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iveness of ants in dispersal of seed of Codariocalyx motorius and preventing the seed from rodents‘ predation

蚂蚁在舞草种子传播及避免其被啮齿类取食中的作用


选择云南思茅地区景谷县和西双版纳勐仑镇,研究蚂蚁传播舞草种子及避免啮齿类取食种子的影响,以探讨蚂蚁在舞草种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蚂蚁传播舞草种子的距离一般较近,但均超过种子自身的扩散距离。几种主要蚂蚁的传播曲线显示:传播的距离各自都有一高峰,平均传播距离为0.93~2.53m。阻止蚂蚁搬运,景谷和勐仑实验点啮齿类对舞草种子的取食率分别为28.3%和16.5%;而阻止啮齿类取食,蚂蚁搬运的舞草种子率白天可达77%,晚上为35.7%。成熟的舞草种子日释放时间与蚂蚁活动的时间吻合,蚂蚁可先于啮齿类将种子搬走。这表明舞草与蚂蚁互惠共生,使其种子既得以扩散,又减少了啮齿类的取食,从而促进种群的繁衍。

A mutualism of ants with Codariocalyx motorius has been formed through a long interrelationship and co-evolution.The effectiveness of ants in removing seed of Codariocalyx motorius has been studied together with its effects on seed predation by rodents in Simao and Xishuangbanna of Yunnan Province,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dispersing distances of seed removed from their mother plants by ants are not very great,with averages of 0.93~2.53 m,but exceed the shooting distance attained by seeds themselves.Each of ants,which are leading remover of C.motorius seed,has its own peak in the removing distance curve.When ants can not access the seeds,the predating ratios of C.motorius seed by rodents are 28.3% and 16.5% respectively in Jinggu and Menglun,in contrast with the high rates(77%,daily and 35.7%,night)of dispersal by ants when rodents can not predate the seeds.The shooting time of mature seed falls into the ants‘ periods of activity,and therefore ants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seed before rodents reach it.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coexistence of C.motorius with ants is beneficial to protection and dispersal of the seed,as well as reduction of seed loss by rodents,and 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nt population.


全 文 :第 wu卷 第 tt期
u s s y年 tt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u o‘²1tt
‘²√ qou s s y
蚂蚁在舞草种子传播及避免其被啮齿类
取食中的作用 3
张智英
k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昆明 yxss|tl
摘 要 } 选择云南思茅地区景谷县和西双版纳勐仑镇 o研究蚂蚁传播舞草种子及避免啮齿类取食种子的影响 o以
探讨蚂蚁在舞草种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 }蚂蚁传播舞草种子的距离一般较近 o但均超过种子自身的扩
散距离 ∀几种主要蚂蚁的传播曲线显示 }传播的距离各自都有一高峰 o平均传播距离为 s1|v ∗ u1xv ° ∀阻止蚂蚁搬
运 o景谷和勐仑实验点啮齿类对舞草种子的取食率分别为 u{1v h 和 ty1x h ~而阻止啮齿类取食 o蚂蚁搬运的舞草种
子率白天可达 zz h o晚上为 vx1z h ∀成熟的舞草种子日释放时间与蚂蚁活动的时间吻合 o蚂蚁可先于啮齿类将种
子搬走 ∀这表明舞草与蚂蚁互惠共生 o使其种子既得以扩散 o又减少了啮齿类的取食 o从而促进种群的繁衍 ∀
关键词 } 舞草 ~蚂蚁 ~互惠共生 ~种子传播 ~啮齿类
中图分类号 }≥zt{1z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yltt p ssx{ p sx
收稿日期 }ussx p sv p sz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vsvyssusl ∀
3 西南林学院徐正会教授帮助鉴定蚂蚁种类 o特此致谢 ∀
Εφφεχτιϖενεσσ οφ αντσιν δισπερσαλ οφ σεεδ οφ Χοδαριοχαλψξ µοτοριυσ
ανδ πρεϖεντινγ τηεσεεδ φροµ ροδεντσπ πρεδατιον
«¤±ª«¬¼¬±ª
kΙνστιτυτε οφ Εχολογψ ανδ Γεοβοτανψοφ Ψυνναν Υνιϖερσιτψ Κυνµινγ yxss|tl
Αβστραχτ } „ °∏·∏¤¯¬¶° ²©¤±·¶º¬·« Χοδαριοχαλψξ µοτοριυ󫤶¥¨ ±¨©²µ°¨ §·«µ²∏ª«¤ ²¯±ª¬±·¨µµ¨ ¤¯·¬²±¶«¬³¤±§¦²2 √¨²¯∏·¬²±q
׫¨ ©¨©¨¦·¬√¨ ±¨ ¶¶²©¤±·¶¬±µ¨°²√¬±ª¶¨ §¨²© Χοδαριοχαλψξ µοτοριυ󫤶¥¨ ±¨¶·∏§¬¨§·²ª¨·«¨µº¬·«¬·¶ ©¨©¨¦·¶²±¶¨ §¨³µ¨§¤·¬²±¥¼
µ²§¨±·¶¬± ≥¬°¤² ¤±§ ÷¬¶«∏¤±ª¥¤±±¤²© ≠∏±±¤± °µ²√¬±¦¨ o ≤«¬±¤q׫¨ µ¨¶∏¯·¶¶«²º ·«¤·§¬¶³¨µ¶¬±ª§¬¶·¤±¦¨¶²©¶¨ §¨µ¨°²√¨ §
©µ²°·«¨¬µ°²·«¨µ³¯¤±·¶¥¼¤±·¶¤µ¨ ±²·√¨ µ¼ªµ¨¤·oº¬·«¤√¨ µ¤ª¨¶²©s1|v ∗ u1xv °o¥∏·¨¬¦¨ §¨·«¨ ¶«²²·¬±ª§¬¶·¤±¦¨ ¤·¤¬±¨ §¥¼
¶¨ §¨¶·«¨ °¶¨ √¯¨ ¶q∞¤¦«²©¤±·¶oº«¬¦«¤µ¨ ¯¨ ¤§¬±ªµ¨°²√¨ µ²© Χq µοτοριυσ ¶¨ §¨o«¤¶¬·¶²º± ³¨¤®¬±·«¨ µ¨°²√¬±ª§¬¶·¤±¦¨
¦∏µ√¨ q • «¨ ± ¤±·¶¦¤± ±²·¤¦¦¨¶¶·«¨ ¶¨ §¨¶o·«¨ ³µ¨§¤·¬±ªµ¤·¬²¶²© Χq µοτοριυσ ¶¨ §¨ ¥¼ µ²§¨±·¶¤µ¨ u{1v h ¤±§ty1x h
µ¨¶³¨¦·¬√¨ ¼¯¬±¬±ªª∏¤±§  ±¨ª¯∏±o¬± ¦²±·µ¤¶·º¬·«·«¨ «¬ª«µ¤·¨¶kzz h o§¤¬¯¼ ¤±§vx1z h o±¬ª«·l ²©§¬¶³¨µ¶¤¯ ¥¼ ¤±·¶º«¨ ±
µ²§¨±·¶¦¤± ±²·³µ¨§¤·¨·«¨ ¶¨ §¨¶q׫¨ ¶«²²·¬±ª·¬°¨ ²©°¤·∏µ¨ ¶¨ §¨©¤¯ ¶¯¬±·²·«¨ ¤±·¶π ³¨µ¬²§¶²©¤¦·¬√¬·¼o¤±§·«¨µ¨©²µ¨ ¤±·¶¦¤±
©¨©¨¦·¬√¨ ¼¯ µ¨°²√¨ ·«¨ ¶¨ §¨¥¨©²µ¨ µ²§¨±·¶µ¨¤¦«¬·q׫¨ ¬¨³¨µ¬°¨ ±·¶¶«²º·«¤·¦²¨ ¬¬¶·¨±¦¨ ²© Χq µοτοριυσ º¬·«¤±·¶¬¶¥¨ ±¨ ©¬¦¬¤¯
·²³µ²·¨¦·¬²±¤±§§¬¶³¨µ¶¤¯ ²©·«¨ ¶¨ §¨o¤¶º¨ ¯¯ ¤¶µ¨§∏¦·¬²±²©¶¨ §¨ ²¯¶¶¥¼µ²§¨±·¶o¤±§¶²³µ²°²·¨¶·«¨ §¨√¨ ²¯³°¨ ±·²©·«¨ ³¯¤±·
³²³∏¯¤·¬²±q
Κεψ ωορδσ} Χοδαριοχαλψξ µοτοριυσ~¤±·¶~°∏·∏¤¯¬¶°~§¬¶³¨µ¶¤¯ ²©¶¨ §¨~µ²§¨±·¶
种子传播是指种子以某种方式离开母树到达适宜生境并能生长 !繁殖 o实现定居的过程k¤±½¨ ±ot|y|l ∀
种子传播的意义在于避免与母树 !幼苗之间的竞争以及避免母树附近密度制约性死亡率 o它是植物定居和开
拓林隙空地和迹地的手段 ∀然而由于种子内贮藏了幼苗生长初期所需的养料和能量 o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k¤±½¨ ±ot|ztl o因而也吸引了众多的取食者 ∀在荷兰 o由于啮齿类取食 o造成一年生植物种子产量损失达
yw h ∗ {z h k¤¶¶¨ ¬¯±®ot|{sl ∀大量研究也显示 o在排除蚂蚁搬运后 o许多森林草木植物的种子因被取食 o损
失在 vs h ∗ {y h k’χ⁄²º§ ετ αλqot|{s ~‹ ¬¨·«¤∏¶ot|{t ~×∏µ±«∏¯¯ ετ αλqot|{v ~…²±§ ετ αλqot|{x ~Ž­¨¯¯¶¶²±ot|{x ~
≥¯¬±ª¶¥¼ ετ αλqot|{x ~Š¬¥¶²±ot||vl ∀为避免种子被取食 o植物便通过多种方式迅速广泛地散布种子 o使专食
种子的动物难于发现它们 ∀在高的种子被食率的压力下 o一部分植物演化成了蚁运植物k°¼µ°¨ ¦²¦«²µ¨¶l o既
这类植物种子上附着有吸引蚂蚁取食的油质体 o通过蚂蚁的取食搬运 o其种子得以传播k≥¨ µ±¤±§¨µot|syl ∀
植物通过与蚂蚁的这种互惠共生关系 o可使种子逃脱啮齿类的取食kŠ¬¥¶²±ot||v ~Š∏¬·¬¤± ετ αλqoussvl ∀但油
质体中的脂肪酸也是吸引啮齿类的主要物质基础 k¨±±¬±ª¶ot|zyl o这增加了啮齿类等取食者发现和取食种
子的机率 o如果除去油质体则可减少被取食的数量k‹ ¬¨·«¤∏¶ot|{tl ∀因此 o蚁运植物的这种矛盾性行为值得
个例研究 o以阐明其与蚂蚁互惠共生的实质及演化的具体效应 ∀
在云南热带 !亚热带山区发现舞草k Χοδαριοχαλψξ µοτοριυσl是一种蚁运植物 ∀舞草为常见的多年生植物 o
主要生长在丘陵或退耕还林的山地 o是植被恢复初期的先锋植物 o对水土保持 !森林的恢复与重建有积极的
作用 ∀舞草种子成熟落地后 o蚂蚁立即将其搬运回巢 o取食种子上的油质体 o然后将种子完好无损地丢弃在
巢口或蚁巢内 ∀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景谷县共发现 tu种蚂蚁搬运舞草种子 ∀本文通过两地的舞草种子释
放时间 !啮齿类和蚂蚁觅食活动时间的研究 o从三者时间生态位的关系 o研究蚂蚁搬运传播舞草种子 !啮齿类
对舞草种子的取食情况及蚂蚁在舞草种子避免取食中的作用 o深入认识蚂蚁与蚁运植物互惠共生机制 ∀
t 材料与方法
111 样地
试验于 usss年在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舞草移栽地和思茅地区景谷县正兴乡铁厂村舞草生长地进行 ∀
勐仑植物园地处 utβwtχ‘otstβuxχ∞o海拔 yss ° o年均温 ut1w ε o年均降雨量 t xxz1s °° o相对湿度 {y h o
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o每年的 y ) ts月为雨季 o其余月份为旱季 ∀景谷县正兴乡铁厂村地处景谷县东南部与普
洱接壤的地带 o位于 uvβt{χ‘otssβx|χ∞o海拔 |ss ∗ t xss ° o平均气温 tz ∗ us1y ε o年均降雨量 t vss °° o相对
湿度 zy h ∀
112 材料
t qu qt 舞草 舞草又称无风独摇草 !跳舞草 o多年生豆科小灌木 o高达 t1x °∀舞草荚果疏生柔毛 o腹缝线
直 o背缝线稍缢缩 o成熟时沿背缝线开裂 o种子弹落地上 ∀荚果中的种子数变幅较大 o为 u ∗ |粒 o平均 y1wz
粒k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ot|{xl ∀生长在景谷的舞草开花期一般为 { ) ts月 o结果期为 | ) tt月 ~生长在
勐仑的舞草开花期为 | ) tt月 o结果期为 ts ) tu月 ∀舞草行有性繁殖 o每株舞草的种子数在 xs ) t sss多粒 ∀
t qu qu 蚂蚁种类 在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和思茅地区景谷县铁厂村 o共发现 tu种蚂蚁搬运舞草种子k张智
英等 oussvl ∀其中版纳植物园有 z种 o它们是 }伊大头蚁k Πηειδολε ψεενσισl !菱结大头蚁k Πηειδολε ρηοµβινοδαl !
圆叶铺道蚁k Τετραµοριυµ χψχλοβιυµl !布立毛蚁k Παρατρεχηινα βουρβονιχαl !长足光结蚁k Ανοπλολεπισ γραχιλιπεσl !大
头蚁k Πηειδολε ¶³ql !邻巨首蚁k Πηειδολογετον αφφινισl ∀景谷县铁厂村也有 z种蚂蚁搬运舞草种子 o除伊大头蚁
和邻巨首蚁与版纳植物园相同外 o另有印度大头蚁k Πqινδιχαl !中华大头蚁k Πqσινιχαl !罗氏棒切叶蚁
k Ρηοπτροµψρµεξ ωρουγητονιιl !褐色脊红蚁k Μψρµιχαρια βρυννεαl !舒尔盘腹蚁kΑπηαενογυστερσχηυρριl ∀
113 方法
t qv qt 舞草种子自然扩散距离 将一块 ys ¦° ≅ vs ¦°的吹塑板放在舞草植株下 o上面刷上液体粘胶 o将已
成熟即将开裂的舞草荚果在果柄处用细绳集中为一点 o去除四周已成熟和快成熟的荚果 o确保地上收集到的
种子来自处理点 ∀将处理点与吹塑板的垂直点定为中心点 o测量掉落在吹塑板上的种子与中心点的距离 o共
测量 xs粒种子 ∀
t1v1u 蚂蚁搬运的距离 将舞草种子随机放在样地里 o观察蚂蚁搬运情况 o并跟踪至蚁巢 o用卷尺测量搬运
的距离并按蚂蚁种类分别统计 ∀
t qv qv 成熟舞草种子日释放时间 将塑料薄膜悬吊在 x株舞草植株下 o以承接掉落下来的种子 ∀每天从
{ }ss ) t{ }ss o每隔 u «观察记录 t次种子数 !连续观察 v §o同时记录温湿度 ∀
t qv qw 蚂蚁和啮齿类对种子的搬运 通过 w种处理来获得蚂蚁和啮齿类搬运种子的情况 ∀
tl排除蚂蚁搬运种子 将舞草种子 ts粒放在大小为 tu ¦° ≅ tw ¦°的白色吹塑板上 o四周刷上无色无味
的液体粘胶 o以使蚂蚁不能接近种子 o但不影响啮齿类取食 ∀共设 ts个重复 ∀
ul排除啮齿类搬运种子 将 ts粒种子放在直径为 tu ¦°的滤纸上 o上面罩上大小为 tv ¦° ≅ tx¦° ≅ ux
¦°经改造的老鼠笼 o并用树枝固定 o以使啮齿类不能接近种子 o但蚂蚁可以自由进出 ∀ts个重复 ∀
vl排除啮齿类和蚂蚁搬运 在相同的吹塑板上放入 ts粒舞草种子 o四周刷上粘胶 o上面用老鼠笼罩上 o
以使啮齿类和蚂蚁均不能接近种子 ∀ts个重复 ∀
|x 第 tt期 张智英 }蚂蚁在舞草种子传播及避免其被啮齿类取食中的作用
wl啮齿类和蚂蚁均可搬运k对照l 将 ts粒种子直接放在滤纸上 o蚂蚁和啮齿类均可搬运种子 ∀ts个
重复 ∀
将上述 w个处理作为 t组 o共 ts组 o随机放置在样地内 o每天 { }ss和 t{ }ss分别观察记录 t次各处理种
子移动情况 o连续 v天 o并补充搬走的种子 ∀由于试验条件所限 o勐仑植物园只做了排除蚂蚁搬运种子及啮
齿类和蚂蚁均可搬运 u个处理 ∀
u 结果与分析
211 舞草种子自然扩散距离
舞草种子成熟后 o其荚果沿背缝线开裂 o种子弹射落地 ∀弹射距离最大为 uv1v ¦°o最小为 z1x ¦°o平均
tw1st ¦°∀结果表明 o舞草种子自身扩散距离较近 ∀
212 蚂蚁搬运舞草种子的距离
选择种群数量大 !在舞草种子扩散中起主要作用的几种蚂蚁传播距离进行测定 o结果见图 t ∀
图 t 蚂蚁搬运种子距离频率统计
ƒ¬ªqt ⁄¬¶³¨µ¶¬±ª§¬¶·¤±¦¨ ²©¶¨ §¨¶¤±§·«¨¬µ©µ¨ ∏´¨ ±¦¼
伊大头蚁传播舞草种子的距离平
均为 t{v ¦°o最远为 wyz ¦°∀传播距
离在 txt ∗ uss ¦° 的频率最高 o达
uy h o其 次为传 播 距 离 在 ust ∗
uxs ¦°o占 t{ h o传播距离在 vss ¦°以
上的频率较少 o传播距离小于 uxs ¦°
的占 zy h ∀
中华大头蚁传播的距离比伊大头
蚁远 o平均为 uxv ¦°o最远为 xvx ¦°∀
传播距离以 ust ∗ uxs ¦°的频率最高 o
为 tw h o其次为 vst ∗ wss ¦°∀
布立毛蚁传播的距离平均为 tx| ¦°o最远为 v{s ¦°∀tst ∗ txs ¦°为传播频率较高的距离 ∀
圆叶铺道蚁传播的距离较短 o平均为 |v ¦° o传播最远的距离为 vtx ¦° o传播距离为 tst ∗ txs ¦°的频率
最高 o为 vs h ∀
由于长足光结蚁数量较少 o没有详细统计 o但它传播的距离最远 o可达 zss ∗ {ss ¦°∀
蚂蚁传播种子的距离一般与身体大小有关 ∀体形大的种类传播的距离远 o小的则近 ∀
213 成熟舞草种子日释放时间
图 u 舞草释放种子日频率
ƒ¬ªqu • ¨¯ ¤¨¶¬±ªp¶¨ §¨·¬°¨ ¤±§·«¨¬µ³¨µ¦¨±·¤ª¨
观察结果显示 o舞草种子大多在
白天释放 o占种子总数的 |w h ∀种子
释放高峰在中午 tu }ss ) tw }ss o占
vy1x h o种子释放的次高峰为 ts }ss )
tu }ssk图 ul ∀种子释放时间似与温度
有关 o每天随着温度升高 o释放种子的
数量增多 o尔后随温度下降而减少 ∀
观察发现如当日高温出现的时间推
迟 o则种子释放的高峰也有所后延 ∀
214 蚂蚁和啮齿类对种子的移动率
景谷样地取食舞草种子的啮齿类
主要是鼠类 o其中黄胸鼠 k Ραττυσ
φλαϖιπετρσl 为种子的主要取食者 ∀两个试验点各种处理下的种子移动率见表 t ∀
sy 林 业 科 学 wu卷
表 1 几种处理下舞草种子的移动率
Ταβ .1 Ρεµ οϖεδ2σεεδ περχενταγε υνδερ ϖαριουστρεατµεντσ h
地点
°¯ ¤¦¨
时间
׬°¨
对照 ≠
≤Ž
蚂蚁净移动率 
’±¯¼ ¥¼ ¤±·¶
啮齿类净移动率 ≈
’±¯¼ ¥¼µ²§¨±·¤±¬°¤¯¶
排除蚂蚁和啮齿类 …
„©·¨µ ¬¨¦¯∏§¬±ª¤±·¶¤±§µ²§¨±·¤±¬°¤¯¶
景谷 ¬±ªª∏ 白天 ⁄¤¬¯¼ zy1s zz1s u1s s夜间 ‘¬ª«· ww1s vx1z u{1v s
勐仑  ±¨ª¯∏± 白天 ⁄¤¬¯¼ {s1x ) s1x )夜间 ‘¬ª«· xu1s ) ty1x )
≠对照 }蚂蚁和啮齿类均参与移动种子 ≤Ž}„±·¤±§µ²§¨±·¦¤± µ¨°²√¨ ·«¨ ¶¨ §¨¶~ 蚂蚁可以移动种子 o但啮齿类不能 „±·¦¤± µ¨°²√¨ º«¬¯¨
µ²§¨±·¦¤±π·~≈啮齿类可以移动种子 o但蚂蚁不能 • ²§¨±·¦¤± µ¨°²√¨º«¬¯¨ ¤±·¦¤±π·~…蚂蚁和啮齿类均不能移动种子 ‘¨¬·«¨µ¤±·±²µµ²§¨±·¦¤±q
从表中看出 o排除啮齿类和蚂蚁后 o种子移动率为 s o说明两者是舞草种子的主要搬运者 ∀
白天种子移动率与夜间有明显差异 }排除蚂蚁的处理 o夜间种子移动率明显大于白天 ~排除啮齿类及对
照处理 o种子移动率均白天大于夜间 ∀排除啮齿类后 o白天及夜间种子移动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排
除蚂蚁后 o无论白天或夜间种子移动率与对照相比差异都比较显著 ∀排除啮齿类与排除蚂蚁相比 o差异也较
突出 ∀
u个试验点相比结果是 }在对照处理 o勐仑点的白天和夜间种子移动率高于景谷点 o但差别不很显著 ~排
除蚂蚁后 o景谷点的夜间种子移动率明显高于勐仑点 ∀排除蚂蚁处理与同时排除蚂蚁和啮齿类处理相比 o白
天种子移动率没有明显差异 o但夜间移动率却明显大于排除蚂蚁和啮齿类的处理 ∀排除啮齿类处理 o白天和
夜间种子移动率均明显大于同时排除蚂蚁和啮齿类处理 ∀
从表 t还可看出 o啮齿类对种子的取食率在景谷点为 u{1vv h o在勐仑点为 ty1x h o并均以夜间取食为
主 o白天取食较少 ∀蚂蚁则主要在白天搬运种子 ∀这与啮齿类和蚂蚁活动习性的差异有关 ∀勐仑点啮齿类
取食率低于景谷 o可能是因为该点为苗圃 o人为活动频繁 o鼠类活动较少 o而景谷实验地为野外丢荒地 o人为
活动少 o鼠类活动较为频繁 ∀
排除啮齿类后的种子移动率总比排除蚂蚁后的高 o表明蚂蚁的搬运活动强于啮齿类 ∀
排除啮齿类后 o白天种子取食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o表明蚂蚁在搬运舞草种子中起到了主要作
用 ∀
v 小结与讨论
蚂蚁搬运传播舞草种子的距离都超过了种子自身的扩散距离 ∀也就是说 o在舞草种子扩散中 o蚂蚁起了
一定的作用 ∀不同蚂蚁传播的距离不同 o一般体大的传播距离远 ∀从几种主要搬运种子的蚂蚁传播曲线看 o
传播的距离各自都有一高峰 o平均传播的距离在 |v ∗ uxv ¦°之间 ∀传播曲线都有一个长长的尾部 o即少量
的蚂蚁传播的距离相对较远 ∀尽管蚂蚁传播种子的距离较短 o但 ‹¤µ³¨µkt|zzl认为短的传播距离足以降低
后代的竞争 o并由此逃脱密度制约性死亡k¤±½¨ ±ot|y| ~’π⁄²º§ ετ αλqot|{sl ∀短距离传播可以使种子定植在
适于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微环境 o减少种子损失 ∀
从舞草种子释放 !蚂蚁和啮齿类活动的时间生态位看 o舞草种子的主要释放时间与蚂蚁的觅食活动时间
相吻合 o并错过了啮齿类的取食时间 ∀种子一旦掉落地上 o立即被蚂蚁发现 o并将种子搬运回巢 o因而更多的
种子由蚂蚁搬运 o避免了啮齿类对种子的取食 ∀对于这种现象 o有人解释为是蚁运植物与蚂蚁互惠共生关系
上的一种进化上的适应对策k×∏µ±¥∏¯¯ ot|{vl o认为种子集中在白天释放是为了避开啮齿类取食活动的时间 o
而让蚂蚁搬运种子 ∀结合本文的研究 o作者认为此种机理是可能存在的 o即蚁运植物的种子集中在白天释
放 o可克服种子上的油质体既吸引蚂蚁搬运 o又引来啮齿类取食的矛盾 ∀但影响种子成熟释放的因素很多 ∀
观察发现白天日照多 o温度高 o荚果开裂而释放种子量也大 o如当日日照强 o温度高 o则释放种子的时间提早 o
数量增多 ∀因此 o种子释放时间现象是否仅是蚁运植物与蚂蚁互惠共生进化上的适应对策 o以及影响这种适
应对策的形成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
排除蚂蚁搬运种子后 o啮齿类对舞草种子的取食率在景谷和勐仑分别为 u{1vv h和 ty1x h o其他国家报
道的啮齿类对种子的取食率在 vs h ∗ {y h k’χ ⁄²º§ ετ αλqot|{s ~‹ ¬¨·«¤∏¶ot|{t ~×∏µ±«∏¯¯ ετ αλqot|{v ~…²±§
ετ αλqot|{x ~Ž­¨¯¯¶¶²±ot|{x ~≥¯¬±ª¶«¼ ετ αλqot|{x ~Š¬¥¶²±ot||vl ∀这种差别除地域性因素外 o可能还与试验
时间比舞草种子成熟季节延后有关 ∀在舞草种子大量成熟的 ts月至 tt月份 o因夜间下雨 ou次试验种子都
ty 第 tt期 张智英 }蚂蚁在舞草种子传播及避免其被啮齿类取食中的作用
被雨水冲散 o试验中断 o到 tu月才完成该试验 ∀此时舞草种子成熟期已过 o加上气温降低 o啮齿类活动明显
减少 ∀因此 o两地啮齿类的实际取食率可能比试验结果高 ∀
试验中分散放置种子 o这可能影响了啮齿类对种子的实际取食率 ∀种子释放时间与啮齿类活动时间错
过而与蚂蚁活动时间吻合 o这有利于舞草种子的保护 o即舞草从与蚂蚁的互惠共生中所获利益更多 ∀
参 考 文 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qt|{x1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 u册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张智英 o李玉辉 o赵志模 qussv1 伊大头蚁蚁巢结构与分布 q昆虫学报 owyktl }ws p ww
…²±§ • o…µ¨¼·¨±¥¤¦« Š qt|{x1 „±·¶oµ²§¨±·¶¤±§¶¨ §¨³µ¨§¤·¬²±¬± ³µ²·¨¤¦¨¤¨ q≥ „©µ²²¯ ous }txs p txw
Š¬¥¶²± • q t||v1 ≥¨¯ ¦¨·¬√¨ ¤§√¤±·¤ª¨¶·² «¨ °¬2³¤µ¤¶¬·¬¦¤±±∏¤¯¶o ª¨ ±∏¶ Μελαµπψρυµ o ²© ¤ ¶¨ §¨2§¬¶³¨µ¶¤¯ °∏·∏¤¯¬¶° Œ±√²¯√¬±ª ¤±·¶} µ q ≥¨ §¨2³µ¨§¤·²µ
¤√²¬§¤±¦¨ q ’¬®²¶oyz }vwx p vxs
Š∏¬·¬¤± ° o  §¨µ¤±²  oŠ∏¬·¬¤± qussv1 ≥¨¨§§¬¶³¨µ¶¤¯ ¬± Ερψτηρονιυµ δενσ2χανισqk¬¯¬¤¦¨¤¨ l }√¤µ¬¤·¬²± ¤°²±ª«¤¥¬·¤·¶¬± ¤ °¼µ° ¦¨²¦«²µ²∏¶³¯¤±·q°¯¤±·
∞¦²¯²ª¼ oty| }tzt p tzz
‹¤µ³¨µqt|zz1 °²³∏¯¤·¬²± ¥¬²¯²ª¼ ²©³¯¤±·¶q ‘¨º ≠²µ®}„¦¤§¨ °¬¦°µ¨¶¶
‹ ¬¨·«¤∏¶∞ • qt|{t1 ≥¨ §¨³µ¨§¤·¬²± ¥¼µ²§¨±·¶²±·«µ¨¨¤±·2§¬¶³¨µ¶¨§³¯¤±·¶q∞¦²¯²ª¼ oyuktl }tvy p twx
¤±½¨ ± ⁄ ‹ qt|y|1 ≥¨ §¨2 ¤¨·¨µ¶√¨ µ¶∏¶¶¨ §¨¶¬½¨ o±∏°¥¨µo·²¬¬¦¬·¼ ¤±§§¬¶³¨µ¶¤¯ q∞√²¯∏·¬²±ouv }t p uz
¤±½¨ ± ⁄ ‹ qt|zt1 ≥¨ §¨³µ¨§¤·¬²± ¥¼ ¤±¬°¤¯¶q„±±∏¤¯ • √¨¬¨º ²© ∞¦²¯²ª¼ ¤±§≥¼¶·¨°¤·¬¦¶ou }wyx p x|u
¨±±¬±ª¶× qt|zy1 ≥¨ §¨§¨·¨¦·¬²± ¥¼·«¨ º²²§ °²∏¶¨ Αποδεµυσσψλϖατιχυσq ’¬®²¶ouz }tzw p tzz
Ž­¨¯¯¶¶²± Š qt|{x1 ≥¨¨§©¤·¨¬± ¤³²³∏¯¤·¬²± ²© Χαρεξ πιλυλιφεραq µ q≥¨¨§³µ¨§¤·¬²±¤±§¬·¶¦²±¶¨ ∏´¨ ±¦¨¶©²µ§¬¶³¨µ¶¤¯ ¤±§¶¨ §¨¥¤±®q’ ¦¨²¯²ª¬¤oyz }wuw p
wu|
¤¶¶¨ ¬¯±® „ Žqt|{s1 Š¨ µ°¬±¤·¬²± ¤±§¶¨ §¨³²³∏¯¤·¬²± §¼±¤°¬¦¶¬± Μελαµπψρυµ πρατενσε q„¦·¤ …²·‘¨ µ¨¯ou| }wxt p wy{
’π⁄²º§⁄o ‹¤¼  ∞qt|{s1 ∏·∏¤¯¬¶° ¥¨·º¨¨ ± «¤µ√ ¶¨·¨µ¤±·¶¤±§¤§¨¶¨µ·¨ ³«¨ ° µ¨¤¯ }¶¨ §¨ ¶¨¦¤³¨ ©µ²° µ²§¨±·¶q∞¦²¯²ª¼ oytkvl }xvt p xws
≥ µ¨±¤±§¨µ• qt|sy1 ∞±·º∏µ© ¬¨±¨ µ°²±²ªµ¤³«¬¨ §¨µ ∏¨µ²³¤¬¶¦«¨ ± °¼µ° ®¨²¦«²µ¨± qŽ∏±ª¯¬¤ª¤≥√ ±¨¶®¤ ∂ ·¨¨±¶®¤³¶¤®¤§¨ °¬¨±¶‹¤±§¯¬±ª¤µowt }t p wts
≥¯¬±ª¶¥¼ ° o…²±§ • q t|{x1 ׫¨ ¬±©¯∏¨±¦¨ ²© ¤±·¶ ²± ·«¨ §¬¶³¨µ¶¤¯ §¬¶·¤±¦¨ ¤±§ ¶¨ §¨¯¬±ª µ¨¦µ∏¬·° ±¨·²© Λευχοσπερµυµ χονοχαρποδενδρον kql …∏¨®
k°µ²·¨¤¦¨¤¨ l q≥ „©µ…²·oxt }vs p vw
×∏µ±¥∏¯¯ ≤ o≤∏¯√¨ µ⁄ ≤ qt|{v1 ׫¨ ·¬°¬±ª²©¶¨ §¨§¬¶³¨µ¶¤¯ ¬± ςιολα νυταλλιι }„·µ¤¦·¬²± ²©§¬¶³¨µ¶¨µ¶¤±§¤√²¬§¤±¦¨ ²©³µ¨§¤·²µ¶q’ ¦¨²¯²ª¬¤ox| }vys p vyx
k责任编辑 朱乾坤l
uy 林 业 科 学 wu卷