∀流变学一词源于希腊语 o意为研究物质流动的学问 o长期以来被用
于研究固体材料特别是高分子聚合物随时间延长产生形变的特性 ∀对于木材干燥 o其应变不仅受时间的影
响 o还受水分的影响 o更多的时候二者叠加 o因此也更为复杂 ∀但近年来 o流变力学理论的运用还是极大地发
展了干燥应力理论 o已为业内学者普遍接受k • ∏ ετ αλqot||w ~t||x ~≤«¨ ± ετ αλqot||z ~ ¤µ·¨±¶²± ετ αλqot||z ~
≥√¨ ±¶¶²± ετ αλqot||| ~李大纲等 ot||| ~°¤±ªousss ~ ‹¤±«¬­¤µµ¬ετ αλqousst ~涂登云 oussxl ∀
调湿处理在生产中日益受到重视 o但学术研究多集中于处理方法的优化和处理时间的预测方面 o极少研
究调湿处理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 o而国内用流变力学理论分析调湿处理中的应力未见报道 ∀作者以赤桉
k Ευχαλψπτυσχαµαλδυλενσισl为研究对象 o采用改进的切片法分析调湿处理 o探讨残余应变的消除机理 o使研究
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o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o为制定合理的干燥工艺提供理论借鉴 ∀
t 模型的建立
木材的常温干燥总应变可分为弹性 !粘弹性 !机械吸附和干缩应变 w个组分 o如图 t所示 ∀
图 t 干燥应力应变组分模拟图
ƒ¬ªqt ≥¦«¨ °¤·¬¦µ¨³µ¨¶¨±·¤·¬²± ²© º²²§§µ¼¬±ªµ«¨ ²¯²ª¬¦¤¯ °²§¨¯ ∏±§¨µ¦²±¶·¤±·¶·µ¨¶¶
弹性应变在木材受力瞬间产生 o数值与木材的温度 !含水率及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o在模拟图中以弹
簧表示 ∀若木材的弹性模量不变化 o则在外力解除时可立即复原 o微观上为大分子链内的键角发生轻微改
变 ∀弹性应变可以被视为干燥应力水平的体现 o开裂 !翘曲变形等干燥缺陷与其密切相关 o一直是木材干燥
的研究重点 ∀用式ktl表示为
Ε∞ € ΡΠΕk υ oΤl o ktl
式中 Ρ为外加应力 ~ Εk υ oΤl为木材受力方向的弹性模量 ~ υ为含水率 ~ Τ为温度 ∀
粘弹性应变是大分子链段发生伸展而形成的变形 o外力消除后不能立即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o但可延迟恢
复 o与干燥时间 !温度 !应力 !应力历史和含水率有关 o在模拟图中以开尔文体表示 ∀粘弹性应变即是纯流变
力学中的延迟弹性应变 o其量相对较小 o尤其是在干燥后期 o对木材干燥进程和质量影响甚微 ∀可用如下的
开尔文体本构方程表述
Ε∂∞ € Ρ # Α≈t p ¬¨³kp κt τl ΠΕ o kul
式中 Α为与应力状态有关的参数 ~ κt 为常数 ~ τ为应力松弛时间 ∀
机械吸附应变 o在含水率变化方向单一时是永久变形 o与含水率变化量和应力水平有关 o但与时间无关 ∀
当应力超过比例极限点时 o压缩状态下的应变大于拉伸状态下的应变 ∀用式kvl表示为
Ő≥ € µ # Ρ # ∃υ o kvl
式中 µ 为机械吸附系数 ~∃υ为含水率变化值 ∀
根据流变力学的观点 o干燥中所测的不可恢复变形由纯粘弹性应变和机械吸附应变组成 ∀对于木材干
燥来讲 o由于应力作用时间较短 o纯粘弹性应变可忽略 o因此不可恢复变形专指机械吸附应变 ∀机械吸附应
变在干燥过程中有助于释放干燥应力 o但在干燥结束后残余机械吸附应变为后期加工 !使用带来了困难 ∀对
于易皱缩材 o在干燥初期即会发生皱缩形成永久形变 o此形变在后期与机械吸附应变累积 o采用切片法无法
将干燥前期的皱缩与干燥后期产生的机械吸附应变分离 o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纤维饱和点以上也存在机械吸
附应变k • ∏ot|{| ~陈太安 ousswl ∀
x{ 第 v期 陈太安等 }赤桉材干燥终了调湿处理中的流变行为
机械吸附应变在特定的条件下k如调湿处理 !冷却过程l可以部分恢复 ∀本文在模拟图中以改进的开尔
文体来表示 o标准的开尔文体由弹簧和粘壶并联组成 o改进的开尔文体就是将一表示氢键断裂与重组的启闭
器与弹簧和粘壶并联 o启闭器用以控制机械吸附的变化 o正常干燥中启闭器关闭表明机械吸附应变不可恢
复 ∀调湿处理时 o表层吸湿 o则旧的氢键断裂并形成新的氢键时 o启闭器打开 o机械吸附应变量即发生变化 ∀
干缩为木材在纤维饱和点以下的固有属性 o模拟图中以干缩因子表示 ∀特征常数干缩系数与干燥应力
无关 o传统观点认为其为常数 o研究表明其在纤维饱和点以下也受含水率的影响k • ∏ ετ αλqot||xl o但不受干
燥工艺的影响 o当含水率变化量确定时 o干缩量也是确定的 ∀干缩应变的数学表达如
Ε≥ € Αυ # ≈°¬±k υ oυƒ≥°l p υƒ≥°  o kwl
干缩系数 Αυ € φk υl oυƒ≥° 为纤维饱和点 ∀
则 o总应变的数学表达式为
Ε× € Ε∞ n Ε∂∞ n Ő≥ n Ε≥ € ΡΕ n
Ρ
Ε Α≈t p ¬¨³kp κt τl  n µ # Ρ # υ n Αυ # ≈°¬±k υ oυƒ≥°l p υƒ≥°  ∀ kxl
干缩是木材的固有性质 o不受人为影响 o不予重点研究 o试验重点探讨终了调湿处理中弹性应变 !粘弹性
应变与机械吸附应变的变化规律 ∀
u 材料与方法
赤桉采自云南省禄丰县 o树龄 t{年 o胸径 ww1x ¦°∀选取纹理通直 !材质较好的心材弦切板 us块 o四面
刨光后尺寸为 |ss °° ≅ tss °° ≅ ux °° o各选取 w块分别作为含水率样板和应力检验板 ∀干燥试验和调湿
处理均在实验室的小型金属壳体调温调湿箱内进行 o当样板平均含水率达到 tt h时 o立即进行 uw «的终了
调湿处理 o干球温度和平衡含水率分别为 yu ε 和 tw h ∀样板平均含水率达到 tt h后 o切片获得干燥终了状
态时各应变成分的数值 o即处理开始时各应变成分的数值 ∀处理中 o于第 t !v !| !uw «在应力检验板离端头
vss °°处分别锯取 ts °°厚应力片和 tx °°厚含水率片 ∀为尽可能减少端部水分的蒸发 o每次锯取试样后
均迅速用硅橡胶和铝箔封端 ∀
图 u 应变片测量示意图
ƒ¬ªqu ≥¦«¨ °¤·¬¦¬¯¯∏¶·µ¤·¬²± ²©¶¯¬¦¨ ° ¤¨¶∏µ¬±ª
¦°¬¯¯ ±¨kt|yvl提出的分层切片法成为分析干燥应力
的经典方法之一 o其可测量总应变 !弹性应变和残余塑性应
变k即机械吸附应变l ∀本文进行了改进 o以进一步获得计
算干缩应变和粘弹性应变的数据 o具体步骤如下k见图 ul }
先测定湿材板宽 o即切片的初始长度 Λs ~将样板取出并锯
下应变试片 o均匀划线分成 {块薄片 o同时从板材外表面至
内表面依次编号为 t ou ov o, o{ o测量每块薄片切开前的长
度 o即为 Λt ~将试片沿划线处对称切成 {层厚度均匀的薄
片 o并尽可能快速地测量薄片的长度 Λu o并称重 ~再用聚乙
烯薄膜将每层薄片包 u ∗ v层 o以防水分变化 o室温下放置 u ∗ v «后再测量试片长度 Λv ~将试片先 tu ε 左右
气干 o再 vs ε 低温慢干 oys ε 中温烘干 o最后以ktsv ? ul ε 烘至绝干 o称重并测量其长度 Λw ~干燥前k即生
材状态l o在同一块样板上制取同样厚度的薄片 o以测 Λw 中表述的方法测量其长度 Λx ∀
弹性应变 Ε∞ € kΛu p ΛtlΠΛt o kyl
粘弹性应变 Ε∂∞ € kΛv p ΛulΠΛs o kzl
机械吸附应变 Ő≥ € kΛx p ΛwlΠΛs ∀ k{l
负值为拉伸应变 o正值为压缩应变 ∀
分层含水率的数据也获取于应变片 o在上述试验步骤中有以下几点假设 }切开的各层薄片含水率均匀 o
内部不存在含水率梯度 ~在获取 Λu 时 o由于动作非常迅速 o所以测量前后试片长度变化即为瞬时弹性应变 ~
将薄片包紧获取 Λv 的过程中 o由于存放时间较长 o粘弹性不受塑料薄膜的影响而被完全释放 ~在 Λv 到 Λw
的过程中 o由于是低温缓慢干燥 o所以不产生新的机械吸附变形 ~由于试材纹理通直 o用于获取 Λx 的试片和
干燥过程中制取的各试片材性完全一致 ∀
y{ 林 业 科 学 wv卷
v 结果与分析
311 处理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
经过 uw «的终了调湿处理 o板材平均含水率上升 u1x h ∗ v1s h ∀从图 v可见 o表层 t o{含水率由 |1{ h
上升到 tw1u h o次表层 u oz的含水率由 tt1u h上升到 tv1v h ov oy层的含水率略有上升 o但幅度不大 o心层 w o
x的含水率经历处理中期的波动后基本维持在 tu1v h ∀
表层含水率与介质平衡含水率的差异可视为表面吸湿的推动力 o调湿初期两者差异较大 o表层吸湿迅
速 o含水率上升幅度大 o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o两者的差异减小 o含水率上升幅度变小 ∀由于不与介质直接接
触 o内部各层的含水率变化与相邻层含水率差异和水分扩散系数有关 ∀调湿初期 o表层含水率低于心层 o内
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促使心层水分继续向外迁移 o因此 o心层含水率在初期表现为下降 o随着表层的继续吸
湿 o表层含水率超过心层 o外高内低的含水率梯度导致心层含水率的上升 o但上升幅度受木材内部水分迁移
速度的限制 o上升缓慢 o总体处理前后心层含水率数值基本不变 ∀v oy层含水率的变化趋势与心层的类似 ∀
处理初期 o内部向外迁移的水分使次表层的含水率升高 o处理 t «后内部向外迁移的水分和表层向内迁移的
水分叠加促使次表层的含水率继续升高 ∀处理 y «以后板材内部形成了真正的外高内低含水率梯度 o此时
各层含水率的上升均得益于表层的吸湿 ∀
图 v 调湿处理中的分层含水率
ƒ¬ªqv ≤ ¦∏µ√¨²©¶¤°³¯¨¥²¤µ§§∏µ¬±ª©¬±¤¯ ¦²±§¬·¬²±¬±ª
图 w 调湿处理中的弹性应变
ƒ¬ªqw ∞¯¤¶·¬¦¶·µ¤¬± ¦∏µ√¨ ²©¶¤°³¯¨¥²¤µ§§∏µ¬±ª¦²±§¬·¬²±¬±ª
312 切片绝干长度
传统的应力应变理论着重强调含水率梯度在应力产生中的作用 o其实相邻层干缩差异是引起应力的根
本原因 ∀随着原木径级的减小 o板材内各层干缩性质差异较大 o干缩系数差异对应力产生的影响更大 ∀≥·²«µ
kt|{{l以板材厚度上各层的干缩差异而非内外含水率梯度来衡量干燥应力 oƒ∏¯¯¨µkt||xl以表层的干缩来控
制干燥进程 o基本原理即是认为木材各层的干缩差异是产生干燥应力的根本原因 ∀从图 x可见 o随着处理时
间的延长 o表层 t o{的绝干长度减小 o心层 w ox的绝干长度变长 o相邻各层切片绝干长度之间差异显著减小 ∀
此与干燥结束时板材内部残余塑性变定有关 o干燥结束时表层存在拉伸塑性变定 o心层存在压缩塑性变定
k陈太安 ousswl ∀调湿处理中 o表层吸湿 o在温湿度的共同作用下 o表层硬化层软化 o发生补充收缩 o微观上木
材高分子链恢复成原来卷曲的形态 o促使干燥中形成的硬化减小至消除 o而心层则发生膨胀 ∀uw «调湿处理
结束时 o由于内外干缩性质差异 o从接近树皮的切片 t到接近髓心的切片 {干缩系数逐渐增大 o因此内外各
层切片的绝干长度并不完全相等 ∀
313 弹性应变
从图 w可见 o表层压缩弹性应变在处理开始后迅速下降 o而心层的拉伸弹性应变变化不大 ∀处理后板材
表层的压缩弹性应变从 s1ww| h 下降到 s1tvv h o心层的拉伸应变从 s1sz| h 下降到 s1svv h o降幅分别为
zs1w h !x{1u h ∀v ∗ y层在经历处理初期的波动以后变化幅度不大 o次表层的压缩应变在处理开始 v «内迅
速上升 o尔后不变 ∀
z{ 第 v期 陈太安等 }赤桉材干燥终了调湿处理中的流变行为
图 x 终了调湿处理中不同时刻心表各层薄片的绝干长度
ƒ¬ªqx ’√¨ ±2§µ¬¨§¯¨ ±ª·«³µ²©¬¯¨ ²©¶¤°³¯¨¥²¤µ§§∏µ¬±ª©¬±¤¯ ¦²±§¬·¬²±¬±ª
处理开始后 o木材表层迅速吸湿膨胀 o使得表层的压缩应变有小幅度的上升 o但随着吸湿的继续 o表层软
化发生补充收缩 o使其压缩应变迅速下降 o与 ƒ∏¯¯ µ¨kt||xl的结论相同 ∀随着处理的进行 o表层吸湿有限 o软
化效果下降 o补充收缩减小 o则弹性应变减小速度也变慢 ∀由于表层压缩应变的减小 o使得心层的拉伸应变
也变小 o但在处理过程中心层拉伸应变的变化却不大 ∀处理 | «后 o由于表层的补充收缩 o次表层的弹性应
力比表层的大 o形成了反向的应力梯度 ∀次表层的弹性压缩应变在处理开始的 v «内表现出上升 o此也是表
层吸湿所致 ∀以上解释可以从相邻各层切片绝干长度的差异变化得以佐证 ∀ ¦°¬¯¯ ±¨kt|yvl也阐明终了调
湿处理过程中 o表层吸湿被软化而发生补充收缩 o使与表层紧密相邻的次表层的压缩应力增加 ∀
314 粘弹性应变
图 y表明 }uw «的终了调湿处理使板材表层的压缩粘弹性应变从 s1s{u h下降到 s1sus h o心层的拉伸粘
弹性应变则有轻微的增加 o从 s1sts h上升到 s1sws h ∀粘弹性应变的应力种类与可预示应力类型的弹性应
变基本相同 o数值变化规律与弹性应变雷同 o因此也验证了 • ∏等kt||xl的假设 }粘弹性应变不受应变历史
的影响 o应力类型发生改变 o其符号也改变 ∀从数值来看 o与弹性应变相比 o粘弹性应变成分相当小 o足可忽
略 ∀
图 y 终了调湿处理中的粘弹性应变
ƒ¬ªqy ∂∞ ¶·µ¤¬± ¦∏µ√¨ ²©¶¤°³¯¨¥²¤µ§§∏µ¬±ª¦²±§¬·¬²±¬±ª
图 z 终了调湿处理中的机械吸附应变
ƒ¬ªqz ≥ ¶·µ¤¬± ¦∏µ√¨²©¶¤°³¯¨¥²¤µ§§∏µ¬±ª¦²±§¬·¬²±¬±ª
315 机械吸附应变
干燥过程中 o木材内存在内高外低的含水率梯度 o由含水率梯度产生的应变称为含水率应变k即弹性应
变l o在含水率应力k即弹性应力l的作用下 o木材含水率的变化产生了机械吸附应变 o因此干燥过程中影响干
燥质量的是含水率应变和机械吸附应变 ∀干燥结束后 o随着含水率梯度的消失 o只有残余机械吸附应变影响
木材的加工使用 o因此可用残余机械吸附应变量来衡量处理时间合适与否 ∀
从图 z可见 o经过 uw «的调湿处理 o内外各层的机械吸附应变均显著减小 o次表层 !v ∗ y层 !心层的压缩
{{ 林 业 科 学 wv卷
机械吸附应变分别从 s1{w{ h !s1{yv h !t1vuy h降低到 s1vxx h !s1vwv h和 s1wxu h ∀后期机械吸附减小速率
下降 o继续进行处理意义较低 o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 o此可以从切片绝干长度差异的发展得到佐证 ∀综合图
v和图 z可见 o机械吸附变化滞后于含水率的变化 o且在处理中期最为显著 o由此可见 o机械吸附受干燥应力
和干燥历史的双重影响 ∀
w 结论
作为分析木材干燥流变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o切片法表明在调湿处理过程中 o伴随着木材表层的吸湿而
发生的补充收缩 o板材内外各层的弹性应变减小 o相邻层切片的绝干长度差异显著缩小 o残余机械吸附应变
被有效地减小 ∀切片法同时表明残余机械吸附应变的减小受干燥应力和干燥历史的共同作用而滞后于含水
率的变化 o若处理时间过长 o表层过度吸湿而产生膨胀 o将形成新的硬化 o即反向硬化 ∀
由于手段的欠缺 o试验中未得出板材的横纹弹性模量 !机械吸附系数等参数 o未能建立包括温度 !纹理方
向 !木材密度等因子在内的调湿处理预测模型 o下一步应将经验性的处理工艺上升到理论高度 o以优化干燥
进程 o平衡干燥质量与效率 ∀
参 考 文 献
陈太安 qussw1 赤桉干燥预热处理和干燥流变特性的研究 q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大纲 o顾炼百 qt|||1 杨木高温干燥过程中表层流变特性 q林业科学 ovxktl }{v p {|
涂登云 qussx1 马尾松板材干燥应力模型及应变连续测量的研究 q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Š qt||z1׫¨ §µ¼¬±ª¶·µ¨¶¶¤±§¦«¨¦® §¨ √¨ ²¯³°¨ ±·²± «¬ª«·¨°³¨µ¤·∏µ¨ ®¬¯± ¶¨¤¶²±¬±ª²©¶¤³º²²§ Πινυσ ραδιατα ¥²¤µ§¶q°¤µ·t } ²¬¶·∏µ¨ °²√ °¨ ±¨·¤±§
¶·µ¤¬± °²§¨¯q ‹²¯½ ¤¯¶•²«2∏±§ • µ¨®¶·¨©©oxx }x| p yw
ƒ∏¯¯¨µq t||x1 ≤²±§¬·¬²±¬±ª ¶·µ¨¶¶ §¨ √¨ ²¯³°¨ ±·¤±§©¤¦·²µ¶·«¤·¬±©¯∏¨±¦¨ ·«¨ ³µ²±ª ·¨¶·q • ¶¨q •¤³q ƒ°2• °2xvz1 ¤§¬¶²±o • Œ} ˜ q≥ q ⁄¨ ³¤µ·° ±¨·²©
„ªµ¬¦∏¯·∏µ¨ oƒ²µ¨¶·≥¨ µ√¬¦¨ qƒ²µ¨¶·°µ²§∏¦·¶¤¥²µ¤·²µ¼
‹¤±«¬­¤µ√¬„ o‹¨¯±º ¬¨± ° o•¤±·¤2¤±∏±∏¶„ qusst1 ׺²2§¬° ±¨¶¬²±¤¯ °¤·¨µ¬¤¯ °²§¨¯©²µ¶·µ∏¦·∏µ¤¯ ¤±¤¯¼¶¬¶²©§µ¼¬±ªº²²§¤¶√¬¶¦²¨ ¤¯¶·¬¦2° ¦¨«¤±²¶²µ³·¬√¨ 2³¯¤¶·¬¦
°¤·¨µ¬¤¯ q≤²¶·∞tx • ²µ®¶«²³¬± ‹¨¯¶¬±®¬±oŒ∏±¨ otu p tv
‹¤µ·≤ „ qt||s1 Ž¬¯± ²√¨ µ«¨¤·º«¨ ± ¦²±§¬·¬²±¬±ª ∏¯°¥¨µqƒ²µ¨¶·°µ²§owskwl }| p tw
‹¤¶¯ ·¨× o≥¬°³¶²± Œo •¬¯¨ ¼ ≥ qusst1 ≤²°³¤µ¬¶²± ²©©¬±¤¯ ¦²±§¬·¬²±¬±ª ∏¶¬±ª º¤·¨µ¶³µ¤¼¶¤±§ º¤·¨µ¥¤·«¶·¨¤°¬±ªqz·« Œ±·¨µ±¤·¬²±¤¯ Œ˜ƒ• ’ • ²²§ ⁄µ¼¬±ª
≤²±©¨µ¨±¦¨ o׶∏®∏¥¤o¤³¤±o|s p |x
¤µ·¨±¶²± „ o≥√¨ ±¶¶²± ≥ qt||z1 ≥·µ¨¶¶2¶·µ¤¬±µ¨ ¤¯·¬²±¶«¬³²©§µ¼¬±ªº²²§q°¤µ·u }∂ µ¨¬©¬¦¤·¬²±²©¤²±¨ 2§¬°¨ ±¶¬²±¤¯ °²§¨¯¤±§§¨√¨¯²³° ±¨·²©¤·º²2 §¬°¨ ±¶¬²±¤¯
°²§¨¯q ‹²¯½©²µ¶¦«∏±ªoxt }xyx p xzs
¦°¬¯¯ ±¨ qt|yv1 ≥·µ¨¶¶¨¶¬± º²²§§∏µ¬±ª§µ¼¬±ªq • ¶¨q •¤³qtyxu ˜≥⁄„ ƒ²µ¨¶·≥ µ¨√¬¦¨ qƒ²µ¨¶·°µ²§∏¦·¶¤¥q ¤§¬¶²±o • Œ
²µ¨± × qt||w1 ≥·¨¤°¬±ª¦²±§¬·¬²±¬±ª¤©·¨µ¯ ²º ·¨°³¨µ¤·∏µ¨ §µ¼¬±ªq ‹²¯½ ¤¯¶•²«2∏±§ • µ¨®¶·²©©oxu }zz p {u
°¤±ª≥ qusss1 ²§¨ ¬¯±ª²©¶·µ¨¶¶§¨√¨¯²³° ±¨·§∏µ¬±ª§µ¼¬±ª¤±§µ¨ ¬¯¨©§∏µ¬±ª¶·¨¤°¬±ª¬± Πινυσραδιατα ∏¯°¥¨µq⁄µ¼¬±ª× ¦¨«±²¯²ª¼ot{k{l }tyzz p ty|y
≥¤¯¬± Š qusst1 „±¤¯¼¶¬¶¤±§²³·¬°¬½¤·¬²± ²©·«¨ ¦²±§¬·¬²±¬±ª³«¤¶¨ ¬±·¬°¥¨µ§µ¼¬±ªq⁄µ¼¬±ª× ¦¨«±²¯²ª¼ ot|k{l }tztt p tzuw
≥¤±§¯¤±§Ž qusst1 °µ¨§¬¦·¬²± ²©µ¨ ∏´¬µ¨§§∏µ¤·¬²± ²©·«¨ ¦²±§¬·¬²±¬±ª³µ²¦¨¶¶·²µ¨§∏¦¨ ·«¨ ¦¤¶¨«¤µ§¨±¬±ª¯¨ √¨ ¯¬± ×2§µ¬¨§¶¤º±·¬°¥¨µ2¬±¨ µ·¬¤¯ ¬¨³¨µ¬° ±¨·¶q
‹²¯½ ¤¯¶•²«2∏±§ • µ¨®¶·²©©ox| }t{v p t{|
≥·²«µ‹ ° qt|{{1 ≥«µ¬±®¤ª¨ §¬©©¨µ¨±·¬¤¯ ¤¶¤ ° ¤¨¶∏µ¨ ©²µ§µ¼¬±ª¶·µ¨¶¶§¨·¨µ°¬±¤·¬²±q • ²²§≥¦¬¨±¦¨ ¤±§× ¦¨«±²¯²ª¼ ouu }tut p tu{
≥√¨ ±¶¶²± ≥ o ¤µ·¨±¶²± „ qt|||1 ≥¬°∏¯¤·¬²± ²©§µ¼¬±ª¶·µ¨¶¶¨¶¬± º²²§q°¤µ·t }≤²°³¤µ¬¶²± ¥¨·º¨¨ ± ²±¨ 2 ¤±§·º²2§¬° ±¨¶¬²±¤¯ °²§¨ ¶¯q ‹²¯½ •²«2 • oxz }tu| p
tvy
• ∏ ± qt|{|1 „±¬±√¨ ¶·¬ª¤·¬²± ²©¶²°¨ ³µ²¥¯ °¨¶¬± §µ¼¬±ª²©×¤¶°¤±¬¤± ∞∏¦¤¯¼³··¬°¥¨µ¶q  ∞±ª≥¦¬×«¨¶¬¶o˜±¬√¨ µ¶¬·¼ ²©×¤¶°¤±¬¤±o ‹²¥¤µ·o„∏¶·µ¤¯¬¤
• ∏ ± o ¬¯¯²·¤  • qt||w1 ∞©©¨¦·²©¦µ¨ ³¨¤±§ ° ¦¨«¤±²2¶²µ³·¬√¨ ©¨©¨¦·²± ¶·µ¨¶¶§¨√¨¯²³° ±¨·§∏µ¬±ª§µ¼¬±ªq⁄µ¼¬±ª·¨¦«±²¯²ª¼ otuk{l }usxz p us{x
• ∏ ± o¬¯¯²·¤  • qt||x1 • «¨ ²¯²ª¬¦¤¯ ¥¨ «¤√¬²µ²©⁄²∏ª¯¤¶ƒ¬µ³¨µ³¨ ±§¬¦∏¯¤µ·²·«¨ ªµ¤¬±¤·¨¯¨ √¤·¨§·¨°³¨µ¤·∏µ¨ q • ²²§¤±§ƒ¬¥¨µ≥¦¬¨±¦¨ ouzkvl }u{x p u|x
k责任编辑 石红青l
|{ 第 v期 陈太安等 }赤桉材干燥终了调湿处理中的流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